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朱舜看到大家的心情这么愉悦,只能勉为其难的破坏东林党人的好心情了:“皇上,选拔生员那件事?”

    六部尚书和侍郎们听到选拔生员,好不容易才有的好心情,瞬间就没了,脸色有些难看。

    让他们脸色更难看的还在后面,崇祯没有任何的迟疑,立刻答应了这件事:“准了。”

    “以后京师大学堂可以选拔秀士,只不过标准不能按照大县来,只能按照下县的标准选拔。”

    选拔秀才的童子试,由各地县衙举办,每三年举办两次。

    大县可以选拔三十到四十名,中县可以选拔二十到三十名,下县就只能选拔十人。

    京师大学堂只是一个小小的学堂,却有了县衙选拔生员的大权,看来蒸汽机给崇祯带来的震撼,远超西法党人的预料。

    早在设下这条阳谋的时候,徐光启已经粗略估算过了,能给三个名额就不错了,没想到居然是按照下县的标准。

    六部尚书听到了崇祯的决定,呼吸突然停顿了一下,虽然只是一下,却能看出来这几位庙堂老供奉心情如何了。

    十来位左右侍郎更是忍不住多看了朱舜两眼,做出了与他们深沉城府不相符的表现。

    朱舜却不满足已然达到下县层次的名额,故意叹了一口气:“新式机械的成本可不低,造一台最少要三百两银子。”

    “北直隶管辖八府一百一十六个县,少说也需要一百台蒸汽机,需要的银子可不少。”

    蒸汽机的造价只有一百两,朱舜报出的这个价格,是以后用来卖的价格,也是用来恐吓崇祯的价格。

    三百两一台的价格,果然让崇祯开始愁眉苦脸,国库没钱,内帑也没钱,上哪里找来这么多银子。

    朱舜不留痕迹的递给王承恩一个眼色,王承恩心里了然,罕见的主动说了一句话:“皇上,时间不早了,咱们该起驾回宫了。”

    崇祯心中也了然了,王承恩很少主动说话,只要是主动说话了,肯定是有了什么主意。

    估摸着又是朱舜这小子,有了什么坏水,可以解决银子的问题。

    不过,这个坏水,朕喜欢。

    崇祯心情不错的问了一句:“这种喷吐烟气的新式机械叫什么名字。”

    朱舜转身走到坪台边缘,看着一字排开的蒸汽机,意气风发的说了一句。

    “大明蒸汽机。”




第一百四十七章 钳工等级
    崇祯起驾回宫了,文武百官们再怎么不舍得大明蒸汽机,只能老老实实的跟着一起回去。

    东林党人想到煮熟的水力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就这么没了,心情都不怎么好,尤其是考功司的魏郎中,更是面无人色。

    来的时候身边还围着一大圈官员的他,现在只剩下孤零零一个人,内定的那个侍郎别想了,仕途也彻底完了。

    朱舜把这里的收尾工作交给张焘,带上三名弟子回京师大学堂了,旱灾的事情暂时结束了。

    蒸汽机已经造出来了,是时候建立一家机械局了。

    朱舜和三名弟子吃过丫鬟送来的晚饭,天色已经彻底黑下来了,却没回自己的那间茅草屋,坐在了大弟子种的一株柿子树下。

    没过多久,篱笆墙外面停了几匹辽东大马,王承恩背着一支燧发线膛枪跳下了战马,带着几名东厂番子走了过去。

    推开柴门,王承恩让那几名东厂番子守在门口,独自一人走了进去。

    月光皎皎。

    朱舜坐着一张官帽椅,面前摆着一张云纹茶几,茶几上摆着一壶热茶,给王承恩倒了一杯。

    王承恩坐在对面的官帽椅上,象征性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朱先生说吧,到底怎么才能让朝廷不费一分银子,得到一百台大明蒸汽机。”

    朱舜摇了摇头,平静道:“我也没有办法。”

    王承恩的手指快速敲击了几下官帽椅的扶手,沉默了一盏茶功夫,继续说道:“先生就不要打哑谜了,一定还有别的办法。”

    “要不然以先生的性子,肯定不会冒冒失失的就给咱家使眼色。”

    朱舜点了点头,说出了另外的办法:“免费得到是不可能,不过可以让朝廷不花一分银子,使用一段时间。”

    王承恩放下了茶杯,手指也停止了轻敲的动作,认真的看向了朱舜。

    朱舜没有继续说那个办法怎么施行,反问了一句:“大明的宗室和勋贵,应该有不少的矿山,这些矿山开发的情况怎么样?”

    王承恩作为脑子里装着一间文馆的六眼秉笔,对于大明各地的黄册矿税,张嘴就来:“确实有很多矿山,只可惜那些埋在地下”

    说到一半,王承恩突然不说话了,看着朱舜的目光多了几分慎重:“先生的意思是”

    朱舜拿出一张地图交给了王承恩,看来是要用这个胜负手,捆绑王承恩:“接下来我要建立一家机械局,负责打造这些蒸汽机。”

    “蒸汽机能从十几丈深的地方把水给抽上来,对于那些矿井来说意味着什么,王公公应该清楚。”

    王承恩又开始轻敲官帽椅扶手,敲的极快:“变废为宝。”

    “只要朱先生放出消息,估计整个京城的达官显贵都会坐不住,想尽办法也要从先生这里买走一台大明蒸汽机。”

    朱舜等到王承恩拿起来那张地图,也没解释,相信这位六眼秉笔只要看一眼上面的标记,应该就会明白自己的意思:“不错。”

    “这种蒸汽机只有我能打造,整个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我说卖给谁就卖给谁,说不卖给谁,跪下磕头也没用,死死的卡住了他们的脖子。”

    “到时候附加一条借给朝廷使用半年的条件,王公公你说他们会答应吗。”

    王承恩扫了一眼地图,猛然握紧了地图边缘,只不过动作很轻,很难让人察觉:“别说是半年了,就算是一年时间,他们也会巴不得答应。”

    “先生还真是福星,任何难题到了先生手里,都会迎刃而解了。”

    王承恩把地图叠起来放进怀里,拱手道:“请先生尽快办成这件事,毕竟距离立夏不远了,田里的种子可等不了太长的时间。”

    朱舜亲自送到大门口,拱手道:“王公公放心,最多三天就能办好这件事。”

    送走了王承恩,累了一天的朱舜躺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

    朱舜用宋家送来的牙刷一样的东西,还有白芷、沉香、茯苓等药材熬成的牙膏,洗漱完毕,随手拿着一个木蜜金毛面,走出了京师大学堂。

    骑着小毛驴来到对岸,一直向北前行,没在朱氏纺纱厂停下来,停在了北面的一处新厂房。

    青砖黑瓦,门口放着两只镇宅狻猊,没有悬山式的屋脊,只有高大的厂房。

    朱舜推开青黑色木门,迈过门槛走了进去,空荡荡的大院里站着一群打着补丁的匠人。

    掌厂朱玉昨天得到了马夫的传话,今天一大早立刻带着一群王恭局匠人,走进了这处一个月前就已经完工的厂房。

    为了建造这处厂房,花了足足一千两银子,不过朱家只掏了一百两银子的小头,剩下的大头全是两名弟子孝敬恩师的。

    永定河旁边的土地很快就要涨价了,朱舜索性从王恭局一直买到了煤矿区,有的是地方建造厂房,便把这间新厂房建造的很大。

    王恭局的匠人和大明其他地方的匠人不一样,已经能熟练的使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测量单位也改成了毫米、厘米、分米。

    这些都是西方用了几百年时间,一点一点积累的心血成果,朱舜拿来变成大明的东西,从来没觉得不好意思。

    朱舜走到匠人们面前,指着一个个临时搭建的匠作间说道:“现在开始打造燧发枪的机心制动器。”

    决定建立机械局了,首先要把最重要的匠人问题给解决了。

    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体制问题,要想把一个工厂变成世界级的工厂,最关键的也是体制。

    为了规范化,以后这些匠人也不叫匠人了,全部改成钳工。

    分为五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这前三个称呼不变,后面的两个技师和高级技师,改成更为唬人的大匠和大家。

    初级、中级、高级、大匠、大家五个等级,以后每年考核一次,按照等级给月俸。

    朱舜看着这群开始打磨机心制动器的匠人,真的很希望里面能出一位传说中的八级钳工,也就是大家级别的钳工。

    八级钳工是建国初期特设的一种称呼,那时候国家一穷二白,很多精密的机械都是依靠传说中的八级钳工,手工车出来的。

    威慑世界的蘑菇云,就是八级钳工用一双手车出来的,到了这种等级的钳工,车出来的东西比机器还要精密。



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机械局
    燧发枪的机心制动器不是太难,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基本上都制作完成了。

    朱舜拿着千分尺从第一个匠作台开始,一个一个测量他们制作的机心制动器,按照等级划分的标准评定他们的等级。

    初级钳工的误差为0.4mm,中级钳工的误差为0.2mm,高级钳工的误差为0.1mm。

    朱舜测量完所有的机心制动器,结果很让他满意,这一批匠人大部分都达到了中级钳工的标准,甚至有几个人达到了高级钳工的标准,远远超出了朱舜的预期。

    朱舜让这些匠人放下手里的工具,重新聚集在自己面前,说出了喊他们过来的目的:“本官今天把你们叫过来,是为了给你们一个挣钱的机会。”

    “明天,京师大学堂会颁发给你们一种钳工证书,凡是达到初级钳工标准的一个月五钱银子,中级钳工每月八钱银子,高级钳工每月一两银子。”

    “只要进了机械局,每天的口粮,机械局全包了。”

    听到最后一句,匠人们顿时就沸腾了,当前这个年月做工就是为了有口饭吃,朱舜把他们的口粮包了不说,每个月还给那么多的银子。

    这样的大好事,上哪也找不到,这些匠人们差点把朱舜当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了。

    “头,怎么才能进入机械局?”

    “是啊是啊,朱大使俺们怎么才能进入机械局。”

    “头,我当年可是你手下的匠人,咱俩可是自己人。”

    朱舜看着七嘴八舌询问的匠人们,说出了给他们这么好待遇的原因:“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要想进入机械局必须要先成为朱家的家丁。”

    听到家丁两个字,匠人们全部不说话了,朱舜这是要他们签了卖身契,成为朱家的仆役。

    那可是最没有地位的贱籍,这年头除了真的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谁会愿意去给别人当个贱籍仆役,死了以后怎么面对祖宗。

    朱舜知道他们可能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条件,但是不接受也得接受,机械局打造的东西可是蒸汽机,属于高端制造业。

    朱舜肯定要把高端制造业牢牢的掌控在手里,如果不把机械局的钳工变成朱家仆役,万一被东林党人挖走了,自立门户,很有可能仿制出蒸汽机。

    为了留给他们一些时间考虑这件事,朱舜离开了新厂房,前往了京师。

    准备让自己的两个好兄弟兴安伯公子和新宁伯公子,请来一些人过来观看机械局的剪彩仪式。

    陈衢是这群匠人里比较年轻的一个,也是仅有的几个高级钳工之一,更是朱舜一手提拔的嫡系匠头。

    陈衢年纪轻轻能够成为高级钳工,天赋是一方面,更主要是他十来岁就出来做工了。

    父母在他十岁那年就去世了,家里还有五个弟弟妹妹要养活,长兄为父,陈衢作为家里的老大,必须要扛起家里的重担。

    陈衢做事比较能吃苦,宗族的一些叔伯长辈经常也会接济他们,勉勉强强把几个弟弟妹妹都拉扯大了。

    二弟今年十六岁了,马上就要到娶妻的年纪了,这年头娶妻的花销可不少,少说也得二十两银子。

    但是以陈衢家里的情况,能够养活几个弟弟妹妹都很不容易了,哪里还有余钱给二弟娶妻。

    大妹今年也十四了,等到大妹出嫁的时候,陈衢还想着给大妹置办一些厚实嫁妆,他可不想大妹嫁过去以后被娘家人看不起。

    陈衢平时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不爱说话,但他却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家里虽然很穷,但他作为大兄却不能让人看不起弟弟妹妹。

    陈衢的年纪不小了,也有一个喜欢的女人,长的不是很漂亮,却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温柔女子,一直在等他。

    如果签了这个卖身契,成为了朱家的仆役,陈衢这辈子都不可能和那名温柔女子在一起了。

    毕竟谁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仆役,还是九品小官家的仆役。

    就在所有匠人们拿不定注意的时候,陈衢突然站了出来,走到掌厂朱玉面前:“朱掌厂,算我一个。”

    有了陈衢的带头,又走出来十几名匠人决定签了这份卖身契,掌厂朱玉点了点头,让他们去机械局建造的厢房挑选一个房间。

    掌厂朱玉带着其他没有签订卖身契的匠人,回了王恭局,按照大哥的嘱咐,直到招满了三十名钳工。

    其中初级钳工十二人,中级钳工十二人,高级钳工六人。

    一名高级钳工带着两名中级钳工和两名初级钳工,五人一组,一共分成了六组。

    以朱舜现在的地位,没有资格请来大批皇亲国戚和勋贵过去参观剪彩仪式,好在他有两个好兄弟,这两个好兄弟在牢里待了半个月就出来了。

    不过却被老爹给禁足了,哪也不能去,就只能在家里待着。

    永昌侯公子,保国公公子,甚至就连一位王爷家的世子过去,兴安伯新宁伯都没让自己儿子出去。

    朱舜一个小小的九品大使,说是有要事找两位小伯爷,兴安伯新宁伯考虑了一盏茶功夫,竟然决定让儿子去见朱舜。

    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十台大明蒸汽机的事迹早就传开了,兴安伯新宁伯还特地派人过去瞧了一眼。
1...6162636465...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