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风云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石头与水
林靖哪里会告诉林腾实话,拎着装着蝈蝈的竹编小笼看个没完,唇角微翘,道,“自然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啦。”又对林腾道,“先生留的功课少,你也要认真学,知道不?不然,下回我跟先生说,翻番儿的给你布置课业。”
“我知道的。”夏先生放松他的功课,林腾再高兴不过。少年人,又有几分显摆之心,笑道,“四叔,诚叔教了我一套新拳,我打给你看吧。”
“好吧。”林靖赏脸的看林腾打拳,待林腾耍完,林靖摇头道,“不对不对,有两处,你练的不对。”把蝈蝈笼子交给侍女丁香,林靖上前摆弄林腾,叫他摆好姿势,又指点他,“胳膊这样出,脚这样动。”
林腾大惊,“四叔,你也跟诚叔习武了不成?”林靖所与他指出的地方,的确是王诚曾指点过他,他练的不大好的招式。
林靖高傲地,“难道我没长眼,早见诚叔打过,记也记得住。”林靖当然不会告诉林腾,其实林靖非常羡慕会拳脚武功的人,只是他身体所限,不能习武。林靖记性极好,几乎过目不忘,多看几遍,他自然记得牢。如今正好在林腾面前显摆一二,林腾看林靖的眼神几乎与看神仙也差不多了。
林靖享受着林腾的祟拜,与林腾道,“武学之道,其实暗含医道,赶明儿我研究下医理再教你。”
林腾立刻摆手,央求道,“好四叔,好容易夏先生减了我的功课,我正有空习武呢,哪里有空再学医。我可不愿做大夫。”
林靖道,“你既学拳脚刀剑,可这一拳一脚为何要落到这一处,你知道吗?
“师父怎么教,我怎么学呗。”林腾绝对是不求甚解那一类。
林靖摇一摇头,决心一定要帮忙他的大侄子脱离文盲的行列。
生活平静无波,除了夏先生心绪不宁之外。
终于一日,夏先生找到了林翊,言及自己想准备明年春闱,不甚委婉的提出辞馆的要求。
林翊皱眉,“先生要准备春闱?”
夏先生有几分歉疚,“学生屡试不第,原以为早死了春闱之心,如今看着
红楼之开国风云 分卷阅读27
诸多举子早早来帝都以备明年春闱,学生方知功名之心未泯。原本君子一诺,不应反悔,学生……学生实在对不住大人的托付。”夏先生是个老实人,起身,深深一揖,赔罪。
林翊心下有几分不悦,当初,他为林靖找先生,依着公府的权势,再怎么也不会只找个举人。原是他一心腹知交推荐的夏先生,林翊方许了夏先生进府。后,林翊着实仔细观察了夏先生几日,见他教学认真,林靖也未提出异议,倒也罢了。
如今,书尚未教几日,夏先生又要请辞,当他承恩公府是何地方?
夏先生这般出尔反尔,林翊身居高位,焉能欢喜!
好在,林翊素来心胸宽阔,虽不喜夏先生言而无信,不过,他倒不会这些许小事便与夏先生计较。夏先生毕竟是舒静韵推荐,总要看着舒静韵的脸面;再者,夏先生的心思已不在教学之上,便是留他下来,也不过是神思不属的混日子,反倒耽误了林靖。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夏先生执意春闱。林翊上前,扶起夏先生,再问,“看来先生都想好了?”
夏先生羞愧难言,“学生辜负大人重托。”
“男子汉大丈夫,志向高远是好事。”事已至此,林翊索性便做个好人,道,“那我便预祝先生金榜题名了。”
夏先生连道“不敢”,又提出向林靖道别。
林翊温声道,“先生与靖儿师徒一场,他是个重情谊的孩子。”孩子是自家的好,在林翊眼里,他家弟弟除了胆子有些大,其他无一不好之处。倒是他,千挑万选的,倒给弟弟找了这么个不负责任的先生,林翊觉着很有些对不住弟弟。当然,林翊不明原委,再也猜不到,夏先生重启春闱之心,正是林靖设计所致。
其实,便是林靖自己也未料到夏先生会请辞,他不过是想动一动夏先生的心志,反正他与林腾两个小孩子,课业本身不重。若夏先生心思灵敏,可悄悄减少课业内容,自己抽时间备考,不至于就请辞吧。
这样决绝!
难道夏先生不知道,与他搞好关系,做他先生的好处,假以时日,要较一个进士有份量的多。
虽然在林靖看来夏先生学问就那样了,但,夏先生对他一直不错。
一时间,林靖心里倒有些不是滋味儿。
林靖想了想,道,“先生既要备考,我原不该拦。我心下算了一算,至明年春闱,也就九个月的时光了。我与先生师徒一场,说句放肆的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壮士,几千个举人,只取进士三百,先生可有把握?”
夏先生苦笑,“谁人敢说自己一定就能榜上有名。”
林靖凤眼含笑,“未虑胜,先虑败。那,我再问一句,若先生不第,可愿意继续来教我诗书?”
“这?”自己入职不久,便要请辞,夏先生虽说有几分愚钝,也能感觉到主家的不喜。此刻,听林靖这样说,夏先生惊容难掩。
林靖微微一笑,他素来骄傲,自认为见识不凡,这世间之人,于他看来,也不过如此罢了。即便夏先生去了,再来一个,也是一样,倒不如一直令夏先生教他些诗书。如今,他示恩于夏先生,夏先生定会对他心存感激,服了夏先生,于他日后亦有好处也说不定。
夏先生的确是满腹感激,他知林靖的资质难得,教林靖念书十分用心。
但,或许是出身的缘故,林靖身上那种冷淡疏离的气质让人觉着并不好接近。何况夏先生乃被承恩公府请来授课,他是银子的,故而,夏先生虽是先生之身,却不能在林靖面前摆出先生的架子。
夏先生自己觉着,他是走是留,这位公府出身的少年应该无所谓才是。他却是想不到,挽留他的人并非是请他入府授课的承恩公林翊,而是素来淡淡的林靖。
“先生不说话,我便当先生是应了我的。”林靖走过去,拉住夏先生的手,认真的说,“我是真心喜欢先生的,先生只管去备考,这几个月,我自家念书,有何不解之处,待日后再请教先生是一样的。”
林靖如此懂事,夏先生更是惭愧,低声道,“倒耽搁了你。”
林靖唇角一翘,眼睛弯弯,露出孩童特有的稚气与可爱来,林靖道,“先生也知道我的身子,禁不住劳累,何况我年纪尚小,日后又不为考状元功名。念些书,不过是知道些圣人道理罢了,便是耽搁些时日亦无妨。”说着,林靖孺慕万分的望着夏先生充满感激的眼睛,恳切道,“我与先生投缘的很,先生便应了我吧。”
林靖的口才,比夏先生好百倍不止,再加上夏先生落第已非一次,这次动了春闱之心,是出于男人的志向,要说多大把握,真说不上。如果再次不第,再回公府教书……
何况,林靖情理兼备的一通说,还给夏先生做足了面子。夏先生心下十分觉着对不住林靖,但在林靖的劝说下,还是满心感激的应了。
林靖道,“原本该留先生在公府备考,只是,这样一来,于先生倒多有不便。先生既然一心备春闱,便放下私心杂念,我盼先生能回府授我功课,亦盼先生青云直上,壮志得酬。”
夏先生满心感激的告别林靖,临走前跟林靖指出念书的进度,道,“靖儿,你资质胜我百倍,日后纵使不走科举之路,也定非凡俗之流。看圣人书,听圣人言,知圣人行,倒不是叫我们去做圣人,只是,将来你为官作宰,与清流打交道,这是基础,也是阶梯。”
林靖想,先时觉着夏先生呆瓜的很,如今看来,这夏先生倒是个内秀之人,并非一味呆板。林靖拿出做人学生的恭谨来,起身道,“学生记得了。”
夏先生又道,“公府能人济济,若有不解之处,你请教他人亦可,差人到我家里问我亦可。”
林靖展颜一笑,嘴巴甜甜,“待先生中了进士,入了翰林,不要嫌我笨方好。”
夏先生笑,“有你这样的弟子,我求之不得。”
师徒一场,也算相处了几个月,却是夏先生辞职之时,方说了几句交心话,有了那么几分师徒之意。
林靖做事素来周全,夏先生教了他一场,他亲派了下人车马一路送夏先生回家,又着自己的小厮青松赠夏先生纹银百两,夏先生怎肯下。
青松笑劝道,“四老爷原是怕先生不肯,才令奴才送到先生家来。四老爷说了,若先生当我们四老爷是弟子,便莫要推却,不然,倒失了先生的洒脱与我家老爷做弟子的心意。”
夏先生只得满心感动的了银两,又亲书一封托青烟带回去给林靖。
青松原是大管家林意诚的小儿子,已有十二岁。青松的哥哥青云自幼跟在林翊身边当差的,这次林靖自宫里回家,林翊一直想给弟弟身边放个机伶可靠的小子,青云是举贤不避亲
红楼之开国风云 分卷阅读28
,便推荐了自己弟弟。
因青云老成稳重,且他一家子皆是林家世仆,被赐主人姓氏。林翊亲自见了青松一面,觉着青松倒有几分机伶可靠,便令他好生伺候林靖。
青松是个伶俐的小子,将夏先生的信带回,奉给林靖,还顺便把夏先生家里的情形说了一遍,“夏师娘带着七八个孩子,一家人住在两进的院子里,逼臼的很。”
夏先生不过三十出头儿,这个年纪便中了举人,可见有些才干,若是运道好,日后大有可为之处。若非实在拮据,也不会入府为启蒙先生。林靖便是猜到这些,方令青松给夏先生送了百两纹银,得夏先生为银钱忧虑。
夏先生本就是帝都人,帝都生活要贵一些,但据林靖所知,百两纹银也够夏先生用到明年春闱了。只是……林靖问,“夏先生家中姬妾多么?”要不,怎能那么些孩子呢?不过,先时,他可是没看出夏先生竟是好女色之人呢?
青松一笑,“奴才见夏师娘身后那些孩童,也是吓了一跳,想着夏先生年纪轻轻,怎么倒生养了这些孩子?奴才顺嘴儿打听了一句,方知夏先生原有个兄长,因得病没了。他那大嫂出门子改嫁,自然不能带着孩子,故而,夏先生连带他兄长家的四个儿女皆一并养育。”
难怪了……
夏先生既有如此良心,也不枉他花这些银钱了。不论夏先生能不能考中进士,帮助一个有良心的人,让林靖觉着,值!
将夏先生安排好,林靖心中那些许为林腾减轻功课而算计夏先生的不适感便完全消除了。他心想,若是日后夏先生一举成名,说不得,还得感谢他呢。
林靖对青松表示满意,“好,我知道了。”
青松跟着林靖有些个日子,林靖碍于身子所限,出去的时候少,偶尔进宫小住,青松也不能跟着去。主子没事差谴他,青松觉着也显示不出自己的才干来。这次林靖着他去送一送夏先生,青松憋足了劲儿要把差事当好。
把差事办好,可不是一句空话。
他家本为世仆出身,对于如何做一个让主人满意的奴才,自有心得。譬如这次林靖派他差使,是让他安安稳稳的送夏先生归家。但,如果只将夏先生安全送到家,这差使,他只完成了一半。果然回来后,林靖又问他一些关于夏先生家里的景况。
青松年纪虽不大,却是个有心人,早已趁送夏先生回家的时候将夏先生家的一些状况打听的门儿清,如今细禀于林靖听,林靖果然十分满意。
青松又道,“老爷猜猜,我在夏先生家还看到了谁?”
“谁?”林靖笑,“我于家中人都不大熟,既然是跟夏先生认识,又到夏先生家去拜访的,你也认识……”
略一顿,“若我没猜错,定是大哥哥身边的幕僚先生之流。”见青松脸上露出赞叹祟拜的神色,虽然这模样多半是青松装出来的,林靖瞧着仍是高兴,道,“我即使不认得那位先生,想来,应该是他跟大哥推荐的夏先生,才有夏先生入府教我功课之事的。”
若说先时青云有意装出祟拜神明一样的脸孔讨林靖欢心,及待林靖说到后面,竟将舒静韵的身份猜个八九不离十,青云心服口服,赞道,“老爷真是神猜,奴才正是看到了舒静韵舒先生。”
舒静韵?
林靖并未听说过此人,不过,能在他大哥哥面前说上话儿,且令他大哥哥采取了此人的建议,同意举人出身的夏先生来给他担任启蒙先生,可见此人在他大哥心中份量不一般。
否则,凭林翊对他的重视,凭着承恩公府的身份,即便启蒙,也不至于要一个举人进府。林靖此人心思细密,想的也多,先时知晓夏先生功名,险些误会了林翊呢。
如今看来,这位舒静韵非但深受他大哥的信任,便是与夏先生,关系也非同一般。
青松察颜观色,瞧着林靖似是对舒静韵很感兴趣的模样,倒有几分为难。林靖一双清澈的凤眼望进青松的心底,道,“若是你连大哥心腹幕僚的事都能打听出来,我也就不敢用你了。”
林靖平平淡淡的一句话,青松却是心下大震,不知不觉间后脊凉惊出了一溜儿冷汗来,连忙跪道,“奴才不敢。”又表白忠心,“奴才恨不能为主子上刀山、下油锅,就是怕奴才无用,帮不上主子的忙。”
林靖唇角微翘,道,“夏先生的事,你做的很好。”将随手一道玉拿给丁香,丁香递予青松。
若是寻常赏赐,便了。只是,跟着林靖这些时日,青松却是头一遭知晓林靖的厉害,他战战兢兢的望着林靖,林靖笑,“你头一遭替我办事,赏你的,拿着吧。”
青松嗑个头,方恭恭敬敬的接了,待林靖发了话,他便恭恭敬敬的退下。
此刻,夏家。
夏立明与舒静韵交情不错,不然,舒静韵也不会在林翊面前推荐夏立明为林靖的启蒙先生。便是听闻夏立明请辞的消息,舒静韵方前来一问究竟。
夏立明亦不瞒舒静韵,将他心中所想悉数说出,赞林靖的话又道了半篇,最后感叹道,“靖哥儿实在是难得的孩子,天资出类拔萃,为人知书识礼,生在公门侯府,又尊师重道,不以权势压人。将来前程,不可限量。”
夏立明心性厚道,舒静韵十分清楚。
且,夏立明困于家境,原是绝了继续科举之心,舒静韵方推荐他至承恩公府教书。如今夏先生突然又起了春闱之意,舒静韵心下诧异,方来夏家打听个究竟的。如今听夏立明说起林靖是如何想给兄长惊喜令他悄悄寻来春闱试题,他是如何再动了春闱之心,原原本本的说与舒静韵听了。
舒静韵是林翊的头号心腹,深得林翊的信任。他先时有事去了山东,现下不过刚刚回帝都。虽没见过林靖,对林靖却是久闻大名,林靖甫出宫回府指着家里大门匾额说不合规矩、要落匾拆门的事,舒静韵早听人说起过。
要知舒静韵亦是个聪明绝顶之人,不然,他也不能深受林翊的信任。如今一听夏立明说起来龙去脉,舒静韵瞬间便将此事猜个八九不离十,只是见好友犹在一畔滔滔不绝的夸赞林靖如何伶俐、如何懂事、如何闻一知十、如何一点就通、如何天资神授……舒静韵想着林靖特意派了仆从送好友回家,且又赠银之事,便是拆穿林靖的手段,怕是好友亦是不能信的。
只是,林靖小小年纪,便有这等心机有段,舒静韵惊心动魄的同时,却又不自禁的对林靖升起浓浓的兴致来。就听夏立明叹,“阿韵,以往我说你是有一无二的。我见了靖儿便觉着,若有人能与你昔日相提并论,非他莫属。”
舒静韵俊雅的脸上升起一抹浅笑,漫应一声,“哦。”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小更~~~~~
红楼之开国风云 分卷阅读29
~~~会抽吗?会抽吗?如果哪天*不抽了,我一天更两万字~~~~~
☆、16第十六章
因辞馆静韵破计谋,说兄弟同人不同命
林翊对林靖的学业非常重视,夏先生即辞馆归家,林翊便思量着再为弟弟延请名师才好。
舒静韵一回承恩公府,林翊便与他提及此事。说到林靖,林翊眼中掩不去的喜欢,道,“阿韵,你刚回来,还未见过靖儿。倒不是我自夸,便是你举荐的夏先生说起靖儿的资质,也是赞不绝口。”
舒静韵道,“听说立明辞馆,我去看过他了。”
林翊到底是承恩公之尊,何况他素来谨慎持重,并不是自卖自夸的王婆,赞了林翊几句。听舒静韵谈及夏立明,并不挑夏立明的错,只道,“夏先生自有凌云之志,勉强不得。倒是靖儿,他年纪虽小,却是个长情的,如今夏先生辞馆,他对夏先生十分舍不得,来跟我说先在家自学功课,待夏先生考过春闱再说。若是夏先生不第,则依旧请夏先生来教他功课;若夏先生金榜高中,再另择名师。
舒静韵虽看出林靖的计量与用心,却又实在不解,林靖既觉着夏立明不错,何必又引逗的夏立明再生春闱之心?
当然,哪怕舒静韵再如何的聪明绝顶,也猜不透林靖引逗夏立明再生春闱之意、不过是想夏立明减轻些给林腾的功课,而非真就让夏立明辞馆春闱?
林靖再聪慧过人,到底年龄所限,一些大人的世界,他模模糊糊的知道,却并不能了解的那样透彻。就仿佛夏立明的决定,林靖就十分不解。哪怕夏立明天性正直,看不到在公府与他为师的好处,但,若他是夏立明,宁可一面糊弄公府的教学,一面偷偷备考。然后,再寻了合适的机会说春闱的事,如此,骑驴有马,日后再有公府的机缘,夏立明的前程再也差不了的。
结果,夏立明如林靖所料,生出春闱之心,心不在焉的同时的确是减少了林腾的功课……可是,夏立明的决断是:直接辞馆!
林靖实在是……他实在是非未得夏立明正直若此啊!
只要稍微活络一些的人就能想到的吧,譬如夏立明毕竟是被舒静韵推荐至公府的,哪怕想辞馆,起码先跟舒静韵商量后再辞,如此,既不负舒静韵的人情,也不会把事搞的太僵。本来,以他们林府的作派,即便夏立明要辞馆,到底与林靖有师徒情分,总不至于无仪程相赠。
结果,夏先生就能把好端端的一件事搞的……
林靖与林翊说起想待夏先生春闱有结果后再说请先生的事,林翊的脸当下就臭的不得了了,道,“他不过一介举人,他既已辞馆,你又送了他百两纹银,已是仁至义尽!难道还要为他耽搁功课不成?天下又不是就他一人有学问!阿靖听话,大哥再给你另请个有学问的先生,定比夏先生更好。”林翊觉着自家弟弟简直太善良了,夏立明未尽到为师之责,林靖担心他家里过活,还送了夏立明百两银子!
林靖劝林翊道,“大哥哥,我早听惯了夏先生与我讲文章,换了他人,我不习惯。又不是耽搁太久,明年春闱一过,立刻就能知晓结果了。我还是喜欢听夏先生给我讲学问。”
“圣人文章就摆在那里,谁讲都是一个道理,哪里会不习惯。”林翊绝不愿夏先生再回来,在他看来,夏先生反悔先时之言,已是个无信之人。又安抚林靖,“你乖乖听话,这些事大哥会帮你料理好了。”
林靖道,“我早跟夏先生说好了,若是夏先生不第就再请他回来教我的。”
林翊脸一板,指着林靖的脑袋斥道,“这家里什么时候轮到你做主了!”小小年纪,有主意的很!
林靖在家都是梳童子包包头,不带冠,两个包包上坠着明珠金角,见林翊骂他,林靖也不打算讲理了,直接道,“反正我都把话说出去啦!我就要这样!我就要这样!我就要这样!我就要这样!我就要这样!”说着他还扭着小身子使劲儿跺脚!
若不是教养所限,林靖还打算学外头的小孩儿在地上打个滚儿之类,他偶然瞧过外面顽童撒泼打滚儿,觉着十分有趣。不过,林靖十分要面子,地上打滚儿的事,打死他也做不出来的。
林靖拗着性子偏要如此,林翊还未做过父亲,但,他做儿子时是万不敢在自己父亲面前如此的。否则,一顿鞭子是少不了的。
只是,林靖身子本就不大结实,纸糊的一般,平日里比养闺女还要心数倍。再对比一下自己蒲扇大的手掌,一巴掌下去,怕得要林靖半条命。林翊便了暴力教弟的心,啪的一拍桌子,吓唬他道,“你是不是要挨板子!”
林靖立刻委屈十分,撅着粉嘟嘟的小嘴指责林翊,道,“大哥哥不讲理,就知道吓唬人。”他还凑上前去,说,“赶紧,打吧打吧,你把我打死了,我跟爹娘团聚,才要狠狠告你一状呢!”
林靖如此刁钻难哄,林翊又舍不得动他一指,只得面儿上应了他。林靖还不依不挠地,“大哥哥欺负我了,得跟我赔罪。”说着,慧黠的眼睛不停的瞅着林翊。
林翊一望便知他的小心思,直接把林靖抱起来扛到脖子上,在书房里转了两圈,再将林靖放下,说,“行了,回去自己玩儿吧。先生的事,以后再说。”
林靖还死赖着不肯走,道,“我说的赔罪不是这个。”
林翊给他气笑,“既然不是,你干嘛不早说,以为我乐意扛着你转圈儿呢!”明明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林靖很有理,装模作样,一本正经,道,“我就是以为大哥哥是想扛我一扛,苦于找不到理由,才不由分说扛着我走路呢,我这是成全大哥哥啦。”林靖见林翊应了他的事,又肯哄他,心里也美滋滋的,拉着林翊的袖子,自己爬到林翊膝上坐下,才说,“大哥哥,明天你带我骑马吧。我这么大,还没骑过马呢。”
林翊搂着林靖小小的软软的还带着一丝药香味儿的身子,有意逗他,“成,我安排侍卫带你。”
林靖立刻老大不高兴,“我才不要侍卫带着!他们一身的汗臭味儿!我要大哥哥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