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此乡多宝玉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英渡
沈砚勾着一侧嘴角,似乎想笑又似乎想哭,回首从抽屉里拿出一沓信,“啪”地摔在桌上叱道:“你说我怎么了?我就这么蠢,让你明目张胆地在我眼跟前写这些东西,竟连遮掩都懒得遮掩!”
他眼中尽是血色,说到后来一把抓住萧索手腕,咄咄逼人地问:“我在你眼里算什么,你究竟把我当什么?”
“我……”萧索眼神一瞥那迭信,目光闪烁着说:“我没有,那不是我写的,不是我!”
沈砚心里“咯噔”一下,脸色瞬间黯然。
他方才半是生气,半是在试他。若萧索一口承认,自己反而宽心,那必是他又胡思乱想,故意设下这局要成全自己。
可他没有,他不承认,他狡辩。只有一种解释,便是真有其事。他不仅不承认,反而百般推脱这是谎言被揭穿之人的第一反应。
萧索不会如此,他怎么也不能相信。那不是他认识的萧索,不





此乡多宝玉 分卷阅读128
是他的独宝。但眼前种种证据,却又难以忽视。
“的确不是你写的。”沈砚颓然道,“是欧阳旭写给你的,回信。”
“我”萧索无力地重复,“我没有,是他给我写的信,我并不曾写什么!”
数十封信,落款可以追溯到他还光明正大住在这里的时候。算日子,大约乡试之后便已开始,最早不过问候,慢慢发展为暧昧,中间断过几日,直到他们合住后,用词才渐渐露骨,时至今日,仍然在写。
“卿无需挂心,沈势甚大,于卿之前途颇多助益。余亦深知其中利害,自不会因卿与沈相会之事着恼。只是委屈了卿,时时刻刻小意侍奉他,自是难耐。但小不忍则乱大谋,卿还需尽力忍耐才好。”
“卿前日所赠之衣极好,做工细、面料柔软,上身合体温暖,余甚珍视之。将军府之物,果然非同一般。那日卿交余保管的百两纹银,余已存入钱庄,待用时卿自取便是。”
“余知卿相伴武人,心内深感厌烦。然卿切莫形于色,且应多言温柔之语、多作温柔之态。如此,方不白卿此番忍辱负重之劳。”
“卿之言甚是有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卿之身虽在沈府,但教卿心中有吾一席之地,你我即便不见面,也如日日都见一般。俗语云:‘守得云开见月明。’将来你我金殿入选,同朝为官,便可长久相伴,为时已不远矣。”
……
欧阳旭的体贴大度,全部倾注在笔端了。他竟不知,萧索与他日夜相伴,心里却觉得恶心。
沈砚顺着床边跌在地上,无力地将脸埋进掌心,半晌,拉着他的手说:“你告诉我,这都是我的误会。这根本不是你,不是我的独宝。你说,你说给我听。只要你说,我就当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发生过。只要你说,我就信。”
萧索默默无言,缓缓垂下头,只是盯着手里的他的指尖出神。许久之后,沈砚眼中闪过最后一道光:“我不信你对我没有一点儿真心,这么久的相处,真情流露做不得假。我们那么好,怎会没有情!”
沈砚如同抓着断木的坠崖人,只等他来相救。萧索却始终不肯,只是沉默地看着他坠落。希望仿佛燃尽蜡油的灯,一点点耗尽,终于熄灭了。
他狼狈不堪地爬起身,将桌上的书信一把拢起,扔进炉中灼为灰烬,冷然道:“和他断了,我就当没有这回事。”
萧索闻言,顿了顿,说:“我不。”
沈砚一顿,突然拽住他领口,扯到榻边按着:“你还想要如何?你借我的势,我不在乎。你拿着我给你的东西,去别人那儿献殷勤,我也不在乎。但你要一心二用,除非我死了!你知道么?我简直不认识你了。”
当初在涿阳时,他是何等清高,何等生涩,何等纯真。
萧索挣开他的手,恼羞成怒地讥笑:“你不认识我?你是该不认识我,那个萧索早已死在了刑部大牢里!你口口声声说喜欢我、对我好,事到临头,还不是将我弃如敝履!我的确不是那个萧索了,因为我再也不爱你了。你也不必动怒,逢场作戏而已。你若不拆穿,我便陪你闹;你既拆穿了,那我也无话可说。待要如何,随你罢。”
沈砚喉咙吞咽了两下,讽笑道:“好,好,我竟不知你这么硬气,亏我还一天到晚怕人欺负你,真是愚蠢至极!你既然是这个意思,我也不愿强留。堂堂会元,的确也不必我再心周全了。你走罢,日后各自天涯各自珍重,不必再见了!”
萧索沉默片刻,忽然向他一揖到底:“无论如何,你都是我的恩人,在涿阳时救了我,为我伸了冤屈,来京后,又对我百般照拂。此情此恩,将来若有机会,我必定报答。至于私情,谁欠谁的,似乎都已说不清了,也不必再说。若有欠下的,也只能欠着了。”
他说完这番话,恍然间见沈砚滴下一行泪来,袖袍一甩,转身去了。
萧索也不避人,从前门光明正大地奔出府去。八宝一面追,一面迭声唤他。他却丝毫不觉,踉踉跄跄跑出数条街,只觉气堵喉噎、呼吸困难,忙扶着一堵墙剧烈咳嗽起来。
“公子!”耳边传来八宝凄惶的呼喊。
萧索艰难地睁开眼,视线落下,触目一片鲜红。
第90章大婚之礼
“公子你吐血了!”八宝慌慌张张奔到近前,见那一地刺眼的血点,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萧索抹抹嘴角,安慰他说:“不过是一时急痛攻心,血不归经,没有妨碍的。你别着急,咱们快回去罢,这里不是久站的地处。”想想又说:“日后我都不会再来了,你是沈将军花银子买来的,若想回去继续跟他,我并不恼,你现在回去就是。”
八宝小脸一板,瞪着大眼睛正色道:“公子怎么说这样的话?我哪儿也不去的!自我跟了公子,吃穿用度都与公子一般,从未受过闲气,还跟着公子念了书。别说公子待我这样好,就是不好,我难道还能有二心么?八宝说过,对公子忠心不二,公子只是不信。”
“你别恼,我不过随口一问。”萧索牵着他的手说:“我以后再不说这话了。咱们这就走罢,也该回家了。”
萧索勉强挣扎着往回走,到家便病了,高烧烧得呓语连连,歪在床上一日日瘦下去,千辛万苦养出的那一点圆润之态荡然无存,整个人如同难民营里逃出来的。
欧阳旭三五不时地去他房中探望,顺便带些外面的消息与他听。一说皇上想将平阳公主指给沈砚,一说皇上要与南安国结亲,准备让他迎娶南安来的番国公主。
街面上的言论总是传得绘声绘色,究竟也不知是真是假。但可以肯定的是,沈砚没有和施家订亲,此事终究未成。
萧索甚是欣慰,总算没有白做这些功夫,却又不为沈砚犯愁他那个性子的,此时身边没有自己劝着,更是无所顾及,若是随心所欲起来,公然抗旨不娶公主,那便更糟了。
欧阳旭见他病中还不肯安心修养,一味忧心劳神,便劝他:“你这病正是伤了神思得的,如今请医调药地治了这么久,好容易有了点起色,你又这么样了。你若真伤心,就别干这事儿,何苦呢!”
萧索垂下头,沉默片刻,道:“伤心一会儿,也就好了。”
怎能不难过?
他虽然难过,却不觉得沮丧。
这次是他自愿的,不后悔,甚至有还些欣慰。他不是单单离开他而已,他是在保护他,终于他也可以保护他了。
何况也不会永远伤心的,不过是分开,只要沈砚喜欢他,他也喜欢沈砚,人虽分隔两地,




此乡多宝玉 分卷阅读129
心却早已飞到一处。
至于离别之苦,能远远看见他,也很好。
萧索反而心疼沈砚,自己好歹还知道内情,他却是被蒙在鼓里,只以为自己不再爱他,那才是真苦。
所幸,他的是短痛,自己的是长痛。
沈砚只是深深的后悔那日真不该逞一时意气,放萧索离开的。不爱又如何,至少他在身边。如今想去见他,又不敢去;想让他回来继续利用自己,又委实难以张口。
分明心寒如雪,却仍是管不住自己。
三月殿试那日,萧索又见到了他。作为皇家卫率、御前行走,他必然要跟在皇帝身边。
答卷时萧索坐在第一排,就在他眼皮底下,低头默默挥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副聚会神的样子。
他瘦了,又瘦了。
沈砚两只眼睛嵌在他身上,挪不开。萧索瘦了,他又生气,又高兴。
他也为了分别难过,以致不思饮食、日益消瘦么?
那是不是说,他心里其实也是有自己的?
敛卷子时,萧索无意间与他对视了一眼,又不着痕迹地移开了目光,仿佛他是不存在的。
皇上阅完卷子,与朝臣商议半日,又听朝臣争论半日,最后终于钦点萧索为状元、刘思文为榜眼、郑岫为探花。欧阳旭在二甲之内,名次也不错。
连中三元,古来少有之荣耀。
萧索还以为是在梦中,被内侍提点后才想起叩首谢恩。方才排名时,众人多有争议,多亏吏部尚书谢逸与左都御史言浚为他说话,皇上才将状元给他。因此起身时,他又不禁多看了二人一眼。
紧接着便是游街,萧索与众试子春风得意地领过御赐美酒,从宫门出去,只见前面大广场上乌压压一地人马,整整齐齐站在那里,正等着他们。
那景象,当真壮观至极。
众人一阵鼓噪,都不禁热血沸腾,忙赶着过去,独有萧索暗暗为难他还未学会骑术,如此高大的战马,如何降得住。
前面牵马的卫士都已等得不耐烦,只得拉着马上前催促:“状元公,请状元公上马。”
萧索抓着自己的衣侧,轻声问:“我不大会骑马,可否烦劳将军帮我上去?”
那人不耐烦地摆摆手,嘴里说着行,却没有要扶他的意思。萧索只得又硬着头皮求他:“这马甚是神骏,只是镫子太高了些,麻烦将军在下面……托我一托,好吗?”
进士游街对文人而言是莫大的光荣,对武人来说却是莫大的耻辱。
四军两卫亲自护送一群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的文人,甚至要给他们牵马坠镫。这分明是让文人压着武人的头□□,何况是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如此。
那卫士心有不满,又不敢直言,故而不大待见萧索,听他无可奈何的求告,也只当耳旁风一般,口里敷衍着,手脚却一动不动,恨不能看他的笑话。
众人此刻大都已上马坐好,若再不上去,他就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丑了。萧索这里心急如焚,两手扒着马鞍、撅着屁股死命向上爬,奈何连马镫都只能勉强够到半个鞋尖。
他额角直冒汗,两腿不住乱蹬,始终无法向上分毫。那卫士冷眼旁观,没有一丝要相助的意思,反而在唇边挂着抹讽笑。
萧索正惶急时,猛地抬头见到沈砚,忙又扑腾了两下得他在心里偷笑自己。
谁知他直直向这边走了过来,那卫士见到他,忙跪地行礼。
沈砚面无表情跨到萧索身后,握住他的腰,大手一举将他抱在了马上,又回头斥责:“萧状元不会骑马,你不说帮他上去,还在旁边干看热闹,耽误了游街你担待得起么?”
卫士忙叩首告罪,沈砚严声道:“还不快来好生牵着,再有差池,必定不饶!”说着自己跨上旁边的御驰马,四下张望着检视一圈,扬手示意出发。
萧索浑身发抖,攥着缰绳的手微微泛青,一颗心要跳出来似的。他胸前戴着大红花,身上穿着素白袍,与旁边黑金袍佩刀的沈砚,恰如天生的一对。而此时此刻,鸣锣开道、策马徐行、管弦奏乐、漫天撒花的场面,像极了王公贵族的大婚之礼。
他竭力忍着不出声,迷失在全城百姓艳羡的目光里,眼中只有那个人,只有沈砚。而后者的余光似乎也在看他。
萧索直到这一刻才明白,原来眉目传情并非空洞虚言,更非淫辞秽语。
只可惜好景不长,刚走到城西,前面便骚动起来,大队人马堵在街口不动了。
沈砚忙命人去看怎么回事,一时侍卫回禀,说祁王府大丧将路封了,此刻送丧队伍挤在那里,根本走不过去。
众人闻言皆有不悦之色,却都不敢声张。百姓甚至已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恰好站在街角酒楼上的,仗着地利,两边盛况同时观看,得意非常。
沈砚无法,与熊渠卫的将军商议定,且等祁王府的送丧队伍过去,他们再改道直奔南城而去。事急从权,如此既不会堵在一处,也不会耽误游街的时辰。
萧索因在第一排,又是坐在马上,登高望远,所以看得格外清楚。只见前面雪山压地般的队伍浩浩荡荡、一望无际,也有执幡的,也有举牌的,也有抬神像的,也有撑帐子的。
为首那人敲着一块大木,似乎是术士们笃信的驱鬼引路之法,后面跟着两溜三米多长的大法螺,单抬着便要四个人,每架后面另有两人轮换着吹。
再向后便是一人半高的大灵牌和三十六抬的大棺椁,执事、摆设、丧旗、奏乐人等紧紧相随,后面数十只白纱帐,里面传来阵阵哭声。
萧索脖子都伸僵了,那队伍还未走完。瞧这架势,少说也有十数里长。路旁白幔围挡,将百姓都驱逐在外面。漫天纸钱纷飞,地面都被覆在了底下。
人群中有声音说:“祁王爷真是深情之人,竟如此厚葬王妃!”
又有人道:“王妃贤良淑德,世人皆知,谁不敬重三分。如今殁了,王爷之痛可想而知。”
“只是正赶上状元游街,忒也晦气了。”先前那人道,“这届进士也真倒霉!”
萧索暗暗惊异,没想到竟是祁王妃殁了。这也难怪祁王如此糜,摆这么大的排场。
终于等到送丧队伍过去,沈砚忙命开拔。众人大都有些不忿,毕竟这将成为他们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岂料被旁人搅了。若是别的队伍也罢了,偏还是送丧的。
不过今日能见识到祁王妃的丧礼,也算是意外之喜。
待回到宫门前,时辰已然不早。皇上循例叮嘱了些事物,便命众人退出,各自回家高兴去。萧索软着腿脚一路向回走,刚刚转过街角,




此乡多宝玉 分卷阅读130
便见前面一人长身玉立,等在那里。
“将军有事吗?”他问。
沈砚闻声,转身说:“我有话要同你说。”
第91章拒之千里
“恭喜你。”
“多谢将军。”
二人默默站着,一时都有些语塞。
沈砚理理心绪,放缓声音说:“那日是我说话太冲了些,我跟你道歉。”
“不必”萧索话刚出口,便被他打断:“听我说完。我的意思是,那日的话都是气话,作不得数,你别放在心上。”
“好。”萧索垂手站着,目光不闪不避地看着他。
“那……”沈砚一反常态,小心翼翼地问:“既然你不将那些浑话放在心上,能否就当之前那些事都未发生过?我是说,我想过了欧阳旭,你若真喜欢他……我可以当作看不见、不知道的。”
萧索一怔,冷冷道:“你这样没有底线,我最不喜欢。”
“那我该怎么做,你才能喜欢?”沈砚垂下头,极尽卑微地问他。
“我不喜欢欧阳旭,”萧索说,“我也不喜欢你。我与你们来往,只是因为……为什么不呢?可现在已经无趣了,我不想再那样。何况……”他抖抖手里状元戴的大红飘带,“我也不需要那样了。”
沈砚神色一黯,道:“你需要。你日后为官,朝中无人必然步履维艰。我可以帮你,我一定会帮你,你需要我。别的我都不在意,只要你愿意,咱们还可以像从前一样。你来”
“将军,”萧索截住他后半句话,叹了口气,徐徐道:“咱们永远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了。”
沈砚头晕目眩,手抵在墙上,额抵在手上,慢慢回过头,红着眼问他:“那你想要什么?只要我有,我一定给你;若我没有,我也发誓必寻来给你!”
“你有。”萧索点点头,“我要你离我远点儿,别挡我的路。”
沈砚踉跄几步,沉默半晌,终于侧身让开了去路。
萧索也不知怎么走回家的,只是走着走着,大门便出现在自己面前了。欧阳旭先一步回来,八宝没瞧见萧索,正急着找他家公子,听见敲门声,一把拉开道:“状元老爷回来了!”
状元却连笑也笑不出,只说:“进屋罢。”
“公子怎么哭了?”八宝见他家新状元满面泪痕,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不禁将心悬了起来。
“何曾哭?”萧索抹抹脸,一面向里走,一面道:“不过是想起父母,一时情难自抑罢了。你不要声张,太丢脸了。”
八宝笑嘻嘻说:“公子也怕丢脸,我还以为只有我们才怕呢!”
萧索扯出一个苦笑:“吃饭去罢。”
今日经历的事情太多,心情跌宕起伏,又见素日骄傲的沈砚那般低声下气、委曲求全,他心里烦躁异常,又酸又涩,根本没有胃口。
他高中状元,欧阳旭也跻身二甲之列,当真天大的喜事,善姑早已烹了一大桌菜,想要给他们庆贺。
萧索无奈,只得陪着吃酒,听见善姑笑吟吟说:“今日游街时,大家都在外面凑热闹,我一见你们两个,喜得什么也顾不上了,指着队伍就说,‘那俩是我们家的’,谁知竟没一个人信!这可闹了笑话,这辈子的老脸都丢尽了!。”
“姑姑说的原没错,”欧阳旭凑上前百般揉搓善姑的肩膀,“我俩可不就是你家里的,没闹笑话,哪里有可笑之处!”
萧索也在一旁附和,真像两个儿子撒泼打滚赖在母亲面前。
次日信局有他一封信,八宝拿来时,萧索还未反应过来他从未有过信,任何信。接过一看,却是他那从无来往的姑父、姑母,请他去家中有事相商。
他姑母嫁与京郊安乐县中一户姓周的人家,距涿阳万水千山,从未归家看过。之前他母亲殡天时,沈砚曾命人给他姑母发过讣告,但从未到过回信,不知今日忽然会有什么事找他。
萧索将马车与沈砚相赠之物除了那柄匕首和珍珠王都一并退了回去。如今要出门,还需买一匹脚力才好。
他和八宝逛了半日车马行,从千里良驹到伏枥老骥全部看遍,最终还是决定买头驴俭省些,左右他也不会骑马,实在浪。
老板先时还笑脸相迎,殷勤地与他介绍马匹,后来渐渐不耐烦,听他说要买驴,更是拿出十分的抱怨之气,鼻子里哼了一声,指着街对面一间窄小的铺面说:“那儿是买驴的,没钱,往我们这儿看什么!”
八宝刚要上前与他理论,却被萧索拍拍肩说:“罢了,咱们去对面就是了。”又对老板道:“劳烦掌柜,对不住,晚生这便告辞。”
出来时八宝仍旧忿忿:“公子也太好性了,这般软弱,不是由着人欺负嘛!”
萧索神态自若,温声道:“区区小事,犯不着大动干戈,又不是关乎是非的大节。出门在外,多忍一分闲气,便少添一份麻烦。前日教你背的书可还记得?‘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古之所谓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矣。’书中自有黄金屋,你要用心记下,学以致用才好。”
八宝耷拉着脑袋闷闷道:“是。”
萧索最终买了一头长睫毛的小黑驴,看样子甚是温驯,体型较马矮小许多,令人安心。
那老板生得一副如簧巧舌、灿莲之口,将这蔫驴夸得人间有一、天下无双,真是上能飞天降妖龙、下可入海镇狂蛟,琅琊诸葛尝相伴,当年曾随张果老。
八宝是街面上混大的,才不信这等花言巧语,与他掰扯半日,终于折价买下来。老板又趁势推销驴拉的车板,萧索心一软,便又给他几个钱买了。
谁知这头稀世罕见的神兽,出京门还没走二里地便发起邪来,“哼哧哼哧”地叫唤着不肯挪窝儿。八宝使出浑身解数也未能拉动纹丝,气得照着它股上扬鞭便是一下。
它不仅没走,反倒退了两步。
萧索神思一晃,忽然想起年前沈砚激他学骑术时,曾以赶着不走、打着倒退的邪驴揶揄它,心中发苦,眼眶泛酸,几乎不曾落泪。
书生已骑驴,将军安在哉?
他忙回神思,从怀中拿出一包善姑烤的豆子给它。那小蔫驴吃下后,又歇息半日,才终于肯起行。
八宝在前面赶车,萧索便在后面坐着晒太阳。一路行一路问方向,待走到安乐县时,已是日薄西山、暮色四合之时。
这里倒也繁华,街市热闹,房屋齐整。八宝到底年纪小,伸着脖子四处张望。萧索却没有看新鲜的心思,同几个路




此乡多宝玉 分卷阅读131
人打听一番,直奔他姑母家里去。
及到周宅,便有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女子牵着一个灵秀的小童儿迎出正堂来,口里只说:“哎呀这是独宝啊!我那会儿见你时,你才这么高。”说着向自己膝盖上比划了一下,又指着身边小童说:“还没容儿现在高呢!一晃眼都长这么大了,真是认不出来了。快进来,快进来,给姑母好好瞧瞧,好个俊俏孩子!”
萧索忙行礼,又将八宝引荐给她。
他姑母也不理会,只点点头,又说:“你这孩子也真可怜,偏生娘也过世了。你来的信我都看见了,只是你也知道,身为女子不好随便出门的,因此我也未能去发送发送嫂子,真是惭愧。”
1...383940414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