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孙元化说了也没用,朝堂的局势掌握在东林党手里,别说区区一个孙元化了,就算是徐光启站出来也没用。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几位尚书皱起了眉头,没有心思继续养神了。
考功司的魏郎中突然走出了朝班:“臣附议。”
如果说只有他一人站出来,有可能是被西法党人所收买了,魏郎中走出朝班以后,各司郎中纷纷走了出来。
“臣附议。”
“微臣附议。”
“臣附议。”
六部各司郎中走出来一大半,附议了这件事。
这么多郎中同意了这件事,五位尚书反倒是轻松了,朱舜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收买这么多的郎中。
庙堂争权夺利,说白了就是利益的交换,这么多的郎中附议这件事,只能有一个解释。
那就是有足够大的利益,驱使他们这么做。
一位侍郎故意往后站了站,低声喊了一名郎中的名字,询问他们究竟怎么回事。
那名郎中就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粗略的说了一遍,着重说了水力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
那名头发花白的侍郎,在听到水力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以后,长出皱纹的老脸,明显出现了一丝笑意。
这位中枢重臣不出意外的也动心了,不动心不行,只要有了这两种新式机械,宗族就有了一种十世富贵的手段。
侍郎把这件事转述给了几位尚书,他们深思熟虑了片刻,也觉得这件事可行,首先朱舜不可能解决旱灾,也就不可能获得选拔秀士的资格。
只要朱舜解决不了旱灾,可以纺出一百锭的水力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就是他们的了。
空手套白狼,套来的还是十世富贵。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等了半柱香时间,始终没见到一个人出来反对,全都是赞同,赞同的人还都是东林党人。
这就让崇祯感到诧异了,秀士这件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说服这么多东林党人,面无表情的说道:“孙爱卿,这个旱灾如何治理?”
听到皇上说出这番话,孙元化这些西法党人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果然就像朱舜预料的那样,这件事成了。
孙元化不留痕迹的擦了擦手心的汗水,轻松笑道:“微臣正要说这件事,怎么治理旱灾,微臣也不好解释,皇上明天去一趟京师大学堂,自然就明白了。”
崇祯心想肯定是朱舜这小子又发明了什么新式机械,可以用这种新式机械缓解旱灾,至于彻底治理,估计是不可能的。
崇祯面无表情的说道:“就依爱卿说的办,明日,朕摆驾京师大学堂。”
各司郎中觉的自己可以回去庆祝了,看这样子,朱舜准备在京师大学堂搞一场求雨祭祀。
当前这个年月,旱灾是注定的,求谁也没用。
第一百四十五章 启动十台蒸汽机
四月初二,崇祯为了省钱依旧是不顾几位内阁宰辅的劝谏,轻装简行,叫上足够的锦衣卫护卫在四周,带着文武百官去了京郊的蒸汽机作坊。
距离蒸汽机作坊只剩下五六里路程了,崇祯走下了銮驾,其他官吏再怎么不情愿让干净的官靴踩在泥土上,只能从官轿里走出来。
好在已经快四个月没有下雨了,乡野小道只是干裂出一道道裂缝,尘土比较多,没有肮脏的泥水。
崇祯常年待在紫禁城,知晓北直隶发生了大旱,是从一份份奏章上看到的,看到的只是一堆文字。
现在亲眼看到这副土地干裂,河流干涸的凄惨景象,顿时说不出话了,沉默的一步步走了过去。
只要朱舜能够治理大旱,就算是给他一个秀才的选拔资格,又何妨。
最起码朱舜可以帮助他,让这个国家变的越来越好,那帮子八股文选出来的官僚,只会趴在大明王朝上吸血。
前面的崇祯沉默不语,走在后面的东林党成员,心情却是越发的好了。
土地干旱成这个样子,朱舜要是还能治理旱灾,那才有鬼了。
东林党成员已经开始讨论,怎么分配水力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了,打造这种新式机械可不简单,耗费的时间比较长,肯定要先给几位尚书和侍郎。
考功司的魏郎中已经取代了文选司的方郎中,成为了众郎中之首,毕竟帮助六部尚书和侍郎获得了一场大富贵的他,已经内定为一部侍郎了。
不管担任工部尚书的那个人是工部侍郎,还是其余六部的侍郎,只要有空缺,正三品的官帽子必定落在他的头上。
方郎中做了多年的六部侍郎之首,过去谄媚他的官员们,全部跑去谄媚魏郎中了,心里空落落的有着很大的落差。
但是没办法,谁让魏郎中第一个站出来附议,整治朱舜的大功当然落在了他的头上。
方郎中想到曾经给自己端茶倒水的魏郎中,用不了多久就要骑在他的头上,心里又是极大的不痛快。
方郎中慢慢眯起了眼睛,盯着魏郎中的后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崇祯和文武百官想着各自的事情,很快就靠近了蒸汽机作坊。
来到这里,首先看到的是一片广阔的深坑。
深坑旁边用泥土堆起了一座坪台,坪台也很大,容纳上千人不成问题。
张焘早早的就在蒸汽机作坊的门口等着,看着越来越近的皇帝,心情不免有些激动。
他只是一个从六品小官,哪里有机会见到皇帝,更不要说有机会说上几句话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朱舜,张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激动过,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认为自己做出的决定特别正确。
张焘深吸一口,努力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在一名小太监的带领下,走到了崇祯面前:“皇上这边请,治理旱灾的办法就在高台上。”
崇祯看着不远处的高台,点了点头,面无表情的走上了这座大概有四层木楼高的坪台。
站在平坦的坪台上面,视野极其开阔。
前方是一片广阔的深坑,向前绵延过去,看不见尽头。
坪台东面是广袤的土地,只可惜这些本该长出青色秧苗的田地,全部干裂出了一道道大口子,看起来极为触目惊心。
坪台的西面是永定河,这条流经很多州府的大河,水位骤降,已经露出了河底的黑色淤泥。
跟在后面一起走上来的东林党人,看到泥土堆砌出来的坪台,彻底放心了,祭坛都造出来了,看来朱舜真的是要求雨。
只是永定河岸边矗立的十个铁架子,是个什么东西,造型如此的怪异。
永定河岸边。
朱舜身穿鹌鹑补子官服,手里拿着一杆红色大旗,站在一排蒸汽机的中间。
神采飞扬。
宋士慧、宋士意、焦勖等十人,铲好了一锨煤炭,抬头挺胸的站在蒸汽机的火窑旁边。
全神贯注的盯着那杆红色大旗。
等到崇祯带着文武百官走到坪台,站稳了。
朱舜用力一挥红色大旗,神采飞扬的大喊道:“烧火!”
听到这声号令,十人立即把手里煤炭填进火窑里,迅速跑到火窑旁边,拉动风箱。
一息。
两息。
三息。
一盏茶功夫过后。
十个火窑全部冒出了熊熊的大火,烧舔着蛋形容器,渐渐冒出了一股股白气。
没过多久。
“轰!轰!轰!”
寂静的旷野被一道道轰鸣所打破,十台蒸汽机不停的运动起来,喷烟吐火,声音轰鸣。
崇祯和文武百官听到炸响耳朵的轰鸣,全都吓的不轻,慌忙抬头看向天空,还以为天上打雷了。
他们看了看天空,太阳还是高高的挂在天上,还是那个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没有一点打雷下雨的意思。
“皇上快看!永定河岸边有十个龙王爷。”
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崇祯和文武百官迅速看向了永定河岸边。
高耸的永定河堤岸上,矗立着十个钢铁巨兽,正在往外吞吐着火焰,一股股白气不停的冲出来。
恍若龙王爷下凡了。
很多信奉道释两教的官员,慌忙跪在了地上,嘴里念念有词,甚至有不少官员开始给蒸汽机磕头,迎接龙王爷的降临。
坪台上很快就跪倒了一片,只有崇祯和一部分高官重臣站在原地,却也是僵住了身子,目瞪口呆的看着蒸汽机。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使得很多高官重臣也跪在了地上,其中甚至有一位正三品的年老侍郎。
十道水柱从蒸汽机里冲了出来,落在下方的深坑里面,源源不断,形成了十道瀑布。
崇祯和宰辅尚书们的脸色瞬间就变了,心想难不成真的是龙王爷显灵了,一动不动的看着眼前天方夜谭的一幕。
跪在地上的官员们,也是赶紧抬起了脑袋,呆呆的看着蒸汽机往外喷水。
就这么看了一上午。
十台蒸汽机抽了一上午的河水,坪台正前方的深坑,变成了一片水光粼粼的湖泊。
波光浩渺,不见尽头。
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机的价格
朱舜为了让十台蒸汽机喷水的时候,造成最大的震撼效果,特意把河堤边缘的落水处挖了三丈多深。
深坑的其他部分,还不到一丈深,只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留给崇祯和文武百官半柱香的缓冲时间,估计他们也缓冲的差不多了。
朱舜带着三名弟子走了过去,走到了崇祯面前,平静道:“皇上,微臣没有说错吧,有办法治理旱灾。”
崇祯递给王承恩一个眼神,王承恩询问道:“请问朱先生,龙王爷什么时候离开。”
“哈哈。哈哈。哈哈。”
一直站在旁边看好戏的西法党人,哄堂大笑,痛痛快快的笑了很长时间才停下来。
朱舜也是淡淡的笑了笑,解释道:“王公公这可不是龙王爷,是本官发明的一种新式机械,可以从十几丈深的地方把水给抽上来。”
“王公公要是不信的话,可以看永定河的岸边,现在应该形成了十个抽水涡流。”
崇祯从旁边的小太监手里接过来千里镜,望向了永定河岸边,果然形成了十个很大的涡流:“爱卿真是社稷之福,有了这十台新式机械,旱灾就不值得一提了。”
跪在地上的官员们,尤其是东林党人听到这是一种新式机械,讪讪的从地上站了起来。
拍了拍官服上的灰尘,就像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面不改色的谈论这种新式机械。
脸皮可真是够厚的。
一位没有进入任何党羽的官员,突然问道:“朱大使,本官能不能近距离参观这种新式机械。”
朱舜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平静道:“请便。”
这位穿着云雁补子的官员刚刚走下坪台,立刻就有其他官员接着询问。
“朱大使,本官是否有幸瞻仰这种新式机械。”
“朱大使,本官以前和你二叔喝过一次酒,你看”
“朱大使,本官去年在官窑还和你爹说过几句话,你看……”
朱舜同样是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只回答了一句:“大家如果想看,请随便观看。”
这句话刚说完,一大群官员乌泱泱的冲了下去,穿着鹌鹑补子的九品小官,穿着白鹇补子的五品高官,还有几位穿着孔雀补子三品大员。
满朝文武都对这种喷烟吐火的蒸汽机,有着极大的兴趣,纷纷过去仔细观看。
都是围在四周,没有一位官员真的敢靠近蒸汽机,谁知道这种喷烟吐火的钢铁巨兽,会不会吃人。
一位头戴乌纱帽,身穿鹭鸶圆领官服,脚踩黑色官靴的年轻官员,实在是忍不住了,挤出了人群。
其他官员瞧见真的有人敢做先驱,像是市井老百姓看热闹那样,开始起哄了。
“陈府丞,赶紧去赶紧去,你要是敢摸,回头本官把那支上好的湖笔送给你。”
“本官以前就说陈府丞最有骨气,你们还不信,现在应验了吧。”
“陈府丞好样的,有种,没给姓陈的丢人。”
陈府丞从人群里挤出来,只是一时冲动,现在听到身后的起哄,脸色立马就黑了。
他也害怕那个喷烟吐火的钢铁巨兽突然伸出一张血盆大口,一口把他吞了,但是照现在这个情况来看,不过去也不行了。
陈府丞咬了咬牙,小心翼翼的走过去,在蛋形汽缸上抹了一下,‘噌’的像只兔子一样,马上就窜回去了。
“哈哈。哈哈。哈哈。”
围在四周的官员们,扶着乌纱帽哈哈大笑起来。
第一台蒸汽机距离坪台不远,只有不到一百步的距离,站在四层木楼高的坪台上,可以清晰望见下面发生的一切。
崇祯忍不住笑了。
王承恩和其他留在坪台上的中枢重臣们,也是抚着白胡子笑了,欣慰的笑了。
西法党人们笑的却有些玩味,当初亲手摸过这种新式机械他们,知道陈府丞恐怕不是因为害怕才跑那么快,而是因为手被滚烫的蛋形汽缸给烫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