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柔福帝姬(全)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米兰Lady
门外残阳如血,西风叹息着穿过暮气渐深的宫阙,惊动原本沉寂的老树枝桠,几片落叶稀疏间歇地飞,掠过院内石阶衰草,飘向鳞次栉比的碧瓦红墙。
临安皇宫建于凤凰山之侧,山中林木蓊如,栖有千万宫鸦,此刻也整阵而入,黑羽纷腾,回旋于天际,映着这萧索天色,散落一层层哀戚鸣声。
怆然仰首望向哀鸦所蔽的病色残阳,赵构抱着柔福跪倒在殿前阶上。循着鸦羽间透出的金紫光线,他仿佛看到当年华阳花影中的美好画面隐约重现粉色的樱花染红了凤池水,花瓣在风中如雪飘落,落樱深处有十四五岁的少女在踢毽,绿春装,小鬟髻,剪水双眸,巧笑倩兮,她扬起毽子,说“殿下与我们一起踢吧。”
不觉已泪流满面。瑗瑗,瑗瑗他搂紧她,再次唤出这个深藏于心的名字。然而她没有答应,他惟一能感觉到的是她的魂魄正如水般在他指缝间流逝。终于他闭上眼,在千羽哀鸦鸣声中,他清楚地听见自己那段记录了华阳花影的生命在心底轰然碎裂。
7梦粱
柔福死后,韦太后带回的那棺木中的骸骨身份被正式确认为柔福帝姬,赵构将其追封为“和国长公主”,并发丧厚葬。
绍兴十三年二月,太师秦桧率群臣三上表乞选正中宫。赵构请韦太后降手书立后,韦太后说“我只知家事,国政要事非我所能干预。你自己拿主意便是了。”
闰四月己丑,赵构立贵妃吴氏为皇后。制曰“顾我中宫,久兹虚位。太母轸深远之虑,群臣输悃愊之忠。宜选淑贤,以光册命。”
吴婴茀入主中宫后待太后更为孝和恭顺,亲自供承太后饮食衣服,将慈宁宫中事料理得无处不妥帖,与太后相处融洽,此后十数年,两人间未曾有一件不快事发生。
吴后婴茀弟吴益娶秦桧长孙女为妻,又与医官王继先交相荐引,三家姻族相继加官进爵,显贵一时。婴茀见赵构提及皇后邢氏时每每悒郁不乐,遂请赵构为其侄吴珣、吴琚赐婚邢氏后族二女,“以慰帝心”。
赵构待婴茀不薄,凡她所请也大多应承,但自立后之后即广纳妃嫔,选的多为通文墨、晓音律的年轻美女,闲暇时便去品鉴她们才艺,与婴茀相处的时间日渐稀少。
一如往常,婴茀全无妒色,甚至还于绍兴十九年,亲选一名叫玉奴的吴氏族女献与赵构。赵构先封玉奴为新兴郡夫人,后进为才人,但对她了无兴趣,数年后命其出宫归本家。
诸妃妾中,赵构最宠爱者有两人,刘贵妃与刘婉仪,宫中人分别称之为大刘娘子与小刘娘子。
刘贵妃有一双纤足,穿着绣鞋形如新月,纤巧可爱。赵构待其优渥,刘贵妃恃宠骄侈,曾在盛夏以水晶装饰脚踏,那日娇慵地斜靠于床上,双足莲鞋精美,闲点脚踏上水晶,满心以为赵构见此情形必会倍加爱悦,岂料赵构入内一见,脸微微一沉,冷眼看她,道“这是脚踏么取来做枕头。”
他语调只是淡然,也没有许多怒色,却已把刘贵妃惊出一层冷汗,立即悻悻地撤去脚踏,此后再也不敢做此等暴殄天物之事。
刘婉仪则生得娇俏可人,性情又活泼,能歌善舞,且抚琴吹笙技艺双绝,故此赵构尤为眷顾。刘婉仪亦不安分,恃恩招权,曾遣人命广州蕃商献明珠香药给她,暗许以官爵。舶官林孝泽得知后禀告赵构,赵构当即诏止蕃商进献。回宫斥责刘婉仪,而刘婉仪颇不以为然,牵赵构袖娇嗔告罪,赵构心一软,也就不忍苛责于她。
绍兴三十一年,刘锜都统镇江之师,听说金人将叛盟,有意渡江攻宋,遂屡次请求对金用兵,赵构不许,刘锜仍申请不已。王继先等人坚持和议,称用兵恐误大计,王更暗示赵构应诛杀刘锜“如今边鄙本无事,只是有一些好战的军官,喜于用兵,欲图邀功请赏。若斩其中一二人,则和议可以稳固如初。”赵构不悦,一语回之“你是要我斩了刘锜”王继先便不敢再多言。
此后赵构在刘婉仪处进膳,因心忧边鄙事,久久不举箸。刘婉仪觉得奇怪,便命内侍去打听官家因何烦恼,很快探知刘锜主战之事与王继先之言。翌日见赵构依然深锁愁眉,刘婉仪便也轻叹一声,作善解人意状,说“刘锜妄传边事,教官家烦恼。”
赵构闻言抬目,瞥她一眼,不动声色地问“哦这事小刘娘子可有良策”
刘婉仪见赵构征询自己意见,很是欣喜,只求宽解帝意,连连说朝廷应坚持和议,刘锜主战出于一己私利,不如斩之,所言大抵与王继先的话相似。
赵构冷面听她说完,才扬手掀翻满桌酒菜,指着她怒问“你不过是妇人女子,如何得知军政要事必有人教你欺我”
刘婉仪从未见他如此盛怒,跪下请罪,颤栗着吞吞吐吐地道出原委。赵构越发恼怒,将她斥出,赐第别居,永不再召见。并连坐王继先,贬其福州居住,停子孙官。
韦太后的侍婢杨氏未活到南归后次年元旦。绍兴十二年岁末,杨氏年满六十,韦太后在慈宁宫为其庆生辰,赵构亦赐御酒一壶及金帛若干相贺。杨氏谢恩领受,欣然饮下御酒后当夜便无疾而终,“含笑九泉”。
赵构此后向太后宫人下旨道“为太后寿考康宁计,今后慈宁宫中大小事均直接禀告朕,勿与太后商议,以免太后烦心。”
杨氏既死,韦太后的生活顿时归于沉寂。终日身着素袍独守青灯古佛,不苟言笑,只念佛诵经。虽赵构常命人供进财帛于太后宫,她亦无心去用,节俭度日,所得财帛大多闲置于库中。也极少与宫中人往来,惟准婴茀每日入省。婴茀顺适其意,曾亲手绘一卷古列女图,将太后绘于其中,又取诗序之义,为太后佛堂匾额题字“贤志”。
绍兴二十六年十月,尚书右仆射万俟禼上皇太后回銮事实。臣下呈书于太后时亦选取大批礼物一并奉上,韦太后悉数退出不受,赵构遂向群臣大赞太后俭德,道“宫中用不上这许多礼物。皇太后今年七十七岁,而康健如五六十岁,皆因德行感天之故。这等福泽自古帝后都未尝有。”
韦太后每年生辰赵构都会为她隆重庆祝,并不忘同时宣扬她的年岁高寿。凡见过太后的人都讶异于她远比年龄年轻的容貌,随即不免对她的德行福泽又有一番感慨称颂。
太后身体也一直较为康健,只是眼睛越来越不好,视物日益模糊,到后来有一目近乎失明。见御医对太后目疾束手无策,赵构便在国中遍寻良医。绍兴二十八年,临安守张偁推荐一位善风鉴之术的蜀人皇甫坦为太后治病。赵构召其问如何医治,皇甫坦答道“心无为则身安,人主无为则天下治。”赵构听后若有所悟,引他入慈宁宫为太后用其术。太后目疾渐好,赵构大喜,厚赏皇甫坦财物,皇甫坦一无所受,辞谢而去。
但韦太后眼明心静的日子亦未过多久,绍兴二十九年九月庚子,皇太后韦氏手持一串佛珠崩于慈宁宫寝殿。
太后在世时,一直希望赵构能有亲生





柔福帝姬(全) 分节阅读_96
皇子继承皇位,故始终不允许赵构正式确立养子皇子身份,更不愿他立养子为储。而在赵瑗与赵璩二子中,她也更喜欢璩,对赵构更为钟意的瑗毫无援立意。
绍兴十五年二月,在韦太后与吴后的促进及与赵瑗不和的秦桧怂恿下,赵构加封赵璩为检校少保,进封恩平郡王,出宫外居。一时璩与瑗并为郡王,地位平等,诸臣私下称之为“东西府”。
绍兴二十五年十月,秦桧病重。他与家人及党羽商议,决定封锁消息,企图由其子秦熺代其继续把持朝政。赵瑗闻讯立即禀告赵构,于是赵构亲赴秦家,以探病为名验其虚实。秦桧不发一言,惟涕泪交流。秦熺奏问代居宰相为谁,赵构答“此事非卿所应预闻。”随后拂袖出室,乘辇还宫,当晚便召权兵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沈虚中草拟秦桧父子致仕制即因年老解官的手续文书。秦桧见阴谋不成,忧惧不已,于失望中咽气离世。
经此一事,赵构更为赏识赵瑗,也更着意考验。赵瑗不喜声色,郡王府中姬妾寥寥。某日赵构召赵瑗与赵璩入宫,赐他们宫女各十人。未过许久又将这些宫女召回,命人检视,见赐给赵璩的宫女已非处女,而入赵瑗府中的那些尚完璧如初。赵构虽就此未置一辞,但心中已有定论。
太后崩后,赵构有意询问皇后婴茀于立储一事的意见,婴茀微笑答“普,即并日二字。普安,其天日之表也。”赵构遂一笑,于绍兴三十年二月御笔付三省普安郡王瑗可立为皇子,更名玮。数日后,进封皇子为建王。
绍兴三十一年五月甲子,诏立建王玮为皇太子,更名昚。
六月丙子,诏皇太子赵昚即皇帝位,是为孝宗。赵构改称太上皇帝,与太上皇后吴氏退居德寿宫。
8疏影
德寿宫原为秦桧府第,后赵昚将其扩建整修,赐名为德寿宫,以供太上皇帝及太上皇后在此颐养天年。其规模之大,建筑景致之精毫不比禁中逊色。因赵构极爱临安湖山之胜,赵昚便于德寿宫内凿大池,引水注入,拟西湖冷泉,并垒石为山,仿飞来峰景象。宫中亭榭星罗棋布,处处植有四时鲜花,御舟沐着花海香风不时在冷泉亭下溶溶池水中划过,汴京故人见了都道此景与昔日艮岳颇有几分神似。
某年冬季,清波门外御园聚景园内梅花初绽,疏枝缀玉暗香清逸,比往年开得繁盛,故此赵昚特遣人往德寿宫,恭邀太上皇赵构车驾幸聚景园赏花。
赵构却道“传语官家,我自德寿宫频频出去,不仅要多耗费用,且又须劳动许多人。我这后园亦有几株好花,不若请官家今夜过来闲看。”
赵昚应邀,于晚膳后乘车舆前往德寿宫。入了宫门,内侍报说太上皇在梅坡对面的冷泉堂小憩,赵昚遂直往冷泉堂。远远地便看见赵构半躺于堂前檐下,就着榻中皮裘被褥小寐。赵昚不知他是否已睡着,怕惊醒了他,悄然走近,默不作声地侍立于一侧,静待他自己醒来。
今夜月色甚好,不须点亮多少宫灯,也能看清对面梅海凝云的盛景。德寿宫中所植的多为古梅,相较聚景园之花,胜在横斜疏瘦有雅韵,且芬芳含蓄,香在无寻处。堂边石桥亭内有名妙龄宫姬,伴着身后乐伎所奏笛声,于这暗香隐约中曼声浅唱着一支曲子。想是承了太上皇之命,一曲歌罢她又反复再唱,唱的也都只是同一支曲。
凝神聆听,赵昚辨出她唱的是一阕咏梅词“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细思词中意,越想越黯然,渐渐又觉有几分酸涩,一时间也怔住,沉默地听下去。
宫姬又歌一遍后,赵构徐徐睁开了双目,侧首看赵昚,微笑道“你来了。”待赵昚礼毕,他起身迈步引赵昚走至石桥亭内,一指坡上古梅,道“今年这里的苔梅开得好,官家看看罢。”
赵昚望去,但见坡上苔梅花开如玉,苔须垂于枝间,长数寸至尺余,晚风间歇起,绿丝随之飘飖,的确很美观。
赵构又解释道“德寿宫中的苔梅有两种一种出自宜兴张公洞,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自绍兴一带,苔如绿丝,长约尺许。今岁二种同时开花,你不可不少留一观。”
赵昚欠身答应,正欲开口赞这苔梅,抬首那一瞬却发现赵构的目光其实并未落在苔梅上。赵昚顺着他眼神寻去,见他注视的其实是自禁中移植而来的绿萼、千叶、玉蕊、檀心等几株腊梅。
初时,赵昚一直不明白何以赵构会如此钟爱这几株花树。那原本是植于内宫梅园的,赵构移居德寿宫前夕深夜特意命人将这些花树挖出,且掘地三尺,连带着其下厚厚的泥块也要一并移往德寿宫。赵昚曾劝说“德寿宫中梅花、腊梅甚多,株株都好过这些,必能惬父皇圣意。如今移宫中的过去倒颇费周折,不若还留在这里罢。”而赵构并未改变主意,仍坚持将腊梅移了去。
此刻赵构目中有少见的苍凉之意,立于月下烟波上,口中说着不相干的苔梅,眼神却辗转流连于旧宫古梅间,那怅然若失的神态赵昚陌生又熟悉,依稀记得,多年之前也曾见过的,当父皇凝视某人身影的时候。
笛音又起,吹的依然是适才的曲子。和着宫姬歌声,心底的那身影渐趋明晰,像是随腊梅暗香飘近,悄无痕迹地融入这新词意境里。
悚然一惊,赵昚顿时明了,那禁中花树的血脉里暗流着怎样的秘密。
孝宗淳熙九年八月十五日,赵昚驾过德寿宫朝太上皇。赵构留其于至乐堂一同进早膳,再命小内侍进彩竿垂钓消遣,父子二人言谈甚欢,赵构建议道“今日中秋,天气清朗,夜间必有好月色,不如留下赏月后再归。”
赵昚自然恭领圣旨,随赵构乘车同过射厅射弓,又观御马院臣子军士打马球,临龙池看了一阵水傀儡,其后再往香远堂赴晚宴。
香远堂筑于水边,那龙池大约十余亩,池边风荷正举,皆是千叶白莲。堂内色调清雅,御榻、屏风、酒器等什物都用水晶制成,连香奁也是一般的晶莹透剔,品色上层的各类香料静躺于这明澈匣子中,其香一览即知。
龙池南岸列有女童五十人奏清乐,北岸芙蓉冈内亦有教坊乐伎二百人相和,箫韶齐起,两岸缥缈相应,宛如仙乐风飘于霄汉。
堂东有座万岁桥,长六丈余,是以玉石砌成,精工雕镂阑槛,莹彻可爱。而桥中心有一新罗白椤木盖造的四面亭,净白雅洁,与玉桥相映生辉。
亭内坐着一宫妆美人,见赵构、赵昚已入座,便也轻款起身,悠悠移步朝香远堂走来。长裙广袖,她穿着艳红的衣裳,宽幅披帛长长地流曳于玉桥之上,似两缕霞光云端拂过。
她乘着风中乐音,以轻盈姿态入内,露于红袖之下的手中持着一支白玉笙,仿佛九天玄女自千叶白莲装点的素色背景中破卷而出。
她朝赵构父子及太上皇后与皇后一一见礼,礼毕赵构赐她坐,外间乐声止,赵构便命她独吹白玉笙霓裳羽衣曲中序,她从容吹来,果然婉转绮丽,比之教坊乐音又另蕴一丝清贵出尘之意。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虽然这美人应是赵构新纳的,赵昚以前没见过。他不免多看了几眼,伴坐在他身边的谢皇后留意到,便含笑低声对他道“太上这位娘子很面善,想是与人相似之故罢。”
“是么”赵昚淡淡轻问“与谁相似”
谢皇后道“她莲步纤足,似大刘娘子,而娇俏玲珑的模样和这音律技法,又像极了小刘娘子。”
赵昚闻之一笑“不错。”
美人一曲奏罢,赵昚起身执玉杯奉太上皇及太上皇后酒,并代太上皇以垒金嵌宝注碗与杯盘等物赐吹笙美人。
再行两盏酒后,侍宴官曾觌填成一阕壶中天慢,写好恭呈太上皇。赵构接过,见其词云“素飙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 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
赵构阅后面露笑意,道“从来月词,不曾用金瓯事,可谓新奇。”遂赐曾觌金束带、紫番罗、水晶注碗一副,再命人扬声诵读此词。而赵昚却趁这君臣二人对答间悄然离席,独自走出香远堂。
赵构又与曾觌聊了片刻才发现赵昚已不在堂内,寻个内侍一问,得到的答案是“官家在龙池畔看宫人放一点红。”
笑容微滞,赵构一时无言,内侍躬身问“太上要臣去请官家归来么”
赵构一摆手,道“我也去看看。”
羊皮小水灯载着一点红色光晕漂浮于水天之间,数以千万计,赵昚一人站立于万岁桥下,形单影只。
一样的水般月色,一样的星火如繁星,一样的寥落人独立,惟时不是当时,人亦不是那人。
瞬了瞬浑浊的双目,赵构只身走去,问赵昚“官家也来放水灯”
赵昚转身,浅笑应道“不是。适才酒饮多了,觉着略有些燥热,故此出来透透气。”
赵构亦不再细问,换了个话题“你几时出来的可曾听到曾觌作的月词倒算是一阕佳作。”
赵昚垂目道“彼时头晕目眩,未曾留意,父皇恕罪。此词既得父皇称赞,必是佳作,一会儿臣也赏曾觌些什物。”
赵构点了点头。忽然发现赵昚手中竟握有一女子用的团扇,不由讶异,问“何以官家亦用女子团扇”
赵昚凝视手中团扇,答道“这扇是故人遗物,每逢中秋,我都会带在身边。”
赵构便笑笑“官家亦是个长情之人。那故人是谁郭皇后还是夏皇后”
赵昚先后立过三位皇后,原配郭氏与继后夏氏均已逝世,如今的谢皇后与夏氏一样,原是太上皇后吴氏的侍女,被赐给赵昚后逐步进阶,淳熙三年入主中宫。
赵构知他一向重情义,与两位故后伉俪情深,见他中秋持旧扇沉思,便猜他必是在思念那二人。
沉吟良久,赵昚最终还是给了父亲一个意外的回答。“都不是,”他清楚镇定地说“是姑姑。”
赵构默然。与赵昚相视半晌后,他们几乎同时又都缓缓转目以观水面星火,恰如多年前,他们各自静守于相异的方向,却一齐看着那冷寂女子在池边放落她无焰的心灯。
这时天际有阴云掩过,蔽了半面满月,那半月映入水中,在粼粼波光中浮沉漾动,夜风渐盛,月影也有了支离破碎的势态。赵昚在心里叹了口气。他很想,但是他永远不会对赵构说,他听见了曾觌的词,可他并不认为金瓯千古无缺。
最后,是赵构出声叹息。他问赵昚“可否借团扇与我一观”
赵昚双手将扇呈给他。赵构接过反复细看一番,也不再说什么,持扇缓步离去。
赵昚本想追问父皇何时归还,然双唇只微微动了动,终究没说出口。目送父亲远去,蓦地注意到,垂头走着的他步态迟缓,身影已有佝偻的趋势,在这刚被誉为无缺金瓯的秋月清辉下,他显得空前地苍老和衰弱。
自那以后,赵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病痛逐渐多了起来。淳熙十四年,这八十岁的太上皇已卧床不起,赵昚每日必过宫探望,太上皇后吴婴茀更是长守于赵构身边,一如年轻时那般寸步不离地侍奉他。
十月乙亥这天,赵构像是突然好转,精神上佳,日间甚至还提笔练了练字,又出门沿着水岸信步,黄昏才归。
婴茀颇感喜悦,




柔福帝姬(全) 分节阅读_97
晚间如常坐于他床前陪他说话,握着他的手,想到哪说到哪地聊身边事吴郡王家新酿了一种酒,甘香醇美异于寻常,已送了几坛来,过几日太上便可品尝了皇后谢氏很晓事,如今在亲手绣千鹤图,预备来年献给太上作寿礼只是那太子妃李凤娘真真让人难省心,前日又将一个官家赐予太子的宫女棒打出门,还扬言太子若再纳妾,纳一个她杀一个毕竟是将门女,戾气未免重了些
“婴茀”赵构忽然唤她。
婴茀没有立即答应,因他已经好几十年没有如此亲密地唤过她的闺名。怔了怔,才微笑开来,轻声应道“太上有何吩咐”
赵构问她“你听,是不是有人在吹笙”
婴茀凝神倾听,什么也没听见,如实以告。
赵构仍睁目侧耳地听,须臾又说“或者,是筝声”
婴茀又再静静着意聆听,最后还是摇头“应该不是罢。夜深人静的,谁还敢在这时奏乐,妨碍太上歇息呢”
赵构这才微一颔首,淡笑道“对,夜已深了,你我也都乏了,快回去睡罢。”
仔细看看赵构,见他神色无恙,只是闭上了眼睛,似有疲倦之意,婴茀便领命,告退回自己寝殿。
次日婴茀再往德寿殿,宫人报说太上尚在熟睡。婴茀等了许久也不见他起身,遂自己入内探视。
赵构端然躺着,确是沉睡模样,婴茀细观之下却觉出他肌肤脸色与平日有异,心忽地一沉,她颤声唤“太上”
如她所料,他没有应声。她以手指轻引于他鼻端,也没有感到一丝呼吸衍生的生气。
她颓然在他身边坐下,暂时不辨悲喜,只觉心中空落落地。少顷,才酸楚地去握他搁于锦被上的已冰凉的手,似欲把自己手中的暖意再传给他。
而先前隐于他双手之下的物事随之滑落,那下滑的弧线惊动了婴茀,见是一柄团扇,她弯腰拾起。待看清后,她起初所有的感觉都隐去,唇边渐渐凝出了一抹冰花一般的,冷淡的笑。
扇上题有四行诗。有章草气息的行书,中锋用笔稳健流畅,克制的连丝和从容的提捺,沉静绝尘,是她无比熟悉的他的字迹“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2005年2月6日 初稿完
此节中咏梅词为姜夔所作疏影。清汪瑔旅谭近人张氏惠言谓“白石此词为感汴梁宫人之入金者”。陈兰甫亦以为然。鄙意以为以词中语意求之,则以为伪柔福帝姬作。
关于“金瓯”一词金瓯原指金盆、金盂,这里喻明月。传说月宫乃七宝合成,表面凹凸不平,故常有八万二千户用玉斧修理。曾觌词中意指月宫本来就完美无缺,无须玉斧修理,暗喻南宋虽偏安一隅,但有仙宫般盛世繁华,也算不得缺憾。
赵构所题行书团扇的诗句是苏轼所作,为望海楼晚景五绝之一。
━━━━━━━━━━━━━━━━━━━━━━━━━━━━━━
小说阅读尽在40sy 四邻书院縂是一个朲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1...48495051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