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山贼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读书明智
这种事情又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张有德负责这样的事情,至于子坚嘛,昨晚连夜奋战,李珠儿和吴香享受着美人之乡。
两个女人累的像猪一样,子坚神经气爽的起来,昨晚的生活质量没得说,因为某人的某种能力过于强大,李珠儿已经劝子坚早点把小乔姐妹收了,分担某人的火力,鉴于两个丫头年龄太小,某人舍不得摧残。
外面的事情用不着他管理,把事情丢给张有德就行,坐在教室,翘着二郎腿,在小桃的服侍下吃着早餐,经过封建主义的**,某人早就堕落了。像这种被人服侍吃饭的事情,习以为惯。
张老四通报进来后,看到的是某人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不过张老四可不敢小瞧,这次到县城抓人,他也参与了,他管理着几千个后勤的百姓,今天一早才回到张家村,听到首长老爷的传唤,顾不上劳累就过来了。
别看子坚现在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张老四越发对首长老爷敬畏,义勇军来张家村这么短时间,已经能攻下县城了,县城没有城防,张老四压根不知道没有怎么攻城,张老四跟在义勇军后面进城后,看到的景象是义勇军控制了县城。
能控制县城,这实力有多么的强大,已经不是张老四这种没有读过书的人想象的。
“首长老爷好,你找小人有什么事情吗!”
因为子坚的权势越发厉害,张老四已经自动把自己称作小人了,以前在子坚面前,还称呼一下“我”的,这种变化,某人神经粗大,自然感受不到。
子坚“坐吧,呵呵,给我做事,少赚了不少银子吧!”
要是张老四组织人去捕鱼,一天收获起码七八两,跟着子坚做事,才赚到一两银子,所以子坚才有这样的问题。
张老四屁股就要坐在椅子上,听到子坚的问题,连忙站起来陪笑道“不敢,不敢,能帮首长老爷做事,是小的福分,首长老爷折煞小人了。”
子坚不可置否,“找你过来,是想问问你,知道附近有没有造船厂!”
造船的目的不言自喻,就是为了捕鱼,如果没有造船的话,只能去抢了,反正某人对于抢别人的船一点负担都没有,这个年代,能有大船的商人,无一不是有钱人。
张老四摇头“首长老爷,方圆二十里应该没有造船的。”
子坚“可惜啊,只能另外想办法了,没事了,张老四你回去吧!”
手指敲击书桌,造船的事情等到过段时间再说了,而且造船要找到专业的船匠才能完成,这个子坚那怕把金手指弄出来,也不能凭借个人把需要的大船造出来。想要大船,只能外出一趟了。
这次子坚要外出找谁借几艘大船来用,谁会这么好心借船给他呃!很简单啊,子坚的打算是去珠江走走,看到珠江路过的大船,看到符合心意的,那就划着小船靠过去,只要他上了大船,剩余的事情还不好办,谁反抗谁死!
到时候借到大船后,出了大海顺着海边回到张家村就可以了。
至于大船的主人,那就让他哭去吧!有本事就过来报复,看谁的拳头大。
五天后。
子坚把该交代的事情交代清楚,然后带着两百个义勇军上路了,因为从县城找到了不少的马匹,所以这次外出能有这么多的马匹,当然了,马匹只是很普通的南方矮马,也就子坚骑着马匹马勉强达到宝马的标准,但骑马比两条腿走路舒服多了。
别看就短短的五天,就这么五天时间,张家村鲸吞般把县城抓来的人口消化了,因为子坚只是把县城百姓抓来干活,加上能吃饱饭,百姓很少与义勇军冲突,多数人乖乖的干活,剩余有些懒人,煽动百姓闹事的家伙,被义勇军抓出来,送到铁矿区挖矿,到矿区自然有人教他们怎么做事的。
由于人手足够,子坚一口气开了十个新的水泥厂,十个烧砖厂,单单这两个就吸纳了两万多人。
县城的粮食很多,足够张家村加上抓来的百姓吃一年了,这么多的粮食,有一万多人用手推车搬运了四天才算完成。
总之,这是一场盛宴,那些百姓帮子坚干了四天活,子坚给他们一天一两银子,对于张家村的百姓,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至于子坚去搬空县城的事情,呃!就当看不见了,反正县城龙不空的跟他们没有关系。
就请人运输,子坚就支出了五万多两银子,不过支出的银子,不用子坚掏一分钱,这些支出的银子,是县城三大世家贡献的,就银子这一块,子坚就收获了五十万两银子以上。
其实子坚县城最大收获是,那价值超过百万两的地契,这是三大世家的底蕴所在,可惜这么值钱的地契,某人当废纸给烧了,地契对于某人来说,就是一堆垃圾。
只要子坚的实力在那里,那么那里的土地就是他的,他的拳头大,别人别说拿着地契来说土地是他的,那怕拿着圣旨也没用,谁没有经过他的允许,擅自开垦土地,子坚肯定抄他家。
子坚这就是撒银子出去,把一部分的战争红利让给百姓,把百姓绑在他的战车下,以后他的地盘就可以非常的稳固了,毕竟对于能带给百姓财富的人,百姓会推翻他么。
至于说什么民族大义,百姓都是大明的子民,要反抗子坚这个山贼,想多了,百姓多数没有读过书,谁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就跟着谁,要是反抗子坚,只有两条路,要么就是被抓到去挖矿,要么被砍了。
这么多的银子在百姓手里,对于货物的需求是很大的,从还好从县城卡回来很多的好东西,然后银子转手间又回到某人手里,百姓也是满心欢喜拿着自己的东西。
王老汉从高州县过来的,全家六口人,以前还有几个孩子的,可惜没有熬的过来,饿死了。到了张家村后,迅速融入到张家村里,以前盼望着能吃饱肚子的希望,在张家村很是容易实现了,付出的不过是一些劳动,王老汉今年也不过四十多,不过以前因为吃饭问题,看起来五十多了,不过还好有一把力气,他是中建公司的一员,前些天帮忙运输东西,最后得到了五两银子。
本来做了四天活是四两银子的,多出来的一两银子是首长大人说大家干活辛苦,赏赐的,其实能有四两银子,王老汉已经很满足了,他在高州县几十年了,所有的积蓄都没有一百文钱,能有四两银子,王老汉已经感激涕零,没想到最后还多赏赐一两银子,王老汉发誓,以后谁敢说首长大人一句坏话,拼着老命也要把对方的嘴巴抽烂,这么好的大人,敢说他不好,不是找抽么。
推着一辆手推车过来,他的目的是首长夫人开办的商铺,手里有钱,就想着过好一点的生活,虽然在工地干活能吃饱饭,但是呢,以前饿着肚子自然不管味道好坏,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可以了,现在手里有钱了,自然想吃点好一些的。
很快的,王老汉从商铺出来,独轮车装满了购买的东西。
首先就是一包精盐,同一个工作小队的,有一个家伙是张家村本村的人,天天吹嘘用精盐刷牙的事情,说他以前是一个破落户,没想到能用精盐刷牙,这样的事情,以前只有地主老财才能享受的。
王老汉被他说的心痒痒,一直也想试试地主老财是怎么生活的,但他那时刚工作不久,手头也没有多少个钱,只能听别人吹嘘。
除了精盐,还有就是六套新的麻衣,半匹棉布,棉布的价格很贵,王老汉只好买了半匹,够他和婆娘做两身新的棉衣了。
平时干活穿麻衣,要是有什么节日,那就穿棉衣,棉衣比麻衣高档多了,谁不想外出有多几分面子。
独轮车最重的就是一个大罐头,里面装的都是鱼肉,王老汉早就见过工地上的厨子做饭的时候,就是从罐头里拿出鱼肉的,听说这种罐头能保存一年以上,是首长老爷亲自做的。
在工地干活,可以领到一大块鱼肉,但就一块鱼肉那里够过瘾的,所有王老汉特意购买一罐鱼肉,就是为了解馋的。
想着这些日子的变化,王老汉很快到家了,这个家是用茅草搭建的,能暂时遮风挡雨,王老汉听过一个传言,首长大人要为所有的百姓修建红砖瓦房,到时候花费很少的银子,就能搬进去住。王老汉做梦都想着能住上那种好房子。
第176章 新增一个“师”
“爹,你买了什么,怎么这么多东西的。都是我们家的吗。”
王老汉的大儿子看到他后,就过来帮忙推车,看到这么多的东西,忍不住问着。
王老汉心里畅快,儿子已经年有二十六了,以前因为穷,还没有给他娶亲。到了张家村后,吃饱饭后,加上讲究卫生,和比以前那个模样变了很多,现在家人这个样子,才像个人。
王老汉“都是我们的,今天让你们几个吃顿好的。”
王老汉的儿子叫王大力,帮爹把东西放好以后才说,“爹,跟你说个事,我想去参加义勇军。”
王老汉“怎么有这样的想法,安心做事不是很好吗,等赚多一点钱,到时候就可以娶一门亲事了。”
王大力摇头“爹,我不想这么浑浑噩噩过下去了,我打听过了,你还记得跟着我们一起来的那个李山吗,刚才碰到他,这次他跟去县城,立了大功,升做了一个小班长,一个月的工钱就有十两,以后就飞黄腾达了,孩儿不甘,凭什么他能升官发财,孩儿不行,孩儿不比他差。”
上次刚到张家村,义勇军就从流民中选人,王大力碍于爹,没有去报名,而跟在一起的李山就一个人,看到义勇军丰厚的月钱就报名参加义勇军,而且选拔上了,并且坚持下来。这次的县城抓人,刚好立下功劳,升官了,月钱从原来的五两银子,到十两银子。
王大力了解过,首长老爷对于义勇军的工钱从来没有拖欠过,反而因为义勇军立下功劳,一个普通义勇军月薪远远超过五两银子的。
就说那个李山吧,那怕以后没有功劳,就有十两月钱,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了。
“这!”
王老汉不吱声了,要说别人他还不觉得什么,但那个李山当义勇军的小班长,以后的月钱就有十两白银,让他震撼不已,跟李山相处的一段时间,看他的样子唯唯诺诺的,也不像是个出人头地的人物,怎么一下就飞到树上当凤凰了呢!关键是,自己一家跟他一比较,失落的心情谁懂!
王老汉原本赚到五两银子的心情,也黯然起来,人嘛,就怕对比,不比不知道,一比较才知道自己差了多少。自己才赚到五两银子,还是偶尔的一次机会,这种赚大钱的机会不是那么好遇到的,除非首长老爷要做大事,跟这次到县城抓人一样才有赚大钱的机会,可是人家李山呢!以后每个月起码能有十两银子,这么大的差距,能不纳闷吗!要是他立下更大的功劳,那不是要飞天了!
王老汉“去吧!家还有你弟,和丫头看着,不用担心家,去参加试一试,万一选上了,好好帮首长老爷做事。”
与王老汉想着一样的,还有很多人,他们这一批聪高州县过来的人,上次义勇军的待遇他们没有看到身边的例子,报名的人不多,但这次子坚特意把一些小功劳的事情,让那些人立功,树立榜样。
百姓看到身边与自己差不多的人,因为立功,升官发财的,那里能忍住。
义勇军再次扩军,因为人口众多,可以选拔的好苗子更多了,这次要新增一个师的兵力,一师:三千七百五十人。
李肆这次没有跟着子坚外出,他作为子坚的心腹,留下坐镇义勇军选拔。
义勇军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来的,李肆作为一个小头目,自然希望手下的兄弟越强越好,要是给一些滥竽充数的家伙混进来,到时候首长怪罪他就不好了。
因为看到义勇军的丰厚月钱,报名参加的人很多,另外还有刚抓来的县城百姓,义勇军对他们的惩罚已经下来了,帮义勇军免费做事半个月,半个月后就可以过得自由,到时候来去自由,想回去县城的,会一次性补发半吊钱,留下帮忙做事的,则会有更多的报酬。
这样抓人来,也是无奈,让县城百姓自动过来做事,难度太大,或者人家县城百姓根本看不起张家村这样的穷地方,谁会放弃县城的好日子不过,来张家村这样的穷地方呢!子坚只好掀桌子了,管你愿意不愿意,能劳动的百姓都给我过来,等他们看到张家村丰厚的工钱,吃饱肚子的生活,到时候把他们撵走都舍不得。
被抓的百姓想要过得自由,有一条门路,那就是报名参加义勇军选拔,要是选上了,就立刻获得自由,家里有人的,也一同放开自由。
所有这次义勇军招募一个师三千多人,却有了近一万个青壮男子过来。
义勇军的一个师最终名额为:三千七百五十人,但招募的时候,人数要招募到四千五百人,这四千五百人在后期训练,要把一些不及格的人员刷下去,还会留下两百人作为这个师的预备队,要是以后这个师参加战斗,有人员损失,这两百人就能迅速补充。
刷下去的义勇军也可以在后勤部队中,在前面战斗的义勇军,一定要勇敢,强壮,但后勤的义勇军要求就没有那么的严格。
李肆拿着扩音喇叭,这是首长给他的玩意,就这么个玩意,能把声音放大,真是个宝贝,对于首长经常把一些宝贝拿出来使用,已经习惯了。
李肆在高台上喊着“义勇军选拔现在开始,第一关就是意志力的选拔,都给我原地站着不动,最后剩下四千五百个人站着,就能初步进入我们义勇军。听好了,现在你们想要加入我们义勇军,想要升官发财,想要抱着美人归,那就给我站着,站的越久,机会越大,如果对我们选拔不屑一顾,可以离开了。”
义勇军这样的选人标准,下面报名的百姓还真没见过,以前官府选人,都是选身强体壮的人,对于这种比站的久的方式,很多人不以为然。
开始的时候,李肆对于子坚一这样的选人标准有疑问,问了子坚后给出的回答是,打仗有时候不能单看体魄的,关键还是看意志力,要是意志力坚韧,撵着比他们体魄强的敌人到处跑都可以。
不管别人理解不理解,反正义勇军初步选拔的标准就是站着不动。
面对某人的一言堂,没有人反对,轮见识,所有人的见识不足子坚,轮拳头,更加没人比子坚大,所有嘛,某人说什么,下面的人就做什么。
看似简单的站姿,很快就有人被淘汰了,那个人就是感觉身体有那个地方有些痒,忍不住去抓,被负责监督这个地方的义勇军看到。
“你,可以离开了,爱做什么做什么。”
这是进入义勇军的第一个命令,如果这都坚持不了,以后让他们面对刀山火海冲锋,有那个胆子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大力已经额头冒汗了,但他想到要超过李山,就不停的给自己心里暗示,一动不动的,他李山当初可以坚持,自己为什么不行,忍住,一定要忍住,后背汗水很多,很别扭,真的很想摸一把,可是王大力不敢动,在他前面的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动了,坏了规矩,被义勇军叫离开了,原本密密麻麻的人,现在看起来稀疏很多了。
对于不认字的百姓,还是直接一点好,告诉他们参军,为了升官发财,这种道理每个百姓都懂,都向往着。
另外一边,百姓正忙着搭建草房,新增的人手太多,草房不是这么容易满足需求的,草房暂时应付一下,总比露天好。
被抓来的百姓,以一千个百姓为一个大队,集体生活,为了使他们安心,子坚离开前给义勇军吩咐了一件事情。
第二十一大队,这个编号是指以千人为集体,组成的第二十一个集体。
“滴!”
哨子声响起,百姓拖拖拉拉的站起,集合,这是义勇军的规矩,经过这些天的“训练”,百姓都明白怎么做了。
张临不由摇头,果然是没有经过训练的百姓,一盘散沙,要是他手下的义勇军,哨子声响起,三分钟就能整齐列队了,不过对百姓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