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左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龙骧上将军
不过赤颜蒲公也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他清楚地知道此时还不是到下令撤兵的时候,只要找到东辽军防守上的突破口,他们还是有获胜的机会的。
很快赤颜蒲公就发现了,对面大营的防守兵力很充足,而且发射出的火石弹和巨箭也最为密集,与之相比在大营的左右两侧,东辽军也似乎察觉到了塔衮哈部和卑留旭部的进攻只是佯攻而已,所以防守并不是很严密。
看到了这一点,赤颜蒲公立刻对身旁的南院司马屠树五机能命令道:“南院司马,你即刻率领这两万骑兵去与右侧的塔衮哈部骑兵汇合,告诉塔衮哈虎台,佯攻改为主攻,你们这三万兵马务必要快速突破东辽军的防线,速度要快!”
屠树五机能明白了赤颜蒲公的意思,没有丝毫的含糊,立即领兵赶去与塔衮哈虎台的兵马汇合。
任齐站在望楼上看到了这一切,于是惊呼道:“不好!”但是任齐也明白此时有些来不及了,柔然骑兵的速度太快了。
无奈之下,任齐只得派人传令还在和龙城休整的三个卫的骑兵赶往守桥大营的左侧增援,希望可以赶得上。
原本任齐以为柔然这一次只会是试探性地攻击,但是没想到会如此激烈,而且跟随自己渡河出击的三卫骑兵伤亡惨重,任齐便让他们在和龙城休整,此时在守桥大营左侧,只有不到十架抛石机还有一个营的扶余步兵守卫着,防守极为薄弱。
任齐此时只期望着可以依靠防御工事可以阻挡柔然骑兵一阵,好坚持到东辽骑兵赶过来增援,为了使得辽河防线不失守,任齐下令守桥大营中一半的抛石机和三弓床弩调整方向,开始对已经合兵一处的三万柔然骑兵发射火石弹和巨箭。
然而对东辽有着新仇旧恨的柔然骑兵心中都憋着一股怨恨,三万骑兵开始发了疯似的进攻,兵力有限的东辽军根本就坚持不住,很快大批柔然骑兵就开始上岸,在解决了岸上的守军后,他们开始着手清理那些鹿砦拒马,为后续骑兵的上岸做准备。
四百七十七章 皇帝的心思
“陛下,这是从塞外传开了六百里加急军情!”杨霸天身旁的老宦官呈上一份奏折,给杨霸天过目。
杨霸天神情十分疲惫,但是一听到是塞外的紧急军情,猜测十有**是和东辽有关,于是一把手接过来翻开详细看了起来。
很快,看完奏折的杨霸天合上了奏折,叹息一声,说道:“这一次熙儿可是有难处了,奏折里说,柔然汗国的大可汗赤颜蒲公亲率十五万骑兵征讨东辽,这要熙儿如何抵挡得住”
老宦官给杨霸天披上一件斗篷,低着头说道:“陛下若是实在放心不下东辽,可以下诏让山海关守将,渝国公铁蓝风带兵前往增援啊!”
“哼!”杨霸天冷笑一声后,拿起一本奏折拍打在老宦官的脑门上,说道:“你个老东西寻朕的开心是吗”
老宦官急忙跪下叩拜道:“奴才知罪了,还望陛下息怒!”
“好啦!好啦!这么认真干什么你以为朕不知道你也是无话可说才说这话应和朕,朕哪里能不知道那山海关守军早已是外强中干,说是有七万大军,但是估计实际兵力不足五万,甚至更少,那个铁蓝风也是个多少年没上过战场的家伙,指望他带兵增援东辽,朕倒不如指望柔然可以主动退兵呢!”
老宦官听完杨霸天的牢骚话后,环顾一下四周,见并没有其他人在,于是悄声说道:“恕老奴多嘴,依老奴来看,此次东辽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十五万柔然骑兵,这可是以往从未有过的事情,往往是四五万甚至两三万的柔然骑兵就可以大败我天策上国十多万军队,这一次东辽王即使征调全国所有可战之兵,最多也不过十万人,而这东拼西凑出来的军队哪里能敌得过柔然那十五万虎狼之师”
杨霸天并没有责怪老宦官口出不吉之言,他自己也明白老宦官说的是实情,杨霸天最难过的是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东辽如此,但却毫无办法。
突然杨霸天想到了什么,于是命老宦官派人前去召见郭神威前来,杨霸天有一些事情要急着询问到他。
郭神威虽然是侍候杨霸天大半辈子的宦官,但是到老来了却很少待在宫中,一直在宫外居住着,这也是杨霸天对于这个侍候自己大半辈子的人一种优待。
在普通百姓看来,皇宫是一个好地方,荣华富贵之地的象征,好像在这里的人一辈子都不愁吃喝,但是其中的实情只有里面的人才知道,这是一个充满了阴谋诡计的人心险恶之地。
杨霸天知道郭神威的为人,忠厚老实,虽然贪图些小便宜,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有清醒的认识的,然而这种人在宫里是很难立足的,很容易就被别人算计,以前杨霸天还年轻的时候,杨霸天还可以照应着他一些,但是如今杨霸天年老了,很多事情不是他这个皇帝就能做得了主的,所以后来索性杨霸天就让郭神威在宫外居住,有事在进宫召见。
郭神威也好奇,杨霸天为何这个时候突然派人召见自己,见到杨霸天跪下叩拜后,杨霸天随意地说道:“好了,免礼了,都是老人了,就没有必要在乎这点虚礼了!”
“谢陛下恩典!”郭神威爬起来,很熟练地来到老宦官的身旁,寻了一把椅子就坐下了,坐下时还不忘和老宦官推攘嬉闹几下。
“好了,不要闹了,朕有事要问你!”
“陛下请讲!”郭神威收敛起来,开始正襟危坐,准备回答杨霸天的问题。
“就是这个东辽国的左相任齐,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杨霸天认真且严肃地问道。
杨霸天的问题确实让郭神威感到意外,但是郭神威却没有啰嗦,直接了当地说道:“陛下,任齐这人着实不简单,东辽王能得到如此人才辅佐,真是难得啊!”
“哦!此话怎讲”杨霸天还是第一次听到郭神威这样夸人,所以很好奇。
“任齐此人懂得东西太多了,虽然他一直说自己是高人弟子,但是老奴活了这么些年,虽然他这话哄了很多人相信,但是老奴一眼就看出来任齐这是说了假话,不过这倒没有什么,因为老奴看得出任齐此人确实是真心辅佐东辽王的,至于他为何要说这样的假话,也许是有他自己的苦衷吧!”
“那你认为这一次他能帮助熙儿抵挡得住柔然的十五万铁骑吗”杨霸天最关心的还是这个。
“也许能吧!”郭神威想了半天,憋出了这么一句话。
杨霸天却有些恼怒了,声音严厉地说道:“这叫什么话,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什么叫做也许能”
郭神威也感到很为难,他与任齐其实也不算很熟,对他的了解没有那么彻底,但是看到杨霸天有些恼火了,只得说道:“陛下,任齐此人确实很有才干,而且带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但是如今东辽这一仗却是少有的,老奴所知,东辽王在东辽东拼西凑了十万兵马,而且东辽还修建了辽河防线,看似有几分把握但是柔然毕竟有十五万铁骑,而且还是柔然的大可汗亲自统率,这个就很难说了,任齐即使抵挡不住,那只能说明时也命也,如果能够大败柔然,那么任齐他就是名震千古的奇才,但是似乎前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罢了!就看接下来几日会有什么军情呈上来吧!”杨霸天也很无奈,只能叹息一声,如今这个天策上国已经不是他一句话就能说了算的,皇后的司马家族几乎要架空皇室了,自己如今也只能苦苦支撑。
杨霸天是多么希望东辽这一次可以大获全胜,杨行熙毕竟还是自己的儿子,也是皇室的一员,如果这一次东辽能够击败柔然,那么杨霸天对抗皇后的司马氏就多了一份筹码和底气,但是杨霸天此时却无法再给东辽提供更多的援助,之前为了给东辽筹集那些钱粮,已经是自己在其他方面给司马氏让出巨大的利益才换来的。
四百七十八章 通古斯出兵
“大帅,末将护送你撤回和龙城,这里现在太危险了,柔然骑兵已经从大营的左侧攻上岸了,守桥大营也坚持不了多久了!”一个骑兵中郎将来到任齐身边,声嘶力竭地喊道。
任齐不明白,这在他看来固若金汤的辽河防线为何如此不堪一击,还没有坚持几个时辰,就已经让柔然骑兵渡河上岸了,难道真是自己指定的战略出错了。
“你们不要管我,赶快率领你所部的骑兵将柔然人赶下岸去!”任齐此时知道自己不能跑,就是要和柔然人比谁能坚持下去,眼下虽然柔然骑兵从左侧攻上岸了,但是在右侧和大营正面,柔然骑兵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只要将左侧的漏洞给堵住,柔然人很快也就坚持不住了。
那个骑兵中郎将见劝说不动任齐,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按照任齐的命令,带领着所部兵马赶到守桥大营的左侧,与已经清理完障碍物的柔然骑兵厮杀起来。
好在陆开召即使率领北营卫的五千骑兵赶到了,在抛石机和三弓床弩的掩护下,很快便将还未立足脚跟的柔然骑兵杀退了回去,此时各路援兵也赶到了,开始在左侧重新建立防线。
“唉!”赤颜蒲公狠狠地叹息一声,他知道此时想要攻破辽河防线已经是无望了,看着辽河的河水被柔然骑兵的尸体染红了一大片,赤颜蒲公心痛不已,不得已赤颜蒲公只得下令撤兵。
当撤兵的号角响起来之后,阿史那图海等人都松了一口气,于是连忙招呼所部兵马撤退,那些尸体也来不及带走。
见柔然终于暂时撤兵了,任齐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刚才真是把任齐吓得不轻,还以为辽河防线真的要守不住了,看来自己的战略确实还算是可行,放弃步兵,大力发展骑兵,才是对付柔然人最有效的手段。
陆开召登上望楼,对任齐说道:“大帅,我们是否趁机追杀过去”
任齐摇了摇头,说道:“算了吧,这五座桥差不多有三座已经被损毁了,而且万一这是柔然人的计策该怎么办还是固守防线。”
就在任齐准备巡视一下战场上的伤亡情况时,李良玉急急忙忙地赶来,看到任齐后上前告知:“大帅,有紧急军情!”
“嗯!说来听听,是什么紧急军情,让你如此慌张”
李良玉见周围没有其他人,于是靠近任齐,低声说道:“据斥候探报,赤颜蒲公从王庭由调来了三万骑兵,估计明后两天就会赶到!”
对于这个消息,任齐到没有赶到太多的意外,毕竟他们呢让柔然吃了大苦头,让柔然人意识到东辽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因此派兵增援这倒也无可厚非。
但是接下来李良玉说的那个消息却让任齐赶到惶恐不安,只见李良玉又说道:“据说赤颜蒲公派人邀请通古斯人一起出兵攻打东辽,事后平分东辽,而且通古斯人的首领已经答应出兵了,就在三日后,通古斯人将出兵三万,由安辽右道进攻东辽!”
这个消息着实让任齐很头疼,且不说通古斯人战力如何彪悍,就这通古斯人挑选的地方让人抓狂,使得东辽不得不两面作战,此时东辽军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辽河防线这里抵挡柔然的进攻,安辽右道几乎没有兵力驻守。
然而众人商议了许久也没有商议出什么好办饭出来,最后还是得任齐自己来拿主意,任齐苦思冥想许久之后,对陆开召和李良玉说道:“你们二人从所部兵马中各抽调一千骑兵,由李良玉统率连夜赶往安辽右道防备通古斯人的进攻。”
“啊!大帅,就两千骑兵,末将如何抵挡得住三万通古斯人啊”李良玉颇感为难。
“哎呀!本帅是白白让你去送死吗你先带兵去抵挡一阵,后续兵马会跟上的,本帅即刻就奏请王上,将中营卫抽调出五千骑兵,另外将那两镇扶余步兵也抽调至安辽右道归你节制,这样你就有一万两千人的兵力了,若还是不够,本帅就另想办法!”
李良玉也看出了任齐的难处,说道:“大帅,足够了,七千骑兵加五千步兵,末将虽然不敢保证可以大败三万通古斯蛮兵,但是绝对可以将通古斯人拖在安辽右道,不让其与柔然人汇合!”
“嗯!这就对了嘛,这样也就足够了,柔然人联合通古斯人两面出击,就是为了分散我们的兵力,眼下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回到营地地赤颜蒲公并没有因为通古斯人同意出兵而感到高兴,因为今日一战,各部折损的兵马加起来足足有六千多人,但是取得的战果仅仅是攻上对岸不足一个时辰,一时间整个营地里士气低落。
阿史那图海安慰赤颜蒲公说道:“大可汗不必如此哀伤,眼下东辽的处境更加艰难,今日一战也不是没有成果,这东辽耗费巨资打造的辽河防线其实也不过如此,虽然看着很唬人,但是因为防线太长,兵力都被分散了,只要我们集中兵力攻其一点,辽河防线立刻就会被突破!而且如今通古斯人已经出兵了,东辽定然会分兵前去抵挡通古斯人的进攻,战场形势对于我们柔然而言还是很有,本汗心里好受了许多,今日东胡王作战勇猛,本汗决定了,封你为镇东将军、北院别司马。”
一听这话,塔衮哈虎台心里有些不乐意了,这一下子给阿史那图海封了两个实权职位,其权势与自己相差无几了,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
但是赤颜蒲公哪里能不知道他的心思,他走到塔衮哈虎台身边,也同样拍着他的肩头说道:“今日诸位作战皆是勇猛异常,本汗感到很欣慰,西胡王更是一马当先,所以本汗决定封西胡王为王庭军右路兵马指挥使,其余诸位也都有封赏!”
四百七十九章 南北两院
底下的阿史那图海心中不由得冷笑一声,看来这赤颜蒲公还是在提防着自己,从来没有将自己以及阿史那部看作是自己的嫡系。
在柔然,这四镇、四征、四平将军看似身份尊崇,但是其权力和天策上国的相比根本不可无法相提并论,虽然柔然的官制是从天策上国学来的,但是其中很多都是只学了表面,并没有学到里子。
就比如说阿史那图海现在刚被封的镇东将军,以及之前的平东将军,这些官职虽然品级很高,但是基本上都是些荣誉称号,没有什么实权的,而在柔然真正掌握实权的官职正是塔衮哈虎台被封的南北两院官职。
所谓的南北两院官职是柔然特有的官制,是从原本柔然已有的官制基础上演变过来的,主要分为南北两院,其中南北两院所负责的事宜也各不相同。
北院负责柔然的军事,南院负责民务、牲畜、牧场、奴隶等一系列诸多事宜,在柔然这样一个以武立国的地方,南北两院中自然是负责军事的北院权势更大一些,而南院虽然权势不及北院,但是却是各个油水丰厚之地,因为每次战争结束后,劫掠来的人口、牲畜、财物都是由南院来进行分配的,而柔然草原上牧场的划分,这一关乎着一个部落生存的重要事宜也是由南院负责的。
塔衮哈虎台不仅被封为了镇西将军,而且还是南院司马,其地位还是处在阿史那图海之上,尤其是这个南院司马的职位,是负责分配调拨每次战争结束后所缴获的牲畜和人口的,在这个位置上,塔衮哈虎台完全可以为塔衮哈部以权谋私,将劫掠来的人口牲畜中最精壮者分配到塔衮哈部。
阿史那图海虽然对这样的结果很不服气,但是自己却也是无可奈何,这个塔衮哈虎台原本就是赤颜蒲公的亲信嫡系,在之前的大可汗争夺战之中,塔衮哈虎台是绝对支持赤颜蒲公的,其更是将自己一手扶养大的侄女许配给赤颜蒲公为侧妃,这就更加拉进了二者的关系,阿史那图海知道即使自己以及阿史那部作战在如何勇猛,都只能被塔衮哈虎台压下一头。
就在赤颜蒲公安抚众人之时,在东面,通古斯蛮族的首领努比哈赤已经率领三万通古斯蛮兵走出深山老林,来到了东辽安辽右道的边界处。
古铜色肤色的努比哈赤长得格外粗壮,体型足足有两个普通成年汉人那般大,但是其并不是那种膘肥体胖,而是浑身腱子肉,在努比哈赤的脸上有两道深可见骨的伤疤,听说是曾经与猛虎搏斗时被抓伤的,足可以看出其是何等地勇猛。
这一次努比哈赤可是十分重视这次与东辽作战,带了三万兵马,要知道整个通古斯蛮族加起来不过二十余万人,不过其也是属于那种全民皆兵,除去一些老弱以及妇孺,即使是这样,整个通古斯蛮族也不过能有七八万军队而已。
这一次努比哈赤不仅是亲自带兵,而且几乎将通古斯蛮族几乎一半的兵力都带出来了,足以见得通古斯蛮族也是时刻觊觎着东辽,只是努比哈赤一直很谨慎,在东辽立国之后就很少在侵扰东辽了,这并不是通古斯人害怕东辽,而是在一直观望着,因为通古斯人口稀少,稍有不慎就是灭族之祸,如今终于让努比哈赤逮到了机会,柔然大可汗赤颜蒲公邀请他们通古斯一同出兵东辽,且答应事成之后,双方平分所有的战利品。
努比哈赤很清楚柔然的话也许不可信,但是这确实是一个好机会,这几年以来通古斯人的日子一直过得很清苦,离自己很近的渤海国人越来越不好对付了,开始学精了,修筑起高墙,挖起了深沟,都躲进了城寨中,很多次通古斯人浩浩荡荡地杀进渤海国,但是常常是无功而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