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虽然长生嘴上说尊卑有别,心里却是另外一种想法,他虽然不知道自己是何人转世,却知道皇上担不起自己一跪,正因为心里有底,所以嘴上说尊卑有别也不感觉是在阿谀献媚。
吃过夜宵,说完正事儿,长生又与皇上畅谈了一下很快就要出现的中兴盛世,随后才起身告退。
皇上又是亲自相送,他的确是越来越喜欢长生了,要知道长生可是他一手提携,属于慧眼识人。再者长生的确能担当大任,为君分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儿就是长生总是能为他带来好消息,人其实都是这样,都喜欢听好消息,若是一个臣子今天跑过来跟皇上说贼患四起,明天又来跟皇上喊黄河决堤,后天再来说大事不妙,皇上就会怀疑这家伙是不是丧门星投胎。
离开皇宫回到王府,大头已经收拾妥当,二人立刻动身启程,同行南下。
出得长安,大头命白姑娘振翅低飞,长生趁机将汉中的情况说与大头知道,以便大头心中有数。
听得长生言语,大头瞬时热血上涌,虽然此前也经历过不少血战厮杀,但参与大型战事还是头一次,他们四人都被皇上敕封为大将军,而今国难当头,上阵杀敌,讨逆平叛亦是他们的职责和本分。
长生此时心中也多有激动,平心而论大唐眼下当真是困难重重,岌岌可危,想逆风翻盘,力挽狂澜难度极大,但身为男人,总不能拈轻怕重,专挑轻担子挑,专挑软柿子捏,打赢一手好牌不算本事,将一手烂牌打赢才叫能耐。
黎明时分,长生和大头匆匆回返,由于舒州离汉中很近,巴图鲁已经将李中庸接了过来,李中庸此行又带了一口大箱子,里面装的无疑是各种暗器和火器。
见长生要过去跟李中庸说话,巴图鲁急忙拦住了他,“哎哎哎,老五,别过去,老二捣鼓的那些玩意儿不靠谱,来时的路上险些炸了。”
巴图鲁无疑出于好心,但长生自然不怕,冲巴图鲁笑过之后走过去与李中庸说话交谈,李中庸箱子里装的都是拳头大小的石球,内藏火药,这东西与震天火雷很是相似,都能爆炸伤人,只不过个头儿比震天火雷要小上许多。
虽然大头是长生的下属,但此番过来助战却并不是其份内职责,乃是帮他们兄妹的忙,张墨便主动上前与大头见礼道谢。
早饭过后,众人躺卧休息,大战在即,必须养足精神。
下午申时,陈立秋与杨开等人终于赶来,实则他们动身比长生和巴图鲁都早,奈何河北道距此将近三千里,众人二更时分自营州动身,策马飞驰,一路狂奔,三匹汗血宝马皆是一身血汗,几乎脱力。
人员到齐,长生立刻开始安排布置,首先确定动手的时辰,普通士兵晚上夜盲,而己方众人都有灵气修为,故此天黑之后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由于敌方除了大量普通士兵,还有不少异类妖邪,不排除其中有能够振翅飞翔的异类,故此需要提前想好应对之策,虽然己方有白姑娘和火麒麟两只可以凌空的坐骑,但白姑娘尚未成年,而巴图鲁也不能很好的驾驭火麒麟,故此对抗敌方飞禽的任务就落到了陈立秋身上,大头的白姑娘和巴图鲁的火麒麟只能旁为辅弼。
至于排兵布阵,长生并未多费心思,直接全军出击,临阵之时所有人听他号令,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花招都是多余,此战是敌我决战,谁也不得藏私,早出场晚出场没什么本质区别。
长生说完自己的想法,张墨等人并未提出异议,众人随即分头休息,静待天黑……
长生 第四百七十三章 先行开路
夜幕降临之后众人收拾动身,粮队也开始套马驾辕,准备出发。
准备妥当之后,众人来到树林边缘,长生转身看向巴图鲁,“大师兄,此战事关重大,你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能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让你做什么你才能做什么。”
大战在即,巴图鲁摩拳擦掌,兴奋异常,长生的这番话仿佛一盆凉水瞬间浇了他个透心凉,长生从未用如此严厉的语气跟他说话,事发突然,他有些发懵。
长生直盯着巴图鲁的眼睛,直至巴图鲁愕然点头方才移走了视线。
若是换做平常时候,张墨一定会从中间打个圆场,但此时她却一句话都没说,因为长生严厉警告巴图鲁确有必要,不听号令,自作主张乃是兵家大忌,一个不听话的队友,比一群厉害的对手更可怕。
长生再度看向李中庸和陈立秋,“二师兄,三师兄,我们五个先行,你们和大师兄张墨保护粮队紧随其后,需要你们帮忙时,我会喊你们。”
李中庸和陈立秋同时点头,巴图鲁一心想打头阵却不能立刻参战,心中自然不愿意,本想出言争取,却被李中庸阴着脸瞪了回去。
眼见李中庸也是一脸严肃,巴图鲁彻底老实了,知道今晚不能随心所欲,只能大口喘气,按捺情绪。
就在张墨和李中庸等人直视长生,想要看他会与大头等人说些什么的时候,长生却抖缰催马,径直冲了出去。
长生一动,大头和杨开三人立刻驱乘坐骑紧随其后。
长生与大头等人多有默契,已经不需要画蛇添足的交代什么,而他之所以让李中庸等人殿后,也是因为自己与大头等人默契无间,而自己与巴图鲁等人先前少有配合,彼此之间少了默契。
长生随身带有大量符纸,但他却并没有为大头等人画写隐身符,因为彼此配合之时需要知道对方的具体位置以及对方正在做什么,再者,对付寻常士兵也用不着这东西。
此时三岔路口的叛军正围坐在火堆旁吃晚饭,直待五人冲到近前叛军方才回过神来,高声呼喊的同时扔下饭碗,抓起兵器上前围攻。
在普通人看来,士兵都是凶恶的虎狼,但是在长生等人看来,他们就是待宰羔羊,五人冲进敌营如入无人之境,士兵的围攻对他们毫无威胁可言,连虎入狼群都算不上,如假包换的虎入羊群。
众人所用皆是神兵利器,知道此战势必耗时长久,为了节省灵气,众人眼下只以手中兵器迎敌,长生用的是龙威刀,大头用的是阴阳轮,杨开用的是工布剑,释玄明用的是绿沉枪,而余一也没有使用无箭神弓,只以寒月刀对敌。
驻守在三岔路口的叛军足有两千多人,但实力的差距有时候是无法通过数量优势拉近的,这两千多人在众人眼中形同蝼蚁,全无威胁可言,与之对战直接摧枯拉朽,挡者披靡。
就在五人大杀四方之时,一个披头散发的野道跃上了营地北侧的高台,高举拂尘,发声高喊,“大胆狂徒,可知道爷在……啊……”
不等此人说完,一支深蓝气箭便贯胸而过,就在其中箭捂胸之时,急速旋转的阴轮亦疾飞而至,将其直接枭首。
在五人眼中,这些蜂拥而上的士兵就像一群羸弱蝼蚁,但众人却并没有因为对手弱小而于心不忍,手下留情,但凡冲上来的都是想杀他们的,对于想杀自己的人,自然不需手下留情,别说眼前都是凶神恶煞的士兵,就算是老弱妇孺,只要拿起兵器,也是自己的敌人,一律杀无赦。
真正经历过实战的人都知道,对战之时很难将敌人一击毙命,除非自己有意为之,若是随意砍杀,大部分敌人都是重伤倒地,而重伤濒死之人都会发出凄厉惨叫,一个人叫已经很难听了,数百人一起惨叫,就彷如身处幽冥地狱,着实瘆人,战场上最可怕的不是血流成河,也不是尸横遍野,而是刺耳瘆人的惨叫。
除了先前被杀的那个野道,叛军营中还有偏将校尉,由于长生等人并未率先攻击他们,就导致这些偏将校尉一直在高声呼喊,指挥战斗。
有人指挥,士兵就不会作鸟兽散,而己方众人也并不惧怕,你敢往上冲,我就敢杀你,冲上来多少就杀多少,你不怕我就一直杀,杀到你怕为止。
叛军一直前赴后继,亡命拼杀,众人手起刀落,痛下杀手,没有片刻犹豫,没有丝毫留情,这些士兵家中多有父母妻儿,杀了他们无疑会令他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但这个后果应该由士兵自己承担,而不是作为敌人的他们所应该考虑的问题。
受伤的叛军凄厉哀嚎,猛冲的士兵高声叫嚷,但包括长生在内的五人自始至终一言未发,大声叫嚷只是为了震慑对手,但他们实力强大,并不需要这些花哨手段,而士兵之中也并无高手,也不需要他们发声助力。
五人虽然都没有使用灵气,但是从一开始就没有隐藏自己的实力,谁上谁死,无一例外,此举看似辣手无情,实则暗藏善意,所谓善意就是不让敌人看到任何希望,尽早知难而退。
世人崇尚谦逊内敛,只因谦逊内敛能够少招嫉恨,令他人更喜欢自己。殊不知谦逊内敛,隐藏实力并不是美德,而是一种极度虚伪的行为,因为隐藏实力很容易招致冒犯,而在别人冒犯自己时,如果继续隐藏实力,就会令得对方变本加厉,得寸进尺。
原本只需一巴掌将对方打跑就能解决的事情,就因为自己的隐藏实力而导致事态持续恶化,最终令对方得寸进尺并丢了性命,这就是所谓的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看似仁至义尽,实则恶毒至极。
没有谁是真正不怕死的,眼见前赴后继的冲锋并不能伤到长生等人,再见躺在地上哀嚎惨叫的战友越来越多,其他士兵士气大减,开始气馁后退。
后退还不行,得溃败逃命才行,不曾达到目的,长生等人便不曾停止杀戮,士兵不敢往上冲了,他们便开始反守为攻。
在营地北侧有一处木头搭建的高台,其作用应该是充当传递消息的烽火台,自战事开始,便不停的有士兵试图点燃烽火台,但所有靠近高台的士兵都遭到了众人的截杀,到得此时已经无人再敢靠近那处高台。
按理说打到现在,叛军应该已经知道不是五人的对手了,但剩下的叛军却并未溃逃,依旧抱有一丝幻想,想要凭借人多的优势拿下长生等人。
一群人凑在一起胆子会盲目变大,因为他们相信人多力量大,却往往忽视了就算再多山羊凑在一起,也打不过下山猛虎,不能正确判断局势的直接后果就是伤亡人数不断增多。
虽然三岔路口的叛军一直不曾点燃烽火台,但这片区域地势平坦,少有阻碍,故此七十里外的叛军先锋部队还是发现此处发生了状况,于是便派出探子骑乘快马前来察看情况。
两个探子骑马到来,在看清营地情况的同时,也被己方众人发现,不等他们调转马头回去报信儿,大头便纵身跃起,阴阳双轮同时脱手,将远处的两个探子尽数砍杀。
军队作战不同于江湖比拼,长生并不奢求全歼敌人,但打到现在叛军已经伤亡过半却仍在负隅顽抗,再打下去敌方极有可能全军覆没。
巴图鲁三人与张墨一起护着粮队前行,虽然马夫极力催马,奈何马车都装满粮草,且后面有羊群随行,移动速度颇为缓慢,此时距三岔路口仍有二十多里。
眼见叛军营地刀光剑影,喊打喊杀,巴图鲁好生着急,奈何长生先前告诫过他,他虽然技痒难耐却不敢前去参战,只能摩拳擦掌,唉声叹气。
驻守三岔路口的叛军之所以死战不退,主要是知道前方七十里外就是己方的大部队,寄希望于大部队前来支援,眼见大部队派来的探子被大头拦了下来,便有校尉高喊下令,命士兵骑乘马匹前去求援。
听得校尉呼喊,不需长生下令,大头和余一便脱离战团,前往拦截,他们二人的兵器可以远攻,拦截之事只能由他们来做。
眼见久攻不下,叛军气急发狠,有人高声下令,“杀了他们的马。”
此时己方除了大头,其他四人皆骑乘马匹,听得长官下令,一众叛军立刻改换目标,枪矛长戈,一股脑儿的朝几人马匹招呼。
叛军自以为找到了众人的弱点,殊不知弄巧成拙,彻底激怒了己方众人,原本还是哪里方便砍哪里,此番直接变成了枪枪要害,刀刀砍头,剑剑枭首。
此外,几人骑乘的马匹皆非等闲,正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汗血宝马之所以被称为宝马,并不只是因为它们能够长途奔袭,而是它们的祖先本就是身经百战的战马,它们身上流淌着好战的热血,身处刀光剑影丝毫不惧,但凡有人靠近,不需主人授意就会大力踢踹,而黑公子比它们更厉害,不但频繁踢踹,还会张嘴咬人……
长生 第四百七十四章 压力巨大
长生早就知道黑公子喜欢下口,见它咬人也不感觉意外,不过但凡被黑公子咬到的敌人,他都会补上一刀,因为黑公子体内蕴含尸毒,被其咬伤之后很可能发生尸变。
敌营里的马匹并不多,没过多久余一和大头便将那些试图骑马求援的敌方士兵尽数斩杀,转而折回敌营,继续厮杀。
僵持之下叛军数量急剧减少,营地里尸横遍地,血流成河,片刻过后敌方士兵已剩下五百不到。
惨烈的战况令余下的叛军心惊肉跳,遍体生寒,长生一方只有五人,不过一炷香的工夫,己方的两千士兵竟然死伤了七成,这样的结果已经不能用恐怖来形容了,简直是匪夷所思,超出常理。
与敌方的震惊愕然相比,长生等人显得异常平静,因为这样的结果完全在众人的意料之中,己方五人不但修为精深,身怀绝技,所用兵器亦是万里挑一的神兵利器,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件趁手的兵器在临阵对敌时能够为自己增添莫大助力,若是换成寻常兵刃,砍杀几人之后势必卷刃崩坏,而己方众人所用的兵器削铁如泥,直到此时依旧锋利无比。
按理说到得这个时候,叛军士兵应该已经全无斗志,溃败奔逃了,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剩下的那些士兵虽然怕的要死,却仍在猛冲猛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只是因为他们心存侥幸,毕竟人力有穷时,在他们看来几人纵然是神仙临凡,打了这么久也应该身心俱疲了,只要己方再坚持片刻,长生等人势必力竭阵亡。
叛军的这种想法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世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做不到及时止损,投入的越多越不舍得中途放弃,潜意识里的想法是已经投入这么多了,就这么半途而废,损失实在是太大了,再咬牙坚持坚持,兴许能够捞回本钱,反败为胜。
殊不知这个错误的想法非常要命,很容易将其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明智的作法是眼见打不过就赶紧跑。眼见事情没有成功的可能就立刻停止。眼见这个男子或这个女子品行不端,与自己性格不合,就赶紧分开,不管之前在其身上花费了多少银两,投入了多少精力。
如果不能正视自己先前做出的决定是错误的,不舍得抛弃前期的付出和投入,其直接后果就是越陷越深,乃至倾尽所有,一败涂地。
眼前这些叛军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即便血淋淋的事实已经证明他们不是长生等人的对手,他们依旧心存幻想,亡命冲锋。
除了不舍得及时止损,令叛军猛冲猛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此时营地里的篝火大多已经熄灭,周围光线昏暗,这令得他们认为自己有浑水摸鱼的可能,殊不知这个想法也很要命,在他们眼中周围漆黑一片,但是在长生等人眼中却是亮如白昼,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五人的耳目。
再过片刻,活着的叛军已剩下不足两百人,到得这时叛军方才彻底灰心,惊恐四散,亡命奔逃。
动手之初长生没想过此战能全歼对手,但到得这时他却看到了全歼的希望,能全歼自然最好,因为全歼能够最大限度的震慑对手,扬名立威。
长生不下令停战,大头等人便知道他想做什么,黑暗之中敌人胡乱奔跑,踉跄磕绊,而他们胯下皆有坐骑,移动迅速,或近攻砍杀,或远攻遥射,三面追击,痛下杀手。
有敌人慌不择路向东奔逃,此时粮队已经来到营地附近,眼见敌人向自己跑了过来,巴图鲁急的抓耳挠腮,但长生此前曾经有过交代,不让他自作主张,故此他虽然心中焦急却不敢冒然出手,直待李中庸和陈立秋拔出长剑迎向逃兵,他才猛抖缰绳,骑着火麒麟疾冲参战。
如果这些叛军早些逃跑,或许还有保全性命的可能,但他们跑的太晚了,在长生等人眼中他们已经成了负隅顽抗的穷凶极恶之徒,原本一心想要取五人性命,眼见彻底没希望了才跑,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必须尽数斩杀,让他们为自己先前的行为付出血的代价。
战事很快结束,除了那些重伤濒死的叛军仍在惨叫哀嚎,营地周围已无叛军士兵。
由于尸横遍地,堵塞了前行的道路,张墨便命押粮士兵点燃营帐,搬尸开路。
就在此时,又有两个叛军探子骑马来到,到得近处,眼前的景象令他们亡魂大冒,两千士卒尽数阵亡,场面血腥惨烈。
短暂的愕然之后,二人回过神来,急转马头,往西奔逃。
见此情形,大头立刻垂手反扣阴阳轮,而余一也取下了随身携带的无箭神弓。
“放他们回去。”长生沉声开口。
听得长生言语,大头和余一立刻终止。
换成旁人,一定会问长生为什么要放他们回去,但大头等人却并未发问,因为一个称职的下属不应该要求上司冲自己做出解释,而且与其向长生询问缘由,倒不如自己思考长生为何做出这种决定。
长生之所以要放两个探子回去原因也很简单,而今七十里外的叛军先锋已经知道三岔路口发生了状况,消息已经捂不住了,与其徒劳遮掩,倒不如放两个探子回去,让他们回去告诉敌方众人三岔路口的两千士兵已经全军覆没,全军覆没说明敌人异常强大,足以在敌军之中引起严重恐慌。
叛军营地里有一排供士兵饮水的水缸,长生走出去拿起水瓢舀水解渴,然后又自另外一口水缸里掬水洗脸,先前的战事乃是近战厮杀,此时包括他在内的五人无不是满身血污,溅在脸上的黏稠鲜血几乎令他们睁不开眼。
在五人喝水洗脸之时,张墨和巴图鲁等人走了过来,到得长生近前,张墨等人都没有说话,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他们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形容五人的威猛,巴图鲁倒是想高声喝彩,却又担心长生会怪他先前骑着火麒麟砸死了几个逃跑的叛军。
长生将手中龙威探入水缸浸洗血污,与此同时开口说道,“此时叛军先锋部队已经知道这里发生了变故,接下来势必将分布在十里范围内的三万兵马收拢一处,叛军先锋必定有不少旁门左道随行,我们先赶过去冲杀一阵,你们尽快跟上,不要离我们太远,若是我们力有不逮,你们也能及时驰援。”
长生言罢,张墨出言接话,“叛军主力也在这片区域,我们接下来需要面对的不止叛军的三万先锋,还有闻讯赶来的敌方主力。”
“如果敌军主力回撤增援,大哥一定会出兵东进。”长生说道。
“对,我们必须打的叛军先锋冲主力部队求援,大哥才可能大举出击……”
长生 第四百七十五章 迎战先锋
听得张墨言语,众人尽皆点头,此时己方大军与叛军主力正处于对峙阶段,谁也不敢主动出击,在这种情况下己方大军不可能赶来接迎众人,除非己方众人打乱敌方阵脚,张善统领的大军才可能出击接迎。
长生将龙威归鞘,翻身上马,“走吧。”
大头四人随行左右,张墨等人紧随其后。
前行的同时长生自脑海里急切思虑,此时己方众人离叛军先锋还有七十里,由于有粮队同行,己方的移动速度很是缓慢,故此敌方有足够的时间将分布在十里范围内的三万兵马召集一处,排兵布阵,以逸待劳。
但己方众人还不能撇下粮队先行,因为战事一旦打响,失去了众人保护的粮队就有可能被敌人包抄拦截,行军打仗时粮草断供亦是兵家大忌,会严重影响军心,万一此战不能大败敌军,己方连重整旗鼓的机会都没有。
由于地势平坦,路况良好,小半个时辰己方粮队便行出了七八里,直到此时长生等人仍然随队同行,并未加速前冲,他需要根据粮队移动的速度来拿捏时间,要知道敌军先锋有三万兵马,不可能杀的完,如果突击太早,己方粮队赶到之前,五人需要一直在敌军之中冲杀,正所谓人力有穷时,再怎么骁勇善战,也不可能不知疲倦。如果突击的太晚,敌军的准备就会异常充分,届时将很难打乱敌军阵脚。
二更时分,粮队行出了二十里,由于处在空旷区域,隐约可以看到五十里外的情景,敌军先锋已经列阵完成,由南向北一字排开,火把光亮绵延三里。
再行十里,长生停了下来,转身冲巴图鲁招了招手,“大师兄。”
听得长生召唤,巴图鲁急忙骑着火麒麟小心翼翼的来到长生近处,“干啥?”
巴图鲁之所以小心翼翼有两个原因,一是担心长生怪罪他先前打杀了几个逃兵,二是担心火麒麟与长生“余情未了,旧情复燃。”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当火麒麟抻着脖子试图闻嗅长生气味之时,长生胯下的黑公子转过头来,冲火麒麟咧嘴龇牙。
“咱们两个先去冲杀一阵儿,可好?”长生问道。
巴图鲁早已迫不及待,听得长生言语,立刻反抓镔铁棍,紧握缰绳,“哈哈,终于轮到我了,走。”
“等等,不用冲,”长生摆手说道,转而手指敌阵北首,“稍后余一会开启玄门,直接将我们送到敌人阵地的最北侧,咱们现身之后你只需控御火麒麟一路向南冲撞,冲乱敌方阵前的那几排弓兵。”
“哦,好,”巴图鲁愕然点头,“你不是跟我一起去吗,到时候你告诉我咋办就行。”
李中庸已经明白了长生的意图,便出言说道,“老五,还是我跟老大去吧,届时再辅以火雷,彻底打乱敌人阵脚。”
不等长生接话,巴图鲁便撇嘴接话,“不是都说好了么,那大炮仗给我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