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祯娘传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夏天的绿
况且这摊主眼睛利着,祯娘容貌气度在这儿,一看就知道是贵家小姐。这样的人逛书市,大都是真心爱书的文雅之人。比一些经书读死了,来这儿只是附庸风雅的男子还来得挑剔呢!
祯娘正仔细挑拣这些书籍,心中也是赞叹。有些书摊也是古董摊子,因为上头书籍也至少是有百年历史的。宋刻本不用多说自然是受尽追捧,还有唐朝时候的手抄本,就算不是名家所写,只不过是摹本,也十分了得了。
这摊子却不是,而是个真正的旧书摊,往往只有家贫才来光顾的那种。但是这家显然是不同的,不只是每本书都是整整齐齐的,里头也不错要么干净如新,要么就是有着整整齐齐的批注。
祯娘手上拿着的一本《品花录》正是一本满满批注的,这笔迹清隽杂而不乱,见解也颇有意思。真让祯娘评价,是增添这书籍的价值了呢祯娘翻到前头,在书籍第一页有一枚蓝色的小小印章,祯娘知道这是一个和自己有一般喜好的人了。
一时会心一笑,问摊主:“还有这枚印章的书籍?凡是有这个的都找出来罢,我都了。”
这旧书虽然是小本生意,摊主依旧是一个认真的。几乎每一本书籍他都晓得在哪儿,见这个印章自然是记得的,本来就是一处来书籍都有的。
忙道:“有有,小姐稍待,我给找出来!”
这人安放书籍都是按着品类分出的,因此一处来的书籍都在不同的地方,全部搜检出来果然有小半箱。祯娘一一看过确认,其中也是杂,各样笔记最多。还有琴谱、图谱、戏本子,倒是十分对祯娘的胃口了。
祯娘自然是全都下,在那摊主算过钱后有红豆拿出荷包结账。至于书籍就有其他人搬上马车书籍可是沉重,若是自己带着,今日就不要接着逛荡了。
那摊主拿了戥子称银子,道:“这是十一两四钱,盛惠七两九钱,找您三两半。”
说着他拿住几个银粒子算是三两,其余的又拿出两贯宝钞,抵了那半两银子。
宝钞就是纸钞,原本宋代交子和元代宝钞一样的东西,也同样的很不值钱了。不过这些年似乎是有些起色的,大概是本朝圣上看重这个吧,于是每年朝廷会承兑回一些今年印发的宝钞。于是如今还是有人使用宝钞的,也没有先帝时候那样不值钱。
不过要祯娘说着依旧是做白工了,这法子治标不治本,如今朝廷力量有限,能回多少,总之是个不行了。
离了这旧书摊子,祯娘心绪不错,毕竟这才第一眼就有获,自然情绪高了起来。接着又逛了几家文具店书店之类,买了两刀新到的高丽纸、高丽文席之类。这才看到一家古董店。
祯娘不过在外看了几眼,摇摇头就走了里头布置的相当清雅,栏杆曲折,多宝阁上也有许多骨董玩意儿,但基本全是赝品。骗骗外路人罢了,这种古董店虽然是古董店,但有名无实,与真正的古董店相比,行家一看便知。
又走过几家,祯娘还顺便看了几家摊子。其中一家卖古钱币的,大都不是值钱的,只有几枚宋代时的外国银币有些意思,祯娘了。
另外一个卖杂件的就更有意思了,祯娘只看中了一把象牙扇。正是一把二十二档的坤扇,十分致,只有七八寸大小,应该不是本朝的物件。只是祯娘一拿起这物件问价摊主就给出了一个超出应值的价格,祯娘自然是放下了。
过后红豆不解:“小姐怎么不要,我见小姐倒是蛮喜欢的。这价儿似乎也是不贵,怎么不买下?”
祯娘微微一笑道:“这不同地方买物件也有不同的做法,这样摊子上的物件,除非真是找到了一个非他不可的,不然一定要低低地来。不然为什么不去那些可靠的多的大古董店,要来这样一点准儿都没得的小摊。”
后又随意道:“况且人家出价都远远超出应值的了,我就不要‘夺人所爱’了。”
红豆越发不解了:“既然是他心爱的,他为什么还要摆出来的?人看上了又不卖,故意抬高一些价格,这不是耍人么?况且真遇上个喜欢的,又不在意几两银子,当下买下,那可怎么好?”
祯娘听着这傻丫头真的想当然,眼里泛出笑意,道:“那就自然顺水推舟卖出去就是了,毕竟这个价儿可是好大一笔赚头人家是心爱这东西,不过不是为了这东西好,而是为了这东西能带来银子。”
这也是这些古董摊子的一个手段了,就是把一些真东西好东西摆在摊子比较显眼的地方。一个是让人第一眼觉得自己这摊子真东西多,另一个就是招徕客人,像祯娘不就是远远见了那把扇子才到了这摊子的么。有些人会像祯娘一般转身就走,也有些人拒了以后也会看看有没有别的入眼玩意儿,这不就做成生意了么。
听过祯娘的解释,红豆可是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啊’了一声道:“原来是这样,只是这世人也太会想钱了罢!竟然还有这样的主意。”
遇到这样的古董摊子不过是一件小事儿,祯娘根本不挂心。又走了一截道路,看到了一家名为‘赏心斋’的古董店,当即走入内这家古董店是金陵城都数得着的古董店了,祯娘每回过来都是要逛的。
进入店内,也和其他古董店一样布置清雅。只是地方大的多,也不是别的古董店,一般人手少毕竟古董店里能有多少客人,总不会如百货铺子一样的吧。本来人家就不是靠着卖得多发达的,人家一件利润高么。
不过‘赏心斋’人手多也没有多到哪里去,楼上楼下也不过就是七八人而已。祯娘进来的时候倒是有三两个客人,只是都是伙计招呼,掌柜的笑眯眯地站在柜台后头并不说话。
直到祯娘带着几个小丫头进来才是眼前一亮的样





祯娘传 分卷阅读137
子不说他们这行当最要紧的是眼睛要毒,能够一眼看得出什么人是富贵且藏而不露,而什么是外强中干,并没有什么油水。
祯娘的打扮穿戴和身边奴仆暂且不说,最重要的是祯娘可是常常来赏心斋的啊。这样的常客贵客,掌柜的心里哪里能不有本帐?
这时候见祯娘进来立刻从柜台后头走出上前问安,又是寒暄道:“顾小姐最近可有日子没到小号来了只当是顾小姐如今看不上我家东西,觉得实在配不上了。因为这个,从去岁年尾到今年年初我是一直卯着劲儿呢。只想着从各处搜罗了好东西,等到顾小姐来到,这才能好生献宝,留住贵客。”
饶是祯娘晓得他这话里能有两分真就不错,得了这样的好话也是心思好的,因此颇有兴致道:“倒是说的好听,只是不晓得掌柜的了什么好物件,有什么好的字画书籍、笔墨纸砚、瓷器杂项、文玩宝贝等先拿来看看。”
祯娘家是开着当铺,只是到底不如人家开着古董店的来的对路,好东西不过是偶尔罢了,大都时候祯娘摆弄古董还是要到这些地方来寻。
掌柜听了养立刻殷勤请祯娘入内间,吩咐伙计道:“没得眼力见的,还不快快沏壶好茶来,拿我上回带来的陈年普洱,用我放在柜子里头的十二花神茶具。”
小伙计是新来的并不认得祯娘,只是晓得自家掌柜的如何宝贝自己茶叶和茶具,这些东西只有招待顶顶重要的贵客的时候才用上。心里不由得忖度这位顾小姐是哪家出身,才这个年纪就能作古董消遣了。
要知道从来‘乱世黄金,太平古董’,这时节正当太平,古董可不是便宜东西。最是一般的也要几十两之多,至于到了宝贝那一类,真是没得价儿了。这一般都是有金石之好的老爷少爷们才能玩的,至于这般年纪的小姐,家里就是再有钱,能让她这样花销?
祯娘带着丫鬟婆子进去坐下,伙计送上茶水。掌柜的则是亲自带人开锁拿东西做古董生意的,外头摆的都不是最好的货色。最好的东西都是深深藏起来,或者自己赏玩,或者只给贵客相看。
东西起出来,端端正正摆在桌上,祯娘这才伸手拿起这也是行当里的规矩了,古董大多金贵,特别是瓷器之类可是容易破碎。因此有了这个规矩,不能从人家手里接东西,不然中间一个没拿稳没接住,这算是谁的?
桌上颇有几样东西,大概是知道祯娘的喜好,多是古籍善本、书画等,其余的都是一些文房用具,譬如笔筒、砚台之类。只是边上几样剔红首饰盒胭脂盒格外打眼,大概是因为祯娘到底是个小姑娘,这才拿来的吧。
祯娘这些东西自己不知道有了多少,虽说真正的珍奇少,但是也很了不得了。只是这些东西她只觉得再多也不厌烦这倒是与顾周氏与她打首饰做衣服是一样的了。因此细细看过后挑中了两幅画、一本唐时手抄本以及那些元朝剔红首饰盒胭脂盒。
挑中这几样,祯娘又道:“还有什么别的东西?也不拘于我平常喜欢的,都拿来瞧一瞧。”
祯娘这一回买古董可是格外大方了以往虽然大方,其实有限,她一般也不愿让外头上家里勾账,一般都是自己出钱。她自己虽然比一般闺阁小姐可花销的银钱多,但到底是有数的。如今因为火柴生意做的好,有一笔利润是直接与她花用的,因此越发大手大脚了。
掌柜的只要多赚钱,自然是更加高兴的,于是又与祯娘看各色好东西。最后祯娘又挑了一对白玉镇纸、一只宋代岁寒三友臂搁、两面唐时铜镜、和一把宋代小靶镜。
祯娘对那几面镜子真是格外喜欢,先不要说那两面唐代铜镜尽得汉唐铜镜厚重。就只说那面小靶镜,芭蕉形,窄平素镜边,纹饰致,在宋镜里十分难得了。
如今因着玻璃镜的使用,大户人家都不再使用了。只有古时候的铜镜,当作一种古董,放在家中装饰。只是这样的铜镜也没得高价,似乎古镜也一直不容易有高价,并不是受人追捧的古董种类。
最终也就是这些东西了,掌柜的打着算盘算账,笑着道:“总共是一千二百四十三两银子,您是店里老顾客了,算做一千二百两。再给您送一套秦州漆雕盒子,虽然不是古董,但秦州漆雕也是有名的好东西了,工细作,还是名家手笔,顾小姐拿回家装首饰、装小玩意儿使得着。”
祯娘点头,旁边自然有人拿出一叠银票会账知道今日是出来逛古董店的,祯娘倒是带了足够的银票。
这一店逛完,祯娘就不再进大店去看了。她并不是一个无度的,要知道金石这些东西,真个没度量,再大的家财也供不起。她带来分到的火柴作坊的一点利润,也有两千两,只是再不够去大店再来一回了,这自然就要鸣金兵。
第67章
祯娘四处闲逛,可是找了几样可心的东西出来。这时候心满意足,再看看怀表上的辰光,这一下竟到了吃晚饭的时候。祯娘觉得今日到这儿就差不多了,因此道:“今日就在这儿了,咱们去找一家小食店吃些东西,尝一尝外头的口味。”
红豆几个自然是乐意的,虽然顾家厨房很有功夫,菜自然是做的好吃的,但是日日吃总想换换外头的口味么。
这一段市场自然有这样多的人做生意,自然也就不了有做吃食买卖的。不然里头人饿了还要出了市场找吃的,未不美。因此祯娘要找个吃东西的小食店着实不难只是这儿的小食店大都打着茶馆的招牌,大概是为了显得雅致一些,衬得起这书市的添喜郎罢。
外头的车夫挑了一家生意不错整洁干净的停了车,两个婆子就提着攒盒下了车。这小食店的小食放在攒盒里是十分合适的,倒是不用杯盘碟碗这些。祯娘见两个妈妈提回来的攒盒里琳琅满目是各样小食,一时倒是觉得食指大动。
见其他人还没吃的样子,便道:“你们自去铺子里用饭吧,我这里不要人伺候了。”
虽然她是这样说,但是在场的丫鬟婆子哪个会真放小姐一人在车上用晚饭。因此商议一番,分作了两班,轮着去吃饭了。
祯娘在车上用饭,也透过车窗帘子看些外面的市井百态。倒是看到有一家席子摊子正在卖席子。摊主正夸口自家席子多好,自家生意多诚恳。只是祯娘在一侧看的真真的,买主才挑好的席子,摊主立刻就给换成了别的这自然是次一些的货色了。
这时候那买主已经在付银子了,摊主则是拿出了戥子称量,还连向客人道:“添一些才够,再多多添一些。”
祯娘虽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这摊主并不是一个老实做生意的。平常她当然是不喜的,




祯娘传 分卷阅读138
但是这情景她却不觉得厌恶,这倒是像看一些市井图画一样,生机勃勃,最多的就是这样生活。
用过晚饭,祯娘一行人这才往多喜巷子赶回去。等到到家,已经是点亮门口大红灯笼的时候了,祯娘一回来就先去见了顾周氏。
顾周氏看了祯娘买的几样古董,倒是十分赞同,还道:“这倒是不错,这些古董积攒起来,将来放在嫁妆里也是十分好看的。你原来也有不少了,倒是省得咱们临时凑出,我也知道这些东西着急难得好东西。”
又道:“不然我再每月多与你二百两银子的零用,你常常逛逛这些古董店,这些东西倒是越多越好。若是碰上真不错的,钱不够,也可以让到家里勾账。”
祯娘虽然喜欢这些东西,但是是给自己设了限度的,她总是不愿让自己的喜好超过一个谨慎的限度。凡是一样东西,无论好坏,只要爱的过了,总归不是什么好事儿的。
因此道:“不用了,我就是有闲心的时候去逛一逛,钱也是够的娘亲难道不记得我还每月拿着火柴作坊一些利润?真有不够的时候再到家里勾账,这不是一样,做什么又给添零用。”
祯娘并没有只说什么越过限度了,这样的话或许有道理,但是不是用来与母亲说话的。那样说话,顾周氏也只会让祯娘且放下心来只管花用,还不如这样说能够达成祯娘目的顾周氏自己是个明白人,但是事情到了祯娘身上就不一定了,那可真是现实一出‘慈母多败儿’。
顾周氏果然不再说这个,随意就点到了最近看了一些苏州那边新出的料子,十分不错。只道:“我看了倒是不比往年进上的差,我想着也要百八十匹的,添到你嫁妆里,你说怎样?”
顾周氏最近都在给祯娘列嫁妆单子,看什么好都想进去。仿佛是说三句话就能牵扯到嫁妆上头的样子,上一回是家用锡器、上上回是各色药材,这一回又是布料这些。
实在是布料已经定下来了,大江南北的料子,从棉麻到绸缎又到裘皮,总共挑出了四十八种。这个数字已经足够大了若是加上这一种,想也知道,顾周氏又会继续添,毕竟四十九并不是一个响亮的数字。
祯娘真的不想那样,虽然布料这些东西只要保存得当不会随意霉坏了。但是这样多的料子祯娘祯娘一家几十年都是用不完的吧,不只是自家穿用,还有仆人使用和赏人。就是这样白白放着,实在无话可说。
祯娘斟酌着语言:“这也不错,只是原来四十八种料子里哪一样要撤出来呢?”
顾周氏可没想过这个,只道:“原来四十八种料子都是好的,做什么不要了,喜欢这个就添进去了就是。”
祯娘无奈道:“成亲还有两年,可不知道母亲还能见多少好东西,这样一样样添进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呢?原来的料子就已经很够了,这时候再多,怎么用得完?”
顾周氏却是很无谓:“这有什么,你当人家十里红妆是怎么来的?就是从小攒将起来,然后每逢遇到什么好东西就添上。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才成了十里红妆。至于怎么用得完,这有什么好发愁的,自家用不完了,赏人也够了,那么送礼也不错。做送礼动辄就是十来匹的,还怕用不完?”
祯娘并不赞同,甚至觉得有些好笑了。顾周氏做生意打理家务都是十分明的,也不知道说这个是真的一时没想到,还是故意这样说。于是叹气道:“母亲只怕一时忘了,譬如如今家里送礼的布匹是如何来的了,大都是别人送了礼然后转送的,大家送礼可不都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动用嫁妆。”
“说到这个,既然是家里送礼,那更不应该动用嫁妆了。母亲可忘了,这是要从公中出的,哪里用得着女人的私财?”
顾周氏如今的私财和公中是不分的,因此这一样是真的忘记了,这时候听女儿说才觉得的确是这样,一时弱了声气,不再和祯娘提起买料子的事儿了。不过她都记在心里了,打算以后这些不怎么花钱的‘小东西’就不用和祯娘提起了,不然十次有八次里祯娘是不要的。
两人都自以为自己算是赢了,于是便各自歇息。这几日祯娘又是别处玩耍,也包括了之前打算的城郊踏青。正是玩性起来了,就到了玉润的帖儿,原来是请众姊妹来开诗会。这也是玩乐,况且也有些日子不见了,祯娘自然是当即回信应下。
等到约定那日,祯娘便带着几个丫鬟坐一辆华盖大车去了盛国公府。门口的小厮婆子一见是常来家里的顾家车马,况且得了主子叮嘱,自然晓得这是客人。于是连忙开了侧门,给引进二门。
这样殷勤不是没有缘由的,小丫鬟立刻拿了银子与其中打头的道:“倒是辛苦妈妈和小哥们了,这是我家小姐给的茶钱,也是谢谢。”
祯娘和祯娘身边的人出手大方是整个盛国公府下人都知道的,就是原来有看不上祯娘出身,觉得从顾周氏身份来看,祯娘与他们不是一样奴才秧子?不过侥幸翻身做了主子罢了,只是依旧算半个奴才,奴才给奴才放赏,谁要?就是穷死也不要的。
只是这样有‘志气’的也没有多少,就是有,也很快被白花花的银子打倒了。更何况如今新听说顾家发了一笔洋财,正是财大气粗,虽然他们都不知道是什么生意,到底有多少,但是不妨碍他们是越发巴结上来了。
那其实就是珍珠生意,盛国公府里知道的也只有有限的几个罢了。除开王夫人,也都是晓得要紧守嘴巴的机灵人物,因此外头有些影儿,可具体如何也是没人摸得着边的。
等到祯娘下了马车进了园子,立刻就有小丫鬟接住她,带着她往玉润准备开诗会的‘杏园’里去。里头早就是欢声笑语,不只是玉浣这些人,还有祯娘不认得的,应该是哪家与盛国公府交好人家的女孩子吧。
虽不见得是人人都人的,但都是不俗女子,大家凭本心相交,也十分融洽。在作诗之前也是三五个一群,最是交好的算一伙儿,或者钓鱼、摘花、扑蝶,或者下围棋、弹琴,或者吃吃喝喝,真是好不欢乐。
等到玩到一处,大家又说杏园里新扎的两架秋千好,都说要打秋千。玉润这个做东的自然无不可,立时叫了了几个力壮的媳妇婆子来帮忙推送。
先时是玉润先上,与玉浣道:“三姐姐,咱们两个一起打秋千。”
这打秋千自然也能分一个人的两个人的,玉浣自然答应下来。另一架秋千就是玉涓带着许嘉言上去许嘉言并不会这个,玉涓却是和通的。
四个人挽住了绳站定在秋千上头,一起一落打了一回秋千。等到下来,这才又有人上去,一般是会些的带着一个不大会的。玉滟就带着孙家姐姐,道:




祯娘传 分卷阅读139
“你只管站住了就是,最忌讳的笑,一笑起来就易站不稳,自这画板上滑落,若是高处跌落,可不是好玩的。”
于是大家都纷纷打起秋千来,只有祯娘站的远些,玉浣以为她是不会这个。于是挽着她的手臂要带她。祯娘却是摇了摇头,提起裙子让玉浣来看:“我今日穿了一双高底鞋儿,是木头刻的底儿,最容易打滑,不敢做这个消遣。”
玉浣见了,笑着道:“这算什么,给你找一双鞋子来就是了。”
大家都是差不多年纪的小娘,找到差不多合适的鞋子倒是容易,最终是玉淑的鞋子合脚,让下头送了一双过来。只小声与祯娘道:“这是今年开春新作的,我还没上脚,你可别嫌弃。”
自然没得这样的事情,祯娘只管谢她,然后就带着一个丫鬟去内房换鞋子。等到出来打秋千,她也不用和人一起打,只双手挽绳,身子站的直直的,脚牢牢钉住画板,并不用人推送,随着秋千上上下下,自己也是起起落落,于是秋千便能一直忽上忽下了。
祯娘此时身处其中,真个是仙子一般。底下的女孩子见了都说齐声喝的,玉浣还说:“我原以为祯娘是个不会打的,还想带她,原来人家才是真正行家,我倒是想她带我一带了。”
打秋千完毕,大家都齐齐去了内室原来可是玩出一身汗来了。这还是春日里,可不敢大意,一个不小心伤寒了,可不是好玩的。
等到休息片刻,玉润来说今日诗会题目、限韵之类。大家各展才情,事后又是评定状元、榜眼、探花等,都不再提。
大约在日西时分众人散了,祯娘也自上车回家。本来是一日下来十分疲乏了,祯娘是在车上闭目养神的。却听到两个大丫头红豆微雨在外头隔间里头说小话,声儿并不大,只是祯娘偏生听见了,还是断断续续的,就越发不能不在意了,于是轻轻咳了一声。
红豆和微雨只以为自己扰着小姐了,便立刻声。祯娘见此也不多说话,只到了家下车回宝瓶轩才问道:“你们方才在车上说些什么,倒是那样起兴?”
要知道服侍祯娘她们一向小心尽心,祯娘正休息时候,不管是真睡着了,还是闭目养神,她们都是安安静静的。这一回却是说起话来了,必定是有什么格外起兴的事儿,不然就不能等到私底下再说。
两人自然不会瞒着祯娘,甚至是有些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新闻要让祯娘知道的样子。红豆立刻道:“是一同去的妈妈说给咱们听的,原来咱们进了园子,她们就在外头一些妈妈的门房里吃茶,倒是听到一些事儿。”
祯娘正在拿热毛巾烫脸,她就继续道:“是和原来那个何姑娘不是,是何姨娘有关的。原来那些日子咱们听了多少这何姨娘的新闻啊,不是说生了个儿子后就在后宅里得意起来了么。”
1...404142434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