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刹时红瘦
渠出便跟一句:“你不会当她真是诚心诚意赔罪吧阖府上下的人可都知道二姑娘目中无人,在她眼里你这出身也就和下人奴婢没多大区别,要不是她说错了话,导致董姑娘不依不饶,实在没法子瞒住赵兰庭,你当她还会承认过错道出实情”
春归再说一句:“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二妹妹也别太放在心上。”
渠出又跟一句:“你这边过去了,她那边可没有过去,不是我说,赵兰庭如此处理这事可不怎么妥当,他能不知道自家胞妹是个什么性情他硬逼着二姑娘向你认错,以为能够教会二姑娘知错能改,让她受到教训,他这兄长倒是为了妹妹考虑周道,可他怎么不想二姑娘根本就不知错,因为他的逼迫,对你的怨恨定然变本加厉,无非是顾忌着兄长,今后不敢当面挑衅了,你就等着接赵二姑娘层出不穷的阴谋诡计吧。”
春归不是不明白渠出的话大有道理,但她却并不埋怨兰庭这样行事会埋下后患,难不成兰庭因为这件芝麻绿豆般的事体,把嫡亲妹妹重重惩罚就合情理了就不会恶化兰心和她之间的姑嫂关系了要若是置之不问,没押着兰心过来赔礼,兰心又会怎么以为是的,看来在大哥哥心目中,还是我这亲妹妹地位更重,嫂嫂毕竟是个外人,就算我和嫂嫂争锋相对,大哥哥也不会责罚怪怨我。
好了,只要兰心笃信了这条真理,她接下来就更别想有清静日子过,时时准备着迎接小姑子的挑衅和侮辱吧。
幸亏待兰心妹妹忍气吞声又迫不及待的告辞后,渠出也没了耐烦心继续她那显然对春归毫无影响的聒躁,飘出去乱逛了,春归耳边总算恢复清静,才能心无旁骛的和兰庭说一会儿子话。
她知道兰心被押来斥鷃园前先跟了兰庭去晋国公府,自然也要关心一下后续结果,毕竟家人之间为这点鸡毛蒜皮的事远不至于闹得反目成仇,可外人那边儿许就没这么容易轻巧揭过了。
晋国公从前可是十分热心招兰庭为他的长孙女婿,心愿落空原就难免失望,因着兰心妹妹的口不择言,就差没有直说晋国公府联姻不成居心不死了,这话要传扬开去,依照现今的俗情,对董姑娘的闺誉可是极大损伤,太有可能让清白无辜的董姑娘成为旁人茶余饭后的笑话,难保晋国公就会接受太师府口头上的致歉不加追究。
&nb
sp; 不是说太师府就一定要向晋国公府低头折腰,但这回的确是赵家理亏,总不能认为交恶原本友好的人家大无所谓。
此时季候已经转凉,廊庑底下坐
第171章 调用姜东
其实兰庭的郁闷忽生,算来还真是他自找的。
起因源于他提起柴生和莫问的终于抵京:“今日为了给二妹妹收场,耽搁到了这个时辰,匆匆的设宴接风未免太仓促,阿庄已经安排宿处,好让柴生和莫问先行休整,待明日咱们再替他们接风洗尘,辉辉若有什么需要,不用顾忌府里的陈规,大可遣人交待阿庄一声就是。”
“这不必了,阿庄已经传了话进来,柴生哥和小道听说咱们今日不得空,已经先找了个客栈住下。”春归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和兰庭见外,在她看来柴生和莫问两人是受了兄长的所托前来京城,担心的就是她在太师府里遇着什么难处好及时扶助,所以柴生自然是不愿多多叨扰太师府,先就欠下人情:“柴生哥这回入京并非只是暂居,是以赁居落脚在所难免,他虽自来视阿爹为师长一般的敬重,与我也和手足兄妹没什么两样,但到底在名义上头,不能称为太师府的姻亲,迳勿虽是一片盛情,但柴生哥心里会觉太过叨扰过意不去。”
她话虽说得周密,并没露出“为防万一、慎领人情”的意思,只是兰庭也多少猜出来大舅兄安排柴生前来京城是何打算,大舅兄的担忧他不是不能理解,甚至还为春归身后总算有了这么位替她真心实意着想周全的亲人而庆幸,但他这时却突然介意起春归竟然也有这样的担忧,难道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完善,所以仍然没能赢得春归的信任
他心里忽然就有些不是滋味了,终是计较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春归仍然没有把他当作最为亲近的人。
不同于他能自然而然的对春归开口,拜托春归对兰心多多关照,但春归呢,却始终不肯为了娘家的人事向他直言需要,说到底这种生怕麻烦叨扰他的顾虑,仍是见外,没把他当作家人。
赵大爷原本愉悦的情绪顿时变得消沉,他站了起来:“我好容易回来一趟,也不打算今日再去外院,今晚咱们自己烹饪饮食吧,我来动手,先去看看备着什么食材。”
消沉郁闷的结果就是大献殷勤,兰庭这样的情绪反应哪能让春归有所觉察,所以她仍是八风不动的端坐着品茶,露出无知的笑脸:“甚好甚好。”
完全忘记了今日是费嬷嬷首日上岗,这个负责督促庭大奶奶的“菩萨”正目光炯炯检阅斥鷃园里的人事,就连天真浪漫的菊羞都意识到危机,说话时音量都矮了八度,反而是最该谨言慎行免得被抓住把柄成为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的春归,经兰庭这么一打岔,把费嬷嬷忘在了九宵云外。
结果没多久茶室里的安闲自在就被打扰了,费嬷嬷不同曹妈妈,没有追着兰庭进行“君子远疱厨”这条其实是源于误解的教育,她是直接向庭大奶奶进行了劝谏:“凡为女子,习以为常,摩锅洗镬,煮水煎汤,莫学懒妇,不解思量。大奶奶虽说为主,日常饮食自有仆妇侍候,不过大爷既然亲自下厨烹饪,大奶奶怎能视若无睹呢,还请大奶奶遵循内训,前往厨房帮手。”
一番引经据典简直让春归无法辩驳,只能灰溜溜跑去厨房履行身为人妇的职责,又因费嬷嬷只是份内的劝谏,春归还不能表达不满,当兰庭一再要求她不需劳动时,她只能陪着笑脸言不由衷:“闲着也是闲着,倒是给你打打下手还有个说话的人。”
结果事实证明不情不愿劳动的人是会倒霉的,原本对于烹饪之事不在话下十分熟练的庭大奶奶居然马失前蹄,当个帮手还能把手指给烫了一下。一旁的兰庭眼疾手快,立即拉了春归的手指浸在冷水里,细细察看一番,见幸好烫得并不严重,只是指尖娇嫩的皮肤微微泛红,兰庭轻轻吁了口气,因是半蹲着,需要稍抬着眼睛去看春归的脸:“还疼不疼”
又并不待春归回应,便捉了那只手指近嘴边轻轻呵气,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男子微微有些凉意的嘴唇在指尖上稍稍一碰。
似乎两人都愣怔了一下。
春归不由得双靥飞红,倒像是被烫了脸一般。
兰庭的笑意就渗进眼睛里去了。
因为“光荣负伤”,春归终于被兰庭意志坚决的劝离厨房,也不知他是不是意识到了费嬷嬷正严格执行督促的职能,才使春归不再能随心所欲的想偷懒就偷懒,总之兰庭没忘告诉费嬷嬷大奶奶烫伤了手的情由,能够使春归光明正大的饭来张口。
正在清清静静“养伤”的时候,春归却见梅妒掀了帘子进来,交待说春归叮嘱给她兄长的任务顺利完成,春归由衷赞道:“守诚哥办事仍是这样利落。”
 
; 且说稍早之前,在太师府外通往不少下人杂居的大院子途中,那条还算宽敞的巷弄里,一个浓眉大眼高挑健壮的青年人心事忡忡往那头走,本不曾留意扶着巷壁一瘸一拐颠簸前行的另一个青年,擦肩而过时却被喊住了:“兄弟,能扶我一扶帮帮手不”
大眼青年倒不是冷漠的人,忙伸出援助的手去,又低头看了看瘸腿青年的脚腕,其实也看不出伤势如何,便问道:“这怎么弄伤了脚
第172章 携手游园
春归还没缓过神来,兰庭已是一探身再次捉住了她那只“不幸负伤”的手,紧跟着人便绕着桌子转了过去,他弯下身,襟怀里透出淡淡的沉水香,仿佛是这淡香才让春归回过神来,很为自己的失手脸红:“吃个饭还能把碗掉地上,这回我可是出丑了,迳勿笑话一回就是,日后可不能再提这桩糗事,我发誓,不是急着和迳勿争抢吃食的缘故,也怪迳勿的手艺太好,让我吃着吃着就恍了神儿,琢磨起这道煮干丝怎么能做得这样鲜美呢,硬是不觉只是豆腐为主料。”
兰庭这回却没被逗笑,眉头微微蹙起:“起初看你烫伤并不重,怎么这时还有痛感呢”
这可真是误解了,春归忙解释:“哪里有烫伤,也早就不痛了,真的是在琢磨这道菜是怎么烹饪成,我最吃不惯的就是豆腐里的那点涩味,但这道煮干丝却尝不出一丝涩味来,只保留豆腐的鲜嫩口感。”
见屋子外候令的青萍被砸碗的声音引动刚掀帘子,却立时被“执手相看”的场景震惊得甩了帘子就跑,春归这才后知后觉的想到娇羞这起事,呵呵笑着收回了自己手,为了显示的确没有烫伤,还极其灵动的舞弄开手指:“真没事真没事一点事没有。”
本就已吃饱喝足,倒也不用再吩咐奴婢另添一副碗筷,兰庭眼见着春归竟然要亲自动手去拾碎碗,终于是失笑:“便是拾起来,难不成辉辉还能把碎碗恢复原状失手就失手了吧,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没人笑话你。”
此时天色尚早,残月只在天上显出浅浅的影廓,兰庭像是突生了兴致,提议把饭后消食的地点定在怫园,两人就这么不紧不慢地散着步过去,刚到了门口,却正巧撞见四叔四婶,夫妻两竟然是十指相扣,便是撞见了晚辈也没有要松开的意思。
兰庭和春归上前见礼,兰庭问道:“四叔四婶这就散完步了”
“今日我正好休沐,陪你四婶去冠秋馆炙肉来吃,眼下是酒足饭饱了。”答的人是四叔。
四婶笑眉笑眼,问侄儿侄媳:“你们怎么这时辰才来园子里逛若早些过来,指不定还有口福呢。”
四叔侧面看了一看四婶,浅笑道:“早前还和我争来抢去,这会儿子倒大方了”
“这段时日去庭哥媳妇那儿蹭了不少美食,我对她还能吝啬起这几片肉来不像你总是言而无信,说了多少回给我捎吃的都抛在脑后了逢见休沐倒来蹭我的炙肉,还有脸吃庭哥儿夫妇两的醋,你这叔父也不怕晚辈笑话你为老不尊。”
春归大是惊诧这对“老夫老妻”竟然还能当人面前公然如胶似膝,人已经“分道扬镳”许久,还忍不住回头去看,感慨道:“四叔四婶感情可真好。”
“辉辉这是在羡慕了”
“难道不应羡慕”
反问脱口而出,手就被拽过去扣稳,春归震惊的看着挨得越来越近的面庞,那温暖的呼吸扑打近前,使她几乎能清楚感应自己脸上的毛孔正在不受控制的颤栗翕张,唉!赵大爷这是想要在光天化日下轻薄调戏她么这周边虽说不存在大庭广众,却指不定哪处花篱哪座假石 后,就有窥
探的目光好不这、这、这,如果传到费嬷嬷耳中会不会罚她抄内训啊!
兰庭却只是挨近春归的耳边轻言细语:“是不用羡慕。”
那鼻息的温暖稍近即远,竟使春归忽然有种耳畔一空的感觉,然后就莫名其妙的在其实已经记不清是第几回十指相扣后,后
第173章 好心“误事”
小愿望就此扔去了爪哇国,春归看着那张瑶琴就像看着妖魔鬼怪似的,忙忙摆手连连后退:“我现下的技艺,时不时的还得挨二叔祖母的戒尺呢,可不敢在迳勿面前班门弄斧、污及慧听,迳勿行行好,再给我一段时间习练再行考较吧。”
兰庭忙把人拉住:“别再退了,仔细摔下石阶去。”
春归生怕他再坚持,反退为进把人往琴案那边推:“早听二叔祖母说过迳勿的琴艺不俗,我可还没亲耳听闻过,既是今日清风明月俱在,正该迳勿操琴一曲才算不负雅兴,也好教我这门外汉学习观摩。”
眼看着兰庭净手拭干水渍坐去了琴案之后,春归这才如释重负,心情一放松,还未听见琴音响起,便觉准备操琴的人那端雅的姿态已经是赏心悦目,她想她若非还算懂得些风雅,只
怕这时就要学凡夫俗子,直接就要高声叫好了。
骨子里她和尹小妹原本很有惺惺相惜之处,同样“爱好”风姿出众的男子。
庭大奶奶好像忘记了新婚之日,盖头揭开的第一眼,她对赵大爷的感观只是“不过如此”而已。
她这时并不能把琴音里的意境听赏深遂,是以在起初的一段乐音里,仍然还是停留在对“赏心悦目”的赞叹,也不知何时思绪开始受了琴声的牵引,深觉仿佛在音韵的漫绕下,一切的风声水声也更清晰可闻了,而踱至楼前望月,明明月影仍是那弯月影,莫名便觉凄清起来,不再像笑容倒像一道伤心目光,相看着似乎有了泪意。
月色下枝影如有人正黯然徘徊,春归不知为何就想起了紫莺,好像她也被这琴声引来,无论是此番人境又或辽远的溟沧,正无声的作此最后告别。
春归隐约才有些明白了心里其实只如一道虚影的感慨,源自于她是第一次听说魂灵还有这样一种妄执。
不因仇恨,也不是因为对于子女今后安危的忧虑,原来爱慕之情也能成为生气断绝后的牵绊,为了一个并非血缘至亲的人,当已经永隔生死之后,竟然也能抛不开放不下,不确定他的余生安好,眼睁睁的耽延到灰飞烟灭,历经轮回无数劫修,都可以不管不顾了,世间竟然当真存在的这一种情感,更比亲情的牵挂热烈。
原来男女夫妻之间,遵循的不仅是责任和道义,山盟海誓也并非仅只情浓时候的假言,确然是存在着仅仅出于彼此的爱慕,此生此世生死相随。
让人羡慕的不是不背诺言,而是两颗心灵的始终亲近,海枯石烂依然如故。
这样的情感,也是纯净美好的吧,第一次,春归心生期待。
——
而对紫莺的努力一无所知的姜东,这桩凄切故事的另一主角,当次日,听闻管家赵九不无喜悦的告诉他“受到大奶奶青睐”这件好事时,姜东的心情却有如一道晴天霹雳当头落下。
他虽是太师府的家生子,老子娘却并没有受到主家的特别看重,在庄子里老实巴交的当差,衣食温饱虽说不用发愁却落不下几个积蓄,姜东想要调进府院当差根本不可能靠钱财打通门路,而他的身份,原本也很难受到大管家的关注。
可以说姜东为了赢得赵九的提携已经是绞尽脑汁、耗竭心力,好不容易才把这件愿望眼看就要告成,怎想好端端的却横生枝节,导致一场苦心努力全都打了水漂,他哪里能忍住沮丧焦急的神色,赤/裸裸地全都摆在了一张脸上。
争取挽回的话脱口而出:“九叔,不是已经定了我调进府院这事么怎么忽然就生了变故能不能让别人顶大奶奶这边的差使”
赵九也对姜东的反应十分废解:“说起来调进府院除了活计轻省些,好处便是能够常在老爷少爷面前露脸,就有了时机博得主人的看重争取肥差,可你不需再经这番过场,就已经入了大奶奶的青眼,这还不好要知道大奶奶虽是内眷,但太师府的人事可迟早都会交给大奶奶管决,这要是比作仕途,你小子也算青云直上了,我往常看你倒还精明能干,怎么关键时候反而犯起糊涂来”
“九叔行行好,就再帮小子一回吧,小子也不图什么青云直上体面富贵,图的就是活计能够轻省一些,大奶奶的事何等重要,小子能有多大的才干,就怕误事。”
“这事可由不我定夺了,原本就是大爷亲自开的口,点名调你去听大奶奶的差遣,大爷决定的事也轮不
到咱们这些下人挑拣,我看你还是定定心,打起精神来办好大奶奶交待的差使吧。”
姜东大失所望又疑心不已,他在太师府就是个一文不名的下人,莫说大奶奶,就连大爷面前可都从来不曾露脸,怎么就忽然受到了这两位的青睐看重了这对于别人而言是求之不得的事,但姜东可把这份荣幸视为噩耗,满脑子想着的都是如何摆脱,依然调去府院里办差
第174章 揭穿企图
姜东酒量还算不差,此时虽说经过了痛饮一场,脑子却还清醒,不过是舌头大了一圈儿,而比起清醒时也少了许多拘束,故而在听了莫问这番神神鬼鬼的话后,只是呵呵笑着伸手往小道比起他来单薄不少的肩膀重重两拍:“道长可是喝糊涂了”
原来杯盏交错时,姜东已经听了莫问不少的吹嘘,也知道了这位大奶奶的亲友有个避世的道长师父,勉强也算道教中人,不过姜东自来就不信神魔鬼怪那套,又经了紫莺被害一事,越更连因果报应都不信了,他虽无意冒犯鄙夷莫问,接下来的话里却难免带着几分愤懑之情:“世上若真有鬼神,就不会有那作恶多端却不得罪惩,照样荣华富贵享乐逍遥的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