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昭华女帝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云洛裟
冀州百姓对楚昭的崇拜多了几分盲目,楚昭连连摆手道:“非朕一人之功,那是大家的功劳。朕在长安设了一个登天鼓,无论是百姓有冤,还是有才而不为朝廷用者,都可以去击登天鼓,凡击鼓天鼓者,天子必见,若是不见者,不可为帝,天下可议废之。”
楚昭放出来的话,叫身后的人都吓呆了,只是一面鼓而已,竟然扯上了帝王废立,这又何尝不是给帝王的身上枷了一把锁,楚昭是开国之帝,她说的话就是定制,大昭在建一日,后世之帝,若有不从者,皇帝也当到头了。
震惊过后,朝臣看着楚昭的眼睛直发亮。为帝王者,给自己的身上主动上枷锁,需要何等的气度啊!若无一颗爱民之心,安定天下之心,又怎么会做得出这样的事来。
“陛下圣明!”姜参为首,领诸臣一拜,楚昭摆手道:“不必如此,不必如此,朕盼大昭的皇帝,不管是朕,还是自朕之后,都有一颗爱民之心,百姓安则天下安,君轻民贵,若无民者而无君。”
“天灾不可违,人祸可避,百姓蒙冤却无处可诉,为官失职,为君更是失职。”楚昭笑言,语气的肯定却无半点玩笑。
“朕盼大昭的江山能国泰民安,却非朕一人可成,臣民一心,方可建之盛世!”
“愿随陛下,建立大昭盛世,千秋万代,天下称颂!”楚昭所想,又何尝不是一代名臣心中所想呢,跪下齐声高喊,就像是君臣之间做的一个约定。
老百姓们想的没有那么多,他们只知道,楚昭把他们放在心里,一直的放在心里,那样很好,再好不过了!
离开冀州两年的楚昭,回来了依然还是他们先前的刺使大人,还是他们的女帝,这就让他们倍感心安了,余下的,也就不值一提了。
“陛下就不能留在冀州吗?”楚昭回来要是带群臣迁往新都的,憨实的百姓们询问楚昭能不能留下,楚昭道:“冀州之地,并不适合作为国之京都,朕知冀州百姓不舍,但是朕要想的是大昭的百姓,考虑的更是千秋百世之功业,迁都势在必行。”
从来不骗人的楚昭,更不会骗这些一心向着她的百姓。
“朕在哪里,朕依然是你们的陛下,你们受了冤屈,被人欺负了,只管到长安去,朕一定会为你们主持公道。”楚昭能感受到他们的不舍,高兴之余依然要安抚他们。
“长安离冀州远吗?”又有百姓问,楚昭道:“不远,而且啊,几天的路程就到了。你们一定要记住,不管是谁,欺负了你们朕都不答应。朕的登天鼓,朕并不希望响起,朕也不怕响起。”
“陛下心念百姓,我们会一辈子都记着的。”
“莫哭莫哭,朕虽然不在冀州了,朕还是你们的陛下不是。”百姓竟然哭了起来,楚昭都诧异了,连忙安抚!
第151章家常一





昭华女帝 分卷阅读197

好不容易安抚了百姓,听完了群臣的禀奏,大意说了楚昭不在冀州期间,诸州的事。
等楚昭得闲下来去内院的时候,已经长成小姑娘的楚宸开开心心地跑出来迎接,“姑姑,姑姑,你回来了!”
“哎哟,我们阿宸长大了!”楚昭抄手将已经长大不少的楚宸抱起,楚宸高兴地道:“姑姑你都好久没回来看我了,我当然长大了!”
“是啊,厉害了!”楚昭揉了揉楚宸的脑袋瓜子,凑了过去亲了一口,“姑姑不在,有没有帮姑姑好好照顾祖母啊?”
楚宸道:“有,可是祖母好忙,忙得连阿宸的功课都没功夫看。”
这是控诉呢,引得楚昭笑了,“那谁教你功课啊?”
“祖母让武大人教我!”楚宸老实地回答,楚昭一顿,看了一眼正座的钟氏,“武平之?”
“他如今是礼部侍郎,我想阿宸渐大了,他是世家出身,启蒙还是可以的。”钟氏为楚昭解惑,楚昭挑了挑眉,何止是可以的,在楚宸十岁之前,武平之教她都绰绰有余。
这话暂时搁置,楚昭给钟氏行了三跪九叩之礼,“阿昭不孝,一行两年,未能在阿娘身边尽孝。”
“好了,好了,别弄这些虚礼了,起来吧!”钟氏看到楚昭露出欣慰的笑容,楚昭立刻不客气地抱着楚宸往钟氏的怀里钻,“阿娘我可想你了!”
这样的撒娇,让钟氏笑了,拍拍她的肩,“回来了就好,到了新都,就能天天见着了。”
楚宸是很诧异楚昭这样毫无芥蒂的撒娇,一点都不像她刚刚看到的威风凛凛的皇帝。
“阿醒把你照顾得很好!”一别两年,钟氏就剩楚昭这么一个女儿了,自是十分关注的。
楚昭点了点头,“阿醒自小照顾我的,还是阿娘亲自选的,岂会不好!”
一句话拍了钟氏的马屁,阿兼已经端了汤上来,钟氏拿过,“回来就忙得没得喘气的,喝点汤补补气!”
“我也要!”楚宸高兴地跟钟氏说,楚昭抱着她道:“分你一半,分你一半!”
姑侄俩就那么窝在钟氏的怀里,你一口我一口的把一碗汤给分完了。
“再拿一碗来!”楚昭喝得不过瘾,叫人续上,楚宸也学着说道:“我也要一碗!”
得,一人一碗的,也不用抢,正好。
“长安好吗?”钟氏抽空问了一句,带着几分不确定,楚昭一边喝汤一边答道:“好啊,比旧京要大三倍,宫殿我已经取好了名字了,就叫大明宫。”
大明宫,这个名字亦是极好的,钟氏点了点头,“此次迁都,你阿兄跟你阿嫂?”
楚昭的动作一僵,钟氏道:“你一直没有追封上数七代,还有楚氏的宗族,先时是因为战事未平,天下未定,后来又因你不在朝上,事情只能暂搁了,一但迁都,这些事你一样都逃了。你心里可有章程?”
“我只要一想到我跟阿兄辛辛苦苦挣下的这些家业,既要追封,又要厚赐楚家宗族,我这心里就憋气。”在钟氏的面前,楚昭丝毫不掩藏自己的情绪。
钟氏一下下地拍着楚昭的背,楚昭还是愤愤地道:“楚家除了给我一条命之外,还给我什么?他想要掐死我,一个掐死我的父亲,我还要追封他为皇帝。我有心为阿兄阿嫂修建帝陵,若是为他们修建了,不给他们几个弄,又说不过去。”
“那就先放着,过多十年,十年之后,再议为你阿兄阿嫂迁陵之事。追封上数七代的事,你不能露出半点不甘,如今世家虎视眈眈,就等着捉你的把柄,不可惹人非议。”钟氏叮嘱一声,楚昭搅着手里的汤,“我知道。”
“楚家不管怎么样都给了你一条命,以一条命换一个封号,再无拖欠。楚章不是个东西,其他的祖宗却是极好的。至于楚茂,他与你祖父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如今的楚家也以他的辈份最大,宗正一职就给了他吧。”钟氏为楚昭出主意。
楚昭道:“楚茂这两年可老实?”
“有什么不老实的,你已经是大昭的皇帝,这是楚家之荣,虽然我们和他已经分了宗,在外人看来,你祖父与他是同胞兄弟,他姓楚这一点还是占便宜的。”钟氏对于楚茂的评价不高。
“我只怕他未必安心接受宗正一职。”楚茂野心不小,就算现在老实,那也是被楚昭吓的,不等于他真的老实了。
她坐上了皇位,等于给楚茂壮了胆,楚茂之前可是存了和柴太尉一争高下的心。
“你不是还用着他嘛,若不让他当宗正,你想让他做什么?”钟氏和楚昭议起朝事一点也不含糊,怎么说她也管了两年的朝事。
楚昭笑笑道:“自然是他的老本行,御史!”
钟氏拿眼看了楚昭,楚昭道:“宗正,管的是皇族的事,一个可能会扯后腿的人让他当上了宗正,只会给我惹麻烦,没有半点好处。御史就不一样了,身为御史,其正不正,安能监察百官?大昭朝的御史,可不是大魏朝的御史。”
“依你的意思,是让谁当宗正?”钟氏问,楚昭把碗里的汤一口饮尽,“祖父的兄弟又不只有这么一个,哪个合用就用哪个喽!”
一言惊醒梦中人,钟氏也确实是忽略了,楚茂厉害,历来为楚家之首,所以宗正一职,一开始人人想到的都是楚茂,而忽略了楚茂的兄弟们,可不是只有他一个还活着。
“阿姐呢?”回来到现在,没看到楚愉,楚昭问了一句。
钟氏道:“你在新都,借姬氏之事放出了女子承嗣的话,说起来,你几个兄弟,你阿兄有后,二郎跟三郎。”
“可别打我主意,别说我能生几个,我就是生了,想从我过继不可能。”楚昭斩钉截铁地开口,钟氏道:“我知你不可能,自己的兄弟自己出力,二郎跟三郎的爵位,你道大娘一点都不心动!”
坑爹的,神烦这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关系好的无所谓,就楚鸿跟楚涵,楚昭是一点都不想提起。
可是啊,她要是寻常人家那不提自然就不提了,既为皇室,多了去那自以为是要给你一家上下都弄爵的人。
不对,没理由白白便宜了楚涵跟楚鸿,哪怕他们死了,要占她便宜都不行。
“物要尽其所用,正好,借他们正一正大昭的风气。什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我这里行不能,在大昭更行不通。”楚昭有了主意,心情自是极好。
“陛下,长公主求见。”楚昭高兴着,外面来报楚愉来了,楚昭回过头叮嘱一直乖乖喝汤的楚宸,“我跟祖母说的话你不许跟任何人说……”
“说了,祖母和姑姑都要不好。我不说,谁都不说。”楚宸话接得是极顺,楚昭回头看了钟氏一眼,钟氏一笑,楚宸都五六岁的人了,若是还教不会嘴严,她就白活了。




昭华女帝 分卷阅读198
得,她是白操心了,把碗递给了侍女,“让长公主进来。”
转头问楚宸,“你现在两个姑姑了,你叫姑姑是要谁应?”
“姑姑只有一个,另外一个是大姑姑,不一样。”楚宸晃着小脑袋十分老成地说,楚昭瞥了她一眼,“有什么不一样的?偷偷告诉我。”
这样孩子气的动作,逗得楚宸乐了,“等一会儿我再告诉姑姑,大姑姑来了。”
可不是楚愉缓缓地走了过来了,一身素白的曲裾,头上插了一支凤头簪,算是最亮眼的地方了。不过,比起一年多看到的楚愉,真是神了许久。
“拜见陛下,母后!”君臣之礼,楚愉是从小学着的,此时拜下,楚昭道:“一家人不必太多虚礼,阿姐请起。”
能让楚昭唤这一声阿姐,那是楚愉莫大的福份,楚愉拜谢之后才坐在侧边,楚宸小大人地与楚愉见礼,“拜见大姑姑。”
楚愉微微一笑,“阿宸礼。”
“娘娘,膳食已经备好了,是否传上?”侍女询问的是钟氏,钟氏转向楚昭,楚昭道:“既然做好了就传吧。”
“诺!”侍女们退了下去,很快摆好了桌子,楚昭冲着楚宸招手,“你是跟祖母坐,还是跟我坐?”
“跟姑姑坐!”楚宸说着欢快地跑到了楚昭的身侧。可见虽然两年不见楚昭,还是更喜欢亲近楚昭。
“过几日就要迁都长安了,东西都拾好了吗?”钟氏不管楚昭跟楚宸,转头询问楚愉,楚愉点点头,“已经拾好了。”
楚宸跟楚昭叽叽喳喳地说着话,楚昭有时插问一句,楚宸答得十分高兴。虽然楚宸父母不在,但钟氏和楚昭依然为她撑起了一片天。
“人选你看得如何?”钟氏又问了楚愉,原本看着楚宸失礼的楚愉回过了神,“母后,我的身子再嫁,不过是害了人罢了!”
言语中的低落藏都藏不住,钟氏道:“这样的傻话我只当没听过。什么叫害人,你是什么人,你的妹妹是大昭的皇帝,大昭朝上上下下,能娶到你的是人是莫大的福份,我只是将你要再嫁的消息放出去,就有那么多的人意动,你还不懂吗?”
楚愉年长楚昭九岁,楚昭快二十了,她也将近二十九,这样的年纪放在别人那里早已是儿女成群,可是她一直无所出,更因此而被休。
“我以为你懂得拿住韦家用你嫁妆的证据,证明你不傻,难道你还想因为韦家,就这样废了一辈子?”钟氏可不是普通人,哪怕楚愉有这样的打算,钟氏也不可能允许。
“我留你在家两年,不是不让你嫁,而是要你调理好身子。子嗣之事,也讲缘份,你与韦家无缘,不代表你和别人也无缘。”钟氏是劝得苦口婆心,楚昭问了一句,“想娶阿姐的都有谁?”
钟氏也不瞒着,说了几个人选,楚昭听了听,“阿姐想好了,嫁不嫁我由你,我只是觉得,韦家那样的人,没有资格叫你因噎废食。”
“况且,我们家就这么几个人,阿姐嫁了人,日后添了小外甥,也不至叫人笑我们一家只有女人,没有一个小郎君。”四个人的皇家啊,只怕历来没有这样少的吧。
楚昭想想自己都笑了,楚愉道:“陛下成了亲,生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楚家血脉。”
楚愉还是清醒的,楚昭是皇帝,将来生下的孩子皆是皇子,公主,那才是真正的皇室血脉,楚昭的婚事,也该提了。
钟氏看着楚昭,楚昭很稳地道:“是啊,那些都是未知之数,还是我阿宸是最实在的。”
“姑姑,你说过要给我生弟弟妹妹玩的,我都要长大了,你怎么还不生啊!”楚宸昂头询问,楚昭一顿,伸手按住她的头,“快了快了。”
楚宸控诉道:“姑姑,骗人不对的。”
“我没骗你。”楚昭说得很认真,新都一迁,很快堆着的事就要提上议程了,如她的婚事,必是重中之重。
“不知哪家的儿郎能入陛下之眼。”楚愉感慨地说了一句,楚昭目光一闪,女人嘛,都觉得嫁人是天经地义的,可惜啊,当了皇帝的女人,就算不上女人了。
“那姑姑要快一点,不要老是让阿宸等,阿宸那么小的时候你就答应阿宸了,阿宸现在都高了半个头了,还是没有弟弟妹妹。”楚宸提醒楚昭这件事对她的重要度,正好侍女给楚昭上了菜,楚昭一把拿了最上面的鸡腿塞楚宸的嘴里。
“好好吃饱,你得要长得更大点,才能好好照顾弟弟妹妹。”楚昭塞住了楚宸的嘴,楚宸说不出话来,瞪了楚昭一眼,楚昭朝她咧嘴笑。
“老大不小的人了。”钟氏提醒了一句,楚昭挑了挑眉,“现在还能玩玩,再过几年长大了,被条条框框给吓着了,就不敢这么跟我说话了。”
钟氏看了正跟鸡腿奋斗的楚宸,有心想问问楚昭究竟是怎么样的打算,楚宸是楚毅之唯一的孩子。
看了一眼楚愉,这话还是以后再说吧。想必迁都之后,事情都要一样一样地理清楚,楚昭也一定会想好了如何安置楚宸。
“三日后起程迁往新都,这几日我还要去冀州各处看看,吃完这顿饭怕是不能陪你们了。”楚昭两年不回,一回来就要迁都,要忙的事多着。
“你忙你的去。”钟氏不是那种把孩子放眼前的父母,楚昭一笑,“还是阿娘豁达!”
第152章迁都长安
冀州是楚昭的起势之地,这里不仅有楚昭的心血,也有楚毅之的心血。
天下大乱,独冀州为乐土,今一分为三,幽州,并州,冀州,楚昭选定三州之长官,另有军事布防,眼下匈奴内乱未平,故而边境一片太平,来日匈奴战心再起,若无防御,只会被打得措手不及。
楚昭不是好战之人,同样也不是怕战之人。防范于未然,这也是未君该做的事。
三日匆匆,稍瞬即逝。大昭朝的迁都,是大势所趋,冀州百姓抹泪相送。
“姑姑是个好人。”楚宸在车驾上与钟氏同乘一舆,掀了窗帘看到下面的楚昭与百姓,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来。
“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这个界线,难以下定了。”钟氏轻轻地说,楚宸昂起头,“祖母,阿宸听不懂。”
钟氏摸摸她的头,“现在不懂没关系,将来阿宸就会懂的。”
“朕该走了,愿大昭的百姓,从此衣服无忧,国泰民安。”楚昭带着无尽的虔诚冲天而许,百姓们跪下,“恭送陛下!”
挥挥手,楚昭走了,一路晴空万里,楚昭在理事之余,没忘把楚宸提过来,学骑马。
“姑姑,我为什么要学骑马?”骑在马背上,楚宸好奇地问,楚昭道:“你不想学?”
楚宸咧嘴笑道:“想,不仅想学骑马,我还想跟姑姑学搏击。”
哎哟,他们家又不是养




昭华女帝 分卷阅读199
出了一个暴力的小娘子?楚昭询问道:“为什么要学搏击?”
“我想跟姑姑一样啊,能文能武,这样以后才可以教弟弟妹妹。”楚宸的理由还真是叫人无可反驳呢。还没影的弟弟妹妹,便叫她倾尽了许多耐心呐。
“先把马骑好了。”楚昭给楚宸挑的是一匹温顺的小母马,手把手教着楚宸,楚宸的目光幽幽地看着迎面骑来的人,是柴景和齐淮,还有钟浩。
楚昭拿着手上的马绳,“专心点。”
“什么时候,我能像表叔那样就好了。”作为三人中,骑术最差的钟浩乍听这一句没觉得什么,高兴地咧嘴,“那我教公主骑马。”
楚宸摇了摇头,她姑姑的骑术跟柴景跟齐淮不相上下,好好的师傅要换,她傻呢?
钟浩没闹明白楚宸的心思,楚昭可清楚地很,“没学会走就想跑?”
抖了抖,楚宸道:“姑姑先带我跑一圈好不好?跑完这后我再好好学。”
她就是羡慕,也想试试纵马飞扬的感觉,所以很是羡慕。
得,敢情是想纵马啊,楚昭一笑,“行,下来吧。表哥的马借来一用。”
楚宸一听高兴坏了,麻利地从马背上下来,颠颠地跑到楚昭面前,楚昭已经牵过钟浩的马,翻身上去,一手抱起楚宸坐在前面,楚宸眼睛发亮,“姑姑真厉害!”
三个男人听了都老老实实的承认,楚昭确实是厉害。
楚昭已经扬鞭策马,楚宸高兴地紧紧捉住马毛,楚昭趁机教导道:“骑马的时候,姿态要正,背要直,重力放在双腿间,控制马儿。一开始不能太快,要先和马儿磨合,让它习惯了你的存在,这样才好渐渐加速。”
“嗯!”楚宸点点头,催促着楚昭,“姑姑,快点,再快点。”
真是个胆大包天的主儿啊,楚昭也满足她的愿望,加快了速度,跑了好大的一圈才会回来,楚宸兴奋得眼睛发亮。
“姑姑,明天再带我骑马。”楚宸捉着楚昭的衣裳说,楚昭想了想道:“得要看明天有没有什么事,还有你的功课有没有做好。”
“我都做好了,武先生还夸我呢,祖母也是。”楚宸非常自信地昂头说。
但是,楚昭有没有事,明天就说不准了。“若是武先生和你祖母都夸了你,明天不能带你跑马,等回了京城,一定带你跑个够,行吗?”
“好啊,好啊,姑姑真好!”楚宸高兴地欢呼,楚昭拍拍她的背,“好了,姑姑有事,你自己玩去吧。”
柴景跟齐淮和钟浩都在这儿等着她呢,虽然不是什么急事,那也是有事。
“阿巧,她要骑马,看着她点。”楚昭嘱咐了阿巧一句,楚宸应得高高兴兴的。
“有什么事说吧。”楚昭回了看着楚宸的目光,询问。
齐淮道:“迁都之后,新都的守城军,还有皇城的禁卫,陛下尚未决断由任人何职。”
这件事,确实是还没有定下,楚昭道:“你们是什么意见?”
你们,自是指的并非这里的三人,而是五相,姜参,吴用,韦尚任,韦九,齐淮。
“军中大事,尽由陛下裁决,臣等未知陛下之意,恐陛下遗忘,故而由臣对陛下提起。”齐淮答得老实,楚昭一笑,不错,她不让人染指兵权,是让人对兵权生忌,所以哪怕提起,也再三表明没有掺和的意思。
“新城的守城军,由郭千户负责,至于大明宫的禁军,由柴卿执掌。”楚昭的决断实令人惊讶,饶是柴景也面露诧异。
“正好柴卿的孝期已过,出仕任职也是名正言顺。”楚昭说了这一句,似是另有所指。
钟浩看了看楚昭,又看了看柴景,禁军是皇帝的亲卫,关系得皇城的安全,楚昭竟然将近身之卫交给柴景,楚昭信任柴景?不,钟浩总觉得里头有什么事。
“禁军有正副两将,七郎为正,那副将?”齐淮也不是糊涂的人,柴景不方便问,不能问的问题,齐淮帮他问了。
守城军是楚昭的人,是部曲出身,便是寒门。柴景代表的是世家,世家与寒门各执其一,正是一种平衡,不过,副将也很重要。
“副将,朕会从禁军里挑选,这就不必你们心了。”听到这一句,钟浩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楚毅之也好,楚昭也罢,并不让外人沾染兵权,时至今日又怎么可能让柴家这样野心勃勃的人掐住她的喉咙。
“是。”话到这里,该说的就已经说完了。柴景和齐淮告退,钟浩是欲言又止。
楚昭道:“表兄想说什么只管说,自家人,没什么忌讳。”
哪怕楚昭登基了,她又不是要做个六亲不认的帝王,亲戚之间,原本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
“我想入工部。”钟浩开口,楚昭一顿,“工部?”
诧异是必须的,工部是掌天下水利和建筑工程,这专业不对啊。楚昭等着钟浩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钟浩道:“我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我不会掌兵,跟陛下学了这些年,连皮毛都没学到,反倒是跟高明高大人学了一些建筑水利的事,我倒是很有兴趣,所以就想请陛下将我调至工部,食君之禄,为民尽心而已。”
楚昭没想到钟浩是这样想的,听了十分高兴,“表兄能这样想我很高兴。六部之中,并无侧重,在我看来是缺一不可,兵部掌兵,工部做的看起来像是很琐碎的事,却是利于千秋万代的事,亦为大功。”
1...6061626364...1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