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这份信任,委实沉重了些。

    距离王恭厂没有几里路了,朱舜问道:“各位,还要不要去看看膛线机。”

    朱舜敢光明正大的邀请他们,就不怕他们泄露出去,赌局已经敲定了,泄露出去也没用了。

    再说了,东厂和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根据胡瞎子的计算,王恭厂周围的密探番子多达六七十人。

    大明最神出鬼没的神偷来了,也只有一个死字。

    孙元化和张大使两人正在瓜分地图上的煤矿,两人当初因为一个鸟铳的威力就能吵起来,现在更是唾沫星子飞溅。

    张大使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了,王承恩把皇庄抵押出去,就是为了买你赢,这事还有假。”

    “改天去找你爹喝酒,今天我非得和这个孙郎中分出个胜负不可。”

    孙元化露出了鄙夷的表情,嘲讽道:“还分出个胜负,你说你哪次吵的过我?”

    张大使听到对方揭自己的老底,顿时就怒了,毕竟自己的手下朱舜还在这里:“走走走,别在大街上有辱斯文的吵架,有种咱们去徐侍郎的府邸。”

    孙元化听到他说去先生的府邸,有些撑不住了,但在这么多同僚面前可不能丢份,甩了一下袖子冷哼道:“去就去,谁怕谁。”

    这一对活宝走了,其他的西法党人还要去仔细研究煤矿地图,纷纷说了一声告辞,离开了这里。

    朱舜无奈的笑了笑,自己一人走向了王恭厂。

    守在门口的两名中年军士,全部是穿着崭新的鸳鸯战袄,腰上别着崭新的雁翎刀,看来崇祯对于王恭厂还真是重视。

    可就在朱舜走到大门口的时候,两名身体有残疾的中年军士,突然要给朱舜跪下。

    以这两位的年纪,当朱舜的爹都足够了,赶紧把两名中年军士给扶住了。

    总旗朱忠义这个时候正好过来了,朱舜赶紧问道:“二叔,他们这是做什么。”

    沉默寡言的汉子,只说了两句话。

    “舜儿,他们俩的妻子在朱氏纺纱厂做工。”

    “他们家里的孩子,今年不用饿死一个了。”

    今年不用饿死,不就是说以前家里的孩子经常饿死,再者说了,不用饿死和吃饱饭还是差了很远。

    朱舜看向了这两个中年军士,曾经面对女真鞑子都毫无畏惧的两名骁勇边军,眼眶通红,几乎落下泪来。

    朱舜心里明白,这两名中年军士是内疚,内疚自己的无能,连自己的孩子都养不活。

    他们这等在寒苦边疆浴血奋战的军人,要是无能的话,世上怕是也就没有人有能了。

    朱舜也不知道说些什么能够安慰他们,只能认真的说了一句不相干的话:“你们放心,朱氏纺纱厂会不断扩大的。”

    朱氏纺纱厂会不会扩大,那是朱舜家的事情,他们作为毫无相关的外人,没有半点的关系。

    就是这么不相干的一句话,却让两名中年军士再次跪下。

    这一次,是为了袍泽。




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毕
    九月廿六,霜降时节。

    距离过年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京城里已经有了几分除夕的热闹氛围,每到晚上,京城的灯市就会涌入大量的官僚乡绅和豪商巨贾,夜夜笙歌。

    以东林党为首的官僚乡绅,庆祝他们要把埋藏银子的地窖,扩建成地下宫殿了。

    以八大晋商为首的晋商,庆祝他们即将吃下北直隶所有的庄子田产。

    朱舜也在庆祝,一穷二白,全部身家也就两台水力纺纱机的他,不像东林党和八大晋商那些豪奢。

    腰包里的钱,只够买两碗酒,一盘茴香豆。

    朱舜坐在匠作间的长条板凳上,面前是那块经常用来打铁的砧板,总旗朱忠义坐在对面的长条板凳上。

    爷俩一人一碗酒,就着一盘茴香豆,津津有味的喝着。

    两人喝的很慢,倒不是酒烈,而是一年半载的也不见得有酒喝,好不容易逮到了,当然要慢慢的品。

    朱舜碰了一下二叔的碗,笑道:“今天喝酒为了庆祝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一千支线膛燧发枪已经打造好了。”

    总旗朱忠义黝黑的脸庞,咧嘴一笑,抿了一小口酒。

    朱舜也是抿了一小口,再次碰了一下二叔的酒碗:“第二件事就是新王恭厂的火药,全部埋好了。”

    总旗朱忠义还是咧嘴一笑,抿了一下口酒。

    虽然他不知道埋好火药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地方,但是孩子高兴,他的心情就很好。

    爷俩喝的再慢,终究也只是两碗酒,半柱香时间没到酒喝完了。

    各自回屋去睡觉了。

    躺在床上睡的很香的朱舜,不知道就在他陪二叔喝酒的时候,有一个人羡慕的看着他们爷俩。

    崇祯得知一千支线膛燧发枪打造好了,带着王承恩第三次微服私访了。

    听到王恭厂外面的番子汇报,说是朱舜正陪着他二叔喝酒,崇祯心想今天确实值得庆祝,就带着王承恩一人兴冲冲的过去,准备蹭酒喝。

    哪能想到,搅动那么一场庞大风波的朱舜。

    面前唯有。

    两碗酒,一盘茴香豆。

    更加想不到。

    今天晚上见到了一幕,让崇祯这辈子都难以忘记的温馨画面,也就没去打扰喜滋滋喝酒的爷俩。

    崇祯平时连肉都吃的很少,酒水更是一滴都不沾,就在朱舜和总旗朱忠义的身影,消失在视野里。

    崇祯突然说道:“承恩,今晚陪朕,不,陪我好好的喝两杯。”

    “咱们也庆祝庆祝。”

    王承恩跟着崇祯这么多年,经历了很多事情,太知道什么叫做最是无情帝王家了。

    心里叹息一声,脸上露出一个笑脸:“老奴就陪阿大,多喝几杯。”

    听到阿大二字,崇祯脸上出现了不知道多少年未曾出现的温醇。

    京城里人人都在庆祝,远在数百里之外山西老家的黄永贵,也在庆祝。

    不过,他杯子里的酒还没开喝,八仙桌就被二弟给掀翻了。

    亲朋好友们过去看黄永贵的眼神,基本上都带着一丝崇拜,毕竟黄永贵是他们这一支偏房里,唯一能在京城买宅子置田产的豪商。

    今天却用一种看见了傻子的眼神,嘲弄的注视着他。

    二弟掀翻了桌子还不算完,差点拿起酒壶砸向黄永贵的脑袋,厉声喝道:“黄永贵你再说一遍!”

    黄永贵从丫鬟手里接过来一条汗巾,慢吞吞的擦干了绸缎褙子上的酒水汤汁,从容不迫的说道:“二弟你不懂。”

    “我把咱家传了十几辈的祖宅抵押出去,是有大用,未来你我兄弟几人,将会载入族谱,成为中兴咱们这一支”

    话还没说完,二弟抡起拳头就砸在了黄永贵的脸上:“中兴你个屁,我今天非得替死去的爹,打死你不可。”

    “这可是咱家传承了十几辈的祖宅,传承了十几辈子啊!”

    “爹要是还活着,今天也会被你这个败家子给气死,还舔着脸说中兴。”

    黄永贵早就防着这一拳,却没想到来的这么突然,来了个驴打滚才勉强躲过去。

    这么多亲朋好友还在看着,黄永贵今天算是把脸丢尽了,再也没了所谓的风度,黑着脸离开了这里。

    第二天就要离开老家了,黄永贵故意起的很迟,好让外面送他的人都来齐了。

    一直熬到日上三竿才起的黄永贵,走到庄子外面,却没看到一个人。

    过去不管黄永贵是回来,还是离开,都是夹道欢迎,家里的亲朋好友就算是嫁到一百里以外,也要提前几天过来。

    就是为了迎接黄永贵,或是把这位面子最大的大人物给送走。

    今天过来送黄永贵的只有秋风了,倒是也应景。

    黄永贵慢吞吞走上装着金砖的驴车。

    负手站立,遥望远方。

    过了许久,平静道:“你们不懂。”



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纺纱机
    黄永贵按照西洋老爷的指示,赶往了良乡县,朱舜也去了一趟良乡县,让三叔赶紧停下生产把水力纺纱机拆干净,存放到京城里租的库房。

    女真人即将翻越喜峰口的消息,朱舜本来想传遍北直隶,刚在黄村把这个消息散播开,就被沉默寡言的总旗朱忠义阻止了。

    饶是以朱忠义见惯了生死的性情,还是被这件事吓了个半死。

    老百姓有两件事千万不能干,一旦做了,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私藏火器铠甲,散布谣言。

    老百姓买来一些刀剑放在家里,只要不明目张胆的拿到大街上,没有多少问题。

    唯独火器和铠甲,只要是被发现了,不管是谁都逃脱不了一个死字。

    散布谣言就更严重了,这可是造反者的惯用伎俩,谁敢散布谣言,谁就是想要造反,三族都不灭了,直接夷灭九族。

    朱舜站在黄村的石桥上,看着以里长为首的一部人还是不肯离开这里,藏到安全的山上去。

    也没说什么,带着家人们离开了这里,朱舜已经仁至义尽了,他们自己找死那就没办法了。

    家里人在京城里安顿好,朱舜了却了一桩心事,继续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编教材。

    科学一共分为七大基础学科,朱舜现在编写的第一科教材,就是七大基础学科里最重要的数学。

    其中包括了几何学、运筹学、泛函分析、拓扑学等等,这一科教材又分为初中部分和高中部分,大学部分暂时还用不上,就没编写,等以后再说。

    朱舜刚把最后几页写完,总旗朱忠义就走了进来,交给朱舜一封信:“曹总旗的信。”

    曹总旗?朱舜可不认识什么曹总旗,很随意的打开了信封:“二叔,哪个曹总旗。”

    总旗朱忠义的口气,也是很随意:“曹文诏。”

    朱舜的手指头突然抖了一下,信封差点掉在地上,这位可是明末第一猛将,真的做到了七进七出的主儿,而不是演绎话本里的故事。

    拆开信封,看了一眼里面的内容,说是感谢朱舜的军袄和燧发枪,让他带着兄弟们完成了深入女真腹地三百里的壮举。

    朱舜看完手里的信,真的是忍不住震惊了,这个深入女真腹地三百里可不是夜不收的单打独斗。

    而是在没有给养的情况下,率领数千人深入,在女真鞑子疯狂的反扑下,最后还能保持八成的人数退回来。

    朱舜不得不感叹了一句:“曹总兵真是写的一手秀气八分书。”

    曹文诏这样在刀口上舔生活的武夫,会写字就不错了,朱舜没想到曹文诏竟然会写八分书,还那么的秀气。

    字迹秀气,为人一点也不秀气的曹文诏,正在粗暴的打扫战场。

    “总兵总兵”

    大风呼啸的旷野上。

    曹文诏刚刚拿刀剁下一名商队护卫的脑袋,一名总旗兴奋的跑了过来:“总兵,我抓了一个叫做金之俊的汉子,他说自己是朝廷的正五品郎中。”

    “总兵,这可是主管一司的大官,换你一壶酒没问题吧。”

    其他总兵操练麾下的军士,都是在校场上一板一眼的劈刀射箭,曹文诏练兵只干两件事。

    一是斩杀关内的流寇,二是斩杀关外的晋商。

    曹文诏进攻的这支多达数百人的商队,就是一支走私鸟铳的晋商,可惜不是粮食,要不然曹文诏又能让兄弟们在战死以前,多吃几顿好的了。

    曹文诏的眼睛一瞪,走到总旗面前,瞪着他拖过来的一名士子。

    还没等金之俊开口说话,曹文诏一刀砍掉了他的脑袋,嘴里骂骂咧咧道:“他要是郎中,老子就是兵部尚书,这种骗人的鬼话你也信。”

    曹文诏表面上骂骂咧咧的,心里却在偷乐,又能省一壶酒了。

    金之俊要是知道了曹文诏心里的想法,就算是还活着,也会被气死过去。

    他金之俊堂堂一司最高长官,在曹文诏眼里竟然还不如一壶酒,还是他娘的边疆劣酒。

    总旗挠了挠脑袋,想想也是,不过他实在是馋酒了,这才听信了别人的瞎话。

    赶紧堆起笑脸,谄媚的说道:“总兵,我前几天可是一对一,亲手杀了一名牛录额真。”

    要是一名官宦子弟,凭借斩杀牛录额真的军功,少说也有一个千户的封赏,毕竟牛录额真可是统领着三百女真鞑子。

    这名没有任何背景的总旗,却只想换来一壶劣酒,能不能换来还另说。

    要是被多尔衮听到,估计也能气昏过去。

    多尔衮也正在因为这件事火气上涌,去年他好不容易凭借军功,与兄长一起掌管正白旗,分了十五个牛录。

    还没捂热乎,就被人干掉了一个牛录额真,换了任何一个贝勒也咽不下这口气。

    皇太极知道自己这个军事才能最为出类拔萃的弟弟,在想些什么,扔给他一根羊腿:“十四弟,这次让你打头阵。”

    多尔衮听到自己打头阵,胸中火气瞬间就没了,在长城的南边,有着无数的庄子田地,而在这里庄子里,有着数不尽的财富。

    粮食像山一样高,银子像山一样高,白白嫩嫩的中原女人堆起来也像山一样高。
1...2122232425...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