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调教大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叹伶仃
不过大隋朝堂上活跃的汉化鲜卑人还真不在少数,而且还有不少身居高位。诸如贺若氏、独孤氏、宇文氏、尉迟氏等等。当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强迫鲜卑人改姓,使得大部分鲜卑人都已经忘却了在草原上驰骋的雄风。
再加上如今草原已经是突厥人的天下,使得这些鲜卑人不得不留在大隋,并且和汉人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
“六品武贲中郎将杨义臣,拜见天使!请恕末将盔甲在身,不能全礼!”
杨义臣身披战甲,头戴鹰盔,腰间悬着一口长刀,就连抱拳施礼的模样都无比雄壮。
如果秦风是个白身的话,那杨义臣自然不用拜他,客气点叫一声秦先生,不客气的话,叫一声小兔崽子也没啥毛病。可如今不同,秦风手中那根名叫符节的东西可不是用来好看的。
这玩意的权利大得很,最简单的一件事就是,毫无理由地砍下他杨义臣的脑袋,还不用负责。
秦风伸手虚扶了一把,笑道:“杨将军快快请起,连累杨将军千里迢迢随我跑这一趟,子玉心中甚是不安。”
杨义臣很明显是个厚道人,闻言爽朗一笑,毫不在意道:“为了大隋,哪有什么连累不连累的,倒是末将久闻天使大名,今日得偿一见,平生幸甚!”
和会说话的人聊天就是舒服,秦风满意地点了点头,至少杨坚没在这件事上蒙混自己,而且连杨义臣都陪着他,这趟应该不是送死了吧?
“奴婢罗元,拜见天使。”
一旁的老宦官凑了过来,看样子至少得五十上下,满脸的褶子,两条修长的眉毛一抖一抖,嘴唇却红得可怕。一条脊梁弯的很彻底,走路的时候都见不着抬脚,如果不是胸腹间有些明显的起伏,杨义臣也见怪不怪的样子,那秦风定然会以为自己遇到了僵尸。
“罗太监无需多礼。”
对于这一位,秦风实在是不敢伸手去扶,否则若是少点什么零件,他秦风长一百张嘴都说不清了。
抬头望了望天气,秦风翻身上马,手中符节高高举起。
“出发!”





调教大隋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路向南
对于秦风来说,这趟公费旅游除了有些生命危险之外,其他还是不错的。
毕竟重生一年多的时间,他始终就在大兴城附近这一亩三分地转悠,根本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不过在出发几日之后,秦风后悔了。
因为歌词里都是骗人的,外面的世界一点都不精彩。
除了仿佛宝石一般蔚蓝的苍穹残存着几分美感之外,天地间的景色根本没有太多的区别,刚刚抽出嫩芽的树木,郁郁葱葱的田地,如果说刚刚出城的秦风还对这些景色充满着新鲜感的话,如今的他早已对这千篇一律的景色充满了厌烦。
官道旁的村庄还是土坯茅草房构建成群,炊烟少得可怜,面黄肌瘦的贫穷百姓伛偻着身身躯,蜷缩在很远的地方看着秦风这出使的队伍,眼中甚至没有艳羡和希冀,唯有永恒的麻木。
离大兴城越远,这种情况就愈发严重,秦风的心情不好,与其说是景色不如他意,倒不如说这些连庄户都当不上的百姓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百姓要的只是一口饱饭,真的有那么难吗?
一开始,秦风还会把干粮拿出来接济百姓,可随着时间的增长,他放弃了这种行为。
不是因为看得太多而变得麻木,而是他管得了一个、十个,管不了千个、万个,管得了他们今天,却管不了明天。
他想要的是治本,而不是治标,所以,推出一种高产的作物已经迫在眉睫了。
使者队伍自大兴城始,经弘农、襄城等郡,一路缓缓向东南而去。考虑到食宿的问题,县城以下的驿站根本供应不起他们人吃马嚼,所以每日走的路程并不是很长。
不过这段路程走下来,秦风倒也不是一无所获。
而最大的收获绝对不是百姓们过得有多困苦,这事他早就知道,只是这次看得更加直观而已。
他最大的收获是,战马之精贵,竟然远胜士卒。
或许是承接鲜卑王朝的缘故,大隋的骑兵很多,养马更是一种风尚。不过在从前的秦风看来,马这东西就和后世的车一样,代步工具而已,需要的时候拿出来骑骑,不需要的时候放在马厩里喂点草,最多再喂点精料便是。
可如今,他却发现不仅如此。
他亲眼目睹那一百骁骑卫,包括统率杨义臣在内,休息吃饭之前绝对不会去干别的事,而是伺候他们的战马。
刷毛,整理马鞍,查看马匹是否有什么伤处,然后用贴身携带的布槽装黑豆等精料喂马。
要知道那可是布帛做的马槽!
甚至很多人连自己里衣都是粗麻做的,但这个马槽,却没有一个人吝啬。
等马吃饱之后,事还不算完,还得给马喂水。这个水可不是把马牵到河边,让它自己喝就完了。
水不说烧开,但不能凉,要是冬天的话,更不允许有冰碴,必须要温和。
这么一整套下来,没耐心的人能被烦的不行。更重要的是,这不是偶尔的行为,而是每天的必备功课。
后来秦风打听过,既然大隋马多的话,为啥还这么精贵?
答案嘛...有点残酷,大隋的马是不少,但那基本是鲜卑人留下的底子,如今的大隋,只有关陇、河西、河东、辽西诸郡产马。而这其中,河东、辽西的马耐力佳,但个子矮,用来拉货没得说,用来当战马却不太合适。
也就是说,整个大隋只有关陇、河西才产上等战马,能不精贵吗?
秦风琢磨着自己是个理论大师,但杨义臣这货看着应该参与过不少战争,本着虚心求教的心思,秦风询问了不少关于军事上的东西。
然后...
三观碎了一点啊!
秦风真的觉得自己之前的认知有些丢人,原来打仗不是骑着马,拿着刀,穿着甲胄,然后上战场开干就是了的活。
原来大战之前还要征发兵役。
正经的士卒用到的装备很复杂,而且一路上要消耗的粮草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让这些将士抗着这些东西赶到战场,别说打仗,没把他们自己累死就是好事。
于是乎,兵役,也就是民夫,就是干这个事的。一个步卒少说要配一个民夫,一个骑兵则至少需要三人。
也就是说,别看古时打仗动辄几十万几十万大军,水分可大了去了,少说一半以上都是民夫。
而另一件最颠覆秦风看法的东西则是甲胄。
在秦风原本的印象之中,甲胄这东西应该是每一个士卒必备的,而上一世的电影和电视剧同样也都说明了这一点。
可用杨义臣的话来说,那玩意就是装点门面的货色。
不是说甲胄没用,这东西能从夏商一直到清朝,数千年始终存在,足以证明这东西绝对是有用的,而且穿戴甲胄绝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伤亡。
可甲胄这东西实在太精贵,别说士卒,大隋如今勉强能做到旅帅每人一件,再往下的队正有没有,那就要看你所属的大军究竟受不受到重视了。
这年头的技术不足,矿藏开采很困难,而想要打造一副铠甲,需要消耗的铁料实在太多了,这事很奢侈。
别的不说,打造一副铠甲的铁料足够铸成十几二十个枪头,只要安上根木杆就是杀人利器,为什么要打造铠甲?
而且,这年头铜同样也少,在铜不够的时候,铁也是会被拿来造钱的。这东西打造铠甲,那概念基本就和后世用白银、黄金打造枪炮一样,谁家能这么奢侈?
所以,除去冲锋陷阵的将士、戍卫大兴的十二卫、大将的私兵亲卫之外,大隋其他的将士少有盔甲,有也是最为低等的皮甲。用牛皮、羊皮之类的制成,最多在要害的地方在缝制一点铁皮,防护作用...聊胜于无。
当然,也不是说大隋的普通将士就一辈子都得不到铠甲了,有一种情况例外。
送死的时候!
什么时候战况恶劣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或者是需要敢死队打破僵局的时候,上面就会给这些基本上必死的将士发一身铠甲,让他们荣耀的离去,一种悲哀到极点的体面。
老实说,秦风之前还没这种感觉,毕竟他麾下那一千余人虽说也没有铠甲,但他以为那是因为还没有训练成型,等到训练完毕才会配备。
可如今看来,这一千余人应该是属于杨广的私兵,兵部能够调给他一百工匠,而且没有计较他大闹兵部的事,绝对可以说是网开一面,宽宏大量了,毕竟这确实不是人家兵部份内的事。
秦风的问题很多,杨义臣没有架子之余,也颇为健谈,两个人倒是乐在其中。
不过使者队伍中的另一个头领就不是那么好说话了。
当然,不是说罗元这个太监不待见秦风,而是人家年纪大了,走路都颤颤巍巍的,你好意思拉着人家说什么?
在为数不多的攀谈之中,秦风倒也不是毫无收获,至少他明白了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
原来这年头,太监也是不能乱叫的。
黄门、公公、宦官、阉人、老公,这些都是宫里内侍的别称,但绝对不能统称为太监。
因为太监是宦官中的官名,整个大隋也只有寥寥几个,没有任命绝对不能随意称呼。
否则...皇帝或许不会说什么,但那些失去了男人最重要零件的家伙,敏感的心眼儿绝对比针尖还小。人家本来就为数不多,值得称道的地方,还被你给剥夺了,放到和那些小宦官一样的位置,谁能乐意?
轻的,你叫太监的那个小宦官可能会被干掉,重的,保不准在皇帝面前给你上上眼药。
别看杨坚压制太监压制的很厉害,但同样一句话,人家改个语气,甚至改个断句就能延伸出很多不一样的意思,你受得住人家的惦记吗?
罗元毫无疑问是有被称为太监资格的,作为掌案太监,罗元绝对是太监中最巅峰的那么几个之一。
顾名思义,掌案太监的职责是管理皇帝的龙案,上面的奏折、御笔之类的东西,都在人家的职责范围之内。虽说比不上内侍总管那么牛叉,但至少能在皇帝面前自称为臣,而不是自称奴婢了。
就在这种总体颇为融洽的气氛之中,使者队伍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抵达江北要郡庐江郡治合肥城。
庐江郡基本就是秦风在大隋境内的最后一程,只要渡过大江,那他们这一行也就正式进入了南陈的境内。
不过在前往南陈之前,秦风还打算去见一个人。这段时候他一直在考虑一个计划,如果能有此人配合的话,那当世甘罗的名声也未尝不能巴望一下。




调教大隋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礼
派人前往合肥城通传不久,一阵隆隆的马蹄声顿时响彻在众人的耳边。
远远望去,只见大约三四十骑卷起漫天的沙尘,向着使者队伍飞速接近。
为首一人,年约五十上下,身高看着比杨义臣还要高出一些,虎背熊腰,面容刚毅,整齐的黑髯蓄在颔下,端得是威风凛凛。
胯下一匹追风千里马,身上披着兽面玄铁甲,腰间挎着一柄比寻常环首刀长出一尺有余的大刀,格外英雄。
到了近前,那大汉一勒马缰,利落地翻身下马,径直来到使者中军,对秦风双拳一抱,朗声道:“臣,庐州总管、新义郡公韩擒虎,拜见天使!”
天使代表天子,纵然秦风是个无官无职的白身,但韩擒虎见到他依旧得行礼。
娘的,大隋随便拉出个人来,不是国公,就是郡公,最次也是县公,大隋的爵位这么不值钱?
秦风很无奈,但还是连忙道:“韩总管快快请起,还望恕学生符节在身,不能还礼。”
韩擒虎直起腰来,打量了秦风几眼,咧嘴笑道:“恭迎天使入城!”
秦风没开口,有道是客随主便,到了人家的地盘,还是让人家招待比较好。而且他的计划要得找个地方慢慢说,这里人多嘴杂,明显不是谈事的好地方。
韩擒虎对秦风的态度不错,其实按理来说,像他这等大将,还是封疆大吏,对秦风这等毫无名气的家伙,大抵应该是不屑的。
秦风思来想去,觉得应该是和明年对南陈的那一战有关系。
韩擒虎本名其实不叫这个,他是河南韩氏出身,不算很大的世家,但也是地方上的望族。改名的主要原因是他少年打虎,单打独斗活捉一头猛虎的事迹让他很得意,所以改名叫擒虎。
韩擒虎表字子通,名间传言有开隋九老,指的是帮助杨坚建立大隋的九个大臣,其中韩擒虎排名末尾。至于原因,大抵是他的功劳比不上那八个人,但这并不是说他的能力不行。相反,能被杨坚派在这大江边上,作为防备南陈的前线指挥官,韩擒虎的能力毋庸置疑。
但功劳的缺失导致那八个老头都是国公的时候,韩擒虎还是一个郡公,还是继承他老子的爵位。这让韩擒虎十分的不满,但是大隋想要封爵、升爵,唯战功不可。
放眼天下,如今还没有臣服大隋的也就南陈这么独一家,听闻杨广将是明年讨伐南陈的总指挥,而秦风作为杨广的老师,不和他打好关系,和谁打关系?
别以为武将都是莽夫,真正的蠢人当个校尉、都尉就已经当到头了,顶天了也就是个杂号将军,当敢死队冲锋陷阵的那种,保不准哪天脑袋就成为了别人的军功。
能够混到高位的,基本没有一个蠢货。
如果仅仅是因为讨伐南陈的事,或许韩擒虎根本不屑于搭理秦风,毕竟他作为庐州总管,谁来统军还能不用他?
而这就不得不说起另一人了,那就是同为开隋九老,排名倒二的贺若弼。
和韩擒虎一样,这位汉化鲜卑人同样是洛阳人,不过在这不存在什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戏码。
这两人不知道是天生看对方不顺眼还是都是少年名将,反正就是不对付,而且还是那种势如水火,有你没我的不对付。
可惜的是,贺若弼和尚书左仆射高颎的关系很好,这两人没事就相互吹捧,而且是怎么肉麻,怎么恶心怎么来,这就导致当年讨伐尉迟迥叛乱之时,高颎带上了贺若弼,而韩擒虎连汤都没捞着喝一口。
最终,贺若弼因功封宋国公,而韩擒虎还是一个郡公,这心气能顺吗?
这次讨伐南陈,除了韩擒虎这个庐州总管之外,贺若弼在吴州担任总管,到时候用谁,完全是杨广一句话的事,所以韩擒虎才如此的焦急,对秦风态度不错也就不难理解了。
想通这一切,秦风露出一脸笑容道:“学生久慕韩总管风采,今日得以一见,果然应了那句老话,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礼尚往来,他秦风还指望着出使南陈的时候,若是不顺利就偷跑回来,到时候保不准要韩擒虎接应,打好关系总没什么坏处。
韩擒虎闻言哈哈大笑,得意是难免的,还礼道:“某也常听人说,天使才高八斗,这次南下,甚至还要效仿先秦甘上卿,端得是后生可谓啊!”
秦风的脸有些发绿,他娘的,这事都传到韩擒虎这来了,那岂不是说...南陈的人也知道了?
不过韩擒虎的话本身没有什么恶意,无非是不了解秦风,不知道夸他啥好,只能拿这个出来说事了。
一路扯着闲篇,一众人马来到合肥府衙。
作为天使,这个时候可不能讲什么宾主和官爵,秦风当仁不让地坐了主位,韩擒虎则坐在秦风的下首。
合肥的官员见了一面就被秦风委婉地赶走了,说实话,他的时间有点紧迫,没功夫干这种迎来送往的表面功夫。
客气的攀谈一阵,秦风望着韩擒虎,突然开口道:“学生有一份大礼,不知韩总管可敢取?”
大抵是认真钻研了一番古代那些著名说客的语录,秦风最近也染上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毛病,上来就把韩擒虎给逗乐了。
“送礼送礼,送出去的才是礼,哪有问别人敢不敢拿的?”
韩擒虎静静地把玩着手中的酒樽,有些百无聊赖地应付着秦风。
自古以来,最忌讳的就是交浅言深,尤其是在官场上。
哪怕瞧秦风还算顺眼,又算是有事相求,但作为大隋的开国大将,堂堂郡公,韩擒虎依旧不愿意多讲什么,大家扯扯闲篇也就差不多得了。
更别说他韩擒虎根本就不看好秦风的这次出使,有道是嘴巴没毛,办事不牢,你一个二十岁都不到的毛头小子,杨坚派你当使者已经够荒唐的了,你还真把自己当甘罗了?
天底下哪有那么多便宜事!
你秦风能活着回来还好,要是回不来,老子这媚眼白抛了不说,还要得罪太子,何必呢?
“礼物有厚薄。”秦风笑了笑,道:“如果韩总管是顾忌太子,那大可不必,以您与贺若总管的关系,您猜尚书左仆射怎么看您?高颎作为太子的岳丈,太子又是怎么看您的?”
“老实说,这事您没有选择的余地,等到太子登位,您能讨着好吗?”
这不是秦风忽悠韩擒虎,而是实话。历史上韩擒虎死得早,杨勇又没当了皇帝,可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杨勇真当皇帝的话,韩擒虎如果是个文官,那还有可能留下一条性命。但作为率军多年的大将,他绝对没有幸免的可能。
“晋王是想...”
边说,韩擒虎便伸出食指,指了指上面,那意思不言而喻。
“这事不急,还不到时候。”秦风摇摇头,在没有实力的时候表达野心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
“我们还是来谈谈这份大礼,韩总管究竟敢不敢取?”
“有多大?”
秦风压低身子,凑近韩擒虎,低声道:“一个...国公爵位!”
贺若弼的官职和韩擒虎一样,但爵位却比他高一等,这事,哪怕韩擒虎死了都不能闭眼。
“学生保证,只要韩总管配合,事成之后,一个国公的爵位跑不了。”
“嘶...”
好大的口气!
但不得不说的是,韩擒虎心动了,而且很心动,就像有一只猫在心窝里挠一样。
犹豫半晌,韩擒虎问道:“怎么配合?”
秦风脸色不变,淡定道:“调兵谴将,佯攻南陈!”
“就这样?”
韩擒虎有些愕然,这年头的大将可不是宋、明时候的武将,自主权大的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是口头禅,只要不打败仗,韩擒虎直接提兵杀到建康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他愕然的是这事实在太简单了,佯攻一下南陈就能得个国公,那真把南陈打下来是不是都得封王了?
“就这样。”秦风点头道:“这事无需动手,玩得是脑子,剩下的交给学生就是。哪怕不成,韩总管也没有损失不是?”
“此事...韩某应下了!”
沉思半晌,韩擒虎还是点头了。
这事不像秦风说的毫无损失,但集结人马所耗费的无非就是一些粮草罢了,他韩擒虎能损失得起,万一呢?
人都有个侥幸心理,韩擒虎作为将军,侥幸心理更重。这笔买卖收益很大,损失却又能承受得起,为何不做?
“既然如此,学生告...”
秦风本来已经准备告辞了,可话说到一半,他突然想了起来,改口道:“韩总管,学生听闻您有一个外甥,文武全才,不知...”
韩擒虎有些懵,不解道:“你说的是哪一个?”
你外甥很多吗?
秦风无力吐槽一句,开口道:“就是李靖。”
“药师如今应该正随其父在赵郡,天使找他有事?”
看来大唐军神还没成年?
秦风微微一笑道:“无事,只是曾听人谈起过令甥的名字,有心一见而已。学生明早还要渡江,就此告辞了。”




调教大隋 第一百七十章 他的头盔为什么是绿色的?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江南美景,春风拂面,细柳丝绦。
这话有些夸张,毕竟四月的北方天气也已经回暖,满眼青绿,但当真正看到江南的景色时,秦风才发现。一条大江相隔的几乎是两个世界,与萧瑟、冷漠的关陇相比,江南处处都透着温婉,似乎连吹来的风都比江北温柔一些。
四月底,在合肥逗留一日的秦风,在庐州总管韩擒虎的送别下,乘坐南陈水军派遣的引渡船只,正式踏上敌国的领土。
凝视着波澜壮阔的江面许久,韩擒虎不知秦风此去是福是祸,但这个年纪不大的小子很明显已经在他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刻,他倒是希望秦风能够完成他吹的牛逼,安然回来了。
而另一边,横渡长江的秦风,隔着老远就看到了对岸旌旗招展,战鼓喧天的场景。
好面子这种事,哪家都一样,谁也别笑话谁。南陈将士严阵以待,矛尖刀利,一水擦得能够当镜子使的甲胄,看起来无比光鲜。
可秦风却不相信这是南陈的真正实力,南陈是有钱,这没错,但要说南陈有钱到了每个士卒都能配一身这种甲胄的地步,秦风可不信。
更别说陈叔宝是个有名的操蛋皇帝,诗词书画、吃喝玩乐他倒是样样精通。
打仗...那是什么东西,能吃吗,好玩吗?
陈军阵前有一人肃立,年纪大约五十上下,身高和韩擒虎差不多,虎背熊腰,虬髯浓密。更为让人骇然的是,别看此人的年纪不小,但须发乌黑,没有一点苍白之感。
胯下一匹金线白龙驹,神骏异常,身披黄金锁子甲,头顶黄金虎头盔,腰间悬着一柄嵌满宝石的黄金七星剑。右手握着一杆黄金砍山刀,身后墨色披风随风微微荡起,整个人就如同黄金打造的一般,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金色的光芒。
1...6768697071...1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