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综]当太后的这些年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瑟嫣
丫头,怕是不会轻易挪窝吧。”想到一到春天就犯春懒毛病的朱淑,杨太后也是有点头疼。“至于宝儿,姐姐愿意带着她一起出宫游玩,妹妹自然是万分赞同、万分感激的。毕竟姐姐也知道,最近的朝事可真是繁琐得让人头疼……”
杨太后有心让朱慈跟着一起处理吧,那小兔崽子一听就跑得飞快,宁愿跑到私库库房一遍一遍的数银子,也不愿分担一二。杨太后又是好强、不服输的主儿,只能耐下心来将琐事的朝事一件件理顺。
提到让她也不禁脑门生疼的繁琐朝事,杨太后也没心思继续在慈庆宫陪着慈安太后闲话家常了。杨太后告辞离开,然后直接就到了交泰殿,拎着正在唆使戚嗣昌给施首辅设下陷阱的朱慈小皇帝,带着他一起回了乾清宫,处理政务。
“天麟,你是大明未来的皇帝,你要好好的跟着母后学习怎么处理政务才是。不然你这样,母后如何放心让你亲政。”
“儿臣没说不学啊,母后。”朱慈嬉皮笑脸的围着杨太后转圈圈,就是不肯坐在圆凳子上。
看他一副皮孩子的模样,杨太后就感到莞尔,不白了朱慈一眼,笑骂道。“严肃点,一会儿施首辅以及内阁次辅们就要过来了,要是让他们看到你这个样子,怕又要说你性子跳脱,没有一点皇帝样子了。”
朱慈小皇帝瘪瘪嘴,倒也没跟杨太后继续说笑,乖乖的在圆凳子上坐好,然后学杨太后的动作,从奏折堆得高高的案桌上随意取了一份折子,看了起来。
“嗯,这家伙写的字倒挺好看的。”
朱慈小皇帝刚装模作样的感叹完,施首辅领着一干内阁成员鱼贯而进。
“参见吾皇万万岁,太后娘娘千千岁。”
大臣行了礼后,杨太后一句‘赐坐’,宣誓着此次例行的小形朝会正式开始。首先开口的依然是在首辅位置上坐得稳稳当当的施凤来。只见他绷着胖嘟嘟的脸,用一种很严肃的口气说道。
“辽东方面传来讯息说,叛将孔有德逃至登州,总兵朱梅率军围登州,筑围墙以困孔有德。据朱梅飞鸽来信,说这围墙三面据山,一面临海,墙有三十里长,东西俱抵海。朱梅手下一干将领分番戍守,誓要活活困死叛将孔有德!”
孔有德没有逃往大凌河城与他新认的满鞑主人汇合?
吴桥战役过后,杨太后也和明达一样认为孔有德必逃往大凌河城,与满洲鞑子汇合,却不想孔有德到底是聪明的,并没有逃亡大凌河城,而是跑回登州,趁着登州疏于防备、一举拿下了登州城,与登州总兵官朱梅展开了拉锯战!
虽说贼子孔有德占据了登州,但相信辽东将士战斗力的杨太后这只是暂时的。孔有德这叛国贼即使有后金鞑子暗中支持,相信也支撑不了多久。唯一麻烦的是,登州城里亦有大批火器,仗着火器之利,短时间内朱梅以及部下应该拿孔有德他们没什么办法!
只能采取拉锯战,慢慢的耗死孔有德这叛徒了。就像她对后金采取的政策一样,慢慢的耗,慢慢的打……
所以杨太后当政后,不打算和后金谈和,也不打算与后金正面硬碰硬。她的打算从来都是一边大力发展国力、稳定朝纲,一边慢慢的陪后金玩消耗战……
所谓的八旗儿郎再怎么悍不畏死,到底是少数民族,连妇孺在内,不过小几十万的人口,采取拉锯消耗战的话、又怎么耗得过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大明……
历史上后金时不时的骚扰边关、洗劫一下,还能够补充损耗,可是现在辽东方面坚决采取‘坚壁清野’,后金每次兵犯边关、都只能靠自身筹集的粮草作为军需物资,更别提每每都是没讨到好的大败而归……
在刮不到任何钱财填补军队消耗时,穷兵黩武不是说假的,多来那么几次足以拖垮一个国家的财政,而一个国家的财政垮了,也代表着这个国家离自行崩溃已经不远了……
皇太极虽是枭雄,但到底看不穿杨太后这个总结了后世一些先进军事理念整理出来的消耗战,所以在狐狸似的杨太后的算计下、满洲鞑子能战斗的儿郎注定年复一年的慢慢的减少能战的有生力量,而后就算皇太极或许后继汗位之人能看出来,结果却早已注定……崛起于建州的鞑子们注定归纳大明,成为汉族的一部分……
扯远了,咱们接着说回正题。朱梅采取拉锯消耗战对付孔有德,杨太后是及其赞同的。因此听了施首辅的述言,杨太后很强硬的道。
“朱卿做得很好,追剿叛将一事就全权交给朱卿。施卿你拟旨告之朱卿,必要时就地格杀包括孔有德在内的一干叛将,哀家才没那个心问他们为何背叛大明,背叛他所属的民族!”
“臣领旨。”
施首辅承述完,又轮到了徐光启。老徐同志没提其他,只单单说了一句‘工部应加大制造火器的力度,而不是大部分都交由西厂来完成!’
“西厂厂督统领神机营,火器交由西厂来完成并无不可。只是如今战事吃紧,单靠西厂制造火器,怕是杯水车薪,制造出来的火器数,根本不够大明各处军队瓜分……,所以臣觉得最好由工部抽调一批通铸造火炮的工匠襄助西厂一起铸造火炮,提高效率。”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o(* ̄ ̄*)o
☆、第八十二章
明朝设神机营,军队名,乃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门。当然这是以前的事,杨太后当政后,下令大明军队特别是辽东守军大范围内推广火器。属于帝王扈从的神机营则并入西厂,专门从事各种火器制造的工作。
工部乃六部之一,乃是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事项的机关。按说铸造火炮、锻造火器也是工部的工作,但有个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工部的效率慢得发指。
当然这说起来也怪不得工部的官员,毕竟什么屯田啊,水利啊,修桥造路都归他们管,每年又要花大量人力物力检修黄河沿岸堤坝,对于铸造火炮、锻造火器之事就有点力有不逮,所以这才是杨太后一上台就将铸造火炮、锻造火器之事交给神机营、并将神机营并入西厂的最根本原因!
作为通西学的火器专家,徐光启也是明白这个道理。而他之所以提出将工部所管辖的一部分通铸造火炮、锻造火器的工匠抽调到神机营,完全是出于公心,想进一步提升神机营铸造火炮、锻造火器的效率。
只是他所说的话,杨太后还来不及表态,内阁次辅兼吏部尚书温体仁就连忙跳出来反对。“工部管辖的工匠数尚且不够屯田以及兴修水利,怎可抽调一部分给神机营。”
杨太后挑眉,淡淡扫了一眼情绪貌似很激动的温体仁





[综]当太后的这些年 分卷阅读100
,故作不解的询问:“工匠的主要工作不是制造器械吗,怎么在温爱卿的口中倒成了役工了。”
“回太后娘娘,工部历来人数吃紧,自然管辖的工匠也……”
“行了,别瞎解释了。”杨太后不耐烦的打断温体仁,懒得再听他所说的冠冕堂堂的话语,略带讽刺的道:“哀家记得你是吏部尚书,而不是工部尚书啊,怎么吏部的事你一问三不知,反倒对工部的事这么了如指掌……莫非是打量工部尚书病了,想为哀家、皇帝分忧,兼任工部尚书不成!”
自泰昌五年开春,文采不错的内阁次辅兼工部尚书薛凤翔就病病歪歪,多次因病缺席朝会。杨太后想着薛凤翔也算一个乖觉的家伙,且工部有左右侍郎管着,所以倒没撤了薛凤翔的工部尚书一职。
杨太后今儿由此一说,完全是警告温体仁,让他不要捞过境,管好他该管的事就成。毕竟杨太后心里是认同徐光启的提议的,即使通铸造火炮、锻造火器,就该专注于此,总不能跑去建水车、做水利工程吧。
杨太后揉揉眉心,淡淡的说道。“哀家觉得徐卿的提议很不错,皇帝你怎么看?”
本在一旁欣喜等着自家母后怼人的朱慈愣了愣,瞪圆了本就显得圆滚滚、黑亮亮的眼睛,有些呆萌的回答。
“朕觉得徐卿提议不错,这得给国库省多少的额外开支啊!”
此时杨太后正伸手准备端放在小几上的凉茶,一听这话,身子顿时一僵。是她的思维没达到朱慈的地步、还是咋的,明明说的是工匠并不并入神机营的问题,怎么就扯到了钱的问题…
杨太后扶额,却也只能顺着朱慈的话,含糊的点头:“既然皇帝也赞同徐爱卿的提议,那么就照徐卿说的,就从工部抽调一批通铸造火炮、锻造火器的工匠,并入神机营,与西厂一起督造火炮、火器。”
这事决策后,其他次辅也接着畅所欲言,述各地州府上书之事。杨太后听完后,觉得很满意,一来内阁大臣们报备的事务与厂卫暗承上来的内容基本一致,二来,受小冰川时期的影响,灾难时有发生,但应对及时,就算出现饥荒的现象,也没造成时局动荡、激起民变……
至于高迎祥所带领的那支农民起义军,高迎祥死后就呈现一盘散沙,根本就不足以虑,所以这才是杨太后基本上觉得满意的由头。
禀告完政事后,内阁成员们很快就告辞离开。他们走后,杨太后革令朱慈认真学习,最好将那一桌案的奏折批阅完,自己则顶着朱慈小皇帝哀怨的眼神,领着说话、嗯,还有点结巴的朱淑,去了储秀宫。
此时朱慈年龄还小,所以已经多年未选秀,且储秀宫里住的不是待选的秀女,而是被俘的两位鞑子公主,马喀塔和丽塔。
丽塔年龄还小,蒙古话以及满话都说得不太利索。而她的姐姐马喀塔呢,则已经开始学习汉语,见到雍容华贵的杨太后以及娇俏的昭仁公主到来后,甚至能用流利的汉语向两人问好。
“别那么多礼了。”杨太后摆摆手,笑眯眯的道:“哀家来此是为了告之两位公主,你们的父汗已经同意哀家和亲的提议,准备过几日就安排人将嫁妆送来。所以你们啊,就安心的紫禁城住下吧,毕竟这里以后也算你们的家。”
等杨太后说完,一旁会说几句蒙古话的宫娥赶紧将杨太后所说的话翻译成蒙古语,霹雳巴拉的说给了马喀塔和丽塔听。
丽塔懵懵懂懂,而已经懂事的马喀塔则满心苦涩。果然,他们如雄鹰一般伟大的父汗,宁愿他们‘和亲’大明,也不愿低头接他们回家。
想到模样俊秀好似女郎的大明皇帝,马喀塔微微垂下眼帘,那张带着淡淡高原红、形状好似圆饼子的脸上染上一抹红霞。
“我和妹妹会听话的。”
这话说得……
朱淑挑眉,那张酷似杨令月的俏脸闪过一抹意味深长。“马喀塔和丽塔,如果觉得闷了,可以来找本宫玩!”
好吧,说朱淑是小结巴也不全对,至少今儿对着马喀塔和丽塔说话时,说词还是很连贯的,听不出结巴的味道。杨太后听到耳朵里,心中别提多安慰了!嗯,咱小闺女好好练习练习,应该能改正结巴的问题。
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乐极生悲,套在杨太后这儿也实用。这不,刚领着朱淑在两位鞑子公主面前刷了一下存在感,离开储秀宫、在路过御花园时,碰到正准备去找朱慈的戚嗣昌和徐仁(徐光启的孙子)时,不知怎么回事,面对戚嗣昌那张小小年龄就透着刚毅方正的小脸蛋,蓦然红了脸颊的朱淑,又开始变得成了小结巴!
杨太后再次无力扶额。
这死丫头,小小年龄就学人家思慕少年郎了。而且思慕就思慕吧,反正这年头不管男的女的、都比较早熟,但问题是再怎么思慕人家,你也不能变成小结巴,连吐字都不清晰吧。这样一来,哀家也不能违心说你这只是小毛病、不会影响以后夫妻和~谐啊!
只觉得自己脑门突突开始疼的杨太后,让戚嗣昌和徐仁跟着自己回了乾清宫,然后认命的接过批改奏折的工作,无语的目送朱慈领着两个伴读,外加小结巴姐姐飞快的遁离。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再怎么忙碌也无非是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繁琐的事。到了五月,皇太极不顾杨太后的婉言‘劝说’,还是派遣了一支充斥着探子的送嫁队伍,企图到达京师时、打听火器的讯息。
杨太后早就防着皇太极这一手,所以送嫁队伍一入关,途径延绥一带时不幸遇到流寇作乱,两位公主的嫁妆被抢了不说,所有送嫁人员全都横尸山野、找不到活口。
此不幸的消息传回京师后,已经从小狐狸逐渐从成了的狐狸转变的杨太后装出义愤填膺的模样,严厉陕西巡抚孙传庭剿灭流寇、给后金一个‘交待’。
这事本就是孙传庭接秘旨做下的,自然心领神会明了杨太后的意思,大张旗鼓的带兵在延绥一带游山玩水一通后,孙传庭砍了几个当地的地痞流氓、意思意思的给了后金一个‘交待’!
枭雄本色的皇太极自然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想借着此事发难吧,杨太后毕竟有言再先,说最近闹匪不安定,送嫁一事就了吧,大明内务府自然会为两位公主准备嫁妆的,而且事后,大明一方也是给了后金‘交待’的,别管这交待的水分有多大,但面子上是没有问题的。所以皇太极想发难,都找不到好的理由发难。
难道就这么算了……
恨得一张脸扭曲的皇太极搓了搓牙花,决定礼尚往来,好好的支援支援孔有德,再让高丽出兵、骚扰一下辽东守军,就算不能真正的打一场,也要好好的恶心恶心一下大明。




[综]当太后的这些年 分卷阅读101
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明达不知道聊斋是啥玩意儿,但这并不妨碍他像只狡诈的小狐狸、开始跟随自家姐姐的脚步,暗搓搓的给皇太极以及后金那一波人不断的挖坑,以期达到消耗满洲八旗的有生力量。
“我觉得姐姐说得没错,咱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何须惧怕人口总数只有小几十万的建奴鞑子。”明达笑得光风霁月的对熊婉优以及他的老丈人熊廷弼说道:“鞑子们叫嚣着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除了宣扬建奴鞑子骁勇善战外,也暴露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建奴鞑子人少。
咱们不和鞑子们正面对抗,坚决实施‘坚壁清野’之策,慢慢的和鞑子们,采取蚂蚁吞象的蚕食办法,一点点的消耗掉鞑子们的青壮,然后灭国吞并不吹灰之力。”
“这办法好是好,就是时间太长了一点,说不定要十几二十年才看得到成效。”熊廷弼一脸惋惜的说:“老夫可要努力的活长一点,不然就看不到这一天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完成!o(* ̄ ̄*)o
☆、第八十三章
泰昌五年上半年就这么‘平静无波’的过去了,为什么要用引号括住平静无波四字呢,则是因为大波动没有,小波动却时不时的蹦出来、扰人心情。
据孔有德被总兵官朱梅修围墙围困于登州后,孔有德军不能出,便开始利用登州城中原有的火炮炮击官军。
朱梅为了避无为的伤亡,只得继续采取拉锯消耗战的办法,慢慢的磨掉叛军人数和他们的斗志。
如此一月过后,挑唆孔有德叛逃的李九成率先坐不住,出城与官军死战,被朱梅射杀与阵中。
李九成死后孔有德欲弃登州入海,企图从海路逃亡鞑子所在地建州。朱梅早有所料,派手下将领龚正祥等率舟师拒于海口,等着孔有德送来门来。
只不过天公不作美,正当两方对持时,猛烈的大风突起,竟然将船只掀翻。于是孔有德险胜,俘获了龚正祥。只是船只皆损毁、孔有德就算胜了,也不得出海逃亡,只得退回登州城继续与官军对持!
如此一来,朱梅与孔有德之间就有得耗了,登莱巡抚孙元化心怀幻想,认为孔有德是受人挑唆才做出叛逆之事,相信能够自己能够招抚孔有德的他,竟然上了一封折子,提议应招抚孔有德为主……
孙元化此折子上达中枢后,顿时如一颗小石子落进湖里、荡起层层涟澜,朝廷文武大臣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剿灭,一派自然是主张以和为贵,重新招抚孔有德回归大明怀抱……
依杨太后的本心是及其厌恶这种没有民族观念、没有礼义廉耻的家伙的,但见朝廷上因为孔有德之事吵闹得厉害,杨太后并没有急着表态,而是云淡风轻的开口。
“施卿怎么看?”
施首辅到底在杨太后手下做事那么久,熟知她的秉性。施首辅见杨太后居然问他怎么看,顿时摆出一副义愤填膺的姿态,老油条的回答道。“臣自然谨听娘娘的嘱咐,娘娘说战就战、说和就和!”
杨太后淡淡的扫了施首辅一眼,懒得开那个口骂他和稀泥的态度,便将视线放在了一力主张招抚的大学士周延儒与兵部主事张国臣身上。
“周卿和张卿怎么看?”杨太后淡淡的开口道。
“微臣认为孔将军乃是受人蛊惑,所以才做出如此叛逆之事。”大学士周延儒首先出列拱手回话道:“微臣认为只要派能言善道者前往登州,晓以大义,孔将军一定会认错投诚!”
“禀陛下、娘娘,臣不才愿前往登州说服孔将军!”周延儒一说完,杨太后还没开口表态呢,有人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表示自己愿意到阵前招抚孔有德等人。
杨太后一看,原来是跟周延儒一路货色的张国臣,不腻歪的道。“流寇招抚、叛军招抚,对于后金也应以和为贵、不可再犯兵戈。哀家就纳闷了,张卿你是怎么做到兵部主事的,怎么别人都是主站、你却始终主和呢。哀家不明白,张卿是心怀仁慈呢,还是了好处……”
“肯定是了好处。”眼见自己母后又开始怼人,有心插一手的朱慈瞪圆了眼睛,显得异常气愤的道。“这种为了私利枉顾朝廷、百姓的货色可不能在留在中枢朝廷,当贬为白身才是。”
杨太后笑了,很满意的笑了。“既然皇帝这么说,那就摘了张国臣头上的乌纱帽,贬为庶人。”
于是、就这场突如其来变故傻眼的张国臣被拖出了金銮殿,于是一力主张招抚孔有德的周延儒也不敢再开口,生怕火烧到自己的身上。
只是周延儒以为自己闭嘴不开口就万事大吉,那就太天真了。刚才阖目间,杨太后已经回忆起这现任礼部主事兼文华阁大学士的周延儒是哪号人物呢。
尼玛这货不是历史上自请视师,却假传捷报蒙骗崇祯帝,骗取了太师之位的伪君子吗。杨太后对于手下虽说重才华、不怎么管私德,但对于这种居然在历史上名声不错的伪君子,还是很不喜、甚至厌恶的。
不过鉴于礼部乃是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的部门,算是六部中最清闲的衙门,所以杨太后在没有好借口之前、也懒得动他,只呵斥了几句,刚毅的表示不招抚孔有德。
“孙卿提议招抚叛将乃是好意,只是到底达不到威慑作用。哀家不想在孔有德的身上开了先河,让将士们认为背叛没啥,只要事后表现出悔意、朝廷就能重新接纳……
哀家不想继孔有德叛明之后、背叛之事层出不穷,所以哀家明确的告诉尔等,这不可能。哀家不会同意招抚叛将!
传哀家懿旨,朱梅为副都御使巡抚登莱,擢参政徐从治为山东巡抚,让徐从治驻守莱州城,防备孔有德部曲西进。至于叛将孔有德的亲眷皆下大狱,秋后处决!”
杨太后本想任命新军统帅戚承志协助追剿孔有德的,但想到戚承志已经秘密领了秘密出海练兵去了,便没有点戚承志的将、而是升了朱梅的职,让他全力主持围剿孔有德等人的事。
至于原本任登莱巡抚的孙元化,杨太后在其被撤职之后、赏了一个大学士的虚职作为安抚,命他全力帮助明达布防辽东、管好火器维护工作就成,别管其他……
朱梅升官为登莱巡抚、徐从治就任山东巡抚后不久,自知不能在登州水城困守的孔有德耍了一个小手段,居然从登州突围而出,跑莱州城而去……
因为暗中有皇太极金银的接应,孔有德拢了一大批地痞流氓加入叛军队伍,并裹挟沿路百姓、浩浩荡荡围攻莱州。
因为早有所料,新就任山东巡抚的徐从治以及莱




[综]当太后的这些年 分卷阅读102
州知府朱万年早早的备足粮草,以莱州城城坚之势、设佛朗机炮布防,与孔有德部曲僵持半月之所。
孔有德久攻不下莱州城,那叫一个心急火燎,因为朱梅已经命总兵邓圮、王洪等人率川兵万人自昌邑来援,昼夜兼程下,前来救援的川兵已经距莱州仅40里地。
孔有德害怕遭受莱州守军以及来援官军前后夹击,便下令猛烈攻城。只是在墙头佛朗机炮的打压下,孔有德部曲损失惨重,仍然未能强攻下莱州城,无奈孔有德只得下令停止攻城,并率叛军近万人登船而逃…
孔有德逃了后,官军穷追不舍,并料定败后必经长山、旅顺而投奔后金。于是驻守在旅顺、长山、鹿岛的明总兵黄龙率兵严阵以待,与逃窜而来的孔有德部曲激战,大败叛军,成功擒获孔有德部将毛有顺、毛承福等人……
旅顺,临海之滨,残阳如血!白沙岸边,海鸥鸣叫,声带苍凉,让临海眺望之人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到底让那孔姓畜生逃了!”总兵黄龙转过投来,对着追击叛军而来的周文郁道:“文郁你说,这畜生会逃亡哪儿!”
“如今高丽归降鞑子称臣,想来叛将孔有德会逃亡鸭绿江,在哪儿与鞑子兵汇合!”
“大兄也是如此想的。”心情好转的黄龙笑着对周文郁道:“大兄已经给魏大人去了信,告之叛将孔有德的可能逃向,想来依魏大人之才,一定能妥善处理,不会再让叛将再好命的逃了。”
“大兄说得是,小弟也是这么想的。”周文郁看了一眼血染白沙的遍地尸骸,不有些一言难尽的意味。“大兄,咱们还是让人将尸骸敛、得让双方兵卒暴尸海滨。”
1...2930313233...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