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南山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初袅
本来,王大嫂是到院子里鸡窝摸鸡蛋的,顺手开了院门瞅瞅,结果就瞅见黄老三远远拎两个木桶回家,把鸡蛋送回屋里,还想着干脆串门子去看看大早上干嘛呢。
结果再出来,竟然看见父女两拖着个板子玩耍,真是,也就他黄家最惯孩子。
王大嫂进门,就看见自家三小子狗蛋和老三家的大闺女在院子里打成一团。
“要死了,闲得身上长蛆啊,死丫头,看给你弟弟打的。”王大嫂说着就一手把王三丫给拖开了。
“都死了,没看见三丫头打狗蛋吗”王大嫂冲着西厢房就喊。
“大嫂,这可是你家狗蛋不对,他吃独食,抢了我家四丫的米糕,还要抢栓子的,四丫这才和他打起来的。”
王老三媳妇韩氏听见大嫂骂,挺着个肚子连忙从西厢走出来。
王家兄弟三个,都住一个院子,正屋,东间住着王家老两口,西间住着王老大两口子加三儿子狗蛋。
东边厢房两间住着王老二一家四口,西边厢房一间住着王老三一家四口,一间住着王老大的两个闺女。
王老三媳妇韩氏,从生了儿子栓子后,就对大嫂一直不舒服,没有别的原因,主要她觉得大嫂占了她的房。
老二家东厢两间,一家四口住勉强也能腾挪开。
她家,西厢就两间,本来是两个小姑子住一间,结果最小的姑子还没出门,大嫂就把两个丫头塞过来了,还说,丫头大了靠着姑姑睡。
现在好了,小姑子去年也出嫁了,两个丫头就不挪窝了。
她家三丫都八岁了,栓子也五岁了,肚子里眼瞅着过完年就要生了,一家五口还挤在一间屋里。
大嫂家两口子占了西屋,大小子又占了前屋一间房,两个闺女还占了西厢一间,王三嫂越想越觉得心肝脾肺都疼。
自从栓子出生后又怀上,她天天打狗撵鸡地找茬想吵架,一定要想办法把大嫂家两个丫头睡的房给拿过来。
王大嫂也不是省油的灯,一巴掌就拍狗蛋屁股上了:“你个不要脸的东西,家里缺你吃缺你喝了,天天惦记别人那一口,有本事自己去挣去。”
东屋王奶奶听见两个媳妇在院子里吵,忍不住走了出来:“都不能消停点,再吵吵都给我滚回娘家去。”
王大嫂看见婆婆出来,连忙把丢地上的几颗菠菜捡起来:“娘,这是我在黄家拔的菠菜,中午我们就熬菜糊糊吃,行不。”
“行,你看着做。”王奶奶也是个喜欢贪小便宜的人,看见占了便宜也不骂了,顺手就拖起狗蛋:“走,狗蛋,去奶屋里,奶给你烤红薯吃。”
王大嫂斜眼看看老三媳妇,转身进了灶房。
王老三媳妇站门口,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气得拖过三丫头就是两巴掌:“你个没用的东西,跟你爹一样,一口食都护不住,活该被人抢。”
王三嫂韩氏是真的心里屈的慌,当初在娘家,她也算庄上一枝花,要长相有长相,要身材有身材,屋里地里活一把抓。
当初媒人说亲,她娘就想着给她说给黄家三儿子,谁都知道黄家家底子厚实。
当初黄老汉跑船回来,因为救了东家小子,得了一笔丰厚的奖赏,回来就买了地,还建了四栋房子,十里八乡都轰动了。
除了镇上的那些有钱的富户,还没见过人这么牛气的呢。
谁知道,媒人去黄家说了,黄家老两口也没说不愿意,只说等黄老三回来就见见,只要孩子没话说,他们没意见。
韩家全家都以为,就冲家里闺女这模样和能干,这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
谁知道,黄老三在隔壁村子做活认识了现在的媳妇宋氏,回来就和爹娘说要娶宋氏,见都没见她一眼。
宋氏当年进黄家门,她第二年就嫁进了王家,她就想让黄老三看看,她比宋氏可强多了。
人真的不能拿婚姻做赌注,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王家媳妇和黄家媳妇,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待遇。
地里再忙,黄家媳妇都不下地,地多忙不过来就顾工,等农闲了,兄弟几个也有手艺,出去做活赚点钱,家里媳妇只管看家带孩子。
不像王家,娶了媳妇当牛用,大嫂专门做饭在家做家务,她和老二家媳妇进门就下地,怀孕了挺着肚子也不能闲着。
生了三丫头,她在家里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婆婆进进出出给她脸色看,嫌弃是个女娃,一直到生了栓子才好过点!
王三嫂扯着三丫头胳膊就进了屋,屋里,王老三正和儿子栓子歪被窝里躺着。
儿子穿个小夹袄整个身子都快露在被子外面了,王老三只顾自己,连儿子也不管。
 
第九章:暴风雨来临
转眼四年,黄豆九岁,老叔十四岁,黄德磊十五岁,二年前三人就不去私塾混日子了。
黄豆要帮着娘做家务,整理院子,看鸡撵狗。老叔也算个半大小子,可以下地干活了。
黄豆去私塾不过为识字,能识字,以后做什么都好说。对她来说,私塾上的再久也没用。前世她已经上了二十多年学了,完全够用了。
原本黄豆还期望家里兄弟或者老叔能有一个学业顺利的,比如考个秀才,进士及第什么的。等几年私塾读下来才知道,这个真的太难了。
寒门难出贵子,在古代,那真是肯定的。
十二岁的黄桃,也长了娉婷少女,每日和黄豆在家做活,领着五岁的小堂妹黄梨,照顾刚刚二岁的亲弟弟黄德仪。
黄德磊在家跟着爹爹学木匠,有活计了就跟着爹走村串户。没有活计了,就在家打点小件家具放镇上杂货铺里代售。
黄德礼留在村里上私塾,黄梨原本是准备接回去的。结果,黄四嫂又怀孕了,黄梨就又留在了三伯家,跟着二姐三姐后面转。
大伯家的黄德明已经结婚了,大嫂刚刚传来喜讯,二伯家的黄德光也说好了媳妇,日子定在十月初八,秋收后。
黄三嫂开始打听周围适龄的姑娘,她家黄德磊已经15岁了,乡下孩子结婚早,十七八岁就要结婚,十五六岁就开始寻摸人家了。
黄豆觉得不可思议,她哥虽然已经十五岁,也有一米七多的身高,但是在她眼里,这完全还是个孩子啊。
知道自己做不了主,黄豆私下暗搓搓和她哥说,迟几年结婚,男儿应该先立业再成家这些。
黄德磊看黄豆跟个小大人一样谈成家立业,让他迟点娶媳妇就觉得好笑。
“豆豆,娘说操心多了长不高。”说着黄德磊还按了按黄豆的脑袋。
“哥,我和你说认真的,你可千万把持住啊,别听娘的。”
“黄豆,你皮痒了是不是。”黄豆一回头,黄三嫂正拿着扫帚走过来。
“啊,哥,你看见娘出来了也不告诉我一声。”说着黄豆拔腿就跑。
其实,成家立业都是借口,黄豆只是觉得哥哥还小,过早进入婚姻会影响健康。
最好二十以后结婚,当然她娘肯定不会允许,那么最低十八周岁,这是黄豆最低的底限。
黄豆就像一个操心的大家长,在哥哥和老叔耳朵边,念叨了好几次。
她想,效果虽然看不出来,起码她在哥哥和老叔心里种下了一棵责任大树,它肯定会生根发芽的。
今年春天入了夏就干燥,地里庄稼都是靠人工挑水浇灌。
黄家地多,大部分都在渠道河下游,这些基本是不用挑水浇灌的。
但是不靠渠道河的,黄家以前的几亩地就要人工挑水浇灌了。
农忙,几家又合到一起做饭,一吃饭,就是满满二大桌子还多的人。
黄米和黄桃属于典型的吃苦耐劳不抱怨的那种,黄豆不行,她吃不了苦,还有一种现代人的懒,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
就是因为农忙,她没下地没做饭,为了自己这脸不丢的太彻底,她主动把照顾弟弟妹妹的活计揽了过去。
挑水浇灌真的辛苦,黄豆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想办法挣钱,起码做个地主婆,不用下地。
等稻谷抽穗灌浆,雨水突然一下多了起来,没日没夜开始下了
黄老汉在地里转了一上午回来坐在屋檐下抽烟:“荣贵他娘,今年稻子收成还不算差。我就是担心,这雨一直下下去,容易出事。”
黄奶奶正坐在堂屋给小儿子做鞋,半大小子,见天在外面疯跑,特别费鞋。听见黄老汉的话,走出来看看天,天空乌云密布,压得极低,一场大雨眼看就要来临。
“他爹,要不你先吃一口垫垫,再去老大他们几家看看,眼看着就要收粮了,可千万别给淹了。准备准备,这雨过后,天一放晴咱们就收稻子,不能等老透了。”黄奶奶边说边准备去厨房给老头子端饭菜。
“不用了,我先去跑一趟,他们到底没经过事,得早点准备,回来再吃,实在不行,冒雨也要收,不能把到手的粮食糟蹋了。”说着黄老汉就顶着密布的乌云先去了大儿子黄荣贵家。
一下午,眼看着雨就要下,却一直没下下来,树上的知了拼了命扯着嗓子叫,有一种声嘶力竭的感觉。
院子里熏了艾草,但是蚊子还是一团一团往人身上撞。
热得人心烦气躁。
晚上,黄老汉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刚准备回去睡觉,就听一声惊雷,天空像裂开了一道河,雨水劈天盖地倒了下来。
黄老汉三步二步就跑进了堂屋,身上还是被雨浇了个湿透。黄奶奶忙过来拿条干毛巾递给黄老汉:“快擦擦。”
又看看外面的雨忍不住低喃:“这雨这么下,地怕要被淹了,老天保佑,千万别倒伏了。”
到了晚上,黄老汉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好不容易睡了,凌晨过后,黄老汉觉得心口闷得厉害,爬起身喝水。
黄奶奶连忙起身给他倒了一碗水,黄老汉喝完水,索性爬起来走了出去。
暗夜,四周只听见雨声。
黄老汉站在屋檐下怔怔出神,心里说不出的慌乱,他心里总有隐约的不详感觉。
眼看今年就要收获了,庄稼长的也不错,颗粒也算饱满。大家伙都觉得高兴,今年算是不愁口粮了!
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照亮不远处的南山,黄老汉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啊啊啊”半天说不出话来。
跟在身后的黄奶奶发
第十章:小黄豆落水
三十分钟前,黄豆一脚踩在泥坑里,拔出来的时候鞋掉了。她松开了拉着黄梨的那只手,回头去摸鞋。
在黄豆弯着腰穿鞋的时候,不知道谁走路撞到了黄豆,黄豆一头栽到在路边草地。
草地湿滑,黄豆根本稳不住身体,连滑带滚就掉进了渠道沟里。……
等黄豆扑腾着从水里冒出头来的时候,黄家沟人已经走到了前面,风雨声中谁也没注意掉进河道里的黄豆。
黄家湾人因为走的及时,而且族长和几个老人态度比较强硬,没有一个人员伤亡。
而离黄家沟最近的村子,后山赵庄,小半个村子等于没了,只逃出来**户人家。
**户人家都姓赵,如果按家庭分配应该是八户,但是有一家毕竟特殊,爷娘还在就分了家,这家就是赵大山家。
赵大山爹赵勤是方圆十里有名的猎人,身强体壮,少年时曾跟人学过功夫。
赵庄里黄家沟不远,山势略平缓,土地多,良田少,大部分村民都是一边种地一边打猎为生。
不像黄家沟,虽然背后山势陡峭,但是靠河,良田多,山地少,村里生活就比赵庄好一点。
赵勤爹娘老实木讷,人称赵老实,生了三儿一女,家里只有两亩薄地,六亩山地,穷的叮当响。
赵勤是长子,七岁就跟赵老实去山里打猎,不敢进深山,就在周边猎点野鸡野兔,捡点蘑菇野菜。
一日赵老实进了山林里,赵勤一个人在林边挖野菜,遇见一个过路老者,赵勤看他年老,就把留着中午吃的半块粗面饼子给了老人,老人没要,打了野兔烤了和赵勤分享。
后来,赵勤就日日去寻老人,偶尔跟着老人进深山打猎,学了半年多拳脚功夫。
老人走后,赵勤成了赵庄最小的猎人,虽然人小,拳脚上还是有点功夫的。
老人给赵勤留了九把飞刀,赵勤在林子外围打个野兔野鸡完全没有问题。
等到大一点,赵勤就往山里进去一点,慢慢到了十三岁赵勤就进了深山,深山多野兽,赵勤没用两年就给家里建起了一栋四间正屋,石墙乌瓦。
后来又几年陆续建了东西厢房,围起了围墙。
赵勤十五岁那年镖局缺人,又接了一趟大镖,临时找了几个身手不错的猎户帮忙,其中就有赵勤。
赵勤十五岁跟着镖局走了几年镖,挣得银钱回来又买了十二亩良田,二弟和同村刘家大姑娘结了婚。
大弟结婚第二年,赵勤镖局里的周镖师出事,周镖师只有一个独养闺女周蔷,刚刚满十七岁,周师傅临终把闺女托付给了赵勤。
周师傅是从外地逃荒过来的,带着妻子儿女,半路,在南山脚下儿子发热死了,妻子一病不起,没熬一个月,也死了。
周镖师对着妻儿大哭一场,留在了南山镇,为了年节妻儿坟地能有人烧点纸钱。
这一年周蔷十二岁,恰好镖局招人,周师傅和十五岁的赵勤同时进的镖局。
周家只有周师傅跟女儿,没有一个亲戚,父女两人在南山镇租赁的房子。
不放心周蔷一个人住在镇上,师傅出事百日内,两人拜堂结婚,周蔷住到了赵勤家里。
三年后,周蔷脱孝,夫妻圆房,次年生下赵大山,此时赵勤小弟的长子早了赵大山三天出生。
大山出生后,赵勤离开了镖局,他不想步岳父后尘,他要为妻儿负责。回到老家,种地打猎,养活全家,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赵家不分家,不单单是赵家,基本上父母都是不分家的。
猜你喜欢