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破晓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尘都乞儿
“不相同,那便对了,粟特人有为我所用的,自然也有长了反骨的,不清理一番,迟早为祸”太平公主幽幽说道,“皇族男儿,不见血,不算长成,崇敏和崇胤,都在沙场上搏杀过,崇行,经了这一遭,也该长大了……”
“后头,本宫倒要瞧瞧,大郎要怎生安排崇简”
香奴先是咂了咂舌,又偷偷翻了个白眼儿。
自家主子太平公主和定王武攸暨两人,当父母的,也实在太省心了些,四个儿郎,竟都交给权郎君看顾提携,转念一想,却又觉得是权郎君当做的,毕竟,公主殿下整个人都已经给了他。
郢国公薛崇简,太平公主府的幼子,与天水公主权箩同龄,自幼锦衣玉食,前头排着好些兄长,几乎没有事情能压到他的肩头上,风吹不着,雨打不着,人虽聪敏,但却不用在正经地方,养成了小滑头的性子,整日里无所事事,与府中的侍女厮混在一处,生就一双甜嘴,惯会怜香惜玉哄人,浑然没有兄长们的担当气派。
马车上,香奴陪坐在太平公主身边。
“殿下,奴奴想着,权郎君说不准会将崇简郎君送去军中呢,南阳王府上的武延晖,在领军卫历练,年前回来,像是换了个人,就怕殿下舍不得呢”
香奴一边动作柔柔,为太平公主涂着唇脂,一边小心翼翼地道。
太平公主哪里听不出来,香奴是对自己随口一提的事情上了心,提前给权策铺垫来了,横眉微愠道,“你个死丫头,若是心向着大郎,本宫将你送了给他可好”
“殿下莫恼,奴奴错了,奴奴可离不开您呢”香奴赶忙赔情讨好,她的确心向着权策,但自记事起,她便在太平公主府,主仆形影不离十几年,哪里又能轻易割舍。
“哼,若是大郎要送崇简从军,本宫绝不阻拦”太平公主瞥了她一眼,便也轻轻放过,顺嘴许下了诺言,在铜镜中瞧了瞧自己花朵一般丰腴白嫩的脸颊,“似是艳了些,大郎不喜的,再弄浅着些……”
香奴无奈地开始了也不知是第几次的返工,给太平公主修饰妆容。
入夜之初,华灯初上,平恩郡王府。
太平公主来到的时候,权策的车驾也同时抵达。
平恩郡王李重福丝毫没有犹豫,快步迎到了太平公主车辇前。
“大郎,来”太平公主没有当先进门,冲着权策招招手,又对李重福说道,“今夜该你忙碌,不必理会本宫,且去迎客”
李重福告罪离去,太平公主与权策联袂进府。
“大郎,崇简都快成了纨绔子弟了,你可有法子调教一二”行走间,太平公主便开了口,幼子失教,已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调教他作甚,快快乐乐,身子健壮,晓得是非,岂不正好”权策大手一挥,声音坚定,甚至还有丝丝训斥之意,“纨绔子弟又怎了我家男儿,都是栋梁,就缺一个富贵逍遥人,当初本想让二郎担当,可惜终还是卷入朝局,崇行也按捺不住,非要做事为官,如此,这个使命,便只好落在崇简肩上了”
太平公主闻言,和香奴面面相觑,却兴不起反驳的心思,管教子女,本也是男人家的职责。
两人前行没几步,太平公主偷眼打量了权策好几回,只见他昂首阔步,从容淡然,令人心醉,没有疑虑的苗头,没有要询问她来此意图的模样。
太平公主忍不住了,牵了牵权策的衣角,指了指在门口迎宾的李重福,骄傲道,“大郎,你瞧,像不像是艳帜高招的勾栏头牌可能引得狂蜂浪蝶”
权策眉头微蹙,望了望灯火通明的门房,依稀可见,来客是相王府的寿春王李成器和巴陵王李隆范兄弟,后头不远处,车驾如云,颇为浩大,最近处,是张昌期、张昌仪两兄弟,旁边舔脸伺候的,正是春官侍郎宋之问。
“像,像极了”
权策立时便明了太平公主的意图,让李重福在神都翻起水来,别树一帜,与当初他将李璟放出,独立门户一样,能检测忠心,也能借此成一分支,可收奇兵之效。
太平公主仰面看着他,见他面露赞许,笑得山花烂漫。
香奴在旁边,也心生欢喜,悄悄皱了皱鼻梁,太平公主先前的叮嘱,可不是白费,没等权郎君开口问,她自己已然忙不迭献宝了。
。
第721章 花谢花飞(六)
黄昏,太平公主府,正殿。
太平公主在寝居试妆,衣着是已经定下的,上襦下裳、抹胸诃子、腰封蔽膝,都是权策偏爱的素淡色调,广袖飘飘,披帛飞舞,有云霓翻涌之感。
玉钗金钿,珠佩银环,附着在太平公主身上,更增她天生雍容贵气,慑人心魄,莫敢仰视。
“如何”太平公主扭动腰肢,前前后后,在落地铜镜中看了又看,玉手在傲人身段滑过,面露笑容,颇为满意。
“殿下风姿绰约,美艳无双,定是无人能比的”香奴真心赞叹。
太平公主听了,反倒撇了撇嘴,伸手戳了香奴额头一记,“哼哼,你是见过裹儿那丫头的,本宫便是与她同样年岁,也没有她这般容颜体态,她今夜也要去赴宴,才是真正的无人能比”
香奴眼珠转了转,安乐郡主李裹儿为皇室第一美人,世所公认,那边另辟蹊径,“殿下,女为悦己者容,安乐郡主再如何貌美,权郎君眼中,也只有殿下风采”
“呵呵,到底是成了妇人了,嘴巴甜的紧”太平公主笑了出来,“他眼下,恐怕还蒙在鼓里,不知本宫扶持李重福的用意,若是问起,你可不许告诉他”
香奴面露苦色,弱声道,“殿下,您定是有法子,让权郎君不垂问奴奴”
言下之意,只要权策问起,她便只有和盘托出一途。
心下也有丝丝怨怼,公主殿下和权郎君的小把戏情调,却让她难做,太平公主固然是主人不假,但权郎君不仅是她的主人,还是她的情郎,非要两相取舍,太难了。
“瞧你没出息的”太平公主白了她一眼,虽不再苛责,但还是数落了几句,“本宫养了你这许多年,却比不得在大郎床榻上滚上几滚,真是女生外向”
香奴到底才经风雨,脸颊登时红透,火烧火燎,小声嘟囔着反抗,“殿下还不是,千依百顺,还帮着权郎君,摆弄些羞人的招数欺负奴奴”
“嗯哼”太平公主清咳一声,瞪了她一眼,微微有些不自然,“没有旁的事,你便去安排车马,时辰差不多了,本宫便早些起行”
香奴应了声,迈步走了两步,又停顿下来,“殿下,奴奴最近收得些风声,崇行郎君身边,交结突地频繁起来,调动了不少暗人,动向颇为可疑”
太平公主柳眉微蹙,“崇行许是与少府监张罗的差事相干来往的,可都是粟特人”
“应当有干系,有粟特人,但也有另外的人,而且……”香奴犹豫了下,抬头道,“而且另外的人手,似乎是有意识针对粟特人安排的”
太平公主神色一凝,呵呵笑了笑,“如此看来,少府监要做的事情,许是不简单,崇行这是要先扫清干扰呢”
香奴仍有不解,“粟特人有经商长材,崇行郎君有大用处,若是派人监视,在情理之中,但奴奴瞧出点蛛丝马迹,那些人手出没的所在,与崇行郎君身边得用的粟特人并不相同……”
“不相同,那便对了,粟特人有为我所用的,自然也有长了反骨的,不清理一番,迟早为祸”太平公主幽幽说道,“皇族男儿,不见血,不算长成,崇敏和崇胤,都在沙场上搏杀过,崇行,经了这一遭,也该长大了……”
“后头,本宫倒要瞧瞧,大郎要怎生安排崇简”
香奴先是咂了咂舌,又偷偷翻了个白眼儿。
自家主子太平公主和定王武攸暨两人,当父母的,也实在太省心了些,四个儿郎,竟都交给权郎君看顾提携,转念一想,却又觉得是权郎君当做的,毕竟,公主殿下整个人都已经给了他。
郢国公薛崇简,太平公主府的幼子,与天水公主权箩同龄,自幼锦衣玉食,前头排着好些兄长,几乎没有事情能压到他的肩头上,风吹不着,雨打不着,人虽聪敏,但却不用在正经地方,养成了小滑头的性子,整日里无所事事,与府中的侍女厮混在一处,生就一双甜嘴,惯会怜香惜玉哄人,浑然没有兄长们的担当气派。
马车上,香奴陪坐在太平公主身边。
“殿下,奴奴想着,权郎君说不准会将崇简郎君送去军中呢,南阳王府上的武延晖,在领军卫历练,年前回来,像是换了个人,就怕殿下舍不得呢”
香奴一边动作柔柔,为太平公主涂着唇脂,一边小心翼翼地道。
太平公主哪里听不出来,香奴是对自己随口一提的事情上了心,提前给权策铺垫来了,横眉微愠道,“你个死丫头,若是心向着大郎,本宫将你送了给他可好”
“殿下莫恼,奴奴错了,奴奴可离不开您呢”香奴赶忙赔情讨好,她的确心向着权策,但自记事起,她便在太平公主府,主仆形影不离十几年,哪里又能轻易割舍。
“哼,若是大郎要送崇简从军,本宫绝不阻拦”太平公主瞥了她一眼,便也轻轻放过,顺嘴许下了诺言,在铜镜中瞧了瞧自己花朵一般丰腴白嫩的脸颊,“似是艳了些,大郎不喜的,再弄浅着些……”
香奴无奈地开始了也不知是第几次的返工,给太平公主修饰妆容。
入夜之初,华灯初上,平恩郡王府。
太平公主来到的时候,权策的车驾也同时抵达。
平恩郡王李重福丝毫没有犹豫,快步迎到了太平公主车辇前。
“大郎,来”太平公主没有当先进门,冲着权策招招手,又对李重福说道,“今夜该你忙碌,不必理会本宫,且去迎客”
李重福告罪离去,太平公主与权策联袂进府。
“大郎,崇简都快成了纨绔子弟了,你可有法子调教一二”行走间,太平公主便开了口,幼子失教,已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调教他作甚,快快乐乐,身子健壮,晓得是非,岂不正好”权策大手一挥,声音坚定,甚至还有丝丝训斥之意,“纨绔子弟又怎了我家男儿,都是栋梁,就缺一个富贵逍遥人,当初本想让二郎担当,可惜终还是卷入朝局,崇行也按捺不住,非要做事为官,如此,这个使命,便只好落在崇简肩上了”
太平公主闻言,和香奴面面相觑,却兴不起反驳的心思,管教子女,本也是男人家的职责。
两人前行没几步,太平公主偷眼打量了权策好几回,只见他昂首阔步,从容淡然,令人心醉,没有疑虑的苗头,没有要询问她来此意图的模样。
太平公主忍不住了,牵了牵权策的衣角,指了指在门口迎宾的李重福,骄傲道,“大郎,你瞧,像不像是艳帜高招的勾栏头牌可能引得狂蜂浪蝶”
权策眉头微蹙,望了望灯火通明的门房,依稀可见,来客是相王府的寿春王李成器和巴陵王李隆范兄弟,后头不远处,车驾如云,颇为浩大,最近处,是张昌期、张昌仪两兄弟,旁边舔脸伺候的,正是春官侍郎宋之问。
“像,像极了”
权策立时便明了太平公主的意图,让李重福在神都翻起水来,别树一帜,与当初他将李璟放出,独立门户一样,能检测忠心,也能借此成一分支,可收奇兵之效。
太平公主仰面看着他,见他面露赞许,笑得山花烂漫。
香奴在旁边,也心生欢喜,悄悄皱了皱鼻梁,太平公主先前的叮嘱,可不是白费,没等权郎君开口问,她自己已然忙不迭献宝了。
。
第722章 花谢花飞(七)
粟特人,聚居于西域康国、石国,本是这两个城邦的少数派,但却极善经商,尤其长于理财,利用财富攫取了康国的主导地位,渐成统治阶层。
贞观年间,大唐铁骑先后与突厥、薛延陀等草原部落血战取胜,建立了安西四镇,康国作为西域众多小国之一,随风归附,穿行丝绸之路,往来长安东西两市,不少粟特人逐利而来,迁居大唐,以曹姓、康姓、石姓为汉姓。
粟特人风俗重利轻义,利之所在,无处不至,无所不为,家族中追溯亲情,止于父辈,祖辈以上,则六亲不认,家庭单元极小,世代以从商为业,“男年五岁,则令学书,少解,则遣学贾,以得利多为善”,男子成年后就须脱离家庭,自去经商谋生,兄弟、父子之间财产分得清清楚楚,父子之间借贷银钱,要计算利息,兄弟争夺产业,也常常兴讼于官府,不以为耻。
武周革命之后,原本聚居在长安西市的粟特人,大部分迁移到了神都南市,因嗅觉灵敏,搬来的早,大都在神都扩建之前的内城购置了房产,数年之间,价值比起当初上涨了数十倍不止。
作为商人,他们大抵会为自己的先见之明和投资眼光而骄傲。
少府监令、济阳郡公武崇行,也为他们的选择而高兴,内城城防严密,坊市屋舍密集,这些粟特人聚居一处,施行抓捕,无须惊扰太大。
黢黑夜中,万籁俱寂,独有一处临街茶楼烛光微微。
武崇行坐在桌案边,无心品茗,呆呆坐着,脑中盘算前后来去,唯恐有所疏漏。
“呵呵,崇行呐,此事策划已有月余,又得大郎首肯,按部就班施行,都是顺利的,眼下只是收网,无须忧虑过甚”武崇行的对面,坐着个英挺青年,穿着武将常服,神完气足,他是杞国公、左武侯卫大将军李璟。
“国公说的是,万事俱备,量那些粟特人摆弄不出什么花样,右相今日未曾亲至,本也说明,他对崇行郎君是放心的”旁边还坐着一人,气质华贵矜持,是清河崔氏嫡孙、洛阳司马崔澄。
“多谢二位宽解,此事牵涉甚大,后续许是还有朝堂角力,崇行担忧有所不谨,累及大兄宏图”武崇行勉强笑了笑,饮了一口茶,倒也不隐瞒心事。
他与武崇敏,在权策面前,身份极其特殊,说是视若亲弟,都已经不足,更像是培养看顾亲子,因此之故,权策身边人,对他们从不以官位、爵位相称,亲近有加。
“崇行郎君这般,已经算得沉稳了,想当初,我初次履职,只是缉拿个采花贼,连坐都坐不安稳”崔澄自嘲给武崇行解围。
三人说话间,下面的长街上,响起了密集的脚步声。
大批官差与武侯卫官兵擎着火把,将这处坊市的数十家府邸,团团包围了起来。
“哐哐哐”剧烈的敲门声,惊醒了睡梦中的粟特人。
“快些,都滚出来,你们的案子发了”
“呔,休要歪缠,仔细爷爷手上的铁尺”
“我呸,狗贼,当谁没见过银钱,拿十文钱来恶心人”
……
武侯卫的官兵在四周布防设卡,严防有人遁逃,洛阳府官差则闯门入户,挥舞着铁尺,将里头的人,无论主仆,都拘押出来,用枷锁锁了,在街上排成长长的队列,衣衫不整。
“诸位官人,诸位军爷,敢问何故拘捕老朽族人”有比邻而居的粟特人,也被这般大动静惊醒,有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像是个头面人物的样子,出来打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