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蚍蜉传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陈安野

    暗通扫地王一事,赵当世无意牵连其他人,实际上,除了刘维明,也没有人真心实意愿意叛离赵营。所以这件事情掀起的波澜,很快就平息下去,未曾引发出其他负面的效应。

    旧去新来,前营后司无主,赵当世在与诸将商议后决定将把总一职授予白旺。白旺是侯大贵极力推荐的人选,果勇沉稳,且其在这两日中的表现,也足以让人放心。反正欠他一个封赏的许诺未行,赵当世顺水推舟,升了他一级,合情合理。

    白旺感激涕零,摸爬滚打十余年,跟过大大小小十几家势力,只有赵当世,才真正把他当个人物看待。士为知己者死,白旺内敛,却也有着一腔豪情热血,他只觉,自己的命,从此就是赵当世的了。

    就在刘维明死后第二日,闯王军令倏至,全军开拔,向西转移。这道军令来得很急,事出有因。

    那日高迎祥之所以到了赵营不入,与刘哲匆匆离去,其实就是因为穆公淳的“驱虎吞狼”之计奏效了。

    蝎子块拓养坤没有辜负刘哲与穆公淳的“期望”,一早便盯死了扫地王张一川。张一川前锋军马才出营,他便急不可耐,点起人来,突袭扫地王的五处营寨。张一川主力未出,在仓促过后凭借着兵力优势抢回一些主动权。双方混战半日,死伤颇多,要不是高迎祥及时赶到劝和,只怕张、拓二者真到了难解难分的地步,不斗个你死我活是不会罢手的。

    张一川赔了夫人又折兵,又气又恨,更怕拓养坤再度火并,招呼也不打一个,脱离了闯营,就在当夜拔军而去,由上津北上转进山阳、镇安地面。

    这边乱局方歇,那边闯塌天刘国能也出了事。就在同一天,刘国能侦察到西面张一川与拓养坤混战,意欲浑水摸鱼,率领数千兵马出动。不料在郧西县遭遇了官军秦翼明部。因走得急,哨探不利,为官军占得先机,激斗后大败,手下几个得力干将黑煞神、飞天虎皆战死,连自家营寨也不敢回去,直接就躲入闯营托庇。

    高迎祥不明内情,刘哲却是叫苦连天。一石二鸟的计划鸡飞蛋打,赵营安然无恙,刘国能反倒筋骨大动,真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穆公淳得到消息,主动向刘哲负荆请罪,好在刘哲大度,嗟叹一番,倒也不再追究。只是后来在高迎祥那里才探到些风声,明白当初赵当世之所以能越过自己,顺利约上高迎祥其实是走了韩衮的路子。韩衮与旁人不同,既是自己营中骁将,同时也得高迎祥垂爱有加。有他的面子在,高迎祥才会欣然赶赴赵营。

    再将事情回想一遍,刘哲不由胆战心惊,边想,边叹赵当世这家伙果真胆大包天。将土地庙与赵营北大辕门的情况结合在一起,刘哲认定,赵当世会陷入扫地王前锋的围困不是偶然,而是他精心计划过的。很有可能,他就是赌高迎祥能及时赶到解围,所以,连自家兵马也不让出,完全装成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模样。而这个险之又险的计划最终成功,也使他安然度过了这一场危机。

    穆公淳听了事情经过,也不住摇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自己心思再缜密,也防不住赵当世熊心豹胆,兵行险招。他自忖出道来不说算无遗策,亦没有这般落空过,羞惭不已下,直将“赵当世”这个名字死死记在了心中。

    行军在即,刘哲与穆公淳虽嗟叹不已,可迫于形势,也只得按下了再与赵当世较劲的心思。

    闯营就像是一艘大船,不动时安堵如山,可要一动,似赵营这类附着在船底、接受庇护的小鱼小虾,也不得不随之转移。

    按照高迎祥的部署,因为扫地王张一川等部已经北上,故而大军在汉水北岸集结后,次第开拔,分道沿河西行,目的地乃是汉中。此次行动,高迎祥与拓养坤两部为主力。刘国能为报郧西败在秦翼明手下的一箭之仇,主动要求留在郧阳一带断后,不但负责与尚在襄阳、均州徘徊的老回回、曹操等营联络,同时还肩负着策应陕郧通道,居中疏浚的重任。

    作为闯营的新附军,赵营也没有继续滞留郧阳,从令跟在闯营边上,与张妙手部协同负责大军右翼的安全。

    当闯营大部撤出郧阳进入陕西,已到了四月中旬。这期间,秦翼明、邓祖禹等部官军竭力阻挠闯营行军,但都为刘国能截了下来。刘国能吸取了前几次的教训,不与官军缠斗,只是不断佯攻,分散官军注意,使之无法全力追击。是以后来虽又在南漳、郧阳分别为秦翼明、邓祖禹所败,可都早有准备、撤退及时,损失并不大。

    卢象升将高迎祥从西赶到东,又从东撵回西,数千里间运筹数省官军,其实也有些力不从心。故而高迎祥、张一川分两路出郧,他的部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跟不上时局的飞速变化。随着秦翼明等部的阻拦失利,他审时度势,没有在襄阳、郧阳、南阳等地继续迁延观望,




90子午(二)
    张妙手与赵当世两月来一直搭档负责翼护闯营大军右翼,关系不错,相处很融洽。其实论资历,张妙手与张一川、拓养坤他们平分秋色,早前也是能和李自成、刘国能相提并论的大掌盘子,可崇祯六年,他迫于形势,与贺双全率部主动去武安,向当时的分守关西道臣常道立请降。后虽复叛,但实力威望大损,至今未能恢复全盛时期的规模,部众数千,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然而张妙手性格开朗乐观,并无惆怅有失的感觉,又因他精通射箭而号“妙手”,“善射,试之,百步中钱孔”,与另一个大寇“射塌天”李万庆称一时瑜亮,令武艺虽好可箭术平平的赵当世大为叹服。二部毗邻而驻,也都未参与闯营近期的一系列战事,是故赵当世得空,常常找张妙手讨教射箭技巧,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变得极好。

    在诸营大军的多番蹂躏下,汉中东部的几个县对于军队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闯营的转移势在必行。赵当世对时局的变化很敏锐,早有预感高迎祥这两天会有动作,张妙手来找,他只向当日负责营中军务的徐珲打个招呼后就跟着去了。

    闯营的中军大帐如往日一样肃静幽沉。赵当世在这里待了两个月,已然将私下的规矩秩序熟稔于心,进了帐,很自然地与张妙手站到了靠近帐幕的下首处。

    高迎祥依旧高踞最上端的虎皮大椅上,最靠近他的两人,都是他的亲戚,左边亲弟弟“中斗星”高迎恩,右边小舅子“番山鹞”拓攀高。他二人之下,乃是亲信刘哲与“蝎子块”拓养坤。中间又隔了好几位,才到赵当世。赵当世再往下,除了守门的卫兵,再无他人。

    帐中几人正在说话,显然军议已经开始有段时间了,高迎祥则如往日一样,沉默不语。赵当世侧耳倾听了小一阵,大概明白当下军议所讨论的议题是下一步大军该向何处行动。

    目标是重中之重,一个合理的目标往小了说可以改变窘困,往大了说则可以避免覆灭的下场。帐中诸将全都是沙场老人,自然明白这个指向性问题的重要性。赵当世相信,这个问题绝对是被第一个提出来的而且直到现在诸将还是争执不下,悬而未决。

    争论最激烈的两人当属刘哲与拓养坤。他俩相对而立,洪亮的声音贯彻整个大帐,说是现下全场的焦点也不为过。

    拓养坤身材很高很瘦,眼窝深邃,颧骨高起。声音很像是夜枭的鸣叫,听上去就给人一种阴损刻薄的感觉。赵当世没有和他接触过,但听说此人性格冲动刚强,脾气很臭,像极了侯大贵与郝摇旗的结合体。

    仔细算起来,当今大寇,论实力威望,排在首位的是闯王高迎祥,地位无人能够撼动。接下去,则是能够独立发展的诸家巨寇,数目也一只手数得清,无非西营八大王张献忠、老回回马守应、闯将李自成以及曹操罗汝才这四家罢了。除了这五营,便到了扫地王张一川、过天星惠登相、一字王刘小山等等这一层。余营大大小小,多如繁星,皆不足道。

    拓养坤合理的定位应当是夹在李自成等与张一川等之间,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类型。其全盛时人众多达十余万,冠绝诸寇,老营的战斗力也十分强横,故而高迎祥入陕,能不管张一川、留下刘国能,却一定要求拓养坤同行。也因此,在场诸将人人皆知,拓养坤才是当下高迎祥最为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高迎恩与拓攀高是高迎祥的左膀右臂,刘哲则是他的唇齿。拓养坤并不认同高迎祥一心要与李自成会合的想法,所以才与刘哲爆发了争吵。

    “关中官军蜂集,闯将那边也未摆脱洪制府的追击,此时北上,不是时机。”拓养坤话说得很快,因为激动,一张枯瘦狭长的面颊都微微有些扭曲,“咱家的意思,不如越汉中入川,收拾川中,一方面可就地补充,一方面也正可作观望。”

    “拓掌盘此言甚是,向年献营、回营入川,摧枯拉朽,来去如入无人之境,可见川兵之孱弱。我大军数月来疲于奔命,急需寻一去处休养生息。待陕中事态明朗,徐图再举不迟。”拓养坤才说完,下首一人就立刻附和,赵当世视之,知此人诨号“一斗谷”,本名不详,是拓养坤在河南收的小弟。

    刘哲不看一斗谷,干笑道:“入川入川,说得轻巧,且不说我大军数万,如何安然经过汉中,又择何路线行走,就说入了川,拓掌盘子以为,就能轻易在那里立足吗”

    “赵兄,给他说说。”刘哲眼瞅拓养坤脸一阴,不等他发作,直接抛出一句给了赵当世,“拓兄没去过四川,当真以为那里是天府之国,温柔之乡,赵兄弟不久前才出川,不妨听他说道说道。”

    赵当世反应快,大声应诺,跨步出列。

    拓养坤被他抢白,好生不快,看在高迎祥面上,忍住脏话,把嘴一撇,乜视赵当世。

    能在这种级别的军议上发言,赵当世还没有昏头到自以为是、畅所欲言。他明白刘哲给他这个机会的意思,清了清嗓子,不急不缓道:“好叫闯王、诸位掌盘子知晓,川中督抚标兵虽不堪战,却也有侯良柱、张令这样的硬茬子,东南部的土司兵也骁悍异常。且其地多山林,堡寨密布,要想哨粮,难度极大。其中寥寥数家势力尚自为了一小块地盘头破血流,我大军进入,委实难觅就食之处。”

    拓养坤焦躁道:“那北上关中,在官军眼皮底下,咱们就能开宴会了不成”

    刘哲摇了摇头:“拓兄可知,新任陕西巡抚是谁”

    拓养坤闻罢,挤眉弄眼了好一会儿,方道:“只听说是个姓孙的,没啥名气。”

    “是了。”刘哲双眉一挑,“若是洪蛮子或是卢阎王,还需忌惮一二,可这新陕抚是无名之辈,一介书生罢了,我等若怕了他,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但……”

    “我知拓掌盘心思缜密,怕有意外。只不过早在三月,那姓孙的到任时,我便留意了他,听说他只身上任,手无一兵,后多方哀求,洪承畴才拨了二千甘肃边兵给他,都是些老弱病残,能济甚事算来他上任至今,不过短短三个月,纵使诸葛复生,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挡得住我闯营大兵”

    前任陕西巡抚甘学阔“不知人事,举动为笑,秦



91子午(三)
    日正当空,西安城头,一队队民夫正在监工的叱咤下卖力地搬石携砖,悠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汗水顺着他们棕黑紧实的肌肉不住滑落,掉落地上顺着他们缓步走来的路留下条条清晰的痕迹。

    城头下远处的阴蔽处,两名长衫者坐在矮凳上,一边张望,一边拿巾帕抹着额头脸颊上的点点汗珠。这个时辰实在有些炎热,他们宽大袖子也撸到了肘部,若非还顾及着斯文,只怕连衫摆也都要撩起来了。

    这二人一着白衫,一着青衫。白衫者瞧了瞧城上,又瞧了瞧日头,问对方道:“郭兄,时辰不早了,咱们先寻个地方用饭,等凉快些再来。”

    那着青衫者“嗯”一声,却没动,双眼紧紧盯着忙碌的民夫,继而摇了摇头道:“这段墙日落前未必能修葺完备……军门严苛,怪罪下来,你我怕担不起责任。”

    “军门法令虽峻,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我两个就不吃饭,巴巴候在这里,能济甚事反而白白糟蹋了身子。”白衫者不以为然,口气也有点咄咄逼人。

    青衫者尚在犹豫,白衫者站起来,一把将他拉过,道:“巷口那里新开了家正店,据此不远,咱们快去快回,不会误事。”

    他边拉边走,青衫者拗不过他,腹中也着实饥渴,便就跟着去了,路上问道:“关中贼寇蜂起,片刻不宁,转徙尚来不及,竟还有扎下来开店的,倒也奇了。”

    白衫者笑笑道:“你猜这正店谁开的可不就是军门老爷府里人。”

    “军门”

    “郭兄怎么如此不晓事,想陕乱以来,这陕抚换了怕有近十任,兵民之心浮动,难以凝聚。军门新补,正是需要收拾人心的时候,他在城里不大不小置些产业,显示与城池休戚与共的心意,自有安定民心的效果。”

    二人交头接耳,绕过两条巷子,很快就到了正店。这正店早先是个当铺,里面的掌柜是汉中瑞藩府里派出打理西安府事务的专门理事,只是近年秦岭诸道断绝,流寇横行,两边消息时断时续,汉中又多次受到贼寇袭击,瑞王家大业大,不少这几个钱,懒得费心,将店面低价转手。

    店门口的台阶上坐着几个长袍大袖的牙行以及好些粗麻短褐打扮的挑夫,一见来了客人,一窝蜂上来拉生意。店内听到响动,后脚冲出七八人,清一色劲装结束,手持水火棍,出店一阵乱打,将人群驱散,方才空出道路。

    这些人虽然一副青手打行的装扮,可实际上的来历二人均知,无一例外都是西安府县里的皂吏,里头两三个还有些眼熟,真要说起来还都是衙门里有公职的坻侯、禁子与弓手。

    店掌柜跟出门,拨开数人,来到当前道:“哟,原来是郭大人与路大人,稀客稀客,才公办完请,快请。”

    白衫者自嘲般撇撇嘴:“不过微不足道的小官小职,还不是得成天日晒雨淋的,真正的大人这会儿当都在府里乘凉饮茶,潇洒快活。”

    店掌柜闻言一愣,青衫者抢白道:“上两碗茶水,几个夹馍就是。”

    二人入店坐下,青衫者埋怨道:“路兄,那掌柜可是军门府里老人,以后说话可别再口无遮拦。”

    白衫者饮了口茶,打个哈哈,道:“随口说说,别无他意。再者,咱两个职位虽低,可也是正经出身的入流官员,又不属他巡抚衙门,军门再厉害,还能笔一挥就除了咱俩的名不成。”

    这相对而坐的二人,青衫者叫做郭名涛,是陕西左布政司照磨所从八品的照磨;适才说话的那个白衫者叫做路行云,是西安府正九品的知事。按编制,都不受陕西巡抚衙门直接管辖。

    “话是不错,但军门强势,本省三司长官哪个不给他面子,哪个敢违拗了他,小心点准错不了。”

    郭名涛与路行云分属两个衙门,但关系匪浅。郭名涛知道路行云脾气耿直,口无遮拦,平日里也没少提醒他。

    座位在二楼,店里冷冷清清,除了他俩没其他客人,路行云向扶栏下看了看,道上行人稀稀拉拉,也是一派寂寥,心里有些感慨,轻叹一声。

    “好端端的,叹什么气”

    坐下来后,汗干得很快,一缕微风拂来,后背都凉飕飕的。路行云放下袖子,道:“我听了你说的话,又想到军门。”

    “军门怎么”

    “如你所言,军门上任不足四月,却是雷厉风行,手段高超,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使司里头并无一人敢与他相抗,也正因此,负责修理瓮城这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才会落在咱们头上。”

    “也不能这么说……”

    路行云将碗中茶水一饮而尽,慢慢道:“郭兄错意了,我并无诘责军门的意思,上头分派下来的事,累死累活,也是咱们的本职所在。我只是隐隐觉得,这位孙大人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郭名涛苦笑:“比起前任甘大人,那真是‘不同寻常’。”

    “我非调笑。陕西遍地是贼,单靠一个制府,救的了东边救不了西边,我只是觉着,这孙大人的作风,真是要做番事情。”

    郭名涛沉吟不语,这时两碟夹馍端上来,他却无心去尝,等路行云狼吞虎咽吃了一个后方道:“你所言是严查羡耗银的事”

    官府征收银两后要熔铸成统一规制的定银,过程中免不了损耗浪费,所以又会向百姓征收一笔补钱,称为“羡耗银”,又称“火耗银”。这之中人为可操作的空间很大,也成了很多官吏贪墨的途径。

    郭、路两人久居官场,虽不曾目睹参与其事,可私底下也没少听说。各个部门有各个部门捞钱的法子,诸如此类的黑幕在当下早已成了官场人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1...3334353637...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