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让你窝心

    “殿下,臣唐突了,但老臣身受皇恩,又有老太后之托,是不敢有懈怠之心,冒犯之处还请殿下原谅。”殿下所言江万载实在是无法反驳,否则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言罢转身又向应节严施礼道,“和父,刚才言语多有得罪之处,还请不要放在心上!”

    “正可谓关心则乱,江大人拳拳爱国忠君之心天地可昭,本王从未有疑,爱护之情并不敢忘。”赵昺还礼道,暗中松口气,总算将江老儿的‘攻势’挡住了。刚才自己之言不过是诡辩,经不住琢磨的,此事放在府中讲,江万载说得一点错都没有,应老头儿就是没有尽到劝谏之责;而自己却将事情放到国家层面,那就是江老儿没理了,自己虽小却想着为国为君出力,那就是大忠大义,任谁也不敢再争辩,否则就是奸佞小人。

    “大人,你我倾心相交数十载,我又不是那妇人般的心眼儿,岂不知你心意。”应节严也笑呵呵地还礼道。

    “话即已至此,殿下开府琼州之事实乃万分艰险之事,太后于殿下亦是爱护有加,还请殿下体谅,老臣不敢妄议,也不便多言。”江万载喝了口茶说道,他此刻已经反应过来了,殿下这是在用大义之




第083章 名声累人
    江万载也被应节严骂楞了,自己一向自重,最是爱惜名声,不容自己有丝毫辱没家门清誉的行为。刚刚他不过代侄子请求回家守孝,这完全合乎朝廷法度与礼法,并无不妥,应老头却破口大骂,让他也十分恼怒。但碍于殿下在此也不好当面质问,刚好殿下也是看不公让其解释,因而只是怒目相视,若是给不出说法自会与其没完。

    “哼,好一个忠烈满门,不徇私情的古山先生!”应节严冷哼一声,毫无畏惧地瞪了回去道,“那日汝要吾陪同前来王府以对弈为名探殿下虚实,局中殿下布下舍子求生之局胜了你。汝便借此要殿下点评当下形势,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可又与当下何干”江万载承认了有这事儿,但想不出与今日自己所求有何关系,出言质问道。

    “承认便好。”应节严怒气不减地道,“殿下言元军因国中内乱有北还之相,又以棋局言说时局称朝廷应借此机整顿朝纲、韬光养晦,不应贸然出击恢复旧土,是也不是”

    “嗯,不错!”江万载点头道。

    “此后殿下的猜测果然应验,大部元军停止了进攻,而朝廷却又要议和,并欲派出质子。殿下进宫主动要求出质蒙古,你又让吾与声伯相伴前来府中探听殿下为何如此,对也不对”应节严是一句一问,且火气不减,胡子都翘起来了。

    “对,正是我的主意!”江万载看看殿下老脸一红道,自己如此确实有些下作,但当时形势如此,自己不便出面,只能假手于其,不想今日又被其揭了出来。

    “殿下分析了当前两朝形势,称议和必会无果而终,而朝廷中稍后必会因形势缓和,以为元军北撤之后便能效仿当年高宗皇帝重复江南之地。因而自己是以暗度陈仓之计求得开府,以便脱离朝廷出镇地方求能寻得一处安身之所,以备不测。”应节严缓了口气又说道,“殿下与声伯有救命之恩,又有半师之谊,最是信任他,才会将如此机密之事告知,而吾回府后又合盘相告,你闻之后又是如何说的”

    “吾称殿下确实异于常人,所言皆有道理,日后必能印证。”江万载叹口气说道,感觉自己就像个小偷被人抓住了一般,不敢直视。

    赵昺现在倒是悠然自得,其实当时他也看出应节严是来者不善,刘黻这个老实人不过是被其拉来当挡箭牌的。而之所以将自己的计划说出,不过是将计就计,他也正想将自己的打算借应节严之口传到江万载之耳,以求得到他的支持。要不自己那会儿和应节严没交情,怎么会将秘密告诉其。今天俩人‘内讧’将实情道出,也证实了自己计策的成功,却没想到江万载那时就对自己这么有信心。

    “当时太后正为派何人伴随殿下前往蒙古发愁,你便举荐自己的侄子在广州抗敌的江璆入幕王府,并以大义鼓动吾及中甫同时前往以避人非议……”应节严侃侃而言,却被江万载给打断了。

    “和父,你入幕卫王府,我何时鼓动过你而是你称殿下当世奇才,但年纪尚幼,需悉心教导方能成器,才求我在太后前举荐的,此刻却又浑说,我看倒是你欲借殿下而成全自己的才名而已!”江万载愤然地指出其不实之处。

    “哼,是也不是!”应节严翻了个白眼似乎不屑辩解,接着说道,“你大胆的将江璆举荐入府,正是因为相信殿下所言,已知晓议和难成。而如此一来,不仅将江璆诓到朝廷,使其远避刀兵,还可借此成全你舍亲为国,大公无私的忠义之名。现得知殿下坚持开府琼州,你知那里凶险不逊于沙场,从而担心自己从子的安危,便百般推脱不肯促成此事。而今见殿下仍不改初心,又生诡计想以丁忧为名将江璆弄出王府,以避免被迫前往。是也不是”

    “一派胡言!”这回是江万载被气得胡子翘了,他起身怒道,“殿下,老臣若有违心之举,愿受天雷……”

    “江大人,此等小事,切不可随意立誓。”赵昺见老头气得要发毒誓,急忙打断。他知道古人崇信鬼神的,可不像现代人发誓就跟放屁似的,因此这毒誓可不是随便发的。而他不相信江万载如此做其中没一点私心,也许只是其不觉而已。加上自己今天又不了解今天老天心情如何,真给降下雷把老头给劈了,自己找谁去游说太后啊!

    “殿下,此等沽名钓誉之人拦他作甚!”那边应节严却依然气哼哼地说道。

    “好好,既然和父坚持此见,老夫这就即刻进宫,劝说太后恩准殿下开府琼州,以消你误解,还吾清白。”江万载被彻底激怒了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并没怀有私心。

    “我靠,这



第084章 高论
    在请求江万载劝说太后同意卫王开府琼州的事情上,其实不只是应节严来过,朝中还有多人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理由找到他,其中也不乏朝中重臣,但都为江万载一一所拒。而他之所以如此,并不只是自己一直在权衡利弊,还有一个原因便是顾忌到太后的声誉。

    世人皆知度宗皇帝留有三子,嫡子赵显继位后短短两年便丢了江山,被鞑子掳往北方削了帝号。余下两位皇子在谢太后的主持下于临安失陷的前夜出逃福州,按说这两位皇子皆非嫡出,又都是不通世事的幼童,立谁为帝都说得过去。

    可最终还是落到了赵昰的头上,公开解释也是说其身份高贵,自幼聪颖,至诚纯孝,年纪又稍长。但谁都也明白,论出身赵昰生母也不过是个嫔,生下皇子才被升为妃,不比赵昺生母高多少。而同为先帝的儿子,身份高贵岂不是胡言。那自幼聪颖和至诚纯孝同样是胡说八道,一个孩子能看出什么来。也只有年纪稍长还说得过去,符合立长不立幼的礼法。

    于是乎在赵昰继位不久便有非议传出,言称众臣有意立赵昺为帝,但因为其生母已逝。而今先帝后妃中杨淑妃地位最高被尊为太后,因为其一意要立自己的亲子为帝,所以才在国舅杨亮节的周旋下皇位才落到了赵昰的头上。潜台词便是赵昰的皇位是抢的弟弟的,而杨太后则处事不公,偏袒自己的亲子,排挤其他皇子。

    尊太后、拥立新帝的事情江万载一直参与其中,他当然清楚其中的经过,而那些非议都是谣言,除一些是别有用心的人编造的,还有便是国舅杨亮节因为争权与皇室宗亲和朝臣们交恶,从而引起众多人的不满,失败者便用传言来打击政敌的。这些谣言传播甚广,虽然最终被一一澄清,可还是给了杨太后很大的精神压力。

    此后又接连发生了卫王误上疫船与朝廷大队失散,和卫王主动要求出质蒙古的事件,使得谣言再起,称太后为保亲子的帝位稳固,不惜假手他人除掉卫王。知情者清楚这两件事都与太后无关,但不知情者因为事情太过诡异,却不由不信。

    一个身边有诸多内侍和侍卫看护的皇子,能躲过众人的视线,独自离开御舟,还碰巧就上了疫船,谁也不相信一个五岁的孩子在没人指引和诱惑下是万难做到;再有经历泉州之变的人都知道,卫王在元军的追杀下曾被吓晕过去,现在过了不到两个月便自己主动要去蒙古当人质,那只能说明卫王被吓傻了,或是背后有人教唆、甚至是恐吓,使其不由已而为之。

    这些事情已经闹得满城风雨,把杨太后推到了舆论的风头浪尖。而琼州那鬼地方什么样,大家都心知肚明,现在别看朝臣们一力主张由卫王出镇最为妥当。但江万载明白这是因为大敌当前,众人急于离开的原因,待形势稍缓便会有人称是太后欲置卫王于死地才如此安排,否则她怎么不去琼州避难,那里去占城更为方便。

    江万载清楚自己劝说太后同意由卫王开府琼州看似顺理成章,但也等同于将自己和太后在火上烤,将来没事还好,一旦卫王稍有差池便会将罪责落到他们的身上,对太后的声誉和自己的名声都有极大的影响。而他也知卫王虽然聪颖,但年纪终归还小,威望不足,容易被人挟制,若是远离朝廷独自主持一地军政,他担心其难以控制局势,惹出大麻烦来。

    当然江万载从心里也不愿意江璆前往,其要是出事,自己对不起死去的兄长,也难以给江氏一门个交待。而正在他为此苦恼、踌躇之时,应节严却又不合时宜的前来府中说项,大谈卫王开府琼州的好处,不等其说完便惹得江万载积蓄多日的怒火爆发,将其‘扭送’卫王府对质,却险些被卫王师徒合伙给赚了……

    “江大人,本王以为世人立足于世无非名利二字,追逐声明自然也无可厚非,但行事为声名所困,便是本末倒置了。”赵昺听着江万载的感叹,便知其心中困惑,这是既想顾忌亲情,又担心有损自己的清誉,他想了想说道。

    前世赵昺见惯了那些屋里喝粥出门嘴上抹油、贴身破衣烂衫外罩皮尔卡丹、兜里明明只剩下俩钢镚却要争着买单的人,而他自己也曾做过这样的事情。说白了无非是怕别人瞧不起,从而坏了自己的‘名声’,因而只能打肿脸充胖子,干些人前富贵人后受罪的蠢事。当然他们的情操和声望虽和江万载无法相提并论,但心理却没什么差别,都是为名所累。

    “还请殿下解惑”应节严也赶紧凑了过来道,他今天也是栽了大面,事情没办成还弄了身骚,将几十年的朋友都得罪了,以后还不知怎么面对。

    “和父还



第085章 事成
    赵昺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立志要做‘坏人’,这下可把俩老头儿吓得不轻。这孩子才六岁就已经折腾出这么大事儿了,若是真变成坏人,还不得将天下全给祸害了。当下便轮番给殿下做起了思想工作,从三皇五帝,老子、孙子和孔子,最后直讲到乡野高人才算完。总之,就是要他学好,俩人这么一折腾倒是仿佛早已忘记了刚才的争执和所为何来。

    “先生,本王近日温习《论语》,其中有所不明,可否解惑”见俩人说的口干舌燥才住了口,给他们斟上茶道。

    “殿下,请讲。”应节严听了赶紧撂下手中的杯子,正襟危坐道,说起来自己入府还是头一次尽师傅的责任,而以他的经验殿下绝不会无的放矢,不由的让他心生警惕,琢磨这孩子又要玩儿什么幺蛾子。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作何讲”赵昺言道。

    “此句出自《论语?述而》篇,意思是生活奢侈便会傲慢和不谦逊,节俭就显得孤陋固执。相对比较,宁可孤陋固执,也不要傲慢而不谦虚,也就是节俭能养德,奢侈则败德。”应节严解说道。

    “嗯!”赵昺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并没多说随后又问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又做何讲”

    “此句出自《论语?乡党》篇,意思是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殿下可明白了”应节严答道,但一时却搞不明白殿下为何会将两篇毫无关联的话放到一起发问。

    “好,意思本王清楚了,但仍有不解。”赵昺笑笑说道。

    “殿下尽管问来!”应节严知道戏来了,打起精神说道。

    “圣人在前篇中教导世人要生活节俭,量入为出,不要奢侈。而其自己吃的却要求精致,不嫌繁琐,岂非自相矛盾,本王自以为其有欺世盗名之嫌。”赵昺笑笑说道。

    “这……殿下万不可如此点评!”殿下之言把应节严吓了一跳,一时间不知如何解答。可孔子乃儒家圣人,乃是他们这些士人的共师,其要是欺世盗名,大家岂不都成了这‘坏人’的弟子,只能先制止道。

    “殿下,对此朱子曾批注曰:圣人饮食如此,非极口腹之欲,盖养气体,不以伤生,当如此。然圣人之所不食,穷口腹者或反食之,欲心胜而不暇择也。而并非殿下所想之意。”还是江万载书读的多,想起后人的解说。

    “后人评述,不足为证。史载,圣人仅只有三年做官,直至晚年方受到些礼遇,纵其生而言,其只是一个布衣,虽不贱却较贫之人。因而就其在国中地位和饮食生活当与常人无异,其半生饮食仅果腹而已。而朱子所言多有遮掩辩护之意,但其即以为盖,说明也不敢确定自己的说法是否正确。再者朱子逝不过百年,其所为还有人知,其德行……”赵昺却不肯认同,接着说道,可话未尽便被打断了。

    赵昺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言其实都是断章取义,经不住推敲和考证的,因此只求一鸣惊人将他们一下打懵,要不和两个有真才实学的老书袋子论起经典来可就露怯了。而这诡辩的本事还是当版主时练就的,否则如何能挡住那些骨灰级喷子的进攻,现在却要拿来对付这两个古人。又想想自己干点事儿怎么这么难,本来很简单的事情还要跟他们绕个大弯子,不禁也有些怅然。

    “殿下,有话直言便是,且不可诋毁圣人。”江万载已经听出来了,殿下刚才的话潜台词便是孔子太穷,想吃好的吃不起,可为了面子自己只能过‘节俭’的生活,其实也不过是个伪君子而已。那朱熹是本朝之人,当年也确实干了些行为不检的事情,现在被尊为大儒其中是有政治缘由的。但要反驳殿下的话还真不好弄,传出去更是不好,想着殿下扯上这两位肯定还有后话,因而干脆打断了他。

    “呵呵,本王的意思便是圣人也有七情六欲的,想吃的好点更不是什么大事,却并非有意诋毁。”赵昺笑笑说道,现在目的即已达成,而现在的世界是士人们的天下,自己再刨他们的祖坟就是与天下为敌,因此见好就收,主动致歉。

    “如此最好!”江万载舒了口气道,与边上的应节严对视一眼都是摇头苦笑,殿下小小年纪便有离经叛道之念却不是好事,不禁对他充满了同情,教这么个思想活跃,又有主见的学生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而殿下好像话还未尽,又开始发表议论。

    “如今之世,豺狼当道,虎豹横行,在外夷入侵之下已经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再无当日仁义之风。现在朝中正气不显,小人立于朝,本王以为依旧对其以道义行事,拘泥于礼教,难免束手束脚,以致受制于人。



第086章 人心难测
    “先生,这是何意”送走了江万载,赵昺便将放在桌上那份自己批准的事务局改组方案递给了应节严,而老头儿看过,却将事务局三字勾去了,让他十分不解,愕然道。

    “殿下,既然开府之事已成定局,又何必如此遮遮掩掩呢!”应节严笑道。

    “呵呵,本王真是糊涂了!”赵昺被一语点醒,拍拍脑门讪笑道,他刚才还以为这老头儿反悔了呢。他知道江万载行事向来谨慎,既然答应便会用心去做。而太后说白了就是个没有主意的家庭妇女,她凡有大事都谨遵谢老太后的懿旨,听从江万载的意见,因此开府琼州的事情已是十拿九稳。

    既然如此,按照大宋的官制,出镇地方的大员所属僚属本皆由朝廷委任,不得自行征辟,借以加强中央集权,同时监视主官有无违法之事,以防形成地方割据。但事都有例外,大宋在立国初、靖康之变后及蒙古大举南侵之事为了巩固地方,加强重点地区的防御能力,抵御敌人入侵,皆授予出镇地方大员机宜之权统管地方军政,允许他就地募兵自创新军、插手地方经济、干预地方税收、发行货币、征辟委任属官,任命地方官员,甚至允许开科选拔人才,形同割据的军阀。

    当然授予重权的时期皆是战乱或是动荡之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前两次在政权稳定后,朝廷都及时收回权力,以防坐大,形成新的地方势力。而今大宋已经名存实亡,为了延缓败亡的时间,朝廷再次放权且比前时更大,不仅对朝廷官员如此,即便有意接受招安的盗匪,归降的敌民皆可补授,给予集权。使得实际上朝廷对地方已经失控,但也不得不为之。

    如此一来,王府属官皆可直接由赵昺任命,且大宋大部地区皆以沦陷,地方政权解体,朝廷委派的官员或死或叛降,空出了大把的位置,尽可由他做主,因而再行设置这隐晦的事务局便失去了意义。加上大家都急着逃命呢,不想再浪费时间,所以他相信对自己的委任不会太久,那么组合也不必浪费感情了。

    “殿下,老夫以为既然大局已定,事务局暂且不动,但来日仍应将总计局和匠作局部分并入内府,亲卫也要扩编皆由殿下直隶。”应节严又说道,他刚才看过殿下修改过的文案,自己所请大多未动,却将总计局和匠作局地位提到与幕府并列的位置,并为原事务局单设二局。使他感觉到这个事务局绝不是自己看到的只是神秘那么简单。

    殿下控制总计局和匠作局尚好理解。总计局总管财物的调配,可以借以控制各方;匠作局现在看似是个大杂烩,但其中的兵器作承担了制造新武器的工作,这关系到战斗的胜负,需要暂且保密。而事务局殿下却紧抓不放不肯并入幕府,他就觉得这孩子真是不简单,其不仅有仁义的一面,还有着阴暗的一面。
1...2122232425...5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