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胡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寒闻冬
“是啊,大帅,谁是好官百姓最清楚!”
泰不华无奈道:“本以为这次能够一举击溃海寇,可还未等行动,台州的军队便已经伤亡过半。事已至此,就只能静观其变,等着朝廷的诏令了。”
……
自从得知孛罗帖木儿被俘的消息后,泰不华一连辍食数日,苦苦思索着如何才能剿灭方国珍等人。
亲随再次热了饭菜,劝慰道:“大人,吃些东西吧。”
“打探到什么消息了吗?”
“没有海寇的消息,不过倒是听说朝廷派来招安的大司农快到了。”
泰不华冷着脸道:“据我所知,三个月前他就已经从大都出发了吧?三个月,整整三个月啊!他将海防安危置于脑后不管不顾,只知道聚众结党,饮酒作乐,这一路上天晓得耗费了多少民脂民膏。”
由于康里崉崉、朵儿只班等人隐瞒兵败之事,所以关于无忧岛上海寇的事情大部分朝廷都未予以查明,对江浙形势一概不知。
以至于在脱脱的一再要求之下,枢密院派出大司农达识帖睦迩前往江浙,意图对他们进行招安,意在简单快速的了结此事。
大司农达识帖睦迩此刻正依照枢密院的诏令,从大都奔赴江浙行省招抚方国珍等海寇。
可海贼却丝毫没有被他放在眼里,一路上结交各地官员,饮酒作乐,是故走得极慢,对江浙行省的事务一概不问。
与积郁成疾的泰不华不同,达识帖睦迩此时正沉醉于歌舞声中,拉着旁边的官员醉醺醺地吹嘘着过往为朝廷立下的功劳。
大司农秩从正二品,此时又是朝廷钦差,地方上的官员自然得罪不起,只能奉承着吹捧他。
一参政谄媚道:“大人当年在湖广任平章政事之时,我便久仰大名。分治各族的招安之策,非大人不能想出。”
达识帖睦迩之所以被朝廷器重,便是由于在至正九年间,任湖广行省的平章政事时,向朝廷提出了“分而治之”的招安政策,朝廷采纳他的意见以后,湖广的少数民族果然对元廷尽数归顺。
所以这句马匹拍的十分高明,达识帖睦迩一把将参政搂住,笑道:“果然还是有懂我的人!那么难对付的各个部族我都能顺利招安,更何况是浙东的区区海寇?要我说啊,老章随便抽调个人过来便可,何必非要我亲自跑一趟?”
老章是脱脱的心腹,也是朝廷枢密院的首脑,达识帖睦迩敢开他的玩笑,其他的官员却不敢放肆,只能装傻赔笑。
第一百七十六章 腹诽心谤
“那我就预祝大人马到成功!”
“是啊,大人所到之处,贼寇必定授首来投!”
众人伺候着他吃饱喝足,又往房间里安排了侍寝的舞女,这才放下心,逐渐退去。
又歇息两日,达识帖睦迩才将官服穿好,以朝廷钦差的身份到府衙视察。
朝廷钦差到来,地方上的官员尽皆聚在一处迎接,达识帖睦迩背着手扫视了一圈,脸上却浮现出一抹冷意,沉声询问身边的官员道:“泰不华呢?”
“泰不华大人他……”
一旁的官员心里知道泰不华是赌气故意不来,又不敢向达识帖睦迩如实回答,楞在原地半晌也没有想出个理由回话。
达识帖睦迩对泰不华早有耳闻,知道他不喜逢迎上级,可自己此行前来是帮助他平定祸乱,他倒装起了清高,让自己颜面扫地。
“好你个泰不华!”达识帖睦迩袖袍一甩,气愤而去,留在不知所措的一众官员。
有人仗着往日的功劳寻欢作乐,自然也有人忧心忡忡,为生乱的国家而叹息。
台州军营之中,泰不华的亲随知道他的脾气,劝道:“大人,那位大司农今晚便到了,他也是为了平乱而来,与我们也算是同袍战友,您……”
泰不华一声冷哼,打断了他,恨声道:“这样的人,你居然想要我去卑躬屈膝地迎接他?”
亲随哑口无言,不知道如何劝慰,毕竟泰不华是当年连文宗皇后都敢得罪的人,像达识帖睦迩这样的权贵他自然不屑一顾,可长此以往,怎能每次都有如此好的运气,逃过劫难。于是只能深深地叹了口气,退了出去。
泰不华将手中的兵书放下,在昏暗灯光的映衬下,苍老的脸上愈发显得落寞。
我这条老命就算留在这里又能如何?我若是卑躬屈漆,又与他们有何区别?眼下已经错过了招抚海寇的最佳时机,强行招抚只能加大他们内心的贪婪。中原生乱朝廷尚且无法应对,这伙海寇若不能彻底击溃,温、台等地早晚要尽陷其手。
“大人,都已经安排好了。”一名将官走近营帐恭敬道。
“我们安插在海寇中的眼线怎么说?”
“不得不说方国珍思虑的确长远,很久前便派人到京师疏通关系,所以朝中很多人都替他们掩盖罪责,因此包括丞相甚至圣上在内可能都并不知道他们沿海祸乱的严重性,以致于始终没有重视此事。”
“混账!”泰不华震怒无比,一只手狠狠地拍在案上,发出“咣”的一声。
将官无奈道:“不光如此,这次达识帖睦迩这次行程缓慢,更是给了海寇与他私下接触的机会,他很可能不顾我们的意见直接对其进行招安。”
泰不华点了点头,认可道:“不是很可能,是必然,看来我们的计划还得调整。”
将官苦笑道:“大人,不是小的多嘴,达识帖睦迩毕竟是朝廷钦差,代表着朝堂的意思,我们若公然与其作对,可是要掉脑袋的。”
泰不华嘴角带着笑意看向自己最信任的年轻将官,挪揄道:“怕了么?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将官摇了摇头,无比认真的回答道:“我是汉人,若不是大人赏识,恐怕现在还是名普通士兵,大人当初在大都敢孤身送知己出城,我自当慨然随大人赴死。”
真想不到啊!到了这个时候,自己为了镇压汉人的叛乱,身边唯一能信任的将官反而却是汉人,若是朝堂中的这群人能够目睹此景,该是怎样的表情?心中又会作何想法?只可惜,自己可能见不到他们瞠目结舌的模样了。
泰不华缓缓从袖中抽出一份奏折,缓缓道:“此次若能成功,你便赶去大都将这本奏章亲手交给中书右丞相脱脱,他虽然不会因此治这些人的罪,但也可以保住你们的性命。”
将官强忍泪水,接过这份奏折后咬了咬嘴唇,直接将其置于烛火之上。
泰不华不忍看着燃烧起来的奏折,喟然道:“你这又是何苦啊!”
年轻将官的泪水流了出来,哽咽道:“为国尽忠何须要让奸臣知晓?浙东若无大人,则再无安宁之日,与其亲眼目睹海寇横行,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我们不如陪您一同为国捐躯,待到黄泉路上继续陪伴大人。”
泰不华心中感慨万千,用力睁了睁眼,不让眼眶中的热泪留下,张大了嘴却因为喉咙发干说不出话来。
将官逐渐将心情平复下来,建议道:“大人,我们莫不如用一招借刀杀人,既然达识帖睦迩一定会招抚方国珍,我们不如就在方国珍受降的时候动手,将他们一网打尽。到时候朝廷要杀要剐,由得他们去便是。”
泰不华有些犹豫道:“这……两军交战尚且不斩来使,我们若这样做,岂不是会辱没了圣上和大元的威名?”
将官摇了摇头道:“大人,朝廷并未下达明确的旨意要求我们必须对其招安,如何处理海寇全是达识帖睦迩一人说了算。只要我们先下手为强,并将这功劳让给他,届时他也只能将计就计,否则没法回京交差。”
泰不华眼睛一亮,赞道:“好主意!如此一来,也免得你们随我遭此横祸!”
接风洗尘过后,达识帖睦迩才带着江浙行省的参知政事樊执敬姗姗来迟,出现在温州泰不华所在的军营。
不同于地方官员主动接风,朝廷钦差视察军营,泰不华必须得遵循军规,于是早早地便披盔戴甲,恭敬候在营门。
泰不华驳了达识帖睦迩的面子,后者对他自然也没有好脸色,,本想挑些营中的毛病,以此来责难泰不华一番,可巡视了几圈之后,仍是找不出泰不华作为宣威使都元帅的失职之处,不由得更是气恼。
好你个泰不华,任你能文能武,不还是只能守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自命清高是吧?有本事就一直装得像模像样,否则被我抓到了把柄,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举棋不定
达识帖睦迩对泰不华腹诽心谤,明眼人都瞧得出来,参知政事樊执敬看着尴尬的气氛,便出言调和道:“大司农以国事为重,一到浙东便立刻军中馈赏将士,可谓当朝贤臣,都元帅的治兵之能也让我等大开眼界。已至晌午,不如大人们去稍稍歇息片刻?”
泰不华知道他们来军中视察不过是做做样子,一群人在营中转悠了许久,除了樊执敬询问了一些事情以外,其他人连一句与军务相关的话都没有提到,尽是在绞尽脑汁溜须拍马。
樊执敬此言让达识帖睦迩有些尴尬,朝廷财政尚且入不敷出,何时拨款让他来馈赏将士了?可这么多将士在场,自己也不好交代,只能硬着头皮道:“将士们屡次与海寇作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家放心,此次若能将海患之事解决,我回到京师后必定向圣上讲述大家的功劳。”
泰不华心中冷笑,面上装作认真的样子回道:“如此我便先替将士们谢过大人厚意。”
达识帖睦迩点了点头,说道:“今日便到这里吧。”然后看向泰不华道:“都元帅,待我将政务视察完毕,再与你商议海患一事如何?”
泰不华没有拒绝的理由,应允道:“理当如此。”达识帖睦迩等人遂离开军营,折返回府衙。
“樊大人,泰不华管辖的军营之中可有你的亲信?”达识帖睦迩向樊执敬询问道。
樊执敬微微一怔,不明就里,疑惑道:“大人这是何意?”
达识帖睦迩粲然一笑,略有深意地道:“樊大人坐在这参知政事的职位上已经有很久了吧?”
樊执敬闻言心中一动,自己的确苦于无人提拔,多年来在官场上也不曾再进一步,达识帖睦迩突然提及此事,难道是想帮自己一把?可这官场上向来利益至上,既然他许下了条件,不如就听听他想要自己如何帮他。于是开口问道:“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达识帖睦迩大笑一声,朗声道:“我就喜欢与樊大人这样的明白人打交道,我既然是奉旨前来,便定然是为国做事,樊大人不必担心。”
樊执敬陪笑道:“还请大人明示。”
“明人不说暗话,泰不华的才能你我心里都清楚,若朝廷将浙东海防的总领之权交到他手里,方国珍之流也不会发展至这种火候。但其人实在难以相处,这样的人就算有才能,又有谁敢重用他呢?因此朝廷才将此大事委任于你我。”
樊执敬颔首以对,表示赞同。
达识帖睦迩接着道:“既然你我身兼重任,则必须认真对待此事。今日我去那军营之中,虽然没有看到军纪松弛之处,但肃杀之气太重了些,这分明是与方国珍等人不死方休的态势,可国库空虚,根本无法调拨额外的钱财来对付这群来去自如的海寇,唯有招安才是解决问题之策。”
樊执敬苦笑道:“大人有所不知,都元帅初到浙东,就曾经上疏阐明招抚海寇利大于弊,可因为当初海寇势弱,便没有得到朝廷的首肯。如今海寇势力愈发壮大,形势不同以往,方国政等人降后复叛,此次能轻易接受我们的招抚吗?”
达识帖睦迩神秘一笑,轻声道:“你放心,此事我心中有数,报官方国珍率部来降便是。只是我担心泰不华会不甘心我们轻易招抚了海寇,抢走他的功劳,会因此从中作梗。”
樊执敬见他如此神情,心中发寒,原来传闻中这伙海寇在朝堂中有人撑腰是真的。
“樊大人?”
樊执敬略微出神,被达识帖睦迩喊了回来,忙不迭地回道:“那不知大人有何计策?”
“泰不华性格执拗,必定不肯放任海寇归降朝廷,樊大人在江浙为官已久,想必在军中也颇有威望,我想请你打探清楚泰不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樊执敬有些为难道:“这……不太好吧。”
达识帖睦迩的脸突然冷了下来,寒声道:“樊大人莫非也想学那油盐不进的泰不华?”
面对他的威胁,樊执敬心生寒意,无奈道:“属下不敢,遵照大人吩咐就是。”
达识帖睦迩轻哼一声,嘴角扬起一抹弧度,按着樊执敬的肩膀道:“这件事只要顺利的完成,不光是我会受到朝廷的嘉奖,你和泰不华也有不小的功劳,如此皆大欢喜的事情,为什么非要与海寇弄得你死我活呢?”
樊执敬心中复杂,但迫于他的权势,也只能颔首答应道:“在下领命。”
敲定了各项部署的细节,樊执敬才告辞离去,一路上心神不宁,纠结无比。
明明清楚都元帅是为国为民的贤臣良将,我若当真这样做了,对得起他在浙东付出的心血吗?海寇降而复叛,不断骚扰沿海州县,日益猖獗,就算要对其招安,也应该先将其主力击溃才对。
可若不配合达识帖睦迩行事,恐怕此后我也会像都元帅一样,被其他官员排挤在外,官场上再难更进一步。
俄顷樊执敬已经回到了自己家中,见长子在院中读书,略感欣慰,刚想上前夸赞几句,却看到自己的夫人端着碗羹汤先自己一步走到了儿子身边。
樊执敬来了兴致,想听听母子二人有何对话,便靠在长廊的门柱旁观看。
“来,娘给你熬了些热羹,快喝了吧。”樊夫人如天下的慈母无二,宠溺的看着自己的儿子道。
樊执敬长子接过羹汤,却迟迟没有享用,沉默了半晌后,看向母亲感叹道:“娘,我听管家说外面有好多百姓都只能饿着肚子,有的甚至易子而食,我却能衣食无忧,不必担心冷暖,看来上天的确不太公平啊!”
樊夫人莞尔一笑,柔声道:“你我母子二人能衣食无忧,盖因你爹在朝为官。天塌下来自然有个子高的人顶着,百姓闹饥荒的事也有像你爹这样的官员来负责,你只管读你的书,将来也好做个像你爹一样的好官。”
第一百七十八章 约见亭场
其子听罢母亲所言,抿了抿嘴,试探着问道:“百姓现在私下里都在骂朝廷,说赈灾的钱粮都被各级官员贪墨了大部分,到手的不过十之一二。娘,我爹不会也做这些事吧?”
樊夫人微微一怔,然后耐心解释道:“放心吧,你爹就是因为两袖清风,才在这个职位上止步不前的,到什么时候百姓也怨不到你爹这样的好官头上。”
其子听母亲如此自信,才露出笑容,将羹汤喝下。
远处的樊执敬听着妻儿所言,心中万分惭愧,他们心中的自己是个顶天立地的好官员,自己怎能因为畏惧权贵便坏了都元帅的全盘打算?若海寇因此再生祸乱,导致民不聊生,自己万死莫赎!
樊执敬咬了咬牙,打定主意,回到屋中换了身便服,孤身骑乘快马往军营赶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