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至虔至深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叶遍华
而对于九月份的威尼斯电影节,他并不知道《南山》的获奖前路,但他几乎是本能地相信它会是一部杰出的作品。
沈乔八月回了北京,没休息几天便动身去了威尼斯,按郑耀国的作风,他向来要在颁奖典礼前一两天才动身,这次却一反常态决定待完整个周期。
“试映会过后你会遇到跟你打招呼的人,你以后演电影,他们都可能会带给你资源与机会,你不必要特意讨好,但如无必要,绝对不要得罪。”
沈乔还来不及答话,赵文彦便率先开口:“这些事就不要跟沈乔强调了。他很小就懂这些。”
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片刻,还是沈乔先打破了僵局,他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道:“是。不过您不提醒,我也未必会记得。”
沈乔显然没有在意这个小插曲,试映会上,他拉着赵文彦坐到工作人员给他们安排的位





至虔至深 分卷阅读71
置,有一岔没一茬地聊了起来,电影开始放映后他迅速坐直了身子,专注地盯着银幕。
这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他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的样子。
作为一名兢兢业业的奥斯卡学院派导演,接到向来推崇创新神的威尼斯影展的邀请,唐纳德芬奇其实颇为意外。
欧洲三大电影节其实也有它们各自偏好的风格:如戛纳坚持新浪潮的延续性,对“作者电影”非常偏爱,柏林政治意味较重,写实电影更受推崇,而威尼斯非常看重电影的思想性,尤其是视听语言上具有开拓神的电影。
唐纳德芬奇的从影之路走得非常四平八稳:他出身电影世家,父亲是华纳影业的股东,年少时显露天赋获得了家人的极力支持,是以从美国电影学院毕业后很快在好莱坞小有名气,并娶了一名以演技见长的实力派演员为妻,三十七岁靠一部政治正确、思想健康、公关强劲的标准冲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时至今日每年仍旧稳定地推出一部质量上佳的电影,标准的好莱坞式大导演,讨奥斯卡评委的喜欢,却显然不该受威尼斯的青睐。
不过这份邀约显然也是另一种认可,唐纳德也希望能通过这次威尼斯之行稍微洗刷一下围绕在他身上的迂腐、老派评价-------上帝啊他才四十岁。按他一贯秉承的敬业原则,他对待甄选影片也势必要认真------时势造英雄,但如无必要,佳作不应被埋没。
今天是影展的第一天,开幕影片即是这部郑导演的,来自中国的《南山》。主席希望抬高这部电影的意愿呼之欲出,但在心里,他已经确定了他要争取的金狮奖电影。
他阅片无数,已经很难有一部电影能触动他,可他事先在华纳看到的越战题材《荣归》仍旧让他震撼无比,到最后甚至潸然泪下。《荣归》是华纳的出品电影,反战的题材也符合学院的口味,但在往常,这样的电影并不太受威尼斯待见。
发自内心的,唐纳德对欧洲三大电影节那种所谓的“追求艺术”有些不以为意,尤其是前些年,这种心态已经出现极端化的倾向,反映出来就是极力推崇剑走偏锋的独立电影,对思想正统、乐观积极的所谓“学院派”电影却是不加掩饰的贬低------哪怕后者无论是受众还是对社会的促进作用都超过前者。
唐纳德并不认为“政治正确”是一部电影的缺点,同样,商业性与艺术性也并不是反义词。
在同期的中国导演中,郑是他比较欣赏的一个,虽然他对他在作品中执着地表现自己祖国贫穷落后的做法并不十分赞同,但从几次在奥斯卡与郑的接触中,他能肯定他并不是他本以为的愤世嫉俗的人。抛开题材不论,郑的导演技巧与鲜明的电影风格还是十分值得学习的,他能两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的确说明了他的实力。他们私下关系不错,郑想把他的一个学生送去美国戏剧学院,还是他给时任院长写的推荐信。
这次的《南山》据说仍旧是郑最擅长的农村题材,主角却不是他惯用的女演员宋,而是一个美国戏剧学院的在校学生。
他听说过那个姓霍布斯的演员,他似乎是今年奥斯卡的新科影帝卡尔凯斯特纳的爱徒,获得过托尼奖,还演了派拉蒙明年的冲奥电影。应该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他想,撇开了一切杂念,专心致志欣赏电影。
南山的英文译名是《noah》,据说是男主角的名字,对郑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唐纳德其实非常好奇,当然,保持好奇心也有助于电影的观看。开场是几个空镜头,仍旧保持了郑的一贯水准:他是摄影师出身,抛开内容不论只看景色也是一种享受,单论美学造诣,郑的确非常出色。
一阵自行车的响铃声过后,他终于看到了男主角:起先只是一个远景,随着铃声不断拉近,直到最后一个特写:他穿着简单的t恤与牛仔裤,戴着墨镜,挡住了大半脸孔,他抬头眺望了一圈眼前的景色,摘下墨镜,轻轻勾起唇角------
唐纳德的下巴下意识地后缩,他抓住椅子的把手,难以置信自己刚刚的反应:
这个少年在银幕上轻笑的时候,那种滔滔江海般肆意汹涌的灵气几乎要穿透银幕而出,令他在银幕之外被一瞬间摄住心神:如果要形容,就像是马其顿的少年君王挥舞长矛攻城略地,十万兵士奔散溃逃,自此帝国溃灭,神灵永散,臣民无不跪服在他身前,高呼大帝!
这个少年不止有天赋:假以时日,只要他的灵气能被时间与经验细心雕琢,他会是名留史册的伟大演员,哪怕只看了这个少年一眼,他也本能地坚信这一点。
唐纳德对沈乔的直观感受来自我第一次被周迅惊艳,《风声》里穿着白睡衣推开门,那种灵气真的是瞬间扼住人心神,我形容起来比较词穷,能明白我那种感觉就好了。
给沈乔的私设要更加波澜壮阔一些,一个是少年英雄的势不可挡,一个是美人一笑的倾国倾城,一个是滔天巨浪,一个是潺潺清泉。
第六十四章:
后来的电影,唐纳德的目光始终舍不得从noah身上挪开。
他阅片无数,分得清本色出演与表演的区别,这个少年所自带的戏剧张力绝不是新人演员能拥有的,可他的表演又那么浑然天成,挑不出半点做作的痕迹。
他灵动得让人窒息,明朗到有一种侵略性,对情感的把控却异常准,完全不逊于在表现派上浸淫多年的高手。
这明明是他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他应该关注的不仅仅只是其中一个演员的表演,可他真的无法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他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是电影在整体上的失衡,可这样的失误郑怎么会犯?
幸好郑一贯擅长的叙事能力仍旧出色,他仍旧能跟着情节走。他看到了noah对乡村风光的好奇,少年少女间隐而不发的暧昧,老辈固守的传统与孩子追求自由的冲突与那一场无与伦比的烟火,可最吸引他目光的仍旧是男主角。
他同这个小村庄格格不入,那种纯粹又如出一辙,只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唐纳德还是渐渐感受到了不同:他会情不自禁蹦出英语,不为钱财斤斤计较,对农人为生计的辛苦也一无所知,得益于他始终将目光集中在演员身上,唐纳德敏锐地发现,他的眼神隐隐有了些混杂着悲哀的疏离,不再是先前的全无杂质。
作为一部文艺电影,《南山》的叙事并没有流于碎片化,相反,它的情节张弛有度,搭配上如诗如画的美景,以商业电影的标准来衡量,也无疑是合格的。即便主演不那么出色,电影的完整性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唐纳德当然也看过以主角为灵魂人物的电影,




至虔至深 分卷阅读72
但那些电影中主角始终为电影服务,如果看完一部电影只注意到主角,那他看的不是电影,是个人秀。
个人秀电影往往出自导演技法的不到火候,但这种解释怎么可能用在郑的电影里?
郑获得过金熊奖与金狮奖,两次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他的导演技巧在《南山》中根本没办法挑出具体的毛病。那原因是什么?
剧情已经进展到尾声,noah即将离开村庄,那个女孩来车站送别他,她问他:“你会回来吗?”
他摇摇头,缓慢而坚定地说:“不会了。”
他不属于这里,他是一个旅客,而不是归人。
“我不会再回来,我们也不会见面了。”他说,“不要忘记我的名字,noah。”
noah,那肮脏混沌的旧世界里,唯一的好人。他创造了新的世界,可这样一个世界终究也会重复轮回。
noah会变,或者说,他现在还没有显露的自私残忍终究会显示出来。他是进入特洛伊的木马,人们欢庆他的到来,可见识过他的世界后,人们又怎会再甘于从前?
唐纳德忽然想起了之前,宋饰演的那个卡珊德拉式的女人,她是唯一一个对noah的到来表达排斥的人,她太过古板守旧,容不下环境一丝变化。如果说noah只代表着对美好的破坏,那宋便应该是一个守卫者。
但郑想表达的显然不是这样。
唐纳德忽然发现,直到结尾,他才开始思考这部电影的具体内容,在此之前,他的注意力几乎都被noah夺去了。
而他本应将注意力均散分开。
“我该再看看这部电影......”他喃喃道,“也许要再多看几遍,我才可以不再盯着noah吧......”
“唐纳德。”
放映场外,郑耀国忽然叫住唐纳德芬奇,唐纳德本也想同他说几句,索性也停住了脚步:“郑,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郑耀国的英语带有浓重的口音,好在唐纳德还听得懂,“我一直没有当面感谢你一件事,正好趁这个机会说一声。”
“是推荐信的事吗,举手之劳。”唐纳德笑了笑。
“是,不过不止。”郑耀国说,“如果不是你那份推荐信,我的学生不会进美国戏剧学院,他也不会把乔霍布斯介绍给我。”
原来如此。唐纳德不动声色地问:“是啊,这个孩子很有天赋。”
“不只有天赋,他是真正的天才,一个世纪也未必能出一个。”郑耀国低低叹息,语调隐隐有些古怪,“拍电影时我就意识到,我可能根本没有办法驾驭他。”
唐纳德一惊,而后霎时明了。
郑仍旧是他昔日的水准,这次的失衡,只因为他的演员还在巅峰之外。
话是这么说,但郑竟然承认这一点。
唐纳德心里忽然涌现出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他看向郑,口气揣了显而易见的试探:“但人们还是更倾向于把《noah》当做你的电影,评委会很有可能也这么想。”
郑明白了他的意思,看着唐纳德灰蓝的眼珠,轻松地笑了笑:“那我还是希望他们换个思路,毕竟我已经老了,可joe还年轻。”
颁奖典礼在当地时间九月三日举行。
沈乔只当是看个热闹,仅有的重视就是换上了他实在不喜欢穿的西装领带,走红毯之前郑耀国问:“获奖感言准备好没有。”
“没有。”沈乔老老实实地说,又小声嘟囔了一句,“我又得不到奖,准备了也没用。”
“万一呢?”郑耀国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自从那次文彦得奖后,我对威尼斯评委的印象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准备多点总是好的。”
沈乔“哦”了一声,他旁边的赵文彦在自己被点到名后就有些不自在,却也没多说什么。
对于《南山》的获奖前路,剧组的人似乎都不怎么紧张,甚至已经在打赌是得评审团大奖还是最佳导演奖,在最佳导演奖花落意大利导演安东尼阿梅里奥后,押评审团大奖的一个副导演立刻欢欣雀跃:“我就说这次咱们一定是评审团大奖!”
“万一是金狮奖呢?”沈乔说。
“你是不清楚电影节的套路。”副导演捏了捏沈乔的脸,“这次评审团主席是唐纳德芬奇,金狮奖肯定要留给《荣归》,但以郑导的声望,他们又不可能一个奖都不给《南山》。不信等颁完沃尔皮杯的男女演员,你看我们得哪个。”
沈乔似懂非懂。
威尼斯电影节对演员的表彰分为主竞赛的沃尔皮杯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男女配角与竞赛单元帕西内蒂奖的最佳男女演员,在此之前帕西内蒂奖已经颁发完毕,沃尔皮杯也只剩下最佳男演员:“等颁完最佳男演员,我们就能上台了。”副导演有些兴奋。
颁完最佳男演员后颁发的就是评审团大奖。话是这么说,坐在沈乔旁边默不作声的赵文彦心跳却越来越快。
副导演说的情况最有可能发生,但他总觉得之后会发生什么意外。
台上,颁奖嘉宾说了几句颁奖词,便打开了信封,他看向信纸上的名字,有些错愕,但很快有调整回了风度翩翩的仪态,抬头将h信纸展露给观众:
“获得最佳男演员的是,joehobbes,《noah》,china!”
全场震惊。赵文彦猛地转过头,紧紧盯着沈乔同样不知所措的脸。
第六十五章:
是沈乔,怎么会是沈乔?
威尼斯可能会分猪肉,可能分到演技奖头上,他们得奖的项目之前可能都意想不到,就像他当年得最佳摄影奖一样------可评委们明明知道沈乔才十六岁!
颁奖嘉宾又喊了一遍沈乔的名字。他们前排,郑耀国回头对沈乔笑了笑:“上去吧,你的奖。”
他那样镇定,仿佛早已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沈乔这才反应过来,他起身,理了理有些皱了的领带,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了般猛地抱住旁边的赵文彦,赵文彦还来不及反应,沈乔就抱住他狂亲一通:“文彦,我太高兴了!”
把周围异样的目光全部留给赵文彦接管,沈乔小步跑上台。
明明这个时候他该为沈乔高兴,明明这个时候他该像旁边的人一样专注地听沈乔的获奖感言,可他盯着台上的沈乔,脑海中一团乱麻。
如果沈乔只是演了一部《南山》,哪怕电影获得评审团大奖乃至金狮奖,人们最多只会记住他的脸,可他偏偏得了影帝,这个荣誉是《南山》的,更是他的。
所有人都会记得他的名字。《南山》除了郑耀国的烙印,还势必带上沈乔的,他们会记得沈乔是《南山》的主角,会记得《南山》受到表彰的大奖是颁在他头上,即便他以后




至虔至深 分卷阅读73
再也没有作品,人们也会记得,有个演员叫沈乔,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威尼斯影帝!
金狮奖不出意外颁给了《荣归》,但获得最佳男演员奖的《南山》也不失为赢家。依惯例,剧组到了常去的一家餐馆聚餐。
沈乔本就生性张扬,今晚更是被众星捧月,他自己也完全从震惊中抽离,兴奋地同大家开起了玩笑,有人要罚他酒也照办。这种场合赵文彦完全插不上嘴,只有坐到一边。
往常这样的情况其实相当常见,今天他却出奇地烦闷,他不想探究心中那股古怪情绪来源于何,却不知道他该怎么做,才能像剧组其他人一样全身心为沈乔高兴。
“文彦。”
赵文彦吓了一跳,回头才发现是郑耀国。他也喝了些酒,脸微微有些红:“怎么不跟大家一起?”
“我不喝酒,跟他们在一起不自在。”赵文彦微微低下头,有些心虚地说,“我很高兴。”
“谁不高兴呢?”郑耀国呵呵笑道,“唐纳德果然帮了这个忙?”
“芬奇导演?”赵文彦一怔,隐约捕捉到一点信息。
“放映会过后我去找了他,希望他尽量争取沈乔的最佳男演员。”郑耀国无所谓地抖了抖肩膀,“这部电影更出色的是主演,唐纳德芬奇也看得出来。”
赵文彦不说话。许久,他才缓缓道:“为什么要给沈乔这个奖?他.....他还那么小。”
他在十六岁时也得到了威尼斯的奖杯,那时郑耀国却说,他还太小,得这样的大奖不好。
郑耀国静了静,忽然道:“这是我最后一部电影了,文彦。”
“什么?”赵文彦错愕。
“我老了,已经没有年轻时的激情,沈乔这样的演员我已经驾驭不动了。”郑耀国低低叹了声,手搭在赵文彦肩膀上,赵文彦知道他应该是醉了,现在正在说肺腑之言,“可沈乔还年轻,他才是中国电影的未来。”
“你担心沈乔可能会伤仲永是多虑了。他值得这样高的开端,因为这不会是他的终点。”郑耀国撑住赵文彦的肩膀,仔仔细细地端详着他的脸孔,“沈乔跟你不一样。”
“我问过启渝,沈乔家境很好,他不是只有当演员一条路。他选择演员就不会畏惧挑战,这座奖杯给了他越大的压力,他达到更高的层次速度也更快。”
而你不一样。你只有当导演一条路,你会在别人崇敬的目光里止步不前。沈乔追求的是艺术的巅峰,而你不过是希望自己过得好一点。
原来郑耀国也这样想。
赵文彦的神色看上去同往常并没有什么变化,仍旧是清冷至极的淡漠,他望向人群中的沈乔,看了一眼,又低下头。
他一直知道沈乔和他不一样,可这一刻,他忽然意识到,他们不仅不一样,还可能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他被所有人宠爱着,可以任性地做出自己最喜欢的选择,不像他。
“对了。”郑耀国忽然想起什么,他看着赵文彦,语气也小心了许多,“十五号要到了,你今年要去看......你父母吗?”
算上今年,他已经有五年没去看他们,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不用。”赵文彦冷冷道,“我没空。”
庆功宴后剧组众人都回了酒店,沈乔脚步有些不稳,赵文彦便上前背着他,奖杯也顺便帮他夹着。好不容易回了酒店,沈乔刚躺下电话又突然响了,他挥手示意赵文彦帮他接,赵文彦一看来电人,还是把手机递给了他:“二哥的电话。”
沈乔这才打起些神坐起来:“喂,姐夫,我有个好消息......”
“我已经知道了。恭喜,沈影帝。”霍启渝轻轻笑道,口气却难掩激动,“现在告诉你另一个好消息......”
赵文彦眼见沈乔的脸从无打采到狂野激动,从酒醉微红到兴奋涨红,最后只听到他不住地说:“好,好,好,好,我知道了。”
他挂掉电话,坐在床上目光呆滞地看着他,忽然兴奋地扑到他身上。
“文彦。”沈乔抓住他的手,话都说得哆哆嗦嗦,“姐夫告诉我,是个男孩子。我,我,我,我当舅舅了!!!!!!!”
姐夫在产房边焦急不安地抽烟踱步,忽然想起了自己可以看威尼斯直播解闷,结果一打开,就看到小舅子和发小激吻......
姐夫:公众人物注意形象喂!
第六十六章:
1996年5月18日,香港,九龙。
赵文彦坐在书桌前,忽然放下笔,默默回想着这几年的事。
1994年威尼斯的颁奖结果传回国内举国轰动,当时他们沉浸于沈乔十六岁获得影帝的震惊中,竟然都忽略了他同时还是第一个获得欧洲三大影帝的华裔。十月《南山》上映,票房在中央特批大规模上映下突破5000万人民币,刷新了国内文艺片票房纪录。同年十二月,《纽约审判》在美国上映,导演采用了商业片思路,叙述方式颇多借鉴了警匪动作片,票房北美大爆,亿美元,这种做法虽然在奥斯卡上不太讨学院欢心,更开放前卫的金球奖却大方地给出了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出乎意料的是沈乔之后并没有去好莱坞发展。去金球奖走了次红毯,去台湾领了金马奖后他就在家好好逗了一个月侄子。孩子起名叫霍霖,理由据说是那天北京下雨,一出生就长得白白嫩嫩像极了妈妈,漂亮得不得了。之后沈乔又拉上一种朋友拍了部改编自古龙小说的《绝代双骄》,得益于明星号召力票房居然尚算不错,口碑就不敢恭维了。
郑耀国息影后专心运营公司,看了电影后狠狠骂了沈乔一顿要他记得爱惜羽毛,说着又把他扔给香港著名导演康成端调教。拍完那部民国电影《上海青帮》后沈乔整个人都蔫得不得了,回北京后不管不顾拉上他去中东旅行。
他们在塔加卓特冲浪,在卡帕多西亚跳伞,在撒哈拉沙漠里用最原始的的方式疯狂。直到郑耀国的一通电话把他们从沉迷中敲醒:“立刻,三天内回国,发布会要开始了!”
同年沈乔又接了一部意大利导演艾德蒙多贝鲁奇的电影《小活佛》,贝鲁奇要求他贴近角色,于是开机前两个月沈乔把自己关在家里的地下室研读佛教书籍,不沾荤腥靠橙子与水度日。他闭关期间没有见任何人,连必需物品都是通过一个孔洞送进来,出关后贝鲁奇对他非常满意,还特地给郑耀国打了电话感谢推荐。
电影在今年四月杀青,沈乔回家后调理了一个月的身体,他姐姐才放心他接新戏。
郑耀国息影后他在其他知名大导的剧组里继续做副手,唯一一次和沈乔有交集是《上海青帮》,他是b组导演,主要负责




至虔至深 分卷阅读74
次要配角与空镜头。
那部电影也是沈乔第一次拍床戏。
之后郑耀国终于松口让他独立执导电影,他在郑耀国储备的剧本里挑了三天,终于选中了那部《年华》。
郑耀国当时颇为意外,他认为《年华》的剧本太沉重,并不适合一个新人导演拍,他合上剧本,抬头看向郑耀国:“我相信我能拍好。”
1...2122232425...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