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但而今这些军队的情况,没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去整顿一二,根本不可能立即撤出汉城了。

    赵翼对韩王最为了解了,知道他在纠结什么,轻轻一叹,朗声说道“大王,臣愿意留下整顿兵马。”

    韩王心中本就有这个想法,赵翼是他的左膀右臂,老师友人,在组建新军的时候,也是出了大力了,与这军中很多人关系都不错,在守城的时候,也掌控汉城政务,支援城上。

    与各级将领接触不少。

    在军中也称得上是有威望了。

    只是这近乎死路的命令,他不好直接下,而今赵翼能自请,就是再好不过了。韩王说道“这一切都托付给老师了。”

    赵翼说道“兵危战急,请大王先走一步,臣随后就到。”

    韩王也不客气。带着几十马车的人员货物,就急匆匆的跟着夏军而去了,这几十马车看似很多,但是已经是他精简再精简的数量了。这是朝鲜一族数百年积累下来的精华。




第一百一十九章 汉城突围三
    第一百一十九章汉城突围三

    就当韩王刚刚出了城,就听见前面大声呼唤,说道“长围破了。”

    一时间群情激奋,大声高呼道“破了,破了。”

    韩王一听,也大为振奋,顾不得后面什么了,说道“快走,快走。”

    一行人匆匆的前进,跟着夏军的尾巴不敢有一丝停留。

    梁化凤大破长围,分兵两路向长围两侧厮杀,硬生生的将长围撕开了一个口子。周辅臣统率大军,毫不犹豫的冲过长围而出,与汉江边,距离也不过数里而已。

    而这个时候,大清各部已经聚集起来了。

    清军虽然包围了汉城,也将军队分散开来。而且因为后方不稳,故而也分了一些兵力到后面,双方的兵力虽然也有差距,但并没有之前那么悬殊。故而阿济格不将各部聚集起来,是不会贸然出击。

    只是阿济格万万没有想到,夏军冲阵是如此之犀利,他这么刚刚准备好出击。那么长围坚持不下来了。

    “王爷,末将请战。”

    一时间清军群情激愤,无数将领都纷纷请战。

    阿济格说道“好。兵分两路截断夏军。”

    “喳。”下面的人大声说道。

    随即在阿济格的调遣之下,大军分成两支,从长围之中,硬生生杀向汉城城墙之下,就想要将夏军分成两段。

    阿济格虽然下得命令很大气,但是在出击的时机选择之上,却很是小心。最少阿济格没有大军出面在汉江与长围之间拦截。否则的话,这这才是一场恶战。

    毕竟困兽犹斗,归师勿遏。如果阿济格硬生生将夏军逼到绝路,以夏军士卒的精锐,爆发出的战斗力,决计让清军喝上一壶,胜负之数,在他看来却是难说的很。

    阿济格心中没有底,就找了一个更要把握的战场。

    这个地方,本就是攻城的战场地势开阔,而且两面夏军已经行尽,下面的就是朝鲜军了。

    而朝鲜军如何能与夏军相比,这半夜之间,仓促起兵,还说要突围,一时间军心本来就混乱之极,如果不是赵翼在后面善为安抚,这朝鲜军几乎无法出城。

    即便出城了也是勉强组成队列,被清军人马一冲,顿时慌乱无比,一时间人仰马翻。

    韩王就在夏军队列最后面,而朝鲜军队最前面,距离他最近的喊杀之声,就在几十米之内,各种喊杀声音,几乎震破韩王的耳朵,韩王本在

    马车之中,见此战况。二话不说,跳车换马,一时间什么也顾不得了。

    仅仅带着几个亲卫纵马逃去。

    至于韩王带的重宝,财物,美人,妃子,几乎全部丢到这乱军之中。

    这些财物被清军各部发现之后,更是引起了一片混乱。清军各部的军纪想来不好,简直是黑眼睛见不的白银子。为了这些天降之才,无数将领彼此争夺,甚至已经刀兵相对。

    毕竟他们在朝鲜爬冰卧雪,为得是什么为的就是这个。

    而且法不责众。再加上朝鲜军几乎不堪一击,他们自然也就贪心起来,

    此刻韩王已经逃到长围上,他带来的所有东西,几乎全部丢了。这都是他的本钱,他本身也不是贪财之人,只是想要办事,想要拉拢人,就少不了这些财货。

    一时间,他按捺不住,对梁化凤说道“梁将军速速出兵,而且清军大乱,正是取胜的良机。”

    梁化凤自然是明白这一点。看清军有些乱操操,如果有数千骑兵冲击,定然有一场胜利,只是他所部,冲锋在前,断后在后,早已是疲惫之师,而且周辅臣从来没有想过将朝鲜人带出来多少。

    反正周辅臣所要的就是韩王的名头,其他的都不重要。

    梁化凤只是淡淡的对韩王说道“韩王,此地危机四伏,还是保重身体为上。”二话不说,派人将韩王拖走了,也将剩下的朝鲜高官都带走了,他暗地里注意,这些朝鲜高官,也不过数十人而已,朝鲜大小官吏,根本没有剩下多少人了。

    之前济济一堂的朝鲜朝堂。就这样大猫小猫三两只。

    而朝鲜诸军,也不过剩下数千士卒而已。这数千士卒就是韩王手下仅剩的力量。

    梁化凤强力如此,韩王满怀不平,但却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忍了,趁着这个机会。梁化凤督促大队人马,放弃了长围,警戒在大队人马后面殿后,缓缓退去。

    这个时候,黑夜的颜色一丝一丝的抽离出来,随着这些颜色一点点的掉落,天色也慢慢的淡了起来。却是天要亮了。

    这一日,似乎是一个阴天,自然看不出大日东升的景色。虽然天色一点点的亮起来,但是一股阴沉之气氛,似乎渲染而今战场的气氛一般。

    “末将拜见枢密。”阮进向周辅臣行礼说道。

    很多事情都是不径而走,比如周昌对周辅臣的称呼,枢密两字,似乎一夜之间,就在军中传开了。

    周辅臣说道“阮进,你来得正好。

    船只都准备好了”

    阮进说道“我已经沿海的船只都收集起来了,能过来的都过来,足以转运数万人之多。”

    “好。”周辅臣大声说道“阮将军今日算是救下了我的性命。”

    “枢密过奖了。”阮进说道“只是有一件事情,却要告之枢密。”

    周辅臣见阮进的脸色不好,说道“何事”

    阮进说道“末将已经查看过了,这汉江各处码头,想要容纳数万人上下,是不够的。”

    周辅臣也是知道,他也是经常做水师的,自然知道,很多码头的容纳能力是相当有限的,一日之间能够吞吐数万人的港口,并不是没有,但是这里这个港口,却是不能的。

    周辅臣说道“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将这些人运上船”

    阮进说道“据末将估算,最少要一日。”

    周辅臣慢慢的这两个字,说道“一日。”他缓缓的踱步,目光扫过全场,从几乎遍布船帆的汉江之上,看到身后,刀枪林立密密麻麻的数万士卒,慢条斯理的说道“传令列阵,先送韩王上船,将炮舰列在岸边,我倒要看看,清军敢不敢来追”

    “是。”

    韩王所部,和朝鲜文武大员先行上船。夏军士卒一个个沿河列阵,后面不远处就是战船大炮。在周辅臣的指挥之下,将所有实力都发挥出来。

    周辅臣在指挥陆战上,比起杨绳祖是欠些火候。在水战之上,或许比上郑成功,比起施琅或许也有欠缺。但是周辅臣却也不是白痴,他是水陆全能。在这样的场合,最能发挥出他的实力来。

    这个时候,这个地方,是最能显示出周辅臣的实力。

    可以前后衔接,各处安排刻也说一丝破绽都没有。不能说是铜墙铁壁,但是如果清军非要一战的话,周辅臣不会让却月阵之名,专美于前。

    就在夏军一边严阵以待,等待大军进攻,另外一边,令韩王一行人先行上船撤离的时候,阿济格也来整顿好大军了。

    汉城城下,伏尸数里,层层叠叠的尸体,一具叠着一具。还有一面面的朝鲜大旗,都被踩在地面之上,沾染了不知道多少血迹与尘埃,已经不成样子了。

    阿济格骑着站马,就在战场之上,冷冷的看着下面的将领,说道“好,你们真好。”

    “请王爷恕罪。”下面的将领齐齐的跪倒在地面之上,一个个低着头,几乎要将头要埋在土地之中,不肯正视阿济格。就好像鹌鹑一样。



第一百二十章 汉城之屠
    第一百二十章汉城之屠

    阿济格真有一种冲动,将这些将领都一一除去。

    但是可能吗不仅仅是法不责众,这些人之中,不少是满洲将领,与他沾亲带故,说起了所谓的满洲老姓不过是以爱新觉罗为首的几十个家族而已。这些是满洲根基。

    而今满清将领已然有青黄不接的趋势,他又怎么能,将这一批将领全部斩杀,且不说,这些死了之后,他该怎么交代,单单是这些人死了之后的空缺要谁来填补都是一个问题。

    阿济格说道“你们既然知罪,每人都自领五十鞭子。”

    “王爷,而今正在用人之际,是不是将刑法权且寄下,等战后,再做处置。”图海一直在阿济格身边,规劝道。

    阿济格一直凶残暴虐的脸色,突然平静下来,带了几分大德高僧的样子。平静的说道“用人之际,不用了。”语气之中,充满了怅然若失的感觉。

    作为一个将领,阿济格或许暴虐,或许残忍,或许狂妄,但却是最现实不过了。

    一个不现实的将领,就注定在战场之上一败凃地,因为战场之上最现实不过了。

    刚刚一战后,阿济格第一个留意的就是夏军的阵势,看着汉江之中,林立的大船,还有一个个扯开的炮口,下面林立的火铳,长枪。以及他早已见识过的,坚如磐石的阵势。

    这样战阵面前,阿济格不用打就知道是什么样子。

    在战术安排之下,他理智的认为,这一战打不得,是一个必输的局面。但是他的战略上的嗅觉,却觉得这一战如此退却,正是代表着两国此消彼长的现实。

    即便是安庆之战,清军之败,也是不过是战事上稍稍差上一筹而已。并非清军没有胜利的机会,阿济格在心中数次复盘,都发现这一战之中,清军多有骄狂太态。

    否则以清兵骑兵之盛,不与夏军决战,哪里有此败,即便是局势上稍稍有些被动,也不至于是而今的局面。

    但是今日一战,他见夏军军阵不敢击,是真得不能打了。

    这其中差别,让他心中无底,似乎如坠深渊之中。空空荡荡,四边无靠。

    不过,阿济格只是片刻失神而已。随即这一分无能为力,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说道“派一队人,看住他们,剩下的人,跟着我入汉城。”

    时至中午,夏军大军依旧整整齐齐的列阵,这夏军之中,有一半的人盘膝坐在地面之上,手边拿着干粮,喝着河水。是在轮班休息。而

    此刻一支支人马都被抽离阵中,在后面通过了长长的栈板,上了一艘艘船。

    是因为此地距离江华岛并不是太远,顺流之下,最多一日就能到。故而船上人挤得相当厉害,不过而今撤退的都是军人,而且有过渡海经验。所以船上虽然挤,但是有条不紊。只是这个时候,一道烟柱从远处升了上来。

    这一道烟柱就好像是一个信号一般。随即一根根烟柱升了起来,无数烟柱汇合在一起,一时间有遮天蔽日之态。在加上本来就很昏暗的日光,就显得更能难以远视。

    似乎是无边的岚气涌出,数里之外的景物就模糊了,似乎有地气向天空攀援一般。

    只是虽然看不真切,但是一阵阵哭喊之声,却隐隐约约传到耳朵之中,声音传过数里之外,已然变调了,已经听不清楚具体呼喊些什么,也听不出具体是什么人喊了。

    只能听出这些声音之中的情绪,就是一个“惨”字。

    周昌猛地回头,脸色苍白无力。脚下一个趔趄,一把扶住了船舷。

    这些人之中,也就是周昌在汉城之中待得时间最长,甚至他身边也被塞了两个朝鲜贵女,这一次也带了出来。他在汉城之中,过得日子虽然不长,但是却是他生平第一次,一言既出,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敢于反驳。

    第一次独揽大权,第一次独当一面,第一次参加在如此重要战事之中。

    无数个第一次,让在汉城的这一段时光,是他永生难以忘记的。

    只是他给汉城带来了什么此刻他虽然看不见汉城之中的具体情况,但是用脚趾头也能猜到。一时间他心中无数念头涌上心头,脸上色变。忽然一只手拍在他肩膀之上。

    周昌回头一看,却是杨绳祖,立即行礼说道“见过将军。”

    “心里不是滋味吧。”杨绳祖说道。

    周昌说道“下官从小读圣贤书,难免有恻隐之心。”

    杨绳祖叹息一声说道“我与陛下都是河南人,只是河南而今被杀成白地了,这样的场景不止一次在河南出现,如果不是陛下在襄阳挡住东虏,南方恐怕也少保护了一遭。有恻隐之心是好的,但是却也要分时候。须知小仁乃大仁之贼,想要天下之间不出现此事,只有一个办法,将东虏斩尽杀绝。”

    周昌行礼说道“谢将军指点,下官明白。”

    杨绳祖心中暗道“年轻人还是缺少历练。”

    其实杨绳祖而今才四十余岁,也算得上当打之年,只是见识了梁化凤的指挥风格

    ,却有一种自己老去了的感觉。

    有一种老,并非身体的衰老,而是整个世界变得自己不认识的样子,自己熟悉的东西,一一消逝了。

    就如阿济格心中觉得这夏军的变化让他心中暗暗惊惧一般,杨绳祖本来想以此战谋求复起,而今这个想法却也淡了。

    汉城之中。

    “杀。”大量清军从各个城门杀了进去。

    清军两翼截杀,杀得最多的就是朝鲜军。可以说朝鲜军主力被硬生生的打散了,也幸好是赵翼在后面压阵,才收拢了一些人马,稳住了阵势。但是赵翼即便是有三头六臂,也挽回不了溃势了。
1...567568569570571...6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