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三少爷只是个晚辈,却和他们几个长辈在一起喝酒,不就是在骂他们是老爷的儿子辈。”

    “三少爷还是庶出,老爷这是当着全京城权贵的面,骂其他几位是婢养的,这个仇就结大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决后顾之忧
    黄永发想到那七个老东西一副吃了苍蝇还要咽下去的表情,心里就有一股子莫名的快意,轻描淡写的说道:“本老爷就是让那几个老东西难堪。”

    “要不了多久,咱们手里就会有水力钻床和水力纺纱机了。”

    “结下了死仇又何妨,只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了,行了,尽快让三少爷过去赴宴,千万别晚了时辰。”

    说完这些话,黄永发用昆曲的调子哼着‘八千匹呀,八千匹’走向后院去找小妾了,今天高兴,他要大战两名小妾。

    此时的朱舜把吕员外叫了过来,一起坐在永定河岸边的凉亭里,商量着一些细节:“二十万匹?”

    “两家加起来一个月才能织造二十万匹,是不是少了些。”

    吕员外嘴里的茶水差点没喷出去,这样还少,要是换成普通的踏板织机,一个月能够织造五千匹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不少了。”宋老太爷放下手里的粮食账本,朗声笑道:“别说是二十万匹布了,咱们拿出一万匹布,都能把那帮子通敌卖国的晋商给吓的半死。”

    “只是有一点,朱氏纺纱厂的棉纱虽然便宜,过去还能仗着一台水力纺纱机同时纺出一百锭的优势,勉强给一千台踏板织机提供棉纱。”

    “现在可不够了,咱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解决棉纱的问题。”

    棉纱的问题怎么解决,朱舜心里早就有了定计,他虽不是神仙,没有那个凭空变出来一堆棉纱的本事。

    不过这件事倒是可以交给白家,以白家的能力完全可以运来足够的纱线,另外还可以借助这件事把实业家的触角延伸到江南。

    朱舜还没开口说话,白山子带着几名强壮家丁,背着鸟铳走了进来。

    白山子手里还牵着一头蒙古细犬,这玩意可不便宜,一只上等蒙古细犬可以卖到十五两的高价,快要赶上一匹普通辽东大马的价格了。

    白山子把绳子交给身边的家丁,哪着一支鸟铳走了过来:“老宋,还在这里愣着作甚,赶紧走。”

    宋老太爷虽是个读书人,最大的一个嗜好却是秋闱,他和白山子都是大文豪苏轼的忠实拥趸,尤其喜欢那句充满着豪迈之意的‘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冈’。

    宋老太爷瞧见制作精美的鸟铳,朗声笑道:“白贤弟,这件事先不着急,今天有件事请你帮忙。”

    白山子明显是等的不耐烦了,摆了摆手说道:“有事就快说,免的耽误了时辰。”

    宋老太爷刚要开口说话,朱舜就拦住了他,正好借着纱线这件事把这位来自松江府的大商贾,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另一方面也能借助白山子的人脉,打开江南的市场,把更多的江南商贾一点一点的改变成实业家。

    单是依靠朱舜一人,根本掀不动根深蒂固了一千多年的旧制度,顿了一下说道:“白老爷子,想不想购买一批水力纺纱机。”

    白山子放下了手里的精密鸟铳,神色有些激动的看向了朱舜,不过被他掩饰的很好,一般人看不出来:“朱先生说吧,有什么条件,多少银子一台。”

    朱舜暂时不会卖给他一百锭的水力珍妮纺纱机,只会给他一个弱化版的五十锭珍妮纺纱机,就连水力珍妮纺纱机也不会卖给他,只是手摇版的。

    朱舜笑了笑:“十五两一台,不算贵吧。”

    白山子到底是一位大商贾,没有第一时间答应,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成本。

    过了一盏茶功夫,白山子盯着朱舜认真的说道:“先给老夫来一万台。”

    听到这个数目,宋老太爷和吕员外当场把嘴里的茶水喷了出去。

    朱舜的嘴角也是忍不住抽了抽。

    宋老太爷拿出手帕擦了擦嘴,摇头笑道:“咋的,你这是想把松江府的纺纱作坊全部都给干掉?”

    白山子也知道这个数目有些庞大,一时半会儿的白家也拿不出十五万两的现银,还是坚持说道:“老夫粗略的估算了一下。”

    “要想成为北直隶纺纱魁首,最少需要一万台百锭纺纱机。”

    “毕竟朱先生把纱线的价格定的比较低,纺妇们的月钱又比较高,现在这个灾荒日子,月钱不降低不说还提高到每月四斗黄豆。”

    “既然要加入你们这个圈子了,就要保持步调一致。”

    说到这里,白山子顿了顿,抚须笑着继续说道:“老夫可不想哪天惹的朱先生不高兴,失去购买朱先生发明的新机械的资格。”

    朱舜点头答应了白山子的要求:“这件事就先这么说定了,不过有一件事还要麻烦白老爷子。”

    白山子听到朱舜居然真的答应了,愣住了,一万台只是他理想中的数目,按照多少行商的经验,这个最后敲定的数目能够有一半就不错了。

    白山子的手掌忽然拍在了石桌上,严肃的说道:“老宋和吕员外可都在这里,朱先生可不能赖账。”

    “什么事先生请说,只要白某能做到的就一定把先生交代的事情办好了。”

    朱舜看着难得露出这么严肃表情的白老爷子,说出了后顾之忧:“希望白老爷子运来二十万棉布所需的纱线。”

    白山子脸上的严肃随即消失不见了,抚须笑道:“老夫当是什么事,这事简单,三天之内交给先生。”

    解决了这最后的顾虑,朱舜几人商量了一些细节就各忙各的去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来买近代纺布了
    第二天,黄永发沐浴更衣过后,换上一套用龙脑香熏过的团花丝绸盘领衣,带着十几名家丁招摇的走进了棋盘街。

    宋家棉布铺子门口,早就站满了大大小小晋商家的管事,也有一部分消息灵通的东林党管事,等着今天这个大场面的结果。

    想要水力纺纱机的可不只是晋商,东林党也很渴望建立一间间水力纺纱作坊。

    松江府的官僚乡绅依靠大纺车,一跃成为天下纺织中心,各种棉布一船一船的运往南洋,那已经不是一船一船的棉布了,是一船一船的金银。

    所以晋商和东林党早早的就派人在这里候着,黄永发吃肉,他们也要跟着分一杯羹。

    黄永发还没走进宋家铺子,听见外面动静的朱舜,立即给宋老太爷使了一个眼色。

    宋老太爷手里的那只茶杯,早就拿了半天了,看见朱舜的表情知道黄永发过来了,右手用力往地下一甩:“什么!你再给老夫说一遍!”

    “老夫过来的时候,明明从老家带来十几囷的粮食,怎么才吃了这么几天就不够了。”

    “说,是不是被你们贪墨了!”

    宋老太爷因为性子比较刚正不阿,本就长着一副不怒自威的脸,猛的把茶杯摔成了粉碎,就连刚刚迈过门槛的黄永发都吓了一跳。

    黄永发眼皮子猛的一抖,差点跳到一边去,好在他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很快就把惊吓给压了下去,气定神闲的笑道:“什么事让老太爷生出这么大的怒气。”

    宋老太爷冷哼一声,没有理睬黄永发,火气很大的说道:“赶紧联系几家大商贾,把咱们的布匹全部卖出去。”

    “要是耽误了宋家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养望咳那个赈济灾民,老夫唯你是问。”

    宋老太爷没有理睬黄永发,在黄永发的预料之内,这位出了名的刚正不阿老太爷,要是理睬他们这些和东林党沆瀣一气的商人,那才有问题。

    听到最后一句话里的养望两个字,自认为任何人像他一样唯利是图的黄永发,彻底打消了心里的最后一点顾虑。

    心里冷笑:我为利,你为名,大家都是一丘之貉,装什么清高。

    松竹屏风内的朱舜,脸上出现了一丝敬重,没想到传说中的气节两个字,真的存在。

    宋家作为书香门第,最为重要的东西就是声誉了,宋老太爷这一句养望说出口,宋家百年来的清誉就要毁于一旦了。

    这些年做的善举,还有耗尽家财也要救活灾民的壮举,不仅不会给宋家带来一丝善意,还会成为别人攻讦宋家的污点。

    说他们宋家哪里有那么好心,做了那么多善事,还不是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朱舜看到宋老太爷在说完这句话以后,闭上了老眼,手掌不停的颤抖。

    没了任何顾虑的黄永发,哈哈一笑,改变了让大管家商讨这件事的谨慎,准备亲自上阵。

    反正都是为了做生意嘛,宋家为了买名,黄家是为了图财:“哈哈,本老爷这里有一批粮食,不知道老太爷愿不愿意要。”

    朱舜知道老太爷从现在开始,每说一句话,就等于一步一步的亲手毁了宋家,准备从松竹屏风后面走出来。

    宋老太爷轻轻摇头,这件事只能由他来说了,黄永发如果看见了朱舜,又会再次起疑心了。

    天气已经转凉,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按部就班的慢慢来了,最迟一个月就要把五十万灾民的粮食筹集好,要不然每多上一天就多几十名灾民饿死。

    宋家的清誉固然重要,但是五十万大明子民的性命更加重要。

    宋老太爷把头转过头,脸上的表情换成了一种说漏嘴的尴尬,轻咳了一声说道:“有话快说,老夫心系数十万灾民,没有那个闲工夫在这和你闲扯。”

    黄永发知道宋老太爷这样的书香门第读书人看不起他,见了一部侍郎都不怯场的他,过去倒是挺怕宋老太爷这样的读书人。

    在棋盘街上远远的碰见了,都会躲到另一个巷子里,绕到另一条路。

    黄永发嘴上不承认,但是他面对宋老太爷这样的读书人,心里会不由自主的产生自惭形秽。

    刚才走进宋家铺子看见了宋老太爷,黄永发又是差一点扭头就走,说话也是下意识的把视线放在宋老太爷的鞋上,不敢直视这位刚正不阿的老太爷。

    现在,黄永发不仅大大方方的抬头直视宋老太爷,再也没了一丝自惭形秽,还多了碰见同道中人的从容。

    黄永发没有继续开口说话,刚才是他求着宋老太爷,现在就换成宋老太爷求着他了,没了粮食,看宋家拿什么买来好名声。

    黄永发坐到官帽椅上,招了招手:“先给本老爷上壶茶,咱们慢慢谈。”

    宋老太爷厌恶乌烟瘴气的官场,更加痛恨卖国求荣的晋商,见了这些个给女真鞑子运送粮食铁器的晋商,恨不得拿着一支鸟铳崩了他们。

    当前这个情况,宋老太爷不得不和这个卖国求荣的晋商,坐在一个屋檐下了:“上茶。”

    这句上茶说出口,朱舜旁边的那名宋家总管,猛的闭上了双眼,眼角流下了眼泪。

    宋老太爷还是孩子的时候,宋家总管就是他身边的伴读书童,跟了宋老太爷一辈子,宋家总管很清楚宋老太爷说出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朱舜从旁边的雕竹茶几上,拿着一条毛巾递给了这位老人家,叹了一口气。

    外面的黄永发听到这句上茶,更是得意了,等到茶水来了,抿了一口说道:“本老爷这里倒是有不少的粮食,不知道宋老太爷有多少顺天大幅布。”

    宋老太爷脸上突然出现了一丝急色,焦急的问道:“有多少粮食。”

    黄永发吹了吹热气,淡然笑道:“也不多,足够二十万人吃到明年开春。”

    “二十万人!”说完这句话,宋老太爷果然在黄永发意料之中的很激动,很快又出现了一丝黯然。

    黄永发智珠在握的轻笑起来:激动,应该是有了足够的粮食收买名望,黯然,估计是这个老小子的顺天大幅布不够多。

    一方面是有些灰心丧气了,另一方面这个老小子应该是要唱戏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万匹布
    “果然。”黄永发戏谑的注视着宋老太爷,宋老太爷果然开始在他面前唱曲儿了。

    宋老太爷突然拍了一下松木茶几,装作和黄永发这些晋商势不两立的样子:“买粮食?我宋家堂堂书香门第,岂会和你们这些商人做生意。”

    黄永发看到宋老太爷的这个样子,反倒是乐了,好嘛,正好省去了主动提出对赌的口水:“姓宋的!你把话说清楚了!”

    “我等晋商是低你一等了,还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了”

    提到伤天害理,黄永发突然又不说话了,伤天害理的事还真干了不少。

    宋老太爷指着黄永发的鼻子,破口大骂:“老夫就是看你不顺眼,敢不敢来一场对赌。”

    黄永发差点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但是为了吞并水力钻床和水力纺纱机,只能把这股子得意劲压下去,虎着脸说道:“怎么对赌,你立个章程。”

    “谁要是不敢,谁是孙子。”

    门外的管事们心里一片赞叹,黄老爷好功底,不去唱昆曲儿真是可惜了。

    宋老太爷猴急的说道:“从今天开始,只要老夫能在十天内拿出五千匹顺天大幅布,你那二十万人的粮食就归老夫了。”

    十天?黄永发摇了摇头,宋老太爷过于心急了,看来他为了买名声真的是什么都不顾了。

    十天的时间,最多拿出一千三百匹顺天大幅布。

    这个老东西真敢开口说,张嘴就是五千匹顺天大幅布,真当我不知道宋家和白家是多年的世交。

    这样也好,说明这里面不会有什么阴谋诡计了。

    黄永发抿了一口清茶,淡定笑道:“不如这样吧,你要是能拿出来八千匹顺天大幅布,本老爷拿出来三十万人的粮食。”

    “好!”宋老太爷听说拿出来三十万人的粮食,脸色大喜,张口就答应下来了,也不顾能不能做到。

    门口的各家管事们,看向黄永发的目光多了一丝崇敬,没想到黄老爷的功底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三言两语就把宋老太爷给吃的死死的。

    黄永发笑的越发从容了,继续说道:“你要是输了怎么办?”

    宋老太爷装作胜券在握的模样嘿笑了一声,又赶紧把嘿笑给压了下去,轻咳了一声说道:“输?有白贤弟咳老夫是不会输的。”
1...4849505152...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