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海权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星光破裂
虽然避免了历史上那样近乎全灭的结局,但是7艘战列舰6艘沉没,1艘被德国扣留,已经标志着俄国第一太平洋舰队的毁灭。
对于这样的局面,英国人怎么可能不清楚,又怎么可能不高兴,现在爱德华七世摆出一副自己不太了解情况,而且还有着一点点对晚辈的担心的样子,让约亨不得不感叹自己的舅舅不愧是演技派。
不过约亨还是不动声色的回应道:“的确俄国在远东的局势不是很乐观,日本虽然是英国在远东的盟友,不过这场战争是日本人先挑起来的,同样作为欧洲国家,作为白种人国家,以及作为罗曼诺夫王朝的亲戚,我们应该对俄国提供支持。”
约亨淡淡地说到,但是却小小的给爱德华七世一个小小的难堪,话里暗暗的指责正是因为英国的纵容和撑腰,日本才有胆子对俄国动手。英国作为一个和罗曼诺夫家族有亲戚关系的欧洲白人国家,这样的举动无异于背叛。
当然了,这样的指责无关痛痒,政治本来就充满了背叛,何况俄国和英国之间本来就不对付,那点亲戚关系在国家利益面前不值一提,但是被摆到台面上来说的时候就不那么让人舒服了。
听出约亨的意思的爱德华七世虽然脸色未变,不过眉毛的微微一挑还是显示出他的对这样的发言不是很愉快,不过他还是未动声色的问到:“那么德国是准备介入这场战争了?”
其实爱德华七世此时也有一点点紧张,生怕从约亨口中听到自己不愿意听到的答案,德国虽然在远东的力量并不强,但是他们有菲律宾这个地方做基地,有了这里,俄国舰队可以在这里休整,德国人则可以在这里集结,而日本人的海军又无法对这里造成威胁,这绝对是英国所不希望看到的。
而这种局面真的出现,那么英国不得不真的准备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配合日本打一场同盟战争了。
不过约亨本来就没打算掺和远东的战争因此摇了摇头说到:“不,远东离德国太远,而这场战争的规模也有些超过我们的预期,在菲律宾进行了2年战争的我们很清楚,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介入到这场战争中去,所以很遗憾,我们能给予尼奇的支持十分有限。
而且我们的精力有限,而且最近的欧洲有一些让我们头疼的动静,因此我们不得不把精力都放在欧洲。”
“哦?最近有什么事情能让德国都这么小心谨慎?”爱德华七世明知故问到,虽然对和法国人达成的秘密协定的保密性相当有信心,但是很显然德国人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自己的外甥显然意有所指了。
“法国人最近有些不安份,德尔卡塞那个家伙似乎在做些小动作,这让我们很头疼,我们希望能有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不希望身边有个整天偷偷摸摸的邻居。德国一直希望德法关系能够趋于稳定,但是法国外长现在的态度让我们觉得有必要重新调整一下我们的政策。”约亨说到。
德尔卡塞是法国的外交部长,也是对德复仇主义的代表人物,对于这样的家伙德国肯定是重点关注的,但是这个时候提起他来,再结合英国人这段时间以来举动,爱德华七世很清楚自己的外甥在暗指英国和法国的接触给了德尔卡塞蠢蠢欲动的胆子。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德国要重新调整对法国的政策?怎么调整?政治施压?武力威慑?还是,干脆直接动手?
无论是哪种都不是爱德华七世所希望看到的,诚然英国十分希望看到德法关系恶化,但是现在时机不对,俄国人正在远东和日本人激战,英国人还不准备为刚刚拉上关系的法国把自己拖下水,法国人自己又根本没有能力面对德国人的威胁。
那么无论是耍嘴皮子还是动枪杆子,法国最后都是会向德国低头,这不是英国人希望看到的。
很显然,自己的这个外甥在警告自己,英国最好不要做出什么让法国人误会的举动,而让他们以为有人撑腰后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来。
想到这里,爱德华七世眯了眯眼,看着自己面前这个年轻的德国掌权者,开始担心支持法国人夺取摩洛哥是不是真的是步好棋了。(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293章 正在渐渐远去的安宁
. .
“殿下为什么要和爱德华陛下说这些?这样英国人很可能会提醒法国人。”
第二天,约亨将自己和爱德华七世的谈话内容告诉了马沙尔,马沙尔对约亨向爱德华七世透露德国的意图表示不解。
“阿道夫,我们做好了战争的准备了吗?”约亨不置可否的问到,对爱德华七世说这番话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
“不,殿下,帝国还没有做好准备。”马沙尔回答到,他听得出约亨并不是想发动一场战争。
“我们没做好战争的准备,而且我也不想现在发生一场战争,那么我们要尽可能的避免可能会导致战争的因素的产生,问题是有的是有这个并不是光是我们就能决定的。
我的那位舅舅刚刚出访了法国,而且结果看上去还不错,我们有理由相信英国和法国达成了协议。无论这个协议是什么,都有可能让法国人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我要借助我的那位舅舅的嘴,打消掉法国人的那些幻想。”约亨淡淡的说到。
英法协约缔结后法国人就开始不老实了,历史上在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后第二年,法国人就和西班牙签订了瓜分摩洛哥的协定。然后在第三年初九派遣特别代表团抵达摩洛哥,企图在短时间内架空摩洛哥苏丹,使摩洛哥彻底法属殖民地化。
然而这个行动让德国显得非常被动,除了每年上千万马克的海外贸易牵扯到了垄断集团的利益外,此时承受着民众巨大反英压力的德国政府,也不能仅仅把摩洛哥问题看成一个简单的殖民地归谁的问题了,这成了关系到德国政府的面子和国民的自尊心的大问题了。这个时候德国政府想要低调处理都是不可能的。
就算约亨相信德国只要态度强硬,法国人就会向历史上那样屈服,但是这样的冲突显然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对战争的担忧会造成国内的恐慌,经济会受到影响,社会会发生动荡,这对于需要发展时间的德国来说都是**烦
约亨还不想这么早就闹出这种事,尤其是自己作为一个即将继位的新皇帝,稳定人心、巩固政权、获得民众信任才是首要任务,无论是和法国人打嘴炮还是抡板砖都不是什么好主意。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殿下,我们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法国人更没有。而英法之间无论达成了何种程度的合作,合作初期双方还都是存有疑虑的,这个时候我们的态度越强硬,英法就越不敢轻举妄动。”马沙尔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我的舅舅可不是几句花言巧语就能蒙骗过去的人,而且英法之间达成的协定也不是我几句花言巧语就能改变的。而且我们的态度暧昧不清很可能让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外交上产生误判,认为可以瞒着我们进行他们的秘密勾当。
我们越是闷不吭声,英法就越会在台面下做小动作,等他们拿到台面上的时候恐怕就是我们措不及防的大动作了。所以现在态度强硬一些虽然会让他们有所警觉,但是总好过他们暗地里用些小手段来给我们捣乱。
而没有这些小手段的干扰,我们能更加安心的做好准备,最终他们会发现在实力面前,任何小手段都是没有意义的。”约亨轻蔑的说到。
“将对立挑明,虽然在外交上的困难会增加,但是从国家安全角度上却更好应对,也许不能避免局势的恶化,但是至少能够推迟恶化的时间,而时间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殿下考虑的的确有道理。”马沙尔深以为然的回应到。
“不过话被挑明了,以后外交上的周旋恐怕更难了,恐怕你的工作更加艰巨了,阿道夫,既要展现出我们的强硬,又要控制好节奏,我不想打一场没有准备的战争。”约亨吩咐到。
“是,殿下,这是我的荣耀。”马沙尔躬身行礼,毕恭毕敬的回答到。
两天后,在当初腓特烈三世加冕的地方,约亨带上了德意志皇帝的皇冠,成为了这个新生帝国的最高权力者,史称约阿希姆三世。
就在约亨握住了德意志帝国至高的权力的时候,尼古拉二世的皇权却摇摇欲坠。
虽然海陆两个战场俄国人都吃了败仗,但是想要说在战场上分出个胜负还为时过早,俄国的陆军还在一点一点的向远东集结,第二太平洋舰队还在航行的路上,虽然丢掉了旅顺,但是符拉迪沃斯托克依然是日本人不可能攻占的远东支点,虽然战局不利,但是尼古拉二世依然认为情况还会有转机。
毕竟在尼古拉二世看来这不过是一场小规模战争,自己的陆军兵力是那些黄皮猴子的10倍,海军兵力是他们的3倍,国家预算是日本的10倍,经济实力是日本的20倍,如果不是那漫长的航线和铁路不足的运力,自己早就碾死这些黄皮猴子了。
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然而尼古拉二世的内现在却已经使一塌糊涂了。
在约亨的重点关照下,明石元二郎在俄国的行动被nd局的特工们收集整理后送回柏林,看着这些零零散散并不完善的情报,约亨也不得不称赞这是一位天才的间谍。
正如日后对于明石元二郎在日俄战争中的成就的评价那样:“没了乃木大将,最终也能拿下旅顺;没了东乡大将,日本海战可能也能赢;但是要是没了明石大佐,日本是绝对不能赢得战争胜利的。”
明石元二郎在俄国进行了一系列的颠覆活动,而且作为一个黄种人,在白种人的国度里兴风作浪还能隐藏踪迹,要不是nd局早就将目标锁定在他身上,还真不一定能收集到他的行动信息,就算这样nd也不敢说自己对明石元二郎在俄国的活动了若指掌。
煽动独立运动、援助反抗活动、支持破坏行动、散布不利舆论,只要是能动摇罗曼诺夫家族统治的行为他全做了,而且做得相当出色。波罗的海三国、波兰人、芬兰人、犹太人、塞尔维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的各种反抗活动全都成为了尼古拉二世挥之不去的国内阴影。
对待这些反抗活动,尼古拉二世采取的办法简单而粗暴,但是这种粗暴的手段很快引起了更大的反弹。
1905年1月22日,在东正教神职人员盖庞神父的带领下,3万名工人到冬宫广场上集会示威,以表达对随着战争进行,社会底层劳动者受到的剥削和压迫的也逐渐增加,而物价则不断升高,生活变得难以为继的不满。希望能向尼古拉二世递交请愿书,请求沙皇进行社会改革,不要有超时工作,提供合理报酬。
然而工人的请愿并没有传达到尼古拉二世的耳朵里,,由于此前圣彼得堡最大的普梯洛夫工厂的罢工已经扩大到整个圣彼得堡的其他工厂,罢工人数达到了8万人,因此尼古拉二世出于安全和眼不见心不烦的考量,已经移居到圣彼得堡南部的皇村。
对于罢工这种在尼古拉二世看来是对社会的安定团结进行破坏的大逆不道行为,尤其是在战争期间,正是在现在这个需要每一个人都认真工作,为俄罗斯帝国奉献力量的时候。因此,在此前一直对战争开始后就有一大堆“破坏分子”在和自己的统治作对的情况下,罢工行为被尼古拉二世认定为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组织的对俄罗斯帝国的破坏,尼古拉二世下令迅速镇压。
在冬宫广场上的集会示威人数不断增加,二十万名抗议者和冬宫卫队相互对峙的情况下,卫队试图驱散人群无效后,对着这些拿着圣像、沙皇画像,唱着圣诗与赞歌的普通民众开枪了。民众在惊慌中逃亡而争相推挤,发生了踩踏事件,造成至少1000人伤亡的悲剧,盖庞神父也在混乱中身亡。
这个被称为“星期日惨案”的流血事件引发了波及全俄国的反抗浪潮,原本对沙皇还有着幻想和期望,将其称之为“我们的小爸爸”的俄国底层劳动者和平抗争的愿望破灭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俄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国性大规模罢工。
遍布各地的罢工活动又逐步升级,和前来镇压的军警进行对抗的斗争很快演变成暴动,作为报复,反抗者选择了刺杀这种激烈的手段,芬兰总督博布里科夫、内政部长普列维遭到刺杀,甚至尼古拉二世的叔叔谢尔盖大公也在莫斯科命丧于**党的炸弹袭击。
俄国**爆发了。
而尼古拉二世所面临的动荡比历史上更严重,当初被约亨卖了的加利西亚和布科维纳的波兰人,被俄国驻军的塞尔维亚人也同样加入了反对俄国统治的大潮中去。
接连不断的反抗严重影响了俄国的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这一刻,沙皇的宝座岌岌可危。r1152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294章 俄国,你可要挺住啊
. .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海权》更多支持!
“我的伯爵,对于远东进行的战争,总参谋部有什么看法没有?”约亨召见了施利芬,俄国人刚刚丢掉了沙河北岸的万宝山,已经进行了5个月的沙河会战俄国人再一次面临着失败的结果。
“陛下,总参谋部一致认为俄国人想要在陆上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很低,经历了连续的失败后,俄国人在远东可以动用的兵力对日本人的优势已经不如开展初期那么明显了,而且接连的失败也在打击着俄国军队的士气。
虽然俄国陆军还有大量兵力可调动,但是运输线路的运力困扰无法让俄国人重新获得优势,除非还在向远东进发的俄国舰队能重新夺取制海权,否则想要从军事层面上扭转局势是很困难的。”施利芬对俄国人的前景很不看好。
“如果海战能够获胜,那么俄国人还有逆转战局的可能,如果不能,那么俄国陆军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维持住现在的局势,这还是再他们不再犯错的情况下,不过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日本陆军的战术非常愚蠢,他们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进攻,他们的每一场战斗在我看来都是在无谓的浪费士兵的生命,而且在数量和装备上都没有优势,就是这样的对手,俄国人都能在数个战场上节节败退,俄国指挥官在战略和战术上的执行能力简直一塌糊涂,我真不知道这些家伙是怎么从军校毕业的。”施利芬有些轻蔑的说到。
在德军系统里,俄国军队就是臃肿、缓慢、低效的代名词,而现在的战争局势让德国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为自己居然还高估了这些俄国佬的水平!
“很不幸的是,海军总参谋部也不太看好俄国人的舰队能从日本人手里抢到制海权。”约亨无奈的说到。
“这可真是个不幸的消息。”施利芬说到,但是脸上却没有任何不幸的表情。
“军事上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国内的情况又是一团乱。看来尼奇真的要向那些日本人低头了,估计这比杀了他还难受。”约亨有些幸灾乐祸的说到:“好吧,这些事让尼奇自己去头疼吧,我们的人目前在俄国的进展如何?”
“进展很顺利,陛下,俄国国内现在到处都是动乱,社会局势很糟糕,但是这样的情况很适合我们的人进行渗透,尤其陛下您曾经重点关照过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布尔什维克派。这还得感谢俄国暴动,如果不是暴动,我们的人还很难接近布尔什维克党的核心人物,并取得他们的信任。”施利芬满脸笑意的回答到,nd局这次借着俄国内乱的机会取得的进展极大,也难怪施利芬心情极好。
约亨也知道nd局的潜伏特工想必是在工人运动中表现的“充满**热情”、“勇敢机智”,成为工人中的骨干了,不过还是要叮嘱一下的:“能够接近核心自然是好事,不过注意保护自己,别太过抢眼被俄国人的政治警察盯上。”
俄国人的政治警察ochrana是1881年建立的,任务就是巩固沙皇统治,除了负责侦查抓捕间谍外,解决**者和反抗分子也是他们的工作目标,nd局的特工这两项都占了,被逮到了绝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是,陛下,请您放心,而且现在俄国国内ochrana要解决的问题多得是,我们的人不会太过出风头的,他们只不过是希望那位在日内瓦的先生返回俄国时能够离他更近一些而已。”施利芬回答到。
“很好,不过要注意,身处那样的环境中是很容易被同化的,而且不得不承认他们的那套理念很有煽动性,我们的人不要到时候成了他们的人。只要我们的人有朝一日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在俄国挑起像现在这样规模的工人暴动,那么我们的军队就能省不少事情了。”约亨同样笑着说到。
“是,陛下,我的确没有想过情报机关也能做到这样的事情,那位日本情报人员的确让我大开眼界。”施利芬由衷的感叹到,明石元二郎的确让自己的德国同行涨了见识:“nd局接下来会对收集到的这个日本人的情报进行整理,也许能给我们的情报机关的工作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
“还有我们自己要怎么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约亨补充了到。
“是,陛下。”
“看来我要和首相阁下好好商量商量怎么让俄国人能在远东坚持的久一点了。”约亨有些头疼的说到。
约亨随后召见了马沙尔:“俄国的暴动现在已经波及全国了,我想尼奇现在恐怕是头疼不已了?我问过施利芬和提尔皮茨的意见了,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两位总参谋长阁下都不太看好俄国人。阿道夫,你认为俄国现在这样的局势,远东的那场战争还进行的下去吗?”
“我认为俄国人恐怕很难将战争继续下去了。陛下,俄国现在充满了动乱,其国家机器已经难以正常运转了,纵然俄国的国力依然可以将战争进行下去,但是混乱的国内局势恐怕难以保证战争机器继续运转。
就算现在远东俄国人能取得一场或者两场胜利也无法改变国内情势,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唯有尽快结束战争,无论是以胜利者还是失败者的身份,然后全力镇压国内的乱党。而失败只不过是让尼古拉陛下为了结束战争得付出更惨重的代价罢了。”马沙尔分析到。
“远东的战争太早结束不是我希望看到的,俄国人在远东打的越久,对我们越有利不是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阿道夫。”约亨可不想让俄国人就这么痛痛快快的结束。
“陛下,我们如果不直接介入这场战争的话恐怕所能做的事情并不多。”马沙尔也明白让俄国人在远东消耗力量对德国来说是件好事,但是想要保证德国不被拖下水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毕竟俄国现在糟糕的情况人尽皆知。
不过既然皇帝陛下问了,自己总要拿出点方案来,马沙尔在大脑里飞快的思考了一下,然后说到:“俄国现在爆发动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战争导致的经济紧张,无论是为了继续战争,还是镇压暴动都需要保证俄国的经济能够得到恢复。而我国现在正在进行国家战略储备的建设,俄国现在急需资金,我想我们可以继续压压价。”
“我们之前已经向俄国购买了大量的资源,我们原本制定的国家战略储备计划推进的第一期目标已经实现了,现在加快推进速度,在资金上会不会带来压力?”约亨有些担心,国家战略储备计划投入资金20亿马克,用储备粮食、战略金属等一系列物资以及战略储藏设施的基础建设。
不过对于现在帝国中央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20来亿马克的情况来看,想要建立起战略储备是件长远工程,第一期目标投入1亿马克主要用来收购战略金属的目标已经达成,现在再想掏钱出来对财政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的确在财政上会有一定的压力,陛下,不过我国目前经济情况良好,即使财政赤字增加一些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现在继续向俄国购买物资一方面价格低廉,另一方面也是对俄国的支持,我认为我们可以稍微加快一些战略储备的建设工作。”马沙尔回答到。
“好吧,我同意了,不过量力而行,不要对我们产生什么不良影响就行。”约亨点了点头:“还有什么其他的建议吗?”
“实在抱歉,陛下,除此之外我们能做的恐怕就只有对尼古拉陛下表示支持了。”马沙尔有些无奈的说到:“不过我们在经济上对俄国的帮助已经表明了我们的态度了,这种口头上的支持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嗯,阿道夫,你们原来对日本人的经济情况做过调查不是吗?”约亨突然问到:“这场战争以日本的经济实力太说同样也巨大的负担,哪怕他们的背后有英国人的支持,但是英国人的贷款也是有限的。
如果我们将日本人的经济情况的分析泄露给尼奇,让他明白就算战争进行的不顺利,只要俄国能继续坚持下去,日本人就有可能自行崩溃的话,应该能稍微坚定一下我的那位表弟继续打下去的决心吧?”
当初作为日本的贷款提供国,德国就曾经对日本的经济能力进行过调查,虽然只是作为对其还贷能力的评估,但是也能从中对日本人的经济水平有了大致的概念,战争打了这么长时间,就算不太准,算出个大概的战争花费还是可以的,相信这个对比能让尼古拉二世找到点继续打下去的信心。
“这的确是个办法,陛下,我们还可以将对日本的经济情况的分析报告说的恶劣一点,要让尼古拉陛下产生再坚持一段时间日本人就会求和的错觉,这样的效果应该会更好。”马沙尔立刻想出了更加坑人的修改报告结论的阴招。
“那么这两件事就交给你了,阿道夫。”约亨说到。
“是,陛下。”(我的小说《帝国海权》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r1152
1...123124125126127...2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