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加思

    又有几个嘴碎的说王部堂虽然是一个进士出身,又是高高在上的文官老爷、经略大人,但却是并没有割了卵子的孙全忠有种。

    他再耽误下去,大家伙就没有希望立功受奖了。

    柳保泰觉得很是荒唐,但是却也不好说,这些消息是东虏的间谍传布的。

    因为这种种消息结合在了一起,正在刺激着全军。

    反而让士气不正常的高昂了起来。

    以至于王从义都产生了一种错觉,勤王军军心可用,就算是遇见了鞑子,也能够一战。

    在这种场合下,上下都是听不进去真话的。

    柳保泰等人,因为战斗力疲软,被扔在堡子店里面修工事。

    大家在早先的时候听说东虏在遵化驻军,以为去攻打遵化成是死路一条,都羡慕能够留在堡子店修城池的柳保泰等人。有几个甚至还要托关系走后门,才能够过来挖土方。

    但是这个时候,却都嘲笑起柳保泰等人了。

    下面的军士不理解也就罢了,就连沈廷谕等人,也是有了意见。

    在私下里面说,这堡子店根本就不用修下去了。

    卢象升等人倒是没有说什么反对的意见,但是也不是那么热心了,只有柳保泰和刘之伦还在坚持。

    他心里知道,在历史上,皇太极破关回家的时间是崇祯三年的二月下旬,而并非是二月初。

    他隐隐约约的觉得有什么不对,于是只好拿出自己手中仅有的五百两银子,犒赏大家,希望让挖土方的能够有一些动力。

    “大家听好了,每方土,赏钱十文!”

    至于刘之伦为什么还在鼎力支持着自己,他却并不知道。

    大军开拔,不过是两日就能够到遵化诚下。

    探子们已经打听清楚了,驻守遵化的不过是五百个真满洲,五百个蒙古人,外加两千左右的包衣阿哈。

    军力虽然也是不小,但是却并非到了不可以攻陷的地步。

    更何况,据说强悍的马总兵,还有如狼似虎的三万关宁铁骑也会来接应。

    所以攻破一个小小的遵化城,那是不在话下的。

    最先经过堡子店的,却是已经戴罪在身的蓟镇总兵,张士显。

    只见这张总兵精神好了很多,身后跟着将近十里地的军队,他这回当的是先锋。

    眼下功劳唾手可得,他是花了大价钱才买来了这个将功补罪的机会。

    他信心满满,倒不是因为身后那饥寒交迫的一万明军。

    而是因为,此时,伴着他的有他细心豢养了十年的三百亲兵。

    这三百亲兵,个个都是口外出身的蒙古勇士,平日里养尊处优,是所谓的夷丁。

    明朝末年,卫所军腐朽不堪,而营兵也渐渐地不再有了精锐的意思。

    成气候的武将都是靠着自己的亲兵来立功甚至是保命。

    而这亲兵则又分为多种。

    论忠心来说,家奴出身的最是忠诚;但是论起战斗力来,还是这夷丁更厉害。

    夷丁,他们本来就是草原上面的勇士。

    只不过,或者是因为战斗中被俘虏,或者是因为有张总兵这样的主将,愿意,并且出得起大价钱。

    这才一个个自愿卖了身,跑过来当亲兵家丁。

    虽说是法律意义上的家奴。

    但是,主将对于这些夷丁却是予求予取。

    因为这些夷丁,对于主将太重要了。

    就眼前这个张总兵来说吧,他的蓟镇总兵就是靠这些夷丁才混到手的。

    当时兵部里面签派蓟镇总兵,竞争者里面有三代将门之后,有万历三大征的百战余孽,有把卫所兵调教成一流战兵的西北军门。

    但是他张总兵在回给兵部的述职本子里面只一句“麾下忠勇夷丁三百,皆口外彪悍真蒙古。”

    就打败了众多竞争者,堂堂正正地当选了这蓟镇的总兵。

    为了报答这些夷丁,张文显舍得花银子,甚至还替他们强抢民女。

    每个夷丁,家里面都有个漂亮的汉女伺候着。

    张总兵为了掩人耳目,只是说他弄这些女人来是为了教夷丁说汉语,让夷丁安心的当中国人。

    那夷丁倒是也知道事情,一个个操着蹩脚的汉话,每逢见着了张士显的上官就道“我爱大明,我也是大明臣民!”

    一番话说起来很是耿直,喜的那些京师里面来的官僚们前仰后合。

    仿佛这夷丁嘴里的几句汉话,就能说出来一个强盛的大明一样。

    柳保泰虽然受命修理堡子店,但却也顺便作来往明军的兵站,供应一些水什么的。

    张总兵手下的兵,一个个又饥又渴,听说有水喝,挤破了头地去搶。

    里面有一个倒霉的,不小心推倒了在一旁的夷丁。

    那夷丁操着蹩脚的汉话骂道“下贱坯子,你干什么”

    说罢,竟然抡起皮鞭狠狠地抽打了那倒霉蛋一番。

    夷丁本来生性就狂野,这会儿看那倒霉蛋连站起来跑的勇气都没有,哈哈大笑地拔出马刀来。

    “叫亲爷爷!快叫。”

    柳保泰听见热闹,带着津云小太郎和冯效国、薛思进等人已经看了多时。

    这个时候,算是看明白了怎么回事。

    那冯效国道“大人莫要管,这是张士显的夷丁,挨打的也是他手下的营兵,和咱们没有丝毫关系。”

    却看见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跑出来求情道“你快叫吧,省的受皮肉之苦!”

    那倒霉蛋道“我耿三儿的爷爷战死在了朝鲜,是朝廷表彰的忠臣!”

    转头又道“他是什么东西”

    那夷丁听罢,满脸恼怒,一刀劈下,道“你爷爷是废物,你也是!”

    可怜那耿三顿时身首异处!

    柳保泰看了很是气恼,想要上前去理论。

    却看见那张士显慢慢悠悠地出现了,看了看情况道

    “这小子,真不懂规矩,按照战死抚恤了吧。”

    转身又对夷丁说“你也是没有意思,和他一个下三滥计较什么”

    那夷丁马上装出一副耿直的样子道“我是塞外来的粗鲁人,哪里知道这么多事情”

    张士显反而是对这夷丁一番安抚。

    之后,又对那个军官模样的人,悄声道“我不早给你说了吗!涉及到夷丁的事情,再小也是大的!你要是不出头,这耿三怎么有这么大的勇气所以他的烧埋银子,你负担一半。”

    一番处理惊得柳保泰目瞪口呆,他私下里对薛思进道“快叫刘侍郎来,就说夷丁杀人了。”

    刘侍郎很快就来了,见了这一幕,有些晕,问清楚了情况,严正道“还请张总兵把这个夷丁留下,等王部堂处理。”

    刘侍郎按理说,级别不低,但是却因为是崇祯皇帝破格封的,又只有协理京营戎政的职务,并不能管到张士显头上。所以这张士显并不是很害怕刘侍郎。

    他打了个哈欠,缓缓道“这夷丁,并不懂得中国的规矩,并且马上就要打仗了,军情紧急,那里有空管这些事情让他戴罪立功吧!戎政少留!”

    那几个夷丁看见刘之伦一脸狼狈,也是讥笑了几声,打马而去。

    说罢,他们,竟然带着那个杀了人的夷丁扬长而去了。

    刘之伦道“好跋扈的人夷丁!”




第四十四章: 己巳之变 大战(上)
    大军二月初二从石门关出发,二月初四,先头部队张文显就抵达了遵化城下。

    又过了两日,王从义的主力部队也到了遵化。

    五万人,将小小的遵化城包围的如同一个铁桶一般。

    没有人发现危险的到来,正如没有人发现马世龙的三万精兵还有孙承宗节制的三万关宁军并没有到一样。

    堡子店,完全变成了一个兵站,只是接待来往的骑兵,并转运粮食。

    明军尝试着攻城数次,但是都是无果而终。

    大炮倒是在城墙上炸开了好几个口子,但是无论如何,官兵们,却是始终冲不进去。

    每一次都被城里面的阿哈们打退。

    围城已经三天了,明军此时竟然还没能见到一个真满洲。

    倒是打死了几个蒙古八旗并上百的汉人或者高丽人阿哈。

    为了抢夺这几颗宝贵的首级,明军之间,险些爆发内讧。

    王从义于是把先登的赏格,提高到了两千两银子并连升三级。

    勒令部队不允许抢夺首级,抢夺首级的

    但是却仍旧是,始终无法攻破城池。

    不仅如此,在夜里,被围困的满洲兵甚至还会偷偷地出城偷营,每每给城外的明军造成较为重大的损失。

    王从义无奈,只好命令大家围着遵化城挖了三道壕沟,算是把整个城给围困住了。

    又接连攻城三日,到了二月初十。

    这一天,月黑风高。

    勤王军派出的一队夜不收,正在安全的宿营地烧火。

    他们精神十分放松,这十日来,周围并没有什么鞑子的消息。

    这几天的任务就像是骑马踏青一样愉快。

    他们吃着烤的全熟,喷着香的野兔;喝着浑浊但是有劲儿的烧酒。

    一个个微微醉。

    清风,带着春天的气息,此时已经立春,天气渐渐地暖和了起来。

    一人起来解手,刚刚进入状态,却听见背后恶风袭来。

    头脑忽然间清醒了,快速的闪避,只见一杆梅针箭,狠狠地插在了树上。

    耳边传来了鞑子的呼号声,这夜不收也顾不得战友们是什么情况,本能的翻身上马。

    他没有铠甲,跑得很快。

    但是身后女真兵的箭,更快。

    很快他就负了伤。

    但是仍然咬着牙往前跑,渐渐地看见了明军的营房和旗帜。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喊道“鞑子来了!”

    声音如此微弱,却被清晨的风声很快的送到了大营的每一个角落里面。

    王从义,毕竟是知兵的,他早就在遵化城的城南和城东挖掘了五层壕沟,布置了栅栏和枪炮。

    皇太极看见眼前这一幕,脑袋里面也是发木,他最讨厌的就是明军的挖壕沟,扎硬营的战术。

    攻打这种工事,虽然并不如工程难办,但是始终是费劲。

    为了避免损失,后金大多是要准备好盾车棉甲的。

    但是,盾车棉甲,机动性能又很慢,准备起来很是费时。

    “王游击,你带着汉兵用火炮打上几轮!”

    “固山额真永顺、噶尔萨、图穆布鲁、沙努喀、阿尔津、星讷、硕占;你们几个尽快准备好盾车、棉甲,在王游击炮击后,预备强攻!务必稳妥。”

    防守南路的正好是蓟镇总兵张士显,和京营的施洪谟。

    张士显虽然是蓟镇总兵,但是却受京营总兵施洪谟的监视。

    一来是他还是戴罪之人,二来是施洪谟在两个月前的广渠门之战中立了大功,被崇祯皇帝赏了五十两银子,并从副总兵升迁到了总兵。

    王从义是派施洪谟来监视这张士显的。

    “鞑子军势很大,不知道咱们能不能抵挡得住。”

    远处,后金军推着大小五十余辆楯车,慢慢悠悠地往张士显的大阵推来。

    楯”通“盾”,也就是盾牌车,因此楯车又有牌车(车牌)的别名。八旗楯车上的盾牌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铁皮复合而成,这样制成的楯车“小砖石击之不动,大砖石击之滚下,柴火掷之不焚”,具有较强的防御力。

    在那个时代明军虽然已经大量装备火器,这些火器主要针对的是无甲、少甲的蒙古轻骑兵,所以在面对楯车时威力严重不足。

    后金每牛录(一牛录为三百人)中每一百人就配备四辆楯车,由三十名士兵操作,占比达三成,可见其地位。

    “放炮!”

    明军的大小火炮尽数发射,顿时间硝烟滚滚,打的后金军的楯车上面火花四溅。

    但是,毫无意外,除了一辆倒霉的楯车,被直接击中正面,打散了架,连带着后面的金兵一块被弹子打中之外。其余的楯车一点事情也没有。

    那些被弹子打中的金兵,似乎问题不大,一个个随后站起身来,躲在了其他楯车后面。

    皇太极眉头皱了皱,一旁的白甲兵,见了眼色,连忙通知内务府的包衣大责罚相关包衣和匠人。

    这白甲兵就是威名赫赫的巴牙喇。

    每个牛录,三百战兵,里面只有五人配得上当大汗的巴牙喇。
1...1415161718...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