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倾砚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沧海惊鸿
景砚瞥一眼宇文睿急切的神情,大概猜到了她的心思。她既知宇文睿的心思,便更不能高调出现于北郑人的面前。她只想和宇文睿相守,名分、权势于她看来,不止是过眼云烟,还可能是致命的毒。药。
“此事以后再说。”景砚道。
见宇文睿有一瞬失望,景砚心中不忍,宕开话题道:“原北郑的皇族、臣工,你打算如何处置?”
宇文睿暂压下别样的情绪,道:“我昨日同尹先生谈了此事。他也觉得很有必要将北郑原皇族迁离故城。”
景砚闻言,了然。即是说,宇文睿也是这样的想法。北郑既然亡国,断没有放任杨氏皇族继续居住在这里,将来极有可能再生祸端的道理。
“迁,又要迁到何处?”景砚问。漠北更北的荒凉之地,还是南方的更南边?抑或是……
“我的打算,将整个杨氏全族打散,远支的分散到各州,不令其抱团儿滋事,再令各州的属官于暗中监视,相信两三代人之后,他们对北郑的念想也就渐渐地淡了。”
景砚想了想,并未提出异议。这一策略虽然不够堂皇正大,但对待亡国故族也算是应有之义。无忧是皇帝,她推行的政策只要说得通,自有她一以贯之的理由,自己无权干涉。
但这只是远支……
“至于嫡支,”宇文睿续道,“就迁他们到京城安置。按照历朝的惯例,封他们有名无实的爵位,既显示我大周的气度,又方便就近监管。”
景砚听得一滞
也就是说,杨熙,要随着无忧回京城吗?
景砚顿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所有杨氏嫡支都迁往京城吗?”景砚不甘心地问道。
“自然啊,”宇文睿浑不知她心中的纠结,扳着手指又道,“杨烈还有一个儿子,才两三岁大,我就封他为郑国公。令有一个三四岁女儿,封她做个县主也就罢了。都是丁点儿的孩子,只要把他们身边教养的人都严加防范了,等他门长大,早就不记得自己曾经是什么身份了。”
她恍然又道:“对了!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北郑原来的大长公主,嗯,那是个不好打交道的。砚儿不知道,她在北郑的威望颇高,得好





倾砚 分卷阅读266
好安置了她,万不能让她成了北郑人滋生事端的由头!”
景砚暗自咬牙:谁说她不知道的!也就是这个冤家,以为她不知道!
什么红鲤啊,什么肉质鲜美,景砚通通觉得没滋没味了。
第184章但愿
云素君的三根手指并起,搭在景砚的腕脉上,凝神细听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了和缓的神色。
她又端详了景砚的脸,才道:“太后的脉相平和,面色也现出红润光泽来,足见凤体日健。”
景砚轻笑,命侍女奉茶给安和郡主,“是皇帝请郡主来为哀家把脉的吧?”
云素君谢了茶,也笑:“她总是不放心太后的凤体,说是行军在外,不似在宫中时时有太医院的供奉请平安脉……”
景砚闻言,心头一甜,面颊挂上些不自然的羞涩。
云素君续道:“她还说,北地苦寒,太后又经过那场大病,她总觉得不放心。”
“有什么不放心的?”景砚轻嗔,“当年服了那眠心汤,哀家的心疾早就痊愈了……倒是她,当年为了我……为取那草,伤得那样重,前些日子又受了那样的伤……”
她突然住口不说了,因为已经看到云素君努力抿着唇不让自己的笑意显现出来。
景砚大窘,红晕一直铺到原本白皙的脖颈,一时间竟言语无措起来。
云素君见她这般模样,心中也是感慨。宇文睿是她抚养长大的,如姐似母,十几年来,她更见识了宇文睿怎样在景砚的教导、疼爱下长大,尤其是这两个人的感情,一路走来她看得清清楚楚。这样的感情,加上两个人的身份,云素君曾经十分不看好;可这些日子里,云素君经历了太多的惊吓、担心,更看多了生死离别,突然觉得,这世间竟没有什么比能好好活着,能有一人珍惜在意自己更觉踏实的事。
每当入夜时分,她辗转反侧,思绪无不飘回京中,惦念着景府中的那人是否安然。她一向冷静理智,她很清楚这还算不上爱,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牵挂。
她既然认可宇文睿与景砚之情,面对景砚时,很有些面对自家“弟妹”的感觉,只是国礼在上不可逾越,然她心中的那份亲近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来。
忍了笑意,云素君端然道:“陛下忙于前朝事,如今又为了平复北郑而忙碌,太后保重凤体,既是为陛下宽心,更是为江山社稷着想。”
这么一本正经地说出“你好,她才好”,这真的是安和郡主吗?景砚乍听之下觉得似乎很有道理,可细思之后又觉得云素君是在善意地调侃她和宇文睿相牵相拌的关系,不由得羞意更甚,觉得再不能和这位云家长姐继续这个话题了。
“郡主前日去过郑都,所见所闻以为如何?”景砚明智地宕开了话题。
云素君暗笑,也端起一副回禀的架势,“据臣所见所闻,北郑人心涣散,百姓多有依附我大周之意。”
“哦?”景砚来了兴致,“那诸臣工呢?”
云素君想了想道:“原北郑的臣子,臣一路上也见到了几个,其颓丧之势那是必然的。但于细微处亦能觉察得出,他们对于北郑杨氏也有怨言。”
景砚点点头,暗赞云素君是个细心人。
“那么,杨氏旧族呢?”
云素君道:“杨氏中人,臣前日只见到了杨熙一人,就是原北郑的长宁大长公主,陛下便是命臣去入城为她诊脉的。”
景砚神情一凛:“此人据说在杨氏中极有分量,其言行皆为杨氏族人奉为圭臬?”
“是,臣亦有所耳闻,”云素君颔首道,“她是杨灿嫡女,又是杨烈亲妹。若非女子之身,或也能于大位上争上一争……”
她说罢,紧接着摇了摇头,“不,若她非女子之身,怕也早被杨烈所害了。”
景砚心头发沉:“传闻此女不仅才华出众,容貌也是倾城之姿?”
太后竟也关心起别人的容貌来了?云素君觉得好笑。
“以臣所见,杨熙虽在病中,但可想见往日的姿容,难怪北郑人赞其为‘国之独秀’。”
景砚越听越觉得心中缭乱,随口道:“她病得很重?”
“陈年之疴。”云素君医者父母心,提到病人总难流露出怜悯之意。
见景砚蹙起了眉头,云素君忙又道:“太后还请宽心,杨熙的病势虽重,但只因多年操劳累积下来以致体弱,只要调理得当,将来悉心保养,便无妨的。”
景砚心中更乱。她总不能说她倒盼着这个杨熙不好好保养呢吧!就算她再忌惮此人,也没有不拿人命当回事的道理!
“她是素日积劳成疾的?”景砚问。
“臣以为是这样。北郑的朝纲混乱,主幼不更事,还有战腾那等贼臣时刻觊觎着,她身为幼主姑母,又有心朝政,焉能不操心?”
也是个苦命的女子!景砚喟叹。
“好生医治她吧。”景砚终究道。
云素君重重点头:“陛下亦如此说。说这女子隐隐为杨氏旧族之领袖,医好了她,不仅是一件救人的功德,亦能换来杨氏旧族的归复。”
景砚默默叹息:但愿,但愿……
已过午时,景砚邀云素君共用午膳。
宇文睿早早就去郑都了,估计傍晚才能回来。云素君心疼景砚一人寂寞,也想与她多亲近些,遂欣然答应。
二人相谈甚畅,云素君偶尔提及宇文睿幼年时候的趣事,逗得景砚几要捧腹,午膳都进得格外香甜。
正说话间,突觉脚下地动了一瞬,紧接着又是一晃。
景砚大惊,难道真是地动?
她忙唤进申全问究竟。
申全犹豫一瞬,不敢隐瞒:“太后,不是地动,是……是城里面的……炮响。”
“炮响?”景砚更惊,“战事已平,好端端的,炮响什么?”
申全嗫嚅着:“是处斩……处斩战氏的炮……”
“处斩战氏?”景砚惊起,“这样大的事,哀家如何不知道?”
申全察言观色见太后真的怒了,忙垂首,不敢作声了。
云素君也连忙站起,劝道:“太后,你别难为他,是陛下恐你担心,不许告诉你的。”
“郡主也知道?”景砚凝眸盯着云素君。
云素君被她眼中莫名的情绪触动,顿觉一股寒意袭来,温言道:“太后息怒,臣并非有意隐瞒此事。只是今晨陛下临行前,知我今日要为太后诊脉,特特的嘱咐臣的。”
“其中有什么哀家不能知道的吗?”景砚的双眸愈发冰寒。
云素君十分为难,“其实这件事臣也难以认同,可是既受君托,臣……”
见景砚的眉头蹙得更紧,云素君心中不忍:阿睿恣意,毕竟她是皇帝。可太后,她一路走来,何等不易?能够在心底里接纳阿睿,又谈何容易?怎忍心,她再与阿




倾砚 分卷阅读267
睿生出龃龉?
把心一横,云素君一股脑道:“陛下颁旨,战腾祸乱苍生,残害忠良,忤逆民心,罪孽深重,又冒名天族,十恶不赦,战氏阖府,不论男女老幼,凡姓战者,斩立决!今后,再有敢冒名天族者,以战氏为榜样!”
景砚听罢,如遭雷击
“不论男女老幼?”
“是!”云素君咬牙道,“包括战腾刚出世的幼子!”
景砚的身躯晃了两晃,脑中一阵眩晕。
“太后!”云素君慌忙搀扶住她。
景砚定了定神,忽道:“申全,传车马,哀家要进城见驾!”
郑都,禁宫正殿中,宇文睿一身银色戎装,面沉似水,孤零零地独立于丹墀之上御座前。头顶上的玉冠挽起她的一瀑青丝,银色绸带在下巴上打了个节。银色戎装外,罩着月白色的披风,上绣五爪金龙,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龙眸耀眼,威严森寒,正如她此刻的表情。那张漂亮的脸上,有一条淡淡的疤痕,更衬得她帝王的威严日胜一日。
她双手拄着一柄长剑,剑鞘上簪着两枚古字“非攻”。
她的双眸直看向前方的殿门。远远侍立的魏顺,被她的余光划过,都不由自主地绷直了脊背,怕的。
殿门紧闭,远远有炮声的隆隆传来,震得大殿也随之晃了两晃。
宇文睿却岿然不动,可她攥着剑柄的双手更用力了,微微颤抖着,骨节分明。
曾经,在她的禁宫中,她也听到过这么响的声音,甚至比这还要响,比这引起的震荡还要大……
“达皇兄……”宇文睿鼻腔一酸,死死地咬牙,忍住。
她决不允许,决不允许大周出现第二个宇文承吉!
轰隆隆
号炮声声。
宇文睿觉得自己的心,也随着那炮声,以及随之而来的震荡,变得越来越硬。
结束了吧?
刚出生的,不满一朝的婴儿……
宇文睿抬起手掌,怔怔地看着,她觉得那手上沾满了鲜血。
魏顺偷眼看皇帝,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主儿下一瞬就要挥剑杀人了!魏顺立马感到有一股凉风在自己的脖颈后面窜来窜去……
突然,紧闭的殿门外传来噪杂声,似乎有什么人在外面起了争执。
“谁在喧哗!”宇文睿双眸通红,怒喝一声。
魏顺缩了缩脖子,琢磨着要不要接下话茬儿,或者冲出去看看究竟。
殿门外安静了一瞬,紧接着就被推开了。
吱呀呀
门轴旋转,两扇殿门洞开,素裙、玉钗,面容苍白的女子站在宇文睿的视线之内。
她昂着头,孤傲地,眼中却含着复杂的情愫。
她一步步地向宇文睿走来,带着曾经的上位者惯有的气势,以至于魏顺都忘记了该拦住她。
宇文睿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没动,亦没言语,直到那人来到丹墀之下。
“你来做什么?”她问。
杨熙仰起脸,看着她,仿佛看着一尊神。她听到了自己的心脏狂跳的声音,这样的人,将极致的权力与极致的俊美融于一身的女子,哪个人会不动心?
杨熙努力了几次,才平复下躁动不安的心脏,又尽力抿了抿唇,才不至于让自己出口的声音带着卑微的颤抖
“来见你。”她说。
“见朕?”宇文睿挑眉,自嘲,“来看朕杀人吗?”
她说着,一指殿外,“那你走错地方了!出去,左拐,十字大街口,那才是你该去的地方!”
杨熙的身躯一抖,被她话语中的生硬和冰冷所伤。强忍住要夺眶而出的泪水,她说:“不。我不是来看杀人的,我是来感激你的。”
“感激朕?”宇文睿仰头哈哈笑,“感激朕替你杀了战腾?感激朕给你那好侄子报仇雪恨?”
“是,”杨熙的声音终于不争气地颤抖起来,“我感激你……”
杨熙的双膝一软,便要俯身拜下去。那一瞬,她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何而拜,为了感激恩情,还是因为那人的气度令她折服?
可不等她双膝弯透,忽觉一股大力袭来,生生将她掀起!
杨熙体弱,险些向后仰倒在地。一个趔趄,她好不容易稳住自己的身体,惶然抬头,见宇文睿正笼着一只手,玩味地看着她。
杨熙心头一紧。
“起你的卑微!”宇文睿厉声道,“你以为朕是为了给你报仇才杀的战腾?”
杨熙觉得有彻骨的寒意无情地袭来。
“你会错意了!”宇文睿冲她一呲牙,笑得寒森森的,“才几日,你就忘了?你的家与国,是被朕征服的!你们北郑的几万儿郎,都是死在朕的手中!你”
宇文睿毫无留情地指着杨熙,“你本来就是朕的子民!对朕跪拜是理所当然的事!朕是什么身份?会为你这个子民,去报仇?去杀人?”
她的话语,句句如刀,割在杨熙的身上,刀刀见骨。
杨熙的泪水,到底是流了出来。她看不懂此刻的宇文睿,这还是那个对她调侃的女子吗?还是那个曾经抱过她的女子吗?
是的,她记起来了,当日她昏倒的时候,抱她的不是别人,正是宇文睿。不然,她的身上,何以会留下木樨的香气?虽然,那样的淡……
第185章威压
雷声轰鸣,闪电阵阵,劲风怒号,雨越下越大,。
雨水紧贴着殿檐顺流而下,织成了帘幕,哗啦哗啦地砸在门槛外,溅起一簇簇的水洼,一团团的水渍蹦落在门槛内。
没有皇帝的吩咐,魏顺不敢擅自做主关紧殿门。他只得眼观鼻、鼻观心,假装自己是木雕泥塑一般。
除了雨声、风声、雷声,偌大的正殿内听不到其他的声音。魏顺偷偷地瞥了一眼皇帝,那主儿一动不动地拄着长剑,仿若龛内供人膜拜的神像;他再瞥一眼不远处的素衣女子,见她面容苍白,几无血色,这样阴冷的天气里,竟有豆大的汗珠从她的额角滑落。魏顺知道那是冷汗。这样的天气,这副虚弱的病体怎么禁受得住?
魏顺觉得她很美,傲骨天成的美。
可惜,可惜啊!
基于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魏顺挺为杨熙叹惋的:这样的女子,本该居于高位供万民膜拜的,如今却沦为亡国残民。
纵使曾经是敌国上位者,魏顺也没法对这样的人生出厌恶来。他眼看着她瘦削的身形摇摇欲坠,却不敢冲上前去搀扶住她。
宇文睿始终没动,她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两扇敞开的殿门。突的一道闪电,划过苍茫的天际,在她的双眸间落下两行裂痕。
宇文睿身躯微震,惊觉雨大风更急了。
雨愈大,愈能将遍地的鲜血冲刷得干干净净;风愈急,愈能把满城的怨魂吹散,包括……那个不满一朝的婴孩的。




倾砚 分卷阅读268
帝王路,从来都是由鲜血铺就,从来由不得软弱与纯善。为了她的砚儿能够安然,为了列祖列宗的千秋基业,她必须学会像个真正的帝王那样,她必须拥有一颗冷硬的帝王心。
想到景砚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宇文睿的心又不由得柔软下来,眉眼间也不由得流露中她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温柔。
霍啦
又一道闪电劈下来,杨熙再也支撑不住,脑中一阵晕眩,娇躯晃了两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在了地砖上。
昏迷中,她看到了母妃柔和的颜,满是慈爱;她看到了杨侑的脸,她听到杨侑唤她“姑姑”;她又看到了忠谏老臣刚直的脸,“战腾不除,国将不存啊殿下!”的话语言犹在耳……
转眼间,故国灰飞烟灭,战氏满门被斩,却是周帝的旨意,仇人竟是……死于仇人之手。世间讽刺之事,莫过于此!
杨熙苦笑,笑得无比凄婉,笑得泪水模糊了双眼……
泪,如铺天盖地的雨水,奔涌而下,织成了帘幕,直到那帘幕上映出一张俊美的脸
“你醒了?”宇文睿俯身在她面前,神情不是冷漠,亦称不上十分的关心。
她的脸在杨熙的眼前渐渐清晰起来,近在咫尺,杨熙甚至能看到那道浅浅的疤。五感恢复如常,杨熙发觉自己还躺在冰冷的地砖上,寒气侵入骨髓,眼前这个人却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任由自己这样冷着……
杨熙的心中又是酸苦又是难过,她听到自己魂灵深处长长的叹息,是无奈,是不甘,是憎恨,还是其他?
“回去吧!”宇文睿的眼中有了一丝温度,“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杨熙狠狠咬唇,几乎见血
从此以后,这座大殿,便与她再无干系。
然而,宇文睿的下一句话却更令她心惊肉跳:“……好生将养身体,十日之内,朕会颁旨,迁杨氏阖族搬离这里。”
“什么!”杨熙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什么迁……”
宇文睿站起身,不再看她,语声听不出感情。色:“北郑已亡,断没有放任杨氏故族留在这里的道理。”
“我们的国家已经被你的大军灭了,你还要如何?”杨熙恨恨地看着她,“难道这还不够你炫耀的吗?你还要把杨氏一族的尊严踩入尘埃,才肯满意吗!”
宇文睿豁然低头,目光如剑,刺破杨熙的身体,生生地分割她的骨与肉:“亡国之人,何谈尊严!能保住性命,便是朕给你们天大的恩惠了!”
杨熙的身躯颤抖,这样的宇文睿令她无比陌生,可又让她忍不住多看上两眼。曾几何时,她多么盼望着大郑也能出现这样一位真正具帝王气的皇帝?
宇文睿凝着她柔弱不堪的模样,缓了缓道:“杨姑娘,你浸于朝政多年,该当知晓人心为何。杨氏既曾享国,难保子孙中没有痴心妄想之辈,朕若任由他们在故地做大,将来触动国法,甚至为祸为乱,那时候天兵一降,千里再染血,生灵涂炭,百姓遭殃,便不是今日之平和了!朕如此做,亦是为你们杨氏着想。你难道想要杨氏灭族吗?”
杨熙颓然,却又不甘心:“你要将他们迁往何处?”
宇文睿听她话语,微微皱眉道:“杨氏庶支散于各州,嫡支迁往帝都。你放心,朕不是卑鄙之人,允你们富贵,绝不会难为你们。只要你们安分守己,从此便相安无事。”
杨熙痛苦地闭眼,须臾睁开,“但愿你言出必践!”
说罢,她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挣扎起身,看都不再看宇文睿一眼,跌跌撞撞地向殿外走。
宇文睿凝着她的背影,眉头蹙得更紧,突的高声道:“杨姑娘,你想去寻死吗?”
杨熙脚步一滞。
宇文睿像是早已看破她的心事,“朕欣赏你的才学为人,才将这些打算诚信以告。但,姓杨的,除了你,朕可信不得第二人!”
杨熙鼻腔一酸。
“你活着,朕看你薄面,会善待杨氏;若你身死,朕保不齐什么时候起兴,或者他们做出什么朕容不得的事,杀一个两个的解气。”
“你!”杨熙愤然拧身。
宇文睿嘴角勾起,笑得痞气:“所以,杨姑娘,你的命可金贵着呢!你可得好好活着……砚儿!”
“太后!”魏顺忙躬身行礼。
周廷景太后,闺名砚。杨熙辅国时,曾有耳闻。
听说那是个惊才绝绝的女子,不止容貌倾国倾城,才学谋略一样不差,周廷皇帝就是她亲手调。教抚养长大的。
见识过宇文睿之后,杨熙曾很多次想象过那个周廷皇帝背后的女子是个怎样的人,可怎样的想象都不及亲眼一见。杨熙原以为那会是个张扬霸道的女人,却不料竟如傲雪寒梅般,她是内敛的,但任谁也无法忽视那种自她出现便回荡在四周的威压,那是源自骨子里的端严。
最令杨熙惊悚的,莫过于宇文睿脱口而出的那一声“砚儿”!
是自己病昏了头幻听了吗?杨熙绝不信这种可能。
那么,这样一声亲昵的呼唤,是否意味着……周廷皇帝与周廷太后之间……
杨熙被自己无意中的发现惊呆了。
对于宇文睿脱口而出的亲昵,景砚也是挺无语的。这小冤家爱惨了自己了吧?只要自己出现,她就会失态,再没有了那副像模像样的帝王威仪。这让景砚心里有些甜,又有些无奈。
不去理会杨熙探究的目光,景砚对着宇文睿温婉一笑:“天气骤变,皇帝忙于国事,怎么就不记得保养身子?这殿里寒气逼人,岂是久待之处?”
1...8384858687...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