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少年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邓丁
张云起道:“我还小,没这方面的需求。”说着拍了拍王贵兵的肩膀:“我隔壁这位倒是正当壮年,要不咱们换个座位,你跟他近距离好好沟通一下,指不定就弄出了一段火车情缘。”
高个子女生脸都不红一下,说道:“看你说话的口吻,可一点不小。换什么座位,你不会是盯上我朋友了吧”
张云起闲的无聊,胡扯道:“这叫啥好心当做驴肝肺。火车上到处都是坏人,你们长成这样子,本来就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信瞧瞧周围,上万头色狼都盯着呢,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公民,我说换座位只是为了避免犯罪率上升。”
她们都笑,说这么不要脸的话亏你也说的出口。
其实那个年头的姑娘们都喜欢口花点的臭男人,什么诗歌文学都不是必要条件,只要嘴皮子灵便,再加上点不要脸的革命精神,一般的女生都能生擒。
说起来这女的长得也还不错,身材高挑,该瘦的地方瘦,该肥的地方肥,笑的时候呢,胸前就像大海一样波澜壮阔,可惜是个大嘴巴,从上车到现在叨叨叨个没完没了,一点气质也没有。
十二个小时后,火车终于到达了香山。
火车像个孕妇,小心地缓缓地停靠站台,接着从硕大的肚子里掏出一堆又一堆的人儿,瞬间就把出站口给塞满了,火车驶离之后,留下来的那一地密密麻麻的人流就象洪水过后的蚂蚁,互相撕咬着、拉扯着,瘸腿断手地爬进这座城市里的每一条小巷、每一栋房子、每一寸土地。
在历史上,香山是一块年代久远的土地,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古越族人在此渔猎生活,据唐朝《太平寰宇志》记载,其境内的五桂山多产奇异花卉,香溢数十里,故名香山。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83年撤县改市后,香山市发展迅猛,一跃成为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同时,这里也诞生过许许多多的名人,如古代的陈临、周尚文,近代的古天乐、叶倩文,至于最有名的,当然是国父中山先生。
和张云起对座的两个女孩是土生土长的香山人,那个高个子女生叫孙希希,另外一个叫卢静,从火车站出来的一路上,两个女生还向他俩介绍自己的家乡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张云起就随口问了一句:“你们是香山哪里人”
孙希希说:“民众镇的呀。”
张云起想了想说:“那你们认识一个叫胡志标的人吗二十岁出头,高个子,方脸。”
两个女生都摇头说不认识。
张云起就笑道:“那要不留个联系方式吧,同坐一辆车,算是有缘人,改天请你们吃饭。”
孙希希面若桃花似的:“真的只是吃饭”
张云起乐道:“你想吃其他的也行嘛。”
“那就说好了。”孙希希眉目含笑地掏出一只圆珠笔,把联系方式写在汪国真诗集上面,把诗集递给张云起。
张云起接了诗集,立马在路边拦了辆的士,直接拍了一百块钱给司机说:“一定要把这两位女士服务好!”
孙希希和卢静走了后,旁边的王贵兵叹着气说道:“云哥,这一路上,两个女的的注意力可是全给你抢走了,我一句话都插不上,啥时候教教我泡妞的技术呀”
“把它一字不落全背完。”
张云起顺手把诗集扔给了王贵兵,然后在路边拦了一辆车,两人离开火车站后,在市里随便找了个旅馆凑合了一晚上。
第二天的上午九点,张云起换上了一套特意买的西装,对着镜子照了照,感觉看起来成熟了几岁,像那么回事儿,才带着王贵兵打车赶到香山市的日华电子厂。
&nb
第四十八章 感觉来了
从江川赶到香山这一路上,张云起都没有对王贵兵说过此行的目的是什么,王贵兵也没问,两人一起共事了这么久,还是比较有默契的。
看着这个小厂子上边挂着的“日华电子厂”几个字,王贵兵经过最初的疑惑,然后就觉得自己想明白了,估计和当初卖掌中王掌上机是一样的路数,他说道:“云哥,你打算卖这家厂子的东西”
张云起笑道:“差不多吧,不过这次咱们要做这家电子厂的区域总经销。”
他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最想干的还是收购日华电子厂,这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如果再早两年,他背个几十万块钱,分分钟就能拿下这个破厂子,但是眼下的日华电子厂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运转良好并且实现盈利,以段永平对这份事业的执着,以益华集团那帮子高层的尿性,现在已经没有拿下它的可能。
错过了这么一个别墅靠海春暖花开的机会,张云起意识到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他知道未来中国商业的发展方向,知道哪家小企业会在某个时间点上凤凰涅槃,知道哪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值得自己倾尽家产赌上一切,但这样的机会,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有。
张云起不免想到了胡志标。
这个九零年代名动中国大江南北的央视标王,一代商业传奇人物,估计正窝在香山的哪个犄角旮旯里修电视。
得加紧赚钱了。
要不然搞不定这位后世大佬。
眼下已经没机会拿下日华,但分杯羹还是可以的,他很清楚小霸王第一代学习机即将上市,如果能够趁着这个机会拿下几个区域的总经销,以它的潜力,躺在家里啥事不干赚个几百万,那是轻松加愉快的事情。
想到这里,张云起就问王贵兵:“老王,你说日华电子厂招经销商最看重的是什么”
“那肯定是销售渠道。”王贵兵以前在这种电子厂打过工,后面做掌上机又经常跟盛龙电子销售部打交道,对这块熟的不能再熟了。
张云起点头:“但眼下的问题是,我们现在一辆车子没有,一个销售员没有,谈何销售渠道日华又凭什么相信我们能够把它的产品代理好”
王贵兵想了想,说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这什么日华看起来也不过是个小厂而已,有人代理它的产品就不错了,那会有这么多讲究,再说了,咱们搞得只是市经销,而且又在江川,距离这里远着呢,有没有销售渠道还不是靠嘴巴吹出来的,难不成他日华这么一家小厂还会跑到江川市调查”
张云起乐了:“你这种想法就是纯靠踩狗屎,要不得,不保险,但不管怎么样,既然来了,咱们进去先看看吧。”
两人走进日华电子厂,早盯着他俩的门卫立马迎了上来,一听说是来谈生意的,门卫像是遇到了亲爹,殷切地说:“二位这边请,我带你们去见沈科长。”
张云起问:“沈科长是沈伟吗”
门卫扭头说:“对,您认识沈科长”
张云起笑:“听过他的大名。”
在门卫的引领下,张云起王贵兵两人来到日华电子厂的销售部,销售部里空空荡荡的,估计业务员都跑市场去了。
张云起记得,前世他看过的一本商业书里有写到,这个时候的日华电子厂由于资金极度紧张,请的业务员大多数都是半路子出家的,总之千奇百怪,有卖咸鱼的,有卖雪糕的,有卖假肢的,有卖水泥的,有卖保健品的……可是,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一伙业务员全都是草台班子,所以百无禁忌,各出奇招,效果贼鸡儿好。
这伙奇人异士张云起没有缘分见到,但也不可惜,因为门卫给他带了一位很不一般的年轻人,二十岁出头的样子,模样稚嫩,但张云起一眼就认出了他,后世vivo董事长沈伟。
此时的沈伟虽然已经是日华电子厂销售科科长,但举止神态还很稚嫩,一听门卫说张云起是来谈生意的老板,格外热情,亲自泡了两杯茶请张云起和王贵兵坐下来,才自我介绍道:“沈伟,销售科科长,二位想做我们公司
第四十九章 霸王饮恨
这天阳光明媚的一个上午,日华电子厂销售科科长沈伟手里拿着几页纸,步履匆忙地穿过厂区,很快来到一间标有总经理办公室的房间。顶 点 顶 点
他没有敲门,而是直接推门进去,房间不大,只有一张办公桌,一个书橱,一条普通沙发,布局很简单,甚至算的上简陋,而在办公桌前,坐着一个三十岁出头的青年。
此人,正是日华电子厂总经理段永平。
段永平见手下爱将莽莽撞撞的,皱着眉说:“怎么了”
“段总,你最近不是一直在琢磨在央视打广告的事情吗现在有头绪了没”沈伟虽然年轻,但在日华电子厂呆了多年,一直跟随段永平,深得段永平信任,说话也直接。
“没有。”段永平放下笔,揉了揉眉心,这几天他一直在琢磨这事儿,眼下小霸王学习机已经研发成功,批量生产,就等广告造势配合上架销售,但广告方案一直没有定下来,请的几家广告公司做的方案他都不满意。
“那正好,有人给咱们做了一份方案,我觉得很不错,段总,你先看一下。”沈伟把手里的几张纸递了过去。
段永平怔了一下,但没说什么,接过方案,一目十行地看下去。
看着看着,他就愣住了。
旁边的沈伟一直注意着段永平的表情,多年相处下来,他对自己的这个老总已经知之甚深,特别能沉得住气,一般不轻易表露内心情绪,此刻见他这幅失神的模样,就知道这个广告方案已经在他心里引起了波澜,于是问道:“段总,你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
段永平反应过来:“哦,才刚刚看。”
他端起搪瓷杯喝了一口浓茶,才再一次拿起方案继续看了下去,这次他看的很认真,看的很慢,看完之后,他就把纸搁在桌面上,手指忍不住敲击着,沉吟了许久,才抬头望向沈伟:“这个东西是谁写的”
沈伟回答:“一个跑来我们厂里谈做产品经销的年轻人写的,看他那个样子,估计还没我年纪大,算是很有想法小伙子。”
段永平又怔了怔:“是做经销的”
沈伟点头:“对,他想做咱们的新产品小霸王学习机的市区总经销,我跟他聊了聊,聊着聊着就聊到广告宣传这一块,我见他年纪虽小,但对这一块好像挺有见解的,于是就说了下咱们准备在央视打广告的事情,没想到他顺手拿起笔就给我们写了这个广告方案。”
段永平想了想,说道:“那叫他过来,我想跟他聊聊。”
“好。”沈伟点头,转身出门。
“诶,等一下。”段永平突然又把沈伟叫了回来,起身说道:“算了,还是我自己去见见吧。”
两人离开总经理办公室,在沈伟的引荐之下,段永平很快在销售部见到了张云起,虽然沈伟已经告诉过他这个人很年轻,但真正见了面,段永平还是略略地有点诧异,但没有表露出来,他热情地伸出双手道:“你好你好,我是日华电子厂的总经理段永平。”
“你好,张云起。”
张云起打量了好一会儿眼前的青年男子,才伸出手和他握了握。
来之前,他对这位后世中国商业界的顶级隐形大佬可是充满了兴趣,甚至是把段永平在前世商业上的一些重要举措和值得反思的地方记在了那个黑色笔记本上。
1989年,段永平拿到人民大学研究生的学历,在那个年代,是中国商业界绝对的少数派,心怀鸿鹄之志的他,在“孔雀东南飞”的全国性人才流动大潮中来到香山接手濒临倒闭的日华电子厂,担任总经理。
短短五年时间,他就把这家小厂做到年产值8亿元人民币,市场份额逼近80%,但“小霸王”产权不明晰以及和上面的益华集团之间的种种矛盾,最终导致段永平带领核心团队拂袖离去。
没隔多久,一代霸王饮恨东江。
总而言之,在段永平的手上,香山市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演绎了一段充满悲凉气味的、一唱三叹回味无穷的现代版霸王别“机”,从1991年发迹到1997年败退,其间不过短短的6年时间。
离开小霸王之后,段永平创办了步步高。
商业天才在哪里都是商业天才,同样的没用几年时间,他就把步步高打造成中国无绳电话、vcd、教育电子产品等行业中数一数二的名牌。
1999年,段永平以其“明晰的远见和创新能力”,被《亚洲周刊》评为亚洲20位商业与金融界“千禧年”行业领袖之一。
2001年,刚满四十岁的段永平把公司一剖为三,分成了步步高,oppo和vivo三家公司,他自己呢,退休,跑到大洋彼岸的美国跟女朋友当神仙眷侣去了。
可能是天天搂着老婆睡觉,小日子过得太安逸,鸡儿受不了,所以没事的时候,他就搞搞投
第五十章 鞭打快牛
张云起虽然只说了四个字。
但是这四个字就像射出来的2.5亿个精子中最强壮最快的那一个,穿过如同军事障碍赛的宫颈赛道,直接命中靶心,戳中了段永平内心深处隐藏的痛点。
是的。
对于他来说,怎么把日华经营管理好,怎么把小霸王推向全国,怎么让这家企业能够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发展壮大,这些都不是最棘手的问题,真正悬在他心头上的隐疾,是“益华集团”这四个字。
日华电子厂是益华集团旗下的一家全资控股子公司,段永平刚接手的那会儿,厂子效益不好,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益华集团几次三番想把它卖出去,但那时候日华电子厂负债累累,还有一屁股的工人要处理,根本没人接手这么一个烫手山芋。
而如今,日华电子厂在他的手上经过两年时间的改造,已经良好运转,但是随着小霸王发展越来越快,它与益华集团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微妙,最让段永平难以接受的是,益华集团不时地将小霸王的赢利抽走用于别处。
其实他也清楚,对于益华集团整体而言,或者“鞭打快牛”或者“拆东墙补西墙”,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但对小霸王的发展而言,却有着不小的伤害,他的很多决策都受到了益华集团的掣肘。
段永平已经意识到,如果不解决这个核心问题,他的一些理想很难依靠“小霸王”的发展来实现。
现在,张云起提到了这一点,他很想听听这个见识深刻很有想法的年轻人的看法,摆手让沈伟出去,等到办公室里只剩下他和张云起两人,段永平才说道:“既然张老板提到了益华集团,想必对我和益华集团之间的问题有所了解,不知道有什么高见”
张云起笑笑说:“那我谈谈我的看法”
段永平道:“还请畅所欲言。”
张云起端起陶瓷杯喝了口茶,说:“段总,你是不是打算向益华集团提股份制改造”
段永平看着张云起,沉默了许久,才点头道:“是的,这个想法我在心里已经酝酿了很久,等第一代小霸王学习机上市以后,就打算找机会和益华集团老总陈建仁谈股份制改造。”
张云起又问:“你觉得这条路可行”
段永平下意识地反问:“为什么不行我提股权制改造不是为了自己谋利,是为了让这家厂子更好的发展。”
张云起乐了。
现在的段永平这个年轻的企业家还是带点儿理想主义色彩的,或许是因为他太想做中国的松下新之助,太想把“小霸王”办成中国的松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