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起居注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三缺嘤嘤嘤
说话间过了天津桥,主仆几人还没靠近观楼五十步内,十多名“百姓”、“部曲”已不动声色的将他团团围在中间。“郎君留步,”站位最前的彪形大汉还算讲礼,如果他没有隐隐摆出拔刀之势的话,“我家娘子今日不见外客。”
他毕竟是商人,走南闯北多年,直觉不对后满脸狐疑的行了个礼:“不是你家娘子要的辟邪香?”
端午节人人佩戴香囊,其中菖蒲、艾叶、雄黄、乳香等调和而成的称‘辟邪香’,郎君们拿这个逗小娘子,珍珠穗白玉穗,怀里一模就能摸出七八九十个。石律振振有词:“某是东市开香料铺子的,兼卖胭脂,方才明明有个人来,说这边有娘子要买香囊,某才巴巴赶了来。”
他狗皮膏药似的,黏上就不肯走了,非要几位禁军各买两个香囊送妻女,引得围观的百姓嗤嗤笑个不停。观楼上李同兆自刎谢罪的心都有了,冯献灵心眼很坏的跟姚琚对视一眼,拉着他探头下去看热闹。
碰巧石律也抬了抬眸,惊鸿略影般将那神仙似的小娘子抓个正着。他没认出她,还以为是元家哪位郎君的红颜爱宠,冯献灵却一眼就猜到了他的身份——神都百姓口口相传,说点石成金的石二郎耳垂上有颗标志性的风流痣。一盏茶前李同兆就来报过,有“形容放浪的可疑人物”(……)正往这里来,闹市佳节不便动手,问她是先行回宫还是另作安排。
懒懒散散、美人茶果的消磨了半日,再晚只怕就赶不上宫门下钥了(赛龙舟结束后大批百姓散场回家,道路拥堵是可以预见的事),薄纱遮面的小娘子抿了抿鬓发,本想起身回宫,偏偏人就到了。
看着袒胸露乳、“魏晋风流”的某人,又低头看了看粽子似的自己,太女殿下莫名有种输了的感觉。
皇太女起居注 香囊
“怎么了?”他伸手替她放下竹帘,“太阳还没落山,小心晒着。”
“没事。”就是突然发现大周的郎君们穿衣也挺开放的……李同兆轻咳一声,趁机谏言:“天色不早了,再不动身恐会赶上干道拥堵,末将无能,不敢耽误二位殿下回宫用膳。”
姚琚与她对视一眼,冯献灵作势起身:“那便有劳司直了。”
原本这趟出门就是为了看龙舟,顺便拿佛寺横行之事私下咨询一下老师,看能不能草拟出一个不太伤筋动骨的方案,趁局势还没到不可拾、不破不立的地步,悄悄消除掉这个隐患;再有,核对户部账目时殿下意外发现如今有封邑、食实封的宗室贵戚已经多达一百四十多家(太宗贞观年间只有二十九家),而且多是滑州、荆州、润州之类物产丰饶的地方,滑州下辖七县中有五县都被计作了封户,这就难怪明明岁入可观,国库的钱数却总不见长了。
前朝开国功臣、残存的旁支刘姓子弟、各路长公主、公主,加上本朝的王爷、郡主、郡公、县公,以一国之力奉养两朝宗室,户部尚书并没有无故哭穷。
这两个问题虽然严重,但都不如何紧急,只能等老师病愈再说了,殿下轻轻叹了口气:“派人去承天门问问淮阳公主回宫了没有,若还没有,叫他们沿洛河、天街一带仔细寻访,入夜以后再开宫门不了惊动甘露殿。”
李同兆低头称是。很快牛车备好,两人相携入内时不知从哪里飘来一股浓香,姚琚只觉得奇怪,冯献灵却惊得浑身僵硬,王、严二位女史脸色微变,疾步上前低声叱问:“什么东西?”
五大三粗的禁军裨将完全没能理解眼下骤变的气氛,一板一眼的将掌中香囊高高托起:“回殿……娘子,是个辟邪香囊,方才那商贩涎皮赖脸,非要将此物赠予娘子。”
不同于随口叫卖的凡品,这个葡萄纹镂银的小香球致华美的多,七宝佛珠作穗子,既能在袖笼里日常把玩,又能悬挂于床头熏席风被。太女妃且恼且怒且无语,生平第一次被气的语塞失言,这是哪里来的浮浪子弟,竟敢当着丈夫的面撩拨人家妻子?
“还不快拿回去?”被撩拨的那个一点没买账,生怕得病似的死死捂着口鼻,说话都有点可笑的瓮声瓮气起来。他知道她最讨厌浓异熏人的气味,顺手替她拍了拍后背。
“是。”车外待命的裨将终于意识到哪里不对了。
“慢着,”太女妃悠悠取出一只荷包,里面是一捧约三十粒金瓜子(端午节宫中惯例赏赐),“带累他少做一趟生意,就算是我们给的补偿吧。”
回程路上侍儿吓出了一身冷汗,又是生气又是懊恼,绕在他身边喋喋不休:“郎君方才也太莽撞了些,怎么就敢——倘或那是正头娘子,岂不将元公一家都得罪狠了!”
石二忙着低头数钱,本没空搭理他,不过思及佳人,忍不住噗嗤一声:“真个傻子!带正头娘子出门何须鬼鬼祟祟?必是哪家不爱露面的都知娘子,没听人说吗,‘我们娘子今日不见外客’。”
“那就更不能落人家元君的面子了……”侍儿深知主人脾性,嗡子哼哼般小声劝道,“这样上心,必是爱宠。”
出来一趟也不是一无所获,三个香囊二百一十个钱,不算那个镂银香球是他赚了。石律心情颇佳:“爱宠又如何?只许他枕玉、不许我衔香?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东西送出去就送出去了,你家郎君我几时做过亏本买卖?”
皇太女起居注 鸿沟
通天年间酷吏横行,光来俊臣一个人就罗织了几百桩冤狱错案,先帝与今上深以为戒,李相亲自主持修撰的《周律疏议》中有一节曰《斗讼律》,明文规定起诉可分为自诉、举告、自首、官告、直诉等五种主要形式。石律之父石老丈的案子就属于‘官告’中的‘弹劾’,监察御史以受财枉法、欺君罔上等九项罪名弹劾汴州刺史、别驾、转运使及县令县丞等一应地方官员,作为行贿的“给财方”、涉事汴州米行行首,石老丈的罪名绝不至死,从犯而已,杀头之说纯是妇孺无知,一传十十传百,自己先吓破了自己的胆。
迹混洛阳近一个月,有些事石律早已打听清楚,为了防止冤假错案,大周严格实行“判令三审制”——除非谋反谋逆,任何案件必须告知起诉人诬告构陷之后果(这个视情节严重而定,如果只是诬陷邻居偷了自己家的两头羊,那多半笞三十、徙三月就能结束,但如果事情严重,徙十年斩立决也并非不可能),令其慎重考虑,如此反复三次才能正式升堂。这个‘起诉人’也包括御史台,所以直到五月初十,汴州米价案才称得上第一次受理开庭。
“阿娘只管放心,”特地赶在闭坊前回到家中,二郎手提一串珍珠粽,边命人剥来配茶吃边出言宽慰母亲,“沈娘子的朋友就在刑部任职,昨晚我们还同席共饮,若有什么不利阿耶的消息,儿岂会不知?”
石方氏安心不少,闻他满身酒气,又没好气的伸手戳点儿子额头:“你也十八了,整日流连教坊,那些官媒人怎么好意思上门为你说亲?”
“急什么,”他捻起一只粽子,熟门熟路的同母亲打太极,“不说阿耶还陷在狱中,此时成亲不好听,就说如今这些有头有脸的人家,谁肯叫女儿早早嫁人?儿才十八,又不求娶五姓女,慢慢挑么。”
“油嘴滑舌!”石方氏气笑道,“凭你也敢肖想五姓女?”
“我怎么就不能肖想五姓女?”石律擦了擦手,脸色肉眼可见的不豫起来。
白天跟出门的几个侍儿都道不好,纷纷跳出来打圆场:“夫人、夫人,二郎白日饮多了几杯,这会儿想必是醉了……二郎快回房休息吧。”一面说一面架起他,半拖半扶的把人带了出去。
说了那许多话,确实有些醉意上涌,郎君仰望着天边明月,口中喃喃:“也不知芳龄几何,姓甚名谁……”
承恩殿里冯献灵忽然打了个喷嚏,姚琚一惊,放下书卷就过去探她的额头:“快把外衣穿上,最近天气炎热,又有阵雨,太极宫都病倒了一大片。”说着忙不迭派人去请药膳局的张直长。
她哦了一声,也没反驳,随手抓了一件他的外袍裹上:“那不如叫他们多开两个方子,有病的治病,没病也可预防一二。”
每到换季总要闹上两场风寒,别的都好说,你好了我病、我好了你病,反反复复传来染去才是最叫人头疼的。张直长诊完脉后殿下特意嘱咐了一句:“太监宫女们都要当值,汤药未不便,最好做成药丸子,东宫各处依数发放,陈良俤处也别忘了。”
殿中静了一瞬,直长很快行礼称喏。
一直到吹灯睡觉他都没再主动说话,傻子也能觉出不对了,喝过药后冯献灵浑身发烫,卷着被子侧卧在床榻里,一双杏眼亮晶晶的。算上商量陈菩住处那次,这是他第三次在她面前表露不悦(傍晚回程的牛车上太女妃表情异常僵硬,她觉得可以算作一次),可是因为什么呢?难道真如允娘所说,只因她多嘴提了一句陈良俤?他们有什么过节吗?陈菩那个臭脾气,倒也不是不可能……
尽管背对着她,姚琚依然能很清晰的感知到她的目光和吐息。隐约的药气和她独有的清淡幽远的香味如有实质,搔钻他衣领、拂弄他脸颊,深更半夜不肯消停。
“如琢……”不知过去了多久,他听到轻薄寝衣与枕衾摩擦的簌簌声,小娘子半支上身,温暖的颊靥轻贴他的肩头,“你是不是生气了?”
“……”他简直不想理她。
几绺长发滑进臂弯,冯懿奴显然没什么睡意,不依不饶的又轻轻摇了摇他:“到底为什么生气啊?”
半晌,他叹了口气:“因为殿下说了不该说的话。”
皇太女起居注 表妹
“……你与陈菩有过龃龉?什么时候?”她还觉得自己挺委屈,“我事先又不知情。”
姚琚忍无可忍的转过身来,试图通过举例启发思维:“倘或我也总是在殿下面前提及别的女子,殿下作何感想?”
冯懿奴想也没想的反驳:“我哪有‘总是’?”
从礼成的第二天一直失宠到现在,若说东宫没人怠慢陈菩她第一个不信,虽然无圣斋从未有人告状诉苦,她也知道姚琚不是落井下石之人,但药品不比别的,迟一点、少一点兴许就是一条人命。
对上他‘你就是有’的坚定眼神,殿下心虚(?)了一瞬:“……比如呢?”
姚琚哼了一声:“比如我表妹,舅父嫡出的女儿,与我只差一岁,自幼聪敏、博学多识,是歙州城有名的才女佳人。”
他不着痕迹的重咬了只差一岁、才女佳人等字眼,哪知小娘子闻言,噗嗤嗤滚在被子里笑成一团:“歙州罗氏?我见过她的画像,如今……噗……如今身子好些了么?”
忘了说了,这位佳人自小酷爱饧糖,较之别家小娘子身材丰腴了些,我朝仕女以端妙明丽、雪肤蛾眉为美,文能作诗成诵、武可策马驰骋,贵家女儿几乎没有不会骑马的,自然也就……没有过分丰腴的,咳咳。罗娘子才名远播,常有路过的外地女郎、士子慕名求见,她却总是称病推却,平时出门也是幕篱、遮面全副武装。
他无语了一会儿才想起询问:“你怎么会见过她的画像?”
歙州司马在江南东道或许能算一号人物,在神都却是决计排不上号的(歙州刺史还差不多),勿论他家女儿。
殿下忽然不说话了:“……”
太女大婚,他的母亲、祖母都会因此得到封诰(父亲同理,只不过父亲的公爵必须得等殿下登基,由殿下亲自册封),昭示天下皇室已与你家结为姻亲。礼部根据姚家提供的尺寸准备命妇冠钗和礼服,在此之前会有画像送至东宫——百姓人家的儿媳婚后都要侍奉翁姑,太女虽不可能纡尊降贵,也不能连翁姑的长相都不认得,一般此时东宫会降下一二恩旨,多赐一串佛珠啊、多赏一对花钗啊,以示对未来太女妃的敬重和恩宠。他的姐妹、表姐妹乃至伯母婶母都没有如此殊荣,不过姚释之早逝,听说姚琚小时候受了舅家颇多接济,额外赏赐的时候她就顺便把罗家女眷也一起捎上了。
一片黑暗中郎君止不住低笑,小娘子恼羞成怒,试图转移话题:“胖瘦美丑本就是庸人自扰,她学富五车、出口成章,大可不必这样遮遮掩掩,你看当世、前朝的大文豪大诗人,有谁关心他们相貌如何?”
太女妃伸手拂开她颊边的几缕乱“殿下说的是。”
说到底还是‘女子’这个身份禁锢住了她,美不美、贤不贤良、会不会持家,这些品质与文采诗情没有分毫关系,只因小有名气的歙州罗氏是个女人,大家便下意识的以此为标准,将理想中满腹诗书的娉婷淑女形象强加于她。
“如果见到真容失望不已、乃至退避三舍,证明不是真心喜爱罗娘子的人,”她依进他怀里,“你表妹无须为此伤心难过。”
不知不觉间话题已经偏离他的本意五百里,无奈之余气也再生不起来了,郎君低头亲了亲她的额头:“好,有机会我定将殿下的心意转告给她。”
她仰起头含糊不清的嗯了一声,床帐微动,他俯身压吻下来。
皇太女起居注 微末
翌日天亮的很早,药膳局上下人人严阵以待。按说风寒、咳嗽之类的常见病都有成方,又兼殿下体弱,葛根汤、苇茎汤、玉露凝气丸等都是四时常备的,不论什么时候,王女史吩咐一声就能立刻呈上。不过若要顾及整个东宫,平时那点储备就不太够看了,几位主药与陆、于二位女史生累了一夜,朝食都没怎么顾得上吃,最后检查完案桌上摆放着的、分门别类好的一百二十瓶葛根丸、大小青龙丸,陆女史略短的下巴终于向下一点:“行了,送去吧。”
二十多名小宫女两两结伴,很快消失在墙瓦曦光之间。
无圣斋的清晨永远是最安逸的,不必伺候早膳、百无聊赖的小太监们躲在茶房弹珠子顽,远远听见人声,活像是一窝受了惊吓、争先恐后往外疾奔的兔崽子:“姐姐?哎哟!二位姐姐今日怎么有空来作客?”
小宫女们年轻面嫩,被奉承的双颊微红,架子却依旧端得足足的,屈屈膝道了个万福,口中不卑不亢道:“不知陈良俤何在?近日风寒肆虐,奴婢们奉太女殿下之命,给良俤和无圣斋诸宫娥、內侍送施丸药。”说着左边那个轻轻托起手中漆匣,果见其中立着十数只细颈瓷瓶。
这下小太监们眼也亮了,笑也真了,只差没把人认作菩萨,一路点头哈腰、众星拱月的迎进内室:“多谢殿下体恤,也多谢姐姐们劳动一趟,快坐下喝口茶吧,外面怪晒的。说来也巧,我们良俤最近正有些不舒服呢,就在里面那个……闭目养神!”
早课突然被打断,陈菩面无表情的嗯了一声,闻知情由也没表现出一丝欣喜若狂、喜不自胜的模样,淡淡道过谢后再无别话。倒是无圣斋的宦人们殷勤不已,好歹留人用了盏茶才与之依依惜别。东宫一应药瓶、药盒都是昌南镇进献、驰名天下的“假玉瓷”,胎薄质素,远望之如美人肌肤莹缜细腻,几能透光,坐在堂上依稀能看到里面一粒一粒、致均匀的小药丸子。
他很快移开目光,这里的一花一木、一笔一纸都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和印记,哪怕闭目塞听,哪怕足不出户,日月微风也会从不间断、不容拒绝的送来各种她的讯息。
她简直无处不在。
“怎么样,消下去了吗?”明德殿偏殿,冯献灵光裸着一侧肩膀,强作镇定的小声问道,“上午出了不少汗,痒倒是已经不痒了。”
滑腻如脂的肌肤上零星散布着几点吻痕,王允仙毕竟年长她十岁,见多识广、见怪不怪的回话道:“还有些印子,午睡前奴婢吩咐她们兑些药浴,殿下再多忍耐片刻,下午就能换回坦领衫裙了。”
“嗯。”她自觉丢脸,有些没话找话,“药丸都送去了吧。”
昨晚承恩殿的“事故”两位近身女史都略有耳闻,王女史手指一滞,不迟疑了一瞬:“殿下放心,午膳前定能分派妥当。”
“你有话说?”
她半跪着为她整理裙裾,微微踌躇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对着这位殿下,最好不要试图撒谎):“恕奴婢无状,殿下昨日的言行……似有不妥之处。”
皇太女高坐上首,隐约回忆起她与严晚秋不约而同提到过的“男子妒忌”一说,颇有些不以为然:“姚君品行贵重,如玉君子,不是器量狭小之人。”
想到肩上罪证(?),又喝着茶欲盖弥彰的补充了一句:“父君位主中宫以来,未闻后宫嫉妒失态之事,可知是你们多虑了。”
一句父君劈头砸下,女官不得不改换说辞:“皇夫殿下清正宽宏,自然不会尖酸妒忌。殿下明鉴,奴婢所指不是这个。”她躬身奉上点心,小心斟酌着措辞:“殿下九岁晋位,习惯了凡事说一不二,这在婚前自然是理所应当的,只是大婚以后……东宫就不止是殿下一个人的家了。”
“您在承恩殿特意照拂陈良俤,宫娥內侍们难不会看轻太女妃。”
理论上来说,那句话由姚琚来说才是最合适的,照顾兄弟们(???)是他的分内工作。
皇太女起居注 后背
转瞬间她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夫妻一体,如今东宫是他们两个人的家了,所有账册流水、宫娥内官的调动升迁依旧例都应交由姚琚处置,只不过成婚时日尚短,他没主动提起,她又忙着监国,此事就被暂时搁置到了一边。殿下回过味来,昨晚那句话由太女妃来说才是最恰当、最名正言顺的,宫里人多口杂,说者无意,听者难保不会有心。
表情微不可察的滞顿了一下,无关如琢本人,这是久居上位的掌权者对“分权”二字最本能的警惕,冯献灵很快反应过来,点头笑道:“此事是孤疏忽了,你说的有理。”
一连几天晚上,两个人头碰头的研究账册,东宫体量庞大(三座主殿、四局五司,詹事府左右春坊崇文馆,外加储藏粮食的家令寺、掌管车舆仪仗,马匹坐骑的仆寺,另有无数亭台楼阁,光太监宫女就有八百人不止),每年的支出十分可观。除去按月发放的宫人俸禄——这个由殿中省和内侍省统一拨款,严格来说只是走个流水,不算东宫自己的支出,年节赏赐,庭园里的名贵花木每年必得维护,家具、食器若有损坏自然也得补新,窗纱屏风四季更换,加上衣料首饰、香料玩器、各色食材药材,一年至少得花五十万两。
各个部门账册独立,期间还夹杂着人事变动(譬如典设局的司器看上一名药膳局宫女,将人虚升一级借调半年,下半年药膳局的账册上就不会再出现该宫女的名字,她会变成‘借调某氏’出现在典设局的账本中,附殿中省、药膳局及殿下近身女史依次批示‘知’或‘准’的文书一张,且因虚升一级,品级头衔虽不变,俸禄却不是原来那个数字了),姚琚花了点时间才慢慢上手,这日用完晚膳,草草翻阅完近几年的总账,太女妃不无好奇的指着每年十一月雷打不动的“支领各杂色绫三百匹、生绢三百匹、细绵绸三百匹”问她:“这是什么?”
她不穿这些……相对而言的粗布,殿下身娇肉贵,寝衣都只取文殊丽、细软绵滑的鱼油绫;宫女女官的衣物自有规制,用不上这些;若说是赏赐,数额又未太大了。
她探过身去瞄了一眼,不知怎么音量变低不少:“这是每年送去关内道的定例,从前负责教我骑射的武师傅们因罪斩首,不是战死疆场,家眷拿不到烈士抚恤。以后都照这个数目分拨就是了。”
十五个男丁殒命意味着十五户妇孺无力糊口,又是军户,就算改嫁也比一般百姓更艰难,可要她一口气拿出许多现钱,如师傅们在世一般抚养其家眷未强人所难——皇太女没有俸禄可领,她一年过手的现钱还没有身边女史一个月的月例多,好在如今天下承平,布帛也能当钱用。
“嗯。”他看出她的不自在,没再多问。
殿下反而不好意思起来,爬过去靠在他肩上:“不是不信任你,她们不知道东西来自东宫,我也……不打算让她们知道,大周的烈士抚恤如果全折成布帛,大抵就是这个数目。”
她不好意思说自己其实有点忐忑,喜欢一个人和愿意将后背托付给他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不是下属也不是僚臣,这是她第一次与“丈夫兼盟友”对面交谈,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整个人非常扭捏。
郎君熟稔自然的将人揽进怀里,尽管不了解实情,当年沸沸扬扬的马场行刺案他多少听说过,叔父们对此褒贬不一,有说圣人残暴的,也有说国本岂能动摇,就该杀一儆百的。那年她才多大?九岁?十岁?
他轻轻叹了口气:“好,定不辜负懿奴嘱托。”
姚琚不知道她习过骑射,因为没人会大嘴巴到处说,我们太女会骑射哦!马场行刺案爆发的时候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行刺上,更没人关心这个了。
顺便,暴风骤雨已经在路上,你们两个小孩抓紧彼此的手哦(来自亲妈的忠告
皇太女起居注 左道(h)
沉甸甸的承诺甫一出口,两个人都好似放下了一桩心事,吹灯后她赤着上身蜷卧在簟席上,胸前那道淡淡的伤疤恍若一裁半透的柳叶,抑或一汪细长的水痕,随他唇齿动作轻轻晃动。
“如琢……”
以前她就隐有发觉,姚琚似乎特别偏爱那里,每次、每次都要逗弄很久,唇齿吞咬、指掌揉捏,他指腹上有一层薄薄的握笔造成的茧,刮按在皮肤上令人腿软酥热,不一会儿冯献灵就开始出汗了,十指慌乱的揪住他肩上素薄的寝衣,潮红从胸乳一路晕爬上背脊和颊靥。
他不得不抬起头安抚她,小娘子今天格外害羞,双手护住雪脯,还用水汪汪的杏仁眼瞪他,烛光下那两扇睫毛活像是两把闪着光的小钩子:“不许咬!上次你就……害我大夏天还裹的严严实实,詹事府的人背地里不知怎么笑话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