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那名脾气暴躁的贝勒,这两年被皇太极逼着看了不少的明朝邸报,洋洋得意的说道:“只要明朝给受了灾的明人发粮食,肚子吃饱了,他们肯定不会造反了。”
这名贝勒能够想到赈灾,看来这两年对于贝勒贝子的培养,已经起到作用了。
范文程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笑意,不知道是在欣慰自己的成果,还是在笑自己要说的一句话:“你可知道明朝是怎么赈灾的。”
“朱由检派下去赈灾的粮食,户部官员不管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先是拦腰斩一刀。”
“到了地方上,省巡抚来一刀,州知府来一刀,剩下的全部发给了肥的流油的乡绅手里。”
“冠冕堂皇的说是代发,以他们贪鄙的性格,肯定是代没了。”
“朝廷发放了足够让老百姓熬过灾年的几十万石粮食,结果是肥了官僚乡绅,老百姓一粒粮食没拿到。”
“这也是我为何说,东林党晋商这些官僚乡绅是放火的人。”
范文程伸出了手指,指向了这片广袤的土地:“不出十年,这里将会遍地都是起义军。”
暴躁贝勒听着一口一个起义军,就算范文程有国士之才,还是很鄙视他的为人。
从来没见过背叛自己民族,背叛的这么理直气壮的人:“那都是十年以后的事了,咱们在这里耗着有什么意思。”
范文程回头看向了皇太极:“大汗,东西都准备好了吧。”
皇太极点了点头,脸上出现了一抹子潮红:“范先生,全部都准备好了。”
范文程从亭子边缘走回来,坐在棋枰边的蒲团上:“早在十年前,我就在谋划怎么消耗明朝朝廷的钱袋子。”
“在晋商和东林党的帮助下,经过十来年的运作,明朝的财政终于是出现了问题。”
“只要明朝的财政崩溃了,东林党这帮子官僚乡绅不断的放火,入主中原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咱们还在这里耗着,就是为了加快明朝财政的崩溃。”
“翻越喜峰口以前,我就谋划好了一条绝户计,可以让北直隶所有的土地寸草不生。”
“北直隶的老百姓没东西吃,可是要起义的,你说明朝朝廷要不要赈灾?”
“想要赈灾就要喂饱官僚乡绅,本来拿出几百万两白银就可以解决的事情,现在少说也需要一两千万两白银。”
说到这里,范文程突然叹了一口气:“本来这条绝户计,一举就能拖垮明朝的财政,咱们也能从北直隶无数的庄子里,抢走足够建国的财富。”
“可惜,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一个叫做朱舜的人,搬空了这些庄子不说,还帮助明朝获得了最少两千万两的现银。”
“这条绝户计,只是能一条绝技了,绝不了户了。”
只要是提起朱舜,皇太极就气不打一处来,脸色发青的一刀劈开了面前的棋枰,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话。
“朱舜,必杀之!”
第六十五章 孙元化的爆炸声
朱舜要是听见了皇太极的话,肯定会说一句,有本事别逼逼,过来杀我啊。
现在巴不得东林党弹劾自己的朱舜,穿着一件破旧青布棉袄,一个人走进了蜡烛寺所在的胡同。
蜡烛寺是北平的一处养济院,用来安置乞丐和鳏寡孤独,在这里居住的都是京城下层的穷苦百姓。
到处都是破旧茅草屋,不少人家的茅草屋顶还破了一大大洞,院子外面的那堵土墙,大多也是崩开了一道道裂缝。
朱舜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巷子两边的石函,因为年久失修,经常往外冒出一股股污水,流到街道上冻成了一层冰面。
好在是冬天全部冻上了,这要是在夏天,这些臭水沟散发出来的恶臭,都能把朱舜给熏的晕过去。
朱舜来这里是为了找孙元化和一些西法党人,上一场赌局西法党人可是赢了七八十万两白银,足够每个人在京城买一处府邸了。
孙元化这些西法党人为了节省银子,拿出更多的银子去买各种研究用的材料,没去棋盘街、城隍庙市那些官僚乡绅居住的地方购买宅子。
只是在蜡烛寺这些脏乱差的贫民窟,每月花费八分银子,租了一处小院子。
好在这里京城有五成兵马司的旗校带人巡逻,治安不算是太乱,要不然就需要花钱去棋盘街租宅子了。
朱舜根据张大使给的地址,一路上问了不少人来到了蜡烛寺,门口蹲着很多蓬头垢面的乞丐。
来到蜡烛寺,朱舜换了一个方向,向东开始数破烂茅草屋,数到第七家的时候,停下了脚步。
这家破烂茅草院子明显是刚刚修缮过,坍塌的半截土墙给补上了,茅草屋顶破掉的大洞,也是覆盖了新的茅草。
朱舜走过去,扣动了响器。
没过多久,就听见一道熟悉的声音戒备的喊道:“谁啊。”
朱舜知道这里治安没有棋盘街好,住在这里的人当然会很戒备了:“张世叔是我。”
张大使取下来门闩,打开了木门,笑着说道:“你小子今天怎么有空来这里。”
朱舜走进去,反身插上了门闩:“没什么事,就是看看你们缺钱吗,过来送你们一笔钱。”
这段时间,西法党人因为朱舜挣了不少钱,听说又有钱赚了,张大使拉着朱舜就往茅草屋里面走。
孙元化他们租的这间茅草院子占地不小,应该是由三处并排的茅草院子合成的一个。
张大使拉着朱舜走向了中间的茅草屋,还没走进,就看见孙元化几个人慌张的跑了出来。
跑出茅草屋的那一刻,几个西法党人飞扑出去趴在了雪地里。
还没等朱舜明白怎么回事,张大使拉着朱舜也是趴在了地上。
“轰!”
一声巨响过后,中间的茅草屋顶被强大的气浪给吹翻了,一股股浓烟从里面冒出了出来。
爆炸过后,孙元化几人又是匆匆忙忙的走了进去,像是去寻找什么东西。
朱舜的嘴角扯了扯,终于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租这种最便宜的茅草院子。
换成其他的院子,别说是琉璃大瓦的府邸了,就是青砖绿瓦的宅子,也经不起他们这样折腾。
只是修缮屋子,都能耗光八十万两。
张大使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拉着朱舜坐在院子内简陋的竹亭子里,亭子里有一个小火炉,上面烫着一壶白酒。
朱舜听到张大使介绍说这是白酒,还以为是后世的高度蒸馏酒,抿了一小口,没想到居然是米酒的味道:“张叔,这个是米酒吧,你怎么叫它白酒。”
张大使反倒是比朱舜更奇怪了,想到朱舜出生在乡野,没读过什么书,也就见怪不怪了:“凡是米酒酿的酒都是白酒,其实也是浊酒的意思。”
“你可不要怪世叔招待不周,今天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每隔几天房顶就要重新修缮一次。”
“这也就算了,孙元化提纯火药用的盛具,还都是用的琉璃,那玩意可就贵了。”
“银子再多也经不起他这样折腾,只是想办法在别的地方省钱。”
说到银子,也是朱舜这一次来的主要目的,又喝了一杯烫过的白酒,浑身暖烘烘的:“张叔,今天我来就是要送给你们一场富贵,不知道你们敢不敢收。”
通过前三次的赌局,西法党人赢了几辈子都赚不了的银子,朱舜说赚钱,那就一定会赚钱。
关于怎么提升火器的威力,各有各的方向,孙元化想的是怎么提纯火药。
张大使研究的方向是怎么炼制出一种品质更高的钢铁,这样就能承受更多的火药,提高火器的威力。
炼钢同样是一件很烧钱的研究,张大使把家里的土地田产都烧没了,勉强找到了一点方向,现在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张大使瞧见朱舜喜欢喝白酒,拿出了一个白瓷碗,倒了满满一碗给他:“难道又要有赌局了?”
这句话刚说完,张大使自己都觉的可笑:“东林党和晋商就算是白痴,已经连输了三次了,以后绝对不会和你对赌了。”
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张大使拍了一下脑袋,提醒道:“你瞧我这记性,这几天东林党已经在谋划怎么弹劾你。”
“准备利用北平火器总局贩卖火器那件事,彻底把你踩在脚底。”
“不过又担心北平火器总局是皇上的意思,做了两手准备,发动人脉禁止任何人购买火器,还放出了谣言说是私藏火器的人,是想要里应外合城外的女真鞑子。”
“这样就真的没人敢买北平火器总局的火器了,只要火器总局的火器卖不出去,一天可以,两天也可以,要是耗上几个月的时间。”
“朝廷每天往里面搭银子,以皇上爱钱的那个性格,肯定会对这件事产生不满的。”
“到了那个时候,只要东林党再耍上一些阴谋阳谋,贤侄的位置可就不保了。”
朱舜放下了酒碗,平静的问道:“张叔信我吗?”
张大使没说信还是不信,像个武将一样豪迈的把酒杯里的白酒,一口干掉,真挚的看着朱舜:“贤侄,需要世叔做些什么。”
第六十六章 开放火器局
朱舜从怀里拿出来一页纸,递了过去:“这里是北平火器总局的火器价格,张叔把这些鸟铳全部买下来。”
“张叔只需要付钱就行了,鸟铳还在北平火器总局里面放着,这样就不会遭到私藏火器的弹劾了。”
没有私藏火器是没错,但是名义上这些火器还是属于西法党人,而且一买就是几千支鸟铳。
按照朱舜的谋划,西法党人还要把王恭厂未来几个月的订单,全部吃下。
王恭厂现在已经建立了军工线,鸟铳就像流水一样不停的制造出来,一个月的产量达到了惊人的三千支以上。
西法党人名义上拥有的鸟铳就超过了一万支,这其中所要冒的风险可就大了去了。
张大使苦笑了一声:“贤侄,我自己倒是没有问题,但是我不能替别人做决定,这件事要去商议商议。”
这件事万一处理的不妥当,很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朱舜也不指望西法党人能够立刻答应:“这件事世叔看着办就好,我还有事要回王恭厂一趟,就不在这里多呆了。”
成立北平火器总局,朱舜得到的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有借口随时出去公干了,不用每次出门都要向张大使告假。
朱舜站起来拱了拱手,便离开了这里,回到王恭厂继续编写新式学堂的教材。
几天后,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礼部尚书进入内阁,成为东林党第一位拜为宰辅的成员。
朝野上下引起了一场巨震。
主导这一切崇祯,还是在勤勉的批阅着奏章。
旁边站着一位富家翁,两只手抄在袖子里,脸上始终是笑眯眯的。
过了有一炷香时间,崇祯放下手里的湖笔,揉了揉太阳穴。
富家翁趁着崇祯的休息的空隙,继续说道:“礼部尚书进入内阁一事,算是给东林党内部埋下了一个祸根。”
“已经把入阁当做囊中之物的吏部尚书,明白这是皇上的阳谋,心里也会有一点裂痕了。”
“愚公不是一天把山峦移走的,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埋下祸根就已经足够了,咱们接下来就要处理城外的女真鞑子了。”
北直隶无数庄子里的粮食和金银,全部搬空了,袁崇焕也带着边军将士过来增援了。
女真鞑子对于崇祯来说,只是头痛,构不成亡国的威胁了。
崇祯喝了一口二钱一斤的好茶,放下手里的白瓷茶杯,面无表情的说道:“继续说。”
富家翁看着一般小富小贵乡绅才喝的茶叶,又看了一眼三五钱银子一只的白瓷茶杯,心中感慨,脸上还是保持着笑眯眯的神态:“咱们与女真之间的战略差距。”
“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两个字,人口。”
“女真人既然敢倾巢出动,到现在还不走,对于大明来说就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
“只要皇上派出去一支支军队,不断消耗女真的青壮年,就算大明战死了十倍以上的军士,咱们还是赚的。”
崇祯早在接见袁崇焕的时候,袁崇焕就已经提出了这项建议,再说了以范文程的国士之才,不会想不到这一层。
崇祯迟迟没有同意,就是在于范文程说的两个字,缺钱。
因为朱舜才赢来的那一两千万两白银,崇祯早就规划好怎么使用了,一部分拿去赈灾,一部分拿去建立新京营。
边军势力远远强过京营,很不利于中枢朝廷的统治,容易造成唐朝末期的边镇割据。
京城三大营的建设,势在必行了。
富家翁早就看穿了崇祯的心思,但他不会明说,揣度圣意是一门高深学问,如何让皇上知道自己不知道他的心思,更是一位国士的政治素养。
富家翁像是不知道崇祯的心思,自顾自的说道:“微臣这里有一条驱狼吞虎之计,不知道皇上愿不愿意试一试。”
崇祯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花钱吗?”
富家翁笑眯眯的说道:“不花钱。”
崇祯这下算是放心了,拿起湖笔继续批改奏章:“说吧。”
富家翁略微沉思了片刻,开口道:“范文程谋划的这一次奇袭京城,可以说是算无遗策了,早就把朝廷从战略上消耗女真人这一条庙算过了。”
“他料定朝廷不会施行这条计策,其实微臣也推衍过这一点,无论怎么推衍,范文程所料定的事情都不会改变。”
“因为永远绕不开一个点,朝廷不缺人,却是缺钱,更不会拿钱出来继续壮大边军。”
“不过。”
富家翁掏出了一个玉质鼻烟壶,里面放的不是鼻烟膏,而是刺鼻的薄荷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