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总想抛弃朕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延琦
哎,香兰叹了口气,主子这也是走投无路了,否则大好年华,眼看着要在这宫中虚耗下去吗?便点了点头,安慰她道,“不管主子在哪儿,奴婢一定跟着您,其实奴婢一直觉得这惠贵妃看上去人挺和善,没准儿今次能帮您呢。”
邹淑容点点头,也琢磨道,“我从前没得罪过她。上回太后的事,也马上就去辞了,我不想跟她争,她应该能明白的……”
正说着话,小厨房送了汤药进来,香兰接过,端到她面前,询问她的意思,“主子……喝不喝?”
就见她依然摇头,“等事成了再喝吧。”
香兰只好应是,去到一旁将药倒了。
作者有话要说:邹淑容:哎,先走一步了,你们自己玩儿吧。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宇文泓今日要忙一些,直到临睡前过来。
时候已是不早了,他本想看看儿子,可惜小家伙早已睡下,只能带着遗憾进浴房沐浴。
静瑶亲自服侍他,柔手化开沉香澡豆,在他宽阔的背上轻揉细搓,他坐在浴桶里,热水浸泡中,除去一身的疲乏。
西北边陲传来战报,原已休战多年的匈戎有蠢蠢欲动之嫌,近来屡屡在边界生事,他一连几日忙着与枢密使,兵部等商议防范之策;加之北方有些地方出现了春旱,又要思虑防灾的办法,委实叫人有些疲惫。
静瑶还想着今日的事,思量了一番,终于同他开口说,“陛下,景福宫邹淑容久病不愈,今日派人来请臣妾,臣妾过去后,见她果然病的厉害,便安慰了几句,没料到她向臣妾提了个请求。”
宇文泓虽闭着眼,却一直在听,此时听她声音顿了一下,便问道,“她求你何事?”
静瑶道:“她说她觉得自己命不久矣,待在宫中怕徒增晦气,加之思乡心切,所以想求陛下的恩典,看能否放她出宫……她想回乡养病。”
宫妃自请出宫,的确是件稀罕事。
宇文泓原本以为是什么家常琐事,本也没放在心上,此时听见她说的是什么,不由得睁开了眼,一双漆黑的眸子映出头顶的宫灯,看得静瑶也是心中一顿。
他……会怎么说?
没料到宇文泓却是只问道,“她病得很厉害?”
静瑶如实道,“已有半个多月了,太后寿诞前就受了风寒,没想到现在还没好,连王院判也去看过了,说她气血亏虚,肝气抑郁……”
宇文泓便没多在此放心思,只是道,“那就遂了她吧,你去同太后说一声,就说朕准了,其余琐事,自己拿主意便好。”
当初叫这些女子进宫,虽不是自己的主意,但名义上到底是自己的女人,他也知道叫她们独守空房是有些委屈,既然如此,想出宫便出吧。
静瑶倒没想到他答应的这么痛快,楞了一下,才跟他道,“臣妾知道了。”
这反应似乎有些迟钝,他只当是她害怕向太后回话,便挪过视线来看她,又关问道,“太后对你,近来可有好转?”
她笑了笑,如实答道,“有,太后自寿诞过后,对臣妾关怀备至,常常赏赐一些珍贵药品给臣妾……”
她话还没说完,宇文泓不由得奇怪,“赏你药品?”
怎么好好的赏人药品,母后这是什么爱好?
静瑶见他没明白,微红着脸解释说,“太后是希望臣妾快些将养好身子,好争取早日为陛下继续绵延皇嗣……”
宇文泓便懂了,不由得在心底扶额,母后啊……
他同母后说只有阿淳能叫自己重振雄风,母后便如此殷切的对阿淳寄予厚望起来,虽然叫人叹息,但好处是总算不再逼着他临幸别的女人了,不过因此,眼下生子的重任只能落在阿淳身上。
他试着安慰道,“太后总是闲不住,你多担待些,至于生子,也不必有压力,咱们来日方长,朕还不急,你把身子先养好,咱们随缘便好。”
氤氲水雾中,静瑶的脸红似桃花,便轻声应是,依然为他搓背。
澡很快洗完,他从浴桶中立起,哗啦一声水声,皙长壮硕的身体一下展示在她面前,虽不知恩爱过多少次了,她还是忍不住面红,伸手为他取来巾布擦干,又拿来干净的寝衣要替他穿上。
岂料才披上中衣,还未来得及系上衣带,就忽然被她攥住了手腕,他将人往怀里带,软烟罗的睡裙贴着他裸露的胸膛,叫心底那股火又窜高几分。
他的意图不言而喻,眼看薄唇低头就要落下来,她歪头躲过,抿唇笑他,“陛下方才还说不急的……”
他嘴硬,“是不急,随缘嘛……”说着搂起那细腰就要往拔步床上抱。
静瑶一面笑他,心里还惦记着要事,上到榻上后忙又道,“陛下且先等等,臣妾还有一件大事要禀报。”
他吸了口气,道,“说来听听。”
静瑶咳了咳,便把今日在金明池畔与段家母女商议的事同他说了,“大理王后与三公主都十分欣赏咱们大梁文化,臣妾便提议在大理国设立大梁书院,以促进两国民众交流,也弘扬我们大梁的人文髓,王后看起来很是赞成,段三公主还说,要把京城有意思的女红及百戏也传过去呢。”
这个主意不错,宇文泓点头赞道,“如能办成,不失为一件大好事,此举甚好。朕的贵妃心怀天下,实在难得。”
这样说来便是同意了,静瑶也很是高兴,忙道,“陛下圣明。”
宇文泓想了想,又给她出了个主意,“此事可叫由李尚林去办,状元郎满腹才学,正好借机在大理王后面前露露脸,这求亲的事,必定能很快有回应。”
这话说得静瑶一笑,不过倒也有几分道理,静瑶便点头说好,“那就请陛下下旨吧。”
宇文泓唔了一声,又摸索过她的手往怀中带,“大事可都说完了?说完的话,咱们来议一议私事可好?”
危险逼近,静瑶倒是想逃,只可惜手被牢牢握住,逃也逃不掉,只能看着他一点点靠近上来,自己彻底成了囊中之物……
~~
皇帝行事颇有效率,第二日午后,就下了旨意,给李尚林安了个新的差事,操办即将在大理国设立书院的事。
设立一座书院可不是易事,何况还实在别国,李尚林接完旨后,略理了理思绪,觉得眼下首要的,该是同大理国方面进行沟通为好。
他整理衣装,来到大理使臣们下榻的驿馆,大理方面也得了消息,听说他的来意后,便客气有加的要带他去到另一个地方。
他有些奇怪,问道,“不知我
皇后总想抛弃朕 分卷阅读222
们还要见谁?”
大理使臣客气笑道,“此事是我们王后牵头,所以您该去面见我们王后才是。”
李尚林一愣,这才察觉,自己居然如此猝不及防的要去见大理王后了……
那可是段三公主的母亲啊……
身为才及冠的年轻人,难有些紧张,好在作为状元郎,朝堂之上的谏议大夫,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他一路沉了沉气,进到碧清园的时候,自觉面貌还好。
时间还早,王后还没出去进行什么活动,听说大梁负责设书院的官员前来觐见,便点头允道,“请进来吧。”
王后接着在堂中端坐,须臾,就见有一身姿笔挺的官员跟随女官进来,恭敬向她问安,“大梁谏议大夫李尚林,拜见王后。”
原本第一眼从身材来看,像是年轻人,王后还有些意外,直到听到他的名字,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李尚林。
这大梁皇帝也是用心良苦了……
王后点头道,“辛苦李大人为我大理国料理此事,快请坐吧。”
说完看向堂中侍女,侍女们会了意,立刻给李尚林搬来座位。
李尚林恭敬道了声谢,这才端端正正的坐了下来,王后暗自打量,见其果然眉目清俊的一副好相貌,乍一看去,与惠贵妃的确有几分相似。
李尚林有才学,王后先前已经有了解,心想既然皇帝特意制造机会见面,不如借机了解一下也好,便特意问道,“本宫一介女流,又偏居大理,虽久仰中原文化,却只是隔岸看花,设立书院自然是好事,只是这书院到底是如何操办,如何运营,本宫都不甚了解,不知李大人可否为本宫解惑?”
李尚林自幼读书,也曾在淮南有名的云麓书院求学,因此对书院也是有些了解,加之今早得了消息,也有意做了些准备,此时便从容答道,“回王后,以我大梁为例,一座书院中,通常由山长、堂长、学长、会长、斋长、讲书、经长、监院、掌祠、掌书以及书办等组成。平素从上到下各司其职,教导学生学业,管理学生日常生活。每座书院都有自己的特色,与山长个人有极大的关系。但大梁书院属私学,此次在大理设立书院却是由朝廷牵头,所以并不能一味照搬。”
王后点了点头,有意继续问他,“那不知李大人可有大致想法?不妨说与本宫听听?”
李尚林道,“在下觉得,书院既然旨在促进两国民众交流,可稍微放低门槛,内容讲学上,也应以普及为主,深入浅出。中原文化虽百家争鸣,但不妨先以推介儒学为主,至于其他,可日后设立论坛,定期推出各家讲学,以丰富书院的教学。至于具体课程设置,还应请两国学者交流后心制定。”
王后觉得很是不错,汉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深,若是一股脑儿都倒出来,唯恐大理百姓会眼花缭乱。而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才能事半功倍。
今日所谈,与他寻常的差事没什么关联,但他也能说的头头是道,可见是个有想法的人,大理王后心下便觉得很满意,发话说,“今日有劳李大人跑一趟,本宫就将此事托付于你,往后诸事,可与我大理使臣沐大人协商。”
李尚林恭敬应是。
看样子,王后的话算是问完了,他正准备起身告辞,不料从身后传来婢女的通传,“三公主驾到。”
紧接着,便听见银铃般的声音响起,段菁菁笑嘻嘻的迈进殿中,唤道,“母后……”
余光扫过堂中坐着的人,她忽然一愣。
那不是……李尚林吗?
天哪,他,他怎么会在这里?
她的脸蛋儿唰一下就红了起来,李尚林不是没有瞧见,不过当着王后,硬是没有显出异样,脸上透出得体的笑来,立起身,主动同她打招呼,“见过三公主。”
段菁菁忙也应了下来,同他打招呼说,“李公子有礼了……你怎么在这儿?”
声音温柔又甜,方才还是个活泼的姑娘,这会儿陡然间娇羞起来。
李尚林回道,“陛下任命在下筹备两国设立书院的事,在下此来,专程拜见王后。”
段菁菁哦了一声,唇角又忍不住微微翘起,眼眸却垂了下来。
当着母后的面,虽是很想看他,却也得极力隐忍。
方才明明一副不知愁的模样,一见到李尚林,简直瞬间长大了好几岁似的,王后眼睁睁的把女儿的变化看在眼里,不由得在心间感叹,出声问道,“方才去哪儿了?”
段菁菁道,“儿臣刚从棠梨宫来,惠贵妃叫人做梨花香膏,儿臣跟着去学了。”
说完想了想,还是想同他多说几句话,便又大胆的转向李尚林,说,“对了,李大人,我还想问一问,能否在书院中开设女学呢?我觉得大梁的很多小手艺都很好,能否一并传过去?”
李尚林礼貌垂首说,“这个到时可根据大理国实际情况安排,请公主放心,在下会尽量周全。”
说话的时候眼眸知礼的下落,十足的君子风范。
王后看在眼中,心中已经有了主意,淡淡笑道,“此事就有劳李大人了。”
李尚林又尊了声是,明白自己该是离开的时候了,便告辞道,“请王后与三公主稍歇,在下告退。”
王后颌首,他礼貌的退出了堂中。
~~
没过几日,棠梨宫的惠贵妃就到了大理王后的回信,说是大理国君与她都甚是满意李尚林,这门亲事,允了。
作者有话要说:李状元:彦儿乖,叫舅舅~~
段三:彦儿乖,叫舅妈~~
彦儿:叫殿下!
舅舅跟舅妈:……殿下~~
彦儿:舅舅舅妈乖!
第一百一十六章
汉人的婚嫁流程,向来隆重而繁琐,相较之下,大理国倒是简洁一些,不过因段菁菁是公主,这婚前定亲的流程也不能少。
李家的长辈现如今只剩了孀居的母亲,好在还有个做贵妃的女儿在宫中作阵。静瑶当仁不让的挑起了大梁,张罗着把两人的亲事给定了下来。
大事办完了,李母进宫看望女儿和外孙,特意做了女儿爱吃的麻饼。
这本来是李妙淳从前爱吃的东西,静瑶原本觉得陌生,但李母每次来看她都会带上一些,她初时尝着味道不错,渐渐地,倒也喜欢上了。
李母早上入宫,彦儿还神着,同外祖母玩了一会儿,到了睡觉的时辰,便开始揉眼睛了,乳母们抱下去哄睡,给母女俩留出清净来聊天。
静瑶亲自给李母倒了茶,笑问道,“尚林的婚事,现如今也尘埃落定了,母亲终于可放心了吧。”
李母也笑道,“这真是喜从天降,没想到他整日衙门家中两头跑的人,竟然早有了意中人,此次能遂心愿,全靠娘娘操心了。”
静瑶摇头说
皇后总想抛弃朕 分卷阅读223
,“是他自己争气,否则以大理王后的眼光,他若只是凡夫俗子,便是我说什么好话,也成不了的。”
说着又操起心来,沉吟道,“母亲接下来可有的忙了,婚期虽说还有大半年,其实也不早了,新宅还需要整布置,增添物件什么的,段三公主到时下嫁,一定会带不少人手,也不知新宅够不够住?”
“够住够住。”李母赶紧答道,“陛下新赐的宅院大着呢,比现在这个多出何止几倍?娘娘说的是,这都是些工夫的事,现在就得开始准备了。”
静瑶又关怀道,“不知银两可充足?倘若有难处一定要开口。”
李母笑着安抚她,“怎么会不充足?娘娘两度晋封陛下都有赏赐,银两不是问题,娘娘放心吧,只是……”
李母似是有些隐忧,静瑶便问道,“母亲担心什么?”
李母道,“咱们小门小户,不知这些准备到时合不合段三公主的心意?”
静瑶笑着给她吃了颗定心丸,“母亲放心,到了婚礼前夕,大理国自会派礼官入府,指导具体成亲的事宜,您不必担忧。”
李母点了点头,多少放心了,想了想,又问道,“阿林能娶到意中人,我心里替他高兴,只是不知这位公主秉性如何,可好相处?”
儿媳妇门楣太高,倒叫婆婆有压力了。
静瑶理解李母,忙笑着宽慰,“您放心,这位公主是个率性的姑娘,没什么心机城府,心性单纯善良,只是不似咱们大梁的闺中女子温婉,毕竟是大理国君的幺女,从小便娇宠一些。”
她说得还算客观,虽然喜欢段菁菁,但在自家母亲面前,不需隐瞒,将真实情况说出来,也叫母亲做好准备。
李母听后放了心,点头说,“人家是公主,娇宠些也正常,只要不难相处就好。”
静瑶点了点头,眼看着那麻饼在眼皮底下甚是诱人,忍不住拿了一个尝,正吃的香,忽听见李母问道,“皇长子眼看一天比一天大了,娘娘可有意向为皇上添位小公主?”
大约这天底下做母亲的,都爱操心,眼看着李尚林的婚事有着落了,李母又来关心她的肚子了。
不过当了娘后虽然辛苦,但静瑶却尝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现在好了伤疤忘了疼,也想再添个小闺女呢。只是有些无奈,叹道,“我自然是有意的,可是此事需看缘分,再说现在彦儿还小,不会那么快吧。”
李母笑道,“有心便好,自然是要看缘分,好好养身子,没准儿小公主很快就来了。”
静瑶点头,“女儿知道了,母亲不必为我操心,眼看要忙起来了,要多注意休息才是。”
李母忙应好,又说了一会儿话后,眼看时间不早,便起身告辞了。
李母客气知礼,虽然女儿已是宫里独一份的荣宠,行事也从来不逾矩,重生后能遇见这样的亲人,静瑶也很感谢天恩了。
~~
大约是因为上午吃多了李母做的麻饼,晚膳的时候,静瑶没什么胃口了,宇文泓过来用膳,尚膳监又备了满满一桌的菜式,她吃不下,索性伸手亲自为宇文泓布菜。
宇文泓武将出身,又正值壮年,平素较喜食荤,今日饭桌上有两道荷包里脊及香酱牛肉,是他往常喜欢吃的,静瑶便为他多夹了几次。
宇文泓见她只顾着给自己夹菜,自己却不吃,不由得奇怪,发话道,“这种事叫别人来做,你先吃。”
静瑶笑着摇摇头,“陛下恕罪,今日臣妾娘家母亲进宫,带了些零食,臣妾午后贪嘴,一时忍不住吃多了,此时腹胀着呢。”
宇文泓唔了一声,“看来还是李夫人的手艺好,等会给朕也尝尝。”
静瑶笑着应了声好,“这若是叫母亲知道了,一定倍感荣幸。”
宇文泓也笑了笑,说话间咬了一口荷包里脊,立刻赞道,“这个不错,酥香可口,来,你也试试。”
说着亲手为她夹了一块。
这下可成了御赐,不得不尝了。且难为他好心,静瑶纵使没什么胃口,也必须得尝一尝了,她举著送进嘴中,咬了一口,确实酥脆可口,正要点头夸赞,却哪知忽然没来由的一阵恶心,匆忙搁下筷子,掩唇呕了起来。
桌边侍立的人们都吓了一跳,春萍宵雨忙上前递帕子水杯,宇文泓也是愣了,忙问道,“怎么了?朕吃着这菜还好啊……”
静瑶缓了一下,道,“臣妾也不知,就是一阵恶心……”
宇文泓听完皱眉,忙要同福鼎发话,“去传太医……”话未说完,忽然自己愣了一下。
这情景,与当初怀上彦儿的时候多么相似,阿淳该不会……
他惊喜的看过来,“阿淳……”
望见他的眼神,静瑶也是一愣,短暂错愕后明白了过来,自己觉得很是震惊,“不会吧……臣妾自打生完彦儿,还一直没有……”
当着满殿的宫人,她没好意思说出来,不过近身的春萍宵雨可是都知道的,娘娘自打生完皇长子,现如今一直没有恢复月事呢。
通常女子产后恢复了月事才能再次怀孕。几人因此都有些疑惑,暗自猜想着,主子该不会是下午吃多了麻饼,撑的吧……
只是眼看陛下这股子开心的劲头,谁也没胆量戳破,春萍与宵雨互视一眼,抖胆谏言道,“奴婢去请御医……”
还是御医说了算,陛下到底是不是空欢喜一场,叫御医来解谜底吧。
宇文泓大手一挥,“快去快回。”
索性也不吃饭了,甚至连路都不叫她走,起身将人抱去了里间的榻上。
静瑶无奈又好笑,试着道,“瞧陛下这样子,倘若今次不是有孕,该多失望啊。”
宇文泓俯身下来,在她耳边低语,“不会的,朕有预感……再说,朕一向很有准头,武场上也从来箭无虚发。今次这么努力,一定会……”
话未说完,就叫她捂住了嘴,她羞得面红耳赤,什么嘛……
什么箭无虚发,这才刚从饭桌下下来……
她刚想嗔他,却听见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福鼎在门口请示道,“陛下,娘娘,御医到了。”
宇文泓发话,“进来。”
福鼎应了声是,很快,就见魏子元提了医箱进来了。
年轻的御医,通常值夜的时候多,魏子元恭敬跪到床边,为静瑶把脉。
他来棠梨宫的次数多,算是比较熟悉静瑶的脉象,很快便有了结果,随后便向两人回话道,“启禀陛下,娘娘乃是喜脉。”
这话一出,叫静瑶一愣,却见宇文泓却当即乐了起来,笑着点头,“很好,很好!皇嗣不负朕望,来的很及时,赏。”
这话说得,也不知是要赏这位刚报到的小皇嗣,还是惠贵妃,又或是御医?
一旁的福鼎怔了一下,立刻领着众人跪地道贺又
皇后总想抛弃朕 分卷阅读224
道谢,“奴才恭贺陛下,恭贺娘娘……”
左右趁着陛下高兴,就权当见者有份儿吧……
殿内外一片喜气洋洋,此时静瑶也回过味来,深觉不可思议,忙问魏子元,“你可确定?本宫自打生完皇长子,一直尚未复血呢。”
魏子元垂首道,“娘娘放心,这种情况在民间称为‘暗怀’,也是常见的。”
暗怀?
原来是她自己孤陋寡闻了,她还一直以为没来月事就不会有孕呢……
这下好了,彦儿还这么小,二宝就来报道了……
她手轻抚小腹,心间忍不住的感慨,听见宇文泓又有所担忧的问魏子元,“贵妃这么快有孕,是不是对她的身体不好?如今都要注意什么?”
这到底是有了经验了,还记得上一次听到她有孕时,他可只顾着傻乐了。
魏子元恭顺答道,“回陛下,贵妃娘娘身体底子向来不错,此次有孕确实来的快了些,不过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只是这一胎产完,最好好好休息一下。今次如上回一样,注意心情舒畅,合理饮食即可。”
宇文泓边听边颌首,把医嘱仔细记下,模样像极了一位虔诚的病人家属。若不是身穿着团龙服,几乎要让人忘了他是九五之尊。
现如今静瑶身子一切都好,并不需要开什么安胎药,魏子元禀报完,便退了下去,静瑶想起来刚才饭还没吃完,同他道,“菜都凉了吧,陛下还没吃完,不如叫人去尚膳监另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