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振南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袖乾坤

    陈顺才相信过不了多久石主子就会分给他一套阔畅的大宅子,再分给他十几个包衣阿哈

    哈喇子从陈顺才的嘴边流下,他都顾不得去擦,此刻他满脑子都是将来的好日子。

    过了不知多久,汉军厢红旗固山额真石廷柱在一众奴才的簇拥下走到点将台上训话。

    包括陈顺才在内,一众旗人都肃静下来,巴巴的望着石廷柱。

    对于这位主子,陈顺才是十分敬重的。毕竟石主子可是纯粹的满人出自瓜尔佳氏,只不过早年间在明朝任职才用的汉姓。后来老汗起兵伐明,石主子毫不犹豫的投了诚。

    先汗叫石主子独领汉军厢红旗,足见荣宠。

    事实上,满人在汉军旗中任职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侍奉这些真满洲主子陈顺才反而觉得舒坦。

    毕竟他已经习惯了被真满洲主子使唤,到了军中也改不了了。

    和其余汉军旗人一样,陈顺才用心听着石廷柱说的每一句话。直到弄明白石主子是要带着他们收取山东后,陈顺才方是长松了一口气。

    吹响海螺号无疑是要打仗,而眼下大清的心腹之患自然是西边的伪顺政权。虽说顺军打不过八旗勇士,但毕竟也算是个劲敌。跟这样的对手交战,死伤是难免的。陈顺才好不容易才抬旗混到了今天的地步,可不希望死在胜利前夕。

    所以若是石主子要他们去山西打顺军,那绝不算是个好消息。

    但山东就完全不同了。

    据说现在山东是被一群支持明朝的官绅控制,兵力十分空虚。

    这时候石主子挥师南下,简直就是如入无人之境。

    山东的富饶让陈顺才记忆深刻。

    早年间跟着大汗抢西边,就数在山东收获最为丰盛。

    比起畿辅来,山东的府县富得流油,尤其是运河沿线,粮食银子抢都抢不完。

    陈顺才还记得在临清时,跟着哈勒泰主子抢了一家豪商,光是银子就装了满满一麻袋,拖回口外的途中累死了三匹驮马。

    虽然连年战乱,山东已不比几年前,却也肯定是比京畿地区富庶的。

    摄政王既然派石主子率兵武力收取山东,肯定是对拥护明朝的官绅不满。按照满洲人的传统,势必会对这些府县实行屠城。

    只要一屠城,城中的财富不都是他们的了吗?

    纵然有觉罗巴哈纳主子统领的满洲正蓝旗同行,财富也足够分。

    想到这里,陈顺才便吞下一口吐沫。

    他已打定主意,这次前往山东不但要抢掠银子,还要抢个女人回来。现在他已经不是当年的包衣阿哈了,而是个高贵的旗人。

    旗人怎么可以没有自己的女人?

    偏偏京师的女子都被满八旗的未婚旗人盯上了,即便剩下一些,也是留给蒙八旗的,陈顺才要想抢一个来绝不容易。

    故而他才退而求其次,决定从山东抢一个回来。

    恩,要抢一个胸大屁股圆的,这样好生养。

    抢,抢他娘的!

    陈顺才双眼露出野兽般的贪婪目光,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便在这时,石廷柱宣布此次出兵山东,汉军厢红旗兵丁抢掠的银钱只用上交一半,其余皆可自留。

    一时间校场内众人皆振臂高呼:大清万岁,大清万岁!

    陈顺才眼角有热泪划过,心中暖洋洋的。

    石主子对我们可真好啊,有个这样的主子便是战死也值了!

    南京,乾清宫。

    东暖阁御案上摆着一份奏疏。

    奏疏是内阁首辅史可法上的,内容很简单——乞骸骨。

    或许是朱慈烺肃清朝堂的动静搞得太大,史可法有些看不下去了?

    朱慈烺知道东林党人一直都是以忠正自诩的,虽然往往他们达不到自我标榜的高度。

    对历史熟稔的朱慈烺当然知道史可法的个人气节毋庸置疑,但除此之外这位东林重臣似乎并没有太多值得称道之处。

    原本历史中,就是因为史可法的庸碌无为,导致弘光朝廷错失收复山东的大好机会,将齐鲁大地拱手让给满清。

    其督师期间,基本就是给四镇和稀泥擦屁股,完全起不到文臣节制的作用。

    这样一个臣子,在内阁当当吉祥物是可以的,却绝对不能委以重任。

    这也是朱慈烺拜史可法为首辅却一直不予问策的原因。

    若继续保持这样的关系史可法别扭,朱慈烺也别扭。

    何况此次谋逆大案牵扯到的东林党成员着实不少,作为东林党领袖的史可法压力可想而知。

    在这个节骨眼上史可法上书请辞,其实就是在表明他并非贪恋权位,也没有替东林党争权夺利的意思。

    朱慈烺没有拒绝的理由。

    若是他拒绝了,等于是把史可法架在火上烤。

    一般来说重臣辞官,天子都会象征性的挽留。

    整套流程下来,就是三辞三留。

    但朱慈烺没兴趣走完一整套流程,他决定一次性通过史可法的辞官奏请。

    作为上位者,有责任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而显然史可法不适合再做这个大明首辅了。

    注1:天聪八年,皇太极改额真为章京,除了固山额真保留外,其余皆叫章京。所以此处应该是牛录章京。之前一章是回忆,所以用的牛录额真。

    :感谢书友轻风清韵的500币,书友20170822115832459的100币打赏~

    推荐两本书,《乱世之巅峰召唤,《大秦龙雀。




第四十三章 征召文安之
    史可法致仕,内阁首辅的位置便空了出来。

    内阁不像司礼监,司礼监可以空着一个掌印太监的位置,内阁却不能一日没有首辅。

    遍数朝中诸公,较得朱慈烺青睐的是吏部尚书张慎言,礼部尚书刘宗周,兵部尚书路振飞。

    可惜张慎言在前不久突然病重,朱慈烺虽然派太医前去诊治,但并没有太好的效果。

    原本历史中张慎言就是在崇祯十七年病逝的,照这个节奏看似乎命不久矣。

    剩下的两人,二选一的话朱慈烺倾向于选择刘宗周。

    一来刘宗周是礼部尚书,且加了东阁大学士的头衔,接任首辅名正言顺。

    二来刘宗周比路振飞更有资历。

    刘宗周是万历二十九年的进士,经万历天启崇祯三朝,历任礼部主事右通政工部侍郎左都御史,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

    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刘宗周已经六十六岁,资历足够。由刘宗周接任首辅,朝中诸臣不会有什么异议。

    路振飞就不同了,在任兵部尚书前他做到的最高官职是漕运总督兼淮安巡抚,虽也算是封疆大吏,但和刘宗周比起来却是小巫见大巫了。

    当然,朱慈烺这么安排还有一层考量。那就是他需要路振飞这个鹰派执掌兵部,这样他就可以更好的贯彻自己的新军方略而不会被掣肘。

    若是由路振飞入阁接任首辅,兵部尚书的位置势必会空出来。眼下王铎自杀,史可法致仕,张慎言病重,能够接替兵部尚书的人几乎没有。若朱慈烺强行进行内部调动,只能调礼部尚书刘宗周去兵部,可刘宗周是个坚决反对发展火器的人。他曾经向崇祯进言臣闻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矣。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国威所以愈顿也。火器终无益于成败之数。

    这和朱慈烺的战略构想实在相去甚远。

    再说若不发展火器,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岂不是浪费了?

    所以,朱慈烺绝不会让刘宗周染指兵部。如此看来,路振飞留任兵部,刘宗周接任首辅是个最好的选择。

    反正内阁首辅在朱慈烺的人事架构中只是个吉祥物,并不会对大政方针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必须是绝对忠于大明忠于皇室的。

    在这一点上,刘宗周和史可法倒是一致。

    与他的政治天赋相比,刘宗周的儒学天赋显然更强,他上承阳明心学,下开蕺山学派,是为一代大儒。大名鼎鼎的黄宗羲等人都是他的弟子。

    刘宗周也的确是有风骨的。

    在原本历史中清兵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当时已经乞骸骨在杭州寓居的刘宗周在城破后效法伯夷叔齐绝食而死。

    如此之人,绝对是忠义之臣,作为内阁首辅表率天下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仅仅用好眼下这些臣子是不够的。

    年轻一辈的可以放到皇明军校培训,老资历的臣子却是急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今的南明朝廷还是需要一些老臣撑场子的。

    而大部分有名气的官员在北京城破后或殉国,或降顺降清。

    南京的官员就这么多,朱慈烺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选。

    既然南京城中没有,朱慈烺决定把范围扩大一些。

    细细考量一番,朱慈烺决定征召文安之。

    文安之这个名字很多人听来可能会觉得陌生,即便在南明的诸多英雄人物中,其也不如郑成功李定国张煌言等人出名。可在朱慈烺心目中,文安之绝对是个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文安之是天启二年的进士,曾任南京国子监司业祭酒,后被薛国观所构罢官回乡。他在夷陵老家一待就是十数年,直到甲申国变,神京陷落他仍然赋闲在家。

    弘光帝和隆武帝都先后诏起过他,但因为当时夷陵在敌占区,交通不便,文安之都没有应召。

    不过朱慈烺觉得这其中除了交通不便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文安之对福王唐王等人争相称帝的不满。

    文安之是天启二年的进士,是堂堂天子门生,自然不会因为争立藩王的一句话就应召为官。或许在文安之的心目中,对这些国难当头仍然争立火并的藩王十分不屑吧?

    至于后来文安之应召永历朝廷东阁大学士,肯定不会是认为永历天子比之弘光隆武优秀,而是文安之清醒的认识到大明已经到了大厦将倾的时刻,故而他决定放弃对永历的成见前去广西。

    共持精进心,贾勇寻幽壑。起视桃李烟,春光未云薄。长松相与青,同志有余乐。下马理清言,不复问寥落。

    路过龙泉时,文安之留下了这首《龙泉晓发,足以表达其光复天下的决心。

    这位老臣在广西梧州陛见永历时已经是六十八岁高龄,却仍然满怀雄心。

    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为了抗清大业,文安之自请督师川中联合闯军余部。永历帝封文安之为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书,总督川湖诸处军务,并赐尚方宝剑。

    在文安之的努力斡旋下,原本与明廷不死不休的夔东十三家最终联明抗清。

    这才有了后来永历十三年的袁宗第李来亨水攻重庆。

    不过这个计划最终因为谭宏谭诣投降清朝而失败,永历也在不久后逃到缅甸,最终南明覆灭,文安之郁郁而终。

    从文安之有效基集结夔东十三家联明抗清来看,他不仅是个史可法刘宗周式的忠贞死节之臣,更是个极有能力的干臣。

    如今国事艰难,朱慈烺需要更多文安之这样的干臣!

    是以朱慈烺决定以礼部左侍郎征召远在夷陵的文安之。

    与原本历史中的弘光帝不同,朱慈烺是以崇祯太子的身份继承皇明帝统,可谓名正言顺。

    所以文安之绝不会有原本历史上媚侍藩王这方面的顾虑。

    唯一的问题是此时夷陵仍然处于敌占区。

    李自成当初控制湖广荆州襄阳承天德安四府后留下大将白旺驻守,而夷陵正处于荆州府辖制内。朱慈烺要想联系到文安之就必须派人穿过敌占区。



第四十四章 内厂
    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啊!

    御马监掌印太监韩赞周在得知天子把复建内厂的差事交给他后直是感动不已,冲天子三叩九拜,发誓一定不负天子期望。

    难怪韩赞周这么激动。

    要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对他们这些内宫的奴婢来说更是如此。

    刘传宗是在东宫时就服侍天子的老人,新君继位其进入司礼监并提督东厂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至于他韩赞周,能够从南京守备太监升为御马监掌印太监,连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要知道御马监可是十二监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机构,掌握着部分禁军,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正是因为御马监掌握了兵权,这个位置历来都是天子心腹出任。

    成化年间大太监汪直便被宪宗皇帝委任为御马监太监,并始建西厂一时权倾朝野。

    如今天子虽然没有复建西厂,却要重新建立内厂,这个差事又交给了韩赞周,他如何能不喜?

    如果只是挂着一个御马监掌印太监的名头,他或许比不过以司礼监禀笔提督东厂的刘传宗。不过若是加上一个内厂厂公的名头,韩赞周便自认为不输于刘传宗了。

    是人都很有野心,太监也是人,自然也不可能免俗。

    韩赞周自然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内监中的头号人物。

    但路要一步步走,韩赞周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天子交给他的差事办好。
1...1819202122...2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