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第二日一早,博洛刚刚从睡梦之中醒过来,下面的就匆匆来报“禀报大人,海面之上发现了夏军的船只。”
“有多少”博洛问道。
“一时间看不清楚,最少在五十艘之上。”
博洛听了,来回踱步。
而今已经是正月中旬了,正是冰消雪融的时候,江华岛与朝鲜半岛之间的河道上的坚冰,是支撑不了多长时间的,说不得,十日左右就会冲开,到了那个时候,他被困在江华岛之上,却是进退两难。
“可惜。”博洛心中暗道“南朝的人来得太快了。”
如果拖上数日,博洛也可以安定岛上人心,建立起防御工事,可以支撑一段时间,而今什么都来不及做。
“传令下去,岛上凡是姓李之人,一律杀之。”博洛淡淡说道“我去看看南朝水师到底是一个什么模样。”
“轰轰。”博洛在岸边眺望,却见大片船只一点一点靠近江华岛,大片大炮轰击,一枚枚炮弹打在码头上。看情况,最少动用了五十门以上的火炮,在如此猛烈的火炮之下,博洛自然不会让清军将士在海边挨打。
于是乎纷纷撤退。
随即夏军大船在距离海岸数十丈的地方下锚,随即有数百艘小船从船上放下来,这小船不大,一艘船最多也装不了十个人,看上去船只不少,但其实不过是一个营的人马进攻而已。
“末将请战。末将定能将南朝全部赶到海里去。”
清廷不愿意被动挨打,并不意味着下面的人就不愿意打了。
说实话,清廷与夏朝交锋之中,清廷胜多败少,而夏军胜少败多,清军上下对夏军没有轻视之心,但决计也没有畏惧之心。见夏军过来,自然是个个奋勇,想要一战。
博洛却面色平淡,说道“等等。”
“喳。”一行人不敢说什么,
只能听博洛的积蓄等下去。
数十丈的距离很快就被划过去了,一会功夫,夏军就在海上列阵,背靠大海接了一个方阵,好像是想借助火炮之力,在海边站稳脚跟一般。
“主子爷,半渡而击,而今南人已经在海边站稳脚跟,再不打就没有机会了。”一个老将说道。
下面的人一个个将目光看向博洛。
博洛的表情已经是淡淡的。说道“我说,等。”
这个时候一阵马蹄之声从后面传来,一个骑士在十步之外,翻身下马,跑到了博洛身前,说道“禀报主子爷,夏朝水师在我们后面破冰。”
博洛说道“果然如此。”他转过头来,说道“这江华岛就让给南人,他日我辽东水师来了之后,再做计较不迟。”
下面人立即说道“主子爷英明。”
博洛冷笑一声,说道“我才不要这英明的。”
这种力不如人的感觉,让博洛憋屈之极。他心中暗道“在海边打仗,这水师的作用相当大,我这次回去,定然要想向朝廷上书,要大兴水师才是,否则这朝鲜之战,恐怕要打得没完没了了。”
见局势不利,博洛说走就走,看似怯弱,实则精明。只是如此一来,周辅臣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江华岛。
当周辅臣踏足江华岛的土地之上,大喜过望,立即让人向南京报捷,报江华岛大捷。
不过,他这个江华岛大捷几乎没有一个斩首之功,仅仅是一个虚名而已。
为了进攻江华岛,周辅臣兵分两路,他带大队人马在南边正面进攻,而令阮进进入江华岛与朝鲜半岛之间的水道。大做声势,似乎要将这一道水道凿开,似乎是因为春天要来了,气温回升,冰层渐渐的薄了起来。
用火药用油布包裹了,埋进冰里,然后引爆,如此开凿的效率并不低。
但是还是不能将好几十里的冰面一下子凿开。故而只能眼睁睁的看见清军从冰面之上过去了。
不过,周辅臣来到江华岛上,得到的也不是什么好消息,他得到了江华道,并不是可以作为依靠的江华岛,而是一片狼藉。清军做的时候,似乎不想将江华岛上的人力物力留给夏军,故而壮丁老弱只有少数隐藏起来的人活了下来,其余都成为了刀下亡魂。
至于各种物资,更是一点也没有留,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一把火给烧了。所以周辅臣接到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这与周辅臣事先预料的根本不同。
第一百零五章 进退
第一百零五章进退
大军万里而来。辎重带的并不是太多的。三万人马,再加上万余水师。
每日消耗都很多。
本以为想让朝鲜方面供应一些,最少供应一些粮草。只是万万没有想到,面对这种场景。
周辅臣刚刚派人去向南京报捷。但是下面的事情每一件事情是好消息。
“大人,已经派人查明了,朝鲜各位大君都已经死,朝鲜王近支,没有一个能活下来了。”
周辅臣微微头疼,说道“汉城最新的消息有吗”
“还没有。”
“周将军,这或许是一个好消息,如果汉城已经失陷的话,那么清军决计不会不大加宣扬。我们没有理由不知道,这样讳莫如深,就说明汉城还在。”杨绳祖说道。
“只是汉城还在,我们也坚持不了多久。”周辅臣说道“如果从朝廷供应粮草,非一两月的转运不可,大军辎重根本不可能维持一两个月,想从朝鲜就地征粮。江华岛已经是一片白地了,即便是想从朝鲜南方征召粮草,一时间也没有名分难不成派人去抢吗”
杨绳祖说道“而今只有两策请大人决断,一进,大军在江华岛稍稍整顿,就沿着汉江逆流而上,解汉城之围。”
“退,则将此地的情况。禀报陛下,令陛下派出援军。”
“今后做战,干脆不要想朝鲜方面的帮助,以我为主。”
周辅臣苦笑的摇摇头,说道“杨将军有所不知。朝廷的钱粮捉襟肘见,前年东虏入江南,陛下好容易将东虏打败,但是由此弄出来的窟窿,堪堪填平,去岁又有征台之战。以至于债台高筑。今日一战所需的钱粮,都是陛下硬挤出来的,我们做臣子的,不能不体量朝廷的难处。”
对此,杨绳祖还真不知道。
张轩将国家总体情况汇总这一层次的情报,当做国家机密情报,只有核心圈子里面的人才能知道。
而周辅臣虽然在枢密院中分量并算太重,甚至可以说是所有枢密府高官的尾巴。但是他这个枢密府副使还是真的。所以很多情况,他还是知道的。
杨绳祖说道“如此说来,周将军已经有决断了。”
周辅臣说道“有了。”
他没有其他选择。出兵汉城已经成为必然之举。
博洛退出的江华岛,但并没有回到汉城城下,而是在与江华岛只有一河之隔的地方,安营扎寨。将这里的情况报给了阿济格。
阿济格看了不由的皱眉。他将这一
张纸死死捏在一起。说道“没有想到李家小儿,如此坚韧。是我小看了他。”
这数日之内,阿济格督战猛攻,也数次派出汉军进攻,汉军绿营兵,可要比朝鲜兵实力强大多了。
但是依然在汉城城墙之下,都攻之不下。
不能说清军攻的不猛。而是朝鲜兵守得也相当的顽强。朝鲜王这一两年训练的士卒,野战或许不行,但是咬着牙守城却是可以的。
特别是大量的火铳兵,依靠着城墙。一次次将冲上来敌人给打了下去。
管你几重盔甲,也挡不住大量火铳的密集射击。
不过清军前仆后继之下,也有过好几次险情,特别一度有数百人冲上城墙,几乎冲到了城楼之上,双方短兵相接,鲜血都飞溅到了周昌身上。周昌屹立不动。
也正是周昌的坚持,才让汉城在清军的猛攻之下。数然几次动摇,但是最后还是保住了。
大出阿济格意料之外。
也正因为如此,让阿济格有了而今顿兵于坚城之下的困境。
要一次十几年前功朝鲜的时候,先破汉城,后破汉南山城,破江华岛,那可都是不费吹灰之力。
阿济格不得不做一个选择,就是攻汉城,还是先解决南朝援军。
而今连续数日猛攻,朝鲜降军,死伤惨重,汉军也折损不少,即便是清军八旗本部,也伤了不少将士。不过,秉承我难,敌更难的规律,想来朝鲜人而今也到了极限了。
继续进攻,定然有攻破的一日。
但是死伤暂且不论,单单说夏军如果大举来援,那个时候两头不顾,却是一个隐患,在这一点上,缓一缓,也不错。
阿济格思量半日,目光看向汉城城墙。
汉城城墙已经不成样子了,一道道裂缝,该有增补的泥浆颜色不一,再加上鲜血的颜色,以及其他污渍。再加上大炮轰击的坑坑洼洼。看上去乱七八糟。阿济格知道汉城虽然坚固,但是在大炮轰击之下,也支撑不下去。
不过天气严寒,滴水成冰。
正因为严寒的天气,将城墙冻住了。
但是春暖花开,冰一消。
这城墙就好像谁沙滩之上的城堡一般,一推就倒了。
这就是成也浇水,败也浇水。
在冬季浇水,可以让城墙冻住,坚如铁石。
但是冰化了,这水就渗透到了城墙里面。这城墙都是垒土城墙,如此一来,就好像是被水泡过一般,这城墙就不堪救了。
细细算来,春开,也就是个把月而已。
如果这在这个把月时间之内,先击了夏军,再来攻汉城不迟。
至于如果朝鲜人敢出汉城之中出来,却就简单多了。阿济格从来只担心朝鲜人不敢野战,不怕他出城一战。
“报。”一个人跪在地面之上,头也不敢抬,说道“王爷,夏兵动了。”
这一个消息传到了阿济格的耳朵之中,阿济格嘴角微微一勾,说道“再好不过了。”
阿济格对博洛的行为,虽然挑不出毛病,但是心中却看不上。在他想来,即便江华岛不好守,但也应该打上一仗,先挫了夏军的威风,再撤不迟。但是博洛也是宗室,阿济格也不好说什么。
他有先击夏军,但是如果夏军守在江华岛上。他也是有一些踌躇。
实在是他知道朝鲜军与夏军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对付朝鲜军占据的江华岛,他派遣偏师即可。但是对夏军占据的江华岛,却要郑重以待,准备好啃硬骨头。
而今夏军出了江华岛,可是大好机会。
阿济格立即下令,令图海率领本部人马,并统领汉军,朝鲜军一部,看住汉城,大军掉头向南而去,就要与夏军大战一场。
“当当当。”的鸣金之声,传遍了整个战场。
清军大批的撤退了。汉城城头之上,先是一愣,随即大声欢呼起来,一时间欢呼的声音惊天动地。
不得不说,阿济格判断的不错,阿济格打的虽然很困难的,但是朝鲜城头坚持的也很辛苦。
如果不是城头上的士卒都是朝鲜王用两三年时间,挑选出来的士卒,精锐不精锐不少,最少吃饱穿暖。有这个,就是能战的底子,他们都以为朝鲜王在城头督战,故而秉着一股气,咬着牙撑住了。
再加上汉城之中,在朝鲜王的操持之下。各种支援之下,保证城头之上补给不缺。
但是时间一长。
汉城之中的各种心思就动摇了。
到底能支撑多长时间,周昌也不知道。他只是知道一点,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一直坚持到死而已。
而今清军大举撤退,让周昌心中一松,顿时有一种站立不住的感觉。他这几日,消耗的心力,恐怕不比他十几年所耗的心力还要大。
不过,他刚刚松了一口气。随即他的心又提了上来。他心中暗道“这清军到底是为何退走了。”一时间他心中砰砰乱跳,一个想法在他心中不住的转圈,暗道“算算时间,大军也该到了。”
第一百零六章 汉江之役
第一百零六章汉江之役
泥浆就好像是从大地之中挤出来一般。
不得不说,春天似乎比往常来得早了一点。
而今已经是元宵节过后了,春风从南到北吹来了。但是在北国,还是天寒地冻。不过,也要看什么地方,大部分地方,还是冻得结结实实的。但是从江华岛到汉城的道路之上,在大队人马的践踏之下,这些雪地比寻常地方,泥泞多了。
杨绳祖骑着马带着百余马队,走在道路最前面。身后是一个个方阵。大军分为数列,每一列以一哨为单位,遍布数里。
这些人都是夏军精锐。
即便在冰天雪地之中,也悄然无声。只有一根根火铳朝天。
杨绳祖极目看过去,这里东南方向是一条大河,就是所谓汉江。不过而今汉江大部分都冻结了。只是河道中间,冰面却薄了不少,下面可以清晰的看到流水匆匆而过。
很多大河,即便是北方,也不可能完全冻住的。
有些大河结冰之后,可以渡河,有些就不能渡河,最少在汉江下游这里,是不能踏冰而过的。
当然了,也并非全部不可能,要细细选择地段才行。
杨绳祖默默心中暗道“东南方向可以无虞,其余就要想各方的动静了。”他的眼睛向西北方向眺望,却见几个黑点在他的视线尽头,在一片白雪之中,分外清楚。
他知道,这些人就是就是清军的探马。
就在这数骑之中,博洛身上披着皮衣大片大片兽毛簇拥出来。博洛身边只有三四骑而已。
博洛他举出千里镜细细看了。说道“南朝不可小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