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张善吃过西瓜,接过张墨递过去的毛巾擦手,“回来了就好,我这次回来是奉旨述职,洛阳初定,军中不能无人主事,我马上就要赶回去。”
长生闻言急忙说道,“大哥,您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不妨多盘桓几日,我也能多聆听教诲。”
“实则你做的已经很好了,只是日后行事多些稳妥也就是了,”张善说道,“咱们的关系太过亲近,为免皇上多心,我也不便自王府滞留太久,我先回去,你身体虚弱,张墨留下照顾你几日。”
听得张善言语,长生大喜过望,他对张善多有敬畏,与张善待在一起他压力甚大。
见长生面露喜色,张善突然想起一事,随即改变了主意,“罢了,张墨跟我一起回去,她留在这里,对你养伤多有不利……”





长生 第五百六十章 设宴送别
张善此言一出,尴尬的可不止长生自己,张墨既羞且恼,“大哥,你说什么呢。”
张善没接张墨的话,而是出言说道,“收拾一下,咱们马上动身。”
张善的强硬令张墨多有不满,转头一旁,“你走吧,我不走,我留下照顾他。”
“他虽然虚弱消瘦却行动自如,不用你照顾。”张善说道。
“用。”张墨急切反驳。
“不用。”张善正色说道。
“让他自己说,”张墨转头看向长生,“长生,你用不用我留下照顾你?”
“用!”长生话一出口便发现张善在严肃的看着自己,他对张善的敬畏是发自骨子里的,不止因为张善是上清天师,还因为张善也救过自己的命,眼见张善表情严肃,瞬时气馁,“不用也行。”
眼见自己厚着脸皮想要留下,而长生竟然认怂屈服,张墨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发现张墨生气了,长生便自心中急切思虑,试图找个借口挽救一下,就在此时,张善出言说道,“我本准备尘埃落定之后再打发你出阁,现在看来一时半会儿完不了,这样吧,眼下都各自忙碌,待得抽出时间,尽快将你们的婚事给补办了。”
张善此言一出,长生和张墨瞬时泄气,因为二人虽有皇上赐婚,却一直没有举行婚礼,而张善的“补办”二字也说明他慧眼如炬,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见二人面露沮丧,张善出言说道,“张墨眼下待字闺中,理应跟着我。”
“大哥说的是。”长生点头说道,正所谓礼不可废,道士尤重礼制,眼下老天师已经驾鹤,长兄如父,张善有责任保护张墨,不过等到成婚之后,张墨就该跟着他了。
张善没有再说什么,走到几案旁拿起随身包袱迈步出门,“快些收拾,我自门口等你。”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张墨也只能走了,她此番出来只带了一个小包袱,也不用收拾什么,张善所谓的让她收拾实则只是留点时间让她与长生说说体己话。
张墨虽然顶撞张善,实则二人兄妹感情非常深厚,担心长生怨恨张善,张墨便轻声说道,“大哥也不是不通人情,他有他的考虑,毕竟我们是道士,一言一行都关系到龙虎山乃至上清宗的声誉。”
“我懂你的意思,我没有埋怨大哥。”长生说道,二人辈分不同,本已饱受诟病,若是再来个未婚先孕,那就真成世人的笑柄了。
张墨伸手拔下了长生头上的发簪,灌注灵气之后重新插回,“好了,我得走了,天长地久,来日方长。”
此前长生曾经给张墨留下过灵气信物,此番便没有再留,好不容易见一面却是如此短暂,他心中自然多有不舍,但他也知道二人需要赶回洛阳收拾善后,纵然心中有万般不舍,也只能依依惜别,亲送出门。
张善和张墨此番没有驱乘那只白鹤,而是骑了两匹战马,长生不明所以,随口问道,“仙鹤呢?”
张墨叹了口气,“我以为它永远都找不到,但它终究还是找到了。”
听得张墨言语,长生心中猛然一沉,当日张真人驾鹤,汉中战事吃紧,张善不得抽身,便由张墨驱乘雌鹤回龙虎山奔丧,途经唐子山的时候受到了汉中节度使杨守亮招募的一干异类拦截偷袭,雌鹤重伤不治,事后他按照张墨所说将雌鹤妥善安葬,并设法隔绝了它的气息,之所以这么做是担心雄鹤得知雌鹤已死会悲痛殉情,不曾想雄鹤最终还是找到了雌鹤的埋骨之所并确定雌鹤已死,张墨极力想要避免的情况最终还是发生了。
大头等人都在各自住处休息,并不知道张善和张墨要走,也就不曾出来相送,长生独自送二人出门,随后站在门外目送二人上马离去。
待二人的身影消失不见,长生喊来管家,写下一张方子,命其代为抓药,数日之后他要和大头等人去一趟姑婆山,届时定然会和那里的倭寇爆发血战,而眼下他元气大伤,体虚乏力,必须尽快调理。
虽然刚刚睡醒不久,写好方子之后长生依旧回房又睡了一觉,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先前自新罗卧床的三个月虽有参汤吊命却几乎粒米未进,气血严重透支,精力大不如以前。
傍晚时分众人先后起床,收拾妥当赶往宴宾楼,由于先前长途奔袭,汗血宝马多有疲惫,众人便没有骑乘它们,而是骑了王府的自用马匹。
虽然眼下大唐各处都在闹饥荒,但宴宾楼仍然人满为患,这里的酒菜异常昂贵,堪称奢靡,一百多年前的诗人杜甫曾经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形容富人的奢侈和穷人的困苦,不能说杜甫说的对,也不能说他说的不对,只能说他说的流于片面,因为富人也不一定都是坏人,只要他们的钱财来路正当,便不能无端批判,苛求他们与穷人一样节衣缩食。
长生此时可谓权倾朝野,得知他要来吃饭,宴宾楼“如临大敌”“严阵以待”,众人刚刚出现在街头,掌柜便带领伙计前来相迎,毕恭毕敬,诚惶诚恐。
当年巴图鲁自庆阳被抓,兵器镔铁棍被士兵带到长安拍卖,那些士兵卖掉镔铁棍之后曾来宴宾楼买酒,为了追查镔铁棍的来源,大头曾经恐吓过宴宾楼,虽然大头眼下已经卸任监察御史,但这里的伙计却对他当年叉腰叫嚣要封了宴宾楼记忆犹新,实则人的个子是高是矮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威严。
吴雨生和宋财已经先到了,正在雅室喝茶等候,黄四郎是今天的主客,冲黄四郎引见了吴雨生和宋财之后众人分宾主落座。
长生是主人,侍女便将事先拟好的菜单递给了他,只是看了菜牌一眼,长生心中就百感交集,只因菜单上的十二道菜竟然全是上次倪晨伊为了庆祝自己武举夺魁设宴时的菜品,连茶叶都是上次喝的娥眉春绿。
大头坐在长生旁边,见长生拿着菜单出神发愣,便歪头看了一眼,上次吃饭的时候他也在,眼见菜单上的菜品竟然与之前一模一样,便以为酒楼在糊弄他们,正准备挑眉发火儿,却被长生摆手制止,转而将菜单还给侍女,让他们照单上菜。
此番吃饭是为了给黄四郎送行,席间少谈公事,吴雨生也知道长生请自己到场的目的,便与黄四郎讲说大唐各地的民生风俗,而大头则向宋财请教开设一家酒楼需要如何筹划。
上次倪晨伊请他们吃饭的时候是个秋天,而此时是夏天,似火晶柿子这种秋冬成熟的果子能储存到现在着实不易,需要一直保存在放有冰块的地下冰窖里,虽是同样的菜品,时节不同,珍稀程度也不相同,长生自然不会误认为天字号房间就只有这一份菜单,酒楼之所以拟定这样的菜单,乃是因为他们还记得他上次来的时候吃了什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彻底轻松了下来,释玄明酒量很好,长生失踪之后他曾经中过毒,是黄四郎帮他解了毒,心中感激,便陪着黄四郎喝酒,起初还只是陪酒,到得后来成了拼酒。
长生趁机离开房间,命侍女喊来掌柜,他要自宴宾楼调几个酿酒的师傅和做菜的厨子,此事得他亲自开口才行。
片刻过后,掌柜来到,紧张见礼之后侧身一旁,瑟瑟发抖。
见掌柜如此紧张,长生随口说道,“无需紧张,这份菜单你……”
长生本想趁机向掌柜的表达谢意,不曾想话没说完掌柜就吓的跪倒在地,“王爷明鉴,草民万万不敢欺瞒王爷,下午太平客栈的宋掌柜来过,赠予草民黄金十两,授意我们按照上次倪大小姐设宴时的菜单进行准备。”
听得掌柜言语,长生恍然大悟,原来这份菜单是宋财暗中授意的,宋财为什么这么做他也知道,只是希望他睹物思人,再次想起倪晨伊。
宋财此举旨在努力撮合他和倪晨伊,作为倪家的家仆,宋财这么做也无可厚非,长生自然不会为难掌柜,一笑置之,随后与掌柜说出了自己喊他前来的真正目的。
正所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长生也不会白要人家的酿酒师傅和厨子,由自己出资,宴宾楼出人,经营所得五五分账,一半给宴宾楼,一半留给黄四郎取用花销。
就在长生与掌柜商议细节之时,外面突然传来了侍女的惊声尖叫,“有妖怪呀……”




长生 第五百六十一章 谋而后动
听得侍女尖叫,酒楼掌柜多有惊惑,急忙离座起身,想要外出察看。
与掌柜的疑惑紧张不同,长生显得颇为淡定,因为他知道一定是黄四郎酒后失态现出原形被侍女看到了,于是便招手喊回掌柜,继续商议余下的一些细节。
实则所有的争吵,分歧,冲突,矛盾都是因为其中一方没有自知之明或缺乏诚意,只要双方都有自知之明且有足够的诚意,商谈就会很顺利,合作也会很愉快,二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谈好了细节,随后掌柜自行下楼,而长生则回返天字号房间。
门口站的还是那两个侍女,见长生来到,二人急忙冲其屈膝行礼,长生明知故问,其中一人只道房中烛光闪动,自己先前倒茶时看花了眼。
长生笑了笑,房间里的六个人无一不是心智过人,他们有无数种方法让侍女自认为自己看花了眼。
进到房间,众人正在喝茶说话,见长生进来,众人急忙离座起身,而黄四郎则不无歉意的看了长生一眼,它虽是异类化人却有紫气修为,只要它愿意,可以随时催动灵气化解酒力。
长生只当先前没有听到侍女的惊叫,只道自己离开是与宴宾楼商谈自安东开设分号一事,随后端起酒杯再敬黄四郎,感谢它近段时间对己方众人的庇护和帮助。
闹了这么一出儿,黄四郎多有惭愧,无心多待,只道今晚就要动身回返,长生几番挽留,奈何黄四郎去意已决,长生也就不再勉强,便命大头回府之后驱乘白姑娘送黄四郎回安东。
散席之后众人回到王府,长生命大头取些金银送给黄四郎花销,又命其回返的途中去一趟登州客栈,看看武田真弓在不在那里。
目送白姑娘载着二人升空东去,长生如释重负,长喘了一口粗气。
释玄明并不知道长生喘粗气是因为如释重负,只当他有些舍不得黄四郎,于是便出言说道,“王爷,如果您开口挽留,它应该会留下来。”
长生转头看向释玄明,“江山是人类的江山,社稷是人类的社稷,而它只是一个异类,人类的江山社稷与它毫无关系,我们不能强迫它为人类的江山社稷奔走战斗。”
长生说到此处略做停顿,转而继续说道,“咱们都是江湖中人,对功名利禄看的很淡,但咱们既然拿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黎民百姓的敬仰,就理应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这几年咱们经历了不少战事,应该知道死亡离咱们其实并不遥远,指不定哪一天咱们就会战死沙场,将它留下很可能会害死它。”
“阿弥陀佛。”释玄明合十唱佛。
长生冲几人招了招手,“走吧,时辰尚早,不急着睡,我房里还有西瓜,咱们去吃了它。”
白日里释玄明和大头给张墨送来了两个西瓜,张善兄妹只吃了一半就走了,此时房中还有一个半西瓜,四人进屋之后释玄明操刀,将那半个西瓜切开,几人围坐在桌旁吃瓜说话。
长生说道,“前几日我去了一趟黔中道,帮助太平道人渡过了天劫,也算了却了我的一件心事,毕竟咱们取走了它的鳖宝,而且它还在照顾见性和尚转世的孩童,咱们的伏魔手记和正眼法藏都得自见性和尚,太平道人渡过天劫之后也能很好的照顾见性和尚的转世孩童。”
长生言罢,余一说道,“受益的是我们二人,却让王爷辛劳奔走……”
不等余一说完,长生就摆手打断了她的话,“回程途中我绕路去江南转了转,发现灾情和疫情异常严重,你们自岭南回来,沿途应该也有所见闻,咱们得尽快筹集钱粮赈济灾民,好在眼下已经有了着落,除了洛阳能运回两千万两,龙颢天还给了咱们六千六百万两,待得收复庆阳,西域的米粮就能源源不断的运往中土。”
听得长生言语,三人尽皆点头。
长生又道,“目前来看形势虽然依旧严峻,却已经有了向好的苗头儿,洛阳大捷不但重创朱全忠,对那些拥兵自重的节度使也是很大的震慑,如果张真人接下来能够顺利拿下朱全忠和孙儒,咱们也能驱逐倭寇保全龙脉,而民生也能有所改善的话,重正乾坤,中兴大唐也不是没有可能。”
“倭寇狂热偏执,不能驱逐,只能清剿。”杨开平静说道。
长生点了点头,转而出言说道,“我平安归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倭寇也会听到风声,同时也能猜到我们一定会在未日之前赶到姑婆山保护未羊。”
“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杨开说道,“他们应该知道您元气未复,而且这几个月他们与我们多有接触,对我们四人的武功技艺也多有了解,既然明知我们会去,他们极有可能倾巢而出,尽出所能,以求重创我等,一劳永逸。”
杨开言罢,长生眉头微皱,没有立刻接话,杨开所说确有道理,既然明知道他们会去,倭寇就只有两种应对方法,一是避实就虚,暂时撤退,二是趁他元气未复,气血不足,直接召集重兵,以硬碰硬。
仔细想来还是第二种可能性更大一点,因为他是众人的头领,也是己方主力,他重伤未愈对倭寇来说是天赐良机。而且此前己方众人在新罗尽诛倭寇七大家族,留在中土的倭寇必定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不管是为了给七大家族报仇,还是显示他们比七大家族更厉害,中土现有的这些倭寇都有与他们殊死一搏的可能。
长生皱眉思虑之际,杨开再度说道,“姑婆山远在岭南,位置异常偏远,咱们不可能大举调兵,而且岭南也无兵可调,但滞留中土的几千倭寇都有灵气修为,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聚集。”
长生缓缓点头,“接着说。”
杨开继续说道,“倭寇认定您一定会带伤上阵,也认定我们参战的人数不会太多,为了确保将我们尽数拿下,他们很可能会将中土的所有倭寇都召集到那里,如果我们能够出其不意,请到强援助阵,此战就有可能成为我们与倭寇的最终决战。”
杨开言罢,长生再度点头,杨开分析的确有道理,但此时距未日只有五天,这么短的时间去哪儿寻找强援?不久之前龙虎山的一干道众刚刚与朱全忠召请的妖人激烈斗法,多有死伤,而且他们需要留在军中帮助张善,也不可能随自己赶赴岭南。
至于朝廷,也指望不上,羽林军和卫戍军虽然也有一些紫气高手,但皇上曾经被人囚禁调包,自那之后皇上加强了皇城守卫,大内高手需要留下保护皇上,也不能调用。
最主要的是时间太短,只剩下五天,如果倭寇倾巢而出,人数至少也有三千以上,即便请到了十个八个紫气高手也毫无胜算,因为这些倭寇并不是普通士兵,他们都有蓝气以上的灵气修为。
借助火器?也不成,工部的火药都调拨给了张善,即便此前张善在攻打洛阳时没有用掉,也得留给他对付孙儒和朱全忠,最主要的是姑婆山范围很大,不利于火器的使用。
思虑良久,长生开口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但时间紧迫,强援无处召请。”
“强援有,只是不一定请得动。”杨开正色说道。
长生不明白杨开为何有此一说,皱眉歪头,疑惑看他。而一旁的余一和释玄明也用同样的眼神看着杨开。
杨开伸出右手食指,蘸了西瓜的汁水自桌上写下了三个字。
三人侧身歪头,定睛细看,只见杨开写的是“少林寺……”




长生 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朝奏事
看到杨开写下的是少林寺三个字,三人表情各不相同,长生若有所思,余一恍然大悟,而释玄明则眉头大皱。
短暂的沉吟过后,长生开口说道,“少林寺乃禅宗泰斗,寺内高手如云,此前同尘大师统兵出征虽然屡屡受挫,却并不是因为技不如人,而是佛门高僧心性敦厚,而行军打仗讲究的是兵不厌诈,早些时候张真人接管了同尘大师的东路兵马,少林寺的一众高僧也已经回返寺院。”
“我现在担心的是请不动他们,”杨开说道,“佛门弟子生性淡泊,与世无争,先前同尘大师领兵出征纯属被朝廷赶鸭子上架,好不容易扔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他们肯定不会再重蹈覆辙。”
“不不不,我的想法与你恰恰相反,”长生连连摆手,“我认为他们一定会答应帮忙,原因也很简单,此前讨伐孙儒,少林寺统领的一众兵马屡战屡败,令得少林寺声誉严重受损,他们可能不在乎个人的面子,却一定会在意少林寺的声誉,,姑婆山一战,正是他们挽回声誉的绝好机会。”
长生言罢,余一点头赞同,“王爷说的有道理。”
几人说话之时释玄明并未接话,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只是闷头吃西瓜,长生知道释玄明是被少林寺给撵出来的,心里一直颇有芥蒂,便转头看他,“你的意见呢?”
“你们商议就行,我没什么意见。”释玄明摇头。
“你究竟想不想回少林寺?”长生随口问道,“如果你想重归山门,我就给你请道圣旨。”
“都过去了。”释玄明怅然摇头。
见释玄明这般神情,长生心里有数了,便没有再追问,而是落锤定音,“明早我去上朝,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得请道圣旨带在身上,如果直接亮出圣旨有强人所难之嫌,故此我准备先礼后兵,如果晓之以理行不通,那就只能亮出圣旨,逼他们出山。”
长生言罢,杨开和余一尽皆点头,释玄明依旧默不作声。
“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走漏风声,”长生又道,“倭寇在长安很可能安插有眼线,咱们不能让他们知道咱们去过嵩山。”
余一点头说道,“我曾经去过少林寺,您什么时候想去,我可以送您过去。”
“好,”长生说道,“你们最近一直在外面奔波,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趁机休息一下,有什么私事也可以处理一下。”
几人说话之时,管家来到,白日里长生曾委托他帮忙购买补益药物,管家此番是来送药的。
长生房间有现成的煎药炉具,管家离开之后几人直接自屋外生火煎药,与此同时吃瓜闲聊,享受得来不易的短暂安宁。
待得药汤煎好,三人各回住处,长生喝药之后去马厩转了一圈儿,随后回到房间躺卧休息。
次日早起,长生穿戴整齐前去上朝,虽然之前没有喊杨开同去,杨开仍然自发陪同,大头肯定是回来了,因为其院落传来了白姑娘的叫声。
当官儿其实也挺累的,单是每天早起上朝就颇为累人,途中遇到比自己官儿大的还得点头哈腰的打招呼,上殿之后还得规规矩矩的站上个把时辰,可不要以为早朝只是一刻钟两刻钟,大部分时候早朝都在半个时辰以上。
皇上丝毫没有掩饰对长生的关心和偏爱,见他带伤上朝立刻命太监赐座,不过长生谢恩之后并没有落座,而是一直站着,皇上赐座是皇上的态度,如果自己大模大样的坐了,那事儿就大了,不止朝臣嫉妒,皇上心里也会不舒服。
三省六部和各司衙门,上朝时都得出列奏事,有大事儿的启奏大事儿,没大事儿的说些小事儿,总不能一个衙门成天一点事儿也没有,那岂不成尸位素餐了。
各司衙门启奏的事情大部分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实则大部分的问题都能用钱来解决,奈何朝廷眼下没钱,其实各司官员也知道自己说了等于白说,就算说了皇上也解决不了,但该说还得说,说了皇上解决不了是皇上的问题,有事儿不上报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长生没有急于出列说话,他离开朝廷已经很长时间了,需要通过各司官员上奏的情况对朝廷眼下面临的各种问题有个大致的了解。
其他官员奏事时皇上不时看向长生,长生知道皇上想让他说话,也知道皇上想让他说什么,不过直待早朝即将结束,他才躬身出列。
他启奏的第一件事情是为朝廷官员补发拖欠的俸禄,京官和地方官员的俸禄已经拖欠了很久,正所谓强将不差饿兵,先得稳住各级官员,不然他们一定会懈怠差事,之前户部一直没钱,而今洛阳运回了两千万两,抄没参与谋反官员的家产也得银一千多万两,得尽快将官员的俸禄补上。
眼见长生开口,,满朝文武喜不自胜,因为他们知道皇上对长生言听计从,只要长生开口,皇上一定会应准,事实证明他们想的的确没错,长生说完,皇上立刻准奏。
长生启奏的第二件事情是济国公倪倬得知大唐匮缺米粮,已经自西域筹集了八千万担各种米粮,正在分批发运,由于庆阳扼守东西要道,为了济国公筹集的米粮能够顺利运抵长安,特请调动舒州的两万兵马,由他亲自挂帅,前去收复庆阳。
长生的奏禀令皇上多有尴尬,因为倪倬当年其实是被他给逼走的,不过众目睽睽之下皇上自然不会表现出来,只是对倪倬大加夸赞,随后同意他挂帅出征。
1...213214215216217...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