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王牌暗卫的撩夫日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路边的老猫

    他心中有愧,又不得不继随这位位置,若是国公换成他的其他兄长,他母亲的下场就不止是送入青衣庵。他能尽的孝心,也只有如此了。

    国公府的事,随着老国公的下葬总算是淡了,郡王府却随着热闹起来,那些认为吴莎聊得来的,一个个递帖子上门拜访,吴莎能推脱一两次却不好次次都推了。人进门了,提到了过继的事,吴莎也只有用“不急不急”的态度搪塞过去。

    若有人提到什么哪家有出色的嫡子可以过继,她就算一脸惊奇地表情问:

    “真的那家人怎么会舍得”

    然后听着别人开始叭啦叭啦地说那家人的家事,她听得热闹,末了又说:“要我说这样的孩子更不能过继出来了,他就得在原来的家里杵着,不能让他的继母得逞了去。”

    这人会来说,定是帮着口中这家人或者是这家人的继母的,听吴莎这样说了,不禁有些讪讪的。

    有一些自恃身份,想要压吴莎一头,逼着她答应下来的,吴莎便露出一脸委屈地模样,控诉道:

    “嫂嫂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嫂嫂难道是要咒我家郡王早死吗你怎么狠心说出这样的话来,陛下知道会怎么想我定要告诉我家郡王,让他进宫去讨个公道。”

    她们连郡王本人都不敢惹,更何况是惹齐暄帝!硬的不行软的不行,渐渐她们也觉出味来,不再上门。徐喻明现下是整个皇族除了陛下外职位最高的,就连二皇子也只在朝中挂一个闲职,不曾真的接什么差事,她们还是别惹急了他才好。

    二皇子妃并不为二皇子无实权这事着急,只要陛下没有偏向任何一个皇子,二皇子就还有机会。二皇子却不这么想,他面上仍是那番沉着的模样,心下却越发忿恨,连劝他的二皇子妃都记恨上了。

    皇子之间的纷争郡王府不打算参与,各家皇子也不敢冒然跟郡王走得太近,生怕招来齐暄帝的猜忌又或者变成与虎谋皮的局面。

    有了太医帮着调养身体,加上徐喻明很是配合,让他多休息他就多休息,也就有了吴莎时不时地要替他出现处理事务的局面。吴莎本来就是这样打算的,只是偶然想到自己明明已经退体了,现在却返聘到更辛苦的岗位上,心情就有些不好。

    不好归不好,活还是要做的,夫君也是得好好照顾的。

    徐喻明一年下来,只病了三场,当然那些身体疲怠借病在家休息的次数不算在内。吴莎也在时不时为他把脉,见他身体的确有在好转,心下有些后悔没有早些想办法让他得到太医的救治。

    “我说我要不要找个太医偷师”吴莎一本正经地问正喝药的徐喻明。

    “你倒不如拉拢一个为你所用。”

    “这可不成,要是让陛下知道了还得了。”

    徐喻明看了她一眼,说道:“等日后我们要出京再说吧,如今有太医院首每月来诊平安脉,也用不着你学。且那些方子,我看增增减减的并无大的变化,你好好记记就会了。”

    “就是这增增减减的小改动才显大本事呢。”

    “你若真想学,我可以为你去寻致仕的老太医。”

    吴莎看向他,沉默了片刻后说:“我并不想正经拜师,就是想偷学。”

    徐喻明并不赞同偷学,不过若是吴莎要这么做,他也不会说什么,吴莎做事有她的分寸,就是偷学了得利的也只有她一人,受害的嘛,说不定也只有他一人罢了。

    到了年末,徐喻明又病了,每日咳着不好出门,偏年末事忙,吴莎不得不时常代他出门上朝再去司徒署,就是带回来的政事也是她帮着处理的多。徐喻明看了她写下的批复,对她没有不满。

    “你如今处理政务已经比得过我了。”徐喻明赞道。

    “少来,我知道遇着要紧事怕是比不过你。而且你这话可不能传出去,让人知道你娶了这样厉害一个婆娘,会被人说夫纲不振的。”

    “不怕,他们羡慕着呢。”

    “那你羡慕他们吗病




第232章 赏花宴
    德妃和良妃对未来儿媳的人选心里已经有数了,只婉美人与臣妇接触少,不知要怎么挑。德妃和良妃都说要帮她挑,就连华妃也曾说要帮忙,婉美人却不敢应,她并不想成为被归入任何一方之中。

    “明日幽明家的也会去,他们夫妇都目光独到的,若有看中的,你也可以听听。”

    赏花宴前一天,齐暄帝跟婉美人说道。

    婉美人一听,感念陛下还记着四皇子的亲事,一双美眸泛着水光深深看着齐暄帝。齐暄帝也最喜欢女子这样的眼神,像是把他当成她唯一的依靠一般,不像良妃面上柔顺,目光却藏着亮光,像是没有什么能难倒她一般。

    吴莎不知道自己除了安保以外,自己还肩负了另一个重任。

    宴会当日,风和日丽,天朗气清,吴莎暗中肩负着安保任务,到的算是比较早。进宫后少不得要到生病的皇后宫前请安,幸好皇后继续“病着”,也没有叫她进去见见的意思。之后吴莎若想去拜见其他宫妃,也是可以去的,她却在问清了宴会场地后先过去了。

    “今日御花园里定然十分热闹,趁着现在人少,我们先去看看,等各家夫人小姐都到齐的,怕是都要盯着人看,也没功夫看什么花了。”吴莎跟身边的安贵打趣道。

    本来想劝吴莎去拜见几位娘娘的内侍顿时没了言语,他也算听出来了,郡王妃是故意不想去,他也不敢硬劝,免得给自己招事。

    尽管御花园里宾客未到,布置场地的内侍却有不少,带路的内侍将他们带到场地后交与了场地里接待的人。吴莎也不劳烦她们,朝边上的杏花林指了指。

    “你们忙吧,我先去那边看看。”

    宫女也不好阻拦,想着这会儿也没有宾客,也不怕出什么事,就是有事她时不时地看上一眼也能发觉。她却忘了自己还有其他事要忙,忙起来的时候哪里顾得上旁人。

    吴莎和安贵在杏花林里转了一圈后,各自分散先去四处易出事的地方看看有没有什么痕迹。吴莎当初在宫里时,在御花园转过许多次,知道许多旁人不知的角落。不过她也不敢托大,十多年没回来了,说不定有什么新的死角是她不知道的。等她转完了,御花园的客人刚多了起来。

    开始招呼她的宫女这才想起已经好一会儿没见到两人了,正要前去查探时,就见吴莎和她的侍女从一棵老梅树后面转了出来,一路还像在说着什么。宫女松了一口气,待两人走近时,又有旁的事找她,她又去了别处忙碌。没一会儿,安平公主就到了。

    这位是要紧的人物,各家夫人自然要上去行礼,吴莎也得跟着上去见礼,安平公主见她已经到了,少不得跟她寒喧几句。在场的夫人这才知道这位看着有些面生也不见带着年轻姑娘来的夫人是郡王妃。今日参加赏花宴的夫人衣着都偏低调,没办法,太出挑了也许会冲撞宫中贵人,再说今天她们的女儿孙女才是宴会的主角,她们打扮得那么扎眼做什么。

    在一众低调奢华的夫人中,与好几位夫人撞色的吴莎也就不怎么显眼。她们在知道吴莎身份前,观她的年纪旁人都以为她是为自家女儿或是继女来的,见她似不怎么上心,她们也不意外。总有那么几个蠢人把泼天的富贵当火坑的,或者家里早对女儿的婚事有了安排,又推不掉请帖勉强来的。有些姗姗来迟的夫人小姐,穿戴皆不显眼,一看就是到这场赏花宴当陪衬的。

    这种不想露头的,几位娘娘也不会选,到时候别结亲不成倒成了结仇。只是有那些瞧着低调却暗藏玄机的,让人不知她到底是什么心思,幸好几位娘娘心中本就有几个人选,也用不着太犯难,今日这宴会也不会是再看看,最后把人选定下来罢了。

    安平公主到了没一会儿,二皇子妃也来了。她其实比吴莎还早到皇宫,吴莎去皇后宫前请安时,她就在皇后榻前侍候着,还劝过皇后可以跟这位郡王妃见上一面,偏皇后不愿意。这母子俩真不知脑子是怎么长的,心思大脾气更大,二皇子妃暗叹,却也不敢多劝。

    与吴莎和安平公主见了礼后,二皇子妃也不知吴莎是不是知道她刚刚是在皇后宫中,又不好就这么宽慰吴莎几句,她也是有脾气的,总不能旁人的烂摊子总让她来收拾。

    “我刚刚正说呢,难得在这样人多的地方看到嫂嫂。”安平公主打趣道,朝二皇子妃笑了笑。

    二皇子妃也接了话,说:“可不是,定然是知道今日有水灵灵的小姑娘才肯出得这门。”

    “水灵灵的小姑娘看着有什么意思,还是要那些牙尖嘴利的才好玩呢。”

    “在哪儿,我怎么一个都没看到”安平公主故意问道。

    吴莎假装叹了一口气,说:“只怪这里没有镜子。”

    安平公主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等想通了不由跟二皇子妃一同掩嘴笑了起来。吴莎也陪着笑了几声,又告了罪,说:“我得去换身衣服,也找面镜子照照。”

    “若是照见厉害的,可莫要慌。”

    三人一笑,吴莎虚应了一句就带着安贵随同内侍去了更衣间,她们只剩下那个地方还没有查过。安平公主等她们走远了,依旧亲热地跟二皇子妃说话。

    “想到嫂嫂竟是这样的脾气。”

    “倒是个好相处的。”二皇子妃笑笑说。

    未来局势不明,她不打算跟任何一个人交恶,能得到至尊之位固然好,但是总得留一条退路。且她还得把退路留得宽一些,不然以二皇子对她的态度,就算她坐上了一人之下的位置,也不见得会给家族带去荣耀。

    吴莎和安贵并没有在厕间找到什么可疑之处,想来也是,若是有人事先在这儿做手脚,少不得是内宫的人动得手,这若要查起来牵扯就广了。不过是一场赏花宴,还不值得花这样的心思。

    德妃和良妃所挑中的几个儿媳人选皆不是从娘家出的,这也是齐暄帝也定下的规矩,是为了防止昭王婚姻的悲剧再次出现。吴莎暗中觉得这规定挺好,还阻止了近亲成亲。少了两大家族的参与,其他世族机会也就大了,或许有那些手长的跟宫里的人搭上线的。

    齐暄帝最忌讳这个,若真有人这么做了,能借着赏花宴暴露,他还觉得正好呢。

    挑媳妇除了挑家势也挑人品,要是挑中媳妇是个蠢笨的,就是家势再好也挑不得。哪怕各家自认为挑出来的闺女是个好的,但有旁人家比的一起,也就有了高下,就算才学一时看不出来,性情还是能看出来的。像是武将家的小姐,几个认得



第233章 小明
    吴莎耳聪目明,已经听到里面的说话声,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暗暗觉得好笑。这位五皇子瞧着还真如外界所说的有点跳脱,只是良妃教养出来的孩子,应当不该是这样性情外露才是。不过谁家还没个教不好的二世祖呢,慈母多败儿的事情多了,就是他不如面上那般,与她又有什么关系,她只管做好自己的差事便好。

    说起来,她不是已经退休了吗怎么还得接差事黑心老板太会压榨劳动力了。

    到了晚上,她再一次感觉到老板的无良,他竟然派人来问她有没有觉得哪家小姐人品出众适合四皇子,难不成她当个安保还得兼职媒人这事早说呀,她都没有留心。

    来传话的是辛力,吴莎回京后进宫多次,跟他远远打过几次照面,却没有特意寒暄什么的,暗卫之间不兴这套。

    “陛下怎让你来传话,会不会太大材小用了些”

    “正好休沐,出来走走。”

    怎么听着这么假呢,吴莎暗想,却也没有多问什么,谁还没个私生活呢。为了交差,她草草报了几个性情温良的小姐,里面家势有高有低,有些还跟良妃和德妃的儿媳人选重了。齐暄帝问人品,她就只挑人品好的。

    不出两日,宫中赐婚的旨意就下来了,齐暄帝倒没有在亲事上太难为德妃和良妃,她们递过来的名字,他看了一眼便答应了。两位妃子心里也有数,挑的儿媳妇都没有太显眼。德妃定下的三皇子妃是江东大族孙家的女儿,孙家只在朝中担个闲职,在京城并不显眼,但朝中姻亲故旧众多,后宫还有一位孙太妃也是出于孙家旁支,不过这位孙太妃在先帝过世时追随先帝去了。

    齐暄帝感其情义,升她为妃,准她葬入皇陵,不然她这样无所出的美人是不准葬在帝王陵妃子的墓穴,而是葬在皇陵边缘的墓堆里。也因为这位孙太妃贞静淑娴,孙家的女子水涨船高,哪怕是旁支庶女也不愁嫁。夏守知在江南时,还特意去孙家祖籍游历,想要看看孙家小姐是否跟传闻中相同。

    德妃挑中的这位孙小姐,在江南颇有贤名,赏花宴时又展示了高超的琴技,德妃对她很是满意。

    良妃挑中的梁氏女也颇为出众,梁家算是新兴的家族,在雍州名声不错,家底比起孙家来算不得厚,但胜在家中人才出众,数名子弟在朝中担任着文武官员,哪怕官位不高,但能力突出,众人的评价不错,有一位旁支出的还在司徒署任职。这位梁氏女本人声名倒是不显,瞧着是个性子平和的,就是有暗卫探得此女私下会些拳脚,也不知良妃知不知道想到会拳脚也不见得就会乱打人,齐暄帝也没把这事告诉良妃,他还盼着有个厉害媳妇管着,老五能稳重些。

    至于婉美人在齐暄帝的提点下,挑了山东孟氏的一位小姐。孟氏之名,天下皆知,只是族中不爱参与朝政,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担任闲职。这次被挑中的这位孟小姐,也不是孟家嫡子嫡孙所出,但赐婚给四皇子倒是足够了。

    这位孟小姐本来也在良妃的候选名单中,算是名单中比较靠后的一位。她本人倒没什么不好的,就是母亲早逝,父亲多病,得靠族中资助过活。如今被赐婚为四皇子妃,她父亲以后的日子也能好过许多。

    哪位皇子娶哪家小姐,吴莎并不怎么上心,她倒是看出齐暄帝对四皇子是真心疼爱,不过疼爱归疼爱,他似乎并不打算培养四皇子,估计以后太子的人选还是三皇子和五皇子可能更大了一些。三位皇子一订亲,朝中大臣又有一些心思浮动。皇子订亲后,就在宫外建府,在宫外呆着的时间也就多了,跟朝中一些公子私下来往也方便。

    几位皇子都有伴读,哪怕齐暄帝挑的时候偏了心给有些人挑的人家势不怎么得力,但品性都尚算佳。几位皇子与伴读交好,就是跟他们家中的子弟交好,也是跟他们家族的姻亲故旧交好。就像萧墨言,他也是齐暄帝的伴读,当年萧家在京中算是没落的世家,却因为齐暄帝登基后重用萧墨言,让萧家一跃成为洛阳数一数二的人家。

    可惜萧墨言作为齐暄帝手中的刀,得罪的人也不少,其中得失谁又知道呢。

    就像其女萧萱儿的亲事,前面好不容易挑着一个好的,因为萧父突发疾病过逝要守孝,生生耽误了婚事,两边的年纪也都大了,听说男方那儿搞出了一个私生子,萧墨言有意等守孝结束就与那边退亲。但退了亲要找一门更好的亲事便难了,他想挑一个家势相当又能真心待自家女儿的,看来看去,总觉得心中闪过的一个个少年公子都不像是一把年纪还心中赤诚的模样,这样的男子又如何会对自家女儿好。

    萧墨言在担忧着萧萱儿的亲事,萧老夫人却在担忧着萧墨言继娶的事。她的年纪越来越大,等她走了,萱儿嫁了,萧墨言身边连个贴心的人都没有,她每每想来就发愁。偏在守孝期间,她也没法去外面探听,以前托付过的几位聊得来的老夫人,差不多已经把能介绍的都说遍了。

    在萧老夫人一次次说府里人口太少之后,其余三人都听懂了萧老夫人的意思。萧康思和他父亲一样假作不懂,心下却在想,要是这样算人少,郡王府岂不是人更少了。姑姑好像一次也没有说过冷清,似乎那宅子里只有他们两个就够了,其他人就是在他们也看不到。

    他渐渐年长,就越怀念在钱塘生活的轻快日子,哪怕后面要跟着徐喻明读书,却也是轻松的。守孝的日子虽不好出门玩耍,但去姑姑家还是可以。吴莎等人刚回京时,有一阵子他就常往郡王府跑,直到后面祖父病重了他才不好出门。

    守孝过百日后,他也去过吴莎府上,结果没能碰上,说是吴莎逛街去了。等他隔几天再去,又没能碰上,后来江南又出了大案,父亲离京,他也不敢再出门。直到了年底,京中气氛才缓和些,他也继续往郡王府去,可惜郡王很忙,照顾郡王的吴莎也很忙。
1...6768697071...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