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喳。”立即有人答应一声。

    阿济格如此下令,八旗士卒听闻,如果疯了一样拦截周昌一行人。

    周昌的马术还算不错。

    但也仅仅是不错而已,骑马赶路可以不掉队。至于马上搏杀什么的,就不要指望他了。他仅仅能伏在马上,手中拿着一支手铳,早已上了弹药。

    随时准备放铳。

    一路上他纵然没有杀一人,但也是浑身浴血了,虽然也有一些敌人的。但更多是保护他的士卒。

    “吁。”李百户一声轻喝,对周昌说道“大人,你去汉城城下吧。这里我给你挡一下。”

    周昌回首一看,滚滚雪浪向这边扑过来,打头的数名清骑已经冲到三百步外了。

    清骑数量之多,让周昌胆战心惊,说道“李百户怎么办”

    李百户嘴角微微一勾,满脸鲜血与疤痕凑到一起,看上去就好像是地狱之中的恶鬼一般,他冷笑说道“我出来前,就没有想活着回去。”

    “而今也算是对得起,朝廷给我们家的地了。”

    骑兵交锋稍纵即逝。李百户也多说,带着剩余的十几骑掉头向清军冲了过去。

    一时间李百户眼前似乎变幻成崇祯十七年的冬天,也就是李自成一路从陕西败退到襄阳的战事。

    他的家小乡党,都死在这一战之中,也是阿济格死死咬住了李自成所部,最后逼得刘宗敏死战断后。

    这样的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他此刻虽然因功得了一些银钱,在西京又讨了一房婆娘,也有一个孩子。

    但是永远忘不了那一个冬天。

    他大喝一声,双脚一磕马腹,身下的战马好像知道他的心意,奋起最后的力气冲向清军之中。

    只是血勇之气,改变不了大局。




第一百零一章 孤城使者二
    第一百零一章孤城使臣二

    身后之声惨烈的喊杀之声非常之短暂。周昌不敢回头,拼命打马向汉城下冲了过去。来到汉城城墙之下,大声喊道“我乃大夏使臣,身负使命。速速放下吊篮。”

    汉城城头之上,一身骚动,不一会儿一个吊篮扔了下来。

    这个吊篮装一个人搓搓有余。

    周昌刚刚进入吊篮之中,就听一阵长箭射来的声音,咻咻之声,不绝于耳,周昌将身子伏在篮子里面不敢抬头,只听叮叮当当的声音,这些长箭大片大片的射在城墙之上。

    城墙之上都浇了水。坚韧如同钢铁,即便如此,这些长箭也能硬生生的钉在上面。

    还有不知道多少长箭钉在篮子上面,甚至有长箭透过篮子刺在周昌身上。只是力道用尽,周昌仅仅是破皮而已。

    好在汉城上面的朝鲜军速度也够快。不过片刻,就将周昌拉到了城墙之上。随即将周昌将篮子里面给搀扶出来。

    周昌回头一看,却见城下铁骑重重,都是清军。而李百户他们都已经不见踪迹了。

    他心中微微一叹,随即收起了伤感,整理一下衣裳,将手中一卷文书高高举起,说道“大夏使者周昌,奉上谕至此,请贵国国主迎接。”

    周昌在城头之上,身上虽然有些血迹,但是气定神足,颇有风范,一时间将朝鲜士卒给镇住了。

    这个时代的朝鲜,上层贵族都说得是汉语,故而周昌的话,他们自然是能够听懂的。于是立即有一个将领摸样的人,将周昌迎了下去。

    与此同时。

    清军营地之中,阿济格大发雷霆,脸色阴沉如同雷云,密云不雨,一挥手。

    立即有两个亲兵上前,将下面跪着的一个佐领给拉了下去。

    “王爷饶命,王爷饶命。”这个佐领大声呼喊,最后还是被拖了下去,一声惨叫,了结了性命。

    清军军法森严,绝无戏言,阿济格既然有言在先,此人不能将来人挡在汉城之外,自然要取他项上人头。

    “查清楚这一队人马是什么人吗”阿济格问道。

    “已经查清楚了。”图海说道“是南朝骑兵。”

    阿济格听了这话,心中一震,没有开口说话,但是下面却议论纷纷说道“怎么可能是南朝”

    “是不是弄错了。”

    阿济格猛地咳嗽一声,所有人都不敢说话,将目光看向图海。

    图海从身上拿出一柄手铳,是带转轮的那一种,放在阿济格的桌案之前。

    阿济格拿起来一看,却见在铳握

    上面刻着“李万铳”这三个字,说明这个铳是一个叫李万的人所有。

    阿济格不在乎谁是李万,但却知道这铳代表着什么。

    南朝最精锐的火器之一。

    南朝火器胜于大清,这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了。虽然在北京炮厂开始建设之后,在大炮之上,大清虽然落后一点,但可以说是不落下风,但是在一些灵巧的火铳上面就不如南朝了。

    而这种转轮手铳就是其中之一。

    即便是在南朝数量也是相当稀少的,只能在军官,与精锐军队装备。

    也就是说,清廷判断夏军能不能打,看军官手中的转轮铳数量就行了,数量多的定然是精锐,人手一支的是王牌。而且这些转轮铳,夏军自用还不够,所以极少外流。

    清军之中也有一些,都在达官权贵之手,都是战利品。

    所以这火铳一出,简直是铁证如山,不容抵赖。

    阿济格心中微微一叹,这是他最不想见到的局面。

    很多大战略是完全做不到隐瞒的,张轩想在朝鲜下子,是在朝鲜嗅到了机会。而多尔衮提前反制,虽然是为了朝鲜的钱粮,但是未必不是看到了朝鲜可能酿成的隐患。

    而南朝插入朝鲜。局势完全不同了。

    “必须要快。”阿济格心中暗道。他目光一扫,说道“不等大炮了,博洛。”

    “末将在。”博洛出列道。

    这一战,博洛是以阿济格副将的身份随军的。

    “你带兵本部人马,出击江华岛,一定要拿下此地。并封锁沿岸,注意敌军从海上来。”阿济格说道。

    博洛很明白,在江华岛上需要防备的不是朝鲜军,而是夏军。

    博洛说道“喳。”

    “如果实在不能守住江华岛,江华岛上的朝鲜李氏宗亲,一个不留。”阿济格冷笑说道。

    江华岛乃是朝鲜别宫所在,哪里有很多朝鲜宗室子弟。

    阿济格很明白,清廷在朝鲜不得人心,既然朝鲜成为了两国交锋之所,那么就不能让南朝找到凝聚人心的工具。

    虽然阿济格知道,李氏朝鲜数百年,真想将李家宗亲杀光,是不大可能的。

    但是将近支宗室全部除掉,却也能给南朝制造一些麻烦。

    如果别人在这个位置之上,或许有其他的选择,但是阿济格却只有一个。

    那就是杀。

    安排了江华岛的事情,他目光扫过众将,厉声说道“今日攻城,将所有朝鲜降军给我找来,分配刀剑,陷城之后,许他们屠城,如果不能陷

    城,就让他们死在城下吧。”

    “喳。”众将齐声说道。

    阿济格一声令下,大批朝鲜俘虏被带到了冰天雪地之中,给以饮食,分以武器,等待一场惨烈的厮杀。

    更可悲的是,在朝鲜大地之上。奋力厮杀的都是朝鲜人,但是主角却是外人。

    作为一个小国卷进了大国纷争之中,这就是应该有的觉悟。

    而这个时候,周昌正准备去见朝鲜王,忽然有一个小太监将一个纸团塞进了周昌的手中。

    周昌在无人之处打开,仅仅是看了一遍,就将这纸团塞进了嘴里,几口吞了下去,只觉得嘴巴之中,有一种墨臭之味。

    他无暇顾及。

    他大脑在不住的转动,他首先想到是,这东西是谁给他的。

    上面写着朝鲜大臣亲清一派的名字。

    周昌仅仅扫了一圈,就已经知道是谁了,当然是朝廷王了。

    如果不是朝鲜王,能在朝鲜王召见他的功夫,塞给他这么一张纸。那么说明这个朝鲜王连自己的宫廷都无法掌握了。

    这样的国王,根本就是一个废物。

    周昌心中顿时有了想法。

    不一会儿,一个太监亦步亦趋的走了过来,来到周昌身边,说道“大人,陛下召见。”

    他一路走过来,发现朝鲜国的宫殿建筑,大有唐风。来到一座大殿之前。立即有人上前准备搜身。

    周昌说道“我乃大夏使者,岂能受辱”

    两个朝鲜士卒不敢瘦身,似乎有一个人过来轻声说了什么。他们悄然退了下去。

    两面大门被左右拉开,周昌一进来,就有无数人的眼睛投在周昌身上。

    周昌目光扫过所有人。

    只见很多朝鲜大臣都跪坐在地面之上,而中间有一道丈余宽的通道。而这里的情况有唐汉之风,也就说所有人都脱了鞋子,穿着白色的袜子走在大点之上,周昌也入乡随俗,只是周昌一路从江华岛杀过了,脱了靴子之后,那味道吗就不大好说了。只是这个时候,也没有人关注这一点小小的细节。

    周昌脱了鞋子走在地板之上,上前躬身行礼说道“外臣拜见朝鲜王,”随即站直了身子,淡然说道“还请朝鲜王接旨。”

    周昌此言一出,立即有人说道“放肆,无礼。陛下,此人狂悖之极。还请陛下将此人逐出。”

    周昌说道“这位大人是”

    “在下金自点。”这个老臣说道。

    周昌眼睛之瞳孔微微一缩,暗道“果然是他。”



第一百零二章 孤城使者三
    第一百零二章孤城使臣三

    周昌立即将此人与纸条上的名字对上号了,不过那纸条上的内容,也不能尽信,说道“朝鲜乃我大夏臣属,朝鲜王在大夏不过一亲王而已,我乃陛下使者,朝鲜王接陛下旨意,本来大礼参拜,只是念朝鲜初归我国,故优容之。已经陛下隆恩浩荡了,难不成这位金大人觉得,朝鲜不是大夏属国”

    金自点一听,顿时大怒,说道“尔等不过逆贼之后,何以称上国,而我朝鲜何时又称为尔国属国了”

    对大夏政权,朝鲜内部的感觉也是相当的复杂的。

    大明与朝鲜之间的关系,是真的好。大明对朝鲜有再造之恩,故而对将大明覆灭的大夏势力,有一部分人是相当敌视的。不过敌视与敌视不同,有些人的敌视,不过是念在大明对朝鲜的恩情而已,但是有些人的敌视,却是因为选择不同。

    朝鲜乃是小国,小国很多时候只能跟着大国的步伐走。

    而选择事大的时候,有一部分人选择了清廷,他们就对夏朝竭力诋毁,而这金自点就是后者。

    “咳咳。”赵翼说道“朝鲜本就是中华一脉,而今夏代明而兴,乃是中华正统,臣属天朝有何不可”

    金自点大声说道“陛下,臣以为陛下夏朝与我国,远隔重洋,而清廷就在城下,孰近孰远,再清楚不过了,而今清廷刀锋在颈,旦夕可下,陛下去希冀于万里之外,远水不可济近火,如此一来,臣担心太祖太宗之基业,将毁于今日。”

    “大胆。”赵翼厉声说道“金自点,你敢非议大王。”

    金自点说道“臣不敢,但是臣有肺腑之言,不得不说,上朝问罪于城下,就是因为上朝疑心本国,交通南朝。陛下,不如将南朝使臣送给上朝,然后以女子粮草还上朝退兵。”

    “也可免朝廷累卵之祸。”

    金自点此话一说,有相当一部分人朝鲜大臣都动心了。故而大殿之上传出来一阵轻动的声音,大殿之声他们不敢多做动作,但是这一个人的骚动,或许不明显,但是大部分人一起骚动,却让人听的明明白白的。

    任何时候,沉默的都是大多数。

    朝鲜朝廷之中,是可以用亲清派与反清派来划分的,但如果仅仅用这个来划分的话,就太狭隘了。

    对大部分朝鲜大臣来说,只要能保全家业,亲清,反清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但是而今状况却有些不妙

    ,汉城之围已经将近一个月了,城墙之上,可以称得上岌岌可危。如果这个时候用办法化解危机。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至于死一个夏朝使者,会不会触怒夏朝,却不是他们所在乎的事情。

    周昌忽然冷笑,说道“这位金大人所想也太好了,且不说我身为大夏使臣,代表陛下的颜面,你以为东虏可以灭得了朝鲜,而我大夏灭不了吗东虏铁骑固然了得,但是在海上,却是我大夏称雄,金大人所想,即便能成,日后,朝廷千里海疆,处处烽烟,到时候可不要悔之晚矣。”

    “再者,东虏对朝鲜的要求,就这一点,我可不觉得我一颗人头,能抵得过东虏的贪婪之心。”

    “东虏从辽东兴起之后,所过之处,万里无人,岂是朝鲜可以独善其身吗”

    “似乎,大人忘记朝鲜已经有过两次教训了。”

    金自点说道“正是有过两次教训了,方才要慎重。”他转过头说道“陛下在沈阳待了十几年,难道不知道东虏的国力如何,陛下难道也想让王子也在北京长大吗”

    朝鲜王自然知道清廷的实力,但是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报。”有一个人闯了进来,说道“陛下,清军将大量降军驱赶到城下,他们准备攻城了。”

    此言一出,朝鲜王也有些慌了神,说道“什么”他眼睛看向赵翼,随即又看向文武百官,一时间似乎找不到一个可以帮助他的人。
1...528529530531532...6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