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朱舜就没让他们过来,总不能让这些一辈子没有退缩的辽东边军,老了落下一个擅离职守的污名。
以朱舜的枪法和五六名手持鸟铳的家丁,足够了,反正朱舜掌握的王恭局,只要肯花钱不愁没有弹药。
不像其他官僚乡绅,就算是使了银子,也不见得能够买来几份弹药。
朱舜站在岸边等着白家的商船侧翻,心想找个机会把明末的那几个武术家收为家丁,毕竟他们现在没有后世那么高的声望。
朱舜还在回忆那几位武术家的籍贯,岸边上发出了一声声大喊。
“船翻了!”
“白家的船翻了!”
坐在岸边的官僚乡绅‘噌’的一下全部站了起来,看着商船侧翻的壮观场面,京杭大运河两岸的官僚乡绅们,全部都是露出了笑意。
“快要落魄的宋家以为搭上一个小小的九品大使,就以为能够成事?”
“可不是,宋家和朱舜真是太得意忘形了,以为就凭他们能够抗衡的了庞大的东林党和晋商。”
“不错,东林党和晋商代表的可是整个官僚乡绅阶层,甭说是他们了,就是皇亲国戚在官僚乡绅面前也得低头。”
“甄知县你这句话就说错了,皇亲国戚也是官僚乡绅的一部分。”
“是是是,知府教训的是。”
朱舜听到这些刺耳话,淡淡的笑了笑,自己现在确实没有那个能力。
打碎现有的社会结构,干掉大明的食利阶层,建立一个新大明。
不过,等到蒸汽机的出现,近代纺织体系的建立,钢铁煤炭的量产化以后,一个崭新的实业家阶层,却能聚拢在朱舜的大旗下。
建立一个新大明,推翻旧社会。
但是给朱舜的时间不多了,只有十几年了,朱舜必须在女真入关以前,更准确的说要在闯王李自成攻克北平以前,完成这一切。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工业大明。
朱舜看到白家的商船侧翻,也就放心了,就不耽误这帮子官僚乡绅在这里庆祝,带着家丁回去了。
离开杨村渡口,朱舜骑着小毛驴在光秃秃的旷野上前进了没多久,官道上就出现了上百名手持鸟铳的家丁。
当头的那几名富贵子弟,朱舜也不认真,不过猜也能猜的出来是东林党和晋商家的少爷。
领头的那两名官僚少爷不是别人,正是工部左侍郎和右侍郎家的少爷。
现在可是他们老爹争夺工部尚书的关键时期,只要能在今天狠狠的踩一脚朱舜,他们老爹在东林党内部的声望,绝对可以大涨。
宰了朱舜当然不敢,这么多人看着,不过让他做一回韩信,从他们俩的裤裆底下钻过去,还是可以的。
不钻?那就把朱舜打个半死,从他头上跨过去好了。
左侍郎少爷和右侍郎少爷都明白一件事,谁能先让朱舜钻裤裆,这个名望大涨的机会就是谁的。
左侍郎少爷和右侍郎少爷赶紧冲了过去,端起鸟铳指着朱舜,大声叱责道:“朱舜小儿”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
“哒哒哒”
官道上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二三十名身上穿着青绸对襟,手里拿着鸟铳的家丁,跟着两位身披罩甲的少爷,风驰电掣的冲了过来。
罩甲?在场所有人看见这两副铠甲全部愣住了,在大明私藏铠甲都是重罪,更不要说是偷穿铠甲了。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勋贵。
整个大明王朝,只有那些跟着太祖成祖打天下的开国勋贵,才有资格留下一件家传的铠甲。
“砰!砰!”
让开一条道路的少爷家丁们,还没看清楚那两位鲜衣怒马的勋贵少爷是谁,旷野上就炸响了两道枪声。
“啊!啊!”
刚才还在嚣张的要让朱舜钻裤裆的左侍郎少爷和右侍郎少爷,一个捂着屁股,一个捂着大腿,倒在地上哀嚎起来。
这些风驰电掣的辽东大马不是说想停下来,就能停下来的,从朱舜等人身边呼啸而过,缓冲了有二三里的路程,慢慢勒停了辽东大马。
两名勋贵少爷等到辽东大马停下了,跳下辽东大马,火速带着二三十人冲了过去。
“兴安伯嫡长子倒要看看,谁敢动朱哥!”
“朱哥莫怕,新宁伯嫡长子来了!”
朱舜看着累的气喘吁吁的兴安伯公子和新宁伯公子,感谢道:“多谢两位小伯爷了。”
听到这句小伯爷,兴安伯公子和新宁伯公子的脸色有点难看,不高兴的说道:“朱哥这是什么话,是不是不把我们俩当兄弟。”
朱舜说白了只是一个小小的正九品大使,这两位可是连正三品侍郎都不放在眼里的勋贵,能够让两位小伯爷这么对待,也真是荣幸。
朱舜郑重拱手,真诚的说道:“多谢两位贤弟。”
两名小伯爷立刻大笑了起来,只是一句贤弟,就像是得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宝贝:“哈哈,朱哥喊咱俩贤弟了。”
“可不是,终于愿意喊咱俩贤弟了。”
两名小伯爷自说自话的在那旁若无人的高兴了一阵儿,赶紧又换上一副凶恶脸,踹了一脚躺在地上的左右侍郎少爷。
“两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敢得罪朱哥,知道朱哥是谁吗!”
“知道是谁吗!”
“那是我们大哥。”
“我们大哥。”
“喂,姓谭的,能不能不学本公子说话。”
“姓徐的你说清楚,谁学你说话了。”
两个活宝刚才还在那教训京城里的纨绔子弟,说着说着,两人吵了起来。
好在还没吵上两句,知道有急事要办的两人,赶紧又把目光投向了面前乌泱泱的人群。
“赶紧滚蛋,要不然全部本公子手里的线膛枪可不长眼。”
“不长眼。”
“姓谭的!你还说你没学本公子说话,刚才说的是什么!”
“没学就没学,咋的不服气?本公子告诉你,要不是朱哥在这里,本公子一拳打爆你的脑袋。”
“啥?打爆本公子的脑袋?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躺在地上哀嚎的左右侍郎少爷欲哭无泪,教训两句就得了,他们俩可是还在流血,着急回去治伤。
两位小伯爷可倒好,在那旁若无人的吵了起来。
其他的官僚少爷们,瞧着这两位勋贵公子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赶紧抬着左右侍郎家的少爷去医治了。
一场闹剧就这样结束了。
朱舜看着两个快要打起来的活宝,咳了一声:“咳,两位贤弟咱们还是早点回去,回去晚了,城门就要关上了。”
两位小伯爷回头一看,官道上乌泱泱的人群早就消失了,空荡荡的什么也没了。
兴安伯公子的脸色更加难看了:“都怪你,要不是你学我说话,在朱哥面前这么好的一个表现机会,怎么会没了。”
新宁伯公子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还怪我?要不是你像个娘们一样,叨叨个不停,怎么会丧失这个好机会。”
得,又吵起来了。
朱舜终于知道那天福王世子不拦住他俩了,要是被这两位小伯爷缠住,真是够头疼的。
为了防止两个小伯爷吵个没完,朱舜只能是站到他们俩中间:“行了两位,咱们还是先回京城吧。”
两位小伯爷看不见对方了,冷哼一声,结束了叨叨叨。
兴安伯公子接过家丁递过来的缰绳,堆着笑脸说道:“朱哥你先回去,我们俩还要去大理寺自首。”
自首?新宁伯公子看见朱舜的困惑,抢先一步解释道:“刚才不是把工部左侍郎和右侍郎家的少爷给打伤了嘛,咱们大明的律法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可是犯了罪的,不过朱哥你放心,顶多在牢里住上几天,过不了几天家里就会把我们赎出来。”
兴安伯公子被抢走了表现的机会,怄气道:“行了,别在这废话了,免的连累了朱哥,咱们赶紧去大理寺自首。”
朱舜还没插上话,两位小伯爷叨叨叨吵个不停的离开了这里。
看着两个活宝吵个不停,牵马离开的背影。
朱舜心里感触很多,虽然这两个勋贵子弟在外面的名声不大好,也是两个真的纨绔子弟。
但是成为了他们的朋友,真正让他们认可的朋友,就会收获不亚于袍泽之义的友谊,这也是他们这些什么都不缺的二世祖,最为珍视的东西了。
朱舜早就预料到只要过来就会有截住他,也做好了躺在床上养伤的准备,这是谋划中的一部分。
一来自己受伤了,就能让黄永发彻底没了戒心,二来也为徐光启升迁为工部尚书,除掉两个劲敌。
不过这样也好,朱舜还有别的后手,继续进行下去。
回到京城,两位小伯爷果然是进了大理寺的牢房,不过两位正三品侍郎都没有动静,应该是不希望在这个节骨眼上得罪了勋贵。
黄家冷冷清清的门口,突然变的门庭若市起来,官僚乡绅的管家们拿着礼品,登门拜访。
知道内幕的大晋商是过来巴结未来的皇商,东林党这些官僚乡绅,想跟着黄永发一起吃肉,准备从他这里买走一批水力纺纱机。
黄永发又开始摆谱了,收了礼品就让那些管事滚蛋了,京城的官僚乡绅们第一次吃了瘪,还是让一个卑贱的商贾给打在了脸上。
心里的火气暴涨,京城官邸内不知道摔碎了多少名窑瓷器,但是为了水力纺纱机只能忍了。
很多官僚乡绅因为那几场赌局,差点没家破人亡,全都指望着这种水力纺纱机回本,自然不敢得罪黄永发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欢腾的京城
黄永发养了那么多的账房先生,其中还有一位是会元,当然不会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
相反,做出这个决定全是经过缜密的计算,得出来的一个最佳决定。
黄永发这一次不仅要用水力钻床换来一个皇商身份,依仗着水力纺纱机成为大明第一豪商,还要一石三鸟的借助水力纺纱机,彻底扭转黄家的地位。
因为那几场赌局,现在穷的只能靠借钱度日的官僚乡绅多的是,黄永发正是捏住了他们的这个痛脚,才敢做出这么一个决定。
先压一压官僚乡绅的面子,让他们主动过来求自己,这样结下的香火情可就大了去了。
事情也正像黄永发预料的那样,京城的官僚乡绅们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换上一副笑脸亲自过去送礼。
黄永发知道自己把这些京官给得罪透了,京官住在天子脚下,本来就看不上外地的乡巴佬。
如今被黄永发这个乡巴佬扫了面子,还要堆着笑脸去求他,倘若不是做官多年有了很深的城府,早就带着家丁打上门了。
黄永发心里清楚,却没有在意,只要拿住水力纺纱机这个痛脚,得罪的有多厉害,结下的香火情就有多大。
至于水力纺纱机能否落在手里,那是一定的,宋家要是真的能拿出来一万匹八尺宽布,黄永发都敢把那一万匹八尺宽布给吃了。
三日。
黄永发的宅子门庭若市。
五日。
六部正六品主事,去了黄府。
七日。
六部各司郎中,去了黄府。
十日。
六部的几位侍郎,下榻黄府。
黄永发这十来天可谓是出尽了风头,祖祖辈辈都没这么风光过,朝廷中枢重臣一部的二把手,亲自拜访黄家。
这让平头老百姓出身的黄永发,受宠若惊,乐呵的合不拢嘴,小心接待了这几位中枢重臣,生怕出了差错,得罪了几位郎中。
在几位郎中临走的时候,黄永发更是满口答应,只要有了水力纺纱机第一时间送到几位郎中的家里。
工部左侍郎临走的时候,更是给了黄永发一个差点让他喜极而泣的惊喜,说是只要在明天压下了朱舜的嚣张气焰,就收下黄永发的一个儿子为门生。
这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虽然不知道堂堂工部二把手怎么会对一个小小的九品大使,这么的上心,但是能结下这么一桩善缘,总归是一件大好事。
黄永发当晚就去了一趟崇国寺,豪气干云的给了一百两香火钱,这让熟悉这位大商贾的知客僧,还以为黄永发顿悟了,感慨佛法的高深,连这样的货色都能感化。
这几天,京城上下一片欢庆,有钱的官僚乡绅跑去纸醉金迷,庆祝终于可以把朱舜踩在脚底了。
没有钱的官僚乡绅,也是咬了咬牙,借钱买了一堆酒肉在家庆祝,反正水力纺纱机就要到手了,借上三百两银子也不怕。
不但还得起,他们很快又能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了。
在万众期待中,十一日终于是来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
黄永发从黄府大门走出来,门口人满为患,聚集了很多过来观礼的晋商和官僚乡绅。
他们这次要亲眼看着黄永发,把宋家和朱舜踩在脚底,好好的看看朱舜那张脸难看到什么地步。
“黄员外这一次可要好好的给咱们晋商长长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