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祯娘传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夏天的绿
边说着她自己就往安乐堂去,毕竟是在家待客了一日,这时候客散了自然要同母亲说一声。这时候顾周氏在隔间梨花橱里同丫鬟媳妇一起算账,是打算打理入夏的适宜。
这时候,人都按四时过日子。从春入夏自然不是随随便便的,屋子里各种摆设要换,旧东西要擦洗干净了入箱子里,等到明岁春日再拿出来。就连丫头们也要打点着做夏季薄罗衫子,更不说其他细琐小事了。
祯娘入内的时候顾周氏正在看夏日预计的支出单子,在上头写写画画,合适的就留下,不合适的自然要改动。见祯娘来到,她才放下这些:“快些过来,听说今日你们玩了一整日,倒是说说有什么可乐的。”
今日说来也怪,开始自喜悦,中间却经过忧愁怅惘,最后终归于喜悦平静,有这样起伏,最终却又觉得没什么。是的,悠闲无事安乐度日,又是平常光阴。
第69章
春日里花繁似锦好像昨日,倏忽之间就是过去了。只不过短短半月就从春末到了初夏,顾家大宅里的样子也全都变了不只是夏花换过春花,树木越发郁郁葱葱。还有上下轻手轻脚走动的人,都褪去浅绿色的夹衣,换上粉色单衣。
而一但入了夏,一切又立马不同了。或者晚间还能感受到一丝寒凉,到了白日却是动也不能多动了,似乎多挪动一下,身上就要汗津津的。等到窗外知了声常常响起,有丫头专门拿了粘竿粘走,这就是真正的夏热到了。
祯娘身上不大流汗,不像有的小姐,只要热起来,皮肤上就要沁出一颗颗汗珠子。无论多热,她的依旧是如同白瓷一样。但她并不是不怕热的,说来她比一般女孩子还要怕热大夫可是说过了她不大流汗,正应了内火不出,于是更怕热了。不只是热的时候





祯娘传 分卷阅读143
觉得不舒适,还会因此有病症。
因为这个,每岁顾家上上下下夏日里都要多许多准备,以备避暑。譬如从冰库里买下许许多多的冰,比如饮食上格外小心,还有各种各样些药剂常备。
不过尽管夏日再是酷热,也有一会儿是舒适的正是天色将亮未亮,朦朦胧胧的时候。这时候一整夜未日照的金陵总算不再滚烫了,又有轻轻的晨风吹来,倒是让一些早早就要上工的人觉得十分享受,这是他们难得的恩赐了。
这一日也是一样,天色还是深蓝,只在东方见到一点点微白的时候。金陵大街小巷已经响起了一些不大却明显的声音,有早食摊子出摊,有粪水的城工赶着骡子拉着大车挨家挨户昨日的夜香然后赶往城外,还有宅子里头的仆人也该起身了,他们要服侍主家,自然要比主家起的更早。
此外还有很多各样声响,其中有一样是冰库的送冰车的铃铛声这冰库生意也兴起好多年了。最早时候冬日藏冰,夏日享用是只有皇室才能有的。后来倒是一步步惠及民间了。
宋时不就有了许多夏日冰饮店,还是很平民的小食。要不然有人做卖冰生意,怎的会有这样的事儿。等经过元朝到了本朝,这就更加多了。但凡是大城都是挖了许多大冰窖,专做冬日藏冰夏日卖出的生意。
这还是大冰窖,更有许多开不起大冰窖的,也想着发这个财,就在自家挖极深的冰井,于是也就能藏冰了,只是这样量少一些罢了。
如今日子越来越好过,买的起冰的人家越来越多,冰也是供不应求的,凡是做这个生意的可是都赚了一笔。如今更有一个做法,凡是要冰的人家,在春末就同冰库说定,提前付钱。这样就能保证一个夏日的冰能不断,还能多些优惠呢。
一般一尺长宽高的冰是五分银子一块,一户平常人家只要两三块就足够所需了。有些节省的只会订下一块,只要足够做些冷饮、保鲜事物就够了。至于屋子里放冰,着实是舍不得的。
至于顾家虽然只有顾周氏和祯娘两个主子,但是这是一个正经大宅门。一日订下的冰就是一百五十块要分成早中晚三回送来,特别是午间的时候量是最大的。这对冰库里可是大生意,要几驾冰车专门给她家送去才成。
要用这样多的冰自然不是顾周氏和祯娘两个来用,到了夏日里厨房里用冰最重,无论是做冰饮小食,还是保鲜食材都用的多。还有底下的下人,像是贴身丫鬟这样有体面的,她们屋子里也是能够分上冰的,这样算起来一百五十块冰也就不算什么了。
这样算账一日光是用冰,顾家就要花用七两五钱银子别看七两五钱银子对顾家连根毫毛都算不上,但是夏日里用冰日子长,满打满算也是三百两的开销了。可不能小瞧这三百两的开销,要知道这只是用冰罢了,还有许许多多别的日常呢!
所以每年那让人咋舌的开支是怎么来的还想着不过是母女两个,能花用多少,只觉得也不算奢侈太过的人。其实只要维持舒适的大户人家生活,这开支可就少不了。
其实有一样是想对了,顾家只有母女两个,无论怎么开销,总不会太过就是了。这个对照只看盛国公府就是盛国公府的主子人头都快点不清了!若是照着顾家用冰的样子做事,一个夏日里头光是用冰就要几千两了。
这如何能成?因此都是按着辈分拿冰,至于不够的就自己掏钱另外订就是了王夫人如今用这手段也是惯熟的了。凡是这些公中使的东西,都按着最面子情的数目走,凡是不够的就自己用私房罢!
外头也说不出什么来,大家都不是没长眼睛,哪一个看不出当年老国公爷做的不妥。以己度人,不晓得该多恼怒。如今王夫人还能做出面子情,也算是不错了话说要是按着大方来,只怕盛国公府内囊早就尽了。
像是大房里头的主子,一般都是有钱的。似玉浣这些小姐还有母亲补贴呢,因此也不会有什么为难。只看四房和三房中一些不算牌面上的人就不成了,譬如姨娘,譬如庶出小辈,大概就是按着份例过日子罢。
不说盛国公如何,顾家用冰自然是极大方的了。早间冰送来了,先是放在门房。接着就有各处差事的人来领冰,最多的就是厨房里。然后就是安乐堂和宝瓶轩,其余的地方就是少少些了。
祯娘房里的冰是宝瓶轩的粗使婆子领来的,自领来后先放在门房。然后就是遣了没留头的粗使小丫头去告知将离这个大总管将离也总是众丫头里起的最早的。出来服侍祯娘起床,她还要从早间就安排宝瓶轩上下。
还没留头的小丫头站在大丫头屋子门口张望满是艳羡。大丫头们都是两人一间屋子,各有一张床,东西也是格外鲜亮,比外头小家碧玉的闺阁还强呢。至于这些小丫头八个人睡的通铺就差远了。
那小丫头到底还记得自己的差事,因此道:“路妈妈让我来告诉姐姐一声,说是上午的冰已经从门房领过来了,让姐姐找人去分派。”
将离嘴里咬着一根夹金丝红头绳,正在梳头,一时应答不上。等到系了辫子才道:“你去叫你辛夷姐姐去,这事儿让她先来做,我一会儿过去。”
这时候才晨间,用什么冰呢,等到太阳晃眼了才用得着。除了冰鉴里头要放些,其余的应该是存在阴凉处,等到一会儿日头高了才用的。
正在安排各处,等到井井有条后,只听得祯娘的卧室里有了动静,于是大小丫鬟们都整整齐齐地等在门口,等到昨日守夜的鸢尾出来说一声‘好了’这才纷纷进去伺候宝瓶轩自此算是醒来了。虽然做事说话依旧没有高声,但却不像是之前说话也要压低嗓子,远远的悄无声息的样子。
祯娘早间起来倒是觉得不错,毕竟苦夏的她也就是这一会儿舒服了。大家见祯娘脸色不错,就都说起好玩的事儿来,也是热热闹闹的意思这都是一点习惯了,反之祯娘若是没休息好的样子,自然不会有人说说笑笑,那时候不只讨不了好,还要惹人厌烦呢。
这时候祯娘对着镜子见小丫头正把冰往冰鉴里头安放,就道:“待会儿去厨房要写鲜果子来,先冰镇着。等到日头高起了用倒是最好不过。”
那丫头应了,立刻就往厨房里头去。不一会儿提了个攒盒过来,里头有七八样鲜果子,有紫晶晶葡萄、沉甸甸西瓜、桃粉粉桃子、酸甜甜杨梅、紫红红李子、甜津津荔枝、黄澄澄芒果、鲜泠泠莲子。
一时又有几个丫头去帮忙,或者剥莲子,或者切西瓜,总之是要把这些果子整理一番。然后才寻来一套十八隔琉璃牡丹攒盘,一样样放好。这才存到冰鉴里头,既是更容易凉透了,也是吃




祯娘传 分卷阅读144
起来更加方便干净就是看起来整整齐齐的,也讨人喜欢一些不是。
等到拾完毕,鸢尾看了一眼冰鉴就笑道:“说到这个原来还有好些笑话,我第一回进院子的时候哪里知道这是什么,只看着当时的姐姐常常往这里头放果子等。就心里纳闷,这大夏日的,鲜果子不赶紧吃了,封在柜子里可不是要坏了。后来小姐给咱们赏些冰果子的时候才知道里头是搁了冰的,专用来放些冰饮小食和果子。”
微雨正给祯娘梳头,祯娘倒是不好回头,便对着镜子道:“你们又是这样,看个东西也只看一样,其余的地方就不大管了。将离,你教一教鸢尾。”
将离这时候把捧着的几样钗环递出,道:“这里头还有好多机巧,可不只是搁了冰,让你们放些冰饮小食的。你只怕没见过里头的样子一共是分了三层呢!”
说起来这冰鉴也不过是个古称,古时候的冰鉴并不是这个样子,只不过用处是一样的罢了。因此也有人并不叫冰鉴,而叫这样家具做冰桶实在说来这又不是一个水桶的样子,更像是一个柜子箱子之类。
这箱内挂锡,门边用皮条做垫,箱底有小孔。分上中下两层,一层能冷冻,一层能保鲜,最底下一层是搁置冰块。冰鉴顶上有两块盖板,其中一块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块是活板。若要用时,将活板取下,箱内放冰块并将时新瓜果或冰饮镇于冰上,随时取用。
这样的冰鉴大都采用木、铅和锡为里,这样的料子最是抵挡外头的热潮,里头的寒气也最难散出,冰便能用的长了。木头冰鉴里头挂着一层锡或者铅,还可使冰水不致侵蚀冰鉴,反而从底部的小孔中流出。
除此之外,冰鉴里头冰融还使得屋子里头格外凉快凉气透过盖上镂空的气孔排除,有了这个只要不到最热的下午时分,祯娘只在这冰鉴近处,还不用冰盆这些东西。
祯娘房里这个冰鉴是用柏木做胎,外头还有螺钿装饰,也不是一般人家会用的了。
等到日头高起时候,祯娘果然让人把冰果子取出一盘来。这时候这些果子不只依旧新鲜,还透着一股寒气,一出冰鉴就沁出水珠这夏日里吃到这样的果子,最是解暑了。
祯娘看到眼前的水果,指着其中荔枝、芒果等几样道:“这几样都不是咱们这儿能有的,都在岭南那边我记得前几日说打岭南过来运水果的船不是在路上出了事儿?这是哪里来的。”
从厨房拿东西的丫头道:“大娘说今日出去采买的人见到了,只知道是比往年贵了好多。可是家里太太和姐儿都是爱吃的,因此并不在意几两银子,也就采买回来了。”
旁边红豆正给祯娘剥荔枝,闻言笑道:“往年这时候南边的果子也该一船一船运到了,也不知是出了什么变故,今岁偏这样。倒是让整个金陵没得水果吃了,我听说因此咱们本地的桃李之类这几日都长了两三层的价儿呢!”
祯娘这时候微微闭着眼睛,轻轻道:“若是古时候,南边来的果子是十分难得的。只是现在大家都赶着趟儿走海路自岭南那边运来,自然价儿就降下来了,以至于都忘了南边隔着千里,物产难得的事儿。”
“现在往年霸道占了南边鲜果生意的商户出了事儿,竟然满城都吃不上水果了至于现在世面上的,说不定是从杭州、苏州那边截来的。毕竟不是一家独占了全部生意,这时候苏杭没得事。只是自苏杭来,多了一道脚钱,又是占着物以稀为贵,自然不同了。”
祯娘说过,便一样样尝过这些果子。对身边几个女孩子道:“你们各自分一些吧去厨房要些新做的酸奶来,又那一些葡萄干、坚果碎,咱们浇了吃,人人都分一份儿。”
夏日吃冰饮自然是开心的,祯娘这样说上下都沾光,一下也不管之前说的是什么事儿了,都商量着自己要吃什么果子的。或者酸奶要不要多放,葡萄干等要不要。
祯娘见过这个也是不自觉微笑,有与身边站着的红豆道:“你让个小丫头去一趟厨房,问一问这些荔枝、芒果之类,家里还有多少,报与我知道。”
等到跑腿的小丫头回来,祯娘先让红豆分了她一碗芒果浇酸奶让她吃。等到小丫头吃过,忙不及道:“问过了厨房里的大娘,这果子也是要最鲜的,特别是南边的果子,又是出了名的不耐放,不像西瓜这些。所以厨房采买并不多大娘说‘反正已经来了果子了,横竖以后都会有的,最多就是价儿高些’。”
祯娘听过后忽然扑哧一笑:“我这才知道厨房采买上头也有这样通透的是了,既然来了果子,以后定然就是还有的,最多就是价儿高低了。即使这样,你再去一趟厨房,告诉里头的采买,让明日多买些南边果子,就说我是要送人的。”
祯娘吩咐这话是为了回人情,前些日子杨梅还没大上市的时候玉涓就送来了两筐子杨梅,这是她母亲庄子里出的,各处姐妹都送了,也没忘记祯娘这里。祯娘这时候安排底下人采买,也就是为了给其他同学送去总不能单送玉涓一个罢。
其实这些东西送来送去都是人情,难道她们这样小姐还差着几个果子吃了?杨梅没有大上市,但是多花银子难道尝不到这个鲜儿。至于现在的南边果子也是一样,顾家是采买了的,难道盛国公府就不采买?
祯娘没想到的是盛国公府真没采买这倒不是顾家比盛国公府还要来得有钱,也不是盛国公府连个府里水果都供不起了。只是这家大业大子孙繁茂的,稍微动动身就是海了的银子。
这一点子果子是小事,只是按着王夫人订下的规矩,这样额外的开销是没有的每岁夏日水果开销有数,只是去岁的银子能买别省水果,如今就只能用金陵近郊的了。不过似王夫人、小王氏这些人自然不会少,人家用自己银子另外开销着。
只不过这些也不关祯娘的事儿,等到第二日她送去东西往几个同学院子里去后,再等一日她就乡下茶园去了之前不是在溧水县买下过一个小茶园么。这夏日里头实在炎热起来了就只有乡下去,虽然没得冰,但是那儿背靠茶山,又有河网密布,倒是比城里凉爽多了。
所以这时候她就是指挥丫头们打包行李,准备好各样要紧的东西,等到去时也便宜。
这一回避暑还格外不同,不只祯娘要去,顾周氏也是要去的。倒不是她也如祯娘一样怕热,只是想到祯娘在家的日子也不多了,因此竟是格外不能离了女儿了。至于一些生意上的事儿,若真有个着急的,那就快马加鞭送到溧水县乡下茶园就是了,况且这大夏日的,又能有什么紧急事儿呢。
既然是两人一起出行,那事情就更多了。不过这样的忙碌也不




祯娘传 分卷阅读145
是祯娘和顾周氏的事儿,她稍微指挥了两下,就交给了将离看着。然后就内室与顾周氏一起吃冰酒酿室内冰盆用着,比之外间舒适多了。
顾周氏晓得女儿苦夏,虽然现在脸色看不出来,依旧是霜雪一般,不要说汗珠,就是绯红都不见。但是内里已经是热的不行了因此十分担忧,还问了几句这几日的起居,才稍稍放心。
过后又想了想,叮嘱身边金孝家的道:“你把这件事儿记下,让我记得给祯娘添一座太原那边的庄子。也不要多大,最好是有一座高大山林。这样能在里头建筑避暑宅子若是有现成带着避暑山庄的就更好了。这件事也不抓瞎,就与周家那边联络,让帮着相看,总不会有错的。”
叮嘱过后与祯娘道:“山西那边地薄,那边买地意思不大。若真给力置庄子,哪怕不是你要的桑田、茶园这些,就是普通的田地也不好稍微像样的都被当地豪族圈了。不过若是避暑山庄,那就只能就近了。”
这一次祯娘倒是难得没有个反驳的她自知自家事儿,她是个极怕热的,夏日里准备个避暑去处确实应该,算不得什么浪。
说过这个顾周氏就不再说嫁妆的事儿了,她也知最近说的太多,女儿似乎有些见不得这样过于奢靡的样子就当她是暴发户一回了,这是女儿一辈子的事儿,她再不肯推让的。女儿将来能不能真的长久幸福,她不能保证,最多的傍身钱是她最能做到的了。
转而说起了到乡下有什么可玩的:“你上一回去的时候是初冬,那时候有什么可看的。这时候是夏日里头就不同了只可惜你是一个怕虫子的,不然我还能带着你捉蛐蛐儿。我记得我小时候清明节总是要捉虫验流年,从虫子看一年年景,我还因此得过赏,是再不怕这儿蛾子虫儿的。”
说到这里顾周氏又戳了戳祯娘的额头,纳闷道:“也不晓得是哪里来的缘故,我是不怕这些的。你父亲也不怕,她还爱着玩儿这些呢,当初他养过一只蝈蝈王,斗了十一场,未见败过。反正是爱这些东西不行,我记得家里还着他的蝈蝈罐子。”
说到这里她似乎想起了什么,或许是过去一些吉光片羽祯娘不知道,她只能猜测这是过去的,父亲的、母亲的、父亲与母亲的,然而与自己无关的,一些很久很久以前或长或短的故事。
顾周氏忽然叹息道:“这么久了,原来辰光过得这么快。”
祯娘忽然想起这一两年的岁月,这正是自己发生巨大变化的岁月。似乎所有的大事都挤着在这时候发生,但是却没有把这段岁月拉长,以至于祯娘觉得一切都是倏忽而过。
祯娘想着这其中的快速,也是道:“是呀,辰光就是这样快的。”
第70章
说着时光就这样快,也并不是虚言。时光从来都是来去匆匆,顾家上下忙碌着夏日如何使祯娘安然度过还是方才的事情,转眼之间已经是夏去冬来万物凋零就在眼前,竟一时想不起来夏日是是什么样子了。
祯娘穿着一件里外双烧的灰鼠大褂子,自自己的宝瓶轩往安乐堂去。旁边有两三个丫鬟跟随照料,祯娘走的快了,似乎是有着急的事儿。也确实是这般,这一回可不同往常孟本来了。
按说孟本来了又是什么大事,掌柜的往东家走动也不稀奇。就是孟本来的少,也是来过的,之前也不见说什么不同往常。只是这回真的不同,他是为了明年初春的珍珠生意而来。
不说明年初春的珍珠比前两年都要多了许多,就说如今形势也不同了。之前人都不知道顾家有了养珍珠的事儿,少些晓得顾家脱手太湖刘家大批珍珠的也只是知道顾家有货,而不知道顾家是养珍珠。
至于顾家遮掩自己的货源,也没得人觉得奇怪。毕竟珍珠是俏货,只要有拿货的路子,就没有不赚的,人家做什么要把这个平白让别人知道。因此大家都拼命打听顾家与什么人交往,只想跟着喝汤,倒是一时没有发现海中洲上的事儿。
知道今年秋天,到底还是有明的人发现了。只是一开始传扬出去都是哗然一片,再没有想到能有这样的事儿的。天底下自然有养珠的,但也没有顾家这样的。人家都是佛头珠之类,不是不养普通珠子,是普通珠子划不来。
佛头珠这样的异种珠自然能昂贵许多哪怕这样的珠子比天然珠子品质要差了许多,到底珠核用的是铅锡之类,本就不是同源,自然坏的快了。
要知道养珠花巨大,多少人力才能‘巧合’成一颗来。大家心里有本帐,若是换成普通珠子,实在是赚不到银子的。只是顾家偏生养的就是圆珠,这能说明什么,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顾家必然有着新的养珠术,凭借这个能够养出与市面上一般的珍珠来那样多的数量本就说明了这一点了。
况且当数量多了起来,反而是圆珠更能赚钱佛头珠本就是卖个物以稀为贵,多了自然不值钱,但是圆珠却是有多少要多少。顾家新出那些珠子看着多,丢到天底下那又是一个水花都没有了。
晓得这些了,是个人都知道顾家这养珠术值钱了,这时候就该想着如何学到。那些普通商贾自然是只能空想,毕竟顾家也不是没得准备。真正晓得技术的都是家里签了死契的奴仆,外头的劳工也就是打杂,至于伙计们就更不要说了,除了孟本一个,都是只管经营,而不能偷窥技术的。
但是一些豪族就不同了,人家权势大的多,自然有法子可以想。倒不是权势压人,尽管人家想这样。只是顾家不是软柿子,珍珠生意的利润为什么要分润盛国公府,不就是这时候用上的么。
盛国公府和刘家能抵挡许多明面上的直接探听了,再还有武宗皇帝以后朝廷对商贾自家秘方的保护虽然不能算真正的□□,至少能让一干人等不至于过于明目张胆。
明的不行自然就有暗的,人家想着暗暗混到养珠的小岛上。只是十分艰难,这可是海上小岛,四面是海就是天然屏障,有谁能悄无声息地来到,总归是要坐船的吧。
只有几家倒是买通了几个劳工就算不知道技术,也多少晓得一些什么。按着他们所说,已经有些人准备起来了。孟本和顾周氏还有祯娘都知道这件事,是不过是冷笑罢了:真当是那样容易的,自家也不会在有明确思绪的情形下依旧做了几年才成。
但这确实给顾家敲醒了一个警钟没错,他们不能阻挡住这些,总有一日天下人都该知道了养珠是怎么回事。但是他们也该尽量拖延这个时间,多拖延一年就是多赚一年的银子。
同时也是为了自家扩大体量多争取了一年时间,这就是




祯娘传 分卷阅读146
先发了。要知道天底下多少生意没得秘方也有人做到了龙头老大,这大多是有人先进了这门。再等别人去的时候,已经十分壮大了自然不是一般人能竞争。时间越久,优势越大。
1...4243444546...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