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孤忠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天边的月
若虚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岳飞反应如此剧烈:“这是怎么说的,孩子没摔坏吧?”
岳飞定定心神,做出一个苦笑:“老五被子裹得很厚,不会摔坏的,你放心。”
“这就好,不然我的罪过就大了。”
“你有什么罪过,要有罪过也是我的罪过。”岳飞涩然道,“何况,我还得谢你,我倒是想出老五的名字了。”
“什么名字!”若虚惊奇地问道。
岳飞哭丧着脸道:“霭,就叫岳霭吧。”
霭是云气氤氲的样子。说来也怪,岳飞说出这个名字后,本来只是抽泣的老五,陡然哭得响亮了。岳家使女怕真哭坏了小衙内,忙从岳飞手里接过去襁褓。
若虚直视着岳飞,心里也很乱,不知说什么好,良久摇头道:“宣抚真是河北一农夫耳。”
……
“李少卿也是一个妙人!都说他为人率直不留情面,我看不是这样的,河北农夫四字确评另有深意。”淮西宣抚司的小厅内,刘子羽边喝着吕祉岳家寄来的新茶,边纵论人事。
主座上的吕祉微微皱眉。其实他不愿意过多讨论这个话题,毕竟自己手下岳云、胡闳休等人都和岳飞密切相关。但这几个月的官场上再没有什么新鲜事,能比得上“岳少保闻讯仓皇摔子”更让人开怀的了。刘子羽执意要谈,他也没法强拦。何况,这里面又另外有一重文官看不起武将的深意在。刘子羽等人虽然主战,却也对武将地位飞升侧目不已。这回岳飞被狠杀了威风,他们都有着隐约的快意。吕祉能做的,只是把握聊天的方向,以讽刺过甚,传出去伤到同僚和气。至于刘子羽的些许恶意只好装作不知了。
“哦,李少卿有什么深意,我倒没有看出来。”
刘子羽笑道:“安老,你想想,岳少保平日里被那帮村秀才整日环绕着,说他品行高洁,即使是老师宿儒也比不上。这样的说法你我都曾听见过不止一次两次吧?至于什么功德巍然,虽海枯石烂也不可磨的陈词滥调更是数不胜数。”
的确,这时的岳飞声誉更胜于历史之上,说是如日中天也不为过。岳飞的幕僚都是好手,写书的写书,写不了书的写贺启之类,熙熙攘攘,颇为热闹。前些日子刊发的黄纵的笔记《淮西御敌记》,另辟蹊径,借着捧张宪前锋的功绩,间接捧了岳飞。另外一本兵法书也刊行了,是逃得一死的薛徽言的论述。其实薛徽言何曾知道什么兵法,不外是薛弼透露的岳家军训练、作战等详情。只是薛弼不便公然吹捧,所以叫他弟弟出面著述,但他自己做的序言。里面直接说此兵书为历代兵书所不及,只讲训练之法与作战的详情,朴实无华,“足以为天下效法”。其实效法的谁,明眼人一目了然。两本书淮西宣抚司的人也看到了,虽然与鄂司关系甚是密切,但还是觉得鄂司太不懂敛了。尤其是刘,他守城守得说不上多漂亮,相形见绌之下,难又愧又悔。
吕祉对军中的情形自然是了解的,这些天都在竭力疏导,希望能够激发起淮西的斗志,而不是□□裸的嫉妒。此时,他装作不解,笑道:“岳少保的功劳可比日月,这样的话自然是过了。但称赞一句,少保是我大宋的卫霍,未为失实。”
“安老,你说的对。所以,现在功绩彪炳的岳少保只是被首相派旧人稍加责备,便即失魂落魄、肝胆俱裂。安老你猜,路上之人听到这个消息会怎么想?”
刘子羽的用意至此显露无疑。这人文武分界的确是有
快穿孤忠 分卷阅读301
的,但目光还是长远的,能将事情看得很透。这种论调也不算太令人反感。
于是吕祉轻轻摇了摇手中的折扇,笑道:“我猜到了。路人定然是嗤笑的,这样子哪里有百战决胜的大将之风,更和宠辱不惊的大儒风范不沾边!真终究是个河北农夫,受天子委任,托付以兵柄,其实不能也不敢与朝廷相抗。”
“正是如此。”刘子羽将那茶盅放在条案上,兴奋地摇头晃脑,“可路人越是嗤之以鼻,”
“朝廷却越是安枕无忧?”吕祉淡淡问道,“大将知道尊重朝廷,终究是一件好事。”
刘子羽轻轻点头。
吕祉所见的却不止如此。这事足以表明赵鼎的执政底线,绝不会因为友邦惊诧便擅兴大狱。他因此倒对赵鼎的品格高看了一线。“我看,赵相公秉政严中有宽,的确是个难得的宰相。他对岳少保维护之心甚切,切责恰足以警人。李少卿也做得好,明白朝廷的至意。倒是韩少师,这回怕是吃了暗亏,倒也不妨事。算是三全其美。”
韩世忠强项不逊的印象官家怕是去不掉了,然而有救驾大功的他,倒也不怕会有后命。所以吕祉总结为三全其美。
“不是三全,是四全。”刘子羽摆摆手,胖脸上流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
吕祉对了一下目光,明白这意思是淮西宣抚司得以抽身事外,不再是众矢之的,得官家疑忌,算是四全。话却不能直接出口:“总之大家都得了好处,唯有金人吃了大亏。”说到这里,吕祉怔了怔,暗道怎么金人还不发生内乱,难不成这样的气兀术都能忍下。
“彦修,这几日可有北边来的消息吗?”
“这都已经吩咐过好几次了,但凡东京那边有片纸消息,值班的干办立即会送过来。”
吕祉叹了一声。头疼的是金人不败盟,自己为张浚定的那计策便不能实行。
刘子羽劝道:“这也急不得。”
吕祉倒是不急,但眼下张浚为了复起,早已厚交胡某,连战船都在加紧打造。他是怕张浚忍耐不住,先行发难。现在只有通书加意抚慰了。
“安老,反正现在也是闲着,如果真的驻兵河南,你打算派哪个人做先锋?”刘子羽问道。
作者有话要说:
把李若虚劝岳飞下庐山的名言用这里了。
五衙内,辛苦你了
关于那几本笔记,实际上基于邓广铭的推断,他说岳飞幕僚也肯定写过类似于《淮西从军记》的笔记,只是毁于秦火。嗯哼
第208章终章燕云(38)
历史上,赵构、秦桧在金国内乱之后,才匆忙决定让刘带兵四万入开封,结果未及赶到开封,刚至顺昌,金国的骑兵已经大举南下。这才有了脍炙人口的顺昌之战。据说,顺昌之战参战的士兵只有半数(两万),很可能尚存侥幸之心的赵构当时并没有凑足四万之数。
但现在的情势与历史上截然不同。张浚已经许诺,只要重登相位,立即会把重占开封的重任交给吕祉。他早就仔细考虑过,是让刘带前锋先行,还是自己亲自督率重兵的好。
两个方案各有优劣。刘做先锋,好处是自己可以居中策应,正符合朝廷一贯的“持重”要求。坏处是作为贵胄子弟出身的刘,雅量有余英概不足,王德很难心甘情愿地服从其指挥。类似王德这样的骁将,除非是有大恩的人,否则纵然是表面上用官阶压服了,战时断然不能得其死力。
然则自己统领亲军与王德一军先行,吩咐刘做后阵接应,也有不妥之处。先不说朝廷是否会同意,单这样的安排,就足以伤刘之心。
吕祉心思转得极快,笑了笑,说道:“彦修,你倒不妨帮我参谋一下,怎么出兵才好?”
刘子羽斜了他一眼,也笑道:“安老,你这么镇定,想是早有定论了吧?”
“什么都瞒不过你。这件大事,我确有谋划,但还不知道合适与否,正好今天一并就教。”
“你领兵的经验比我还要丰富,这么客气,我要无地自容了。”
吕祉不再更多客套,正色道:“你看,刘、王德两军并出,互为犄角,我率后军居中策应如何?”
依淮西到开封的道路条件,确实不具备一条大路通行四万人的承载能力,全军进驻势必分头行动。同时这法子也极大地避了王德、刘互争的局面。岳飞驾驭手下王贵、张宪诸将同样如此。
“安老真是老于兵事。不过如此行军,须防备金军全力一击。”宋军救援太原不及的惨败,是这代人不堪回首的记忆。再往前追究,还有五路伐夏等一系列的惨败。分进之法,必然要求手下军队有单独作战的能力,可以承受金军铁骑的反复攻击。
“只要兵好,怕他什么兀术!”吕祉朗笑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奢谈什么尽复故地!不如在平江安安稳稳地吃瓜啖饭。”
吕祉说了句俏皮话。这典故缘自去年,彼时岳飞尚未捅出这次的大娄子,元旦朝贺的时候赶上岳飞重病。官家知道岳飞病势沉重,除了赐医药外,又听说岳飞胃口不佳,再赐齑瓜等致腌菜数小坛。吕祉也有幸分了一坛,不愧是御用之物,味道甜中有咸,非常可口。如今时过境迁,用在这里,自然是暗讽官家畏敌如虎。
刘子羽被责,反倒笑了:“差点忘了,明天又是大阅,行不行,我说了不算,安老说了也不算。”
“那么,是谁说了算?”吕祉有意反问。
“那些在教场上拿枪拼刺,挥汗如雨的说了才做数!”
话音落地,两人相视而笑。
按照吕祉与各大宣抚司的书信往来,他知道和议以后,各大宣抚司不约而同地加大了练兵整顿的力度。
岳飞不用说了。天下兵,半数在鄂。鄂司一军虽然被严厉约束不能越界生事,但秣兵历马之心不改。张子盖和吴拱两军经过这次的长途行军,也加速了向鄂司原从人马看齐的步伐。
淮东又不同,韩世忠即使受了重谴,依旧故我地整编水军,探索海路。他的舰船编组规模一直相当庞大,运力足以承担全军的水路机动。现在建康多了张俊余部和张宪一部组成的六万大军,韩世忠更加放心,全副心思在海路上进取。在吕祉看来,这个策略有点像当初熊廷弼的三方布置之策,所谓戈船浮海入辽南四卫成东西夹击之势,现下则是“兵船浮海指山东”。不同的是,韩宣抚本部不但船多而且人马素质甚强,连海上远攻必备的神臂弓、火蒺藜之类的武器都胜于金军,远非“全无盔甲赤身露顶”的八千明军登莱水师可比。
这就要说到江东宣抚司了。要想成事,非得江东鼎力配合不可。韩宣抚一军为奇兵,刘光世一军为正兵。刘光世大军佯攻淮阳军,吸引调动
快穿孤忠 分卷阅读302
山东的金军主力,韩世忠才能乘虚而入。
江东的光景是比较怪的,刘光世整日高卧不起事情都交给张宪去办。张宪前段时间一直忙着市恩,笼络张俊留下来的亲兵队的统制官以及其他亲信将领,还谈不上规划训练。如今,张俊余部算是基本稳定了,终于到了张宪卖弄自己领兵手段的时候。这一军馈饷丰厚装备良,只是缺乏胆气,“败亡之余不敢言勇”。这就很麻烦,兵无胆气一切技艺都归无用。说道养气的办法,就不能不把老上司岳飞的那一套拿出来活学活用。有功重赏无功峻罚敢扰民者死,搞得江东一军叫苦不迭。然而无论军中光景如何,刘光世总是抱定了袖手的宗旨,任由张宪自己折腾。张宪因而得了个阎罗的绰号,“张阎罗瞪眼杀人,闭眼活人”的流言不胫而走。
再往西,吴在汉中囤积了大量的粮草、甲仗之类预备北上,新近又有李显忠从他的防区归宋,由他代为上报官家。
李显忠的经历也是非常传奇,此人原名李世辅,十七岁即出入敌阵,金人攻陷延安后,不幸全家被俘。兀术以显忠艺高形伟而授以承宣使,治管同州(今陕西大荔)。但显忠归宋之心不死,赴同州后,随即派人持密书信由四川转至宋廷,呈报南归之事。后来事情泄露,全家被害,只有显忠一人逃离。之后,又辗转至西夏境内。当时金夏不和,夏人便接纳了显忠,并授予官职。显忠却还是执意南归。夏人觉得他忘恩负义,率兵攻击。显忠并不畏惧,杀败了夏人后进入宋界。一进宋境,吴就派人抚慰显忠,并给以奖赏,封指挥使,礼送他奔赴行在。
官家最近心情郁闷,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吕祉等人谁都看不顺眼,于是预备把显忠给心腹爱将杨沂中。杨沂中自然乐于接受,热情款待。然而绥德军出身的显忠却不愿意留在江南。实在是江南的宋军太多了,自觉留在殿前司难以出头,执意要求到吴麾下听命。官家想了想,给吴也无不可,反正这人现在是个光杆,派给吴,吴就得给他调兵。要调兵就难有说法,有掣肘了,让吴慢慢和川陕的郭家以及他的部下打饥荒去吧。
于是,显忠最后的归宿是给了吴。
这又是一宗偏差,历史上,李显忠是归到了绍兴十年短暂复出的刘光世麾下。到底李显忠在吴麾下好,还是历史上的安排好,吕祉也无从逆料,不过川陕的实力确实更加强了。李显忠年轻有冲劲--刚三十出头,朝气勃勃的他或许能改变川陕一向进攻乏力的局面。
至于淮西的变化,则是加强了阵法的演练。
宋代的练兵其实可以分为个人技能训练和阵法演练两类。个人技能侧重于□□、刀枪等武器的掌握,身体的锤炼。阵法则是步、骑的配合。如果说个人技能是基础,阵法就是战场拼杀取胜之道。
吕祉各种阵见得也多。比如,太宗曾创制“平戎万全阵”,阵中心为三个步军阵,前、后、左、右均为骑兵阵,动用的总兵力达到十四万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军阵,吕祉力有未逮。即便是日常训练会诸军为阵,指挥如此复杂的阵型,也是超出能力的。
又如吴创的叠阵,用大量拒马设置于步兵阵的左右肋,以完全舍弃己方机动性为代价,换取遇金骑兵冲击之时,步兵阵岿然不动。后来虞允文把这种阵法用于鄂州大军,并自谓此法大妙,比以车挡骑为利。
再如吕祉上辈子戚继光创设的鸳鸯阵,用来小规模作战非常方便。
其余还有撒星阵、车阵这样的邪法。
然而如果想复中原,这些阵法都未为善阵,步骑混合协同作战才是正道。这点,岳飞看得非常清楚。只是在南宋不把眼睛蒙起来沾沾自喜,而是踏实肯干的人,势必要付出极艰苦的努力。
“淮西地广人稀,反成了养马的好去处。”关师古笑道,“我带回来的那些马,被养得膘肥体壮,近两年来繁畜的也很多,今年大约又有数百匹母马怀上了小马。现在我们的骑兵人数在诸军之中,已经仅次于鄂州了。再这样下去过上几年,就可以超过鄂州了。”
好做歹做,淮西凭借关师古带回来的马队以及马纲贸易,再加上原有的,勉强凑出了七千骑兵主力,真是足以自傲了,也不枉吕祉违命接关师古归宋。
吕祉是养马的大行家,知道每年春夏之交是最好的繁殖季节。今年春天生怀上的母马,产下的小马是归宋之后的第二代。从去年的出栏情况看,还算基本维持了北方马高大的体态,长成以后应该能选出不少可堪披挂驱驰的。
吕祉鼓励地拍了拍关师古的肩膀,他对老关不服气鄂司,敢为天下先的气概很是欣赏。军人若连这点血勇都没有,还怎么上阵杀敌!
“难为太尉了。淮西一军,属太尉最熟悉马性,两年辛劳,不只把军马场管理得井井有条,小马的质量也没有下降。屯田养马两重功劳加在一处,当职要保荐太尉为防御使。”
防御使正提了一级,按说非战功不能升。现在宣抚使当着众将的面许诺,自然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关师古觉得面子上很是好看,喜不自胜,连忙谢吕祉的栽培。
步骑协同的演练重点看得就不是关师古了,而是预定充左右两路军的刘和王德两军。
第209章终章燕云(39)
刘、王德两人不敢怠慢,应承而去。
两人所以小心谨慎,全因吕祉合操与众不同,都按实战要求。军兵们平日里所习,就是战场上所用,包括火箭、铁蒺藜等火器的运用也并无不同。别的还可,一旦用到火器,就难有军兵因为使用不熟,箭射得高了或者近了,□□爆在己方的阵上造成伤亡。遇到这种情况,各将必然连坐。因此一次合操,必得连番累次的讲解布置周全。
吕祉见两人既去,带领众幕僚步入看台。居高临下,看得清楚。南北两个方向,相隔数里,各自扎着数百的帐篷,排列都相当规整。每一将为一路,一字扎营,营前各有号旗,分别标着某军第几将的姓名,各不相混。号旗所立之处,便是该将所在之所。至于十将为军,每军则以营门相隔。此时,各军除却巡营的将领之外,所有的军兵皆入帐中。数万之众聚集之所,竟然全无半点喧哗。
刘子羽老于兵事,看了笑道:“别人的大阅不过是两军摆阵冲杀,独宣抚阅兵,竟从扎营始。周到之处,真叫人叹服。所谓的一艺皆临阵,做到这个地步方是极致。岳机宜,你说是不是?”
子羽最近很喜欢拿岳云开玩笑。岳云当然不能说本司参谋官的不是,何况宣抚相公能见到此,原是胸中丘壑纵横。“扎营原是大事,近日所见薛德老的兵书中,专有扎营一章,诸如安营、查军
快穿孤忠 分卷阅读303
、止扰等尽皆备述。又闻得岳少保将兵河南,专教吴太尉(吴拱)安营、起发之法。我军若是长驱中原,定然少不了餐风露宿。使将士习于劳苦,动有章法,方能与金人一较高下。宣抚高瞻远瞩,末将佩服之至。”
岳云再机警也是少年心性,连带着把自己爹好好吹捧了一顿。
这点子心眼足让吕祉莞而,他笑着对岳云道:“德老那本书我也拜读了,高明之至,真知灼见之处足以借鉴。”算是表达了对岳飞的敬意。在他以为,岳飞该书实可与《练兵实纪》相提并论。
子羽淡淡地道:“恰巧这书我也看了,凡军中之事,皆有论述,真是毫不藏私。而况这书出的时间也巧,德老的一番苦心孤诣,唯叹服而已。”岳飞这书,是大张旗鼓广赠各宣抚司的,时间巧自然是指赶在和议期间刊行,示朝野以不忘战之意。子羽特意点出这一点,半是嘲讽岳飞多事半是佩服他以天下为己任。
这时,场中第一通鼓声响了起来。鼓点敲得不疾不徐,随着鼓声,对垒两军的中军旗立了起来,数丈之高,迎风卷扬。
吕祉等人再望向场中,情势已然大变。各将军兵由正将带领,视中军大旗所指的方向集合。一时间场上军旗舞动,一旗三队,三队平齐。一番调动之后,步兵已经在营前列为左右两阵。
吕祉已有分教,单以扎营而言,刘、王二人不分轩轾,然而考虑到刘一军是从前沿回戍,每日百里的行军,犹能重甲严整如斯,其领军之能实胜王德。
这时,步军已经列阵,马军却还没有动。按天性而言,马是最胆小的一种动物,凡有风吹草动立即狂奔不已。鼓声接连三做,这些战马只竖起耳朵微微摇动,四蹄依旧是纹丝不动地肃立,可见骑手在马身上倾注了极大的功夫。步兵列阵既成,营门内顿时空旷了,尤显得战马与马上骑士的卓然不凡。瞩目之下,骑手们愈发仰头挺胸,一张张黑黝黝的脸上,目光灼灼,既骄傲又无畏。
果然,第四通鼓就是催骑兵列阵的战鼓。骑兵的金鼓器仗与队伍组成都和步军不同。鼓声更为迅疾有力,真如千军万马在奔腾一般。就见营中的将旗与队旗纷纷竖立摆动,骑手们并不看坐骑,目光只注视着旗帜所示的方向,马靴轻轻踢一下马腹,战马便十分顺从地小跑起来。很快骑手们五十为一队,三百骑为一阵,排成了五阵。也就在同时,隆隆的鼓声同时停止了。人与鼓的配合妙到了毫厘不差的地步。
子羽不禁大赞道:“军中以金鼓传号令,鼓停而阵成,可见诸军平日蓄养锐气,素以杀敌为计,否则焉能如此齐整。也非如此不能沙场决胜。”
吕祉笑了笑:“不止如此。我今日才知道,刘太尉对骑兵的运用别有心得。岳机宜,你看出来了吗?”
岳云闻鼙鼓之声,心思早就飞到了战场之上,见宣抚有问立即道:“王太尉的骑阵是常阵,刘太尉则与众不同。”
这所谓的常阵,就是按照宋军的训练水平,一队中有大约五到十只骑枪,另外大约二十的弓矢轻骑,其余半数持铁锏之类的短兵。刘的创新在于,他的轻骑身背羽箭的同时,各备棍、棒之类的短兵。当时,大多数步军的□□手都不能肉搏,因而屡被诟病,视为宋军战场上表现不佳的根源,以此足见骑兵能弓箭能短兵之珍贵。何况,刘一军本来是以步军为主,骑兵寥寥。他能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操练起二千劲旅,实在下了苦功夫。
“骑兵选练太难。”岳云极老道地评论道,“并不是有了马就能组建的。这人哪怕有一身的好功夫,不要说在马上施展了,人和马之间的配合先就是一个难题。所以,有这样一个武艺好又能骑马的,各军都巴不得当宝贝一样供起来的。鄂州的马足够多,但真称得上骑的也不过上千,也就是这个原因。”
吕祉也记得,戚继光的兵书里,第一便说的是选骑兵:“能充骑兵的人必然是勇士。”这是连岳云也赞扬在内了。
岳云眉开眼笑,恨不得立即上马在宣抚相公面前挽个枪花。
场中阵既成,按淮西军原来通行的做法,大阅也就到此为止了。毕竟,明金鼓听号令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顶多各军再出几个勇士,格斗一番,以娱宣抚耳目。不过吕祉掌兵之后,这劣习已经尽数改了。阵成之后,才是最好看的。
万人同时呐喊三声,“杀”“杀”“杀”。这个名目叫做“做怒气”。临阵三杀,为了各人壮胆发怒。所谓:“我杀了他,他死我便不死,又有功赏。若被围在内,不誓死战,更有何计?败走时,敌马膘壮追上,都杀了,便逃得回阵,亡了头目,军法连坐,亦不饶我,是走回也不得死。”因为有这些原因在,这三个杀字喊得惊天动地。
杀字之后,鼓声又大作,这就是进军的号令了。王德大阵是步兵先出,骑兵充当左右两翼的拐子马,掩护步兵,防止敌人骑兵攻击两肋。刘一军则是两千锐骑居中,步兵为骑兵左右翼,与王德的阵型完全相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