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七月新番
“又闻,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能入麒麟阁者,皆功劳勋臣也!”
刘询一道诏令,将为何要在麒麟阁论功,能入选的功臣有何标准都一一道明:必须是拔尖的“功劳勋臣”,一般的小伐小阅就不算进来了。
“今代”,也就是他继位这二十余年的功臣入选二十人,刘询不仅想让他们的姓名留存于世,连容貌也最好保留下来,他依然记得当初在麒麟阁中见到留侯画像的震撼——本以为能刺杀秦始皇帝的人物,其人定是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竟如妇人好女,真是太漂亮了,任弘见了肯定要惊呼:“女装大佬!”
本来刘询还打算让身毒都护府献来的希腊工匠,为二十人打造真人等高的石膏塑像,只是目前尚未完成,只有画像已经完成挂在阁中。
现在正是早晨,外面的阳光透过玻璃镜照射进来,未央三阁是大汉未央宫里最早安装玻璃镜的地方。
现在麻烦的是,这二十人的位次,要怎么排?要知道,里面不少人还健在,排名总是会引发许多矛盾,就比如当年高皇帝定萧何为功臣第一,可惹得不少人替曹参打抱不平,也使得萧曹从朋友决裂,到萧何死都没恢复关系。
刘询自有计划,他已经琢磨了很久,想出了一套公平公开公正,让人无话可说的排序办法。
简单来说,就是在排名时,依照现有或其逝世时的官爵高低来排,鉴于入选者不是朝廷重臣就是封疆大吏,所以就这么排:都护<九卿<杂号将军<丞相御史大夫<内外诸侯王<中朝重号将军<大司马。
于是排名最靠后的,就是挂着都护职务的两位。
“第二十:安东都护春陵侯奚充国!”
那画像上,正是元凤年间,奚充国死守铁门关,渴饮匈奴血,饥餐胡虏肉之事。
“第十九:北庭都护义成侯甘延寿!”
画像上,则是高昌壁之战,甘延寿带着重骑兵初次登场,将马槊插进右奥鞬王嘴巴的名场面。
二人都是六郡良家子出身,甘延寿随任弘在西域多年,尝斩得几个匈奴小王之首,又参与了倒霍之役,夺取便门桥击溃叛军。奚充国资历更老些,是“傅介子旧部“的代表,灭匈奴时在燕然山居功至伟。
麒麟阁功臣名额有限,刘询也不打算整个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来,功劳没有超过这二位的,诸如郑吉、段会宗、金赏、常惠、于定国、黄霸、耿寿昌等人,都只能落选。
刘询继续往下点:“第十八,宜乡侯执金吾冯奉世。”
冯奉世亦是傅介子旧部,近十年间异军突起的新贵,居爪牙官前后十年,他多次为大汉出使,劝降许多匈奴、康居小王归顺大汉,后来还为国守边,做过西域都护,平了莎车之乱,救了刘万年一命。前几年羌人听闻赵充国逝世,再反于金城属国鲜于海一带,冯奉世辅助辛庆忌,一举平定了羌乱。
不过,冯奉世入选勋臣,还有一个原因:他的女儿冯媛是太子妃!
冯媛为太子妃,乃是皇后许平君定下来的,前两年,任弘从身毒送了些狮子回来,关在上林苑虎圈,皇室成员去观狮子和老虎搏斗,结果出了事故,旁边一只熊没关好,突然跑了出圈外。众人皆大惊失色时,唯独那还是“良娣“的冯媛挡在了太子面前。
许皇后深感此女有如此胆识,而冯氏家教也好,加上她不久生下皇长孙,遂立为太子妃,内定为未来的皇后。
既然冯奉世有功勋,又是亲家、外戚,已被刘询视为他驾崩后顾命大臣之一,自然要拉进来。
“第十七:宗正阳城文侯刘德。”
刘德是孝武皇帝亲自赞誉的“汉家千里驹”,有策立之功,他是宗室长者,最大的功劳,却是和儿子刘更生整理了石渠阁藏书。厘定诸子百家著作,整理《战国策》,让子学重新发扬光大,父子俩还一起编写了《列仙传》《列女传》。做完这些事后,刘德逝世,刘更生守孝期间又写了《说苑》《别录》《格物入门》《五行》等,然后才去了西方,想要将外国之书也运回来。
刘询便给刘德定了“文”的谥号,将他比为张苍。
接下来四位,就偏武了,还都挂着杂号将军之名。
“第十六:游侠将军、建章卫尉、轵侯、郭翁中。”
这是刘询最信任的人之一,控制着只忠诚于皇帝的武装“佽飞军”,安东的设立他也功不可没,曾平渤海郡之乱,又击破扶余王,而那画上画的,却是他在莲勺卤中与刘病已不打不相识的事。
“第十五:破羌将军、光禄勋新阳侯辛庆忌!”
那画上画的正是二十年前,辛庆忌以十五岁冲龄,斩得匈奴小王而成为大汉最年轻列侯的事。庆忌质行正直,仁勇得众心,通于兵事,明略威重行,加上他曾在倒霍之役里紧随刘询平乱,被刘询视为国之柱石。
“第十四:龙骧将军、未央卫尉、龙舒侯韩敢当。”
韩敢当也是刘询最信赖的人之一,画像上,是平霍氏乱时,韩敢当追击并生擒范明友之事,说起来,老韩现在也成了外戚,不但和许氏结亲,他的长子还娶了刘询的二公主。
“第十三:灭胡将军、河中都护、堂邑侯赵汉儿。”
画的是赵汉儿在郅居水之战时围单于,斩白纛,杀郝宿王之事。虽然赵汉儿没有九卿之职,但他先围死了虚闾权渠单于,后来又随任弘征大宛,参与了击杀郅支单于,故被人称之为”两灭匈奴”,被刘询封为“灭胡将军”也算实至名归。故四将当中,他尽管不在朝中,排位却最靠前。
接下来又是三位文臣,其中两个都已逝世了。
“第十二:太仆、右曹、给事中、御史大夫建平敬侯杜延年。”
杜延年乃是霍光故吏,但他急流勇退,刘询召回了他,甚至恢复了御史大夫的官职。除了当初的策立之功外,杜延年最大的功绩,便是花了二十几年时间,编订了《小杜律》,这律令纠正了汉武之世时《大杜律》偏于严苛的不足,仁义的表皮将残酷的法家内核包裹得更加严实,颇受喜好刑名的刘询喜爱。
故画像上,正是杜延年修小杜律的那一幕。
“第十一:丞相平乐侯张敞。”
张敞乃是治烦乱的能吏,曾为刘询去“探望”废帝,又任京兆尹,使得京师大治,做了丞相后整顿吏治,抑治豪强。他的画像上,当然不是给老婆画眉。
而是治京兆招抚盗贼之事,这位张丞相,将是刘询的托孤重臣之一。
“第十:太子太傅、御史大夫、丞相博阳定侯丙吉。”
如果说张敞是偏于严,那他的前任丞相丙吉,就偏于宽和,一共做了丞相十多年,选贤任能和轻徭薄赋,画像上,乃是他问牛之事。那是一件趣事,说是丙吉一次外出,碰上有人在打群架,死伤惨重。但丙吉却不闻不问,又碰上有人赶牛,此牛气喘吁吁,热得直往外吐舌头,丙吉却立刻停车询问。
僚吏十分不解,消息传到皇帝处,刘询也好奇问了丙吉。
“丞相不过问小事,百姓斗殴死人,有长安令、京兆尹处理。臣作为丞相只负责考察他们的政绩功过,上奏陛下,或论功行赏,或惩罚失职。但正值春天,天气尚未炎热到酷暑难耐的地步,但牛却热得气喘吁吁,舌头都伸出来了,再看其他牛亦是如此,显然是受了湿热,或得了疾病,若是传播开来,定会影响春耕,坏了天下之本,故臣停车问之。”
丙吉之识大体,能总方略,可见一斑。不过他能排进前十,自然也有当年在郡邸狱中救了刘询,以及策立之功的原因。
接下来的两位比较特殊,却是两位女子!
“第九:乌孙小昆弥、安平公主瑶光。”
画上是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却是瑶光随夫出征之事,而当年在尚冠里时,瑶光对刘询夫妻也颇有照顾,长公主难产,母女平安还多亏了她。加上她数次参与战争,高昌壁之役,大宛之战,颇有功劳,刘询便也将现在已是大汉“外诸侯”的瑶光算入功臣之中。
“第八:楚国公主解忧。”
画的是解忧公主归汉图,大汉能在西域、北庭设立都护,最终击败匈奴,解忧公主在乌孙出力甚多,作为宗室前辈,位等诸侯王的楚国公主,自当入选功臣之列。
既然是皇帝亲选,也没人敢有意见。
功臣名额大半已去,刘询目光看向了下一幅画。
“第七:前将军、领尚书事龙额安侯韩增。”
此人其实没太大功绩,可谁让他是策立大功臣之一呢?好歹也与赵充国一起打过天山之战,倒霍时也站对了队。
没错,画上的,正是韩增背刺霍氏兄弟的名场面。
刘询迈步走向下一位,不由嗟叹了一声。
画上,是在惨烈的驼城战场中,浑身是血却依然擂鼓不绝,为士卒鼓劲的将军。
“第六:后将军、燕然将军义阳桓侯傅介子。”
傅介子是今代为大汉开拓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任都护,从斩楼兰王首归,赤谷城之役开始,到阵于燕然,阻单于三日三夜,使不得遁逃,最终力竭而亡,忠义殉国为止,其风烈尤存。
正因如此,所以刘询才将死时只是“后将军”的傅介子,调到了“前将军”韩增前,在不违背排名大原则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一些“春秋笔法”的。
下一个人,更是让刘询重新整理了衣冠,肃然起敬。
“第五:左将军、太子太傅、忠节正侯苏武!”
画的正是苏武持节图,苏公乃是大汉道德楷模,又在典属国操持多年,推动了北庭都护的建立,他立有策立之功,更在霍氏之乱时,第一个站出来斥责诸霍,其气节千古留存!不必多言。
但下一个,就有些微妙了。
“第四: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富平敬侯张安世。”
刘询的神情有些玩味的意思,张安世排这位置,还是托了他兄长张贺的福——刘询心里,是将张贺当成”父亲“的,爱屋及乌,给了张家太过照顾,不过张安世确实有很多“功劳”,诸如废刘贺,策立,他都是仅此于霍光的参与者,不过……
“能躺到功臣第四,真不愧是你啊。”
这下,就只剩下前三了。
第三名毫无异议:“大司马、车骑将军、水衡都尉、营平景侯赵充国!”
这位老将军,出生的时间是马邑之围前后,却直到三年前才逝世,他这一生,见证了整个大汉兴盛、中衰、再到中兴的历史,最后这十多年,更俨然大汉守护神,西羌再叛、扶余之役,都从容调兵遣将。
而画上的,正是赵充国这一生最高能的瞬间:三箭定天山!老将军须发贲张,手操大黄弩连续射死三名匈奴射雕者——艺术加工,艺术加工。
刘询对赵老将军十分钦佩,他逝世后,还让蜀郡来的辞臣王褒给赵充国作了颂:
“营平守节,屡奏封章。料敌制胜,威谋靡亢。
遂克西戎,还师于京。鬼方宾服,罔有不庭。
昔周之宣,有方有虎。诗人歌功,乃列于雅。
在汉中兴,充国作武。赳赳桓桓,亦绍厥后。”
这是将赵充国比喻成周宣王中兴时的名臣方叔、召虎了!
凡十八人,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
但剩下第一、第二俩人,其功劳,已经超越了“劳”“功”的概念,皆是以德立宗庙定社稷,开太平世的“勋臣”!
他们一个代表了过去:画上之人身着卿相服,身材矮小,疏眉目,画的是他策立后从骖乘那一幕。正是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宣成侯霍氏。
另一位代表了未来:画的不是中年后赘肉增生油腻之状,而是年轻骁勇的少年之时,穿着白虎纹明光铠,牵着一匹赤马,仗剑而望,那名马旁还注着:“萝卜”。
恰是此时身在埃及的大司马、骠骑将军西安侯任弘。
“皆不世出之人,就算将汝二位放在高惠文景,甚至是孝武之世,恐怕亦是数一数二罢?却都让朕遇上了,何其幸哉!”
一路来未有丝毫迟疑的刘询,却在这陷入了停顿,面露思索。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
ps:明天大结局,正文最后一章。
这次番外会安排上的,周更。
另外推荐纯洁滴小龙的“历史”小说《魔临》,正是好看的时候,更新也快,可杀。
汉阙 第575章 汉阙(大结局)
“故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宣成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有余年,辅孝昭皇帝十有余年,遭大难,躬秉谊,率三公、九卿、大夫定万世册,以安社稷,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宿卫忠正,勤劳国家,功德茂盛,勋如萧相国。”
这是当初刘询给霍光的盖棺定论,即便后来霍氏谋反,除了一个幼孙霍武外全部族诛,依然没有影响这评价——顶多就是将霍皇后葬在霍光墓旁给她加了个恶谥春秋笔法一番。
但明面上,十多年来,刘询对霍光都毕恭毕敬,每年派人去坟墓祭扫,近来又恢复了霍氏孤儿的地位,让他继了博陆侯之爵。今日麒麟阁上众人皆直书姓名,唯霍光不然,只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以示尊敬。
刘询很清楚,霍光承上启下,从天下从土崩瓦解的边缘拉了回来,又有策立之功,没有他下决意,刘询不一定能当上皇帝。
承认他的功绩和地位,就是在维系自己继位的合理性——虽然随着完成灭匈奴和治比文景的成就后,这点已经可有可无了。
而霍光又曾遣傅介子出塞再通西域,谋划了必灭匈奴的国策,给今朝完成此事打下了基础。
但要实打实地论功劳,刘询心中,霍光是略不如任弘的。
“弘有萧何之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有张良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又有韩信之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
真是一个完人,所以才能在短短二十余年间,做下了那么大的事业:开西域,破西羌,救乌孙,辅新君,平霍氏,灭匈奴,兴百业,定春秋,拓丝路,献舆图,他还给刘询留下了无数人才,功如三杰之和,若无他,大汉的中兴将大打折扣。
而在个人感官上,霍光让皇帝芒刺在背,任弘使刘询如沐春风。霍光步步紧逼,任弘却知道退让,用一种犹如自我放逐的方式西行,避免了君臣相杀的悲剧发生,这是最让刘询感怀的事。
“有臣……不,有朋友如此,朕复何求?”
功臣次序和入选都是有其政治原因的,郭翁中、辛庆忌、韩敢当、冯奉世、张敞,是刘询内定的未来辅臣,所以他们即便功劳有所不及,也必须入选!这是他们的政治资本。
霍、任二人亦然,在刘询看来,霍光只代表了过去。
而任弘,代表了现在和未来,看看朝中诸卿吧,数数麒麟阁上诸功臣吧,还活着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算“任弘党羽”,连他最信任的郭翁中,都做过任弘旧部。
形势如此,也是刘询无可奈何,他也欲打造自己的班底,奈何天不假年,若再给他十年时间,当不会如此。
“任弘当为第一!”
于情于理,于私于公,他都必须第一!
只是说好的按照官职排序,大将军怎么也比骠骑将军大,这有点不好吧。
弘恭在旁小心地提醒皇帝。
刘询却只轻描淡写地一挥手:“那就拜他为大司马大将军!”
皇帝活着的时候,大汉不需要另一位大将军来掣肘。
可一旦自己驾崩,却必须给任弘这个名号——除了他,谁还有这资格?
随驾来麒麟阁的群臣都暗暗吃惊,只是有人惊惧,有人惊喜。这意味着陛下要效孝武托孤之事,招西安侯归国辅政?不过,皇太子也已经二十多岁了啊,又有天子言传身教,请名师教之,其气质性格,若非要找一位皇帝来比的话,那就是颇似孝昭。
但刘询接下来的决意,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昔时,秦孝公求贤令有言,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故以商於六百里封公孙鞅。”
“而古之哲王,自周以降,至于汉兴,宅中御宇,莫不内封子弟,外建藩维。”
等等,天子这是要做什么?连算是“任弘一党”的丞相张敞,御史大夫黄霸都心生惶恐,这是要封王?
二人连忙站出来劝阻道:“陛下,白马之盟立有祖制,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诸卿误矣,高祖之制,为内诸侯王者方击之。”刘询却大笑。
“但外诸侯王,从闽越瓯越,到如今的乌孙句町等,从未断绝,何来违背祖制之说?”
外……外诸侯?
“《书》曰,方五千里,至于荒服。身毒河中之地,已在九州之外,到了另一个大洲,立国于斯,岂非外诸侯哉?”
刘询让手下举着天下九洲舆图,接过一把玉斧,挥向图中的葱岭位置。
那是赤县神洲和西牛贺洲的分界,遭玉斧轻轻一划,就被分开来。
整个麒麟阁鸦雀无声,群臣稽首下拜,只听到玉斧划破地图的刺啦微响。
“将这西半边的地图,连同朕的制书,一起送去给道远。”
“告诉他。”
“朕承祖考,惟稽古,建尔国家,受兹白社,封于西土,世为汉藩辅。”
“其国名曰:贺国!”
想要成为“汉高宗”,必须有大气魄和大智慧。
想要君臣善始善终,不出现田氏代齐的局面,怎么办?
那就给他一片和中原一样大,甚至更大的“江山”,反正“天下”的概念已经扩大到九大洲,反正那片土地,本就是任弘自己打下来的。
整个西牛贺洲,甚至是更往西的地方,什么欧洲非洲,都给你,只要你吃得下!
这是天子对麒麟阁第一功臣,最大的奖励和承诺。
刘询知道,任弘一定能读懂自己的暗示:
“只要你不回来重走霍氏老路,朕……我保证,自此之后。”
“大汉,分东西!”
“刘与任,共天下!”
……
六合四年九月,托勒密埃及亚历山大港。
“《诗·下武》有云:受天之祐,四方来贺。贺国之土,东至于葱岭,西至于安息,南至于赤道,北至于碎叶。西牛贺洲,十王百侯,汝实征之,以夹辅汉室!”
因为害怕海路船难遗失,制书原文和朝廷使者仍在身毒都护府,等任弘回去亲自接,送来的只是副本。
这却是效仿周代封太公望于齐之事,所谓十王,应该是乌孙小昆弥、奄蔡王、难兜王、康居两王、月氏五部五王等,以后或许还可以算上埃及女王。
百侯那就数不清了,任弘手下在印度做了人上人的“关西侯”们,以及形形色色的投降印度刹帝利小侯。
“贺国,贺王……”
“这下,我也成阿贺喽?”
“病已啊病已,真有你的。”
任弘读罢不由感慨,又是大司马大将军,又是封王。虽然是承认既定事实,但皇帝能下这样的决心,确实足够大气,就像当初封解忧为楚国公主一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看来,他当初果然没选错人,这确实是领导人该有的样子,只可惜天不假年。任弘说过的,他一旦收到这样的诏书,就意味着一件事:天子时日无多了。
再一看制诏发出的日期,已是五个多月前,他走得太远了,老友的音讯最快也要半年才能送到。
任弘不由望向东方:
“陛下,还健在么?”
……
“确凿无疑,任将军从始至终都弄错了,那海西大秦国,或称之为罗马者,与中原之嬴秦,毫无关系!”
在离开亚历山大前,城市南方靠近湖泊和尼罗河的港口里,褚少孙悄悄找到正在认真翻越莎草纸,津津有味看书的刘更生,告诉他这个自己的大发现。
这是褚少孙在托人询问了第十军团的俘虏、庞培的党羽、图书馆里的希腊学者,多方验证后得出的结论。
罗马的历史比他们想象中更长,早在秦始皇帝时就是地海强国,与条支,也就是塞琉古国的冲突,也是罗马自西向东扩张导致,与任将军著作《大秦国志略》里描述的完全对不上,而且观其文字语言习俗,都没有一点中原文化的迹象。
刘更生听罢后抬起头来,却没有太过吃惊,他早就发现了,也就普通的大头兵信之不疑,将军说什么是什么,但凡是聪明人,早就看出了猫腻,恐怕连天子都不例外,只是看破不说破。
于是刘更生道:“这世上,本就多有附会的传说,诸如太史公记载说,夏侯氏北奔为匈奴之先,古史言之凿凿,但其实根据不大。”
“将军乃是凡人,而非全知全能,他也会出错。”
这是变相承认了。
“那该如何办?”褚少孙踌躇起来,要知道,任将军西征,乃是建立在“大秦国”这个谎言基础上的,一旦此事被戳穿,很多事情就不一样了。
刘更生却笑了,时至今日,西征已毕,事实既成,这个谎言,也没那么重要了。
他将正在阅读的莎草纸递给褚少孙。
“这是我从一位希腊大贤书中看到的一句话,他亦是帝师,今日便送给你。”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刘更生鼓励褚少孙:“既然褚先生看出了端倪,那便写出来,公布出去,有些事真就是真,假就是假,将军不是常说,真理越辩越明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