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综]当太后的这些年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瑟嫣
祖大寿奉命于大凌河筑城保卫锦州,只不过在他修了不到半个月、城墙雉堞还没修完时,皇太极就突然率大军兵临城下,将大凌河城给围了起来。为了保存实力,祖大寿只得关闭城门,仓促应战。
好在这几年,明达为了让粮草随时充足,不依靠后方补给,实施以兵屯田,辽东一带大面积的种植了红薯、高粱等农作物。粮草充盈的情况下,祖大寿去往大凌河筑城后,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只留了仅够守军几日的粮草,而是足足囤积了一仓库、足够大凌河城守军数月的粮草。
于是被围困的祖大寿根本就不如历史上被围困时那般慌乱,他手底下的将士也没有惊恐万状。也算明末后期的将才的祖大寿轻松惬意的龟缩的躲在大凌河城内,任凭后金一方怎么骂阵就是不出兵,倒让信心十足能攻下大凌河城的皇太极开始有点头疼,毕竟马背上长大的八旗儿郎打战厉害是厉害,但对于攻城战嘛,就不怎么擅长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完成,(,,??w?)ノ (?っw?`。)
☆、第七十九章
“该死的南蛮子。”
豪格阴狠的咒骂了一句,转而拱手冲着皇太极请缨道:“父汗,儿臣愿领正蓝旗儿郎为父汗拿下大凌河城,用满城南蛮子人头祭旗。”
正如大明人‘亲切’的称呼北方游牧民族为鞑子,北方游牧民族也‘亲切’的称呼大明人为‘南蛮子’,这种通称并不限地域局限。豪格当着皇太极的面也如此称呼,一来表示对大明方的蔑视、认为他们皆瓦鸡土狗、不堪一击,二





[综]当太后的这些年 分卷阅读96
来也是表明自己想为皇太极分忧的心思。
作为巴图鲁,自成年后就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的豪格的确算得上一名悍将。历史上,如果不是庄妃大玉儿勾搭上了多尔衮,多尔衮一系扶持福临登基为帝的话,豪格要接皇太极的位置还是很有可能的。
豪格此人有能力有野心,对皇太极这个父亲也是十分尊敬的。皇太极心知豪格的能耐,他这一请命,皇太极立马倍感欣慰的道。
“祖大寿困兽犹斗不足为虑,只要接着围而不攻自会让其军心溃散。现在朕忧虑的是新归降的汉将,如今那魏贼(指明达)已然挥兵亲自赶往吴桥,誓要斩杀新归降汉将孔有德,为父想着让孔有德孤军奋战到底不好,所以有心让你领军前去接应。记住,据探子来报、俘虏孙元化通西学,乃是明朝廷特意委派协助魏贼布防辽东的能人,得他定能让我八旗实力更上一层,所以你一定要将他全须全尾的带到朕的面前。”
豪格一听这话,欣然领命道:“儿臣遵命,这就领着正蓝旗士卒赶往吴桥,救援孔将军!”
豪格领兵直扑吴桥,而皇太极则亲自坐镇继续围困被他认定是困兽犹斗的大凌河城守军。大明方面,由于孔有德的背叛很突然,根本就没有防备,才导致失了吴桥,导致随行的孙元化被俘。
孙元化乃是天启年间举人,与赵士桢(已死)、徐光启一起算是大明当时的顶级西洋火炮专家。历史上因为有他在,袁崇焕死于反间计后,后金八旗兵攻势凶猛时,借助西洋大炮,使得驻防的八城、二十四堡屹立不动,可称后金劲敌。
历史上如此,这个时空中的孙元化作用更大。首先他通西班牙、葡萄牙两国语言,与新招募来辽东担任助教的三百西兵交流基本靠他,目前辽东全省的火炮、火器维修也基本靠他,怎么利用火炮有效的布防也基本靠他,明达一听他被叛将俘虏,怎么不心急火燎,轻率大军前来救援呢。
明达想着鞑子狡诈,为避遭遇埋伏,他让身为总兵官的满桂领三万手持外罩如琵琶的迅雷铳的步兵支援困守在大凌河城的祖大寿人马,又让袁崇焕率人数为五千的骑兵,与自己兵分两路,一左一右的包围了吴桥。
吴桥乃是一个规模并不是很大的小县,隶属京师河间府景州,东与宁津县、陵县毗连;南与山东德州为邻,西隔南运河与景县相望,北与东光县接壤,四通八达,也算是一个兵家重镇。
明达得到孔有德背叛消息后,迅速做出反应,很快就率兵赶到了吴桥附近,如皇太极率八旗兵围困大凌河城那样,将吴桥重重的包围起来。
要知道吴桥虽也算兵家重地,但四通八达、易攻难守,所以小镇的规模一直并不是很大。吴桥守军不多给了孔有德有趁之机,但县城存粮不多,即使可以吃县中大户,但却维持不了多久,至少比不了祖大寿这厮在大凌河城囤积了大量足够维持半年之久的粮草。
明达围了不攻,每日都命善骂者到县城墙前溜达一圈,骂了孔有德祖宗十八代,骂得随孔有德一同反叛的叛将们都颜面无光,士气大跌!
就在叛将之中开始有人暗中考虑是不是真做错了时,袁崇焕所率的五千骑兵与豪格所领的正蓝旗兵卒正面相遇了。
满洲建奴自小在马背上摸滚长大,马术比之大明一方好了不少。但因为大明一方在杨太后的提倡下,大面积的装配了火器。袁崇焕所率的这五千骑兵更是装备了由孙元化改进、装有长长百炼刺刀的鸟铳,即可用来打鸟、不是,是即可使用火器远距离作战,又可近距离与敌人肉搏拼杀,总之威力可比单纯的弓箭手或装配弯刀的骑兵大多了。
五千骑兵遭遇三千八旗卒,两者相遇必然爆发激战……
大明一方虽有火器之威,但豪格所率领的正蓝旗卒几乎人人通飞马射箭。这场正面相遇,双方都各有损伤。大明一方胜是胜了,却是残胜,以差不多一比一伤亡,打得豪格不得不鸣鼓兵,暂时撤退。
豪格这一撤退,孔有德一方叛徒处境自然变得更加的恶劣。困守吴桥不过短短十多日,就已经闹得人心惶惶。唆使孔有德叛变的李九成开始更加频繁的联络后金探子,再三恳求后金再次出兵救援。
由于吴桥被围得水泄不通,与李九成联络的探子不可避的落到了所军驻扎在辽东的厂卫手中。得知这一消息,明达脑子灵光一闪,决定将计就计,如历史上皇太极为了进一步消耗大凌河城中的有生力量,搞了一次假救援……
孔有德以及李九成望后金援军心切,也来不及研究真假,急忙率军出吴桥相迎,欲和后金八旗兵一道前后夹攻,实现突围,结果显而易见,上了攸关性命的大当。
孔有德所控的叛军被杀得大败,损失十分惨重不说,更让明军成功的救下了被俘的孙元化。无奈孔有德只能自断一腕,抛弃掉大部分溃兵,只带着数十名亲随,趁着夜色掩护,走水路逃之夭夭。
“魏大人,袁某不辱使命救了孙大人,只是那叛将孔有德逃脱,袁某琢磨其会不会赶去大凌河城,与鞑酋汇合。”
“袁兄言之有理。”望了望暗沉的天色,明达转而对袁崇焕道:“既然如此,不如就让袁兄再辛苦一遭,率领部下赶去大凌河城,与满桂将军一起救援祖(大寿)将军。”
明达也猜到了孔有德多半是朝着大凌河城方向逃去,不过作为一军统帅,他亲自领军征讨叛将,救援孙元化已经算出格,如果再领军去追剿孔有德、顺便救援祖大寿的话,就有点抢功劳了,所以听袁崇焕这么说,明达干脆顺水推舟,让袁崇焕领军前往大凌河城。反正袁崇焕这人除了有点爱说大话,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作为国舅爷的明达相信,此次不管是孔有德还是皇太极都落不了好,为今之计他还是护送受了不少磋磨的孙元化回辽东总兵府修养吧。
只不过,就这么回程是不是太可惜了一点。不行,他要好好想个法子拾后金一番、回敬一二……
明达再次抬头望了望只有繁星点点的苍穹,突然想到几年前也是这样的夜晚,他领着一支人数不算多的偏师走山道、穿林子,跑到盛京狠狠的闹了一通。想到此事,明达搓了搓下颌。要不,这次也故技重施,偷偷溜去盛京再狠闹一场。
越想越觉得这主意实在妙的明达,在袁崇焕领兵跑去增援困守在大凌河城的守军后,唤来与他关系甚好的黑云龙,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黑云龙这家伙也是一肚子坏水,一听明达如此吩咐,立马嘿嘿的笑道:“魏大人你就放心好了,大兄我定会搅得鞑子的老巢盛京天翻地覆。”
历史上的盛京指的是沈阳。而在这个时空,因为沈阳并




[综]当太后的这些年 分卷阅读97
没有失陷,所以后金政权的都城盛京并不是沈阳,而是赫图阿拉,历史上的兴京。万历三十一年□□哈赤迁都于此,到皇太极继位,现如今的天聪六年,一直都未挪窝,一肚子坏水的黑云龙要想摸去盛京干坏事,嗯,不愁找不到路……
于是就在皇太极指挥八旗兵卒与大明三支军马展开输死搏杀时,令八旗上下暴跳如雷的消息传来了卑鄙的大明一方派一支偏师洗劫了盛京,不止烧了多处粮仓,更劫持了出宫到寺庙替母礼佛的两位固伦公主……
此消息一出,皇太极这下真的气得吐血了。此时此刻,老巢遭殃、女儿被劫、而感到老脸无光的皇太极再无心与大明一方继续纠缠,只得鸣鼓兵、回盛京处理后续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o(* ̄ ̄*)o
☆、第八十章
后金八旗兵入侵大明却再次无功而返的消息是随着被俘两位固仑公主一起到京的。这两位固伦公主乃是同母所出,生母便是鼎鼎有名的孝端文皇后。其中二公主爱新觉罗?马喀塔,天启七年出生,现年不过六岁,三公主爱新觉罗?丽塔泰昌二年出生,现年不过三岁。
两位公主虽说年幼,却已经明白自己深陷敌营,唯有谨言慎行方能活命,因此面对杨太后意味深长的打量目光时,除了忐忑外更多的则是惶恐不安!
“不知太后打算怎么处置我和妹妹!”马喀塔出口便是一口流利的蒙古语,直听得一旁伺候的冬果皱眉,不出声问。“林大人,这位小鞑子说的什么。”
林大人乃是大理寺官员,因为通蒙古语和满语便被招来作为翻译官。林大人一听杨太后身边的女官问话,忙恭谨的回答道。
“回禀娘娘,小鞑子是问娘娘怎么处置她和妹妹!”
“前儿哀家记得鞑酋皇太极来了一封求娶信想求娶哀家,哀家让施卿回复说,哀家年轻貌美,你一介鞑酋是万万配不上的,如果有心以联姻的方式化干戈为玉帛,就请送膝下明珠前来和亲。
哀家原以为久无回信此事就不得了之了,没曾想皇太极还真是有心,居然送了两位公主过来。
哀家想了想,既然皇太极他如此示好,连童养媳的法子都想得出来,只给贵人位怕是不好,不如就封个美人也算彰显泱泱大明的大国气度。”
说起来,皇太极的这两个女儿长得并不像他们的生母哲哲,而是长得像皇太极。皇太极细眼容长脸,典型的游牧民族汉子的长相。他的两个女儿长得像他,这就意味着长相一般,甚至比从小唇红齿白、俊俏如白面书生的朱慈长得还差……
旁听的朱慈小皇帝一听自家母后居然这么说,当场就瞪圆了眼睛,不爽的哼道。“不要,朕不要小鞑子充盈后宫!”
“皇帝你今年已经七岁多了,也算是知礼年龄,怎么还这么喜怒不隐于色。”杨太后淡淡的扫了朱慈一眼,突然勾唇一笑,含笑问:“不充盈后宫,那皇帝认为该如此处理这两位小姑娘,送回给皇太极?”
“送回可以,但必须给赎身的银子!”认为钱更加重要的朱慈斩钉截铁的道:“凭什么鞑酋不付出点什么,咱们就要屁儿颠颠的把人送回去。要知道就算养着两个小姑娘,咱们也要不少口粮的,鞑酋不出点血,别想朕会发善心把人给他送回去!”
本来老娘就没准备将人送回去…
你这死爱钱的货!
杨太后果断的翻了一记大大的白眼,懒得再理会‘抠门抠到连伙食都出得有些心疼’的朱慈,冲着林大人吩咐道。
“林卿,与两位固伦公主的沟通就交给你了,告诉她俩,让她俩安心的在储秀宫住下,哀家虽说脾气不怎么好,但也不会为难两个小姑娘,等和他们的父汗沟通好了后,再说其他吧!”
依皇太极的秉性多半宁愿没这两个女儿,也不愿低头给赎身的银子,而她呢,跟朱慈想的一样,没什么好处休想她自愿将人送回,所以丢进环境不错的储秀宫养着吧,反应偌大的紫禁城,不差两个小姑娘的吃喝!
等着林大人将自己的意思、用蒙古语转述给了两个小姑娘听后,杨太后便打发冬果出面将两个忐忑不安的小姑娘安置在了储秀宫居住,更为了安全考虑、抽调了一批身手不错的厂卫将储秀宫明里暗处保护得水泄不通,然后这才暗搓搓的吩咐文采不凡的施首辅再次出手,写了一封‘和亲’信给皇太极,只让气不顺的皇太极砸了满殿的摆设……
“贱~人,欺朕太甚!”
好不容易皇太极平息了怒气,在宫人拾满屋狼藉时,不语气不怎么好的冲着一直含泪低泣的哲哲说道。
“堂堂公主出宫,怎么不多带侍卫保护!”此次前来盛京捣乱的贼子人数不多,却将公主给绑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随行侍卫太少的缘故!所以皇太极对于他现如今统领后宫的大福晋哲哲,不得不说很失望!
“臣妾根本没有想到在盛京会出这种事啊!”哲哲擦掉眼泪,眼眶红红的说道:“臣妾只有马喀塔和丽塔两个女儿,求大汗一定要想办法救救她们。”
皇太极扯嘴怪笑一下,口中缓缓的问:“你想朕怎么救,按照那贱~人所说的用大量钱财赎回马喀塔和丽塔。如此有失面子的事,你休想朕去做。”
哲哲打了一个寒颤,诺诺不敢多言时,皇太极又笑着道。“你最近也是累了,就好好的避宫休息,朕想大玉儿是个好的,平时你们姑侄二人也甚亲近,就让她暂时帮你料理宫务如何。”
哲哲的眼泪再次流了下来,伤心至极的她根本就搞不明白皇太极的心到底是怎么做的,居然就这么放弃了自己的两个女儿。诚然公主不如皇子重要,长大了也是要和亲蒙古的,但也总比这么不明不白的待在大明来得要好吧。
想不明白这点的哲哲有心再为自己的两个女儿再恳求皇太极几句,却被皇太极不耐烦的打断,请了出去。因为此时,四大贝勒以及豪格、范文臣等一干文臣武将已经到来,正在商议两位固伦公主被俘、杨太后来信求‘和亲’一事。
“大明杨太后来信说愿结两晋之好,这事尔等怎么看!”
皇太极毫无感情的问话后,在场的一干文臣武将全都面面相觑,而后牛高马大的豪格跳出来道。
“父汗,儿臣能问那大明杨太后来信是只说了这事,还是说了其他……”
“你们传阅一遍吧。”
情绪已经回复多半的皇太极叹了一口气,将杨太后吩咐施首辅代写的‘和亲信’递给了豪格,豪格看完后,勃然大怒道。“大明欺人太甚!”
“大阿哥说得没错,明朝廷当真欺人太甚,简直有违圣人之道。”作为皇太极最忠心不二的狗腿子,




[综]当太后的这些年 分卷阅读98
范文臣也是气得面红脖子粗!
“不同意支付大笔赎金赎回两位公主的话,那就和亲……这也就罢了,居然连一介妃位都不愿给,区区美人,简直太羞煞人了。”
“范先生说得没错,那杨太后此举的确太羞煞人了。”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面色同样不虞的道。
“赎回两位固伦公主的赎金一定会让母亲窘迫的财政更加的窘迫,可不赎回两位固伦公主就只有默认大明杨太后提出的和亲……
奴才知道大汗是打算公主成年后将其嫁到蒙古,加强咱们大金与蒙古各部落的联系。和亲与大明也不差,能起到一个麻痹敌手的作用......只是”…大汗你的面子注定是找不回来了……
在阿敏看来,皇太极妥协用大笔钱财赎回两位公主算丢面子,妥协杨太后‘和亲’的说法,也算丢面子。两种都是丢面子,一种是损失钱财丢面子,一种是损失人丢面子……
要在二者里选一,还是后一者的损失要小一点。不就是两个以后准备和亲蒙古的固伦公主嘛,送给大明也就送给大明了,反正皇太极的女儿也不少,就算少还可抱养别家的女儿充作公主和亲蒙古。所以在阿敏看来,不妥协用金银赎回公主,那就当没这两个公主就成!
不光阿敏这么想,其他在场的一干文臣武将包括皇太极也是这么想的。讲真,就算马喀塔和丽塔乃是他的大福晋哲哲所出、贵为固伦公主,枭雄本色的皇太极也不怎么喜欢,所以相较于对两个女儿处境的心疼,皇太极更心疼自己、那仿佛被杨太后狠狠的打了几巴掌的脸面。
枭雄到底是枭雄,能忍常人不能忍,恢复冷静后、皇太极勾起唇瓣,冷笑几声:“不是要和亲吗,好,朕就同意了。范爱卿你安排人手,给朕尽快准备一支送嫁队伍,朕要让朕的两个固伦公主风光大嫁……”
如此能够光明正大进入大明,探知各种情报的好事,他又岂能错过,不就是损失了两个女儿嘛,他儿子是不多,但他女儿多,区区两个女儿他损失得起。杨氏贱人你如此羞辱朕,怕是要让你失望了!
杨太后早在吩咐施首辅写‘和亲’信笺时,就隐隐料定皇太极必有后招,所以对于皇太极不如自己意料的那样暴跳如雷,倒没怎么失望。至于皇太极回信说愿结两晋之好、两国暂且兵、以和为贵之事,杨太后纯属当笑话看,她真要相信这些面子上的话,那她真的可以算是历史最蠢的穿越女了。
“既然鞑酋同意皇帝纳了两个小姑娘,妹妹也就勉为其难的再给两个小姑娘升一升分位,不说妃子,至少也得婕妤吧。”
杨太后抠着涂满了红色丹蔻的指甲,笑语盈盈的对慈安太后张嫣说道。“至于鞑酋所派的送嫁队伍,从本心而言,妹妹是不想他们踏足大明国土范围内的,只是言辞拒绝到底有失大国礼仪,妹妹想着还是婉言谢绝好一点……嗯,姐姐,你说以最近局势有点不稳,兵力吃紧、没有多余的人马保护送嫁队伍来京作为借口如何?”
“这理由会不会有点……”
慈安太后已经迟疑的问,却见杨太后笑得越加明媚的说道。“有什么,反正妹妹把理由丢了出来。要是他们执意要来,在途中遇到流寇作乱、不幸全体遇难也怪不到妹妹的头上。”
杨太后才不相信皇太极派出的送嫁队伍只是单纯的送嫁,没有抱着其他的目的。与其千日防贼,防备这些明显就不安好心的家伙,倒不如干净利落的解决掉,反正她事先给出了理由、婉言劝诫过,至于皇太极信不信,呵呵,反正她是相信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o(* ̄ ̄*)o
☆、第八十一章
“这些事姐姐也不是很懂,妹妹全权处理就是。只是,皇帝那儿……”慈安太后眉头一皱,有些苦恼的道:“怕又要闹脾气了。”
“那臭小子哪天不在闹脾气。”杨太后噗嗤一笑,宽慰慈安道。“别理会,过几天就好,他啊,就是琢磨着你疼他、所以才在你面前摆出那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样子。”
说白了,这是一场政~治上的较量,无关风月。朱慈之所以不爽,不过是因为那两个鞑子公主长相实在一般。朱慈长于宫廷,从小见惯了颜色、且嫡母、生母、以及其他庶母都是颜色好的,长相一般且带点高原红的鞑子公主他又怎么看得上。说起来,他在慈安太后面前摆出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不过是为了跟慈安太后撒娇卖个萌罢了。等过几天,事成定局,朱慈准不会再故意使小性子。
说起来,杨太后和慈安太后的关系也有点诡异。嗯,应该说好得有点诡异,自从朱由校归天后,两宫的联系就多了起来。当然慈安太后喜静、常年待在内宫不怎么出门、而杨太后呢忙于朝政,两宫专注点不一样倒也相处和谐……
而算得上她们唯一依靠的朱慈小皇帝呢,平时闲暇时也爱跟着他的两个姐姐,一起来慈庆宫看慈安太后,许是深宫寂寞、膝下无子,慈安太后倒是真心疼爱杨太后所出的三个儿女!
而要若论谁了解朱慈,还是杨太后这个做妈的最清楚,并不对朱慈闹的小脾气放在心上。杨太后也知慈安太后会这么说,是真心疼爱朱慈,倒也真心一笑宽慰慈安太后别在意。
慈安太后一听人家亲妈都这么说,倒也没继续表达对朱慈的关心之词,转而又说起了另一件事。
“昨儿信王妃让人传来口信说,信王生了重病、却不想请太医过王府医治。信王妃没了法子,眼看信王越病越重,只得让人偷偷的来给哀家说,哀家让太医院院正和几位医术甚好的一起过府去给信王看病。可奇怪的是,太医们回来却说信王根本没病……”
没病?那就是装病了。
杨太后冷笑一声,不是她看不起信王朱由检,而是依现在的情况,就算朱由检贼心不死、想翻身那也是白日做梦!所以杨太后平时懒得关注被圈养起来的信王朱由检,却不想冷不丁在慈安太后的耳朵里听到了他的消息……而且,听起来,连这位历史上一力促成朱由检登位的慈安太后都开始怀疑其中有什么问题了。
杨太后拍拍慈安太后的手,告诉她自己会处理,让她不用太担心,好生养好身子才是最正经的。
得到杨太后的保证,慈安太后也觉得松了一口气,说道。“听说西湖美景不错,姐姐也是在宫里待得烦了,所以才有心到西湖那儿游玩一番。没曾想,宝儿那儿灵不知怎么知道了,闹着哀姐姐出宫的话,也要把她带上。所以姐姐今儿让妹妹来姐姐这儿,也是想问一问妹妹,放不放心让宝儿跟着姐姐一起出门。当然贝儿若也能随行,姐姐定会更加的高兴。”
“贝儿那个懒




[综]当太后的这些年 分卷阅读99
1...2829303132...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