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振南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袖乾坤

    可以想象,若是刘泽清刘良佐二人被陈留押解至南京,当今天子势必会龙颜大悦,那么陈留升官加爵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可惜陈留虽然完胜叛军,却没有抓到这两个叛将。

    陈某已经命人到附近搜查了,或许会有所发现。

    陈留的心态比袁惟泰好的多。在他看来天骑营本身的表现才是最重要的。

    这次对阵数倍于自己的叛军,天骑营将士们表现的十分完美。不管是一开始利用倒卷珠帘战术驱赶溃兵冲击叛军本阵,还是后来利用墙式冲锋一举击溃二刘的叛军奠定胜局,他麾下的弟兄都完成的很好,值得嘉奖。

    至于升官加爵,获得如此大胜后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太过刻意的追求。

    对,陈将军说的对,一定会发现二贼的踪迹的。他二人便是再能跑难道还能蹈海出逃不成?

    袁惟泰轻捋着胡须笑声道。

    报,禀将军,靖南伯率军抵至登州城外,与我军就首级分割一事起了争执!

    便在袁惟泰与陈留二人推杯换盏,言笑晏晏之时,陈留的亲兵吴双喜走至近前抱拳禀奏道。

    哦?

    陈留皱起眉头,心情十分不悦。

    靖难伯就是黄得功,陛下命他出兵追剿刘良佐刘泽清的叛军,可他追了一路也没有追到,最终还是天骑营先发现了叛军的踪迹,朝登州方向追来。

    等到一场大战后黄得功才姗姗来迟,竟然还纵容手下来争抢首级,脸皮真是够厚的。

    黄得功毕竟是伯爷,又有着总兵的身份,地位远在陈留之上。

    若是与黄得功直接起了冲突,陈留恐怕占不到便宜。

    但要是就这么白白的让出首级,陈留又觉得像吃了苍蝇一般。

    总兵又怎样,伯爷又怎样?总不能不讲道理吧?

    思量一番后陈留蹭的一下站起身,冲袁惟泰抱拳道:袁府尊且慢用,陈某前去会会靖南伯爷。

    说罢就要离席。

    陈将军是个明事理的,不要跟靖南伯一般见识。

    袁惟泰生怕陈留和黄得功爆发冲突,若两只军队真在登州城外起了摩擦甚至是火并,那袁惟泰这个知府是逃不了干系的。

    袁府尊便放心吧,陈某自有分寸。

    陈留领着几十名亲兵策马出城,果然见到黄得功率部与天骑营对峙,气氛十分紧张。

    陈留大概扫了一眼,黄得功这回带来的人马在两万上下,大部分都是步兵,骑兵很少。怪不得他追了这么些日子,只能一直跟在刘良佐刘泽清叛军的屁股后面吃灰。

    也不知道黄得功是真的穷的凑不出一只完整的骑兵来,还是不愿意把精锐投入到追剿叛军的无谓消耗中。

    末将神策军天骑营营总陈留参见靖南伯!

    陈留并未下马,而是在马背上冲黄得功抱了抱拳。

    这倒也不能算他失礼,毕竟他是天子亲军将领,完全不归黄得功管,能够给黄得功抱拳见礼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黄得功冷哼一声道:陈将军好大的架子啊。

    也难怪他心中不爽,神策军是天子编练的新军,其将职体系不是大明边军既有的那一套。但大体上营总相当于参将或者游击的身份。陈留不过是区区一营营总,而他黄得功可是堂堂一镇总兵,又被朝廷加封为靖南伯,对方见到他却不下马见礼,实在跋扈至极。

    再加上他一路追在刘良佐刘泽清部叛军后面吃灰,想打打不成,憋了一肚子的气。

    若是本镇再晚来一步,怕不是陈将军要独吞平剿叛军的功劳吧?

    陈留脾气算好的,但听到这番话仍不免怒意上涌。

    什么叫独吞平剿叛军的功劳?这仗是天骑营自己打赢的,功劳自然该归属天骑营的将士们。

    本来陈留还想分些首级给黄得功,但见对方态度如此恶劣,便打定主意这次一颗首级也不让出去。




第一百五十五章 关中危矣(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末将有些听不明白了。这次驰剿叛军,解登州之危好像没有靖南伯的份吧?

    陈留既已打定主意,说话自然不会客气,一句话就把黄得功顶了回去。

    你!

    黄得功气的胡须乱颤。

    他可是堂堂的靖南伯爷,一个小小营总就敢对他冷嘲热讽,这还了得。

    好啊,后生可畏啊。

    黄得功冷笑一声道:你的意思是,本镇千里迢迢率部赶来,一份功劳都分不到了。

    靖南伯又在说笑了,功劳自然是有功者得之,何来分功之说?靖南伯寸功未立,自然分不到功劳了。

    陈留丝毫不客气,公事公办道。

    其实他也知道武将分功的规矩。就拿当年的辽镇说,袁崇焕把本属于满桂的功劳强行塞给了辽西将门,这直接导致了满桂与他的决裂。

    对武将来说,首级就是最大的功劳,是可以直接换取赏银,乃至加官进爵的。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满桂与袁崇焕因首级分配问题产生分歧乃至最终决裂,丝毫不足为奇。

    黄得功冷笑道:好,好,好!

    他连说了三个好字,单手指着陈留的鼻子道:你便不怕本镇参你一本吗?

    陈某问心无愧,靖南伯请随意。

    陈留似笑非笑的说道。

    哼,竖子不相与谋。走着瞧!撤兵!

    说罢黄得功拨转马头扬长而去。

    他本以为陈留多少会让出一些首级给他,谁曾想这厮竟然油盐不进,一点也不懂事,让黄得功极为没有面子。

    不过再怎么样黄得功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和陈留爆发冲突,落人口实。

    毕竟天骑营隶属于神策军,是天子编练的新军,若是落得一个跋扈嚣张目无君上的名头可是不好。

    但黄得功肯定咽不下这口气,他已经决定写一份奏疏弹劾陈留,顺带着诉诉委屈。相信圣天子一定会给他一个交代!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陕西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为关中的东大门。

    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潼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潼关掌控在李自成的手中,不过形势却有些危急。

    多铎率八旗军及孔有德部耿仲明部汉军兵临城下,却没有立刻下令攻城。

    他在等一样至关重要可以决定胜局的东西——红衣大炮!

    只是红衣大炮实在太过笨重,要想从太原运到潼关耗时甚多。

    多铎一连等了十日也没有等到红衣大炮,无奈之下,只能下令对潼关发起进攻。因为再这样干等下去,军心恐有变化。

    顺军亦没有据城不出,而是派刘芳亮等人出城与清军野战,可惜并未占到什么便宜。

    李自成不甘,亲率步兵骑兵出关偷袭清军大营,亦受挫。

    直到多铎大军抵达潼关后的二十日,红衣大炮终于运到了。

    多铎直是大喜,下令全军攻城。

    炮手们纷纷遵命放炮。

    在红衣大炮猛烈的轰击下,潼关城头的顺军应顾不暇,一时失去了战斗力。

    趁着这个机会,清军对潼关发起了总攻。

    八旗汉军推着攻城用的坚固盾车冲在最前,满八旗孔有德耿仲明部汉军则跟在后面。

    从看到红衣大炮的那刻起,李自成的心就凉了半截。

    这玩意的威力可不一般。潼关城虽然坚固无比,但在红衣大炮的猛烈轰击下能否抗住还是两说。毕竟前不久,同样坚固的太原城便是因为被红衣大炮轰开了城墙从而告破。

    即便潼关的城墙不能被直接轰开一个缺口,但城墙上的垛口城楼肯定是保不住的。很难想象没有垛口的掩护,城头上的儿郎们会受到怎样的威胁。

    没过多久李自成的担心便成为了现实。

    在清军的火力压制下,顺军完全无法将守城部署落在实处。

    他们纷纷抱头趴在地上,防止清军仰射的箭矢碎裂的石块伤到自己。

    清军的红衣大炮数量很多,虽然火炮每轰击一次就得用冷水洗刷内壁来降温,但可以轮番轰击,形成不间断火力压制的效果。

    即便如此李自成也不想轻易的放弃潼关。

    因为潼关的意义是在是太重要了。

    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潼关若是一失,西安肯定守不住。

    清军的红衣大炮便是再多,也不可能无休止的轰击城墙吧?

    加上清军千里迢迢直趋潼关,带的粮草肯定不多,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日,恐怕已经快用尽了。

    李自成决定再等等,等到清军弹尽粮绝,便是局势扭转的时候了。

    可是李自成等来的却是一个坏消息。

    另一路清军在阿济格的带领下绕过延安榆林,直接南下扑往西安。

    原本阿济格带领八旗军以及吴三桂尚可喜等部汉军猛攻延安榆林,但遭到了留守的高一功李过部的坚决抵抗,一时难以破城。

    在吴三桂的建议下,阿济格命大同总兵姜壤等明朝降将率部继续攻城以牵制高一功李过的主力。他自己则亲率大军南下,欲取西安。

    李自成大惊。

    原本他做出的部署就是自己和刘宗敏刘芳亮来守潼关,李过高一功坚守陕北。这样两只军队正好能对上多铎阿济格的大军。

    谁曾想阿济格突然分兵直取西安!

    若在一般时候他也不会那么慌张,可如今不同。

    为了守卫潼关,李自成抽调了驻防西安的几乎全部主力,如今的西安就是一座彻彻底底的空城。

    别说是阿济格大军,便是随便一只杂牌军没准都能打下西安来。

    李自成一时陷入了沉默。

    对他来说,现在的处境进退维谷。

    若是放弃潼关,则关中丢失是迟早的事。若是坚守潼关,西安则会率先告破。

    如今的问题似乎变成了先丢潼关还是先丢西安

    一旦关中丢失,即便陕北尚在李过高一功的手中也无济于事。

    南北阻隔,李自成便是想率军和李过高一功汇合都会很困难。

    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后,李自成最终决定放弃陕西。

    他只留下巫山伯马世耀领七千兵马驻防潼关,自己和刘宗敏刘芳亮等人率领大军连夜朝西安赶去。



第一百五十六章 诈降献关(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李自成紧赶慢赶,终于率军赶在阿济格到达之前抵达西安。

    西安城中有不少大顺朝的文武官员将士家属,绝对不能轻易舍弃。

    他便是要撤退,也一定会带着这些亲眷一起走。

    李自成决定从西安立即撤退,经蓝田商洛向河南转移。

    由于时间太过匆忙,他来不及派人前去通知陕北的高一功李过这一重要决定。不过李自成相信以李过高一功的实力,是肯定可以成功带领军队转移的。

    李自成是流寇出身,对于携带家属行军很有经验。他的经验便是把家属单独编为一个老营,将士们不能轻易与老营相见。这样军队的战斗力不会受到影响。将士们反而会因为保护家眷而奋勇战斗,流干最后一滴血。

    为了适应行军转移的需要,将士们娶得都是大脚婆娘,走远路根本没有问题。

    虽然建立大顺政权后一些将领有所腐化,娶了几房妾室,但也都是天足姑娘。再说这次大转移,李自成只许他们带上发妻,至于妾室一概不许携带。

    让李自成感到欣慰的是,老八队的弟兄们并没有因此生出任何不满情绪,即便是刘宗敏这次也没有公然反对他。

    面临困境,老兄弟们再次拧成了一股绳。

    李自成面临过比当今局势还要恶劣的情况,但也挺过来了。

    当初潼关惨败给洪承畴孙传庭,被打的老营失散,身边只有十几个人,所有人都认为他不行了,可他就是憋着一股劲,在商洛深山中潜伏了一段时间后东山而起。

    他李自成从不信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如今的形势比当初可是好太多了。虽然他放弃了陕西,但却是主动放弃,兵马大部都得到了保存。如今李自成手中的军队有近十万,这还不算李过高一功驻防在陕北的十来万兵马,以及白旺在湖广四府的八万大军。

    把这些兵马全算上,李自成手中还有近三十万人,将来完全有机会卷土重来,和清军堂堂正正的对决。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保留有生力量,进行战略转移。

    陕西,咱老子还会再回来的!

    回望了一眼西安城,李自成暗暗发誓道。

    将军,我们献关投降吧!这潼关是无论如何守不住了!

    潼关城头,亲兵王桂川跪倒在地冲留守潼关的巫山伯马世耀叩头道:陛下已经回师西安,肯定不会再回来了,我们仅仅凭借七千多人怎么可能抵挡鞑子大军啊。

    现在的形势比两日前还要严峻,潼关城墙上的垛口近乎被炸平,将士们不得不冒着如蝗的羽箭守城,伤亡数量越来越大。
1...7475767778...2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