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那群喜欢上蹿下跳的贴厂和佥书现在就只能在公廨里待着,匠作间、仓库、铁料间这些地方,全部有彪悍军士把手。
有几个不怕死的贴厂想要硬闯,还没开口说话,被那一双双漠视生命的眼睛,看了一眼,就吓的逃走了。
朱舜一间一间的检查完所有的地窖,满意的点了点头,准备锁上王恭厂的大门回去了。
自己的能力有限,投胎投的不是督师袁崇焕,也不是一国之君崇祯,人微言轻。
前几天趁着崇祯过来,心情又不错,已经告诉崇祯了皇太极有可能会从喜峰口入寇中原。
还是一点一点分析给崇祯,但崇祯嘴上说知道了,心里却不以为然,朱舜现在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最大的改变了。
朱舜刚把王恭厂大门给关上,王承恩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身后,还有孙元化这些西法党人,全部到齐了。
就在朱舜皱眉的功夫,王承恩宣读了一封制书,说是让朱舜一个月之内交付一千支线膛燧发枪。
朱舜听完制书的内容,更加困惑了,拉住了急匆匆又要离开的王承恩问道:“王公公,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公公是知道的,王恭厂打造了一百台膛线机,一个月少说也能打造三千支线膛燧发枪,加班加点的话,五千支也不成问题。”
“现在怎么只打造一千支,减少的数量也太多了些。”
西法党人听到两人的谈话,嘴角抽了抽。
王承恩指了指跟着他一起过来的西法党人,绷着脸说道:“咱家还有要事在身,这件事朱先生还是问这几位吧。”
说完,王承恩着急的就像要回家生孩子,赶紧坐上官轿回去了。
朱舜把王恭厂的大门给锁上,转身走到孙元化身边:“这里有些不安全,咱们边走边说。”
孙元化这些西法党人全部都是告假过来的,就是为了瞻仰一下朱舜嘴里月产三千的膛线机,哪里肯走。
朱舜见他们不肯离开,就说了一句话,一个个有失风度的撒腿就跑。
“旧王恭厂的火药全部搬过来了。”
朱舜看着玩命躲开这里的西法党人,心里好笑,看来天启年间的那场大爆炸,给满朝文武带来的心里阴影还真的不小。
直到踏上了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孙元化等人才停下来,扶着石栏,大口大口的喘气。
孙元化看见朱舜似笑非笑的表情,知道朱舜没有接触过火药方面的知识,不明白这里面的严重性,表情严肃的说道:“朱舜,以后尽量不要去新王恭厂了。”
“有句话叫做知道的越多,心中越是怀有敬畏,以咱们现在的火药储存方式,有很大的可能再次发生大爆炸。”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以后还是尽量少去新王恭厂。”
朱舜可是数理化博士,太知道火药的特性了,更知道怎么保存,所以就把火药保存的更加易燃易爆。
不用孙元化等人说,朱舜今年暂时不会过来了:“孙郎中还没给我解释皇上的制书。”
提到制书的内容,孙元化脸上的严肃瞬间就缓和了,抚着短须笑道:“还不是东林党抓住了你一个月打造不了一千支线膛枪的弱点,重新给你下了一个套。”
“这两天整个京畿都沸腾了,银子和骨董字画,只要是值钱的东西,一车一车的往京城里运。”
话还没说,正好有一辆辆马车从远处赶了过来,孙元化指着远处平野上的马车,笑道:“八大晋商和东林党现在是相互算计。”
“八大晋商为了吃下北直隶所有的庄子和田产,又开了一场奇葩的赌局。”
“拿出的线膛枪不到一百支,一赔二十。”
“高于一百支,也是一赔二十。”
“达到一千支,只有一赔十,最后一项为了防止有人投机取巧,专门设下了限制,最少一万两白银起投。”
朱舜的眉头又一次皱了起来:“八大晋商疯了吧,按照他们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是肯定拿不出一千支线膛枪,毕竟他们不知道膛线机的存在。”
“这样就只有两种可能了,要么不到一百支,要么勉强到了一百支。”
“但这两种的赔率也太高了,一赔二十,八大晋商是中邪了还是怎么了。”
孙元化喘匀了气,遥望京畿附近平坦的沃土说道:“八大晋商不是中邪了,而是为了一场难以想象的富贵。”
“就算是一赔二十,他们也是以二十两一亩的低廉价格,买走了所有的庄子田产。”
“因为抵押的庄子田产的数目太大,八大晋商把过去七八十两一亩的上田,压到了一两银子。”
“三四十两一亩的次田,压到了八钱银子一亩,十两银子一亩的劣田压到了一钱银子一亩。”
“简直就像白捡一样。”
“你说这个一赔二十是赚了?还是赔了?”
何止是赚了,完全就是一本万利,八大晋商确实是疯了,不过是在疯狂的敛财。
朱舜看这几位歇的差不多了,就继续往京城走去:“八大晋商到底是八大晋商,这本生意经做的确实高明。”
“但是以东林党的心计城府,也不至于”
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红利
朱舜说到一半就大致推算出了东林党的想法:“东林党现在应该把京畿所有的官僚乡绅,都联合到了一起,卖光北直隶所有的庄子田产。”
“就算是价格低到一两、八钱、一钱,架不住北直隶的庄子田产足够多,肯定能把八大晋商手里的现银给榨干。”
“反正一百支以下,一百支以上,都是一赔二十,只要把这些现银分别押下去一半,等到一个月以后就是二十倍的利润。”
“手里已经没有现银的八大晋商,到时候肯定破产,只能用庄子田产抵押债务。”
“到那时,东林党这些官僚乡绅就可以把价格压的更低,赚了银子,还能收割更多的庄子田产。”
想到这里,朱舜忍不住一阵阵的头皮发麻,东林党和晋商双方算计的都如此之深。
一步走错,就会导致许多富贵家庭,家破人亡。
西法党人全部停下了脚步,惊奇的看着朱舜,没想到乡野出身的朱舜,竟然会有这么高深的见识。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只有坐的位置更高,才能看的更加高远。
这个道理就像庄稼汉子说皇帝用的是金扁担,朱舜的这份见识,哪里还是一个乡下穷小子,分明就是一名宦海沉浮多年的老供奉。
如果说朱舜开辟一个新时代的才能,给了西法党人希望,那么他的这份见识,就有可能扛起西法党人的大旗,彻底改变一个时代。
孙元化认真的看着朱舜,郑重的问道:“现在看来,晋商应该是吃亏的,朱舜你觉的”
朱舜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应该说是势均力敌,双方各有算计,谁也占不到谁的便宜。”
“八大晋商也不傻,他们敢给出这么高的赔率,肯定提前商量好了对策。”
“毫不夸张的说,赔率是多少,都是经过精密计算的结果,要不然也不会出现都是一赔二十的奇葩赌局。”
“八大晋商现在应该把山西所有的晋商联合到了一起,倒不是为了给出现银,而是为了一件事。”
朱舜等人走了这么长时间,走到了京杭大运河旁边,指着忙碌繁华的京杭大运河,目光深邃的说道:“控制粮价。”
“东林党这些官僚乡绅家里的仆役家丁,少了上百人,多了几千人,每天消耗的各种粮食果蔬都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茶可以不品,酒可以不喝,但是这个粮食是一定要吃的,不吃东西会死人的。”
“只要控制了粮食,就抓住了东林党这些官僚乡绅的命脉,耗光他们府邸储存的粮食,八大晋商只要把粮价提升到二十两一升,所有的现银又都回来了。”
“北直隶所有的庄子田产,也都是八大晋商的了。”
“银子和田产全部收入囊中。”
西法党人大多数都是搞学术研究的科学家,能够抽丝剥茧,剥开一层又一层阴谋算计,看到最后一层的人极少。
也就徐光启孙元化师徒俩。
现在从朱舜嘴里听说这里面涉及了这么多的蝇营狗苟,都是感到了一阵阵的后怕,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的研究火器比较好,真要是参与其中,被人卖了还在沾沾自喜。
不过西法党人的后怕没有维持多久,就被朱舜的话锋一转,逗笑了。
“各位赢了钱以后,准备怎么花钱?”
刚才还在那恐惧东林党和八大晋商阴谋算计的西法党人,全部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
“哈哈,这两拨趴在大明王朝身上吸血的蛀虫,算计来算计去,怎么也想不到咱们有膛线机。”
“哈哈,是啊,他们再怎么算计,最后赢的都是咱们。”
朱舜这个历史上最年轻的三料博士,就是战略研究所的一员,也就是传说中的战略科学家,战略眼光远远不是一般人能够媲美的。
朱舜只想踏踏实实的搞起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斗来斗去的阴谋算计上,要不然,朱舜完全可以把这一次的风波,搅得更加风谲云诡。
西法党人听到朱舜问他们怎么花钱,全部都只有一个答案,趁着这个机会多买些庄子田产,以后依靠这些庄子田产支持他们的研究。
朱舜又是摇了摇头,走到京杭大运河岸边,望着绵延千里的帝国命脉。
说了一句,他们不一定能够听懂的话:“挣小钱,靠的是勤奋。”
“要想挣大钱,就要跟着国家大势走,大势便是国运。”
国家大势和国运,孙元化等人倒是能听懂,只是这些词放在一起,就不明白了。
朱舜知道他们不明白,不是不够聪颖,还是那句话,眼界。
没有任何人能够看到看穿这个时代,触及另一个时代。
朱舜回过头来,看着满脸困惑的西法党人,郑重的说道:“几年以后,就会出现第一波工业化红利。”
“这个第一波红利,就是煤炭。”
煤炭的价格确实不便宜,每斤一钱银子,倒是个赚钱的好来路。
但是就凭他们投了八万两银子,就算是会翻上十番,变成八十万两,也买不了几座煤矿,还都是一些小煤矿。
孙元化实在是不忍心打击朱舜,为了不让他乱花钱,只能提醒道:“煤炭是不错,但是以咱们这点钱,还是买下庄子田产挣钱。”
“毕竟过一段时间,庄子田产便宜的就像白捡一样。”
朱舜点了点头:“我知道,不过我说的不是无烟煤,而是烟煤。”
烟煤?
那玩意燃烧以后可是会产生剧毒,年年都会毒死不少买不起干柴的贫苦百姓,价格极低。
本来价格就低,开采又困难,运输沉重的烟煤耗费的粮食草料又多,就是个赔本买卖。
说句难听的,烟煤还不如路边的石头值钱。
朱舜知道西法党人在想些什么,郑重到隆重的说道:“烟煤不是给人烧的,而是给机器烧的。”
说完这句话,朱舜从怀里拿出来十来张手绘的地图:“各位如果相信我,就按照这张地图上标注的地点,去买煤矿。”
“只要有了这些烟煤煤矿,各位未来就是躺在印钞机上的大实业家。”
第五十章 扶植实业家
工业革命不是依靠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阶级的奋斗。
朱舜劝说西法党人买下不值钱的烟煤煤矿,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扶植一个新的阶级,对抗根深蒂固了上千年的官僚乡绅。
官僚乡绅最大的毒害,不是在于搜刮民脂民膏,不是在于压榨老百姓,而是在于埋藏银子。
官僚乡绅通过土地兼并,把大量的土地、粮食、银子,全部挤压在手里,不愿意流通。
市场上没了银子,物价就飞涨,就会有越来越多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参加农民起义。
大量的老百姓参加了起义,朝廷收不上赋税,大明财政就要直线下滑。
本来收上来的银子就越来越少,还要拿出来银子去镇压起义,大明财政就会难以维持。
为了能有银子镇压起义,拥有大量土地的官僚乡绅交的赋税又极少,只能不断的增加赋税。
赋税过重,便会有更多的老百姓参加起义,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等到大明财政崩溃了,这个国家也就灭亡了。
朱舜掀起第一个工业革命的同时,还要把工业化红利,牢牢的抓在手里,扶植起一批实业家。
实业家不仅能让更多的老百姓活下去,还能不断研发新的工业机械,推动大明不断前进。
蒸汽时代最重要的能源是煤炭,只要西法党人抓住了煤炭,就会成为大明最有钱的大实业家,建造大量的实验室,孵化出一个又一个新机械。
只不过西法党人根本看不到那么长远,现在又有大量低廉的庄子田产作为诱惑,难能有几个人花钱去买‘肯定’不赚钱的烟煤煤矿。
就在朱舜要把地图收回去的时候,张大使抽走了一张:“虽然不知道你小子嘴里的印钞机,还有那个大实业家是什么意思。”
“但是凭你小子能够剥开层层迷雾,把东林党和晋商双方的算计,分析的那么透彻,我老张就信你一次。”
西法党人的成员不多,只有十来个人,张大使抽走了一张,孙元化抽走了两张,其他人咬了咬牙,心想拼了,每人拿走了一张。
这个结果是朱舜没有想到的,毕竟古人对于土地田产有着一种特殊痴迷,白捡的庄子田产不要,偏偏去买赔钱的烟煤煤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