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这可是整整十万两雪花银,谁能先一步把朱舜这个活珍宝带到辽东,这十万雪花银就是谁的了。
银子倒还是次要的,贝勒爷可是说了,不管是水力钻床还是朱舜,只要能带走一样,等到八旗兵入关以后,御赐一个皇商身份。
黄永发包括其他几位晋商想不通水力钻床和朱舜,为何这么值钱,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女真人这段时间有多惨。
女真八旗兵之所以不使用火枪,那是因为不管是老式的鸟铳,还是汤若望打造的新式燧发枪,都是老式的三段结合和双层复合式打造。
产量低的可怜不能形成建制不说,还容易炸膛,把八旗兵的手指给炸断,所以一般都是交给汉人辅兵使用。
明朝今年可倒好,自从有了水力钻床,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大批量的装备了边军,还不容易炸膛。
在朱舜身上吃了大亏的皇太极,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想办法偷来水力钻床和朱舜。
可惜,为了瘟疫的爆发,整个北直隶的女真谍子都暴露了,只能把这件事交给晋商了。
黄永发想了半柱香时间,始终没能想到一个好法子,准备去找家里养的那些账房先生商量商量。
这时,家里的一名管事,满脸喜色的小跑进了正堂:“老爷,大喜事。”
黄永发安排这名管事去找族弟黄永贵的下落,自从黄永贵把他家的祖宅祖产卖了以后,一直没有消息:“黄永贵找到了?”
管事摇了摇头,脸上的喜色却不见减少:“那倒没有,不过京城里发生了另一件大喜事。”
“宋家的棉布铺子突然开始卖一种八尺棉布,现在市面上都抢疯了。”
黄永发听到八尺棉布,以他敏锐的商贾嗅觉,觉察到了极大的商机:“多少钱一匹?六钱,还是七钱。”
管事说出了一个价格,让黄永发不敢相信的价格:“四钱银子一匹。”
第一百一十四章 黄永发的算计
黄永发不是不相信,而是根本不可能是这个价格,四钱银子一匹太廉价了,廉价的就像北直隶的上等水浇田一样。
想到北直隶的上等水浇田,黄永发莫名的有些悲伤。
来不及伤感多长时间,黄永发赶紧从黄花梨太师椅上站了起来:“快,赶紧去宋家铺子,告诉他们顺天大幅布黄家全部吃下了,有多少吃多少。”
说完这句话,管事还是一动不动的弓腰站在那里,黄永发急的差点要踹他一脚:“赶紧去,要是被王登库他们捷足先登了,看老爷我不打断你的狗腿。”
管事不是不想动,只是去了也没用:“老爷,宋家说了,铺子里的顺天大幅布只换不卖,要想买他们家的顺天大幅布,就用正常市价的粮食换八尺宽布。”
黄永发本来还担心这里面有什么阴谋诡计,毕竟八尺宽布廉价的让人不得不生出怀疑,听了管事的话,明白了,这应该是宋家老太爷的命令。
也明白管事为什么不去了,不用着急了,这批顺天大幅布注定是黄家的了。
今年其他七位晋商都在趁着灾民没有饭吃这个好机会,大发国难财,手里粮食最多的黄永发却没这么做。
倒不是黄永发有多大的善心,而是他早就瞄上了女真入关以后的皇商身份,今年女真人没从北直隶抢走一粒粮食,日子也不好过。
黄永发准备把手里海量的粮食,无偿的捐给女真人,帮助他们渡过这个难关。
黄永发手里的粮食,少说也能让女真人多活下来二十万的子民,女真一共才多少人。
有了这批粮食,黄永发成为女真的大恩人,等到女真入关了,必定会赏给他一个皇商的身份。
现在不用这么麻烦了,一直找不到突破口的黄永发,凭借这个看似和朱舜没有任何关系的顺天大幅布,却能把水力钻床和水力纺纱机两样东西,全部收入囊中。
水力钻床交给女真人,换来皇商身份的同时,还能让女真人尽快入关。
朱氏纺纱厂的水力纺纱机比松江府的大纺车还要好用,有了这种水力纺纱机,他黄永发就能成为纺纱大王。
到时就可以操纵棉布市场了,棉布的价格还不都是黄永发说了算。
黄永发坐回黄花梨太师椅,想起来一件事,喝了一口茶水说道:“去把家里的账房先生都给请来。”
每次把账房先生们给过来,必定会有大事发生,因为这些账房先生其实就是黄家招揽的一批饱学之士,一批机幕。
半柱香以后,一位位身穿锦绣右衽衣的账房先生,走进了正堂,坐在早已备好茶的太师椅上。
大管家也来了,不过没有走进正堂,带着二三十名身强力壮的家丁,手里拿着鸟铳把四周给围了起来,严禁任何人靠近一百步以内。
黄永发放下手里的茶杯,说了第一件事:“各位计算一下宋家的织布厂,一个月能产多少八尺宽布。”
这些账房先生早在听说宋家铺子贩卖一种八尺宽布,嗅觉灵敏的感到会有大事发生,私下了里已经做过了推衍。
一位中年账房先生站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黄员外经商这么多年,应该清楚大幅宽布需要两个人来织造。”
“两个人从日出到日落,一天最多能织出二十四尺,六天便能织出一匹布,一台织布机一个月最多五匹布。”
“这是按照最大出产计算的,还不算纺妇的休息、患病、织布机的损坏等等。”
“宋家作坊一共有七百台织布机,一个月最多出产三千五百匹大幅宽布。”
另一名中年账房先生站了起来,合上手里青词折扇说道:“这里所说的大幅宽布,是七尺以上的大幅宽布,而不是宋家铺子独一份的八尺宽布。”
“如若是八尺宽布,两名纺妇配合织造的时间将会大大增加,一个月的最多织造三千匹八尺宽布。”
黄永发吹了吹茶杯里的热气,手指抚摸着官窑瓷器的莹润质感,说出了这一次的图谋:“接下来就要借助八尺宽布这件事。”
“还有黄家的粮食,拿宋老头当做一个突破口,赚来水力钻床和水力纺纱机。”
“诸位觉的有几成胜算。”
话音落下,正堂内立即想起来一阵‘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响,账房先生们快速拨动算珠,开始推衍黄永发只说了几个关键字的谋划。
几个关键字也就够了,这些账房先生全是黄永发从大明各地招揽的饱学之士,倘若是还看不透黄永发的谋划,实在对不起每年三千两白银的‘俸禄’了。
一名老账房第一个放下了手里的算盘,不过他没有着急站起来,静静等着大堂内算珠拨动的声音消失。
一盏茶过后,等到所有的账房先生放下算盘,老账房也没站起来,轻敲桌面说道:“黄员外的谋划,应该是想来一次对赌契约。”
“借助宋老太爷迫切想要更多的粮食这件事,用对赌契约把宋老太爷引入一个圈套,借助这个圈套把朱舜手里的水力钻床和水力纺纱机给骗来。”
“所以这场对赌的关键,在于宋家或者说朱舜手上一个月最多能生产多少八尺宽布。”
老账房抿了一口岕片茶,轻笑道:“刚才两位把宋家作坊的织布量算的很清楚,也很正确,不过两位忘了一件事。”
“朱舜手上能够利用的八尺宽布远远不止这些。”
黄永发突然握紧了茶杯,难不成朱舜又发明了什么水力机械,一种可以用水力织布的纺织机。
黄永发胸口有些喘不上气来,费了这么大的功夫,到头来又是无用功。
老账房知道黄永发在想着什么,脸上还是那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悠然,抚须轻笑:“黄员外想多了,朱舜并未发明可以用水力织布的机械。”
“黄员外实在不放心,可以派人去宋家作坊巡视一遍,是否发明水力机械一眼就看出来了,如果把作坊建在水边,怎么遮盖都遮盖不住。”
只是要没有发明出水力机械,黄永发就彻底放心了,示意老账房继续说。
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结黄永发
老账房放下手里的官窑茶杯,说出了刚才那番话的意思:“老夫的意思是说,朱舜手里可用的棋子,不止是有宋家作坊,还有吕家作坊。”
“吕家作坊一共有三百台织布机,也就是说朱舜现在可以利用的踏板织机,一共是一千台。”
“每个月最多生产五千匹大幅宽布,当然了这是极限数字,正常来说,一个月也就在四千三百匹到四千五百匹之间。”
家里的账房们推敲出了精确答案,黄永发心里更有底了,也越发笃定自己的谋划了:“布匹的数量推敲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对于细节的推衍了。”
“原定的谋划是用粮食和宋家对赌,如果宋家能在一个月以内拿出四千匹,咱们就多拿出来一倍的粮食送给宋老头。”
账房们听到黄永发明显送钱的行为,却是笑了,这只是一个诱饵,引诱宋家越陷越深。
宋家一个月的产量最多三千五百匹,按照最低来算,也能拿出来三千匹。
看似是还差一千匹的八尺宽布,但是宋家作坊旁边,还有一个月能拿出一千五百匹八尺宽布的吕家作坊。
这一次,宋家稳赚。
目的就是让宋家尝到甜头,引诱他们陷入下一步的谋划。
黄永发也不喝茶了,放下茶杯问道:“诸位以为,下一步拿出多少匹合适。”
中年账房又一次站了起来:“宋家有了这一次的甜头,第二次肯定会想骗走更多的粮食,建议在八千匹。”
“这么多的布匹,宋吕两家一定拿不出来,看似是在显示他们的白痴,为了粮食已经不管不顾了。”
“其实是做给我们看的,让我们以为宋家吕家真的拿不出那么多的布匹,进行第二次看似稳赢的对赌。”
账房先生们这一次全部出现了笑意,想必这个时候宋家的人定会在背地里嘲笑他们,不知道宋家和白家的关系。
有了白家这一层关系,八千匹多是多了些,还是可以拿出来的。
老账房抚须笑了笑,手指轻敲黄花梨桌面:“这个时候,员外就要出来唱曲儿了,把数目提高到一万匹,切记要表现出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一定要让宋家以为员外是被气昏了头,毕竟因为去年赌局那件事,宋家肯定会觉的员外的脑子不好用。”
“哈哈,员外可一定要唱好丑角。”
“哈哈,是啊,到时在下可要好好看看员外的唱**底。”
“哈哈,许某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黄永发看着怡然大笑的账房先生们,也是笑了笑。
去年赌局那件事,可以说是黄永发从商以来最大的污点,如果不是有朱舜这个异类发明了那几样东西,赌局其实是稳赢的。
今天笑笑也无妨了,永定河边上有没有水力机械那可是清清楚楚,都不要派人潜伏到宋家作坊去查探,拿着千里镜站在河对岸都能看清楚。
没有发明水力机械,单凭人力,宋吕两家作坊能够拿出的八尺宽布都超不过五千匹。
至于松江府的白家,呵,过了黄河就是晋商的地盘,有的是办法让白家运送布匹的商船,翻到在大运河里。
别说是区区几艘商船了,每年漕运赋税的粮船侧翻的都不在少数,怎么翻倒商船,晋商轻车熟路的如同吃饭喝水。
黄永发敲了敲桌子,等到账房先生们的笑声渐渐停止,慢慢站了起来。
负手站立,俯视端坐在大堂内的账房先生们,说出的了一句老成谋国之言。
“为了万无一失,从这几天开始,我会安排一批身强力壮的家丁在河面上盯着。”
“只要发现了水力机械,立即撤销对赌。”
账房先生们看着负手站立的黄永发,这群饱学之士的心里,都是一片赞叹之声。
在这种时刻还能保持冷静,说出这么一番老成谋国之言,真不愧是晋商的魁首之一。
老账房曾经是大明会试第一名的会元,才智在这些账房先生里算是首屈一指,只是后来因为站错了队伍,官场失意。
当个芝麻绿豆的小官,还不如在八大晋商家里谋一个丰厚的差事,要知道他在这里一年的‘俸禄’,比他那个小官一辈子的俸禄都要多。
老账房听到黄永发老成持重的话,也是忍不住点了点头:“员外高见。”
黄永发推衍这场大局的同时,其他七位晋商也是召集了家里的账房先生,推衍这一次怎么才能得到水力钻床和水力纺纱机。
结果都差不多,纷纷感慨黄永发的命真好,时来运转了。
前几次的时运不济,可能就是老天爷对他的磨炼,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这一次鸿运当头,获得一次和宋家对赌的机会。
羡慕是羡慕不来的,其他几位晋商只能感叹一句,时也命也,安排家里的管事去给黄府送了请柬。
有了水力钻床,黄永发以后就是女真入关的第一功臣了,也是皇商了,还不趁着这个时候搞好关系,等到以后想要搞好关系都没机会了。
外面披着皇商这层外衣,手里还有水力纺纱机的黄永发,以后必将成为富可敌国的第一大商贾。
黄永发刚刚把账房先生们送走,便收到了一堆请柬,看也没看一眼,回去找那名最疼爱的小妾白日宣淫了。
大管家拦住了抬脚就要走的黄永发,皱着眉头说道:“老爷,这不合规矩,这每一张请柬都代表着各家的脸面。”
“老爷就算是不想去,起码要回一封谢辞,否则就是当众打各家的脸面。”
黄永发听到这句话,脸色突然有些不好看:“不给他们面子?去年因为赌局那件事,每年年后的一次会面,他们可是没喊本老爷,说是忘了。”
“忘了?呵,他们这是觉的老爷我快要从八大晋商的队列掉出去了,懒的理我了。”
“现在知道过来巴结本老爷了,晚了。”
“想要赴宴也可以,你去把三少爷喊来,让他去陪那几个老东西喝酒。”
听到老爷要安排三少爷过去赴宴,大管家猛的抬起了老脸,褐斑老脸脸色大变:“老爷不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