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意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初云之初
钟意犹疑几瞬,起身拜道:“太子系出嫡长,人品贵重,秦王英武明达,亦是人间少有,皆非凡俗之辈。”
皇后目光微亮,颇为期许的看向她, 皇帝神情却有些淡漠,手中酒盏搁下, 道:“居士倒很推崇太子。”
钟意道:“太子乃陛下嫡长子,朝野称贤,自该敬重。”
皇帝淡淡的笑了, 目光中却有一闪即逝的不悦, 场中气氛一时复杂起来。
宰辅们无人言语, 皇后刚刚才被皇帝不轻不重的晾了一下,也不好贸然再开口, 益阳长公主便笑道:“既是接风洗尘的宴席, 怎么说起这个来了?”
言罢, 又转向殿中女乐:“方才那首《醉东风》便很好,再来一遍吧。”
钟意心知她是在帮自己,投以一笑,皇帝似乎也不打算闹大,旋即露出笑意,同撑着病体前来的尚书仆射杜如晦说话。
场面重又热闹了起来,仿佛刚才那一幕不曾存在过一般。
可在场的人都知道,皇帝切切实实有了易储之意,并且,想将这念头付诸实际。
他也有这个能力。
钟意此次入宫,还不曾去拜会窦太后,正逢益阳长公主也在,便相携往嘉寿殿去。
时候已经不早了,夜色深深,宫人们挑着灯笼,引着她们前去,走出太极殿没多远,便听后边有人呼喊:“长公主殿下,居士,还请暂待。”
二人停下脚步,才见来人竟是皇帝身边的内侍总管刑光,心中齐齐一动,微生不安。
刑光笑吟吟道:“陛下吩咐奴婢给居士带句话。”
钟意思及方才宴上之事,隐约猜出几分,道:“什么?”
“陛下说,居士若得了空,不妨详读《汉书》,”刑光彬彬有礼道:“以史为鉴,总能看出些名堂。”
钟意听得不解,正待再问一句,刑光却向二人施礼,恭谨道:“陛下还在等,奴婢这便回去伺候了。”
益阳长公主目送他离去,方才低声道:“怀安同太子,交情很深吗?”
“那倒没有,”钟意迟疑了下,道:“太子毕竟无错,德行不亏,又是嫡长……”
“皇兄哪里是会在意这些的人,”益阳长公主摇头失笑:“如同戾太子刘据那般,一句‘不类己’,便足够了。”
钟意叹口气,道:“我真不想掺和进这些事里,陛下怎么偏偏问了我呢。”
“你也不必太过忧心,”益阳长公主道:“皇兄不是小气的人,不会为此记恨的。”
钟意报以一笑:“但愿吧。”
……
宰辅们依次离去,殿中只留了皇帝与李政父子二人。
皇帝摆摆手,示意宫人内侍们退下,这才敛了笑意。
他伸手在李政脑门上拍了一下,恨声道:“你个没种的东西!”
“这关我什么事?”李政诧异道:“父皇心里不高兴,也别乱发脾气。”
皇帝怒道:“朕见你回程时这样春风得意,还当你们的事成了了,你个没用的东西,巴巴跑到银州去,人家也不理你,还好意思觍着脸笑!”
“谁说不理的?”李政道:“阿意心里也有我。”
他旋即明白过来,笑道:“父皇不会是因为阿意会偏向我,所以才那么问的吧?”
皇帝气道:“不然呢?”
李政摇头失笑,亲自为皇帝斟茶,道:“阿意不是那种人。”
皇帝抬眼看他,道:“哪种人?”
“阿意骨子里有正气,也有慈悲,”李政道:“皇兄居长,又无过错,即便她于我有情,也不会有所偏颇的。”
“她站在太子那边,”皇帝火气消了些,道:“你不生气?”
“不生气,”李政笑道:“倘若她不那么说,我才奇怪呢。”
皇帝却道:“失了这次机会,你不可惜?”
“不可惜,”李政自若道:“难道父皇觉得,这是一夕之间便可功成的事情吗?即便阿意属意于我,那话也不可能即刻生效吧。”
皇帝静静看他半晌,又合上眼睛,道:“宰辅们没发话,想来不会反对,有他们的这个态度,便足够了。”
最终,他道:“再等等吧。”
……
几月不见太后,她的精神倒是好了些,面上笑容也比先前要多。
钟意听益阳长公主讲,和静县主与归德县主的婚事都已经敲定,都是极好的人选,太后开怀,或也与此有关。
太后身处宫中,该知道的却也知道,见了钟意,先是责备她胡闹,随即又大加赞赏,着意赏了她好多东西,以示恩宠。
天色已晚,不便赶路,钟意与益阳长公主一合计,索性留在嘉寿殿里过夜,待到明日,再返回青檀观。
相携往寝殿去时,益阳长公主道:“母后上了年纪,格外喜欢回忆旧事,你别嫌她烦。”
“哪儿能?”钟意莞尔,忽又敛了笑意,低声道:“太后她,是不是想起平阳长公主来了?”
益阳长公主长叹口气,道:“白发人送黑发人,没有经历过那种伤心的人,大概永远不会明白那种痛苦。”
说及此处,二人不免沉默下来,到了寝殿,方才又说了几句,各去安歇。
第二日上午,钟意与益阳长公主陪同太后用了早膳,不多时,便听宫人来禀报,言说皇后来请安了。
太后对皇帝尚且不假辞色,更不要说皇后了,虽也吩咐人请她入内,从头到尾,却也不怎么理会,态度十分冷淡。
皇后大概早就习惯了,含笑问候过后,又道:“二位县主出嫁时的礼单规制都已经拟定好了,母后可要看一看吗?”
太后对仅存的儿子儿媳不喜,对于两个孙女,却是真心疼爱,吩咐人接了礼单,对着光细看,再抬头时,语气便好了些:“辛苦你了。”
皇后谦和的笑:“原是儿媳该做的。”
益阳长公主同皇后不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皇后辞别时,她也懒得去送,钟意这一世同皇后倒无什么交际,客气的将她送到了殿外,正打算回去,却被叫住了。
“居士,昨日人多,不便言谢,”皇后竟向她屈膝施礼,谢道:“今日既见,请受我一礼。”
钟意慌忙躲开,道:“娘娘太客气了。”
“太子其实也很难,如履薄冰,”皇后微露哀色,道:“多谢你昨晚肯帮他说话。”
这便不是钟意该说、能说的事情了。
她顿了顿,方才含糊道:“太子殿下原是嫡长,又生性仁善,陛下想也只是要磨砺他。”
皇后眼尾湿了,自觉失态,随即拿帕子擦拭,勉强笑道:“但愿吧。”
“外边风大,娘娘早些回去吧,”钟意道:“仔细着凉。”
皇后握住她手,轻轻一拍,笑道:“如此,我便告辞了。”
她的手有些凉,想必心也一样,钟意暗叹口气,施礼道:“恭送娘娘。”
她回去的时候,太后正同益阳长公主商量二位县主的嫁妆礼单,见她回来,笑道:“皇后谢过你了?”
钟意倒不瞒她:“您怎么知道?”
“因为我也曾经是过来人,最明白她的心思,”太后微露哂笑,道:“当然,也明白皇帝的心思。”
钟意静默不语。
太后似乎也没想叫她回答,自顾自道:“最高权力的交接,哪里是这么容易的事?想要心平气和、无波无澜,就更不可能了。”
“皇帝对太子或许还有些父子之情,太子与秦王也或许还有些兄弟之情,又或许根本没有。但事实上,这根本不重要,他们身后的利益团体会推着他们往前走,直到将另一方完全毁灭,就像当年一样。”
历经几朝的太后虽不理事,但仍然有超乎常人的敏捷与岁月给予的智慧,她眯起眼,笑道:“报应不爽,终于也轮到他,来尝尝这苦果了。”
钟意始终沉默着,没有说话。
益阳长公主也一样。
皇帝虽然对太子冷淡,但绝不会想叫他死,李政对那位兄长的情分有些复杂,但也不至于叫他死。
今生如何,她还不知道,但是在前世,皇帝在册立李政为皇太子后,又改立太子为楚王,还留了恩旨,叫李政善待楚王及其后系子孙。
李政答应了。
直到她死那年,一切都还无恙。
可之后呢?
皇帝那时还在,做了太上皇,等他驾崩,又会如何?
即便李政不动手,下一任帝王,又会怎么做呢?
钟意浑身发冷,不敢再想下去。
“我真是老了,怎么同你们说起这些来了,”太后失笑一声,道:“和静与归德要出嫁了,我是高兴,但也有些舍不得,正好你们都在,也别急着走了,中午索性留在这儿用膳,算是小聚一场。”
钟意同二位县主交情颇好,闻言自然不会推拒,益阳长公主更没有反对的道理。
已经到了三月末,天气却还是有些冷,太后年迈,内殿里炭火烧的也热。
钟意酒量不弱,然而比起李家那几位,却还差着火候,一壶酒下肚,便有些晕晕乎乎,内殿里暖炉熏香,她面颊生晕,醉意渐生。
“送阿意往偏殿去歇息,”太后见状,关切道:“再去煮些醒酒汤备着。”
玉夏玉秋跟在身后,赶忙将钟意扶起,另有宫人带路,往偏殿去了。
钟意头脑中微有混沌,躺在塌上打个哈欠,懒洋洋的合了眼。
殿内热气腾腾,玉夏怕她闷,便将窗户开了一线透气,叫玉秋守在门口处,自己则同宫人一道去备醒酒汤。
钟意半睡半醒,迷迷瞪瞪之间,便听见窗外有人说话,隔得有些远,声音也含糊不清。
“岭南又进了荸荠,太后说便分成两份,归德县主与和静县主一份,另一份给长公主和怀安居士。”
“唔,”另有人应了句,听声音有些熟悉,似乎是太后身边的得力之人:“我前不久过来,还遇上尚宫局的人,正往清宁宫送呢。”
这都是在说什么?
好没意思。
钟意听得有些不耐烦,慵懒的翻个身。
那人问:“送什么?”
“还能有什么?当然是荸荠,”另一人道:“那位生前最喜欢了。”
“啊呀,”那人小小的惊呼一声,声音压低,有些含糊不清,然而落在钟意耳中,却似惊雷:“皇后去了这么多年,陛下还念着……当真长情。”
钟意 57.当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钟意最新章节!
钟意听那人说罢, 脑海中便如有炸雷响起, 叫她几乎躺不住身,想顺势坐起。
皇后去了那么多年?
那她今日上午,见的那人是谁?
难道是她眼盲, 认错了人, 分辨不出吗?
可即便是她分辨不出,皇帝难道也会分辨不出妻子,太子与李政也会分辨不出生母吗?
等等,李政!
钟意歪在塌上,人醉醺醺的,脑中思绪却转的飞快。
有一位皇后去了很多年,但还有一位皇后健在,有没有可能……是宫中有过两位皇后?
如果是这样的话, 皇后一味偏向太子,却决计不肯支持李政, 便合情合理了。
因为后者根本不是她所出!
可是,册封皇后这等大事,怎么可能瞒得住?
为何从始至终, 宫外无一人知晓?
何皇后是皇帝的原配嫡妻, 她又如此偏向太子睿, 便知后者该是其亲生子,也是皇帝未曾登基之前所娶之人, 理所应当, 应是第一位皇后。
李政比太子要小六岁, 由年纪来看,他的生母,便该是第二位皇后。
可是,可是……
钟意被这个荒诞的猜想惊住了——何皇后尚在,皇帝怎么可能再册立一位皇后?
对于前者而言,这是多么大的羞辱!
可若是这些假设为真的话,皇帝偏爱秦王政,却忽视太子睿,便可以解释了。
史书中不是没有接连册立过几位皇后的皇帝,但那都是无德昏君,今上雄才大略,真的会做那种事吗?
方才那人说“皇后去了那么多年”,所以,第二位皇后红颜薄命,很早便去了吗?
钟意想起历年来帝后情深的传闻,悚然一惊。
坊间流传起这等说法,是在什么时候?
皇帝为皇后重修清宁宫,雕梁画栋,恍若天宫;
皇帝令人在昭陵中留了成双墓穴,同等规制,待到二人百年之后,便可同归安宁;
皇帝非常敬重皇后,宫嫔再多,也无人能及皇后半分,初一十五,每逢佳节,皆是往皇后宫中……
从头到尾,皇帝维护的便是“皇后”这层身份的体面与尊荣,而不是何皇后本人。
钟意有些恍惚的睁开眼,不知怎么,就想起当初崔氏同她说的话了。
“那是初九宫宴,你祖母身体不适,未曾出席,太后便将我叫道身边说话,那位置离皇后很近,她发作的突然——要知道,估摸着日子,皇后原该正月十五临盆的。太后吓了一跳,我也惊住了,赶忙扶她进了内殿,又遣人去请陛下。”
“太后留在内殿,我也陪着,秦王出生后,我还看了一眼。”
“你傻了不成……我好歹也是国公夫人,每逢宫宴,便能见皇后一回,再则,即便我认不出,难道何夫人这个母亲也认不出女儿,那么多命妇都认不出皇后?”
钟意扶着墙壁,怔然坐起身,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近乎荒唐的念头。
有没有可能,初九宫宴那日,阿娘见到的……其实是第二位皇后?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第一位皇后与第二位皇后必然生的非常像,甚至于……是双生姐妹。
钟意也曾做过母亲,她相信,世间不会有母亲认不出自己的孩子,何夫人也一样。
但她什么都没有说,也不觉得意外,这是不是说明,何家对于先后两位皇后的事情,其实心知肚明?
可是,钟意不得不去想一个有些费解的问题——假如那日出席宫宴的是第二位皇后,同一时间,第一位皇后在哪儿?
从时间顺序而言,她才是皇帝真正的原配嫡妻,然而出席宫宴,母仪天下的却是另一人,这等奇耻大辱,她居然忍了,何家也生生忍了?
前世,钟意也曾被皇帝不喜,然而那是因为李政太过偏爱她,影响子嗣的缘故。
事实上,皇帝尽管不喜,却也没为难过她,他的视线所及在乎天下,不会长久的拘束于内宅。
同时令两位皇后并存,于前者而言,绝对是极为难堪的羞辱,若非真的动怒,想必他是不会这么做的。
皇后忍了,何家也忍了,是因为他们碍不过皇帝威仪,还是因为他们理亏?
如果那两个宫人所说为真,确实有过另一位皇后的话……
钟意在心里梳理一系列脉络。
皇帝登基之前,娶何家的女儿为妻,生下秦王世子睿,登基之后,又顺理成章的册立前者为皇后,后者为太子,那时候,他们的感情的确很深。
可是何家与何皇后在这段关系中,担当了极为不光彩的角色,皇帝登基没几年,便发现此事,随即娶小何氏入宫,生下了李政。
从皇帝对李政的态度,乃至于给予他生母皇后尊荣的待遇而言,他对小何氏应该是非常宠爱的。
出于某些不知名的原因,何皇后与何家都忍了下去。
后来,小何氏辞世,皇帝便将李政接到太极宫,亲自照看。
而这么做的缘由,很可能是他不信任何皇后,往深处揣度,小何氏的死,很可能同何皇后有关。
同时,太子失了圣心。
顺着这条思路来想,一切都能连成线了。
不,也不对。
这个小何氏,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何皇后的同胞姐妹,大族何氏的女郎,事先竟无一人得知?
难道何家在生下这个女郎之后,便将她送到别处教养了?
倘若真是如此,又怎么会留下何皇后,而将小何氏送走、叫她隐姓埋名?
钟意手指轻揉额头,思来想去,不知怎么,便想到李政身上了。
他们今生第一次见面,便是在青檀观。
他问她:“你为何会在此处?”
难道小何氏一出生,便被何家人送到青檀观里去了吗?
益阳长公主也在青檀观出家,她是不是认识小何氏?
而她与何皇后的不和,是不是因此而生?
青檀观是道观,难道小何氏也曾出家?
钟意出家之后,第一次在弘文馆见皇帝时,便是身着道袍,那时他怔然良久,是因女色失神,还是思及旧人?
二十年前,这座宫阙里,到底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又是什么力量,将这些过往封锁住,从此不现人世?
前世钟意做过秦王妃,也曾做过太子妃,在这座皇城中,也是能数得上号的人物,可这些过往,她却连一个字都不曾听过。
不过,有一个人,必然是知道的。
益阳长公主!
钟意坐起身,想往偏殿去寻她,顿了顿,忽又停住脚步。
她不会说的。
倘若钟意的猜测为真,那对于皇家,对于天下,都是石破天惊的大事,她先前连那院落的原主人都不肯讲,怎么会告知她那些旧事?
钟意重新瘫倒在塌上,不由自主的回想起前世今生无数次疑惑过的事情。
怨不得,皇后偏向太子睿,李政同母亲兄长也不怎么亲近。
而皇帝对所谓同胞所出的兄弟二人,态度也是迥然不同。
假设那些推论为真,何皇后竟能引而不发,除去维护嫡长序列之外,对太子睿与秦王政一视同仁,究竟是因她慈善宽宏,还是因为心机之深沉,远超常人?
小何氏的死,她有没有插手其中?
秦王政自幼顽劣的传闻,她有没有推波助澜?
还有,前世自己的死……
是否同她有关?
这念头在心里转过,钟意便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
到了四月,天气回暖,嘉寿殿前的花儿也都开了。
归德县主与和静县主在同一日出嫁,假期也逐渐近了,太后全力庇护这两个孙女,见她们有了归宿,既是欢喜,又是欣慰,正逢钟老夫人入宫相见,便顺势叫人请益阳长公主与钟意入宫,小聚一番。
钟意入得门去,便见太后端坐上首,身侧是祖母钟老夫人,下首处是皇后,再之下则是二位县主,倒有些怔住。
益阳长公主不轻不重的哼了声。
引着她们入内的女官低声解释道:“皇后娘娘是来商讨县主出嫁当日诸项事宜的。”
钟意轻轻应了一声,上前去同她们见礼,含笑在和静县主身侧坐了。
毕竟有喜事在,太后兴致高涨,对着皇后,都难得的露出几个笑脸,午间宴饮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直到未时方歇。
钟老夫人留下同太后说话,益阳长公主与钟意看了天色,却是起身告辞,正逢皇后一道出殿,钟意便笑问道:“娘娘近来安好?”
皇后见她主动问询,有些诧异,却仍笑道:“还好,有劳居士挂心。”
“我听闻娘娘宫中有几株翡翠牡丹,花瓣重重叠叠,雍容华贵,倒颇难得,”钟意笑着询问道:“不知是否有这个福气,前去一观。”
“自无不可,”皇后极温婉的应了一声,又转向益阳长公主,和气道:“益阳也爱牡丹,是否要一起同行?”
“免了,”益阳长公主不客气道:“我头有些晕,先行离去。”言罢,也不看皇后,同钟意一颔首,径直离去。
皇后被她下了情面,也不动气,反倒向钟意解释,轻声细语道:“益阳性情直爽,惯来如此,居士无须在意。”
钟意微笑道:“娘娘宽宏,雅量非常。”
皇后笑而不语。
钟意不是第一次进清宁宫,然而这一次,心中却没有了先前的赞叹感慨,多了几分叹息与怅然。
皇后带着她进了内殿,又吩咐人上茶,态度亲切,隐有热络。
“不必麻烦了,”钟意含笑推拒,道:“我有几句私密之语要同娘娘讲,请您屏退左右。”
皇后微怔,诧异笑道:“居士倒是吊起我的好奇心了。”言罢,又摆摆手,示意殿中宫人退下。
“明人不说暗话,我便开门见山了,”钟意手指摩挲着紫檀木的桌案,道:“还望娘娘不要见怪。”
皇后笑道:“这是自然。”
“娘娘,”钟意莞尔,目光静静落在她面上,道:“杀死泾阳候世子的人……真的是李政吗?”
皇后猝不及防,面上笑意霎时僵住,虽然只是一瞬,但也足够被钟意捕捉到。
她心里忽然有些酸涩,叹口气,道:“是太子,对吗?”
钟意 58.旧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钟意最新章节!
在聪明人之间, 那些暧昧的话是不需要的。
皇后的神情有转瞬阴冷, 随即又恢复原态。
她没有肯定,但也没有否定,只道:“居士怎么会这样想?”
“陛下对太子的态度, 未免太冷淡了些, 即便因“不类己”,也不必表露的那样明显。而当年事发之际,也正逢圣驾幸东都洛阳,不在长安。”
钟意垂下眼睫,轻声道:“再则,我打探之后发现,泾阳候世子的名声,其实也不怎么好, 只是斯人已逝,尘埃落定, 他又是苦主,也就没人愿意,再对已逝之人口出恶言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