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山贼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读书明智
苏武带人去张家城,自然而然看到了正在修建公路的建路队。
苏老坐在牛车上,一路走远路,老人和小孩能坐在车上,看到一大群人用稀泥铺路,有些不解苏武在其旁边,好奇问道“大郎,这是干什么,老头我一辈子也没看到有人用稀泥修路的,这不是把好好的路弄坏吗”
他们来的方向道路虽然是土路,走动不是什么问题,现在看到有人把烂泥铺在官路上,这是什么道理,这不是吃饱撑着吗!
这段道路铺设水泥路,苏武带着同乡在路边通过,对周围干活的工人目光当看不见,水泥局面还没有干透,当然不能在上面行走,等再走一段路,那里的水泥干透就能在上面走动了,听到苏老爷子问话,解释起来。
“老爷子,这是水泥路,等这里干透后坚如石头,这是张家城特有的,很快你就知道了。”
苏武稍微解释一下,跟着众人前进。
走了一里多,过了刚修不久的道路,水泥路只要过了三天时间,就能在上面走动,苏老看到修得平平整整的水泥路,胡子差点拔下来,前面的水泥路还没有干透,自然不能上去,但也能看出水泥路的不凡,现在苏武说可以在水泥路上行走,众人好奇的在水泥路上跺脚。
苏老“大郎,这路不会一直到张家城吧!”
苏武点头“是啊,这路修了不少时间,应该有了二十多里路了吧!”苏武猜测着,他也不知道张茂公路的具体数据,只能猜测了。
苏老不由咋舌,那要多少财力啊!以他大半辈子的见识,想不出要花多少钱财。
苏武说道“大家刚才看到了,后面修路的是建路局的人,他们的一个月工钱就有三两银子。”
苏老刚才路过,看到修路的人一个个精壮无比,虽然被太阳晒的皮肤黝黑,但看他们的脸色都是红润的,而且身上穿的都是好衣服,比他们这些人好多了,起码人家穿的衣服没有一个补丁,相比而言,他们赶路的人看起来像一群讨饭的,听到那些人能赚到三两银子,对张家城更加向往了。
那些只是一群普通的修路人,但看他们就能知道张家城的富裕了,张家城表现出来的冰山一角啊!就是这点就能让大家惊奇,看到张家城后不是要把下巴掉下来吗!
修路局旁边有警察保护的,苏武一大群人过来,就有警察上来盘问,苏武本来就是自己人,拿出他的警察分局牌子后,轻易通关。
那些负责保护的警察知道苏武的身份后,再看他带着一大群人过来,就把事情的大概猜到了,同时有些羡慕看着他,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要请假外出,带人回来。
有些消息在张家城生活过的人是知道的,比如带人这件事情,张家城有个政策,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带人回到张家城,一个人奖励一个银币。现在看到苏武这个上官带着几百号人,就知道他要发财了。
一路走在平整的水泥路上,苏老做的无比舒坦,牛车依然有些颠簸,但比之前的泥路强不知多少,坐在牛车上不要太舒服,一路上看到过不少房子,苏武说那些是什么服务区,给修路的人居住的,在这里就修建砖房,张家城的财力究竟多大,已经超过苏老的想象。
第243章 张家城见闻
看到熟悉的环境,苏武心里高兴起来,终于回来了,以后再也不想离开张家城了,一路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要不是把家人接过来,他根本不想离开。家人现在都过来了,以后都不离开张家城了。
前面不远就是疫站,外来所有人都要清理卫生后,检查没有什么流行疾病,才能进去张家城,这是张家城规矩。
苏武知道其中的规矩,上前交接工作。
苏武“我是十五分局的警察,这是我的铭牌,后面的人是我的同乡,我把他们从老家带过来的。”
前来交接的人说道“呵呵,好的,事情交给我吧,你们先去清洗干净,到那边等候。”
苏武“好的,兄弟谢了。”
苏武外出这么久,谁知道他外出会不会带有什么疾病回来,所以不管他还是他的同乡,都要在这里清理干净后才能离开,因为他的自己人,有单独的地方清理卫生,不用等待。
苏小弟接过工作人员给他的东西,上面有一套他身高的麻衣,麻裤,当然内裤也有,洗刷用的牙刷,肥皂,一对新的布鞋。
工作人员“自己进去一个卫生间,把全身清洗干净才能出来,出来后看到还脏,要重新来过。”
苏小弟没有迈开腿,拿着木盘有些不知所然。
工作人员“你怎么还待着,快点,后面有人排队呢!”
苏小弟有些畏缩问道,“这些不要钱么,我没有钱的。”
大哥在家给了他几个硬币玩,上面有个十,有个五,有个一,一共价值十六个铜钱,木盘内的东西怎么看,十六文钱也买不到吧,他是没有读过书,不代表他笨,拿了这些东西,结账后要很多银子,让大哥怎么出钱!这一刻为了大哥想把东西推掉。
工作人员“哎哎,给你就拿走,这是张家城前期给你使用的,不单单是你,凡是第一次来张家城的人,都能免费领取这些东西,你不要别说我抢你的东西。”
听说给所有人的,还是免费的,苏小弟赶紧把木盘护好,这是自己的,怎么能给你呢!不等工作人员把他的东西拿走,就先跑进去卫生间了。没来由的,对大哥口中那个高高在上的首长老爷有了很好的印象,这点小小的东西就把他收买了,认为全世界除了家人就是首长老爷最好。
好吧,陈子坚这点收买人心的伎俩,只能对月收入百文钱以下的百姓有作用,有钱的地主会看的上这点破烂!开玩笑呢!
收买一个贫民少量东西就可以,收买有钱的地主需要百倍,千倍才勉强收买地主,所有张家城对大明原地主,有钱人,是充满恶意的,因为他们收买成本太高,不值得投资。
陈子坚对于第一次进入张家城的百姓投资,就是为了收获,收获百姓对他的好感,收获百姓对这里的认同,这就是他的投资收入。
送出去的东西在张家城价值不是很高,却可以收获不少,假如地主阶层用十文钱可以收买,陈子坚很乐意做的,但这可能吗所有陈子坚对地主阶层从来没有任何幻想,抓到他们都是意外死亡的,意外嘛,谁知道怎么死。
苏小弟把门关好,发现没有水,这怎么清洗卫生难道干搓。
推门出来,看到正要离开的工作人,苏小弟把他叫住,“大哥,这里没有水啊,哪可以打水!”
工作人员回身,翻着白眼无语,刚来张家城的百姓对这里很多事情不懂,问怎么开水就有很多人问过了。
“看到那个东西没有,转动他它就能出水,记得别太浪费水了。”说完头也不回离开。
苏小弟悻悻然,怎么不早点说嘛。转身试着转动个开水口,没有多大力气,水龙头打开,水哗哗的留着,顾不上水龙头的惊奇,赶紧开始清洗卫生,木盆内的东西他都认识,这是苏武在家就给他用过,一小块方方正正的是肥皂,这是一次性用品,自然不会多大,但完全把头发,身体洗干净没有问题。然后就是牙刷了。
很快的苏小弟清洗完毕,被工作人员检查后放他过关,用不着再来一次清洗。跟着过来的同乡,因为不会使用肥皂,清洁不过关,只能再次回去洗澡,耽误不少时间。
好在一个小时后,苏武带着所有人离开,很多人带着大包小包的,到这里后全部收缴,根据价值赔偿了一点硬币,也不多。苏老爹老娘带着不少东西,同样没有逃过收缴命运,等待它们命运的是一把火的事情。
全部人换了新的一套麻衣,新的布鞋,把身体头发清洗干净,现在看来顺眼多了,之前像一群讨饭的,现在像一群城里人,人靠衣装变化就是大。现在这身行头回去他们肇庆县城,谁敢小瞧他们一眼,妥妥的看起来就是有身份的人物,在城门收入城费的衙役都不敢向他们伸手吧!
苏武带着众人去的地方是廉住区,在张家城的更区,更区建设有大量的廉住房,一间房子三十平方,居住一家五口人不成问题,当然住五个人有些拥挤的,这个拥挤参照张家城平均住房面积算的,这样的砖房放在他们肇庆老家,妥妥的小富之家,家里有娶亲的有大把媒人婆把闺女介绍进来。
这么好的房子在张家城属于廉价放,给刚来张家城百姓居住的,这只能说明张家城百姓生活水平,高大明其他地方百姓一个台阶。
更区的廉价房还有个特点,就是可以先入住,后缴费,等一个月后再缴纳租房的费用,很大程度解决急人所急,刚来张家城百姓多数是穷人,手里没几个钱的。但只要他们在这里做事,缴纳房租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对了一间三十情的廉住房租金一百硬币,五十平的廉租房一百五十硬币,相比一个月三个银币的收入,租房的支出很低了。
苏武的包裹里有一小包银币,这是把人口带来张家城的奖励,当然前面苏武请人一起回去老家,雇佣了十个青壮年保护,要给他们一半的银币,即使这样苏武个人落下的银币达到一百五十枚,银币没有全部拿出来,但他怀里有一张开具证明,等有空去银行取就行。
安排同乡把房子租下,至于租房的钱自然是同乡他们自己负责,没理由让苏武出钱的,能来这里就有赚钱的机会,这已经是大恩了。
苏老“大郎,你们去哪!”
苏武“老爷子,我在丁区买了房,我带爹娘过去。”他没有说丁区的房子是六十平的,比这里房子大了不少,居住条件更加好,当然也有极限。
苏老“你们去吧,大郎能买下这么好的房子,真是了不起。”
苏老和家人住的是三十平的小房,但他们已经很满足了,里里外外看了个遍,都是红砖修建的,上面用瓦片封顶,这样的房子刮风下雨都不怕,相比他们家里的草房,真的没法比。
苏老他们能这么顺利住进来,还是因为更区已经开始第六期的建房工程,每期工程能提供一万套三十或者五十平的廉租房,廉租房目前是供过于求的,所以他们可以很快入住,不用排队什么。
其实张家城的房子已经远远供过于求,张家城空闲的房子,达到七万套,大量空闲的房子在那里,使得张家城居住成本非常的低,有这种情况那就是陈子坚的功劳了。
别看目前空闲房子多,但陈子坚把张家城按照百万价格城市修建的,所以张家城还是非常的空荡,既然没人那就到外面把人请来了。
苏小弟看到大哥的房子,惊奇起来,因为大哥的房子除了房子外,带有一个二十平的小花园,就是这个就比更区的廉租房强了不少,这是丁区的住房条件,到了甲乙丙那三个区的居住条件,比丁区差的就是花园的面积。
丁区一百五十号,这就是苏武贷款购买的房子,价值八十银币,要是在这里做事慢慢还钱,需要很长时间,但这次外出赚到的银币,能一次性把贷款还清,以后就轻松了。
苏小妹奔奔跳跳在房间看着,六十平的房子,分有一厅一厨五室,足够苏武一家人住了。
苏小妹摸着墙壁洁白瓷片,看着喜爱不已,这么漂亮的房子是自家的,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能住进这样的好房,现在就实现了,有些不知所以的感觉。
很快苏小妹发现问题“哥,房间就有一张大床,今晚我们睡哪里”
苏武笑道“没事,把东西收拾好,等下带大家去商店购买床铺回来。”
没等多久,苏武带着家人前往商店,这是张家城的一家分店。苏小妹拉着娘的手,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有些不知所措,人太多了。而且这里的人看起来都整理的干干净净的,脸上红润饱满,即使苏小妹不懂什么面相之术,就知道这里的人不愁吃喝。
旁边不是有小孩那些糖葫芦奔奔跳跳走着,也不怕被人抓走,这里的一切看苏小妹个乡下丫头看不过来,这种繁华她从来没有见过。
苏武停下来,给两个弟妹各买了一支糖葫芦,让苏老爹老娘连忙说不用,两个弟妹一人拿着一串美滋滋吃起来。
到了广场,这里的百姓更加多了,因为旁边就是商店,两者合在一起聚集的人气是很大的,这只是张家城的丁区一个广场而已。
商店旁边就是家具店,听说这家具店是首长二夫人开办的,很多人家里的床铺都在这里购买,当然自己找人做一张也是可以的,但没有直接购买来的干脆。
苏武想到你,小妹一张,小弟一张,爹娘一张,需要三张床铺。
苏武带人进入家具店,面积很大的,摆放着各种床铺样品,只要看中那一款床铺,找到店员给钱,自然就有工作人员把床铺送到家里,省时省力。
苏武带着家人来到一张看起来很是沉稳大气的木床,长二点五米,宽两米,家里没有大一点房间的还放不下。苏武“爹,这张床怎样。”
苏老爹摸着雕刻的花纹,有些爱不惜手,但看着床的样子就知道这东西贵重,他一个乡下老头那里需要睡这么好的大床,嘴里说不用,不用,但眼里满是舍不得。
苏武看了大床的价格,十五银币,反正他赚了一笔银币,招呼旁边的店员,说要一张这样款式的大床,苏老爹不做声,心里乐开怀,既然大郎给他和苏老娘买的,那就手下好了。
床的样式不单单只有这种沉稳大气,还有女式的木床,专门给未出阁的大姑娘准备的。很快苏小妹看上了一张女式的木床,手里有钱心不慌,打手一挥买了,苏小弟没有什么需求,有一张大床睡就可以,苏武随便选了一张给他,三张大床共花了三十五银币,苏武爽快付钱,把地址填好,等下就有人把大床送过去安装好的。
离开家具店,苏老爹见识不少,这里好是好,就是银子花的太快了,他们什么事情都没做。就花了三十五银子,还好大郎出息,要是让苏老爹拿出三十五银子,打死他都拿不出来。老苏家终于有了个出息的。
除了床铺这些,家里还要添置其他的用品,苏武带着家人到旁边的商店逛着。
第244章 苏武请客
在商店买了一堆家居用品,在里面逛的时候,四个人一直呆呆看着,商店内的商品太多了,他们双眼根本看不过来,苏武只好自己购买,看到什么合适的就让苏小弟拿着,等下但外面结账。
在商店内看到的东西,比他们以前看到的货物都要多,各种商品看不过来。
苏武想到过几天送两个弟妹去小学,然后又买了学习用品,很多学习用品是最近上架的,苏武离开前还没有出售,这次算赶上了。
店员“这位兄台,后面的是弟妹吧,上小学没有,来来来,这里有不错的书本,你看这本,《三字经》,这本《百家姓》都是启蒙书本,价格不贵一本五十硬币,怎么样,要不要来两本。”
苏武“好,来两本吧。”
苏老爹旁边看着心里高兴,这是家族出读书人的节奏啊!怎能不高兴,他们往上几代人都是打鱼为生,现在大郎有了出息,二郎就要成为读书人了,至于苏小妹虽然跟着去读书,但苏老爹没放在心里。
两人各自拿着一本书,抱的紧紧的,这是改变命运的书本啊,以前想看都没有机会,现在自己终于走了一本,书上的字看不懂是什么,但感觉很高深的样子。
几人提着一堆东西回家,脸上充满喜悦之情,苏武倒没什么,因为他在张家城生活了不少时间,对张家城每天可能都有新的东西不奇怪,显得很淡定。
苏老爹几人不同了,他们从原来很穷的地方来到张家城,看到繁华的城市,商品琳琅满目,最关键的是苏武有很多的钱,几乎要什么买什么,这种体验真的没话说。
回家把东西放好,家具店的人用牛车把床铺送过来了,做事很快,就把三张大床安装完毕,苏老娘等外人走后,坐在大厅中的椅子上暗自落泪,这是喜极而泣,以前那里敢想到能过一天这样的生活,现在就实现了,还是大郎有出息,不长他爹那样,打了半辈子鱼,也没见到能赚几个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