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此乡多宝玉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英渡
祁王却忽然叫住他:“沈将军,你要当心!”
萧索回头望了他一眼,见他唇边带笑,言中似乎别有深意,不放心地问:“敢问王爷何意?”
桓斌没有答话。
沈砚未置一词,拉着萧索冒雨而去。
第114章我的独宝
自王府出来,沈砚见雨势愈来愈急,便命快走,得被困在漫天水雾中。
萧索却道:“我不回衙门了,你去哪儿?”
“我自然跟着你走,你去哪儿我去哪儿。”沈砚厚着脸皮赖着他。
“那……”萧索垂下眼帘说,“我跟你回将军府罢。”
沈砚喜出望外,连连点头:“行行,咱们这就回。”
他现在也无心避嫌,况又在雨中,料也无妨。沈砚命轿夫自行回去,拉着萧索上了自己的马车。
来时是清晨,去时是正午。萧索早起未顾得上吃饭,昨夜睡得也不好,此刻又困又饿,不觉有些心急。
沈砚见已走到八珍楼外,吩咐停车,回头道:“现成的饭,进去吃点儿吧?”
萧索想了想,摇头说:“不好,太招摇了,还是回去吃罢。”
“那还得等。”沈砚一顿,道:“这样罢,你在这儿等着,我去点一桌菜,叫他们送到车里来吃。”说着,也不听劝、也不打伞,两步穿过雨丝进了酒楼。
八珍楼每日宾客盈门,各式菜馔都是半成的,点了水牌不多时便能热腾腾端上桌来。沈砚出去不过片刻,便提着食盒回来了。
他一身的雨水,发丝半湿不湿潮气氤氲,眉梢尚挂着一颗晶莹的水珠。萧索安安静静地看着他桌、摆盘,见他嘴角噙笑,目光温





此乡多宝玉 分卷阅读164
柔,心里蓦地一颤。
“发什么愣?”沈砚拍拍他,“不是饿了么,还不快吃?”
萧索点点头:“你陪我一起吃。”
一大碗米饭,五个碟子,并一道汤。萧索同他共用一双筷子,被他喂着吃下几口,便只捧着碗喝汤。饿的人没吃多少,倒让不饿的人打扫了战场。
沈砚拾起碗盏,一并丢给骑马的十一命他送回八珍楼,转脸见萧索目光飘忽、乜着眼直往座底下滑,忙拉住他道:“困得这个样,看你以后还熬不熬夜了!”
萧索难得没有挣开他,听话地往他怀里钻,脸颊蹭着他脖子,带起一串火星。沈砚酥酥麻麻的,索性将他抱在膝上,让他枕着自己的肩睡。
待走到将军府时,他已沉沉睡稳。
赶车的不是十一,不知道萧索来时要避开人,直接走到了前门。车夫敲敲车框,见沈砚露出半张脸来,食指在唇边一滞,无声道:“去后门。”
外面大雨磅礴,马车一进门早有人上来撑伞。沈砚怕吵醒了萧索,轻手轻脚地抱着他下车,尽量不发出一丝声响。
从后门到书房一段路,走得比跋山涉水还力,进屋后额上已沁出涔涔汗渍。好在功夫没有白做,萧索还睡着。
沈砚小心翼翼地将他放到床上,见他哼哼着不安稳,忙拍着他背道:“好了好了,独宝乖,我在的,在的。”倒真像哄孩子似的。
一时十一回来,进门见他家将军半靠着引枕,一条胳膊还被合衣睡在床里的萧索枕在脑后。他上前两步,压低声音说:“爷,听说施家出事儿了。”
沈砚皱了皱眉,拉过一条薄毯来给怀里人盖上,探过身子悄声问:“怎么回事?”
“刚才属下回去送食盒,听见二楼雅间里施家掌柜与朝中几位大人在谈话,说是他亲家郑老大人要辞官,让皇上给驳回了。此事令皇上十分不满,好像是说古来忠臣皆是鞠躬尽瘁,至死方休,郑老大人如此,非为人臣之道,令圣上心寒。”
十一又道:“郑老大人的事前脚出来,皇上后脚便下旨革了施家的皇家采买一职。这一来可坏了,他家买卖做得这么大,主要因为是皇商,上上下下都给几分面子。如今没了这层身份,将来怕不这么好过了。他们家人正请那几位大人吃酒,听话音是想让他们帮着说说话。”
沈砚沉吟片刻,摆摆闲着的左手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罢。”
郑铎一把年纪,又是三朝老臣,在前朝掌控户部,在本朝把持礼部,为官一世到如今却忽然乞骸骨归田,大约是嗅到了祁王党倒台的气息。“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他怕重蹈覆辙,想要抽身也在情理之中。
桓晔岂能猜不到这心思,冷笑道:“可见前朝臣子,心里是没有朕的。君臣之情薄如纸,一心只想自己得个善终,连人臣之礼都不顾了。朕若答应他,岂非让天下人指责朕薄情寡恩?他这分明是要置朕于不仁不义之地!”
言浚跪侍在观风殿里,一面为歪在榻上的桓晔喂参汤,一面安慰道:“皇上不必生气,郑大人上了年纪糊涂了,并非是为臣不纯。皇上大病初愈,身子还未好全,何必为这些事动怒,还是保养为上。”
桓晔盯着檐下的雨珠出了半日神,回头拍拍他侧脸,望进他眼里:“他是父皇用的人,比不得你心志忠纯。若换了你,你可会离朕而去?”
言浚盖住他贴在自己颊边的手,道:“臣此生只愿伴在皇上身边,尽心侍奉,死而后已。”
桓晔笑了一下:“朕会放了你的,不是现在。”
“那皇上会放了祁王爷吗?”言浚趁机问。
桓晔顿了顿,道:“祁皇叔,到底是朕的皇叔,何况他还是父皇心尖上的人,朕若不放他,岂不是让父皇在九泉之下不安?他上书说想去西山寺清修、为父皇守陵,朕已准了。”
言浚颔首说:“皇上仁慈,这已是极近宽容了。对王爷来说,也算求仁得仁,倒是成全。”
“此案你们办得好,肃清吏治,功在社稷。”桓晔笑说,“御史台有功,卿更有功。大司空老迈,常年卧病,朕已准他返乡养老。以后御史台便由你做主。”
言浚躬身道:“多谢皇上。”想想又问:“此案的功臣,还有一个格外突出,皇上前日刚刚夸赞过他。”
桓晔知道他的意思,凝眉道:“朕知道,但他……”
“他并非记仇之人。”言浚忙道,“无论皇上如何待他,他心里只有‘忠君’二字。皇上可以放心用他,将来必成肱股心腹,为皇上排忧解难。”
言浚保荐之人此刻刚从梦中醒来,手脚睡得酸软,嗓音绵绵地问:“什么时辰了?”
沈砚抽出压麻了的手臂,揉着骨肉道:“该吃晚饭了,你这一觉睡得可不短。”
萧索爬起身,摸摸自己的脸,又问:“你一直守在这里,没出去么?”
“你枕着,我怎么走?”沈砚笑着在他眼前甩甩胳膊。
他脸上泛起红晕,趴到他膝头说:“你可以抽开手。”
“那我可舍不得。”沈砚将他捞起来,抱在怀里揉揉摸摸,“守了一下午,只能看不能碰,可憋死我了!”
“别……”萧索无力地抗拒着,“我来是有正事的,我要见梅七。”
那日沈砚与他浓情蜜意、缠绵一夜,第二日还是执意进宫请了旨,将梅七带回将军府“密审”。萧索也算逃过一劫,不必再与克星张云简共事。
沈砚手伸进他衣襟里,薄茧在他细嫩的皮肤上摩挲,轻拢慢捻抹复挑,带着欲意。萧索耐不住撩拨,也不想扫他的兴,便咬着唇软在他耳边“嗯嗯”,勉力挺着身子送进他手里,配合他的狎玩。
“你找梅七什么事?”沈砚扯下他衣裳,露出一对纤白的肩胛,俯身在上面吻出点点血痕。他的手伸到下面,隔着衣料摩弄小独宝。
萧索前后不安地摆动,仰着脖子道:“我……我想问他,嗯……问他将来去、去哪儿。”
“他哪儿也不去,就留在我这儿。”沈砚一口衔住他喉结,暧昧地舔了舔,呵着气说:“他和阮桐关系好,叫他们两个作伴,省得寂寞。”
“那我……还有别、别的事嗯……别的事问。”萧索一手攀着他后颈,一手按着他腿弯,扭来扭去地不安生。
“什么事?”沈砚另一只手伸到他后面,中指顺着髀髋间的罅隙探入,指腹捻过那里,引得心上人直着腰乱抖。
“沈砚”萧索抓着他腕子央求,“别这样……”
今日的沈将军似乎格外有闲情,将他剥得寸缕不着,掰开两瓣细细赏玩。嫣红一点颤颤巍巍,格外风情。




此乡多宝玉 分卷阅读165
他过了眼瘾却不侵犯,转过怀里人,指指自己腹下,命令道:“咬出来。”
萧索脑中闪过去年中秋时,他按着自己在那里亲吻的画面,瞬间羞得面色潮红,支支吾吾道:“……我不会。”
“乖,就像我伺候你时那样。”沈砚从前怕吓着他,只是玩笑,不舍得真让他做这个,但如今他已知风月,似乎能接受更多了。
萧索回忆着当初他含小独宝的步骤,跪在他两股之间倾身上去,抖着手解开他衣带。那里一脱束缚,“啪”地弹在他脸上,面目狰狞地在他眼前流出一行清凉的眼泪。
他狠狠心,轻轻舔一舔,闭着眼含了下去。
沈砚长舒一口气,手掌爱怜地抚上他后脑,间或在他腰下打圈。萧索的动作生涩而迟滞,带着犹疑不决与不知所措。
不该是舒服的,他偏偏觉得异常甜美。
他没有爆发,在最后关头将人拉上来背靠自己,一面安慰着小独宝,一面动情地占有了他。
事毕,萧索伏在他心口,听见他低低叹道:“独宝,我的独宝。”
第115章雨夜病危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土腥味,下雨之时,风最清爽。萧索一动也不想动,他将脸贴在那块箭头留下的伤疤上,合着眼帘养神。
沈砚半躺半坐,低头只能看到他歪着的脑袋,再向下便是刚刚被自己□□过的躯体。他手心并不柔软,常年握刀磨出单薄的一层茧子,好在也不算粗砺。
怀里人随着他的爱抚不住颤栗,犹如闭目时睫毛的抖动完全屈服于力量的反应。他嘴角勾起一个满足而愉悦的弧度,在萧索突出的脊骨上按压,动作愈发怜惜。
“还疼吗?”他抱得更紧些。
“不疼。”萧索晃晃脑袋,毛茸茸的长发蹭在他心口,“我想见见梅七,还有事想问。”
沈砚把玩着他的耳垂问:“还有何事不明白?我来告诉你。”
萧索抬头看了他一眼,扁着嘴说:“你为何推三阻四不让我见他?”
他语气里有猜疑,更多的是酸意,沈砚自然听得出来,舒眉笑道:“不是我拦着你见他,主要是他残了手不愿见人。现在连我也不常过去看望,每日只有阮桐陪着他。”
“你还真怜香惜玉。”萧索咕哝一句,闷闷道:“我想问他知不知道祁王党把持科考的细节,我……”
他到底是有心结的,当初那样苦过,岂能轻易释怀。
沈砚将他拉到一旁,披衣起身,从书案边取来一叠纸给他:“打开看看。”
萧索早已看过在他大婚那日只搁在一旁问:“怎么了?”
“这是你历年参加科试的所有考卷,当初你出狱后,我让言浚去礼部拿来的。”沈砚坐在他身边,搂着人说:“我不懂这个,但我找谢逸看过,他说你锦绣文章,颇具才华,早该中举的。所以你也不必问了,从前屡试不第,自然是没有上下活动的关系。官场黑暗,这考场更黑暗,你见得多了,还不明白么?”
萧索一页页翻过那些血泪写就的文章,二十四载囊萤映雪,光阴从眼前一一流过,不觉叹了一口气,红着眼眶道:“给我火。”
沈砚会意,虽然舍不得他的墨宝,却也不想违逆的他的意愿,出去命人生了火盆来,道:“别熏着了,到窗边来。”
萧索原本跪着,穿鞋时坐到床边,身后立刻传来一阵酸痛。他皱着眉头侧了侧身子,干脆不着靴履,赤脚走了过去。
因在夏日,屋里的地毯都已起来。大理石面冰凉如水,镇得脚心发疼。沈砚忙将人提起来,命他坐在自己膝上,俯身帮他穿鞋。
萧索扶着他宽实的双肩,笑说:“一时半刻,不要紧的。”
“听话。”他不由分说,捉住一对骨节清晰的脚踝,轻轻将脚踵塞进了鞋子。
铜盆里热炭烧得正旺,萧索踱到跟前,手里卷子毫不犹豫地丢了进去。火舌涤荡,焰色猩红,不多时便将纸张化为灰烬。
“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他望着烧红的炭块感慨,“将来有一日,我可能也会被卷进烈火之中。”
沈砚俯身吻他额头,玩笑说:“那我就化身为水,你烧到哪里,我就淹到哪里。”
“那还不得淹死我。”萧索抿抿嘴,“好了,拿出去罢。”
十一进来取火盆时,见沈砚和萧索都醒着,回说:“爷,宫里刚刚传出旨意,把今夜不该当值的钟太医召进宫去了。”
“可曾说是为了什么?”沈砚心不在焉地问,一手搂着萧索腰身,眼神直往后面翘出去的地方瞟。
萧索不察,只问十一:“是不是皇上的病又发了?”
“这个谁知道,难道还有人乱嚷不成?事关皇上的身子,即便有病,也无人敢说。萧大人做了这么久的官,怎么连这个也不懂!”十一的语气还是那般不屑,仿佛对着萧索时,他只有在沈砚与之情好那段时日才给过好脸色。
“要是嚷得人尽皆知,还用得着问你么?”沈砚沉着脸道,“还不快去打探打探,在这里多嘴多舌!”
十一应声“是”,转身忿忿而去。
萧索看着沈砚,扯扯嘴角道:“你还凶他,他更要气我了。”
“都是素日惯的,没规矩!”沈砚道,“你以后不必怕他,这左性子我迟早给他扳过来。”
“他可是一心护着你,刺我也是为了你。”萧索坐不得,便在屋里来回散步。
沈砚拿着茶壶灌了两口水,一抹嘴角说:“若是为了我,就该知道我心里最看重的是什么。这不是他欺负你的理由,我会说他的,你以后不必总是委屈求全。”
萧索走近前,就着他手里的杯子喝了一口,噙笑道:“我不委屈。”
有你在,我不委屈。
“十一的性子率直,比口蜜腹剑之人好多了。”他接道,“主从其仆,这是你带着他养成的好处。”
沈砚一笑,仰着脸问:“那你是在夸他呢,还是在夸我?若是夸我,那就是说我率直了。你既说我率直,我倒真有一事想要问你。”
“什么事?”萧索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微微牵着唇角说:“你问。”
“那时候,我看见的那些信……”沈砚禁不住气息一窒,隔了这么久,竟还觉得难以忍受,“那些温言软语的情信,到底是不是你和欧阳旭写的?”
他不想信,也不甚信,只是局做得太真,心里有刺,不得不问。
“你觉得呢?”萧索也不答,定定望着他。
“我……”不等沈砚说完,他又道:“你觉得是便是,不是便不是。我说也无用,不如不说。




此乡多宝玉 分卷阅读166

这话便已有三分松动,沈砚的心安了:“我说过,只要你说,我就信。现在我不问了,你也不必说了。”
是便是,不是便不是,没有暧昧,何须暧昧?
他既模棱两可,说明此事原本就是无稽。但他又不肯直说那些信是作假,可见他心里还是拿不准主意不知该不该与自己坦诚相待、重归于好。而自己这一问又颇具疑心,沈砚怎能疑心萧索?
他断定独宝生气了。
萧索果然整整衣裳说:“天色已晚,我要回去了。”
“别!”沈砚一把抓住他手臂,本想挽留几句,见他神色坚决,只得馁声道:“天黑了,下了雨不好走,我送你罢。”
萧索倒没有拒绝,刚推开门、撑开伞,便见十一冒雨而来,忙忙道:“爷,皇上急召您进宫,好像、好像是……皇上不行了!”
事情发生得太快,谁也未能料到。言浚前一刻还和皇上好好说着话,桓晔歪在他怀里喝了两口水,同他温存片刻,忽然一口血呕在地上,厥了过去。
言浚素日最是沉稳,遇见这等事也不慌了神,秉着最后一丝理智命商淮速去召太医。御医院里当职的三个太医皆非经验老道之人,兼着年轻不敢担责,都自称无能,让速速请太医院之首钟鸣来为皇上诊疾。
钟太医冒雨进宫,望闻问切一番,下了几针,又开了两服药,总算将桓晔唤醒。然他病得甚急,大有山倒树倾之势,虽已清醒,却有些要咽气的迹象。
钟鸣束手无策,只跪着沉默。
言浚拒不相信,还忙着要煎药。桓晔却拉住他,断断续续道:“不必去了,朕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只怕……”咳了几声,由着人擦去他嘴角的血渍,又说:“叫、叫沈砚,朕要见……”
话未说完,便再无力气张口。
言浚心里明镜一般,知道桓晔撒手尘寰之际,最想见的人必是沈砚。他一面命商淮看好殿中内侍宫女、吩咐秦欢率兵封锁消息,一面命人飞马去传沈砚。
十一原本出去打探钟鸣进宫之事,见皇家侍卫冒雨向将军府驰去,上前问了两句,便一道跟着回来了。
萧索闻言,忙道:“你快去罢,我自己回去就好。皇上必有要事嘱咐你,千万耽搁不得。”
沈砚却不让他走,回身吩咐十一:“速去套车,把纪子扬叫起来一起去。”又抓着萧索手说:“你也随我一起,就说我知道你府上有个极好的郎中,便请你带了去面圣。”
事起紧急无暇争执,萧索依他之言上了车,匆匆进宫而去。
沈砚将他衣领翻出来,叮嘱说:“纪郎中是我让十一从安乐县救回来的,就是欧阳旭所在的安乐县。欧阳旭与你同科进士,又曾住在一起,到时侯就说是你请欧阳县令救了他,将他带到京城来的,如此皇上必能相信。还有,无论今日发生什么事,你记着,只装不知道,听见没有?”
“我知道。”萧索连连点头,手抓着衣角不住打颤,语无伦次地问他:“皇上他……他会不会……”
沈砚捂住他的口,嘘声道:“不要说,没事,不会有事的。”
马车疾驰到宫门口,秦欢早已等在那里。沈砚将刚从马上跌下来的纪子扬拉到他面前,道:“这位是江湖上的名医,萧大人举荐的。民间的偏方兴许就能治得了宫里的富贵病,病笃乱投医,叫他给皇上看看罢。”
秦欢一面引着他们向里走,一面道:“周到,周到。事到如今,也没别的办法了。你们快进去罢,言大人在里面。”
萧索随着沈砚进殿,见乌压压跪了一地人,却都安安静静不敢出声。言浚失魂落魄地坐在榻边。皇上倚在他怀里,面如金纸、气若游丝,竟连呼吸间的起伏都看不出来。
言浚见他们进来,轻轻唤起桓晔。后者微微张开眼,伸出一只手来。沈砚忙上前握住,跪在地上道:“皇上,臣来了!臣带了郎中来,皇上的病必能痊愈!”
“不……必了。”桓晔勉强攥着他手,吃力地说,“俟、俟儿就交给你了,你务必……扶他登……登基。朕一生事业,都交托给你了,换了别人,再不能放心!”
第116章千尾之萝
平素高高在上、傲霜凌雪的帝王,此刻缠绵病榻、气息奄奄,与自己求而不得的臣子交代后事,眼中的不舍、恐惧与倦怠,刺得人心神发颤。
沈砚也不禁鼻酸,竭力安慰道:“皇上放心,臣必不辜负所托。大皇子交给臣,臣拼死也要保他登基。皇上不必说丧气话,这一时的病,不碍事的。”说着招招手,命纪子扬过来,“这个郎中医道极好,臣斗胆,请他帮您诊诊脉。”
纪子扬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天家富贵早已震慑得他腿软。手忙脚乱地爬上前,筛糠似的晃着手搭上龙脉,诊了好半日才道:“回、回将军,圣、圣上心劳神耗,身子从里虚空起来,兼之多年郁结之气一朝忽散,如琴弦崩断,一下支持不住了。”
“可能救得?”一直沉默的言浚忽问。
纪子扬战战兢兢说:“草民曾听得有一药方,或可续命。只是……”
“都什么时候了,还卖关子。”沈砚立眉催问:“还不赶紧说,只是什么?”
纪子扬点头弯腰,伏在地上道:“只、只是那药方里有一味药材,世所罕见,一时难找。”
“什么药材?”言浚急问。
沈砚也问:“凭他是什么,宫里难道没有?”
纪子扬抖唇道:“是千、千尾萝。”
话音刚落,只听钟鸣斥道:“大胆刁民!那千尾萝有剧毒,岂能乱用?”
“大人明鉴,千尾萝虽有毒,但微量服用,总要一两年才能中毒。”纪子扬抹抹汗道,“恕草民直言,以皇上如今的病势,别说一两年,只怕一两天都难以……现在服用千尾萝还来得及。”
言浚目光扫过一众太医,肃声道:“圣上病势沉重,诸位可有善法治得?若有,只管站出来。”
众人默默无言,言浚叹了口气,回头见桓晔动了动嘴唇。沈砚忙附耳过去,听了许久,转头问纪子扬:“快说,千尾萝在哪儿?”
“草民也不知。”纪子扬心内老泪纵横,也不知造的什么孽,才有今日一劫。
言浚看看钟鸣,见他也摇头,一颗心顿时沉到谷底。
殿中鸦雀无闻,半日,忽听人群外一个声音说:“我知道。”
沈砚一惊,见萧索面无表情地走上前来,躬身道:“将军,下官知道何处有千尾萝。”
“别胡说!”沈砚的第一反应是护短,此事关系太大,稍有差池性命不保,他岂能让萧索沾染。何
1...4950515253...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