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暗卫的撩夫日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路边的老猫
“也不怕让公主府沾了晦气!”有人小声嘀咕道,却也不敢让旁人知道,免得引来是非。徐喻明的身份和地位摆在那里,哪怕他身后没什么其他可倚仗的家族,光凭陛下的信重就够其他人忌惮的。
也有人却在想,难道徐喻明的身体真这么差为什么去年江南贪腐案的时候没把他气死也没把他累死
那些想跟徐喻明拉近关系的却暗暗着急,徐喻明这样的身子就是拉他去外面喝茶吃酒怕也是不能的,他的夫人似乎只关心怎么煎药,却不知要怎么入手。
马车内的吴莎和徐喻明没关心外人的心思,马车离了公主府所在的街道后,渐渐加快了速度。徐喻明已经喝下药,这药闻着味大其实并不怎么苦,主要是为了护嗓,他的病已经好得七七八八,不然也不敢出门饮宴。就是徐喻明不来,吴莎也会走这一趟,旁的宴会也就罢了,大公主的婚宴还是得出来露露面,也可以摸摸那些宗妇的性子。
徐喻明也已经知道了有人想要过继孩子给他的事,是齐暄帝叫了他去跟他提的。齐暄帝只是想给他提个醒,若是他的确有这个打算,也可以早做准备选一下哪家的孩子合心意。这些宗室都是能生的,却都养不好,一个个孩子都把心思花在兄弟相争上。
徐喻明和吴莎也商量过,暂时先不强求,若有那等合眼缘的遇上了也可以问问。他们两个不急,旁人却急了。自从宗亲春宴时在陛下面前露了口风后,他们就盼着徐喻明或是吴莎能跟宗亲走动,商量一下后面的事。但两人迟迟没有动静,连过年也不出门,像是没有一点过继的心思。
待安平公主成婚时他们与徐喻明碰面后,见他果然如传闻所说身体虚弱,更不懂他为何不早早找一个孩子过继,要是迟了怕就来不及了,难不成能要等百年后再去办此事怕徐喻明年纪轻,也没个长辈在身边提点,不知道子嗣的重要,他们就想找机会再提点一下。徐喻明这边显然不好下手,不是还有个吴莎嘛,就算吴莎避不见客,还有一个沈氏呀,她不是每月都会跟她的姨娘见上一面嘛。
京城许多人家就是连着亲的,沈婷依有一个姑姑的女儿嫁到了徐家当填房,这位沈氏就请沈老夫人帮着说说话,把她女儿夫家前头生的孩子过继到郡王府去,沈老夫人就把这事交给了刘姨娘。刘姨娘不敢违抗主母的命令,只能上门跟沈婷依说了这事,沈婷依也不敢应下,只说过帮着提一句,宽宽跟过来的嬷嬷的心。
“沈氏给娘娘请安。”沈婷依站在正院门外朝吴莎行礼道。
自从回到洛阳后,吴莎就没让沈婷依早上再来请安,但她每天都会在正院门口守半个时辰,时辰到了自会离去,也不麻烦正院的下人通传。吴莎得顶替徐喻明上朝,得跟在徐喻明身边当小厮,的确也没有时间悠闲地在家跟妾室扮和乐。
今天休沐,两人都不必出门,吴莎便想去厨房看看有没有什么好食材能让她用来炖汤的。郡王府用的食材品质还是不高,只有预留给主子的才算好些,但数量有限。京中什么中都贵,才更应当节俭些。
吴莎刚出了正院,就遇上了还等在门口的沈婷依,吴莎看了一眼天色也过了平常她会守的时间了,不解地看向沈婷依,不知她今日守在门口是为了什么事,莫不是过继那桩事她还以为以沈氏的聪明,她不会开口呢。
“娘娘要去花园”沈婷依躬着身问。
吴莎眼波一转,没有接话。
“妾身陪娘娘逛一逛吧”
吴莎不置可否,沈婷依便乖乖跟到她身后。吴莎出入不习惯有人跟着,正院的丫头都知道,沈婷依也知道,也让她的丫头离得远远的,免得吴莎不高兴。吴莎还是准备去厨房,就在脑中想了一条避开众人又到绕到厨房的路径。
待到四下无人时,她放慢了脚步,问:“什么事”
“娘娘明鉴,本来这事不该妾身过问,实在心有忧虑才开了这口。”沈婷依说着,朝吴莎看了一眼,见她神色不变,才继续说:“前几天,妾身的姨娘来郡王府,提到了嫁到徐家当填房的一位表姑娘,就是沈家姑姑的女儿,想把她前头姐姐生的儿子过继给郡王。”
“你觉得应当过继”
“这孩子肯定是不行的,怎么也得挑个心胸开扩不怀愤慨的。”沈婷依连忙说。
“哦”
“若是那些心思重的,将来只会把郡王辛苦留下的家业折腾没了。”
“你倒是替府里着想。”
“娘娘待妾身恩重如山,妾身自然盼着为娘娘分忧了。”
这话听着怎么像反讽不过一个铺子就把她的下半辈子给换了,她的自我价值判定值也太低了些,吴莎暗想,面上懒懒一笑。
“你有心了,只要做好本份即可。”
“是,娘娘。”
说完这番话,沈婷依才发现两人已经快走到厨房了,她这才知道吴莎刚刚是要往厨房去的。
“娘娘是又要为郡王亲自下厨吗,娘娘真是贤良。”
贤良这话,吴莎自己夸自己时倒是老用,但是若是外人这样夸她,她只会十分不自在,还会怀疑这个人是不是有什么图谋。
“好了,回去吧,没事不要出来乱逛。”吴莎淡淡说,她在钱塘时对她们说话就很不客气。
沈婷依也没觉得什么,恭敬地行了礼就退下带着萍儿离开了,反正她已经把事情提了,不但提了还说了许多话呢,不过不是好话就是了,那位姑姑对她这样的庶女从来没有好脸色,她又何苦为她去讨娘娘的嫌。沈婷依记得那位嫁入徐家当继妻的表妹,也不是个好相与的,活该一辈子被别人生的长子膈应着。一想到这个她就心情大好,回了屋里后,她拿出几个大钱交给萍儿,让她去厨房让人晚上多加个菜添壶酒。
萍儿接了钱正要出去,沈婷依马上又叫住她,“且等等,郡王妃离开了你再去。”
萍儿应声答应,心下也为能加菜欢喜。
沈婷依
第230章 国公府的传闻
徐国公当即过去要教训两人,却忘记他留客时为防旁人知道他窥探之事,院中是不留人的。他过去举了拐杖就打,打得疼了,被撞破了事情惊魂未定的两人不由还手推了一手,就把徐国公给推倒在地上起不来了。两人心知事情不妙,却久久不见外面有其他下人过来,就当着跌坐在地上直喘粗气说不出话的徐国公的面商量逃走之事。
两人离开时,还贴心地帮徐国公把门关了起来,直到早上里面的客人醒了才发现已经气息微弱的徐国公。
刚开始府里的人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一个个都忙着找大夫给徐国公医治。徐国公没被救回来了,他年事已高,急怒攻心后又在地上受了一夜的凉,大夫到时气息就已经弱了。大夫救了一会儿也没有起效,拖了几个时辰,徐国公就这么去了。
这中间已经有人想到问那位客人是怎么一回事,听说本该有一个姬妾与他同房,府里又开始去找那名姬妾,这一找发现她已经不见了,同样不见的还有一位庶子。
这位庶子是有原配的,原配先闹了起来,说早就看两人眉来眼去云云……这才让府里的下人听了去,其中细节外人不知,儿子与父亲的姬亲有私却是跑不了了。国公夫人见这庶子媳妇闹得难看,已经让人把她关在屋子里反省不准她出来。
这事的原委本不该让外人知道,但府里的下人却都传遍了,不少下人与现在的国公夫人不是一条心,既然国公府是传到她儿子的手里,他们也就顾不上府里的名声。几位夫人坐在厅内,倒没有那不长眼的乱传什么,但是她们都是带着丫头来的,丫头去讨杯水问个路也就顺带把事情打听清楚了。
吴莎到的时候,国公府里就有些乱糟糟的,显然这位年轻的国公夫人管不住府里的人,连宾客的饭食都没有准备好,许多并不沾亲的上个香喝杯茶也就走了,但吴莎等人算是要紧的亲戚都得用了饭再走,之后几天少不得每天过来坐坐。
吃了一顿分量明显不足的午饭后,来客三三两两告辞了。像吴莎这样平常注意节制只吃七分饱的倒不觉得,那些养尊处优惯的,哪里受得到又单调又份量少的饭食。
上了马车,吴莎见徐喻明面有倦色,知道他是想午睡了。国公府离司徒署比离郡王府近,徐喻明在司徒署的房间一应用品都齐全。
“不如先去司徒署小睡一会儿,我跟着一块,趁你午睡的时候帮你……”吴莎扬手做了一个写字的动作。
徐喻明知道她的意思,没想到今日会有这么件事,他手头的工作是还没有做完,幸好都不是什么紧要的活,吴莎一个人也能做。
“那就有劳细君了。”
“客气什么,这会儿不找点正事给我分分神,我怕我会忍不住跟人去嚼舌根。”
男客那边多少也知道徐国公之死的原由,徐喻明知道吴莎所说的嚼舌根说的是什么,有些无奈地看了她一眼。总归长辈,千万不能让外人知道她现在的想法,徐喻明暗想,不过想想其他去吊唁的宾客怕也存着看热闹的心,也就不再觉得吴莎的行为不妥。
两人入了司徒署时,里头的官吏皆有些意外,李长史没在,他的几个幕僚还在。在他们在领头下,双方见过礼。
“本王身体疲倦,回来小憩片刻,你们各自忙去吧。”
“是。”
一听是回来的休息的,底下的官吏也不敢多说什么,就连几个幕僚也乖乖呆在自己的房间没有打扰。
没有外人在了,吴莎行动也方便,趁着徐喻明午睡的时候,她把剩下的公务处理了。等徐喻明睡了半个时辰,吴莎把他叫了起来,免得他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好。徐喻明起床后精神头还不怎么好,靠在榻上发了一会儿呆,才下床帮着吴莎一起处理剩下的事。
事情做完了,两人也没有提前走,而是在屋里一起看了一会儿书,免得外面的人发现两人这么快就把事务处理完了起疑。不想中间还听了个热闹,两人正在看书时就听到外面有人议论。
“你们知道徐国公府的事了吗”
“你是说徐国公今日因病骤逝的事”
“这都是旧闻了,你们知道徐国公是怎么死的吗”
“怎么死的”
“说是因着撞见姬妾跟儿子私会活活气死的。”
“真的假的这般隐秘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算什么秘密,现在外面都知道了。那位不孝子的夫人自己闹出来的,还说呀……”
“说什么”
“说国公府里就没有一个干净的,就连现在的世子说不定也是……”
“真的”
要说男人八卦起来,一点也不比女人弱,尤其关于风流韵事,见他们已经开始品评国公夫人了,吴莎和徐喻明对看一眼就退到边上。
“我们等会还要再去一趟吗”
“不必了,嫡支人丁兴旺,不缺办事的人。”
“却缺主事的……”
一想到今日这样乱糟糟的情形,徐喻明不由赞同点头,又说:“不过也轮不到我们去主事。”
“那我们明早还要去吗”
徐喻明无奈点头,至少前面三天得天天去上香。
吴莎一点也不觉得无奈,反倒有一点小欢喜,明天正好过去凑热闹,看看国公府又出了什么稀奇事。跟她有这样想法的人还不少,第二天一早,徐喻明告了假也没有去上朝,起床后用了早膳就带着吴莎去了国公府,他们到的时候,厅里已经快坐满了。
“郡王妃,这儿有位置。”有位脸熟的妇人招呼道。
吴莎点头,朝她笑笑,认得这是昨天在她边上跟旁人议论国公府秘辛的一位嫂子。
“七嫂子,可别这样叫我。”
这位七嫂子是旁支徐五爷家的七嫂子,并不是整个族里排行的七嫂子。
妇人见吴莎还认得她,自然笑着答应了。等吴莎落了座,两人寒暄了几句,吴莎便好奇地朝四周看了一眼。
“怎么今天瞧着像有点热闹。”
“你还不知道”徐七嫂一下子来劲了,就连边上的人也凑了过来。
吴莎一脸懵懂,问:“怎么了”
见她真的不知,几个妇人拉着她小声又兴奋地把事情给说了,里面又多了许多新的传闻。
“听说国公爷不是因为见着小妾和庶子有私气倒的,而是撞见了夫人跟他四儿子……”
“还有人说两人见事迹败露就把国公爷送到了客房,本来是想嫁祸给客人,谁知被失踪的那位爷发现了……”
“咦,我怎么听说是夫人跟客人有染被国公爷发现了呢”
 
第231章 徐国公继任
徐四夫人对前头几个孩子都不喜欢,大的两个有背景,她不好下手,小的那一个她却可以使手段教训一下。偏这小子命硬,她几次下手都让他逃过了。吴莎并不知道里面的事,却知道徐四夫人瞧着不是个好相与的,当她的继子不容易。
“你怎么忽然想到问起他了”徐喻明问道。
“安平公主提了一句。”
徐喻明了然地点头,说:“此子的外婆在闺中时与良妃是密友,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吧。”
原来如此,吴莎暗想,把各种关系在脑中转了一圈,只觉得脑仁疼。轻叹一口气,她巴巴地看向徐喻明:“这种大事,以后还得你掌眼。”
“放心,交给我。”徐喻明得意说道。
吴莎当然不能放心,倒不是不放心他的办事能力,而不放心他的身体,都已经有许多事要让他烦了,她还是不增加他的负担了。不过这话不能告诉他,不然他会闹别扭的,吴莎心下想。
国公府的事最终闹到了御前,国公夫人私通之事也只是那庶子媳妇一面之辞并没有人抓到过,她如今已经编排出有人为了国公之位要逼死她的话,让齐暄帝不得不顾忌。但是他们再吵下去,宗亲的脸面都要丢光了。既然没有证据,国公之位还是传给了国公夫人之子,但是为了国公府的名声,国公夫人被命令马上削发出家青衣庵,永不得离开。
青衣庵是宗族妇人出家的地方,庵里的主持是先帝的妹妹,当初这位大长公主的驸马卷入谋逆案,大长公主知道后大义灭亲主动告发,待驸马一家获罪后,她便削发为尼到了青衣庵。先帝念其忠贞,赐了青衣庵不少田地,所以庵里的日子不算难过,就是洗衣做饭之类的得亲自动手。这对做惯的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养尊处优的国公夫人却是难以忍受的,更别提青衣庵中苦闷空虚的生活了。
除此之外,齐暄帝还挑了一位管家到国公府帮着年仅九岁的新任徐国公一起管理府里大小事务,让原本一些人的谋划落了空。新徐国公年轻虽小,但本是一位太学生,这还是前任徐国公帮他求来的名额。如今要守丧,自然不能再去求学,他正好可以跟陛下指派的管家学学如何管家。陛下说了,这位管家也只是去徐国公府帮他三年,并不会一直留在那里。
谣言起来时,他曾问过母亲到底谁是他的父亲,母亲言辞激动,态度古怪,加上他的有位兄弟平时对他也的确好得有些异常,更让他相信谣言是真的。他的母亲倒是留上话让他把事务交给一直待他好的那位兄长,如今他知晓缘由,哪里还会与那位兄长亲密来往。兄长再好,也没有他的父亲待他好,父亲一直当他是老来子,恨不得把府里的好东西都留给了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