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面对面搏战,需要更大的勇气,因为这种撕杀更为残酷,兵器刺穿自己身体,带出鲜血与内脏。又或耳听平日熟悉的兄弟在自己面前与身旁倒下,他们出临死前的惨叫,他们流出的鲜血,在寒冬的地面散出腾腾热气。
等闲人等,是无数承受这种巨大心理压力的,更不要说这些胜时一哄而上,败时一哄而散的流寇。因此,在休息够赵荣晟那层铁甲长枪兵再次冲击时,那些流寇崩溃了,他们狂叫着往己方阵地跑去,带动整个步卒军阵的恐慌。
千里镜,流寇的情形都看在高史银眼,看东,北两面坡地前尸横遍野,到处是流寇的尸体与伤者,高史银估计今日之战,杀死杀伤对手过一千五百人,差不多该崩溃了,战局也正如高史银估计。
此时看遍野都是溃逃的流寇军兵,高史银哈哈一笑,随后喝道:“追击,让那些流贼好好看看,与我舜乡军为敌的下场。”
壬部军士,乙、丙、丁三总防守坡地东、西、北三面,虽然丙总防线没有战事,不过高史银仍让他们按兵不动,这也是军例规定的。
余下闲着的甲总军士,则在军部命令下,个个高呼着上了战马,从丁总让开的防线大呼小叫冲了出去,舞着自己的腰刀,往溃退的流寇身后追去,并驱赶他们冲击本阵。
见官兵骑兵追来,那些往回逃的流寇更是慌乱,而流寇步卒大阵也是一阵阵骚动,有全体炸营的危险。
看着坡下平川的敌情,军部笑声一片,那抚慰官对高史银施礼道:“此战之捷,我师以不满千***败万余贼寇,定然州震动,人情踊跃。此捷有若空谷之音,将军闻报,其欣然可想而知。”
高史银志得意满一笑,他揉了揉自己脸:“也不能将功劳都归在我老高头上,这是我壬部全体将士的功劳()。”
随后他按着自己佩剑,挺胸凸肚,很是遗憾地道:“放眼当今天下,想在战场上找个得力的对手,太难了,英雄寂寞啊。”
……
战场情形,同样尽收刘芳亮与李过眼内,刘芳亮还好,李过却是脸色铁青。原以为该部官兵只是火器厉害,却没想他们的肉搏战更为出众。己方的将士,若不顾惜性命,确实可以冲过他们的铳阵,却在他们的铁甲长枪兵猛烈攻击下溃败,真是失算。
他李过虽然年轻,却是饱经战阵,哪有见过这么强悍的官兵?听闻这部官兵只是郏县官兵的前锋,他们聚在那边的主力还有近万人。若他们都到汝州,这仗还怎么打?
这还是以后担忧的事情,目前的战局,步卒那边己经崩溃。在官兵骑军驱赶溃兵的冲击下,余者步卒开始惊恐逃散,谋划多日的伏击,以大败告终。
他轻轻道:“刘大哥,该怎么办?”
刘芳亮长叹一声,他看了看天色,太阳渐渐落山,该回汝州了,那些步卒怎么样,并不放在他的心上。自己在汝州,还有差不多近三万这样的“军士”,好在老营与马队没有参战,那些精锐保住,这样的“士卒”要多少有多少。
他说道:“走,我们撤兵,叫马队的兄弟全部跟上,那些步队,便让他们自己回转汝州吧。”
“刘兄弟,李兄弟,俺的军马溃散了,老郝带马队兄弟冲一冲,还有胜算,刘……”
这时郝摇旗带着一些心腹匆匆赶来,留给他却是刘芳亮与李过拔马回转的背影。
郝摇旗呆了一呆,脸色立时极为难看。
刘芳亮与李过领着闯军老营及马队近三千人,扬蹄加鞭,只是滚滚往西边而去()。远远的刘芳亮留下一句话:“大勇兄弟,天色己晚,我们先回汝州护住营地,你收拢步队的兄弟回来,我们再详细商议军务。”
郝摇旗咬牙切齿一阵,回头看漫山遍野跑得到处都是的步卒,又如何收拢?
良久,他骂了一声:“这帮驴养的。”
也谈不上收拢了,最后身旁聚了上千人,以他的心腹为主,有人骑马,有人没马,也不敢回头,只接在刘芳亮等人身后拼命向汝州方向逃去。
……
当日大胜后,壬部将士全体欢腾,此战杀敌不少,更增强了他们对自己的信心。击溃敌军后,甲总军士很快回来,并没有追得很远。壬部将士也有众多的缴获,不过从流寇的所得,不谈也罢。
是有缴获一些金银财宝,不过到了这个银钱无用的时代,舜乡军们对此也看得淡了。便是在闯营,李自成也有规定,各方攻城所得,马骡是一定要上交的,弓夭铅铳在其次,布匹缎帛又次,金银珠玉排在最后。
可想这个时代,金银财宝多么的没用。
不过杀敌大胜,又有不少缴获,这总是好事,全军欢庆后,当晚便在这坡地附近扎营。
临睡前,辎兵们还从河内打来不少水烧开,让参战的将士好好洗洗。经过激烈的战事,特别乙总与丁总的长枪兵将士,身上满是汗渍、血迹,干燥凝固后,结在身上,盔甲上,浑身说不出的难受,洗洗才好睡。
当晚,高史银与众将在帐内庆祝,举行篝火晚会,敲定立功的人员,如何向定国将军报捷等等。这事由高史银,各总军官,还有镇抚官共同进行,一直忙到很晚才完成。
第二天一早,高史银就派人向王斗报捷,又派出快马哨骑通知汝州知州钱祚征,他的救援大军己到()。当然,他不会忘了说明自己以千众击溃万余伏击之贼的辉煌战绩。
同时他的大军继续向汝州前进,与当日的巳时初刻,到达了汝州之地。
……
流贼大败的消息,汝州军民己经得知,昨日在城内,他们就看到那些逃回贼寇狼奔豕突的情景。
当晚他们还探闻到流贼连夜拔营的消息。今早哨骑回报,原聚于东门之外的一部流贼,己经向西越过庙水,拔营汇合入西门数里外的6水旁贼营。汝州与郏县的交通,己经打开。
随后他们接到高史银派出的快马,闻听救援官兵到达,还如此悍勇,千人就击溃上万贼众。汝州城内的军民惊讶万分,同时非常喜悦,援兵总算到了。不过在他们认知,战力强悍的官兵往往军纪也差,特别对方还是客兵的情况下。
所以高史银领军到了汝州后,虽然现汝州军民对自己敬畏非常,知州钱祚征,亲自带领乡绅出城五里相迎,还带来了大批犒赏。不过随后高史银大怒,因为知州钱祚征婉言拒绝自己这只大军进城。
知州言明,这只官军需要什么粮草补进,什么金银犒劳他会尽量满足,但进城之事……
高史银虽然愤怒,不过相关情形事先王斗有交待,所以他忍住气,就在东门数里外扎营,汝水河边一个称为石庄的地方。这个庄子居民,早在刘芳亮、李过等人大军来临前就逃入州内。
而且庄子经过围攻汝州流寇大军的洗劫,内早己空空如也,正好高史银等人住入庄内,免得在野外挨冻。
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王斗与陈永福领主力大军到达汝州。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60章 陈永福想立功
王斗与陈永福主力大军到达汝州时,天上刚好下了一阵小雪,不过雪下没不久,很快就散了,只有天空仍是彤云密布()。
这场雪除让天气温度降低一些,对舜乡军与前锋营出行并没有什么影响。北地的冬天道路从来不会泥泞,甚至小霜小雪过后,道路冻得更结实好走。当然,除了寒冷这个大敌外,路面也会滑溜一些,出行需小心。
闻听官兵主力到达,汝州知州钱祚征非常高兴,又带着乡绅出城十里相迎,王斗等人到达时,他们正在寒风抖成一团。
不过看到来临的救援兵马,他们却是惊讶地忘记寒冷。铁蹄轰鸣,黑压压的尽是装备精良的骑兵队,怕有好几千人之众。随在骑兵队后,又是密层层的重甲步兵。步骑后面,还有望不到边的辎重车马。
官兵随行的十门红夷大炮,更是钱祚征等人看呆了眼。这些大炮,就是开封城与洛阳城也没几门,这些官兵竟有十门?当陈永福苦笑说出这些红夷大铳都是宣府镇舜乡军所有时,钱祚征更是不可思议看了王斗一眼()。
王斗的军队他己经不陌生,舜乡军前锋高史银壬部他就见过,那些骑着骏马,头戴铁盔,披着铁甲,外罩披风大氅的官兵,钱祚征认为是自己生平仅见的精锐。
舜乡军名字钱祚征似乎听过,当年在邸报宣传得沸沸扬扬,斩杀东奴无数。听闻舜乡军主将王斗现在是参将,在钱祚征认识,这些前锋定是舜乡军最精锐的部分。
此时见到,他才现自己错了,那王斗竟还有六、七倍这样的精锐。他区区一个参将,兵马近万,竟还拥有十门红夷大铳,真是出钱祚征的想象之外。
直到看到陈永福的前锋营时,他才找到一些熟悉的官兵感觉,这些官兵自然比自己的州兵精锐许多,可惜比起舜乡军来,还是差得太远。钱祚征暗暗摇头,大明内地的官兵,就是不能与九边精锐相比。
不过王斗等人来到,钱祚征还是非常高兴,流寇数万人围攻汝州己经半个多月,钱祚征感觉守城颇为吃力。现在援兵到达,更有精锐的舜乡军在,击退流贼就更有把握了。
高史银等人这两天军纪的严明给了钱祚征很大信心,加上有陈永福在,钱祚征又想拉拢王斗尽心杀敌。所以他一反常态,热情邀请王斗,陈永福等**进驻城内。
王斗除了要知州供应大军粮草外,却是婉言拒绝他的邀请,让钱祚征颇为意外。不过在陈永福暗示下,王斗还是答应了钱祚征等人接风洗尘的要求。
大军来到汝州城东门外,可以看出,汝州是一个大州,城池很高很厚。依钱祚征的介绍,整个汝州城周达九里多,城高有二丈六尺,外砖内土。
在城的东、南、北三面,均有城壕,各宽一丈二尺,深一丈八尺。不过只有东城壕有水,南北城壕为干壕。城的西面,由一条河自然围护该面,当地人称为洗耳河()。城有四门,皆筑有瓮城。
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惨烈的战场痕迹,地上到处是干枯的黑色血迹,城外布满被烧毁的房屋残骸。城南本有南关一座,为南阳至洛阳的大道,往日较为繁华,不过眼下都被毁了。
各人都是叹息不己,王斗看得很仔细,对钱祚征,其实他内心也是赞赏的,历史上此人能攻善守,在农民军数万人攻打城池时,他一直坚守了一个多月,最后因为狂风大作,炮炸楼焚,城破钱祚征身死。
在王斗与陈永福进城时,舜乡军与前锋营则往城西扎营。
流寇己经退到离城西面二十里的地方,夜不收探明汝州城西上河,七里,噶庄一带靠近汝水,当地的几个村落己经废弃,是扎营好地方,那边离贼营也近些。
……
往日的汝州城颇为繁华,有大小街道七十二条,纵横交织。特别大街长三里,宽六丈,更是纵贯全城,连结东西两门的重要所在。往日两边鳞次栉比,满是店铺,热闹非凡,汝州州治就位于这里。
但经历了流寇攻城,城内到处是萧条一片,各地布满了惊惶不定的人群。看到王斗等人进来,他们都是窃窃私语。
在援兵到达时,知州钱祚征等虚造声势,特别渲染高史银壬部以千人大破万余贼寇的盛举。本来流寇长达半个月的围攻,援兵又不断被击退,州民己经绝望了,此时他们眼内又重新泛起希望。
接风洗尘,吃过午宴后,王斗与陈永福回到自己营地,得到了钱祚征提供五千石粮草的承诺。更有当地士绅向王斗等人保证,只要官兵能击退流贼,他们愿意合资三万两白银犒劳大军。
河南府各城接连陷落,内士绅的悲惨命运,汝州士绅官员都有闻听,如果城陷,他们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此时表现出难得的慷慨。陈永福向他们慷慨陈辞,拍着胸脯保证他与定国将军的大军,肯定能大败流贼,诸位大可不必担心,得到众人的一致赞扬()。
席杯酒言欢,陈永福吃得有些醉醺醺的,只有王斗仍然保持着清醒。
各营己经扎好,分为几个所在,陈永福军队扎营在上河一带,尽量靠近城池。王斗舜乡军扎营在十里庄,七里庄一带,位于外围之地。王斗的军指挥部,就位于七里庄一所大宅内,也不知是当地哪个乡绅的宅弟。
王斗回到自己的指挥部,就听到高史银的狂笑声传来,王斗到达汝州后,他也领壬部将士与主力大军汇合扎营,布置在十里庄一带。此时在高史银身旁,围绕着温方亮,李光衡,温达兴,赵瑄,孙三杰等人,听高史银绘声绘色说着当日战斗情形。
就听温方亮不无羡慕地道:“老高啊,你这次可是立下大功了……”
王斗身旁的谢一科吼了一声:“定国将军到。”
立时众人都回过头来,铁甲一片锵锵作响,各人肃然向王斗施礼:“见过将军。”
王斗说道:“众将请起。”
又是一片甲叶的锵锵作响。
王斗微笑走到高史银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高兄弟,打得不错。”
高史银其实没比王斗矮多少,非常魁梧的一条汉子,加上身披铁甲,满脸横肉,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往日与韩仲,还有现在的新军千总沈士奇被别人暗称为舜乡军三丑,三恶,当然现在韩仲己经不在了。
高史银被王斗这样一夸,一拍,立时眉欢眼笑,裂开大嘴直笑。
随后王斗坐下,高史银恭敬地坐在他的下,尽量细声的向王斗禀报此战经过()。
王斗听得很仔细,说道:“立功的将士,他们的功绩要核对细致,不可漏了一个人,也不可薄了一个人。”
他说道:“将士们伤亡怎么样?”
高史银道:“有十三人受了伤,其一人伤势较重。”
王斗道:“受伤的将士,让医士好生调养,待伤愈后,这些军士,更是我军的骁勇之士。”
高史银道:“将军放心,末将每日都有探望。”
依高史银说的,当日之战,虽然流寇都是乌合之众,在壬部铁甲长枪兵结阵冲杀下,完全不是对手。不过他们毕竟人多,密密麻麻的长矛刺过来,难免有一些军士被扎,虽然有铁甲保护,也不可避免有人受伤。
特别一个军士被一杆长矛从盔甲隙内刺入,刺进了胸口,受了重伤。
依舜乡军军律,受伤将士探望顺序为队官每天一看,把总两天一看,千总三天一看。不过高史银带兵颇为用心,受伤的军士,每天都有去看。
对他们这些饱经战场的军官来说,受伤的将士更珍贵,伤愈后这些老兵将散出更为强悍的战斗力。
王斗说道:“好!”
他道:“众位兄弟还没吃饭吧,开饭吧。”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进城接风洗尘前,王斗言明会回来与各将一起午宴,所以众人都在等王斗回来吃饭。对他们而言,每次与王斗一同吃饭的时间,都是非常值得珍惜的。因为那种气氛让人怀念。
大堂内几张长桌拼起,然后上面摆着几口大锅,上面是沸滚的肉块。王斗坐在上,各将分两边而坐,各人身前摆着几块大饼,各人一碗肉汤,就着肉汤吃着大饼,寒冷的天气是一种享受()。
没有打仗前各人可以喝点酒,不过当然不能大碗敬来敬去,都是各自眯一口,边吃边聊,谈笑风生。
王斗夹了一块肉慢慢吃着,微笑对孙三杰道:“孙兄弟,汝州知州答应供应五千石粮草。若击退流贼,当地乡绅,还愿意出资三万两白银犒军。”
众将一片欢呼怪叫,对舜乡军而言,别的不怕,就怕粮草供应不上,只要有粮草,舜乡军不惧任何敌人。
孙三杰急忙放下碗筷:“末将这就去将粮草运来。”
王斗道:“不急,吃了饭再说,他们不敢不给粮的。”
王斗忽然现做客兵也不错,河南各地到处火起,自己强兵在手,各方有求自己甚多,自己开出的援助价钱,没有人敢不给。客串雇佣军很有意思。
温方亮身为舜乡军最俊美的将官,吃像却不怎么雅,他大口大口吃着大饼,对王斗说道:“将军,高兄弟一战,证明流寇不堪一击,他们的打法,我们也摸清了门路,是否要几日内尽起大军,给那些流寇狠狠一下,解了汝州之围?”
王斗道:“不急。”
他笑道:“陈副总兵对我舜乡军的战绩很羡慕,我们也不能抢了所有的功劳,让友军寸功不得。”
他说道:“午时回来,陈副总兵与我言,汝州的贼寇,希望能由他的前锋营打头阵。陈副总兵这样说,便如他所愿,我们正好看看腹地官军是如何打仗的,再看清楚流寇的战法。到了时机,将他们一鼓荡平。”
众人都是大笑起来。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61章 陈永福战力不错
崇祯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天空仍是彤云密布,似乎又有下雪的趋势()。
从高空望下去,汝州城西的方向,满是密密麻麻的营帐,聚在这一带的兵马,官兵连上闯军的,怕有近五万的人马,那营地便似乎密密层层,无边无际。
闯军,刘芳亮、李过等人的营盘扎在荆水与汝水的两岸,离王斗等人的营盘约有十几里。如今河水己经结冰,两岸之间的通行,并没有什么困难的。
与王斗,陈永福等人驻扎在上河,七里等村落一样,闯军士卒,同样沿着这些村落驻扎。人类的聚居点大同小异,都是沿着河流与水源分布,虽然那些村落大多废弃残破,但这天寒地冻的时节,住在漏风的屋内,也比将营帐设在野外要好。
刘芳亮、李过的军大营设在荆水西岸一个店庄的地方,不过他们没有住于庄内,而是居于庄的西一个龙王庙之内。春店庄整个村落残破,只有这个庙宇相对完好,虽说沉旧,但屋檐房廊什么的都算完整,并没有遭受兵燹匪灾之祸。
不但如此,庄北的关帝庙,庄南的奶奶庙,庄东的马神庙,财神庙都相对完好。此时人等对道观佛庙都怀着一股天然的敬畏,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劫掠杀戮,但对摧毁各样庙宇道观却要三思再三思,害怕将来招来鬼神的报应,特别对农民军而言()。
刘芳亮等人的大帐设在这龙王庙内,他们的老营人马,也就随在庙的两旁歇息,喂养草料。不断有头戴毡帽,身上裹着老羊袍,或是披着罩甲的大汉进进出出,相比那些头包红巾的饥民步卒,这些汉子精悍多了,个个挎着腰刀,背着弓箭,举止间,颇有一股满不在乎与悍勇之色。
这些便是闯军的老营兵马,很多人都有十几年的战场搏杀经验,尸山血海见得多了,对沙战征战并没有什么畏惧的神色。不过这些精锐骨干向是闯将各人心目的宝贝,等闲关头,不会轻易将他们拿出来撕杀。
他们进进出出,上马下马,不断传出军的将令,或是禀报探来的消息。刘芳亮与各营的联系,都靠这些快马,没办法,要让那些饥民明白旗号意思太难了,只有用传令兵解决。
老营与马军的探子,还不断传回城西外官兵大部的消息,此时在庙宇大堂内,一堆红通通的碳火燃着,刘芳亮、李过二人围着火堆相对无语。
良久,刘芳亮叹了一口气:“折损了很多马营的哨马,总算探清楚来到汝州的官兵大部。官兵,有开封城守副将陈永福的几千人马。余下的,便是那部客军,叫什么舜乡军的,主将便称王斗,听说是宣府镇人。”
“这部官兵非常难缠,我本以为那日遇到的官兵是这舜乡军最精悍的人马。没想到哨马传回的消息,随上来的那些舜乡军,同样个个精悍,不会差过那些前锋,边军有这么精锐吗?”
李过年轻的脸上陷入沉思:“好象高闯王在时,俺们义军有跟边军打过。当时卢廉使带着一些关宁兵,是很厉害。不过他们是马战,用的是三眼铳,火器没这么猛,步战也没有这么凶悍。”
刘芳亮道:“似乎那舜乡军马队也不少,但他们马战比起步战怎么样,却是不知晓。我们义军的哨探,也传不回更多的情报,汝州知州防守严密,军民不得随意出城()。那舜乡军的哨马更厉害,我们的哨骑,在他们手上折损很多,刺探很难。现在更是不能逼近他们营盘五里。他们的哨马,却不时在我们营地周边打转。”
李过轻声道:“刘大哥,我们几万人聚在汝州城外,每日耗费的粮草不少,再不打下城池,怕是没处就粮。不能再拖下去,明日就找官兵决战,我带些马队冲冲,应该能打下来。”
刘芳亮连连摇头:“他们的骑兵不少,我们的马匹也比不上他们,对冲要吃大亏。”
“老营与马队是我们义军的根本,不能轻易耗费。”
李过也想到这一点,他站起身来,在堂内转了几转,有些着急:“那怎么办?步战不能,马战也不能,这样拖下去,又没粮草,军心动摇下,怕我们义军就此溃散。”
他猛地一喜:“还是用老办法,佯战,马兵引诱,步卒引诱都可,官兵混乱后,老营出击,定能大胜。”
刘芳亮沉思良久:“可以用饥兵引诱,令步卒列长矛数千在阵后,官兵缠战时,马队从两侧攻击……只恐对面的舜乡军骑军,试试也可,若是不能胜,我们就离开汝州,退回宜阳与永宁,与闯王汇合。”
李过道:“那么多人,怕是退不走。”
伏击高史银失败后,刘芳亮等人在路上收拢的“步军”不到一半,这些人回来后,他们散布了伏击失利的消息,对留守的兵马造成不小的影响。这些人加上汝州的军士,马步合起来约还有三万多人,若是撤退,军心动荡下,官兵在后面追击,想必是一场大溃败。
刘芳亮眼睛一闪:“若是退走,老营与马队三千人先走,再收拢数千精干的步卒便可,余下的人……若是汝州当地收拢他们,介时我们攻回来,那些饥兵还可作为内应。”
李过兴奋地道:“姜是老的辣,就依刘大哥说的,干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