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刹时红瘦
兰庭眼看这位世叔又有被门槛绊倒之险,忍不住提醒:“世叔小心脚下。”
结果还是没免除一绊,好在兰庭及时掺扶,施推官才没摔倒。
不过他风风火火的行进速度并没被这一绊影响,都没站稳就开始运步如飞,走了二、三十步还不忘转头往后看,见镇抚使稳稳当当地跟在后头,他才放心一般,自以为小声地对兰庭说道:“我对厂卫之流一贯避之若浼,虽也听闻风评,有说高厂监和陶镇使不同于谗奸之党,总也是敬而远之,尤其亲眼目睹了陶镇使刑讯疑凶诸多手段,到底觉得大失仁道。”
兰庭无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陶啸深,却见他的嘴角几不可见的稍稍往上,难得竟莞尔一笑……
看来是并不在意施世叔的有所保留。
兰庭不由想起了祖父当年对他说起陶啸深的遭遇,原本也是书香世家出身的子弟,可惜七岁那年,就因奸谗媚臣谤害,他的父亲及叔伯皆遭冤杀,家中女眷不愿没为营妓,一齐上吊自尽了,陶啸深就此与兄弟手足离散,再不知一家人除他以外还有无幸存,被贩去哪家为奴,他本也是罪奴的身份,后经时来运转,为家主赏识认为养子,且很废了用心栽
培,他入锦衣卫原是不忘家仇,立志要向当年谤害父亲的奸谗媚臣报仇血恨,奈何他尚只是小小校尉时,仇家一伙人便失势服诛。
陶啸深在锦衣卫时的上官钱晡,当年任正六品百户,颇为赏识陶啸深,对他有提拔之恩,不过钱晡的性情十分阴毒狠戾,陶啸深得知钱晡意欲陷谤忠良,跪劝钱晡打消意图,结果钱晡恼羞成怒几乎没将陶啸深毒打至死,赵太师就是从那时开始留意陶啸深,认同欣赏他秉持公正不肯与奸谗合污的气骨,暗助陶啸深步步高升。
赵太师深知不能做到将锦衣卫彻底裁撤,那么最高长官指挥使若能为正直之士所居,持狱公正而无谤害之恶,那么朝廷百官至少不会受到锦衣卫的陷害。
庆幸的是陶啸深虽然职权益重,坚守准则并无更移,而弘复帝又确然是个仁德宽厚的君主,如今的厂卫已经不像代宗、光宗时期那样让人闻风丧胆了。
又说兰庭跟随施推官到了刑狱,只见吕鉴已从牢房提出锁缚在院中的十字架上,自是蓬头垢面满身血污,他身量魁梧,豹眼环睁,虽为阶下囚却全无颓丧,仰面傲视着因为运步如飞而气喘吁吁的施推官,以及神色冷竣让多少人望而生畏的堂堂镇抚使,至于自己……兰庭觉得恐怕根本就没被这个死士放在眼里。
锁缚吕鉴的刑架想是特制,不让他脚踏实地,他只能踮着脚尖站立,想是已经有些时候了,故而兰庭看得出他膝盖以下的腿胫已经颤颤巍巍,因为是在烈日底下曝晒,也早已是大汗淋漓,汗水流进伤口的灼痛感倒没让吕鉴皱下眉头,反而让施推官感同身受一般,很觉不寒而栗。
施推官根本没有耐性四平八稳坐在廊庑底下审问,他也不嫌热,陪着吕鉴一齐曝晒,好心好意的劝说道:“早
些如实交待认罪供出主使,少受多少皮肉之苦,你的同伙可都已经招供了,你就算冥顽不化也是徒劳无益。”
兰庭几乎没忍住出声提醒,但已经晚了。
施推官话音刚落就被囚犯一口浓痰唾面,好在他虽说常被门槛绊倒身手却还灵活,闪身躲开了这一唾。
“堂堂儒学之士,想不到却和厂卫之流合污,意图谤害忠良!姓施的狗官你休想得逞,吕某就算被你们酷刑折磨至死,也绝不会听信你们的指使陷谤宋国公和太孙殿下!”
施
第283章 石破天惊
吕鉴恨不能此刻天地之间静寂有如深夜,好让他心无旁骛地忖度镇抚使的吐辞声调,奈何现场却有施推官正在大吼:“宋国公高琼及其党徒真是丧心病狂!穷凶极恶!天理难容!惨无人道!”——此公完全沉浸在奸党竟让无辜替死罪囚的愤慨情绪中不可自拔,在他看来蒙达敬是怎么勾搭上高琼的细枝末节根本没有深究的意义。
“高琼有一门生蒙寅,受蒙达敬尊称一声世伯,实则两人虽同姓却丝毫不相干,蒙达敬贪图蒙寅权位才认了同宗。”陶啸深的回应几乎没被施元和的怒吼声声完全掩盖。
兰庭眼看着吕鉴忍不住因为施世叔极具干扰性的“咆哮”冲其怒目而视,他也不再掩示自己的意图,转窥觑而注目,也几乎立时就让吕鉴惊觉,他下意识移转目光,俄顷便隐怒火,可让他震讶的是自己佯作无意的一瞥,当和那颇带探究的一双眼睛接触,只见赵修撰分明意味深长的笑容,更显已然是洞若观火窥破隐情。
吕鉴几乎不寒而栗,再度下意识地躲闪转移开目光,只能心存饶幸默默祈告,希望是自己太过敏感以至于产生错觉,不会有人觉察其中的隐情,不会有人想到从他的身上继续深察,主人的计划不会因他而露破绽,横生枝节。
他的肩膀更往下垮,当小皂衣终于飞奔着提过来酒肉,吕鉴看也不看盘中餐,便开始风卷残云般的表演。
兰庭眼睁睁看着小皂衣当从食盒里拿出一盘蹄膀,一盘羊排后,居然又端出来一尾红烧鲫鱼……且眼睁睁看着吕鉴的“魔爪”伸向那尾鲫鱼……
而后,就不出意料的卡住了,惊天动地一阵巨咳。
慌得施世叔险些没有叫人立即去请大夫,亲自挽着袖子上阵替吕鉴拍背,力道之重,几乎捶得死士都直翻白眼,一边又骂那小皂衣办事不力:“知道这是个饿急了眼的,怎么能让他进食鲫鱼,他哪里顾得上细嚼慢咽!”真要是吕鉴喝着小酒慢条斯理挑鱼刺,施推官先就得被急疯了,更何况此时情况更加严重。
好容易这钉嘴铁舌要吐实情了,一不小心竟被鱼刺卡得背过气去,两腿一蹬呜呼哀哉了,使得樊家命案从此扑朔迷离,他找谁说理去!
就连兰庭都觉得小皂衣的确是个“天才”,深刻理解了“大鱼大肉”的精髓。
小皂衣几乎没哭出来:“这个时候也不是饭点儿,衙门伙房里哪有熟食,推官老爷要得急,小人只好跑衙门对面儿的酒肆去筹办,正好有酒客点的吃食刚上桌,小人好说歹说才先征用了来,也没顾得上考虑合不合适……”
“衙门伙房里醋总归有吧,快些端一碗来。”兰庭觉着这小皂衣毛手毛脚也有毛手毛脚的好处,至少腿脚麻利,而且歪打正着一盘子鲫鱼就试出了吕鉴有多么的心在不下焉。
心虚、急躁、兼投入表演,但正因为太过投入表演,才至于露出马脚。
一个训练有素面临酷刑与死亡双重考验尚能沉着冷静的死士,何至于当真饥不择食
兰庭已经能够完全证
实心中的猜想。
醋拿到,施推官亲自帮手灌进了吕鉴的喉咙里,一阵后惊天动地的巨咳总算歇止了,施推官忙出一身汗来,喝了一大碗冷茶才算缓过神,对兰庭说道:“我还是听我乳母过去说过,喉咙卡了鱼刺要饮鸭涎水,我刚才一急别说压根没想起来,只怕想起来了这会儿子也没地找鸭子去,迳勿倒是懂得多,还知道用醋的法子。”
其实鸭涎水、酸醋可解鱼刺卡喉的急方许多百姓都知道,不过反而是世族子弟多半不懂得这些,像施世叔和兰庭这样的家世,自小身边围着一群仆妇服侍,别说一般不会吃多刺的鲫鱼,但凡桌上有鱼,都有仆妇仔细挑出鱼刺,连卡喉的机率都极其微罕,哪里懂得这些知识。
不过兰庭却是特殊,杂学广泛不说,身边可还有个医术高明的乔庄,对于多少急方都有耳濡目染。
但他这时却另有用意:“六殿下爱吃鱼,有时聚会,身边儿也没有那多仆妇围着,尤其他喝多了几杯就常不留心鱼刺,十回中倒有三、四回都被卡喉,吃亏多了殿下就打听得不少急方以备不时之需,有回在我们面前特意显摆,我也是听六殿下说的。”
兰庭其实留意见吕鉴已经没有大碍,再说连刺鞭火杖这等酷刑下都面不改色的死士,哪会被几根鱼刺卡得失魂丧魄,兰庭确信吕鉴正在留意他们的交谈。
可是此人眼下对于“六殿下”三字却毫无反应。
无论多么训练有素沉着冷静的人,当听见关键字眼,都难免情绪波动,会有不由自主的微小显征,比如吕鉴,兰庭观察见他紧
张或是思考时,会极其微小先抬眉骨,这就是他没因巨大震惊显露真色时不受控制的显征,但现在吕鉴连眉骨都纹丝不动。
吕鉴的眉骨直到供诉时都“巍然不动”。
很显然,他早已准备好这番供诉了。
“起初和小人接触的确是蒙侍郎,当时他还是蒙县公,小人因为一时气愤殴杀乡邻,被判了个秋后处斩,原本已经灰心丧气等着死期,蒙县公却把小人救出生天,他让小人为宋国公效命,且许诺只要小人忠心耿耿,日后小人一家必定能够改换门楣荣华富贵。
&
第284章 半真半假
施推官万万没有料到这一问案竟问出如此悚人听闻的内情,还好他是坐在后有靠背的椅子里,否则只怕已经仰面朝天摔在地上了,不过现下,纵然兰庭看了他好几眼,他都丝毫不曾接收到示意,呆成一只木鸡,完全忘了自己还担任着主审的职责。
到底是陶啸深沉得住气,锦衣卫的职能就是挖掘内情秘事,他对人犯的各种离奇惊人的供诉可谓是司空见惯了,倒是没忘了“正题”。
“柴胡铺命案可是你奉令行凶”镇抚使问。
“是。”
“樊大只不过一介平民百姓,宋国公为何要害他一家”
“因为冯莨琦死后,小人察觉樊二悄悄接触樊大,触犯桑门士的禁令,宋国公为防死士变节泄露机密,严令禁止死士未经许可同人接触来往,尤其不准死士再与家人联络,小人发觉樊二违反禁令,立即上报高世子,高世子下令将樊二处死,并下令为防樊二已然泄密,将樊大一家灭口。
那夜,小人执行高世子嘱令,潜入柴胡铺十三弄,本也打算将樊大一家杀死后纵火焚尸,造成其一家乃死于失火的假象,怎知小人潜入樊家,却见那樊大竟像中魔一般,不知为何竟然亲手勒杀两个小儿,他那哑子婆娘明明已经惊醒,也傻子一般坐在炕上愣愣看着樊大行凶而不阻止,后来还帮着樊大将两个小儿的尸身并排摆好,自己也躺在一旁由得樊大将她一同勒杀,樊大杀了自己的妻儿,似乎想要自尽,半天却下不去手,小人等得都不耐烦了,他仍在那儿跪坐着哭哭啼啼,后来小人实在急于完令,下手用刀将他刺杀,焚毁他的尸身又引燃房梁后离开。”
“你既想毁尸灭迹,为何只毁樊大尸身而未一齐焚毁其余三人”兰庭问。
他终于又看见了吕鉴眉骨轻轻一耸,俨然对此问并无准备,仓促间引发了慌乱及思索。
“小人并没有料到樊大竟然会杀害妻儿,目睹那番情形,心中极其震惊,需知虎毒尚不食子,就算小人这样的死士,也没有杀妻灭子的狠心,当时小人被樊大的行为吓了一跳,未免有些慌神,且还担心火势一起引来四邻不利于脱身,因着樊妻及小儿并非小人下手杀害,当时竟觉没有必要毁其尸身,事后小人也意识到了疏错,又才想法子弥补,经过乔装,贿赂柴胡铺里长二百两银,让他上报个走水意外。”
“你道你已奉令将樊二处死,未知其尸身何在”兰庭又问。
吕鉴的眉骨再是一耸:“已于荒郊焚毁,尸灰抛洒入河。”
据此,柴胡铺命案看似已经真相大白了。
当三人从刑狱回到执事房,施推官尚未从震惊的情绪中缓过神来:“桑株洲竟然是宋国公和桑美人的奸生子,连太孙殿下也乃太子妃通奸所生,太孙、高琼蓄养死士按锦衣卫职部编制,他们这是想,这是想要谋逆篡位呀!”
兰庭屈着手指按按额头,决定如施世叔这般天真坦率的个性,还是莫让他知道太多内情更好:“太孙殿下乃太子妃通奸所生一事,仅是吕鉴的供诉,就算非他编撰,也仅是听高世子所言,不能轻信,世叔只将供诉密奏皇上即可,勿加判断,更切记勿要声张。”
施元和连连颔首:“迳勿提醒得是,此事关系重大,不能仅凭一介死士的供诉就行判定,皇上只是下令顺天府推官衙门审决柴胡铺灭门案……对了,迳勿以为吕鉴供诉樊妻及其二子乃樊大所杀一事是否属实”
“吕鉴既然已经供诉樊大为他所杀,且他还参与刺杀冯莨琦等罪行,并无必要再否定杀害樊妻及其二子,且根据勘验现场及尸身,他的供诉也符合樊大、樊妻及二子死因,倘若柴胡铺里长之子亦能认出吕鉴的乔装,正是重贿他二百两银的人,即能认定吕鉴此部份供诉属实。”兰庭不忘询问陶啸深的意见:“这是庭之见解,未知陶镇使之意如何”
“经我审问桑株洲等人,均不曾提起宋国公与桑氏有染之事,奸生子一节还待确凿,不过经他们供诉,郭得力即樊二的确参与刺杀冯莨琦,且被吕鉴处死,所以我赞同迳勿的见解,樊家命案算是审结了,不过涉及太孙部份仍需慎重,还请施公万勿声张,我竺应将吕鉴供诉密奏皇上裁决。”
从推官衙门出来,兰庭和陶啸深还得同行一程路,陶啸深这才问他:“今日迳勿追问蒙达敬因谁所荐攀附宋国公,应当另有用意吧”
“我对吕鉴的落网以及招供,的确心存疑问。”兰庭也没想隐瞒陶啸深:“相信陶镇抚也留意到,若非樊家命案闹发,吕鉴极有可能成为漏网之鱼。”
“冯莨琦遇刺后,我与高厂公奉圣令察实此案,最先察出的是朝天宫西坊罗生里的据点,顺籐摸瓜才追察到桑家大宅,吕鉴所在的黄华坊据点是因他灭口樊大后与桑株洲联络才暴露,也可以说如无樊家命案,就算桑株洲招供,吕鉴等人也有足够的时间撤离。”
“我怀疑吕鉴是有意暴露。”
“他今日的供诉,关键是要把太孙血统成疑,且主谋蓄养死士并仿朝廷建制的罪行揭露。”陶啸深也道:“看来就连冯莨琦遇刺一案也不简单,是有人想要动摇太孙储位。”
镇抚使紧紧蹙起眉头,他对察案断狱经验丰厚,不过对于朝堂之上局势判断就很有些踌躇不定,否则早些年也不会险些被一场权争卷涉,要不是兰庭替他出谋划策
第285章 闺房乐趣
回到斥鷃园时,已是满天星光灿烂,残余的暑气还没被晚风彻底消尽,院子里的花草似乎刚刚浇过水,惬意舒展开枝叶,隔近些,能够感知泥土里吐出的湿意,给人一种骤雨新霁的错觉,使身心明净,把多少浮躁纷扰都遗忘在粉墙朱扉之外。
花草丛中传出蝉鸣,不是清亮悠扬的唱声,低哑而粗砺,衬得一院沉寂。
兰庭站在灯月斑驳里,忽然觉得这处名义上属于他的宅院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并非为他栖居的地方,此时仿佛当真具备了家园的意义。
虽然并没有小娇妻站在门前伴着风灯等待晚归的夫君,听见远远的脚步声就莞尔欢颜。
兰庭依着游廊转过前排的厅堂,更见草木葱茏灯影流光,依稀有女子的笑语,只是仍然不见人影,卧房的南窗敞开着,往里一望还是不见人影,只看花几上一盆仙山红正自寂寞吐露芬芳,炕几上如随手丢在那儿的一卷书,扉页上的书名透着一股传奇性,也不知又是春归从哪家铺子里买来的时兴话本——自从舒娘子引荐来阮中士,有那位作幌子,春归忽悠起费嬷嬷来更加炉火纯青,最近越发放开手脚了,从前还知道把偷偷从外头买来的话本“乔装打扮”,如今大剌剌地摊在炕上,也不怕落人耳目。
应是终于意识到费嬷嬷虽说把女则内训倒背如流,实则根本就不认得几个字儿,且连老太太都不拘束这些,费嬷嬷看似严厉却不会像当初的曹妈妈一样处处挑剔。
兰庭见春归不在屋子里,干脆也不进去,循着笑语声绕过卧房西侧的小径,还隔着排花篱就见小后院里一片的衣香鬓影,他这么大个人儿在那里站着好一阵,楞是没一个人察觉。
七、八步远的地方,几个丫鬟围在灯下,或坐或立,青萍端着考官的架势正襟危坐着,菊羞站她跟前儿,一问一答却完全和架势颠倒了。
菊羞问:“是能移动的物件”
青萍答:“是。”
又问:“那物件有香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