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骨青山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又生
蚕蛹丝绸,内敛奢华,官配三套刺绣纹案。上晌为春蚕,下晌为作俑,晚时为蛾蝶,一日之内,换三次衣服。
陈力一边打发伙计去给老先生倒茶水,一边陪笑道:“不瞒您说,临安城只此一家,就连韩大人府上的丝,全从小的这儿拿。”
仆从扶老先生坐下,抬脸问:“店家说的韩大人,可是影部总旗韩水大人?”陈力得意,故意压低声音:“可不就是。”仆从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目光,惊鸿,动龙。
老先生清了清嗓子,丹气雄健:“一套蚕蛹丝绸,两件锦衣,行家看,妥不妥?”见其手中檀香念珠乃是九界罕有之物,陈力招呼伙计,立时捧上竹盒,结银两。
若真是名扬天下的才华人物,自有朝廷安置,再没有自各儿买衣裳的理。可若是芸芸虚名之流,又绝不会有如此涵养及气度。
送客后,陈老板唤来几个小厮,吩咐道:“去韩府交衣料时,跟阿瑞透个风,就说,九界来了几个买蚕蛹丝绸的爷。”小厮领命,出了布坊。
布坊的金粉牌匾,据说是白马书院金陵先生所题。离开五丈不到,老先生回头一望,手捋花白长髯,叹息不已。仆从在其身侧,脊梁挺拔,直如青松。
“靖公子,今朝所见,与十八年前,恍若隔世罢?”老先生道。被称作靖公子的仆从,坦然评论:“云梦,新政有成,军制森然,朝廷集权而不受制于诸侯,养民、蓄民、爱民、驭民,不愧为天下第一强国。”
路行长乐街,两边楼阁林立,一派盛世景象。时而,有异国高轩驶过,官兵开道,锦旗飞扬,威仪尽显而百姓不惧。
老先生继评:“云皇,立影部,用强臣,进退自如,游刃有余。”靖公子:“只愿她能不计前嫌,对九界苍生心存仁念。”
游览至日落时分,足下酸涩,三人于天星客栈入住。由于九界国破,东家不识其路引,又畏武士凶煞,磨缠好一阵方才允了几位客人。
夜里,老先生安眠,靖公子凭栏而长啸:“浩汤锦江兮流两域,洗民昔时怨,离析国破兮志糜坚,拾吾旧河山……”异国曲,唯莺歌为伴。
布坊小厮拉着几车丝绸绢帛,吱吱呀呀,夜至韩府后门。管家阿瑞带着一批杂役,前来卸货清点。
照面寒暄,两边交接了几本文簿。阿瑞:“可是按老规矩列的?”小厮:“您放心,按着避洪民宿之制,不会错。”
从前,底下人私支几十匹零碎,走的都是影部挂在各部的账,不着痕迹,管够管拿。现如今搬了府邸,上百号人,全是娇贵主儿,动辄百两千两,韩大人养不起。
户部尚书林昀体贴,替韩大人另立了一项开支,名为“避洪安民修缮款”。三合布坊送布,走的便是此路。
阿瑞和小厮低声交谈,杂役们却只管埋头跑腿,在堂屋与后门来回奔波。小厮斜眼一瞄:“背着松花熟绸的那人,怎么看着有点儿眼熟。”阿瑞头也未回,照例答道:“是齐将军,现在府上杂役。”
每卸下一匹衣料,将军弹一弹灰尘,必叨唠一句:“贪官污吏,豪取民财。”也不知哪个嘴快告状,隔日,将军便被传至正院书房,答韩大人问话。
齐将军有些紧张,毕竟这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日子过久了,二人好久都没有说过话。
书房屏风之后,假山一座,形似“善”字。流水处,漂浮十八盏青釉莲花香炉,点枇杷香。
韩水搁下笔,隔着雕鹤镂空紫檀案,丢了一卷竹简:“我问你,南征九界之时,可曾有见过宫老先生?”
齐林弯腰拾起,眸中顿亮:“九界山鬼道传人,大弟子宫冥老先生?那时……”韩水:“你认识他?”齐林一笑:“不认识。”韩水脸沉。
杂役惯了,一到熏香之地便待不住。齐林把竹简递回,想走。韩水:“你走罢。”不曾想,齐林真走了。韩水咬咬牙,幽怨道:“你回来。”
齐林回头,笑如暖阳:“大人有何吩咐?”韩水又如何会承认,连月来他纵欲时想的都是面前这人的模样。
低头执笔,莞尔道:“本官想吃樱花脯。”避开所有伤痕,只谈一蜜脯。韩水话已至此,大抵有几分冰释前嫌,重归于好的意思。
齐林风流又心大,见韩大人白皙肌肤透红晕,没忍住,一掌按在紫檀案上,亲了大人一口。大人手中笔杆子滑落,白衣戳出几朵墨云。
韩水:“放肆。”齐林浅笑,跃身跳过桌案,挤到了那席银扶软玉塌上。韩水心里本想着公事,奈何身子被这么一蹭,好端端燥热起来。他想咳嗽,半握起拳头,捂着嘴。
“青颜,你这咳疾,莫说樱花脯,纵是天价枇杷香,也难治透彻
佞骨青山 分卷阅读66
。”齐林道,“元旦诗会将至,我只想着,无论发生什么,都能在你身边,陪你治病。”
韩水咽下胸口血气,强撑道:“我没病。”齐林星眸一弯:“我知道,这就给你去找樱花脯。”
至少,在齐将军踏破铁鞋寻果脯的日子里,阅天营一直很安静。主将晋瑜谨慎规矩,各地军府也服从朝廷裁兵还耕之大政,总言之,没有阳奉阴违。
韩大人腾出了心思,却并没有放在滋补养病上,反倒琢磨起元旦诗会的二三事。
一来,想策动几个党僚,催女帝册立东宫。要知,女帝勤政,凡事绝不拖沓。前段,南池道突遭蝗灾,紫真殿隔日就召开朝会,立定赈济事宜。三日内,钦差下地方,官兵搬粮,农吏布告烧梗灭蝗之策,平定民乱。
可,女帝遍理国政,唯独册立东宫之事,一拖再拖,拖了整整两年。及至诗会,却又逢翰林书院筹谋起事。赤炎金猊兽,震哑了掌院学士,震不住普天之下想要清君侧的铁杆书生。
所以,二来,还要分出几个得力属下,监视各家各户的动静,先得把清流之鱼全都捞出来掂量掂量,才好寻思对策。
初八,阴雨,秋半公子手里捧着一个描金蜜饯盒子,侍立正院书房。韩水犯咳,坐在假山边,嗅闻枇杷香。
“大人喜甜,我去姚家铺子讨了一盒樱花脯来……”公子话还没说完,韩水又咳了起来。
秋半连忙放下盒子,掏出丝帕,上前去擦血。韩水任由其伺候,淡淡问:“雨花阁有消息了么?”秋半点了点头。
经雨花阁详查,三合布坊所报之人,确乃九界隐士宫冥。宫老先生不辞劳苦,千里迢迢从战火纷飞的九界而来,赴云梦国元旦诗会。
“大人,您醒口茶,我给您接着。”秋半奉茶水,另一手托着盥杯。漱口时,韩水掩袖,秋半垂眉而退。
二盏茶后,苏木来了,一身玄色影服,手拎果盒:“闻大人喜欢蜜饯,属下带了点樱花脯……”韩水怔住:“你我自西境就一处打拼,何必搞这套。”
苏木:“实在是齐将军,闹得满城皆知,若是不带点樱花脯,反倒显得孤陋寡闻。”韩水:“快别自称属下,论起昔年乐坊辈分,我得叫你一声师兄。”
对属下,韩水素来冷峻,无论是否亲信,是否得力,都只讲一条原则:赏罚分明,恩威并施。
今日例外,铺垫了几句情分,实际是为所谈公事。宫冥先生与二人琴师韩毓先生,乃高山流水之交,毕生挚友。按礼节,二人自当前去谒见。
有一事,韩水不解:“以宫先生之声望,既然来了,何必又隐姓埋名,入住江湖栈。”
苏木:“这些年,宫冥极尽全力,游说九界各路诸侯,要扶立太子靖轩。”韩水眉间微蹙。
三年前,灵光坛曾得报,九界太子靖轩在一个老亲王扶助之下,登基做了皇帝。韩水:“不过一个傀儡罢了,九界还是民不聊生。”
熏香轻浮,细水润莲,一片雅致气氛中,苏木神色却变得复杂:“大人,这傀儡,从老亲王手中私逃,现如今就在皇城临安,天星客栈。”
作者有话要说:
求评论,求藏~明明自我感觉还蛮甜,为啥所有人都觉得虐???不虐不虐~
第51章蜂王
苏木,几十年影部教头,行走于黑白两道,办事素来稳妥周全。获悉九界机密后,他立即联络冬青,派影卫、密探数十人,暗中巡护于天星街坊。
是日,府中,韩水惊诧不及,却听苏木道,事态已尽在掌控。韩水:“那当如何?”苏木:“两国虽已修好,嫌隙仍在,大人不方便露面。”
韩水拨弄着茶盖,唤阿瑞道:“把那两坛老酒取来。”阿瑞:“是大人问韩毓先生讨的那两坛西陵蜂王酒?”韩水一笑:“有长进。”
酒,摆在案上,盖一掀,浓郁呛人。韩水不答苏木,却对阿瑞及几个伙计道:“这里面每一只马蜂,都足以钉死一个壮汉。”阿瑞眼睛瞪得圆圆的。韩水道:“可惜,纵有毒刺如此,这一窝蜂,终还是泡了酒。”
翌日,天朗无云,阁楼里暖阳铺地。宫冥老先生,白髯如瀑,手里拨弄一串紫檀念珠,正闭眼打盹。
韩水与苏木躬身一揖:“西陵苏木乐坊韩毓先生弟子,谒见宫先生。”宫冥点了点头。韩水亲自搬起蜂王酒,想为老先生斟半盏,一直默默在旁的靖公子挡下了。
“我来。”靖公子道。韩水便仔细打量了一下九皇。其气魄,如铮日,其眼神,如皎月,可谓真龙之姿。唯独,那一双手,粗糙干裂,历了风霜雨雪,不像帝王之手。
入座后,宫冥睁开鹤眼,目光如炬。韩水:“在乐坊习艺之时,时常听师父提起老先生。”苏木笑道:“师父说,世人只知宫先生经纬之才,却不知先生好酒,好风流。”
宫冥微微一笑,手中念珠轻流如水:“韩毓那老头,当年还信誓旦旦地说,再不带入仕弟子。”韩水应道:“宫先生隐居一辈子,临了,还是出山救世了。”
几人饮蜂王酒,先谈师交。而后,韩水借元旦诗会试探九皇来意,宫冥却趁机盘问起临安城的局势,几乎要反客为主。
要知,蜂王酒虽祛毒,然自毒八分,不能多饮。韩水挥袖行礼:“不知韩某如何能帮助先生?”宫冥一清嗓子,正色道:“老朽云游四海,得一宝物,欲献予云皇。”
靖公子从袖囊中取出白玉匣,置于案前。匣中,盛放一支红瑙火凰华盛,前缀珍珠九粒,金钗底。
韩水平心静气道:“好,韩某定转达先生之美意。”宫冥与靖公子回以一礼。匣时,韩水虽未曾抬眼,却能感受到九皇的威仪目光,正烧着他的魂。
辞别师友,离开客栈。苏木扶韩水上马车,问道:“如今这三人该如何处置?”韩水一笑:“你们不是尽在掌控了么。”苏木:“蜂虽毒,无王,只能泡酒。”韩水放下帘帐,道:“只是随口一说罢了。”苏木:“属下知罪。”
天星街坊部署不变,原班人马,按制,日夜巡护。韩水虽不悦苏木,却更不愿搅入这一桩山河旧怨之中。玉匣烫手,当夜,韩水便把它转交给了另一个关心此事的人。
中书省,楚容当值,方瞧见那支华盛,霎时气血不畅,惊得脸色发白。“你是何居心?”楚容紧紧捏着那支首饰,手指快勒出血痕,“陛下如此信任于你,你……”
韩水打住,赔笑道:“我说楚大人,现如今你们怎么一个个跟防贼似的防着韩某?实不相瞒,韩某手中还有要紧事务,这支首饰,不过是受友人之托罢了。”
三两句交道间,楚容已缓下心气,淡淡道:“既如此,此事你休要再插手。”
“这就是了。”韩水一笑,“楚大
佞骨青山 分卷阅读67
人上折子,陛下素来不阅就批,韩某岂敢插手。”
夜里回府,月色皎洁,门匾“安名居”三个大字格外锃亮。韩大人只觉浑身硌得难受,进门时差点绊了一跤。
府中灯火通明,莺歌笑语,后园时有笙箫。韩水伫立中堂,从袖口中取出一封斑黄家书,反复摩挲。官道消息严,他让苏木走了江湖道,方才取成此书信。
“阿瑞,夕雾公子睡了没有?”韩水轻声问道。阿瑞笑了笑:“许是没呢,大人要逛后园子?”这语气,有点儿隐喻味道,让韩水哭笑不得。
小桥星灯,芳泽秘境,夕雾匆匆披了件樱草纱,发仍披散。韩水招了招手:“你过来。”木桥下,夕雾接过书信,满脸惶然。
韩水道:“这是昕阳公主寄给齐林的家书,你拿去给他。”夕雾一怔:“大人为何不亲手给齐将军?”韩水淡淡一笑:“去罢,他若是想要回信,你再拿给我。”
百忙之余,韩大人想让齐将军开心,可私底里,又酸着齐将军开心的模样。齐将军一匹野马,被他如此困在笼中,嘴上说得再甜,心里定然是苦楚的。
半两樱花脯,找得满城风雨,别人送的都重了样,而将军那儿,一丁一点都没有送来。
韩水又叫来阿瑞,打听道:“齐林这段日子,到底有没有踏进过临安的蜜饯铺子?”阿瑞支支吾吾:“将军他,早出晚归,一定是找得很辛苦。”韩水叹了口气,不忍细问。
夜半,舒爽秋风透过轩窗,拂过青纱帐。韩水翻来覆去,怎么也眠不了。丝绸被子,冰凉滑溜,似一朵飘浮的云,润得他浑身惬意。
惬意得有一丝酥痒。
自从上回齐林蹭着他的身子,韩水再也不想借郎画愿了。毕竟,那是完全不同的气息和温度。
不自已,想那蜻蜓点水的轻吻,想那结实健的身段。韩水满面绯红,身下也起反应,更难受了。
他在塌上翻滚,缠绵,蠕动,拉扯,弄得自己浑身是汗,瀑发凌乱。直到秋风再起时,丝被轻扬,狼藉的榻边,落下一支被晶液彻底润湿的碧绿玉势。
韩大人愈发觉着自己是一只禽兽。
他很是羡慕那帮高风亮节的铁杆书生,至少,人家十年寒窗,头悬梁锥刺股,脚下踏的是人间正道。
阳月中旬,礼部、中书、太常三司合定,廿二于紫真殿预群臣之诗词、曲赋、策论,统一裱褙、过审、甄选,呈御前批红。
一时间,金菊映祥瑞,家家院子墨飘香。成百上千的文簿、竹简、奏折,一车又一车,挤满长乐街,挤得南宫门前连过马都难。
元旦诗会由翰林院主持不假,而这先前的筹备,乃是国事,三省六部全在其列。一始,都是力气活,中书令楚容四处奔波,安排人来协助搬运归档。
不想,给事中泽漆,背着双手,悠然自得地问了一句:“不必忙着归档,好歹也是要过影部的。”
楚容汗涔涔的,腰疼,听完就上了火:“今年与以往不同,是普天同贺,你自己出宫门看看,要上书的都排到哪儿了?!”泽漆:“那也得和韩大人交代清楚咯。”
十年来,楚容从不涉萧国舅与韩大人之间的党争,安安稳稳拟文令、奏折、发圣旨,未曾多言半句。这回,涉国之大体,孰不可忍,楚大人捋一捋身上鹤袍,亲自敲了一回影部的堂前鼓。
影部不成文的规矩是凡提着礼来的,阁楼雅座茶水伺候,凡见面就敲鼓的,冷冰冰公堂招待。
韩大人架起腿,拈起一块樱花脯,笑道:“又是何事冒犯了?”楚容:“几十号人,才把宫门前的文山搬到中书省,何必又折回影部监阅?”
韩水:“楚大人缺人?早说不就成了,影部多少兄弟成天无所事事,韩某这就让他们去帮忙。”语罢,贱兮兮地摆出一副招呼姿态。
楚容咬咬牙:“都是些贺喜之词,能查出什么屎尿?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你这是存心折腾。”韩水一乐:“行,大人如此说,影部委屈些便是。”
楚容:“怎么说。”韩水笑道:“不必搬过来查了。直接让兄弟们住到你中书省,陪着一起查。”楚容无可奈何,冷笑一声,甩袖便走。
是夜,中书省灯火长明,纸页翻动、竹卷展之声,不绝于耳。几百张桌案,齐整排开,几百号玄服影卫,端坐桌前,遍历浩瀚文海,字字详查。
楚容冷眼盯着这一切,唤来底下几个文吏:“他们按什么章法查?”司湖道:“属下留意过,他们事先就拟有名单……”楚容:“去报知陛下。”
确是有这么个名单,此刻,正摆在韩府书房的紫檀文案之上。韩水看戏一般,唇角轻扬:“阿瑞,去,把席仑公子叫到正堂,还有那几个平时和他走得近的,一起叫来。”
阿瑞怔愣:“方才不还请了林大人和常学士么?”韩水:“都是熟人,你怕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我替韩大人辩白一下,他是怕伤到齐林的自尊。
嘤嘤,继续求评论求藏~~
第52章血路
夜半,寒意重,皇城突然飘起了雪。一众人步履匆匆,冒冷风而行。席仑公子素衣赤足,在花桥之下,与齐林擦肩而过。
齐将军战场上见过士兵慷慨赴死,却从未想到,一个文弱书生的眼中,亦能有如此刚毅之神色。“席公子!”
齐林猛地冲回去,抓住了席仑的袖子,紧紧一捏,“今日是廿二,莫非……”席仑道:“放心,本公子定为将军讨回当年公道。”语罢,慨然而去。
正堂,薄雪铺青石。与席仑一道的,另有五六位别院公子,清一色,素白衣衫,赤足而立。
案上,摆数十道竹简,巍然如山,其间所为何事,不言而明。韩大人坐于黑金漆长椅上,眯了眯眼:“元旦诗会,国之盛典,尔等策论所言,不甚相符罢?”席仑笑道:“为国除害,不失为一桩盛典。”
韩水:“好一个盛典,好一个为国除害。我且问你们,何谓清君侧?”一位公子正色道:“惩治贪官污吏,还朝野清明。”
韩水:“那就是说,如今这云梦的朝堂,不清明了?”公子:“佞臣当道,何来清明。”韩水:“你们可知,这不是在骂我,这是在骂皇上。”
席仑道:“汝之罪,罄竹难书,皇上自有公断,就算杀了我们几个也无济于事。”韩水抓住这句话不放:“背后何人指使?”
风雪不止,银絮如刃,几位公子绝口不言,当场,一人咬舌自尽,血污满堂。韩水皱了皱眉,掩袖,命下人清扫庭院。两三位公子受了惊吓,浑身直打颤。
“今日坦白,是府中私事,从轻处置,若拖到明日,中书省列出名单,那便是蹲牢下狱,阴阳相隔。”韩水奉劝。
席
佞骨青山 分卷阅读68
仑视死如归,一身浩然正气:“皇天在上,我等岂是背信弃义之人!”韩水没忍住,咳出一团鲜血来,呵斥道:“迂腐!”
这时,阿瑞前来,在大人耳边低语,说是林昀和常明已落轿府前。
韩水叹了口气:“诸位,好好看着,你们用性命守护之人,是如何利用你们,然后出卖你们的。”
偏房,一卷布帘之内,冻得发紫的公子们手握热茶,烤着暖炉,面色渐渐回血一二分。
正堂,铜色积雪被扫开,不见血痕。林昀一袭狐袄而入,手提绘花蜜饯盒。常明两袖空空,紧跟在后,步态雍容。
“让我猜猜,这是樱花脯。”韩水笑意相迎。林昀啧了一声:“那多俗气,我这是樱花蜜,武阳山酿的,头年第一盒。”常明摇了摇头:“还是俗气。”韩水挥袖:“里面请。”
堂屋坐定,绣花棉帘放下,仆从摆铜盆兽金炭,炭火哔啵之声清晰可闻。阿瑞躬身一礼,退入偏房。
韩水道:“反正都睡不着,请二位同守天明,如何。”林昀茫然道:“谁说我睡不着了?”常明抢道:“我说的。”韩水:“守国不易,和平最好,这么多年僚友了,不讲客气话。”
案上十几卷竹简,韩水信手拈来,抛给了在座两位。林昀“哗”一声展开,眼睛上下飞扫,笑意渐失,眉头紧锁。常明云淡风轻,瞥了两眼,端起茶来暖手。
竹简被一掌拍在了案上,林昀愤然:“他们怎么能这么骂你?”韩水道:“骂也就骂了,韩某不惜名声。”
林昀瞪了常明一眼,手上筋脉都在颤抖:“元旦诗会在即,翰林院怎么回事,不知道有辱国体么?”常明乐呵:“林大人你不也上了这种策论。”林昀脸沉:“我没有。”韩水苦笑道:“知道你们谁都没上,别掐架了。”
林昀:“不管大人信不信,我说句心里话。”韩水:“你说。”林昀止扇,当堂一礼,眸间涌泪:“守国不易,地方难平,没有几招强硬手段,政策何以实施,天下何以大定?社稷之臣,不分忠奸,是那帮书生无知,误会了。”
戏真,情亦真。
常明微微一笑。林昀:“常明,说的就是你,笑个屁。”常明连忙敛容,起身赔了个礼。韩水心平气和地添了几片炭火,道:“现如今,数百封策论已摆在中书省,朝野都盯着,取是取不回来了。”
林昀道:“皇上还没看,尚且能缓。”韩水放下火钳:“中书省离皇宫百丈不到,林大人,晚啦。”
大冷天,林昀又摇起了羽扇,摇头道:“皇上知道此事后,必然震怒,要怪罪人的。”韩水道:“韩某也是为难,才喊二位一起商量。”
林昀羽扇一挥,直指常明:“不必商量,就是妖言惑众、大不敬之罪,这人主谋。”常明大度,揶揄道:“果然,来韩大人府上该送礼才是。”
韩水手中一紧,心如火烙。
林昀摆出大义灭亲之姿,语气坚定如山:“常学士虽在林府做过门客,但大人若是要牺牲他,换国家之安定,林某绝无半点怨言。”
无奈之下,韩水长叹了口气,道:“常学士只是身在翰林院,并未牵涉其中,韩某不会凭白诬陷人。”
沉默后,林昀似是无心,提了一句:“方才这几篇策论,文笔酷似南老,莫非是其弟子所作?”常明眸中一亮:“说来也巧,那日我正见席仑公子写策论,内容似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