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怪诞的表哥
而是因为,乔峰把阿朱打死了。
阿朱作为紫苏最喜欢的角色,在紫苏心中的地位几乎是仅次于方芷柔,居然就这么被心爱的男人打死了。
为这事,紫苏整整哭了一晚上。
但她一个丫环,是绝对不敢指责林启什么的,有心不理他,但她终究也是不敢,每日里端茶倒水依旧是一丝不苟。
紫苏表达生气的方法倒也别出心裁,小丫头给客栈里所有人都绣了个香囊,独独漏了林启的。
看着胡芦和于三摸着香囊,像捧着什么绝世珍宝的样子,林启只好苦笑摇头。
这种事,还有什么办法呢。
待于三知道紫苏生懂事长的气的时候,急得如火烧屁股,忙慌慌花了大半个月的工钱,托人到太原买了最好的姚记脂胭,才勉强抚慰了小丫头受伤的心灵。
至于颜怀,掏出了一大叠的银票,死活要买德云社的份额,林启最后熬不过他,反正对这种事情也不甚在意,只好依了他。
将颜怀打发到于三那边了解德云社的事务,并且把劳工保险、伤病安置之类的事,比如死去的小丙那孤儿老母怎么安置的问题,一股脑丢过去。
反正依颜怀的性格,总不会亏待人就是。
如此一来,果然耳根清静了许多。
而颜怀离开了家中的管束,渐渐变成了一个夜猫子。
他每天忙到夜里,还要给保安队讲他们听漏的故事,好不容易大家都歇下了,他还要把每日里的感悟记下来。
等这些都忙完,颜怀便与葫芦吃些宵夜,再喝两杯酒,絮絮叨叨一阵。
一开始他还每天坚持早起,后来反正没人管他,便开始越熬越晚,越起越迟。
逍遥自在的颜怀,今天早上却被迫起了个大早。
因为忻州观察使大人带了一票官吏,登了朔风客栈的大门。
梁朝与辽国百年来打打和和,打不过就议和,哪怕议和了,小规模的战事也是不断。
而忻州接壤辽国,北倚长城,西隔黄河,正是兵家要地。
忻州观察使祝圣哲上任不过一年,他本是在兵部任令史,朝庭派这样一位有兵部背景的官员到忻州,其意自明。
&n
第101章 祝大哥
“此诗浑然天成,气魄万千呐……”太原通判卢培赞了一句。
“下官念叨此诗整整月余,犹觉心中意蕴呼之欲出……”胡牧赞了一句。
“谪仙再生。”祝圣哲负手仰立,给了个评论。
林启见了三人的样子,微微摇头,只好过去行礼问道:“诸位客官想吃什么”
他听颜怀说过什么忻州观察使会来文水县,又见万渊站在一众随从当中,跟人家的小弟似的,因此也知道排头这三位都是大人物。
至于这三们中,站在后面,肚子大大这位,应该就是胡县令了。
胡牧虽未与他见过,但也多次听过他的名字,此时见他神形外貌也知他就是林启。
于是胡大县令便对祝圣哲笑道:“这位便是我与大人说过的林启,会写诗,还会做生意,开了一间牙行,可称得上是‘义社’,县中不少百姓都因此能吃上饭。”
林启谦虚道:“在下只是一个跑堂而已,诸位客官想吃什么”
这句话他是第二遍问了,说话的神情语态,没有一丝一毫的战战兢兢,仿佛并不知道眼前站着的是什么高官。
祝圣哲见他大大方方的样子,觉得颇有些意思,便道:“你是个跑堂”
“如假包换。”
“那你见了本官,也不怕”
林启便笑道:“当官又不是为了让人怕的。何况各位客官,今日也未穿官服,不是吗”
祝圣哲与卢培对望一眼,笑道:“这人有点意思。”
下一刻,他又看向林启,问道:“你说官不是为了让人怕,是为了什么”
神经病啊,我是个跑堂的,你这大人物问我这个干嘛。
“想来是‘为民服务’四个字吧。”林启只好笑道。
四个字入耳,卢培眼神一动。
胡牧愕然。
祝圣哲只是微微颔首,并不再提这个话题。
林启心中暗道,这个祝大观察使颇有城府嘛。
下一刻,祝圣哲看着墙上的诗,评价道:“字一般,诗却是……‘极好’两字都不足以形容,佳句天成呐。是你写的”
“不是,”林启道:“在下喜欢看些杂书,书中正好引用的李太白的诗,在下也不知真假。”
“哦是本什么书”
“话本杂书而已,叫《小李飞刀》说的是些绿林轶事,话说绿林中有一张天下高手的排行榜,唤作兵器谱,排行第三的兵器,便是一代大侠李寻欢的小李飞刀,可百步穿杨,又因他好酒,便常常吟李白的这首诗……”
林启絮絮叨叨说起来,偏偏他这一招对吴天好用,对祝圣哲却不好用。
祝圣哲似乎对他的故事颇感兴趣,也不坐,就那么负手站着,身姿如松,面上却是一幅洗耳恭听的表面。
林启只好用春秋笔法将大概故事讲了,一直说到口干舌燥。
“林诗音真有这么美让他们……”胡牧忍不住问道,话一出口才觉不妥,偷眼看了看祝圣哲。
祝圣哲随意点点头,赞了一句:“挺有意思的故事,你爱看书”
又来一个个都这样,烦不烦……
林启心中腹诽,面上却还是谦虚道:“爱看些闲书罢了。”
祝圣哲微微一笑,赞道:“好读奇书初不记,饱闻怪事总无惊,你不错。”
说罢,他脸上扬起一丝挪揄的微笑,又问道:“那首‘燕云北望气如山’又是出自哪个故事”
林启心中翻了一个大白眼,你就算是高官,也没有这么为难人的。
他抬头正见颜怀从楼梯上下来,便指着颜怀道:“这个故事我却是跟颜公子说过的,大人可以让他来说。”
颜怀一扫往日刚起床时睡眼惺忪的模样,又将自己打理得朝气蓬勃,上前一丝不苟地对祝圣哲行了礼,嘴里却唤道:“祝大哥。”
祝大哥
大哥
林启心道,
第102章 我们改个名字吧
待祝圣哲一行人出了客栈,颜怀不禁松了口气,他平生最不爱的就是和这些有点年纪又有点地位的人相处。
“呼,终于走了,还好我机敏,把有天龙八部的故事浓缩了一下。不然他得待到什么时候啊……”
林启转头不理他,却见祝圣茂一行人中,队伍最后的万源停住了脚步,回身向自己走来。
“万先生还有事”
万渊今天表现的颇有一些老实本分,不过也就是没有嘲讽这几个大老爷,一双狭长的丹凤眼中还是流露出玩世不恭的神情。
此时他看向林启,若有深意地说道:“前几日蹭了你一顿火锅,今天便还你几句话,算作饭钱吧。”
你吃饭从不给钱,借口倒是很多。
林启心中暗笑,还是说道:“那我洗耳恭听。”
“这位观察使大人,他的座师乃是当今枢密院院使傅斯年大人。”
林启尚在咀嚼万渊这句话的含义,却见那老匹夫一句话说完已翩翩而去。
林启翻了一个白眼,腹诽道,这糟老头又开始了,非要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枢密院”
大梁枢密院掌军机事,与中书省并称两府,权力仅次于宰相。
“但这老匹夫告诉我这个有何用”
林启不禁低头沉思起来。
梁朝与辽国议和以来,大的战争虽然没有,局部的小冲突却是不断。那这种情况下,何谓军机
情报
假设两国双方都派了暗碟,深入对方腹境探查情报……
据说辽国的情报机构颇为隐蔽,有人说是设在惕隐司,有人说是军机处。大梁这边的话,特务组织应该是由枢密院负责。
祝圣茂的座师既是掌管着一**机事的大佬,手底下又有特务机构,若是对通辽的事情不感兴趣,那才是怪事。
“这么说起来,这分明是个利好消息,万老头为何特意提点我”
凭这一句话就想蹭我一顿饭
这边林启琢磨着祝圣哲这个人的时候,祝圣哲安步当车走在长街之上,脑海里也浮现出林启的样子。
他今天去朔风客栈,明面上的理由有二。一则看看那首让人叹服的事;二则看看文水县的有利民生的那个“义社”德云牙行。
暗地里的理由也有二,一是和颜怀加深关系,二是看看能不能收拢这个林启。
忻州北接大辽,时局复杂,有能力的人是多少个都不够用的。
但此时祝圣哲回忆着林启那张满是假笑的脸,却觉得这个年轻人实在是不好驾驭。表面上看着随性,骨子里的傲气和自负却可一窥端倪。
祝圣哲宦海沉浮这么多年,见过的无数人,其中也见过那些自负狂傲、不愿屈居人下的名士俊杰,实则却是以此为阶,想让人高看一眼。
但这个林启不同,不过是年纪轻轻的少年,那种掌控感,那种自信……
像极了一个人,颜恪。
不过对于自己能不能驾驭这样一个人,祝圣哲并不担心。
人世如浮萍,有能力的人,能来助自己一臂之力,也就够了。为官之道,无非是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
“有些事,还需要观察观察再说,后日的文会,便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一直到祝圣哲一行人走远了,徐峰刚才与周婶推徐瑶到了大堂里。
林启便对徐峰打趣道:“哪有你这样的东家,客人来了,自己躲起来,让跑堂的招呼。”
徐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辛苦林兄弟了,我们兄妹不惯与官面人物打交道。”
“谈不上什么辛苦,我开玩笑的。”林启见徐峰表情,知他心有难处,也不追问。
他又看向徐瑶,问道:“那后日的文会,东家是不去了”
第103章 无忧物业
林启撇撇嘴,江左梅郎你都不知道,还要起名。
他也不想跟颜怀多说,随口道:“依你吧,想叫什么就叫什么。”
颜怀猛然惊喜:“真的”
“你是股东,你说了算。”
谁知颜怀却还是不依不挠,道:“这个‘懂事长’听起来也不霸气,也得改了,应该叫‘盟主’。对了,‘股东’什么的也难听死了,我要叫‘军师’,以后你是盟主,我是军师,于三就做个大长老吧……”
什么鬼,当我在陪你玩过家家吗
神经病,走火入魔了吧,我就不该跟你讲故事……
心月楼。
吴天吴大捕头,从秀榻上爬起来,满意地舒了口气。
“大丈夫生当如是啊。”
过日子果然是钱越多,过得越舒坦。
以前吴天常去留宿的是杏花楼,那时候觉得,心月楼与杏花楼大概也不过是大同小异的。可这些日子以来,钱赚的多了,吴天来此来得多了,才明白,其中是大有不同。
可不止档次高一筹的问题,其实差别,难以言表。
想来太原府中、汴京城中,又该是何等的……有趣。
若有朝一日,如李府一般建自己的亭台楼阁,俏婢如云,纸醉金迷。又是何等的让人向往。
温柔乡里虽让人流连,可吴天还是决定去上衙。
毕竟这几天,观察使来了文水,这小小的县城,也暗流涌动起来……
穿衣服的时候,吴天忽然瞥见自己肚子上的肌肉竟略有些松弛了,他忽然莫名的烦躁起来。
“腹生髀肉,日月磋跎。不过是荒废了不到一月,温柔乡是英雄冢。”
自嘲地笑了笑,吴天暗道,还没有到可以放松的时候。
不过快了。
他穿好衣服,拿起佩刀,眯了眯眼,忽然想到林启。
那人,身上可还有好几桩命案压在自己手里呢。
但不着急处理,很多东西,可以等到尘埃落定之后再来解决。
在文水县中,吴天大概是第一个,觉得在林启与李府之间也许林启是有些胜算的人。
究其原因,除了只有吴天暗自了解的物业项目的厉害之处,还因为,江县丞近日来,时不时便在感慨,无非是“人老了,也该谋划一些退路了”之类的,话里话外的意思,大概是想到江南寻一处地方养老。
“一辈子在山西这穷乡僻壤,如今身子骨不好,受不惯这边干冷的天气……”
吴天心里却明白,江恒绝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垂垂老矣,作为心腹,吴天知道这个把持文水县近二十年的人有多精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